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7217U - 搖擺車 - Google Patents

搖擺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7217U
TWM607217U TW109213373U TW109213373U TWM607217U TW M607217 U TWM607217 U TW M607217U TW 109213373 U TW109213373 U TW 109213373U TW 109213373 U TW109213373 U TW 109213373U TW M607217 U TWM607217 U TW M60721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frame
frame tube
seat
tube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3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學森
Original Assignee
信隆車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信隆車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信隆車料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9213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7217U/zh
Publication of TWM6072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7217U/zh
Priority to CN202122534413.6U priority patent/CN21767300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之搖擺車至少包括有:一第一車架管、一第二車架管、一前輪、一把手桿以及一連接結構,一腳踏管以及一立管分別裝設於該第一車架管之前端及後端,該第二車架管以其前端連接於該第一車架管之該後端,且該第二車架管後端上方及下方分別設有一座椅以及兩後輪,該連接結構具有至少一撓性結構配置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間且位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內,利用該撓性結構提供該第一、第二車架管相對旋轉的緩衝復歸作用;據以,操作者坐於座椅,可以手、腳併用的施力於把手桿和腳踏管,俾前輪以左、右搖擺的S形路徑帶動車體滑行,亦可藉扭動臀部致兩後輪左、右偏擺驅移搖擺車,尤其,把手桿藉由該立管讓該第一車架管以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一軸心形成旋轉,驅使前輪形成略朝上揚的弧形搖擺,更可提供驅動力予搖擺車而增加滑行速度,更增添趣味性。

