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10537U - 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10537U TWM610537U TW109217150U TW109217150U TWM610537U TW M610537 U TWM610537 U TW M610537U TW 109217150 U TW109217150 U TW 109217150U TW 109217150 U TW109217150 U TW 109217150U TW M610537 U TWM610537 U TW M61053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orce
- control platform
- warning
- force sensor
- light sour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lmets And Other Head Coverings (AREA)
Abstract
一種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用以解決習知安全帽無法提醒駕駛者未正確配戴的問題。係包含:一帽體,以一固定組件固定於使用者頭上,一偵測模組,結合於該固定組件,並用以取得一第一力道;一警示組件,供結合於一車輛,並具有一警示燈源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及一感測模組,供結合於該車輛坐墊並用以取得一第二力道,該感測模組判斷該第二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一門檻值,若判斷結果為是,則確認該第一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二門檻值,若確認結果為否,則發出一控制訊號至該警示燈源,使該警示燈源產生該發光效果。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檢測系統,尤其是一種用以檢測駕駛者在騎乘機車時是否有正確佩戴安全帽者。
機車騎士及附載人員配戴安全帽係為最基本的機車安全守則,且法令亦也強制規定騎乘機車需戴妥安全帽,然而,部分機車騎士在安全帽佩戴上,可能因為帽帶扣環未繫或是過於寬鬆,導致發生事故時安全帽容易脫落,無法安全保護機車騎士頭部而造成憾事發生。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以解決上述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創作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係能夠檢測駕駛者在騎乘機車時是否有正確佩帶安全帽者。
本創作的次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係能夠在駕駛者未正確佩帶安全帽時,發出警示效果提醒駕駛者注意者。
本創作全文所述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例如「前」、「後」、「左」、「右」、「上(頂)」、「下(底)」、「內」、「外」、「側面」等,主要係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各方向性或其近似用語僅用以輔助說明及理解本創作的各實施例,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本創作全文所記載的元件及構件使用「一」或「一個」之量詞,僅是為了方便使用且提供本創作範圍的通常意義;於本創作中應被解讀為包括一個或至少一個,且單一的概念也包括複數的情況,除非其明顯意指其他意思。
本創作全文所述「結合」、「組合」或「組裝」等近似用語,主要包含連接後仍可不破壞構件地分離,或是連接後使構件不可分離等型態,係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依據欲相連之構件材質或組裝需求予以選擇者。
本創作的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包含:至少一帽體,具有一固定組件及一偵測模組,該固定組件用以將該帽體固定於使用者頭上,該偵測模組具有一第一力感測器及一第一控制平台,該第一力感測器結合於該固定組件,並用以取得一第一力道,該第一控制平台電性連接該第一力感測器,並以一第一無線傳輸單元傳輸該第一力道;一輪速感測單元,供結合於一車輛,並用以取得該車輛的一輪胎轉速;一警示組件,供結合於該車輛,並具有一警示燈源,該警示燈源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及一感測模組,具有一第二力感測器及一第二控制平台,該第二力感測單元供結合於該車輛坐墊,並用以取得一第二力道,該第二控制平台電性連接該輪速感測單元、該警示組件及該第二力感測器,並以一第二無線傳輸單元耦接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該第二控制平台依據該輪胎轉速分析該車輛是否正處於行駛當中,若分析結果為是,則判斷該第二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一門檻值,若判斷結果為是,則確認該第一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二門檻值,若確認結果為否,則該第二控制平台發出一控制訊號至該警示燈源,使該警示燈源產生該發光效果。
據此,本創作的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係能夠依據該輪速感測單元所偵測到的車輛輪胎轉速,以及位於該車輛坐墊的該第二力感測器所偵
測到的第二力道,判斷使用者是否正乘坐於行駛中的機車上,並確認位於該使用者所配戴的帽體內的第一力感測器所偵測到的第一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二門檻值,以確認該使用者是否有正確配戴該帽體,並於該第一力道未超出該第二門檻值時,控制該警示單元產生一發光效果,以提醒該使用者正確配戴該帽體。如此,本創作的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係具有提升駕駛行車安全性的功效。
其中,該警示組件係可以具有一啟動燈源,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該第二控制平台使該第二無線傳輸單元與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配對,並可以於配對成功時控制該啟動燈源開啟。如此,係具有顯示安全帽與感測模組配對成功的功效。
