TWM628856U - 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 - Google Patents

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8856U
TWM628856U TW111202824U TW111202824U TWM628856U TW M628856 U TWM628856 U TW M628856U TW 111202824 U TW111202824 U TW 111202824U TW 111202824 U TW111202824 U TW 111202824U TW M628856 U TWM628856 U TW M62885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emitting unit
substrate
optical sensor
sensor packag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2028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盛城
林文勝
蕭朝陽
林智偉
席振華
侯岳宏
Original Assignee
神煜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神煜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神煜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12028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8856U/zh
Publication of TWM628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885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forming Light Signals Into Electric Signals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將佈線設置於發光單元與感光元件之間的基板上,並將光遮擋件設置在封裝殼體的凹槽中,縮小封裝的尺寸。

Description

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
本創作涉及感測器領域,特別是小尺寸的光學感測器封裝結構。
近接感測器(Proximity Sensor,PS)用來感測物體接近的程度,廣泛應用在智慧型手機或配戴裝置上,其利用發光元件照射到物體上,收集其反射光強度,而可推算出物體距離。為避免發光元件與感光元件間的串擾(Cross-talk,CT),需在發光元件與感光元件間設置遮光擋件,進而限制佈線的方式及區域,不易縮小封裝尺寸。
鑒於上述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利用封裝殼體部分形成凹槽,再填充不透光材料作為光遮擋件,從上方形成的光遮擋件不會佔基板表面面積,多出的表面積可供近接感測器及發光元件的金屬佈線設置,進一步縮小封裝尺寸,可應用於小型穿戴式裝置如手錶、耳機等。
本創作提供一種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包含:一基板; 一發光單元及一感光結構,相鄰設置於該基板的表面上,其中該感光結構包含一感光元件;一第一焊墊,設置於該發光單元與該感光結構之間的該基板的表面上,透過一第一焊線與該感光結構連接;以及一透明封裝殼體,覆蓋該基板、該發光單元、該感光結構、該第一焊墊及該第一焊線,其中該透明封裝殼體具一溝槽介於該發光單元與該感光元件之間,該溝槽朝該基板方向延伸並以一不透光材料填滿。
本創作提供一種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包含:一基板;一發光單元及一感光結構,相鄰設置於該基板的表面上,其中該感光結構包含一感光元件;一電路佈線,設置於該發光單元與該感光結構之間的該基板的表面上,與該發光單元及該感光結構連接;以及一透明封裝殼體,覆蓋該基板、該發光單元、該感光結構以及該電路佈線,其中該透明封裝殼體具一溝槽介於該發光單元與該感光元件之間,該溝槽朝該基板延伸並以一不透光材料填滿。
1:基板
2:發光單元
3:感光元件
4:積體電路晶片
5:第一焊墊
6:第二焊墊
7:第三焊墊
8:第四焊墊
9:第一焊線
10:第二焊線
11:透明封裝殼體
12:溝槽
13:不透光材料
14:電路佈線
D:間距
d:距離
圖1為本創作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的立體透視圖。
圖2為本創作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的側面透視圖。
圖3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的立體透視圖。
圖4為一實施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中感光元件的視場角(Field of View,FoV)光波形圖。
圖5為另一實施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中感光元件的視場角光波形圖。
以下各實施例配合圖式,用以說明本創作之精神,讓本技術領域之人士能清楚理解本創作之技術,但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範圍,本創作之專利權範圍應由請求項界定。特別強調,圖式僅為示意之用,並非代表元件實際之尺寸或數量,部份細節可能也不完全繪出,以求圖式之簡潔。
本創作提供的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將擋光件整合至封裝殼體,以及將金屬佈線與焊墊設於發光單元及感光元件之間(金線反打),即可達到減少光串擾的影響,又可進一步縮小封裝面積和體積,可應用於耳機或手錶等小型穿戴裝置。
圖1及圖2為本創作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的立體及側面透視圖,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包含發光單元2及感光結構相鄰設置於基板1的表面上,其中感光結構包含感光元件3及積體電路晶片4,積體電路晶片4設置於基板1的表面上,感光元件3設置於積體電路晶片4的表面上或內嵌於積體電路晶片4的表面,積體電路晶片4設有多個第二焊墊6。
多個第一焊墊5及至少一第三焊墊7設置於發光單元2與感光結構之間的基板1表面上,其中每一第一焊墊5透過第一焊線9與積體電路晶片4上的其中一第二焊墊6連接,第三焊墊7透過第二焊線10與發光單元2上的第四焊墊8連接。
另一實施例,發光單元2與感光結構之間係透過電路佈線14設置於發光單元2與感光結構之間的基板1表面上,與發光單元2及感光結構中的積體電路晶片4電連接,如圖3所示,取代焊墊和焊線。
以透明封裝殼體11覆蓋基板1、發光單元2、感光結構、所有焊墊及所有焊線,其中透明封裝殼體11具一溝槽12介於發光單元2與感光元件3之間且位於積體電路晶片4上方,溝槽12朝積體電路晶片4方向延伸並以不透光材料13填滿,溝槽12與積體電路晶片4的表面具有50μm~100μm的間距D,溝槽12寬度為150μm~200μm,深度為20μm~50μm。
較佳地,發光單元2的厚度或高度大於積體電路晶片4的厚度或高度,或溝槽12位置靠近感光元件3,如溝槽12與感光元件3的距離為20μm~50μm,可進一步降低光穿過間距干擾感光元件3。
透明封裝殼體11的材料為低分子量環氧樹脂,其光折射率介於1.55至1.65之間,以及不透光材料13為矽晶圓、金屬、環氧樹脂、樹脂與矽膠混合膠或壓克力膠或其組合。
發光單元2採用垂直共振腔面射型雷射,亦可採用雷射二極體,其具有較小的光發散角,有效降低光散射的情況,相對在封膠傳播的光也減少,隨之降低串音干擾。
在其他實施例中,基板1的表面上可選擇地覆蓋一黑色層,其材料為具高光吸收率,可避免光經基板1反射干擾感光元件3。
接著參閱圖4及圖5,為感光元件在積體電路晶片上不同位置的視場角的光波形圖,以感光元件為中心定義感光平面上的X軸與Y軸,以及垂直於感光平面向上為Z軸。在固定半徑距離下,由Z軸沿X軸及Y軸方向展開,涵蓋 不同視野範圍(-90°~+90°,共180°)量測光的強度,即視角場的光波形圖。Z-X平面不同角度的視角場的強度標記為深灰色,Z-Y平面為淺灰色。
圖4實施例中,感光元件設置在積體電路晶片左上角的邊緣/角落,Z-X平面以及Z-Y平面的視角場在-38°~+31°為正常光接收範圍,在-50°~-90°範圍中量測到較多的串擾光次數,且有波形不一致(虛線圈處)的漏光情況。
圖5實施例中,感光元件設置在積體電路晶片上,且與積體電路晶片的相鄰兩側邊具有一距離d,為70μm~100μm,較佳地,兩者距離相同,Z-X平面及Z-Y平面(的視角場形再-30°~+30°為正常光接收範圍,兩者波形趨近一致,且串擾光次數較少。可知感光元件在積體電路晶片上的位置存在不同程度光串擾的影響。
1:基板
2:發光單元
3:感光元件
4:積體電路晶片
5:第一焊墊
6:第二焊墊
7:第三焊墊
8:第四焊墊
9:第一焊線
10:第二焊線
11:透明封裝殼體
12:溝槽
13:不透光材料

