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1856U - 電熱取暖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熱取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11856U
TWM611856U TW110200416U TW110200416U TWM611856U TW M611856 U TWM611856 U TW M611856U TW 110200416 U TW110200416 U TW 110200416U TW 110200416 U TW110200416 U TW 110200416U TW M611856 U TWM611856 U TW M61185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parts
plate
heating plate
thermal pa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2004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瑞成
Original Assignee
楊瑞成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楊瑞成 filed Critical 楊瑞成
Priority to TW1102004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11856U/zh
Publication of TWM611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11856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提供一種電熱取暖裝置,包含:一主發熱部,其包含一第一包覆件及一第一發熱板,該第一包覆件內部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發熱板設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兩副發熱部,其分別設置於該主發熱部的兩側邊,且分別包含一第二包覆件及一第二發熱板,該第二包覆件內部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發熱板設置於該第二容置空間,該兩副發熱部的第二發熱板電性連接該第一發熱板;該主發熱部和兩該副發熱部能圍繞形成一加熱空間,且該第一發熱板及該第二發熱板能均勻產熱,提供使用者均勻且舒適的保暖體驗,同時減少被燙傷的風險。

Description

電熱取暖裝置
一種電熱取暖裝置,尤其是指一種能平均提供熱量且能控制溫度的電熱取暖裝置。
請參見圖11,現有的電暖裝置種類眾多,其中一種如圖11所示,為一種鹵素燈電暖器90,其外觀大致與電風扇相同,且包含一鹵素燈管91及一金屬板93,該鹵素燈管91與該金屬板93分別設置於雙方的前後側。該鹵素燈電暖器90是透過對該鹵素燈管91通電後產生高溫,該鹵素燈管91產生的高溫藉由該鹵素燈管91後方的該金屬板93反射至前方,使該鹵素燈電暖器90能對前方的空氣加熱。由於該鹵素燈管91通電後能立即產生高溫,且該鹵素燈電暖器90的結構並不複雜,因此該鹵素燈電暖器90具有加熱速度快、價格便宜等優點。
但由於該鹵素燈電暖器90僅能對前方的空氣加熱,因此加熱的溫度會隨著距離增加而降低,可能產生欲保暖的部位(例如人的手部或腳部)距離該鹵素燈電暖器90太遠而使保暖效果有限,欲保暖的部位(例如人的手部或腳部)距離該鹵素燈電暖器90太近而增加燙傷的風險。更進一步,該鹵素燈電暖器90的結構無法完整包覆欲保暖的部位(例如人的手部或腳部),因此在對欲保暖的部位加熱時無法提供均勻的熱能,使用者必須頻繁移動欲保暖的部位才能讓所有部位受熱,造成使用上的不便。除此之外,若該鹵素燈管91長時間照射人的手部或腳部,可能會使手部或腳部造成皮膚乾燥的問題。
為解決現有電暖裝置可能產生燙傷及加熱不均勻的風險,本新型提供一種電熱取暖裝置,其藉由電熱板均勻地對使用者的雙腳提供熱能,減少被燙傷的風險及增加保暖的舒適度。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新型提供之電熱取暖裝置包含: 一主發熱部,其包含相對的兩側邊,以及包含一第一包覆件及一第一發熱板,該第一包覆件呈方形,且內部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發熱板被該第一包覆件所包覆而設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 兩副發熱部,其分別設置於該主發熱部的該兩側邊,且該兩副發熱部的任一個副發熱部包含一第二包覆件及一第二發熱板;各副發熱部的該第二包覆件呈方形,且內部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發熱板被該第二包覆件所包覆而設置於該第二容置空間;該兩副發熱部的第二發熱板電性連接該第一發熱板; 一開關,其電性連接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的該第二發熱板,且用以對該第一發熱板及該兩副發熱部的第二發熱板通電,以及控制該第一發熱板及該兩副發熱部的第二發熱板的發熱溫度;其中,該主發熱部和兩該副發熱部能圍繞形成一加熱空間。
如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中該兩副發熱部能彎折地分別設置於該主發熱部的該兩側邊。