其中,該警示組件係可以具有一警示音源,用以產生一聲音效果,該第二控制平台評估該發光效果的一持續時間是否高過一時間門檻,若評估結果為是,則可以一併控制該警示音源產生該聲音效果。如此,係具有同時以聲光效果提醒駕駛正確配戴安全帽的功效。
其中,該偵測模組係可以具有一第三力感測器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平台,該第三力感測器係可以位於該帽體的內表面,並用以感測使用者頭部是否有抵觸於該帽體的內表面,以取得一第三力道,該第二控制平台一併確認該第三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三門檻值,若確認結果為否,則使該警示燈源產生該發光效果。如此,係具有確認安全帽尺寸是否符合駕駛的功效。
其中,該帽體的數量為二個時,該警示組件係可以具有一後座警示燈源,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該感測模組係可以具有一第四力感測器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平台,並用以取得一第四力道,該第二力感測器可供結合於該車輛的前坐墊,該第四力感測器可供結合於該車輛的後車墊,其中一帽體係可以與該第二力感測器相匹配,另一帽體係可以與該第四力感測器相匹
配,當該第二控制平台判斷出該第四力道超出該第一門檻值時,則確認該另一帽體的第一力感測器所取得的第一力道是否超出該第二門檻值,若確認結果為否,則該第二控制平台係可以發出一控制訊號至該後座警示燈源,使該後座警示燈源產生該發光效果。如此,係具有同時檢測駕駛與附載人員是否有正確配戴安全帽的功效。
〔本創作〕
1:帽體
11:固定組件
12:偵測模組
121:第一力感測器
122:第一控制平台
123:第一無線傳輸單元
124:第三力感測器
2:輪速感測單元
3:警示組件
31:警示燈源
32:啟動燈源
33:警示音源
34:後座警示燈源
4:感測模組
41:第二力感測器
42:第二控制平台
43:第二無線傳輸單元
44:第四力感測器
〔第1圖〕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的系統方塊圖。
〔第2圖〕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帽體的立體圖。
〔第3圖〕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警示組件及感測模組設置於一車輛儀錶板的示意圖。
〔第4圖〕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第二力感測器及第四力感測器設置於一車輛坐墊的示意圖。
為讓本創作之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徵及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照第1~2圖所示,其係本創作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的一較佳實施例,係包含至少一帽體1、一輪速感測單元2、一警示組件3及一感測模組4,該帽體1具有一偵測模組12,該偵測模組12、該輪速感測單元2及該警示組件3分別耦接該感測模組4。
該帽體1的外觀態樣在本創作中不加以限制,在本實施例中,該帽體1係可以為使用者在騎乘一機器腳踏車時所使用的安全帽。具體而
言,該帽體1具有一固定組件11及一偵測模組12,該固定組件11用以將該帽體1固定於使用者的頭上,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組件11的態樣可以為一插扣型式或一雙D扣型式。舉例而言,當該固定組件11的態樣係為一插扣型式時,該固定組件11係可以具有一第一帶體111及一第二帶體112,該第一带體111末端具有一插銷,該第二帶體112末端具有一扣環,該第一帶體111係可以藉由該插銷可分離地結合於該第二帶體112的扣環。
該偵測模組12具有一第一力感測器121及一第一控制平台122,該第一力感測器121結合於該固定組件11,並用以取得一第一力道,該第一力道係為使用者將該帽體1固定於頭上而操作該固定組件11時,該第一力感測器121所感受到的拉力值或壓力值,例如但不限制地,該第一力感測器121係可以為一荷重計,並結合於該第一帶體111或該第二帶體112較鄰近該帽體1內表面的一端。
該第一控制平台122電性連接該第一力感測器121,並以一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3傳輸該第一力道至該感測模組4。例如但不限制地,該第一控制平台122係可以採用一樹梅派作為控制介面,且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3係可以為紅外線、無線射頻辨識或藍芽等無線傳輸模組。
該輪速感測單元2供結合於一車輛,並用以取得該車輛的一輪胎轉速。舉例而言,該輪速感測單元2係可以為一霍爾感測器。
請一併參照第3圖所示,該警示組件3供結合於該車輛,並具有一警示燈源31,該警示燈源31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以提醒使用者未正確配戴安全帽。較佳地,該警示組件3還可以具有一啟動燈源32,並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以表示該該偵測模組2與該感測模組4配對成功。在本實施例中,該警示燈源31及該啟動燈源32係可以為一發光二極體元件,且較佳係設置於該車輛儀表板上。更甚之,該警示組件3還可以具有一警示音源33,
該警示音源33用以產生一聲音效果,以提醒使用者未正確配戴安全帽,在本實施例中,該警示音源33係可以為一蜂鳴器。其中,該警示音源33亦可以採用該車輛原本內建的機車喇叭,係屬本創作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
請一併參照第4圖所示,該感測模組4具有一第二力感測器41及一第二控制平台42,該第二力感測器41供結合於該車輛坐墊,較佳係位於該車輛的前坐墊,並用以取得一第二力道,該第二力道係為使用者乘坐於該車輛坐墊上時,該第二力感測器41所感受到的壓力值,例如但不限制地,該第二力感測器41係可以為一壓力計。
該第二控制平台42電性連接該輪速感測單元2、該警示組件3及該第二力感測器41,並以一第二無線傳輸單元43耦接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3,例如但不限制地,該第二控制平台42係可以採用一樹梅派作為控制介面,且該第二無線傳輸單元43係為與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3互相搭配的無線傳輸模組。
