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6647U - 增強管接頭 - Google Patents

增強管接頭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06647U
TWM606647U TW109214173U TW109214173U TWM606647U TW M606647 U TWM606647 U TW M606647U TW 109214173 U TW109214173 U TW 109214173U TW 109214173 U TW109214173 U TW 109214173U TW M606647 U TWM606647 U TW M60664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ed
collar
sleeve
pipe
joint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141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吳台楨
溫玉華
吳鍵宏
吳玟諭
Original Assignee
溫玉華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溫玉華 filed Critical 溫玉華
Priority to TW1092141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06647U/zh
Priority to JP2020005684U priority patent/JP3232943U/ja
Publication of TWM606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06647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種增強管接頭,包含:一母接頭構件;一子接頭構件;一個以上的增強套管,連接在該母接頭構件及該子接頭構件之間;二個以上的套環組件,分別套入在該母接頭構件與該增強套管之間、以及該增強套管與該子接頭構件之間,藉此使各個該套環組件對該增強管接頭所連接的一管件形成束迫定位,以得到良好的連接性能。

Description

增強管接頭
本創作相關於一種管線接頭,特別是相關於一種增強管接頭。
流體輸送管主要是用於輸送自來水等流體的管件,為了迎合輸送的距離與地形以及來源與目的處的裝置,會將管件與管件或是將管件與裝置相連接,而在連接時則通常會需要使用到管線接頭。
管線接頭的連接性能相當重要,連接性能不好會造成止漏效果差,而導致在銜接處發生洩漏。例如在受到震動或熱脹冷縮等因素影響時,管線會產生伸縮,而很可能造成在銜接處產生縫隙而洩漏或甚至是使管件鬆脫。因此有其改良的必要。
因此,本創作的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具有良好的連接性能,以有效防止管線洩漏及鬆脫。
本創作為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包含:一母接頭構件,於後端依序向後延伸出有一擴徑套管及一外環套管,該擴徑套管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擴的方式形成為一迫緊斜面部,該外環套管自該擴徑套管之後端向後延伸,且在該外環套管之內徑面形成有一內螺紋部;一子接頭構件,於前端向前延伸出有一內環套管,該內環套管之外徑面形成有一外螺紋部,該內環套管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縮的方式形成為一束迫斜面部;一個以上的增強套管,連接在該母接頭構件及該子接頭構件之間,該增強套管於前端向前延伸出有一內環管段以及於後端依序向後延伸出有一擴徑管段及一外環管段,該內環管段之外徑面形成有一外螺紋結構,該內環管段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縮的方式形成為一束迫斜面,該擴徑管段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擴的方式形成為一迫緊斜面,該外環管段自該擴徑管段之後端向後延伸,且在該外環管段之內徑面形成有一內螺紋結構;以及二個以上的套環組件,分別套入在該母接頭構件與該增強套管之間、以及該增強套管與該子接頭構件之間,各個該套環組件包括一束迫套環及一迫緊套環,該束迫套環具有對應於該束迫斜面部及該束迫斜面之外徑尺寸,並且在該束迫套環上設有自該束迫套環之內徑面向內凸出的複數個鋼珠所形成的一鋼珠環組,該迫緊套環軸向配置在該束迫套環的前側,且具有對應於該迫緊斜面部及該迫緊斜面的前緣構形,其中,在該母接頭構件與該增強套管之間,藉由該內螺紋部螺合於該外螺紋結構,該母接頭構件之該外環套管套鎖於該增強套管之該內環管段外,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套入在該內環管段內而受該束迫斜面之束迫,該套環組件之該迫緊套環套入在該外環套管內而以前緣迫緊該迫緊斜面部,在該增強套管與該子接頭構件之間,藉由該內螺紋結構螺合於該外螺紋部,該增強套管之該外環管段套鎖於該子接頭構件之該內環套管外,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套入在該內環套管內而受該束迫斜面部之束迫,該套環組件之該迫緊套環套入在該外環管段內而以前緣迫緊該迫緊斜面,在一管件以延伸穿設於各個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及該迫緊套環的方式插入該增強管接頭內時,藉由該母接頭構件、該增強套管及該子接頭構件之間的套鎖,使各個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及該鋼珠環組對該管件形成束迫定位。