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04489U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604489U TWM604489U TW109209859U TW109209859U TWM604489U TW M604489 U TWM604489 U TW M604489U TW 109209859 U TW109209859 U TW 109209859U TW 109209859 U TW109209859 U TW 109209859U TW M604489 U TWM604489 U TW M604489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chip
- film
- package structure
- structure according
- adhesive layer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公開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包括一薄膜基板、一晶片以及一第一散熱件。薄膜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晶片設置於薄膜基板的第一表面,並與薄膜基板電性連接。第一散熱件設置於薄膜基板的第一表面,並完全覆蓋晶片,且第一散熱件具有多個通孔位於晶片的外圍。
Description
本新型關於一種封裝結構,特別關於一種薄膜覆晶(Chip On Film,COF)封裝結構與應用該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顯示裝置。
在半導體封裝技術中,型態大致可區分為捲帶式晶片載體(Tape Carrier Package,TCP)封裝、薄膜覆晶(Chip On Film,COF)封裝及玻璃覆晶(Chip On Glass,COG)封裝等三類,主流封裝技術原為TCP,但是,因為技術發展不斷高密度化,利用覆晶接合方式的COF封裝取代了TCP的膠帶自動接合(Tape Automated Bonding,TAB),使得晶片與軟性基板可以極高密度相接合,且由於封測技術朝晶圓顆粒持續微縮與細間距(Fine Pitch)製程的趨勢發展,使得COF封裝逐漸取代了TCP封裝而成為主流。
一般來說,COF封裝結構因具有可撓性,因此,在COF封裝結構的一般應用上,為了配合電子裝置的形狀、尺寸及安裝空間,彎折COF封裝結構是經常出現的情況。
本新型的目的為提供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除了可讓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彎折更容易外,還可減少高熱區域的熱應力以達到最大散熱面積的需求。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新型的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包括一薄膜基板、一晶片以及一第一散熱件。薄膜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第一表面相對的
一第二表面。晶片設置於薄膜基板的第一表面,並與薄膜基板電性連接。第一散熱件設置於薄膜基板的第一表面,並完全覆蓋晶片,且第一散熱件具有多個通孔位於晶片的外圍。
在一實施例中,薄膜基板為聚醯亞胺基板。
在一實施例中,於垂直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各通孔與晶片不重疊。
在一實施例中,晶片沿一第一方向具有一寬度,位於晶片相對兩側的兩個通孔沿第一方向的最短距離大於或等於該寬度。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方向與晶片的長軸方向平行。
在一實施例中,一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方向,且第二方向與晶片的長軸方向平行。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散熱件具有鄰近晶片的一轉折部,通孔的至少一部分位於轉折部。
在一實施例中,通孔的形狀為圓形、楕圓形、多邊形、或不規則形、或其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散熱件包括一基材、一第一黏著層、一導熱層、一第一金屬層、一第二黏著層、一第二金屬層及一第三黏著層,第一黏著層、導熱層、第一金屬層、第二黏著層、第二金屬層及第三黏著層依序設置於基材上。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黏著層、第二黏著層、或第三黏著層為石墨烯黏著膜。
在一實施例中,導熱層為石墨烯導熱膜、石墨導熱膜、奈米碳管導熱膜、氧化鋁導熱膜、氮化硼導熱膜、或氧化鋅導熱膜、或其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金屬層或第二金屬層為金屬離子沉積層或金屬片。
在一實施例中,薄膜覆晶封裝結構還包括一第二散熱件,其設置於薄膜基板的第二表面,第二散熱件的設置位置對應於晶片。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新型的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上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面板電性連接。
承上所述,在本新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中,通過晶片設置於薄膜基板的表面,並與薄膜基板電性連接,而第一散熱件設置於薄膜基板的表面,並完全覆蓋晶片,且第一散熱件具有多個通孔位於晶片外圍的結構設計,除了可讓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彎折更加容易外,還可將晶片運作時的熱能快速傳導而散逸至外界,同時也可減少高熱區域的熱應力以達到最大散熱面積的需求。
另外,在本新型一實施例中,還可通過位於晶片相對兩側的任兩個通孔沿一方向的最短距離大於或等於晶片沿該方向的寬度;通孔的至少一部分位於第一散熱件的轉折部的結構設計,使得位於第一散熱件、晶片與薄膜基板之間的間隙的空氣受熱膨脹時,可通過通孔將熱空氣排出,藉此防止第一散熱件變形或甚至與晶片分離的問題,從而使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及顯示裝置具有優異的散熱效能及結構可靠度。
