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20758U - 預鑄塊 - Google Patents

預鑄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20758U
TWM620758U TW110210324U TW110210324U TWM620758U TW M620758 U TWM620758 U TW M620758U TW 110210324 U TW110210324 U TW 110210324U TW 110210324 U TW110210324 U TW 110210324U TW M620758 U TWM620758 U TW M62075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hole
plate
piece
openings
abu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10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莊裕斌
Original Assigne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 filed Critical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臺東分局
Priority to TW110210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20758U/zh
Publication of TWM6207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20758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預鑄塊,用以解決習知護岸塊難以同時滿足蜂巢狀及平面狀的防護功能需求的問題。係包含:一第一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一連接端;及一第二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三表面、一第四表面及一第二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與該第二連接端相連接,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形成一夾角,該夾角為115°~125°。

Description

預鑄塊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防護結構體,尤其是一種L形的預鑄塊。
河川的相對兩岸為了避免河水沖刷而逐漸被掏空,係會沿河岸排列設置數個護岸塊,請參照第1圖,其係一種習知的護岸塊9,藉由數個護岸塊9形成的屏障,係可以分散並吸收水流的衝擊力。惟,習知的護岸塊9係成C形,雖能形成蜂巢狀排列,但不利使用於平面狀的防護工程。因此,習知的護岸塊9的應用範圍侷限,難以同時滿足蜂巢狀及平面狀的防護功能需求。有鑑於此,習知的護岸塊確實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預鑄塊,係可以因應不同防護功能的需求而彈性調整排列方式者。
本創作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例如「前」、「後」、「左」、「右」、「上(頂)」、「下(底)」、「內」、「外」、「側面」等,主要係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創作的各實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本創作全文所記載的元件及構件使用「一」或「一個」之量詞,僅是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創作範圍的通常意義;於本創作中應被解讀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一的概念也包括複數的情況,除非其明顯意指其他意思。
本創作全文所述「結合」、「組合」或「組裝」等近似用語,主要包含連接後仍可不破壞構件地分離,或是連接後使構件不可分離等型態,係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依據欲相連之構件材質或組裝需求予以選擇者。
本創作的預鑄塊,包含:一第一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一連接端;及一第二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三表面、一第四表面及一第二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與該第二連接端相連接,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形成一夾角,該夾角為115°~125°。
據此,本創作的預鑄塊,藉由該第一板與該第二板具有該夾角,使數個預鑄塊的第一板可以前後接壤,而形成平面狀的河岸防護面。且該數個預鑄塊還可以互相交疊抵接,而形成Z形或中空柱體的預鑄塊組,係可以因應不同防護功能的需求而彈性調整排列方式,進而可以形成河岸防護面,可用於抵擋水流的衝擊,以避免水流沖刷河床或河岸等土質柔軟處,以及,可以抵擋來自上游的水流,以消減來自上游的水流衝擊力,以避免過強的水流將下游河道刷深。
其中,該第一板可以具有至少一第一引流孔,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貫穿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且各形成一開口。如此,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可以導引部份的水流通過,係具有分散水流的衝擊力的功效。
其中,該二開口可以分別具有一幾何中心,通過該二幾何中心的一基準線可以垂直於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如此,水流可以更容易的由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通過,係具有減少水流阻礙以提升分散水流衝擊力效率的功效。
其中,位於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的二開口之間的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可以具有一縮徑部,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的內徑由該縮徑部可以分別朝該二開口漸增,並形成二導斜面。如此,係具有方便導引水流從該第一表面或該第二表面進入的功效,另,當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露出水面時,該二導斜面可以導引積水流出,使水液不會積蓄於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內,係具有避免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滋生蚊蠅的功效。
