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0685U - 連接器總成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總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10685U TWM610685U TW109213172U TW109213172U TWM610685U TW M610685 U TWM610685 U TW M610685U TW 109213172 U TW109213172 U TW 109213172U TW 109213172 U TW109213172 U TW 109213172U TW M610685 U TWM610685 U TW M610685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nector assembly
- section
- assembly described
- connector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476 sol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810 insula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9—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92—Fixed connection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ons to contact el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05—Guiding, mounting, polarizing or locking means; Extractors
- H01R12/7011—Locking or fixing a connector to a PCB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71—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7—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9—Coupling devices for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81—Shield structure
- H01R13/6585—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 H01R13/6586—Shielding material individually surrounding or interposed between mutually spaced contacts for separating multiple connector modu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連接器總成,包含連接器及排線。連接器包含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一主體、第二主體、金屬板、第三主體以及殼體。第一與第二端子分別電性連接至排線之第一及第二端且分別容置於第一及第二主體的第一及第二容置槽與第一及第二穿通孔內。使第一與第二主體相對,夾設金屬板於其間。第三主體部分地繞設且固定第一主體與第二主體,同時保護第一及第二端子連接至排線之端子導電接部,形成連接器。接著再組裝殼體,即完成連接器總成。通過本創作,排線直接與連接器電性連接、無需固定之硬式印刷電路板,總成簡單及製造流程簡單化。
Description
本創作涉及一種連接器總成,尤指一種排線直接與連接器電性連接、無需固定之硬式印刷電路板、總成簡單及製造流程簡單化之連接器總成。
隨著儲存技術的快速發展,連接器體積不斷地縮小但同時要求能更好地增加資料傳輸量,排線係為一資料導體排線,用來傳輸兩個電子設備間的資料。軟性扁平排線(Flex Flat Cable,FFC)或是軟性印刷電路板排線(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Cable)都是新型的資料排線,其係利用絕緣材料和極薄的鍍錫扁平銅線,經過自動化設備壓合所製成,或者係利用已被覆銅泊的基材利用蝕刻方式而可生產單面、双面、多層之軟性印刷電路板排線。由於具有線芯排列整齊、傳輸量大、結構扁平、體積小巧、具可撓性等特點,而能靈活地應用於各類電子產品,作為資料導體排線之用。軟性扁平排線及軟性印刷電路板排線尤其適用於各種高頻率傳輸且排線需彎曲組裝之場合。在連接上,軟性扁平排線及軟性印刷電路板纜線係焊接於固定連接器之硬式印刷電路板上,再經由硬式印刷電路板連接至連接器,藉此連接器將軟性扁平排線的訊號傳送至其他電子設備。
然而習知技術中排線係先焊接於連接器之硬式印刷電路板
上,連接器則設置在硬式印刷電路板,硬式印刷電路板則佔據了一定的空間,同時也需要多一個用以固定連接器的硬式印刷電路板。再者,更重要的是訊號的高頻率傳輸僅要經過多一個介質(排線→硬式印刷電路板→連接器),訊號的耗損衰退則必然無可避免地增加。
有鑒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連接器總成,以解決習知技術的問題。
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連接器總成,其包含一連接器及一排線,該排線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三端及一排線轉折部,該第一端具有複數個第一端電性接點,該第二端具有複數個第二端電性接點,該第三端具有複數個第三端電性接點,其中該些第一端電性接點之數目與該些第二端電性接點係與該些第三端電性接點電性相連;該連接器包含:第一端子,包含複數個第一端子導電接部及複數個第一端子接觸部,該些第一端子導電接部係連接於該些第一端電性接點;第二端子,包含複數個第二端子導電接部及複數個第二端子接觸部,該些第二端子導電接部係連接於該些第二端電性接點;一第一主體,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複數個第一容置槽及複數個第一穿通孔,其中該些第一容置槽位於該第一表面,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一容置槽內;一第二主體,包含一第三表面、一第四表面、複數個第二容置槽及複數個第二穿通孔,其中該些第二容置槽位於該第三表面,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二容置槽內;一金屬板,以該排線轉折部對折該排線,該第一主體之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二主體之該第四表面相對,使該金屬板夾設於該第
