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9570U - 接頭結構 - Google Patents

接頭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9570U
TWM619570U TW110208079U TW110208079U TWM619570U TW M619570 U TWM619570 U TW M619570U TW 110208079 U TW110208079 U TW 110208079U TW 110208079 U TW110208079 U TW 110208079U TW M619570 U TWM619570 U TW M6195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hole
head
joint structure
threaded slee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80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聖智
Original Assignee
中大冷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中大冷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中大冷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2080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9570U/zh
Publication of TWM619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957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ts Allowing Movement (AREA)

Abstract

一種接頭結構,包括有一螺套及一管芯。螺套具有一貫通孔,其一端設有一用以與一外部設備之接口連接的連接部,另一端朝貫通孔之中心方向伸出一內凸緣。管芯包括有一頭部及一自頭部朝一側伸出之尾部,此頭部可活動地容置於螺套之貫通孔中且受內凸緣擋止,尾部伸出貫通孔且用以連接一外部管件。當螺套以連接部與接口緊固時,管芯之頭部未固定於接口上,管芯仍能相對螺套活動。

Description

接頭結構
本創作與管件連接器有關,尤指一種接上設備之後仍可使管件自由轉動的接頭。
如第11圖所示,習知的接頭結構包括有一供管件93結合之短芯91、一螺套92及一容置於該螺套92中之止漏墊圈95。該螺套92之一端設有可與設備連接之螺牙段921,另一端設有一朝內側伸出的凸緣922,而該短芯91係設於該螺套92之中,並抵於該凸緣922而定位。
上述習知的接頭在實際使用時,係先將管件93結合於短芯91上,由於管件之材質以及短芯91外周具有倒鉤等因素,管件93會非常緊固地與短芯91結合,可視為固定成一體的狀態。接著將螺套92以螺牙段921螺接於設備的接口94上,隨著螺套92持續旋入接口94,則凸緣922會推動短芯91朝接口94方向移動,並抵推止漏墊圈95直到接觸接口94,此時再將螺套92旋緊,使止漏墊圈95緊抵於接口94,即可完成管件93與設備的連接。
在工作的過程中,管件93常會發生扭曲、扭轉的情形,由於管件93緊固於短芯91,這個扭轉力量會傳遞至短芯91處。然而短芯91與止漏墊圈95被螺套92迫緊於接口94上,因此產生極大的摩擦力而不能轉動;另一方面,螺套92以凸緣922緊抵於短芯91,因此與短芯91形成緊固狀態,則扭轉力量亦將傳遞至螺套92,進而發生螺套92相對於接口94旋轉的現象,導致管件93鬆脫造成洩漏。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接頭結構,其在接上設備之後仍可使管件自由轉動,具有避免工作時因管件扭曲而導致接頭脫落之功效。
為達前述之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接頭結構,其包括有: 一具有一貫通孔之螺套,其一端設有一用以與一外部設備之接口連接的連接部,另一端朝該貫通孔之中心方向伸出一內凸緣; 一管芯,其包括有一頭部及一自該頭部朝一側伸出之尾部,該頭部可活動地容置於該螺套之貫通孔中且受該內凸緣擋止,該尾部伸出該貫通孔且用以連接一外部管件;當該螺套以該連接部與該接口緊固時,該管芯之頭部未固定於該接口上,該管芯仍能相對該螺套活動。
較佳地,該頭部具有一管芯端面,該接口具有一接口端面,當該螺套以該連接部與該接口緊固時,該管芯端面與該接口端面之間以一間隙相隔。
較佳地,該頭部與該貫通孔壁面之間設有至少一個第一止漏環。
較佳地,該螺套與該接口之間設有至少一個第二止漏環。
於一實施例中,該螺套之連接部為一內螺紋段,俾與該接口之一外螺紋段螺接。
於另一實施例中,該螺套之連接部為一外螺紋段,俾與該接口之一內螺紋段螺接。
較佳地,該管芯之頭部設有一頂針,用以控制設於該接口之一閥件。
較佳地,該管芯之尾部伸出該貫通孔,並可用以連接一外部管件或一附有接頭之外部管件。