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其中該增強套管為複數個,複數個該增強套管依序前後連接,該套環組件為複數個,分別套入在該母接頭構件與該增強套管之間、該增強套管與該子接頭構件之間、以及相鄰的二個該增強套管之間,其中在相鄰的二個該增強套管之間,藉由該內螺紋結構螺合於該外螺紋結構,在前的該增強套管之該外環管段套鎖於在後的該增強套管之該內環管段外,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套入在該內環管段內而受該束迫斜面之束迫,該套環組件之該迫緊套環套入在該外環管段內而以前緣迫緊該迫緊斜面,而由各個該套環組件對該管件共同形成多重之束迫定位。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其中該套環組件更包括一膠墊套環,軸向配置在該迫緊套環與該束迫套環之間,該膠墊套環之前緣抵頂於該迫緊套環之後緣,該膠墊套環之後緣抵頂該束迫套環之前緣。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其中該束迫套環之外徑面向外凸伸形成有一環凸肋,抵緊於該內環管段之該束迫斜面或該內環套管之該束迫斜面部,以提升對該管件之束迫作用。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其中該鋼珠環組之複數個該鋼珠係自該束迫套環之外徑面向外凸出,而直接抵靠該內環管段之該束迫斜面或該內環套管之該束迫斜面部,以提升對該管件之束迫作用。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其中該鋼珠環組之複數個該鋼珠係自該束迫套環之該環凸肋之外徑面向外凸出,而直接抵靠該內環管段之該束迫斜面或該內環套管之該束迫斜面部,以提升對該管件之束迫作用。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其中該母接頭構件係為一雙向管接頭或一多向管接頭,該母接頭構件之後端以外的另一端係用於連接於另一管件。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該母接頭構件之該另一端依序延伸出有另一擴徑套管及另一外環套管,用於連接於一管線接頭或另一增強管接頭。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其中該母接頭構件或該子接頭構件係設置於一栓閥裝置上。
在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係提供一種增強管接頭,其中該子接頭構件係為一雙向管接頭或一多向管接頭,該子接頭構件之前端以外的另一端係用於連接於另一管件。
經由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本創作的增強管接頭具有良好的連接性能,其能夠提升抗拉強度,而允許管線本身的伸縮並同時發揮防洩漏及防鬆脫能力,以有效防止自銜接處洩漏及鬆脫。藉此,即便是在強度需求更高的大口徑的管件(例:75mm、100mm)的連接中,本創作的增強管接頭亦能夠發揮足夠甚至是遠超標準的連接性能。除此之外,本創作的增強管接頭尚提供良好的組裝方便性,使現場安裝工作變得更加容易,特別是有助於經常在狹小空間內進行的管件拆裝處理。
以下根據第1圖至第8圖,而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該說明並非為限制本創作的實施方式,而為本創作之實施例的一種。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一增強管接頭100包含:一母接頭構件1、一子接頭構件2、一個以上的增強套管3、及二個以上的套環組件4。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該母接頭構件1於後端依序向後延伸出有一擴徑套管11及一外環套管12,該擴徑套管11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擴的方式形成為一迫緊斜面部111,該外環套管12自該擴徑套管11之後端向後延伸,且在該外環套管12之內徑面形成有一內螺紋部121。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該子接頭構件2於前端向前延伸出有一內環套管21,該內環套管21之外徑面形成有一外螺紋部211,該內環套管21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縮的方式形成為一束迫斜面部212。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一個以上的該增強套管3連接在該母接頭構件1及該子接頭構件2之間,該增強套管3於前端向前延伸出有一內環管段31以及於後端依序向後延伸出有一擴徑管段32及一外環管段33,該內環管段31之外徑面形成有一外螺紋結構311,該內環管段31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縮的方式形成為一束迫斜面312,該擴徑管段32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擴的方式形成為一迫緊斜面321,該外環管段33自該擴徑管段32之後端向後延伸,且在該外環管段33之內徑面形成有一內螺紋結構331。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二個以上的該套環組件4分別套入在該母接頭構件1與該增強套管3之間、以及該增強套管3與該子接頭構件2之間,各個該套環組件4包括一束迫套環41及一迫緊套環42,該束迫套環41具有對應於該子接頭構件2之束迫斜面部212及該增強套管3之束迫斜面312之外徑尺寸,並且在該束迫套環41上設有自該束迫套環41之內徑面向內凸出的複數個鋼珠所形成的一鋼珠環組411,該迫緊套環42軸向配置在該束迫套環41的前側,且具有對應於該母接頭構件1之迫緊斜面部111及該增強套管3之迫緊斜面321的前緣構形。