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之間;以及一第三主體,部分地繞設且固定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露出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與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
本創作第二實施例另公開了一種連接器總成,其包含一連接器及二排線,該二排線各別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具有複數個第一端電性接點,該第二端具有複數個第二端電性接點;該連接器包含:第一端子,包含複數個第一端子導電接部及複數個第一端子接觸部,該些第一端子導電接部係連接於該些第一端電性接點;第二端子,包含複數個第二端子導電接部及複數個第二端子接觸部,該些第二端子導電接部係連接於該些第二端電性接點;一第一主體,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複數個第一容置槽及複數個第一穿通孔,其中該些第一容置槽位於該第一表面,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一容置槽內;一第二主體,包含一第三表面、一第四表面、複數個第二容置槽及複數個第二穿通孔,其中該些第二容置槽位於該第三表面,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二容置槽內;一金屬板,該第一主體之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二主體之該第四表面相對,使該金屬板夾設於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之間;以及一第三主體,部分地繞設且固定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露出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與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連接器更進一步包含一殼體,包覆該第一主體、該第二主體、該第三主體及該排線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首段及一第一底段,該些第一容置槽係位於該第一首段之該第一表面,該些第一穿通孔係位於該第一底段之該第二表面,該些第一端子分別穿過該些第
一穿通孔。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首段及一第二底段,該些第二容置槽係位於該第二首段之該第三表面,該些第二穿通孔係位於該第二底段之該第四表面,該些第二端子分別穿過該些第二穿通孔。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穴及至少一第一定位柱,設置於該第二表面;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定位穴及至少一第二定位柱,設置於該第四表面;其中,該第一定位穴可收容該第二定位柱,該第二定位穴可收容該第一定位柱。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固定槽道,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固定槽道卡條,該固定槽道卡條卡嵌於該第一固定槽道內。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固定槽道,設置於該第三表面,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固定槽道卡條,該固定槽道卡條卡嵌於該第二固定槽道內。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首段,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首段,該第一首段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件,該第二首段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槽,該首段固定扣件與該首段固定扣槽係相互扣持。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底段嵌合件位於該第一底段兩側,用以嵌合於該第三主體,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底段卡合件位於該第一底段兩側,用以卡合該第二主體。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卡件,用以卡持該第一主體,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件,用以卡持該第一主體。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金屬板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定位通孔,用以供該第一定位柱與該第二定位柱穿過。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係各別以射出成型形成,用以各別包覆該第一端子與該第二端子。
依據本創作之實施例,該第三主體係以射出成型形成,用以部分地包覆夾設該金屬板之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
相較於現有的連接器,本創作之連接器總成中,連接器端子直接連接於排線,無需多一個用以固定連接器的硬式印刷電路板,總成簡單及製造流程簡單化,可簡化組裝步驟並簡化材料成本。並且電子訊號的高頻率傳輸因減少了一個經過的介質(排線→連接器),可避免增加高頻率訊號的耗損衰退。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內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1:連接器總成
2:連接器總成
10:排線
20:第一端子
30:第二端子
40:第一主體
50:第二主體
60:金屬板
70:第三主體
80:殼體
101:第一端
102:第二端
103:第三端
104:排線轉折部
105:第一端電性接點
106:第二端電性接點
107:第三端電性接點