較佳地,該貫通孔壁面上具有一因內徑大小的差異而形成之階面,該貫通孔中設有一止漏墊圈,該止漏墊圈具有一外徑沿徑向擴展的底部,並藉由該底部抵於該階面而定位。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以下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請參閱第1、2圖,所示者為本創作提供之接頭結構的第一實施例,用以與一外部設備之接口3連接。該接頭結構包括有一螺套1及一管芯2。該螺套1具有一貫通孔11,該螺套1之一端設有一用以與該接口3連接的連接部,另一端則朝該貫通孔11之中心方向伸出一內凸緣13。於本實施例中,該連接部係為一外螺紋段12,該接口3則具有一可對應螺接之內螺紋段31,俾供該螺套1與該接口3連接在一起。
承上,該管芯2為一中間具有通道之管狀結構,其可穿伸於該螺套1之貫通孔11中。該管芯2包括有一頭部21及一自該頭部21朝一側伸出之尾部22,該頭部21之外徑小於該貫通孔11之內徑而可活動地容置於該貫通孔11中,惟該頭部21之外徑大於該內凸緣13所圍成之孔的內徑,故該頭部21會受到該內凸緣13擋止。該尾部22之外徑則小於該內凸緣13所圍成之孔的內徑,故該尾部22可通過該內凸緣13而伸出該螺套1外,並可如第2圖所示地連接一外部管件41,或如第3圖所示地連接一附有接頭421之外部管件42。
上述該管芯2並未定位於該螺套1中,仍可於該貫通孔11中自由轉動。該頭部21之周面設有至少一個溝槽23,可供容置至少一個第一止漏環24,藉由該第一止漏環24抵於該貫通孔11之周壁,可產生止漏效果。該第一止漏環24的設置數量係依管路中流體的工作壓力而定;於本實施例中,該頭部21之周面設有二個溝槽23,可供容置二個第一止漏環24。
另一種止漏的實施方式,係如第4圖所示地於該貫通孔11之周壁設置供第一止漏環24容置的溝槽23’,而該管芯2頭部21之周面則相對平整,同樣可藉由第一止漏環24密封該頭部21與該貫通孔11之間的縫隙而達到止漏。
如第1圖搭配第2圖所示,當該螺套1以該外螺紋段12與該接口3之內螺紋段31緊固接合時,該管芯2之頭部21未固定於該接口3上,該管芯2仍能於該貫通孔11中相對該螺套1轉動。細言之,該頭部21具有一管芯端面25,當該管芯2收容於該貫通孔11中時,該頭部21係完全收入該貫通孔11中,令該管芯端面25離開該螺套1之頂面一段距離。因而當該螺套1與該接口3緊固接合時,該管芯端面25當然地與該接口3之一接口端面32以一間隙26相隔,並未相互抵接在一起,則該管芯2未受到任何外加的拘束,仍可保有於該貫通孔11中轉動的自由度。據此,即使外部管件41在工作中產生扭曲、扭轉的情形,並進而傳遞至該管芯2處,然而基於前述該管芯2在該貫通孔11中的轉動自由度,則外部管件41所造成的扭轉力量只會使該管芯2在該貫通孔11中空轉,而不會影響到該螺套1與該接口3之間的接合,進而產生避免鬆脫之功效。
又為了更進一步加強止漏效果,於本實施例中更在該螺套1與該接口3之間設有一個第二止漏環14,以免流體經該螺套1與該接口3之間的縫隙洩漏。
第5圖所示者為本創作之第三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結構係以前述第一實施例之結構為基礎,而在該管芯2之頭部21設有一頂針27,用以控制設於該接口3之一閥件33。當該螺套1與該接口3緊固接合時,雖然頂針27係抵接於閥件33以控制該閥件33開啟,惟由於該管芯2之管芯端面25與該接口端面32並未抵接在一起,且頂針27與閥件33的抵接面積甚小,故不妨礙該管芯2於該貫通孔11之中的轉動自由度。據此,即使外部管件41在工作中產生扭曲、扭轉的情形,並進而傳遞至該管芯2處,然而外部管件41所造成的扭轉力量只會使該管芯2在該貫通孔11中空轉,而不會影響到該螺套1與該接口3之間的接合,進而產生避免鬆脫之功效。
第6、7圖所示者為本創作之第四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結構包括有一螺套5及一管芯6。該螺套5具有一貫通孔51,該螺套5之一端設有一用以與該接口7連接的連接部,另一端則朝該貫通孔51之中心方向伸出一內凸緣53。於本實施例中,該連接部係為一內螺紋段52,該接口7則具有一可對應螺接之外螺紋段71,俾供該螺套5與該接口7連接在一起。
承上,該管芯6為一中間具有通道之管狀結構,其可穿伸於該螺套5之貫通孔51中。該管芯6包括有一頭部61及一自該頭部61朝一側伸出之尾部62,該頭部61之外徑小於該貫通孔51之內徑而可活動地容置於該貫通孔51中,惟該頭部61之外徑大於該內凸緣53所圍成之孔的內徑,故該頭部61會受到該內凸緣53擋止。該尾部62之外徑則小於該內凸緣53所圍成之孔的內徑,故該尾部62可通過該內凸緣53而伸出該螺套5外,並可如第7圖所示地連接一外部管件81,或如第8圖所示地連接一附有接頭821之外部管件82。
上述該管芯6並未定位於該螺套5中,仍可於該貫通孔51中自由轉動。該頭部61之周面設有至少一個溝槽63,可供容置至少一個第一止漏環64,藉由該第一止漏環64抵於該貫通孔51之周壁,可產生止漏效果。該第一止漏環64的設置數量係依管路中流體的工作壓力而定;於本實施例中,該頭部61之周面設有二個溝槽63,可供容置二個第一止漏環64。
另一種止漏的實施方式,係於該貫通孔之周壁設置供第一止漏環容置的溝槽,而該管芯頭部之周面則相對平整,同樣可藉由第一止漏環密封該頭部與該貫通孔之間的縫隙而達到止漏。