如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更包含兩個以上的固定架,該兩個以上的固定架分別包含一平坦的基板及一夾制件,該夾制件設置於該基板;各夾制件夾合於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的邊緣,使該兩副發熱部放置於地面。
如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該兩個以上的固定架分別為一屏風夾。
如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更包含一保暖墊,該保暖墊遮蓋於該主發熱部和兩該副發熱部所圍繞的該加熱空間。
如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中該保暖墊能拆卸地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且該保暖墊遮蓋於該加熱空間的下方。
如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中該保暖墊以扣合方式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
如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中該保暖墊以魔鬼氈黏貼的方式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
本新型透過該第一發熱板及該第二發熱板通電後提供熱能,能對該加熱空間均勻加熱,讓使用者能坐在椅子上並將雙腳放置於該主發熱部及該兩副發熱部之間的該加熱空間中而被該主發熱部及該兩副發熱部包覆,使本新型對使用者的小腿及膝蓋提供主動式保暖的功能。同時,由於該第一發熱板及該第二發熱板通電後能均勻提供熱能,讓使用者的雙腳能均勻地被保暖,減少被燙傷的風險,以及因加熱不均勻所產生的不舒適感。
為能詳細瞭解本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新型內容來實現,茲進一步以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
請參見圖1及圖2,本新型揭露一種電熱取暖裝置,在本新型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電熱取暖裝置包含:一主發熱部10及兩副發熱部20。
該主發熱部10包含相對的兩側邊,以及包含一第一包覆件11及一第一發熱板13,該第一包覆件11呈方形,且內部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包覆件11包含相對的兩外表面,其中,該第一包覆件11的其中一個該外表面能披覆絨毛111,或者,該第一包覆件11的該兩外表面能披覆絨毛111;該第一發熱板13被該第一包覆件11所包覆而設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其中,該第一發熱板13能為一碳晶板。較佳地,該第一發熱板13能產生遠紅外線。
該兩副發熱部20能彎折地分別設置於該主發熱部10的該兩側邊,且該兩副發熱部20的任一個副發熱部20包含一第二包覆件21及一第二發熱板23,該第二包覆件21呈方形,且內部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包覆件21包含相對的兩外表面,其中,該第一包覆件21的其中一個該外表面能披覆絨毛211,或者,該第二包覆件的該兩外表面能披覆絨毛211;該第二發熱板23被該第二包覆件21所包覆而設置於該第二容置空間,且該兩副發熱部20的第二發熱板23電性連接該第一發熱板13。該主發熱部10與該兩副發熱部20能圍繞形成一加熱空間S,其中,該第二發熱板23能為一碳晶板。較佳地,該第二發熱板23能產生遠紅外線。
較佳地,該兩副發熱部20的該第二包覆件21與該主發熱部10的該第一包覆件11一體成形,且該主發熱部10的該第一容置空間與該兩副發熱部20的第二容置空間相連通。
較佳地,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20設有一開關25,該開關25電性連接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20的該第二發熱板23,且用以對該第一發熱板13及該兩副發熱部20的第二發熱板23通電,以及控制該第一發熱板13及該兩副發熱部20的第二發熱板23的發熱溫度。該開關25能設置於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20,或是設置於該主發熱部10。
請進一步參見圖3,本新型更能包含兩個以上的固定架30,該兩個以上的固定架30的任一個固定架30包含一平坦的基板31及一夾制件33,該夾制件33設置於該基板31;該夾制件31夾合於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20的邊緣,以供該兩副發熱部20在放置於地面時能更加穩固;或者,該兩個以上的固定架30分別設置於該主發熱部10及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20,以供該主發熱部10及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20在放置於地面時能更加穩固。具體來說,該兩個以上的固定架30能分別為一屏風夾。
請參見圖4,由於該兩副發熱部20能彎折地分別設置於該主發熱部10的該兩側邊,因此該兩副發熱部20能向該主發熱部10彎折,使該兩副發熱部20與該主發熱部10相疊合,以縮小該電熱取暖裝置的體積,方便收納。