在本實施例的該增強管接頭100中,該增強套管3的數量為一個,該套環組件4的數量則相應地為二個。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在該增強管接頭100中,在該母接頭構件1與該增強套管3之間,藉由該母接頭構件1之內螺紋部121螺合於該增強套管3之外螺紋結構311,該母接頭構件1之外環套管12套鎖於該增強套管3之內環管段31外,該套環組件4之束迫套環41套入在該增強套管3之內環管段31內而受該束迫斜面312之束迫,該套環組件4之迫緊套環42套入在該母接頭構件1之外環套管12內而以前緣迫緊該迫緊斜面部111。另一方面,在該增強套管3與該子接頭構件2之間,藉由該增強套管3之內螺紋結構331螺合於該子接頭構件2之外螺紋部211,該增強套管3之外環管段33套鎖於該子接頭構件2之內環套管21外,該套環組件4之束迫套環41套入在該子接頭構件2之內環套管21內而受該束迫斜面部212之束迫,該套環組件4之迫緊套環42套入在該增強套管3之外環管段33內而以前緣迫緊該迫緊斜面321。
如第1圖至第3圖所示,藉由上述結構,在一管件P以延伸穿設於各個該套環組件4之束迫套環41及該迫緊套環42的方式插入該增強管接頭100內時,藉由該母接頭構件1、該增強套管3及該子接頭構件2之間的套鎖,使各個該套環組件4之束迫套環41及該鋼珠環組411對該管件P形成束迫定位。藉此,使得該增強管接頭100與該管件P之間能夠藉由該迫緊套環42取得極佳的密止關係並且藉由該束迫套環41及該鋼珠環組411之束迫作用取得極佳的結合穩固性,不僅有效避免內部液體外漏,而且能夠有效避免自該增強管接頭100與該管件P的銜接處洩漏或鬆脫。
如第4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100a,該增強套管3為複數個,複數個該增強套管3依序前後連接,該套環組件4為複數個,分別套入在該母接頭構件1與該增強套管3之間、該增強套管3與該子接頭構件2之間、以及相鄰的二個該增強套管3之間,其中在相鄰的二個該增強套管3之間,藉由該內螺紋結構331螺合於該外螺紋結構311,在前的該增強套管3之外環管段33套鎖於在後的該增強套管3之內環管段31外,該套環組件4之束迫套環41套入在該增強套管3之內環管段31內而受該束迫斜面312之束迫,該套環組件4之迫緊套環42套入在該外環管段33內而以前緣迫緊該迫緊斜面321,而由各個該套環組件4對該管件P共同形成多重之束迫定位。在本實施例的該增強管接頭100a中,該增強套管3的數量為複數個(例,「N」個),該套環組件4的數量會與該增強套管3的數量相應(即,「N+1」個)。藉由增加該增強套管3的數量,該增強管接頭100a與該管件P之間的束迫定位效果更好,具有更高的抗拉強度,以更有效防止自銜接處洩漏及鬆脫。
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100、100a,該套環組件4更包括一膠墊套環43,軸向配置在該迫緊套環42與該束迫套環41之間,該膠墊套環43之前緣抵頂於該迫緊套環42之後緣,該膠墊套環43之後緣抵頂該束迫套環41之前緣。
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100、100a,該束迫套環41之外徑面向外凸伸形成有一環凸肋412,抵緊於該增強套管3之內環管段31之束迫斜面312或該子接頭構件2之內環套管21之束迫斜面部212,以提升對該管件P之束迫作用。
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100、100a,該鋼珠環組411之複數個該鋼珠係自該束迫套環41之外徑面向外凸出,而直接抵靠該增強套管3之內環管段31之束迫斜面312或該子接頭構件2之內環套管21之束迫斜面部212,以提升對該管件P之束迫作用。
如第5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100,該母接頭構件1係為一雙向管接頭或一多向管接頭(在本實施例中為該母接頭構件1為雙向管接頭),該母接頭構件1之後端以外的另一端係用於連接於另一管件P。當然,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如第6圖所示,在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中,亦可以該子接頭構件2為一雙向管接頭或一多向管接頭,該子接頭構件2之前端以外的另一端係用於連接於另一管件P。
如第5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100,該母接頭構件1之該另一端依序延伸出有另一擴徑套管11及另一外環套管12,用於連接於一管線接頭或另一增強管接頭。
如第7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100,該母接頭構件1係設置於一栓閥裝置V上。
如第8圖所示,依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100,該子接頭構件2係設置於一栓閥裝置V上。
由第5圖至第8圖的實施例可知,本創作的該增強管接頭100不僅能夠應用在管件P與管件P之間的連接,亦能夠應用在管件P與裝置(栓閥裝置V)之間的連接。
藉由上述結構,本創作的增強管接頭100、100a具有良好的連接性能,其能夠提升抗拉強度,而允許管線本身的伸縮並同時發揮防洩漏及防鬆脫能力,以有效防止自銜接處洩漏及鬆脫。藉此,即便是在強度需求更高的大口徑的管件(例:75mm、100mm)的連接中,本創作的增強管接頭100、100a亦能夠發揮足夠甚至是遠超標準的連接性能。除此之外,本創作的增強管接頭100、100a尚提供良好的組裝方便性,使現場安裝工作變得更加容易,特別是有助於經常在狹小空間內進行的管件P拆裝處理。