如第6圖配合第7圖所示,當該螺套5以該內螺紋段52與該接口7之外螺紋段71緊固接合時,該管芯6之頭部61未固定於該接口7上,該管芯6仍能於該貫通孔51中相對該螺套5轉動。細言之,該頭部61具有一管芯端面65,該接口7具有一接口端面72,當該螺套5與該接口7緊固接合時,該管芯端面65係與該接口端面72以一間隙66相隔,並未相互抵接在一起,則該管芯6未受到任何外加的拘束,仍可保有於該貫通孔51中轉動的自由度。據此,即使外部管件81在工作中產生扭曲、扭轉的情形,並進而傳遞至該管芯6處,然而基於前述該管芯6在該貫通孔51中的轉動自由度,則外部管件81所造成的扭轉力量只會使該管芯6在該貫通孔51中空轉,而不會影響到該螺套5與該接口7之間的接合,進而產生避免鬆脫之功效。
又為了更進一步加強止漏效果,於本實施例中更在該螺套5與該接口7之間設有一個第二止漏環54,以免流體經該螺套5與該接口7之間的縫隙洩漏。
第9圖所示者為本創作之第五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結構係以前述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為基礎,而在該螺套5之貫通孔51中設有一止漏墊圈55。上述該貫通孔51之孔壁上具有一因內徑大小的差異而形成之階面511。該止漏墊圈55設於該貫通孔51中,其具有一外徑沿徑向擴展的底部551,並藉由該底部551抵於該階面511而定位。當該螺套5旋緊於該接口7時,該止漏墊圈55被該螺套5抵推而緊抵於該接口7處,據此達到密封效果。
於本實施例中,該止漏墊圈55位於該管芯6與該接口7之間,據此隔開該管芯6與該接口7而令二者不為相對固定的狀態,進而該管芯6仍保有在該貫通孔51中的轉動自由度,得以在外部管件81扭曲、扭轉使該管芯6在該貫通孔51中空轉,而不會影響到該螺套5與該接口7之間的接合,進而產生避免鬆脫之功效。
於本實施例中,在該螺套5旋緊於該接口7時,即使該該管芯6之頭部61由於形狀或尺寸因素而使接觸到該止漏墊圈55,然而基於該螺套5係以該階面511向上抵推該止漏墊圈55進而令其緊抵該接口7之故,該管芯6之頭部61並未受到來自該內凸緣53的抵推力量,因而該管芯6仍保有在該貫通孔51中的轉動自由度,不會因為與該止漏墊圈55接觸而被限制轉動。
第10圖所示者為本創作之第六實施例。本實施例之結構係以前述第三實施例之結構為基礎,而在該管芯6之頭部61設有一頂針67,用以控制設於該接口7之一閥件73。當該螺套5與該接口7緊固接合時,雖然頂針67係抵接於閥件73以控制該閥件73開啟,惟由於該管芯6之管芯端面65與該接口端面72並未抵接在一起,且頂針67與閥件73的抵接面積甚小,故不妨礙該管芯6於該貫通孔51之中的轉動自由度。據此,即使外部管件81在工作中產生扭曲、扭轉的情形,並進而傳遞至該管芯6處,然而外部管件81所造成的扭轉力量只會使該管芯6在該貫通孔51中空轉,而不會影響到該螺套5與該接口7之間的接合,進而產生避免鬆脫之功效。
惟以上實施例之揭示僅用以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舉凡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創作之範疇。
綜上所述,可使熟知本領域技術者明瞭本創作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依法提出申請。
1:螺套 11:貫通孔 12:外螺紋段 13:內凸緣 14:第二止漏環 2:管芯 21:頭部 22:尾部 23、23’:溝槽 24:第一止漏環 25:管芯端面 26:間隙 27:頂針 3:接口 31:內螺紋段 32:接口端面 33:閥件 41:外部管件 42:外部管件 421:接頭 5:螺套 51:貫通孔 511:階面 52:內螺紋段 53:內凸緣 54:第二止漏環 55:止漏墊圈 551:底部 6:管芯 61:頭部 62:尾部 63:溝槽 64:第一止漏環 65:管芯端面 66:間隙 67:頂針 7:接口 71:外螺紋段 72:接口端面 73:閥件 81:外部管件 82:外部管件 821:接頭 91:短芯 92:螺套 921:螺牙段 922:凸緣 93:管件 94:接口 95:止漏墊圈
第1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同時顯示一種使用方式; 第3圖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同時顯示另一種使用方式; 第4圖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分解剖面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同時顯示一種使用方式; 第8圖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組合剖面示意圖,同時顯示另一種使用方式; 第9圖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10圖為本創作第六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11圖為習知接頭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1:螺套
11:貫通孔
13:內凸緣
14:第二止漏環
2:管芯
21:頭部
22:尾部
24:第一止漏環
25:管芯端面
26:間隙
3:接口
32:接口端面
41:外部管件