Description

搖擺車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搖擺車,特別是關於一種增加滑行速度更增添趣味之搖擺車。
按,習知座式滑行車的種類繁多,如第1圖所示之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63239號,或者如第2圖所示之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M316097號,其包含有一座椅11,在座椅11後端兩側分別設有一後轉輪12,前端藉樞軸13樞接有一自由擺動的車首桿14,該車首桿14後端設有前轉輪15,前端與桿體16固接,該桿體16左右各形成一供雙腳踩踏、置放的踏部17,另有二握把部18;其中,該前轉輪15與左、右後轉輪12並恰形成三角形佈列;藉之,使用者坐於座椅11並將雙腳置於踏部17、雙手握於握把部18後,其雙手係可搖動桿體16或是雙腳左右踩踏擺動桿體16致車首桿14左、右擺動,而該前轉輪15乃可連帶左、右偏擺做S形路徑前進,進而在左、右後轉輪12配合下,該整個車體便可順暢的往前滑行,達到具趣味性的運動遊戲目的和效果。
第三種座式滑行車的種類繁多,如第3圖所示之中華民國專利公告第48698號,其包含有一車體10,該車體10後方具有一座椅11,在座椅11後端兩側分別設有一後轉輪12,前端藉樞軸13樞接有一自由擺動的車首桿14,該車體10相對於該車首桿14兩外側則形成有踏部17,並使車首桿14一端固設之握把部18位於樞軸13上方,又於樞軸13下方結合一可隨握把部18旋轉而擺動之擺臂組19,該擺臂組19一端嵌固於樞軸13端部,且該擺臂組19之前端具有一前轉輪15而該擺臂組19之後端具有二車輪191,藉此,使用者坐於座椅11並將雙腳置於踏部17、雙手握於握把部18後,其雙手係可搖動握把部18致車首桿14帶動該擺臂組19左、右擺動,而該前轉輪15以及二車輪191向左或向右擺動以使行走車前進。
上述三種習有座式滑行車固然可達到運動遊戲之目的,但在實施上亦存在下述缺點:由於車體前移的動力,主要係由該桿體16以及前轉輪15以樞軸13處之Y軸為軸心實施左、右偏擺的方式驅移車體滑行,或者該擺臂組19之前轉輪15以及二車輪191以樞軸13處之Y軸為軸心實施左、右偏擺的方式驅移車體滑行,因為Y軸係垂直於地面,故桿體16以及前轉輪15或者該擺臂組19僅能平行於地面左、右偏擺,不僅操作較單調、規律及較無趣味性,且無法高速驅移車體,而有滑行速度較緩的現象。
有鑑於此,本創作提供一種搖擺車,特別是關於一種可增加滑行速度更增添趣味之搖擺車之搖擺車,為其主要目的者。
為達上揭目的,本創作之搖擺車至少包括有:一第一車架管,其前端上方係設有一腳踏管,其後端上方係設有一立管;一第二車架管,該第二車架管後端上方係設有一座椅,其後端下方則安裝有兩後輪,該第二車架管以其前端連接於該第一車架管之該後端;一前輪,係樞設於該第一車架管之該前端下方;一把手桿,係配置於該立管上方;以及一連接結構,係連接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間,該連接結構具有至少一撓性結構配置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間且位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內,利用該撓性結構提供該第一、第二車架管相對旋轉的緩衝復歸作用。
藉此,操作者坐於座椅,可以手、腳併用的施力於把手桿和腳踏管,俾前輪以左、右搖擺的S形路徑帶動車體滑行,亦可藉扭動臀部致兩後輪左、右偏擺驅移搖擺車,尤其,把手桿藉由該立管讓該第一車架管以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一軸心形成旋轉,驅使前輪形成略朝上揚的弧形搖擺,更可提供驅動力予搖擺車而增加滑行速度,更增添趣味性。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把手桿藉由該立管讓該第一車架管以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一軸心形成旋轉。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連接結構進一步設有兩固定件,該兩固定件分別將該撓性結構之兩端與該第一、第二車架管固定,而該立管則位於該兩固定件之間。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連接結構進一步設有一套體,該套體係位於第一、第二車架管之間且位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內,且套設於該撓性結構外。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撓性結構係為一鋼片。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第一車架管之該前端下方進一步利用一轉動樞件以及一叉架樞接該前輪。
在一較佳態樣中,該第二車架管之該後端下方進一步利用一後輪管連接該兩後輪,該後輪管之兩端分別連接該兩後輪,而該後輪管中段部與該座椅之間則配置有一復歸機構,該復歸機構具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容置於該固定座內之撓性體,該固定座具有一連接片以及豎立於該連接片相對兩端之翼片,該連接片上端係與該座椅接觸,而該兩翼片則利用一樞接件樞接於該後輪管中段部,該撓性體則位於該連接片與該後輪管之間。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4圖所示為本創作中搖擺車之結構立體圖,以及第5圖係為本創作中搖擺車之另一視角結構立體圖所示。本創作之搖擺車2至少包含有一第一車架管20、一第二車架管30、一前輪40、一把手桿50以及一連接結構60;
該第一車架管20具有相對之一前端21及一後端22,該前端21上方係設有一腳踏管23,該後端22上方係設有一立管24。
該第二車架管30同樣具有相對之一前端31及一後端32,該第二車架管30以其前端31連接於該第一車架管21之該後端22,該後端32上方係設有一座椅33,該後端32下方則安裝有兩後輪34;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第二車架管30之該後端32下方進一步利用一後輪管35連接該兩後輪34,該後輪管35之兩端分別連接該兩後輪34,而該後輪管35中段部與該座椅33之間則配置有一復歸機構,該復歸機構具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容置於該固定座內之撓性體36,該固定座係為ㄇ形結構體具有一連接片371以及豎立於該連接片371相對兩端之翼片372,該連接片371上端係與該座椅33接觸,而該兩翼片372則利用一樞接件373樞接於該後輪管35中段部,該撓性體36則位於該連接片371與該後輪管35之間,讓該座椅33往下施力時可壓抵該撓性體36,該撓性體36不僅提供彈性增加乘坐舒適性,亦可驅使兩後輪形成偏擺。