其中,該第一板可以具有一第一抵接端,該第一抵接端可以具有分別朝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延伸的二第一抵靠面,該二第一抵靠面之夾角可以為120°。如此,該二第一抵靠面係可以貼合的抵靠於相鄰的預鑄塊,係具有便利對位數個預鑄塊及形成緊密排列的功效。
其中,該第二板可以具有至少一第二引流孔,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貫穿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且各形成一開口。如此,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可以導引部份的水流通過,係具有分散水流的衝擊力的功效。
其中,該二開口可以分別具有一幾何中心,通過該二幾何中心的一基準線可以垂直於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如此,水流可以更容易的由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通過,係具有減少水流阻礙以提升分散水流衝擊力效率的功效。
其中,位於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的二開口之間的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可以具有一縮徑部,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的內徑由該縮徑部可以分別朝該二開口漸增,並形成二導斜面。如此,係具有方便導引水流從該第三表面或該第四表面進入的功效,另,當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露出水面時,該二導斜面可以導引積水流出,使水液不會積蓄於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內,係具有避免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滋生蚊蠅的功效。
其中,該第二板可以具有一第二抵接端,該第二抵接端可以具有分別朝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延伸的二第二抵靠面,該二第二抵靠面之夾角可以為120°。如此,該二第二抵靠面係可以貼合的抵靠於相鄰的預鑄塊,係具有便利對位數個預鑄塊及形成緊密排列的功效。
其中,該第一板的長度可以較該第二板的長度長。如此,以該第一板平行河岸之排列方式,可以節省該預鑄塊的使用數量,且較短的該第二板可以節省該預鑄塊的製作用料,係具有降低工程費用及預鑄塊製作成本的功效。
其中,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該夾角可以為120°。如此,互相抵接的二預鑄塊係可以使彼此所承受之力朝斜方向散出,而不會形成垂直集中抵接而造成承受力過於集中,係具有分散承受力的功效。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2、3圖所示,其係本創作預鑄塊的一較佳實施例,該預鑄塊係包含一第一板1及一第二板2,該第二板2連接該第一板1。
該第一板1係可以為水泥或金屬等具有較大比重之材質所製成,以方便沉置於水流中以及承受水流衝擊。該第一板1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11及一第二表面12,以及連接該第一表面11及該第二表面12的二連接面10,該第一表面11與該第二表面12可以略成平面,較佳地,該第一表面11與該第二表面12形成平齊的表面。該第一板1較佳具有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貫穿該第一表面11及該第二表面12,使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於該第一表面11及該第二表面12各形成一開口,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位於該第一表面11及該第二表面12之二開口分別具有一幾何中心,通過該二幾何中心的一基準線T係可以垂直於該第一表面11及該第二表面12,即,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位於該第一表面11之開口可以正對位於該第二表面12之開口。較佳地,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可以具有一縮徑部C,該縮徑部C位於該第一表面11及該第二表面12的二開口之間,即,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的內徑,係由該縮徑部C分別朝該二開口漸增,並形成二導斜面F。
另外,該第一板1具有相對的二端,其中一端可以形成一第一抵接端14,該第一抵接端14較佳具有分別朝該第一表面11及該第二表面12延伸的二第一抵靠面15,該二第一抵靠面15之夾角θ1可以為120°。該第一板1的另一端可以形成一第一連接端16。
該第二板2係可以與該第一板1同為耐衝擊之材質,該第二板2係連接於該第一板1的第一連接端16。詳言之,該第二板2的構造可以與該第一板1相似,而具有相對的一第三表面21及一第四表面22,以及連接該第三表面21及該第四表面22的二連接面20,該第三表面21與該第四表面22同可以略成平面,較佳地,該第三表面21與該第四表面22亦同形成平齊的表面。該第二板2較佳具有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貫穿該第三表面21及該第四表面22,使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於該第三表面21及該第四表面22各形成一開口,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位於該第三表面21及該第四表面22之二開口分別具有一幾何中心,通過該二幾何中心的一基準線T係可以垂直於該第三表面21及該第四表面22,即,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位於該第三表面21之開口可以正對位於該第四表面22之開口。較佳地,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可以具有一縮徑部C,該縮徑部C位於該第三表面21及該第四表面22的二開口之間,即,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的內徑,係由該縮徑部C分別朝該二開口漸增,並形成二導斜面F。
另外,該第二板2亦具有相對的二端,其中一端可以形成一第二抵接端24,該第二抵接端24較佳亦具有分別朝該第三表面21及該第四表面22延伸的二第二抵靠面25,該二第二抵靠面25之夾角θ2亦可以為120°。該第二板2的另一端可以形成一第二連接端26,該第二連接端26係連接該第一板1的第一連接端16。該第二板2的第四表面22與該第一板1的第二表面12形成一夾角θ3,該夾角θ3為115°~125°,較佳為120°。