Claims (9)

  1. 一種接頭結構,其包括有: 一具有一貫通孔之螺套,其一端設有一用以與一外部設備之接口連接的連接部,另一端朝該貫通孔之中心方向伸出一內凸緣; 一管芯,其包括有一頭部及一自該頭部朝一側伸出之尾部,該頭部可活動地容置於該螺套之貫通孔中且受該內凸緣擋止,該頭部與該貫通孔壁面之間設有至少一個第一止漏環,該尾部伸出該貫通孔;當該螺套以該連接部與該接口緊固時,該管芯之頭部未固定於該接口上,該管芯仍能相對該螺套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接頭結構,其中,該頭部具有一管芯端面,該接口具有一接口端面,當該螺套以該連接部與該接口緊固時,該管芯端面與該接口端面之間以一間隙相隔。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接頭結構,其中,該頭部或該貫通孔壁面設有至少一供該第一止漏環容置之溝槽。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接頭結構,其中,該螺套與該接口之間設有至少一個第二止漏環。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接頭結構,其中,該螺套之連接部為一內螺紋段,俾與該接口之一外螺紋段螺接。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接頭結構,其中,該螺套之連接部為一外螺紋段,俾與該接口之一內螺紋段螺接。
  7. 如請求項5或6所述之接頭結構,其中,該管芯之頭部設有一頂針,用以控制設於該接口之一閥件。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接頭結構,其中,該管芯之尾部伸出該貫通孔,並可用以連接一外部管件或一附有接頭之外部管件。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接頭結構,其中,該貫通孔壁面上具有一因內徑大小的差異而形成之階面,該貫通孔中設有一止漏墊圈,該止漏墊圈具有一外徑沿徑向擴展的底部,並藉由該底部抵於該階面而定位。
TW110208079U 2021-07-09 2021-07-09 接頭結構 TWM619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079U TWM619570U (zh) 2021-07-09 2021-07-09 接頭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8079U TWM619570U (zh) 2021-07-09 2021-07-09 接頭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9570U true TWM619570U (zh) 2021-11-11

Family

ID=79908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8079U TWM619570U (zh) 2021-07-09 2021-07-09 接頭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957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7668B (zh) * 2021-07-09 2023-04-01 中大冷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接頭結構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97668B (zh) * 2021-07-09 2023-04-01 中大冷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接頭結構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07830A (en) Fluid coupling
US2661965A (en) Union which permits misalignment
US2457648A (en) Pipe coupling
TWI771945B (zh) 管接頭
US20160312935A1 (en) Pipe coupling structure
JP6518034B2 (ja) 継手ユニット
US2523995A (en) Union
TWM619570U (zh) 接頭結構
TW202043660A (zh) 一種與管子連接的管接頭
US8096590B2 (en) Connecting structure for piping
CN216590386U (zh) 一种免钢管焊接的密封接头结构
WO2020119655A1 (zh) 一种管道快连卡箍
US2610870A (en) Union having pressure responsive seal
TWM638827U (zh) 具有推抵環之管接頭構造
US2172650A (en) Male swivel nut connection
TWI797668B (zh) 接頭結構
TWI766442B (zh) 管接頭裝置
US20230358348A1 (en) Pipe joint device
CN219530085U (zh) 一种液压活接头
JPH0792168B2 (ja) 流体用配管の継手を構成する雄・雌形継手構造
TWI827256B (zh) 具有推抵環之管接頭構造
TWM644057U (zh) 接頭結構
CN219796431U (zh) 一种管路接头装置
TWM616440U (zh) 可穩固地連接流體管路之連接頭
CN216447424U (zh) 一种消防管路连接件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