以上之敘述以及說明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之說明,對於此項技術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據以下所界定申請專利範圍以及上述之說明而作其他之修改,惟此些修改仍應是為本創作之創作精神而在本創作之權利範圍中。
100:增強管接頭 1:母接頭構件 11:擴徑套管 111:迫緊斜面部 12:外環套管 121:內螺紋部 2:子接頭構件 21:內環套管 211:外螺紋部 212:束迫斜面部 3:增強套管 31:內環管段 311:外螺紋結構 312:束迫斜面 32:擴徑管段 321:迫緊斜面 33:外環管段 331:內螺紋結構 4:套環組件 41:束迫套環 411:鋼珠環組 412:環凸肋 42:迫緊套環 43:膠墊套環 P:管件 V:栓閥裝置
[第1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一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的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的分解示意圖; [第3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的剖視示意圖; [第4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另一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的剖視示意圖; [第5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應用於管件與管件之間的連接的示意圖; [第6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應用於管件與管件之間的連接的另一示意圖; [第7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應用於管件與栓閥之間的連接的示意圖; [第8圖]為顯示根據本創作的實施例的增強管接頭應用於管件與栓閥之間的連接的另一示意圖。
100:增強管接頭
1:母接頭構件
11:擴徑套管
111:迫緊斜面部
12:外環套管
121:內螺紋部
2:子接頭構件
21:內環套管
211:外螺紋部
212:束迫斜面部
3:增強套管
31:內環管段
311:外螺紋結構
312:束迫斜面
32:擴徑管段
321:迫緊斜面
33:外環管段
331:內螺紋結構
4:套環組件
41:束迫套環
411:鋼珠環組
412:環凸肋
42:迫緊套環
43:膠墊套環
P:管件

Claims (10)

  1. 一種增強管接頭,包含: 一母接頭構件,於後端依序向後延伸出有一擴徑套管及一外環套管,該擴徑套管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擴的方式形成為一迫緊斜面部,該外環套管自該擴徑套管之後端向後延伸,且在該外環套管之內徑面形成有一內螺紋部; 一子接頭構件,於前端向前延伸出有一內環套管,該內環套管之外徑面形成有一外螺紋部,該內環套管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縮的方式形成為一束迫斜面部; 一個以上的增強套管,連接在該母接頭構件及該子接頭構件之間,該增強套管於前端向前延伸出有一內環管段以及於後端依序向後延伸出有一擴徑管段及一外環管段,該內環管段之外徑面形成有一外螺紋結構,該內環管段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縮的方式形成為一束迫斜面,該擴徑管段之內徑面以向後內徑漸擴的方式形成為一迫緊斜面,該外環管段自該擴徑管段之後端向後延伸,且在該外環管段之內徑面形成有一內螺紋結構;以及 二個以上的套環組件,分別套入在該母接頭構件與該增強套管之間、以及該增強套管與該子接頭構件之間,各個該套環組件包括一束迫套環及一迫緊套環,該束迫套環具有對應於該束迫斜面部及該束迫斜面之外徑尺寸,並且在該束迫套環上設有自該束迫套環之內徑面向內凸出的複數個鋼珠所形成的一鋼珠環組,該迫緊套環軸向配置在該束迫套環的前側,且具有對應於該迫緊斜面部及該迫緊斜面的前緣構形, 其中, 在該母接頭構件與該增強套管之間,藉由該內螺紋部螺合於該外螺紋結構,該母接頭構件之該外環套管套鎖於該增強套管之該內環管段外,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套入在該內環管段內而受該束迫斜面之束迫,該套環組件之該迫緊套環套入在該外環套管內而以前緣迫緊該迫緊斜面部, 在該增強套管與該子接頭構件之間,藉由該內螺紋結構螺合於該外螺紋部,該增強套管之該外環管段套鎖於該子接頭構件之該內環套管外,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套入在該內環套管內而受該束迫斜面部之束迫,該套環組件之該迫緊套環套入在該外環管段內而以前緣迫緊該迫緊斜面, 在一管件以延伸穿設於各個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及該迫緊套環的方式插入該增強管接頭內時,藉由該母接頭構件、該增強套管及該子接頭構件之間的套鎖,使各個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及該鋼珠環組對該管件形成束迫定位。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增強管接頭,其中該增強套管為複數個,複數個該增強套管依序前後連接,該套環組件為複數個,分別套入在該母接頭構件與該增強套管之間、該增強套管與該子接頭構件之間、以及相鄰的二個該增強套管之間, 其中在相鄰的二個該增強套管之間,藉由該內螺紋結構螺合於該外螺紋結構,在前的該增強套管之該外環管段套鎖於在後的該增強套管之該內環管段外,該套環組件之該束迫套環套入在該內環管段內而受該束迫斜面之束迫,該套環組件之該迫緊套環套入在該外環管段內而以前緣迫緊該迫緊斜面,而由各個該套環組件對該管件共同形成多重之束迫定位。