201:第一端子導電接部
202:第一端子接觸部
301:第二端子導電接部
302:第二端子接觸部
401:第一表面
402:第二表面
403:第一首段
404:第一底段
405:第一容置槽
406:第一穿通孔
407:第一固定槽道
408:首段固定扣件
409:第一定位柱
410:第一定位穴
411:底段嵌合件
412:底段卡合件
501:第三表面
502:第四表面
503:第二首段
504:第二底段
505:第二容置槽
506:第二穿通孔
507:第二固定槽道
508:首段固定扣槽
509:第二定位柱
510:第二定位穴
601:定位通孔
602:導電端子
701:固定槽道卡條
702:首段固定卡件
703:第三首段
704:第三底段
705:首段固定扣件
第1圖係本創造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一實施例之上方分解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一實施例之下方分解示意圖。
第3圖係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已焊接於排線之上方示意圖。
第4A圖係繪示第一主體及第二主體已形成包覆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示意圖;第4B圖係繪示第一主體之第二表面及第二主體之第四表面的示
意圖。
第5圖係繪示第三主體兩側之立體示意圖。
第6圖係繪示以排線轉折部對折排線後之第一主體、第二主體及排線之立體示意圖。
第7圖係繪示第三主體包覆第一主體、第二主體及排線之立體示意圖。
第8圖係繪示殼體包覆第一主體、第二主體、第三主體及排線後完成之連接器總成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9圖係繪示本創造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二實施例之上方分解示意圖。
第10圖係繪示本創造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二實施例殼體尚未包覆前之立體示意圖。
本創作實施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
為能進一步瞭解本新型的特徵、技術手段以及所達成的具體功能、目的,列舉較具體的實施例,繼以圖式、圖號詳細說明如後。
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創作可用以實施之特定實施例。本創作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頂」、「底」、「水平」、「垂直」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創作,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請一併參考第1至第8圖有關本創作連接器總成的第一實施例。第1圖係本創造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一實施例之上方分解示意圖。第2圖係本創作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一實施例之下方分解示意圖。第3圖係第一端子
及第二端子已焊接於排線之上方示意圖。第4A圖係繪示第一主體及第二主體已形成包覆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之示意圖。第4B圖係繪示第一主體之第二表面及第二主體之第四表面的示意圖。第5圖係繪示第三主體兩側之立體示意圖。第6圖係繪示以排線轉折部對折排線後之第一主體、第二主體及排線之立體示意圖。第7圖係繪示第三主體包覆第一主體、第二主體及排線之立體示意圖。第8圖係繪示殼體包覆第一主體、第二主體、第三主體及排線後完成之連接器總成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請一併參考第1圖、第2圖、第3圖、第4A圖及第4B圖,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總成1係包含一連接器及一排線10。該連接器包含:複數個第一端子20、複數個第二端子30、一第一主體40、一第二主體50、一金屬板60、一第三主體70以及一殼體80。如第1圖、第2圖、第3圖、第4A圖及第4B圖所示,排線10包含第一端101、第二端102、第三端103及排線轉折部104,第一端101具有複數個第一端電性接點105,第二端102具有複數個第二端電性接點106,第三端103具有複數個第三端電性接點107,該些第一端電性接點105與該些第二端電性接點106係與該些第三端電性接點107電性相連。如第3圖所示,第一端子20之數目為複數個,包含複數個第一端子導電接部201及複數個第一端子接觸部202,該些第一端子導電接部201係連接於第一端101的該些第一端電性接點105。第二端子30之數目為複數個,包含複數個第二端子導電接部301及複數個第二端子接觸部302,該些第二端子導電接部301係連接於第二端102的該些第二端電性接點106。前開端子導電接部201、301與排線10的電性接點105、106之電性連接方式可用焊接或熱壓接等技術,本創作並未以此為限定。第一端子20與第二端子30
之電性連接係可如習知技術先將複數個端子有序地排列而製作成帶材,再以前開焊接或熱壓接等技術將複數個端子連接於排線10的電性接點105、106。可分別與排線10的電性接點105、106焊接或熱壓,抑或可同時對排線10的電性接點105、106進行焊接或熱壓以更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本創作並未以特別限定。
在前開端子導電接部201、301與排線10的電性接點105、106之完成電性連接後,請一併參考第4A圖及第4B圖,第一主體40包含第一表面401、第二表面402、複數個第一容置槽405及複數個第一穿通孔406,該些第一容置槽405位於第一表面401,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202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一容置槽405內。第二主體50包含第三表面501、第四表面502、複數個第二容置槽505及複數個第二穿通孔506,該些第二容置槽505位於第三表面501,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302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二容置槽505內。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主體40及第二主體50係以射出成型之方式射出塑膠材料而形成。第一主體40及第二主體50之射出成型製程可同時或分別進行,本創作並未以此為限定。