請參見圖5及圖6,在本新型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中,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差異在於更包含一保暖墊40,該保暖墊40遮蓋於該主發熱部10和兩該副發熱部20之間所圍繞的該加熱空間S,在本較佳實施例中,該保暖墊40遮蓋於該加熱空間S的上方;該保暖墊40呈方形並形成相對的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且該保暖墊40能拆卸地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20,該保暖墊40的該下表面設有保暖用的絨毛。其中,該保暖墊40沿一長度方向形成相對的兩端,在該保暖墊40的兩端設有一第一固定件41,在該兩副發熱部20的該第二包覆件21的其中一外表面設有一第二固定件42,該第一固定件41能固定於該第二固定件43,使該保暖墊40能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20。例如該第一固定件41為公扣,該第二固定件43為母扣,或者該第一固定件41為母扣,該第二固定件43為公扣,使該保暖墊40能以扣合的方式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20。或者,該第一固定件41為勾面魔鬼氈,該第二固定件43為絨面魔鬼氈,或者該第一固定件41為絨面魔鬼氈,該第二固定件43為勾面魔鬼氈,使該保暖墊40能以貼合的方式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20。
請參見圖7,在本新型的第三較佳實施例中,與第二較佳實施例差異在於該保暖墊40能拆卸地遮蓋於該加熱空間S的下方,該保暖墊40的該上表面能設有保暖用的絨毛。本較佳實施例能放置於地面,讓使用者雙腳的腳底置於該保暖墊40上,提供腳踏墊的功能,讓使用者的雙腳腳掌放置於該保暖墊40上。
請參見圖8,本新型能具有多種不同的應用態樣,以圖8為例,在本新型的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本新型展開後,該兩副發熱部20分別垂直於該主發熱部10,並以該兩個以上的固定架30放置於地面。使用者能坐在椅子上並將雙腳放置於該主發熱部10及該兩副發熱部20之間該加熱空間S中,且啟動本新型,使該主發熱部10的該第一發熱板13及該兩副發熱部20的第二發熱板23通電而發熱,提供該使用者的腳部保暖的效果。經發明人多次實驗後得知,當本新型放置於地面時,該主發熱部10及該兩副發熱部20的高度大於等於該使用者的膝蓋時能達到最佳的保暖效果。同時,該第一發熱板13及第二發熱板23能產生遠紅外線,更能提高該使用者的雙腳及膝蓋的血液循環,達到更佳的保暖效果。
以圖9為例,當該使用者能坐在椅子上並將雙腳放置於該主發熱部10及該兩副發熱部20之間所圍繞的該加熱空間S時,在該使用者的雙腳上更能覆蓋一毛毯50,該毛毯50覆蓋該使用者的雙腳及本新型,同樣能讓保暖效果更佳。
以圖10為例,在本新型的第二較佳實施例中,可將本新型放置於該使用者的膝蓋上並覆蓋該使用者的膝蓋,能提供該使用者的膝蓋保暖的效果,同時本新型的產生遠紅外線刺激該使用者的膝蓋,提高該使用者的膝蓋的血液循環。
以上所述僅是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新型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新型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主發熱部 11:第一包覆件 111:絨毛 13:第一發熱板 20:副發熱部 21:第二包覆件 211:絨毛 23:第二發熱板 25:開關 30:固定架 31:基板 33:夾制件 40:保暖墊 41:第一固定件 43:第二固定件 50:毛毯 90:鹵素燈電暖器 91:鹵素燈管 93:金屬板 H:使用者 S:加熱空間
圖1: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立體外觀前視示意圖。 圖2: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立體外觀後視示意圖。 圖3:本新型之固定架設置於副發熱部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4:本新型之折疊後平面俯視示意圖。 圖5:本新型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立體外觀前視示意圖。 圖6:本新型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立體外觀分解示意圖。 圖7:本新型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立體外觀前視示意圖。 圖8: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第一使用態樣示意圖。 圖9:本新型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第二使用態樣示意圖。 圖10:本新型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使用態樣示意圖。 圖11:習用之鹵素燈電暖器平面外觀示意圖。
10:主發熱部
11:第一包覆件
111:絨毛
20:副發熱部
21:第二包覆件
211:絨毛
25:開關
30:固定架