該第二板2能夠以習知的鋼釘、打樁等方式,透過該第二連接端26連接於該第一板1之第一連接端16,該連接方式本創作不予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板2係可以與該第一板1一體成形,舉例而言,該預鑄塊係能夠以灌漿的方式於鑄模中一體形成該第一板1及該第二板2,藉此具有提升該預鑄塊整體強度的作用。另外,該第一板1與該第二板2各具有一長度L1、L2,該長度L1、L2可以相同或不同,較佳地,該第一板1的長度L1可以較該第二板2的長度L2長。
請參照第4圖所示,本創作的預鑄塊使用於河岸B時,係可以將數個預鑄塊沿河岸B互相排列,使各該預鑄塊的該第一板1與該第二板2各由其一連接面10、20成站立,各該預鑄塊的該第一板1可以平行於河岸B,並使該第一板1的第一表面11面向河道。由於該第二板2與該第一板1具有該夾角θ3,因此各該預鑄塊可由其一連接面10、20站立於河床中不會傾倒。詳言之,各該第一板1的第一抵接端14可以抵接於相鄰預鑄塊的第二板2,由於該第一抵接端14的二第一抵靠面15具有該夾角θ1,因此該第一抵靠面15可以貼合的抵靠於相鄰第二板2的第三表面21,進而使數個預鑄塊的第一板1前後接壤,而形成平面狀的一河岸防護面W。又,該第一板1可以具有較長的長度L1,如此,以該第一板1平行河岸B之排列方式,係可以節省該預鑄塊的使用數量,且用於支撐的該第二板2可以具有較短的長度L2,如此可以節省該預鑄塊的製作用料。
該河岸防護面W係可用於抵擋水流S的衝擊,以避免水流S沖刷河床或河岸等土質柔軟處。而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及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係可以導引部份的水流S通過,具有分散水流S的作用,藉由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及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分別具有正相對的二開口,且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及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分別具有二導斜面F,係可以引導水流S,使水流S可以更容易的由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及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通過。當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及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露出水面時,該二導斜面F可以導引積水流出,使水液不會積蓄於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及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內。
請參照第5圖所示,其係本創作二預鑄塊相結合的使用情形,二預鑄塊的第二板2各可由各自的第四表面22互相抵接,而形成Z形的一預鑄塊組G,該二第二板2各自的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係可以相對,藉此,互相對位的該第二引流孔23係可以由一螺栓或鋼索等加固件(圖未繪示)穿設,以使該二第二板2相結合,及使該預鑄塊組G的二預鑄塊可以穩固的聯結。另外,由於該二第二抵靠面25具有該夾角θ2,如此,該二預鑄塊各可以該第二抵靠面25貼合的抵靠於另一預鑄塊的該第一板1的第二表面12,又,各該預鑄塊的第一板1與第二板2係具有該夾角θ3,藉此,互相抵接的該二預鑄塊係可以使彼此所承受之力朝斜方向散出,而不會形成垂直集中抵接所造成的承受力過於集中。
請參照第6圖所示,如第5圖所示的數預鑄塊組G前後接壤的排列於河岸B或河床,如此,各該第一板1的第一表面11係各可以形成一道該河岸防護面W,以使該數預鑄塊組G共可以形成二道該河岸防護面W,進而可以提高結構穩固性及對河岸B的防護力。必要時,還可以視設置地點的環境及防護需求,而將本創作的預鑄塊排列成更多道的該河岸防護面W,係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依需求予以選擇者。
請參照第7圖所示,本創作還可以將數個預鑄塊互相交疊抵接形成一中空預鑄塊組G’。舉例而言,係可以將六個預鑄塊互相交疊成該中空預鑄塊組G’,各該預鑄塊係可以分別以該第一表面11及該第三表面21背向該中空預鑄塊組G’的中心,使各該預鑄塊的該第二表面12及第四表面22朝向該中空預鑄塊組G’的中心;其中,一第一板1的第二表面12可以與另一第一板1的第一表面11抵接,並使該二第一板1各自的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13可以相對位;一第二板2的第四表面22可以與另一第二板2的第三表面21抵接,並使該二第二板2各自的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23可以相對位,如此該六個預鑄塊可互相交疊並圈圍成蜂巢狀的該預鑄塊組G’。
請參照第8圖所示,如第7圖所示的數個該預鑄塊組G’可以排列於箱涵或壩體下游的河岸或河床,使該數個預鑄塊組G’可以抵擋來自上游的水流S,並藉由各該第一引流孔13及第二引流孔23導引水流S,以消減來自上游的水流S的衝擊力,藉此可以避免過強的水流S將下游河道刷深。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預鑄塊,藉由該第一板與該第二板具有該夾角θ3,使數個預鑄塊的第一板可以前後接壤,而形成平面狀的河岸防護面。且該數個預鑄塊還可以互相交疊抵接,而形成Z形或中空柱體的預鑄塊組,係可以因應不同防護功能的需求而彈性調整排列方式,進而可以形成河岸防護面,可用於抵擋水流的衝擊,以避免水流沖刷河床或河岸等土質柔軟處,以及,可以抵擋來自上游的水流,以消減來自上游的水流衝擊力,以避免過強的水流將下游河道刷深。
雖然本創作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創作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本創作﹞ 1:第一板 10:連接面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3:第一引流孔 14:第一抵接端 15:第一抵靠面 16:第一連接端 2:第二板 20:連接面 21:第三表面 22:第四表面 23:第二引流孔 24:第二抵接端 25:第二抵靠面 26:第二連接端 B:河岸 C:縮徑部 F:導斜面 G,G’:預鑄塊組 L1,L2:長度 T:基準線 S:水流 W:河岸防護面 θ1,θ2,θ3:夾角 ﹝習用﹞ 9:護岸塊
[第1圖]  一種習知護岸塊圖。 [第2圖]  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第3圖]  沿第2圖的A-A線剖面圖。 [第4圖]  本創作第一種使用情形圖。 [第5圖]  本創作二預鑄塊相結合的正視剖面圖。 [第6圖]  本創作第二種使用情形圖。 [第7圖]  本創作的數預鑄塊相結合的正視剖面圖。 [第8圖]  本創作第三種使用情形圖。
1:第一板
10:連接面
11:第一表面
12:第二表面
13:引流孔
14:第一抵接端
15:第一抵靠面
16:第一連接端
2:第二板
20:連接面
21:第三表面
22:第四表面
23:第二引流孔
24:第二抵接端
25:第二抵靠面
26:第二連接端