請一併參考第1圖、第2圖、第3圖、第6圖及第7圖,如第6圖所示,當沿著排線轉折部104對折排線10,第一主體40之第二表面402與第二主體50之第四表面502相對,使金屬板60夾設於第一主體40與第二主體50之間。
當排線10沿著排線轉折部104對折之後,再以實施第二次射出成型之方式射出塑膠材料而形成第三主體70。如第7圖所示,第三主體70係如部分地繞設且固定第一主體40、第二主體50以及被夾設於兩者之間的
金屬板60,但露出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202與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302。並且,形成第三主體70後即如第7圖所示,完成尚未包覆殼體80之連接器總成1,此時第三主體70不僅部分地包覆、部分地繞設且固定第一主體40、第二主體50形成一完成之整體,在第三首段703露出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202與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302(於第一端子接觸部202的對向面,未顯示),同時亦在第三底段704填充了第一主體40與第二主體50間之空隙而保護第一端子20及第二端子30以及第3圖所示之連接至排線10之端子導電接部105、106。接著,如第8圖所示,完成殼體8之組裝後,即完成本創作之連接器總成1。
請一併參考第4A圖、第4B圖及第5圖,該第一主體40更進一步包含第一首段403及第一底段404,該些第一容置槽405係位於第一首段403之第一表面401,該些第一穿通孔406係位於第一底段404之第二表面402,該些第一端子30分別穿過該些第一穿通孔406。該第二主體50更進一步包含第二首段503及第二底段504,該些第二容置槽505係位於第二首段503之第三表面501,該些第二穿通孔506係位於第二底段504之第四表面502,該些第二端子30分別穿過該些第二穿通孔506。
請一併參考第4A圖及第4B圖,本創作中第一主體40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柱409及至少一第一定位穴410,至少一第一定位柱409及至少一第一定位穴410係設置於第二表面402。第二主體50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定位柱509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穴510,至少一第二定位柱509及至少一第二定位穴510係設置於第四表面502。當排線10沿著排線轉折部104對折之後,第一定位穴410可收容第二定位柱509,第二定位
穴510可收容第一定位柱409。如第4B圖所示,第一主體40具有兩個第一定位柱409及兩個第一定位穴410,第二主體50具有兩個第二定位柱509及兩個第二定位穴510,但本創作並非以此數量及位置為限定。請一併參考第2圖及第4B圖,金屬板60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定位通孔601,用以當排線10沿著排線轉折部104對折,第一主體40之第二表面402與第二主體50之第四表面502相對之後,供第一定位柱409與第二定位柱509穿過。
請一併參考第4B圖及第6圖,第一主體40之第一首段403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件408,第二主體50之第二首段503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槽508,當排線10沿著排線轉折部104對折,第一主體40之第二表面402與第二主體50之第四表面502相對,金屬板60夾設於第一主體40與第二主體50間之後,首段固定扣件408與首段固定扣槽係508係相互扣持。
請一併參考第4A圖、第5圖及第6圖,該第一主體40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固定槽道407,設置於第一表面401。第二主體50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固定槽道507,設置於第三表面501。第三主體70則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固定槽道卡條701,如第6圖所示,當排線10沿著排線轉折部104對折,第一主體40之第二表面402與第二主體50之第四表面502相對,首段固定扣件408與首段固定扣槽係508係相互扣持之後,而如第4A圖及第7圖所示,第三主體70成型,使該些固定槽道卡條701卡嵌於該些第一固定槽道407與該些第二固定槽道507內。
請一併參考第4B圖及第6圖,第一主體40進一步包含一底段卡合件412位於第一底段404兩側,於第一主體40之第二表面402與
第二主體50之第四表面502相對後,用以卡合第二主體50。並且第一主體40更進一步包含一底段嵌合件411位於第一底段404兩側,於第一主體40之第二表面402與第二主體50之第四表面502相對,第三主體70成型後,如第7圖所示,用以嵌合於第三主體70。
並且,請參考第5圖及第7圖,本創作之第一實施例中,第三主體70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卡件702及一首段固定扣件705,於第三主體70成型後,用以分別卡持第一主體40及卡持第一主體50。
最後請參考第8圖,連接器總成1更進一步包含殼體8,包覆第一主體40、第二主體50、第三主體70及排線10之第一端101與第二端102。殼體8係為一金屬殼體。值得注意的是,如前所述本創作之第一主體40、第二主體50及第三主體70均係以射出成型之方式射出塑膠而形成。
相較於現有的連接器,本創作之連接器總成可簡化組裝步驟並簡化材料成本,連接器端子直接連接於排線,因此電子訊號的高頻率傳輸僅要經過一個介質變換(排線→連接器),而無需要多一個用以固定連接器的硬式印刷電路板,能大幅地降低訊號的耗損衰退。並且,在連接器的製作過程中,端子導電接部與排線的電性接點之焊接或熱壓,係良率較低的關鍵步驟,本創作係先進行此步驟後,在進行後續製作,而非如習知技術,端子與連接器主體結合焊接於連接器的硬式印刷電路板後,排線再與硬式印刷電路板焊接,焊接的步驟係在連接器主體的結合之後,一旦焊接失敗,需拋棄的部件成本必遠高於本創作,此亦為本創作相較於習知技術之一大改進優點。
請一併參考第9圖及第10圖。第9圖係繪示本創造之連接器總
成的第二實施例之上方分解示意圖。第10圖係繪示本創造之連接器總成的第二實施例殼體尚未包覆前之立體示意圖。