Claims (9)

  1. 一種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包含: 一基板; 一發光單元及一感光結構,相鄰設置於該基板的表面上,其中該感光結構包含一感光元件; 一第一焊墊,設置於該發光單元與該感光結構之間的該基板的表面上,透過一第一焊線與該感光結構連接;以及 一透明封裝殼體,覆蓋該基板、該發光單元、該感光結構、該第一焊墊及該第一焊線,其中該透明封裝殼體具一溝槽介於該發光單元與該感光元件之間,該溝槽朝該基板方向延伸並以一不透光材料填滿。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其中該感光結構更包含一積體電路晶片設置於該基板的表面上,以及該感光元件設置於該積體電路晶片的表面上或內嵌於該積體電路晶片的表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其中該積體電路晶片設有一第二焊墊,透過該第一焊線與該第一焊墊連接。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其中該感光元件與該積體電路晶片的相鄰兩側邊具有一距離,該距離為70μm~100μm。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其中該溝槽位於該積體電路晶片上方,以及該溝槽與該積體電路晶片的表面具有一間距,該間距為50μm~100μm。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其中該發光單元的高度大於該積體電路晶片的高度。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其中一第三焊墊設置於該發光單元與該感光結構之間的該基板的表面上,透過一第二焊線與該發光單元連接。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其中該發光單元為垂直共振腔面射雷射或發光二極體。
  9. 一種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包含: 一基板; 一發光單元及一感光結構,相鄰設置於該基板的表面上,其中該感光結構包含一感光元件; 一電路佈線,設置於該發光單元與該感光結構之間的該基板的表面上,與該發光單元及該感光結構連接;以及 一透明封裝殼體,覆蓋該基板、該發光單元、該感光結構以及該電路佈線,其中該透明封裝殼體具一溝槽介於該發光單元與該感光元件之間,該溝槽朝該基板延伸並以一不透光材料填滿。
TW111202824U 2022-03-22 2022-03-22 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 TWM628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2824U TWM628856U (zh) 2022-03-22 2022-03-22 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1202824U TWM628856U (zh) 2022-03-22 2022-03-22 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8856U true TWM628856U (zh) 2022-06-21

Family

ID=830638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202824U TWM628856U (zh) 2022-03-22 2022-03-22 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88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483B (zh) * 2022-09-02 2024-01-01 大陸商業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直接飛時測距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28483B (zh) * 2022-09-02 2024-01-01 大陸商業泓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直接飛時測距模組及其製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459347B1 (ko) 광 반도체 장치 및 이것을 실장한 광 반도체 모듈
EP1351319A2 (en) Package for optical semiconductor
TWI685641B (zh) 光學感測系統、光學感測組件及其製造方法
TW201619576A (zh) 光學模組、其製造方法及電子裝置
JP2020072264A (ja) 照明デバイスおよび照明モジュール
TWI697990B (zh) 感測器封裝結構及其感測模組
JP2006005141A (ja) 光半導体パッケージ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M628856U (zh) 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
CN101241920A (zh) 光学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15514863B (zh) 无焊接式感测镜头
JP2023547258A (ja) パッケージ構造及び電子機器
US20070194339A1 (en) Optical data communication module
US7820462B2 (en) Encapsulated optical package
TWI808691B (zh) 光學感測器封裝組件
TW201916410A (zh) 半導體裝置封裝、光學封裝及其製造方法
US7178235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oelectronic package
CN218334709U (zh) 光学传感器封装件及装置
CN213936192U (zh) 封装结构
JPH08330635A (ja) 発光装置
JP3220095U (ja) Led発光装置
JP2006310563A (ja) 光通信モジュール
TWI751480B (zh) 光電感測封裝結構
TWI773061B (zh) 近接感測裝置封裝結構及封裝方法
TWI836620B (zh) 電子裝置及其拼接電子裝置
CN219477235U (zh) 芯片封装结构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