Claims (11)

  1. 一種預鑄塊,包含: 一第一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及一第一連接端;及 一第二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三表面、一第四表面及一第二連接端,該第一連接端與該第二連接端相連接,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形成一夾角,該夾角為115°~125°。
  2. 如請求項1之預鑄塊,其中,該第一板具有至少一第一引流孔,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貫穿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且各形成一開口。
  3. 如請求項2之預鑄塊,其中,該二開口分別具有一幾何中心,通過該二幾何中心的一基準線垂直於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
  4. 如請求項2之預鑄塊,其中,位於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的二開口之間的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具有一縮徑部,該至少一第一引流孔的內徑由該縮徑部分別朝該二開口漸增,並形成二導斜面。
  5. 如請求項1之預鑄塊,其中,該第一板具有一第一抵接端,該第一抵接端具有分別朝該第一表面及該第二表面延伸的二第一抵靠面,該二第一抵靠面之夾角為120°。
  6. 如請求項1之預鑄塊,其中,該第二板具有至少一第二引流孔,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貫穿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且各形成一開口。
  7. 如請求項6之預鑄塊,其中,該二開口分別具有一幾何中心,通過該二幾何中心的一基準線垂直於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
  8. 如請求項6之預鑄塊,其中,位於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的二開口之間的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具有一縮徑部,該至少一第二引流孔的內徑由該縮徑部分別朝該二開口漸增,並形成二導斜面。
  9. 如請求項1之預鑄塊,其中,該第二板具有一第二抵接端,該第二抵接端具有分別朝該第三表面及該第四表面延伸的二第二抵靠面,該二第二抵靠面之夾角為120°。
  10. 如請求項1之預鑄塊,其中,該第一板的長度較該第二板的長度長。
  11. 如請求項1之預鑄塊,其中,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該夾角為120°。
TW110210324U 2021-09-01 2021-09-01 預鑄塊 TWM6207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0324U TWM620758U (zh) 2021-09-01 2021-09-01 預鑄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10324U TWM620758U (zh) 2021-09-01 2021-09-01 預鑄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20758U true TWM620758U (zh) 2021-12-01

Family

ID=80679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10324U TWM620758U (zh) 2021-09-01 2021-09-01 預鑄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207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79740A (en) Erosion control device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installing same
KR100530493B1 (ko) 친환경적인 도로부근 하천바닥의 세굴방지구조
TWM620758U (zh) 預鑄塊
KR20050105137A (ko) 어소 및 옹벽겸용블럭과 그 시공방법
US6588978B2 (en) Block assembly for protecting embankment
CN207452880U (zh) 一种组合式钢板桩
TWM620759U (zh) 多邊形預鑄塊
JP7183816B2 (ja) 堤体の補強構造
CN209760164U (zh) 一种带有鱼道的小型景观拦水坝
JPS60148909A (ja) 消波・根固めブロツク
JP3364432B2 (ja) 石材擁壁
JP3793196B2 (ja) 消波ブロック及び人工リーフ
JP7405786B2 (ja) 護床工
CN217678934U (zh) 一种应用于多泥沙河流引水枢纽闸后的新型消能工
KR200262788Y1 (ko) 하천 시공용 다기능 블럭
KR102709209B1 (ko) 강재 기초 슬릿형 토석 차단구조물
JP7224602B2 (ja) 河川構造
JP7453058B2 (ja) 鋼製スリットダム
JP3984427B2 (ja) 河川ダ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河川システム
CN221480592U (zh) 一种具有高强抵抗力的梳齿坝
KR100595941B1 (ko) 생태계 보호용 하천 호안 시설물
KR200344543Y1 (ko) 호안 기초콘크리트 블록
JP2013204272A (ja) 透過型砂防堰堤
CN212896162U (zh) 一种水利工程防洪护坡
TWM586283U (zh) 護岸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