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連接器總成2係包含一連接器及二排線。該連接器包含:複數個第一端子20、複數個第二端子30、一第一主體40、一第二主體50、一金屬板60、一第三主體70以及一殼體80。如第9圖所示,二排線各別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具有複數個第一端電性接點,第二端具有複數個第二端電性接點。其他創作構件則請參考第1至第8圖,第一端子20之數目為複數個,包含複數個第一端子導電接部201及複數個第一端子接觸部202,該些第一端子導電接部201係連接於第一端101的該些第一端電性接點105。第二端子30之數目為複數個,包含複數個第二端子導電接部301及複數個第二端子接觸部302,該些第二端子導電接部301係連接於第二端102的該些第二端電性接點301。第二實施例之連接器總成2與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差異即在於排線配置之不同,係以兩條排線取代第一實施例包含第一端101、第二端102、第三端103及排線轉折部104之排線10。
通過本創作之連接器總成,總成簡單及製造流程簡單化,可簡化組裝步驟並簡化材料成本,連接器端子直接連接於排線,因此電子訊號的高頻率傳輸僅要經過一個介質變換(排線→連接器),無需多一個用以固定連接器的硬式印刷電路板,能大幅地降低訊號的耗損衰退。並且,在連接器的製作過程中,端子導電接部與排線的電性接點之焊接或熱壓,係良率較低的關鍵步驟,本創作係先進行此步驟後,在進行後續製作,而非如習知技術,端子與連接器主體結合焊接於連接器的硬式印刷電路板後,排線再與硬式印刷電路板焊接,焊接的步驟係在連接器主體的結合之
後,一旦焊接失敗,需拋棄的部件成本必遠高於本創作,此亦為本創作相
較於習知技術之一大改進優點。
雖然本創作已用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修改,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准。
1:連接器總成
10:排線
20:第一端子
30:第二端子
40:第一主體
50:第二主體
60:金屬板
70:第三主體
80:殼體
104:排線轉折部
408:首段固定扣件
505:第二容置槽
507:第二固定槽道
Claims (26)
- 一種連接器總成,包含一連接器及一排線;該排線,包含一第一端、一第二端、一第三端及一排線轉折部,該第一端具有複數個第一端電性接點,該第二端具有複數個第二端電性接點,該第三端具有複數個第三端電性接點,其中該些第一端電性接點與該些第二端電性接點係與該些第三端電性接點電性相連;該連接器包含:第一端子,包含複數個第一端子導電接部及複數個第一端子接觸部,該些第一端子導電接部係連接於該些第一端電性接點;第二端子,包含複數個第二端子導電接部及複數個第二端子接觸部,該些第二端子導電接部係連接於該些第二端電性接點;一第一主體,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複數個第一容置槽及複數個第一穿通孔,其中該些第一容置槽位於該第一表面,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一容置槽內;一第二主體,包含一第三表面、一第四表面、複數個第二容置槽及複數個第二穿通孔,其中該些第二容置槽位於該第三表面,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二容置槽內;一金屬板,以該排線轉折部對折該排線,該第一主體之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二主體之該第四表面相對,使該金屬板夾設於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之間;以及一第三主體,部分地繞設且固定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露出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與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該連接器更進一步包含一殼體,包覆該第一主體、該第二主體、該第三主體及該排線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首段及一第一底段,該些第一容置槽係位於該第一首段之該第一表面,該些第一穿通孔係位於該第一底段之該第二表面,該些第一端子分別穿過該些第一穿通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首段及一第二底段,該些第二容置槽係位於該第二首段之該第三表面,該些第二穿通孔係位於該第二底段之該第四表面,該些第二端子分別穿過該些第二穿通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穴及至少一第一定位柱,設置於該第二表面;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定位穴及至少一第二定位柱,設置於該第四表面;其中,該第一定位穴可收容該第二定位柱,該第二定位穴可收容該第一定位柱。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固定槽道,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固定槽道卡條,該固定槽道卡條卡嵌於該第一固定槽道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固定槽道,設置於該第三表面,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固定槽道卡條,該固定槽道卡條卡嵌於該第二固定槽道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首段,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首段,該第一首段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件,該第二首段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槽,該首段固定扣件與該首段固定扣槽係相互扣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底段嵌合件位於該第一底段兩側,用以嵌合於該第三主體,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底段卡合件位於該第一底段兩側,用以卡合該第二主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卡件,用以卡持該第一主體,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件,用以卡持該第一主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金屬板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定位通孔,用以供該第一定位柱與該第二定位柱穿過。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係各別以射出成型形成,用以各別包覆該第一端子與該第二端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三主體係以射出成型形成,用以部分地包覆夾設該金屬板之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