具體而言,該第二控制平台42可以使該第二無線傳輸單元43與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3配對,並於配對成功時控制該啟動燈源32開啟,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3與該第二無線傳輸單元43係可以為一電子標籤(Tag)與一無線射頻讀取器(RFID Reader)的配對。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可以理解,當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3與該第二無線傳輸單元43係採用電子標籤與無線射頻讀取器時,係不需要提供額外的電力;另一方面,當不是採用電子標籤與無線射頻讀取器時,例如:紅外線或藍芽等無線傳輸模組,則本系統應具有一供電單元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平台122,以提供該第一控制平台122及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123電力。
該第二控制平台42依據該輪胎轉速分析該車輛是否正處於行駛當中(如:10km/h以上),若分析結果為否,則不需檢查使用者是否有正
確配戴安全帽;若分析結果為是,則判斷該第二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一門檻值(如:10kg),若判斷結果為否,即表示使用者未乘坐於該車輛坐墊上,則不需執行額外的作動;若判斷結果為是,即表示使用者正乘坐於該車輛坐墊上,則該第二控制平台42再進一步確認該第一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二門檻值(如:0.1kg),若確認結果為是,即表示使用者有正確配戴該帽體1,則不需執行額外的作動;若確認結果為否,即表示使用者未正確配戴該帽體1,則該第二控制平台42發出一控制訊號至該警示燈源31,使該警示燈源31產生該發光效果,以提醒使用者未正確配戴該帽體1。較佳地,該第二控制平台42係可以評估該發光效果的一持續時間是否超過一時間門檻(如:一分鐘),若評估結果為是,則可以一併控制該警示音源33產生該聲音效果;若評估結果為否,則不需執行額外的作動。
請參照第1~2圖所示,本創作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之偵測模組12,還可以具有一第三力感測器124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平台122,該第三力感測器124位於該帽體1的內表面,並用以感測使用者頭部是否有抵觸於該帽體1的內表面,以取得一第三力道。較佳地,該第三力感測器124係位於該帽體1的內表面頂部,以感測使用者的頭頂部是否有抵觸於該內表面頂部。具體而言,該第二控制平台42係可以一併確認該第三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三門檻值(如:0.1kg),若確認結果為是,則不需執行額外的作動;若確認結果為否,即表示使用者未正確配戴該帽體1,則該第二控制平台42發出該控制訊號至該警示燈源31,使該警示燈源31產生該發光效果,以提醒使用者未正確配戴該帽體1。
請參照第1及4圖所示,本創作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之感測模組4,還可以具有一第四力感測器44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平台42,該第四力感測器44供結合於該車輛的後坐墊,並用以取得一第四力道。該第二力感測
器41供結合於該車輛的前坐墊,該警示組件3具有一後座警示燈源34,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當該帽體1的數量為二個時,其中一帽體1與該第二力感測器41相匹配,另一帽體1與該第四力感測器44相匹配,當該第二控制平台42判斷出該第四力道超出該第一門檻值時,則確認該另一帽體1的第一力感測器121所取得的第一力道是否超出該第二門檻值,若確認結果為否,則該第二控制平台42發出一控制訊號至該後座警示燈源34,使該後座警示燈源34產生該發光效果,以提醒後座使用者未正確配戴該帽體1。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係能夠依據該輪速感測單元所偵測到的車輛輪胎轉速,以及位於該車輛坐墊的該第二力感測器所偵測到的第二力道,判斷使用者是否正乘坐於行駛中的機車上,並確認位於該使用者所配戴的帽體內的第一力感測器所偵測到的第一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二門檻值,以確認該使用者是否有正確配戴該帽體,並於該第一力道未超出該第二門檻值時,控制該警示單元產生一發光效果,以提醒該使用者正確配戴該帽體。如此,本創作的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係具有提升駕駛行車安全性的功效。
雖然本創作已利用上述較佳實施例揭示,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之內,相對上述實施例進行各種更動與修改仍屬本創作所保護之技術範疇,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2:偵測模組
121:第一力感測器
122:第一控制平台
123:第一無線傳輸單元
124:第三力感測器
2:輪速感測單元
3:警示組件
31:警示燈源
32:啟動燈源
33:警示音源
34:後座警示燈源
4:感測模組
41:第二力感測器
42:第二控制平台
43:第二無線傳輸單元
44:第四力感測器
Claims (5)
- 一種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包含:至少一帽體,具有一固定組件及一偵測模組,該固定組件用以將該帽體固定於使用者頭上,該偵測模組具有一第一力感測器及一第一控制平台,該第一力感測器結合於該固定組件,並用以取得一第一力道,該第一控制平台電性連接該第一力感測器,並以一第一無線傳輸單元傳輸該第一力道;一輪速感測單元,供結合於一車輛,並用以取得該車輛的一輪胎轉速;一警示組件,供結合於該車輛,並具有一警示燈源,該警示燈源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及一感測模組,具有一第二力感測器及一第二控制平台,該第二力感測單元供結合於該車輛坐墊,並用以取得一第二力道,該第二控制平台電性連接該輪速感測單元、該警示組件及該第二力感測器,並以一第二無線傳輸單元耦接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該第二控制平台依據該輪胎轉速分析該車輛是否正處於行駛當中,若分析結果為是,則判斷該第二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一門檻值,若判斷結果為是,則確認該第一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二門檻值,若確認結果為否,則該第二控制平台發出一控制訊號至該警示燈源,使該警示燈源產生該發光效果。