  3.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增強管接頭,其中該套環組件更包括一膠墊套環,軸向配置在該迫緊套環與該束迫套環之間,該膠墊套環之前緣抵頂於該迫緊套環之後緣,該膠墊套環之後緣抵頂該束迫套環之前緣。
  4.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增強管接頭,其中該束迫套環之外徑面向外凸伸形成有一環凸肋,抵緊於該內環管段之該束迫斜面或該內環套管之該束迫斜面部,以提升對該管件之束迫作用。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增強管接頭,其中該鋼珠環組之複數個該鋼珠係自該束迫套環之外徑面向外凸出,而直接抵靠該內環管段之該束迫斜面或該內環套管之該束迫斜面部,以提升對該管件之束迫作用。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增強管接頭,其中該鋼珠環組之複數個該鋼珠係自該束迫套環之該環凸肋之外徑面向外凸出,而直接抵靠該內環管段之該束迫斜面或該內環套管之該束迫斜面部,以提升對該管件之束迫作用。
  7.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增強管接頭,其中該母接頭構件係為一雙向管接頭或一多向管接頭,該母接頭構件之後端以外的另一端係用於連接於另一管件。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增強管接頭,該母接頭構件之該另一端依序延伸出有另一擴徑套管及另一外環套管,用於連接於一管線接頭或另一增強管接頭。
  9.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增強管接頭,其中該母接頭構件或該子接頭構件係設置於一栓閥裝置上。
  10.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增強管接頭,其中該子接頭構件係為一雙向管接頭或一多向管接頭,該子接頭構件之前端以外的另一端係用於連接於另一管件。
TW109214173U 2020-10-28 2020-10-28 增強管接頭 TWM606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4173U TWM606647U (zh) 2020-10-28 2020-10-28 增強管接頭
JP2020005684U JP3232943U (ja) 2020-10-28 2020-12-30 強化配管継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14173U TWM606647U (zh) 2020-10-28 2020-10-28 增強管接頭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06647U true TWM606647U (zh) 2021-01-11

Family

ID=752389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14173U TWM606647U (zh) 2020-10-28 2020-10-28 增強管接頭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3232943U (zh)
TW (1) TWM606647U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32943U (ja) 2021-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156421A (en) Fluid-tight connectors for fluid-carrying pipe-lines
SK100198A3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straight end and flange of the two pipe elements
JPH05118479A (ja) 管継手の結合系
US5472244A (en) Plastic coupling for plastic tubing
JPH06193786A (ja) 管継手装置
JP4939826B2 (ja) 管継手の組立て方法
US10323779B2 (en) Pipe coupling structure
JPH02278094A (ja) 片持リップ導管カップリング部材とその組立体
US20170241578A1 (en) Pipe connecting device
US6454313B1 (en) Connector for misaligned tubulars
JPS58502061A (ja) フレア端部を有する管をポンプの様な固定された結合部品に結合する継手
TWM606647U (zh) 增強管接頭
US11181214B2 (en) Pipe coupling
JP7358423B2 (ja) 継手構造体
TWM582105U (zh) Quick joint structure of pipe joint
CN213541573U (zh) 增强管接头
JP3328415B2 (ja) ネジ込式管継手
JP2015078749A (ja) 管継手
US3408096A (en) Pipe coupling
KR101842173B1 (ko) 기밀구조가 강화된 배관용 피팅
JP2007255684A (ja) 管継手
JP2537578B2 (ja) 管継手
US20120217744A1 (en) Hybrid Tube Connector Port
JP2005061469A (ja) 管継手
CN211715969U (zh) 输送管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