- 一種連接器總成,包含一連接器及二排線;該二排線,各別包含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具有複數個第一端電性接點,該第二端具有複數個第二端電性接點;該連接器包含: 第一端子,包含複數個第一端子導電接部及複數個第一端子接觸部,該些第一端子導電接部係連接於該些第一端電性接點;第二端子,包含複數個第二端子導電接部及複數個第二端子接觸部,該些第二端子導電接部係連接於該些第二端電性接點;一第一主體,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複數個第一容置槽及複數個第一穿通孔,其中該些第一容置槽位於該第一表面,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一容置槽內;一第二主體,包含一第三表面、一第四表面、複數個第二容置槽及複數個第二穿通孔,其中該些第二容置槽位於該第三表面,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分別容置於該些第二容置槽內;一金屬板,該第一主體之該第二表面與該第二主體之該第四表面相對,使該金屬板夾設於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之間;以及一第三主體,部分地繞設且固定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露出該些第一端子接觸部與該些第二端子接觸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該連接器更進一步包含一殼體,包覆該第一主體、該第二主體、該第三主體及該排線之該第一端與該第二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首段及一第一底段,該些第一容置槽係位於該第一首段之該第一表面,該些第一穿通孔係位於該第一底段之該第二表面,該些第一端子分別穿過該些第一穿通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首段及一第二底段,該些第二容置槽係位於該第二首段之該第三表面,該些第二穿通孔係位於該第二底段之該第四表面,該些第二端子分別穿過該些第二穿通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定位穴及至少一第一定位柱,設置於該第二表面;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定位穴及至少一第二定位柱,設置於該第四表面;其中,該第一定位穴可收容該第二定位柱,該第二定位穴可收容該第一定位柱。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一固定槽道,設置於該第一表面,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固定槽道卡條,該固定槽道卡條卡嵌於該第一固定槽道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第二固定槽道,設置於該第三表面,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固定槽道卡條,該固定槽道卡條卡嵌於該第二固定槽道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一首段,該第二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第二首段,該第一首段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件,該第二首段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槽,該首段固定扣件與該首段固定扣槽係相互扣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底段嵌合件位於該第一底段兩側,用以嵌合於該第三主體,該 第一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底段卡合件位於該第一底段兩側,用以卡合該第二主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卡件,用以卡持該第一主體,該第三主體更進一步包含一首段固定扣件,用以卡持該第一主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金屬板更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定位通孔,用以供該第一定位柱與該第二定位柱穿過。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係各別以射出成型形成,用以各別包覆該第一端子與該第二端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連接器總成,其中該第三主體係以射出成型形成,用以部分地包覆夾設該金屬板之該第一主體與該第二主體。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TW109213172U TWM610685U (zh) | 2020-10-07 | 2020-10-07 | 連接器總成 |
| CN202122371674.0U CN216055302U (zh) | 2020-10-07 | 2021-09-28 | 连接器总成 |
| US17/495,870 US11777240B2 (en) | 2020-10-07 | 2021-10-07 | Connector assembly directly connected to a flat cabl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 TW109213172U TWM610685U (zh) | 2020-10-07 | 2020-10-07 | 連接器總成 |
Publications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TWM610685U true TWM610685U (zh) | 2021-04-21 |