該前輪40係樞設於該第一車架管20之該前端21下方;如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第一車架管20之該前端21下方進一步利用一轉動樞件41以及一叉架42樞接該前輪40,讓該前輪40透過斜置的轉動樞件41呈偏壓狀設在第一車架管20之該前端21下方。
該把手桿50係配置於該立管24上方。
該連接結構60係連接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間,請同時參閱第6圖所示,該連接結構60具有至少一撓性結構61配置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之間且位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內,利用該撓性結構61提供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相對旋轉的緩衝復歸作用;其中,請同時參閱第4圖及第7圖所示,該把手桿50藉由該立管24施力於該第一車架管20,讓該第一車架管20以一X軸形成旋轉,該X軸係為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之軸心延伸方向;再者,該連接結構60進一步設有兩固定件62,該兩固定件62分別將該撓性結構61之兩端與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固定,而該立管24則位於該兩固定件62之間,該連接結構60進一步設有一套體63以及二襯套64,該套體63係位於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之間且位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內,且套設於該撓性結構61外,而該二襯套64則套設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與該套體63之間,藉以確保該第一車架管20旋轉之順暢;其中,該撓性結構61係為一鋼片為佳。
整體組裝時,將該撓性結構61與該套體63放置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內,並分別將二襯套64套設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與該套體63之間,利用其中一固定件62穿過該第一車架管20之該後端22以及其內之撓性結構61並加以固定,再由另一固定件62穿過該第二車架管30之該前端31以及其內之撓性結構61並加以固定,以將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連結固定且將該撓性結構61與該套體63固定於管內。如第6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襯套64為一環狀結構體並套設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與該套體63之間;亦可如第8圖所示之實施例,該襯套64由一環狀結構體朝外延伸加厚區段641,不僅可包覆並固定該撓性結構61,並可供該固定件62穿設固定,進一步增加結構穩定性。
利用上述所構成的本創作,請配合第4圖及第5圖所示,透過前輪40和兩後輪34呈三角形配置,該搖擺車2將可穩固、安定的被支撐著,連帶的,使用者可穩固、安全的坐於第二車架管30上之座椅33,並將雙腳置於腳踏管23、雙手扶握於把手桿50,繼之,透過雙手、雙腳同時左、右施力於把手桿50和腳踏管23,該位於第一車架管20下方的前輪40便可連帶左、右偏擺,並以S形路徑往前行進,同時,在兩後輪34的支撐和轉動配合下,該整個車體便可順暢達到前移滑行效果。
亦即,當使用者透過雙手左、右施力於把手桿50,把手桿50藉由該立管24讓該第一車架管20以該第一、第二車架管20、30之軸心(亦即以該X軸為軸心)形成旋轉,所以該第一車架管20往左或往右旋轉時,驅使前輪40形成略朝上揚的弧形搖擺,更可提供驅動力予搖擺車而增加滑行速度,更增添趣味性。
另,由於兩後輪34係透過復歸機構設置在第二車架管30之後端32,使用者扭動臀部並往下之力施於第二車架管30之後端32時,可壓抵該撓性體36,該撓性體36不僅提供彈性增加乘坐舒適性,亦可驅使兩後輪34形成偏擺,進而在前輪40轉動配合下,乃同可達到驅動搖擺車2滑行的目的。
以上諸實施例僅供說明本創作之用,而並非對本創作的限制,相關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創作的技術範圍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化也應屬於本創作的保護範疇。
10:車體 11:座椅 12:後轉輪 13:樞軸 14:車首桿 15:前轉輪 16:桿體 17:踏部 18:握把部 19:擺臂組 191:車輪 2:搖擺車 20:第一車架管 21:前端 22:後端 23:腳踏管 24:立管 30:第二車架管 31:前端 32:後端 33:座椅 34:後輪 35:後輪管 36:撓性體 371:連接片 372:翼片 373:樞接件 40:前輪 41:轉動樞件 42:叉架 50:把手桿 60:連接結構 61:撓性結構 62:固定件 63:套體 64:襯套 641:加厚區段
第1圖係為第一種習有滑行車之結構立體圖; 第2圖係為第二種習有滑行車之結構立體圖; 第3圖係為第三種習有滑行車之結構立體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中搖擺車之結構立體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中搖擺車之另一視角結構立體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中連接結構之結構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創作中搖擺車之結構示意圖; 第8圖係為本創作中連接結構之另一結構示意圖。
2:搖擺車
20:第一車架管
21:前端
22:後端
23:腳踏管
24:立管
30:第二車架管
31:前端
33:座椅
34:後輪
40:前輪
50:把手桿
60:連接結構