31:基板
33:夾制件
S:加熱空間

Claims (9)

  1. 一種電熱取暖裝置,包含: 一主發熱部,其包含相對的兩側邊,以及包含一第一包覆件及一第一發熱板,該第一包覆件呈方形,且內部形成一第一容置空間,該第一發熱板被該第一包覆件所包覆而設置於該第一容置空間; 兩副發熱部,其分別設置於該主發熱部的該兩側邊,且該兩副發熱部的任一個副發熱部包含一第二包覆件及一第二發熱板;各副發熱部的該第二包覆件呈方形,且內部形成一第二容置空間,該第二發熱板被該第二包覆件所包覆而設置於該第二容置空間;該兩副發熱部的第二發熱板電性連接該第一發熱板; 一開關,其電性連接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的該第二發熱板,且用以對該第一發熱板及該兩副發熱部的第二發熱板通電,以及控制該第一發熱板及該兩副發熱部的第二發熱板的發熱溫度;其中,該主發熱部和兩該副發熱部能圍繞形成一加熱空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中該兩副發熱部能彎折地分別設置於該主發熱部的該兩側邊。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更包含兩個以上的固定架,該兩個以上的固定架分別包含一平坦的基板及一夾制件,該夾制件設置於該基板;各夾制件夾合於其中一個該副發熱部的邊緣,使該兩副發熱部放置於地面。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該兩個以上的固定架分別為一屏風夾。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更包含一保暖墊,該保暖墊遮蓋於該主發熱部和兩該副發熱部所圍繞的該加熱空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該保暖墊能拆卸地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且該保暖墊遮蓋於該加熱空間的上方。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中該保暖墊能拆卸地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且該保暖墊遮蓋於該加熱空間的下方。
  8.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中該保暖墊以扣合方式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
  9. 如請求項6或7所述之電熱取暖裝置,其中該保暖墊以魔鬼氈黏貼的方式固定於該兩副發熱部。
TW110200416U 2021-01-13 2021-01-13 電熱取暖裝置 TWM611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416U TWM611856U (zh) 2021-01-13 2021-01-13 電熱取暖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0416U TWM611856U (zh) 2021-01-13 2021-01-13 電熱取暖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11856U true TWM611856U (zh) 2021-05-11

Family

ID=770381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200416U TWM611856U (zh) 2021-01-13 2021-01-13 電熱取暖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11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611856U (zh) 電熱取暖裝置
JP4195489B1 (ja) 遠赤外線温熱器
KR20140088478A (ko) 온열 찜질기
KR101412997B1 (ko) 주열기의 제조방법
JP2001314519A (ja) 全身加温装置
KR101595013B1 (ko) 온열 기능을 갖는 발 받침대
CN209378321U (zh) 一种石墨烯加热养生舱
CN207928578U (zh) 温热理疗椅
JPS6222917A (ja) 電気掘こたつ
KR200320968Y1 (ko) 온열매트
JP2003093424A (ja) 加温装置
KR200397067Y1 (ko) 탄소섬유 면상발열체를 이용한 원적외선 찜질기
CN213884220U (zh) 一种具有按摩功能的膝盖艾灸装置
JPS5911328Y2 (ja) 暖房装置
JP3156863U (ja) 遠赤外線温風器
KR200317376Y1 (ko) 난방 및 원적외선 방사가 가능한 에어 매트리스
KR200407175Y1 (ko) 온돌방석
JP3021605U (ja) 身体各部に当てがうパット状の遠赤外線放射器具
JP3833400B2 (ja) 遠赤外線温熱器
JPH0639707Y2 (ja) 温圧式治療器
KR200312836Y1 (ko) 면상 발열체를 이용한 온열기기
JPH0921535A (ja) 暖房テーブル
JP3078488U (ja) 遠赤外線を備えた電気ヒーター
JPS593329Y2 (ja) 足温器
JPS5818610Y2 (ja) 温水循環やぐらこた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