Family
ID=76605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 TW109213172U TWM610685U (zh) | 2020-10-07 | 2020-10-07 | 連接器總成 |
Country Status (3)
| Country | Link |
|---|---|
| US (1) | US11777240B2 (zh) |
| CN (1) | CN216055302U (zh) |
| TW (1) | TWM610685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JP7628191B2 (ja) * | 2022-10-12 | 2025-02-07 | ルイジェ ネットワークス 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 | チップツーモジュールの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及びpcbボード回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 US20090298327A1 (en) * | 2008-05-30 | 2009-12-03 | Wang Chien-Chun | Connecting module |
| TWM447603U (zh) | 2012-09-20 | 2013-02-21 | P Two Ind Inc | 軟性排線 |
| TWM475080U (zh) | 2013-08-23 | 2014-03-21 | Ant Prec Industry Co Ltd | 傳輸裝置 |
| US10727620B2 (en) * | 2017-12-21 | 2020-07-28 |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folded flat cable |
| JP7144282B2 (ja) | 2018-11-01 | 2022-09-29 |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組立体 |
| TWM575201U (zh) * | 2018-11-07 | 2019-03-01 |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Plug connector combination and cable type terminal set thereof |
-
2020
- 2020-10-07 TW TW109213172U patent/TWM610685U/zh unknown
-
2021
- 2021-09-28 CN CN202122371674.0U patent/CN216055302U/zh active Active
- 2021-10-07 US US17/495,870 patent/US11777240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 US20220109259A1 (en) | 2022-04-07 |
| US11777240B2 (en) | 2023-10-03 |
| CN216055302U (zh) | 2022-03-15 |
Similar Documents
|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 US6739910B1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internal circuit modules | |
| US6926553B2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improved grounding means | |
| JP2589135B2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 US6939174B2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internal circuit modules | |
| US6699072B1 (en) | Cable assembly | |
| CN201113072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 US6857912B2 (en) | Cable assembly with internal circuit modules | |
| CN201323341Y (zh) | 线缆连接器组件 | |
| US20100221933A1 (en) |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grounding device | |
| US6814620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 CN115149307A (zh) | 线缆组件 | |
| CN216055302U (zh) | 连接器总成 | |
| CN100433460C (zh) | 多极同轴电缆连接器及连接器组装方法 | |
| US3727170A (en) | Flat cable connector | |
| JP5114297B2 (ja) | グランドバー及び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 | |
| CN114256696A (zh) | 连接器组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设备 | |
| CN116191136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 CN107681315B (zh) |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 US7049690B2 (en) | Information card | |
| CN222261599U (zh) | 一种扁平线的压扣机构 | |
| CN221262767U (zh) | 线缆结构 | |
| CN213280229U (zh) | 插接式电路板及电器 | |
| JPH04359875A (ja) | 可撓性平型導体ケーブルの導体間接続導通方法と、それに用いる電気接続子 | |
| CN2395427Y (zh) | 插头连接器 | |
| CN201112682Y (zh) | 电连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