- 如請求項1之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其中,該警示組件具有一啟動燈源,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該第二控制平台使該第二無線傳輸單元與該第一無線傳輸單元配對,並於配對成功時控制該啟動燈源開啟。
- 如請求項1之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其中,該警示組件具有一警示音源,用以產生一聲音效果,該第二控制平台評估該發光效果的一持續時間是否高過一時間門檻,若評估結果為是,則一併控制該警示音源產生該聲音效果。
- 如請求項1之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其中,該偵測模組具有一第三力感測器電性連接該第一控制平台,該第三力感測器位於該帽體的內表面,並用以感測使用者頭部是否有抵觸於該帽體的內表面,以取得一第三力道,該第二控制平台一併確認該第三力道是否超出一第三門檻值,若確認結果為否,則使該警示燈源產生該發光效果。
- 如請求項1之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其中,該帽體的數量為二個時,該警示組件具有一後座警示燈源,用以產生一發光效果,該感測模組具有一第四力感測器電性連接該第二控制平台,並用以取得一第四力道,該第二力感測器供結合於該車輛的前坐墊,該第四力感測器供結合於該車輛的後車墊,其中一帽體與該第二力感測器相匹配,另一帽體與該第四力感測器相匹配,當該第二控制平台判斷出該第四力道超出該第一門檻值時,則確認該另一帽體的第一力感測器所取得的第一力道是否超出該第二門檻值,若確認結果為否,則該第二控制平台發出一控制訊號至該後座警示燈源,使該後座警示燈源產生該發光效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7150U TWM610537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17150U TWM610537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10537U true TWM610537U (zh) | 2021-04-11 |
Family
ID=76605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17150U TWM610537U (zh) | 2020-12-25 | 2020-12-25 | 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10537U (zh) |
-
2020
- 2020-12-25 TW TW109217150U patent/TWM610537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292804B2 (ja) | 車両用操舵ハンドル | |
US11518328B2 (en) | Protective system comprising an airbag system with an inflatable helmet communicating with an external device | |
US10300975B2 (en) | Protective garment provided with an inflatable protective device and associated inflating method | |
CN107787193A (zh) | 头盔佩戴激励和/或控制系统以及在骑乘交通工具时激励和/或控制头盔的使用的方法 | |
US12089684B2 (en) | Bicycle helmet warning system | |
KR101945262B1 (ko) | 자전거의 안전운전장치 | |
CN214775398U (zh) | 一种基于头盔的电动车系统及电动车 | |
KR101948768B1 (ko) | 헬멧과 스마트폰을 이용한 이륜차 사고 알림 시스템 | |
US20150374061A1 (en) | Auto-powered safety equipment | |
KR20180075219A (ko) | 위험 상황 인지 가능 헬멧 시스템 | |
TWM610537U (zh) | 安全帽配戴檢測系統 | |
CN202728452U (zh) | 一种儿童自行车显示预警装置 | |
US20230144922A1 (en) | A smart head protection gear | |
Yadav et al. | Implementation of Smart Helmet for Bikers | |
US20080136633A1 (en) | Alarm apparatus | |
SI26036A (sl) | Varnostna čelada ter postopek prekinitve vožnje ali omejitve hitrosti vožnje na podlagi uporabe omenjene varnostne čelade | |
TWI670022B (zh) | 二輪機動車輛安全帽配戴檢測連動裝置 | |
CN208259143U (zh) | 一种可检测骑手安全出行的装置 | |
TW201304980A (zh) | 智慧型行車警示系統 | |
JPS63272969A (ja) | 自動二輪車の点火制御装置 | |
RU2772999C2 (ru) |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воздушной подушки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 |
KR102682899B1 (ko) | 주행 속도 감응형 led 모듈을 구비한 스마트 헬멧 | |
WO2024069914A1 (ja) | 安全システム | |
CN213487210U (zh) | 自行车上带转向灯的头盔 | |
TWM568620U (zh) | 安全帽扣環未扣警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