Claims (10)

  1. 一種搖擺車,至少包括有: 一第一車架管,其前端上方係設有一腳踏管,其後端上方係設有一立管; 一第二車架管,該第二車架管後端上方係設有一座椅,其後端下方則安裝有兩後輪,該第二車架管以其前端連接於該第一車架管之該後端; 一前輪,係樞設於該第一車架管之該前端下方; 一把手桿,係配置於該立管上方;以及 一連接結構,係連接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間,該連接結構具有至少一撓性結構配置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間且位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內,利用該撓性結構提供該第一、第二車架管相對旋轉的緩衝復歸作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搖擺車,其中,該把手桿藉由該立管讓該第一車架管以該第一、第二車架管之一軸心形成旋轉。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搖擺車,其中,該連接結構進一步設有兩固定件,該兩固定件分別將該撓性結構之兩端與該第一、第二車架管固定。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搖擺車,其中,該連接結構進一步設有一套體,該套體係位於第一、第二車架管之間且位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內,且套設於該撓性結構外。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搖擺車,其中,該連接結構進一步設有二襯套,該二襯套係套設於該第一、第二車架管與該套體之間。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搖擺車,其中,該襯套為一環狀結構體。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搖擺車,其中,該襯套為一環狀結構體朝外延伸一加厚區段,可供包覆並固定該撓性結構,並可供該固定件穿設固定。
  8. 如請求項1至7任一項所述之搖擺車,其中,該撓性結構係為一鋼片。
  9. 如請求項1至7任一項所述之搖擺車,其中,該第一車架管之該前端下方進一步利用一轉動樞件以及一叉架樞接該前輪。
  10. 如請求項1至7任一項所述之搖擺車,其中,該第二車架管之該後端下方進一步利用一後輪管連接該兩後輪,該後輪管之兩端分別連接該兩後輪,而該後輪管中段部與該座椅之間則配置有一復歸機構,該復歸機構具有一固定座以及一容置於該固定座內之撓性體,該固定座具有一連接片以及豎立於該連接片相對兩端之翼片,該連接片上端係與該座椅接觸,而該兩翼片則利用一樞接件樞接於該後輪管中段部,該撓性體則位於該連接片與該後輪管之間。
TW109213373U 2020-10-13 2020-10-13 搖擺車 TWM6072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373U TWM607217U (zh) 2020-10-13 2020-10-13 搖擺車
CN202122534413.6U CN217673007U (zh) 2020-10-13 2021-10-13 摇摆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3373U TWM607217U (zh) 2020-10-13 2020-10-13 搖擺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7217U true TWM607217U (zh) 2021-02-01

Family

ID=75782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3373U TWM607217U (zh) 2020-10-13 2020-10-13 搖擺車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73007U (zh)
TW (1) TWM60721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0212A (zh) * 2021-05-21 2021-12-24 泉州市双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摇摆车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30212A (zh) * 2021-05-21 2021-12-24 泉州市双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摇摆车
CN113830212B (zh) * 2021-05-21 2022-12-06 泉州市双塔汽车零件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摇摆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73007U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913929A (en) Low center of gravity cycle
US7188853B2 (en) Tricycle
US3062559A (en) Velocipede with two rear caster wheels
US5630774A (en) Exercise technique and apparatus
US8746720B2 (en) Leisure fitness bike
JPH0284970A (ja) 自転車運動器具
WO2014183506A1 (zh) 扭扭车
US11702170B2 (en) Extreme labor-saving bicycle
US20170088224A1 (en) A ski scooter
CN101678870A (zh) 并骑式脚踏车
TWM607217U (zh) 搖擺車
US6247714B1 (en) Recumbent cycle with improved suspension
CN207106771U (zh) 一种万向节转向手脚合力可单腿骑行自行车
KR101611960B1 (ko) 트라이서클 킥보드
JP2022553691A (ja) ペダル駆動デバイスのための背部支持具
CN211223716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脚踏车
AU2020213429A1 (en) Bicycle rear suspension
KR20120000593A (ko) 이륜 보드
CN216636729U (zh) 儿童玩具车
US20010026056A1 (en) Ride-on toy
CN217348074U (zh) 玩具车
JPH05116666A (ja) 形状変換自転車
KR20090006839U (ko) 무핸들 자동조향 삼륜자전거
CN211885106U (zh) 具有蹦蹦床、摇摇马、扭扭车、跷跷板多功能变化的玩具
CN217348066U (zh) 一种新型三轮踏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