1,1a,1b,1c,1d,22:薄膜覆晶封裝結構
11,221:薄膜基板
12,222:晶片
13,223:第一散熱件
131:基材
132:第一黏著層
133:導熱層
134:第一金屬層
135:第二黏著層
136:第二金屬層
137:第三黏著層
14:第二散熱件
2:顯示裝置
21:顯示面板
211:顯示面
212:背面
213:側面
23:控制電路板
A-A:割面線
d:寬度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D3:第三方向
G:間隙
O:通孔
P:平坦部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T:轉折部
圖1A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1B為圖1A所示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沿A-A割面線的剖視示意圖。
圖1C為圖1B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第一散熱件的剖視示意圖。
圖2A為本新型不同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2B及圖2C分別為本新型不同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圖2D為本新型不同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圖3為本新型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本新型一些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具有該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顯示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以下圖式中出現的元件尺寸(長、寬或高)、比例只是說明元件之間的相互關係,與真實元件的尺寸與比例無關。另外,以下實施例的圖式中定義有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及第三方向D3,其中,第一方向D1垂直第二方向D2,且第三方向D3分別與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垂直。
請參照圖1A與圖1B所示,圖1A為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薄膜覆晶(Chip On Film,COF)封裝結構的俯視示意圖,而圖1B為圖1A所示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沿A-A割面線的剖視示意圖。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包括一薄膜基板11、一晶片12以及一第一散熱件13。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方向D2與晶片12的長軸方向平行(第二方向D2與晶片12的長邊的延伸方向平行),而薄膜基板11的延伸方向平行於第一方向D1與第二方向D2所構成的平面,且第三方向D3垂直於薄膜基板11的上表面,並分別垂直第一方向D1及第二方向D2。
薄膜基板11具有一第一表面S1(上表面)及與第一表面S1相對的一第二表面S2(下表面)。薄膜基板11為軟性基板而具有可撓性,並可為熱塑性材料,其材質可包含有機高分子材料,例如但不限於聚醯亞胺(PI)、聚乙烯(Polyc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聚苯乙烯(PS)、壓克力(丙烯,acrylic)、氟化聚合物(Fluoropolymer)、聚酯纖維(polyester)或尼龍(nylon)、或其他材料。本實施例的薄膜基板11是以聚醯亞胺(PI)基板為例。在一些實施例中,薄膜基板11的第一表面S1及/或第二表面S2還可具有多條導線(未繪示),導線的一端與晶片12電性連接,導線的另一端往遠離晶片12的方向延伸,因此,晶片12可以通過導線傳輸訊號。
晶片12為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其設置於薄膜基板11的第一表面S1,並與薄膜基板11電性連接。在本實施例中,晶片12是覆晶接合(Flip Chip Bonding)在薄膜基板11上,以成為覆晶薄膜(chip on film,COF)。在顯示裝置的一些實施例中,晶片12例如可為顯示裝置的資料驅動IC或掃描驅動IC,或整合資料驅動與掃描驅動功能的IC,並不以此為限,在不同的實施例中,晶片12也可具有其他的驅動或控制功能。
第一散熱件13設置於薄膜基板11的第一表面S1,並完全覆蓋晶片12。換句話說,第一散熱件13可完整地覆蓋住晶片12遠離薄膜基板11的頂面,因此,俯視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時,只看見第一散熱件13及薄膜基板11。其中,第一散熱件13為導熱/散熱膜,其可將晶片12運作時所產生的熱能快速地導引出,並散逸至外界。
請先參照圖1C所示,其為圖1B的第一散熱件13的剖視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散熱件13包括一基材131、一第一黏著層132、一導熱層133、一第一金屬層134、一第二黏著層135、一第二金屬層136及一第三黏著層137。基材131為耐熱基材並可為絕緣保護層,而第一黏著層132、導熱層133、第一金屬層134、第二黏著層135、第二金屬層136及第三黏著層137是依序設置於基材131上(圖1C是反置的態樣),並且,是通過第三黏著層137將第一散熱件13黏著而貼附於晶片12及薄膜基板11上。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散熱件13可以不包括第三黏著層137。
導熱層133可為導熱/散熱膜,其材料可例如但不限於包括石墨烯、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奈米碳管、氧化鋁、氮化硼、或氧化鋅、或其組合。是故,導熱層133可為石墨烯導熱膜、石墨導熱膜、奈米碳管導熱膜、氧化鋁導熱膜、氮化硼導熱膜、或氧化鋅導熱膜、或其組合。本實施例的導熱層133的材料是以包括石墨烯為例,使得導熱層133為石墨烯導熱膜(Graphene Thermal Film,GTF)。通過石墨烯的熱導引作用,可使導熱層133具有良好的xy方向(即方向D1、D2所構成的平面)的導熱及散熱效果,從而使第一散熱件13也具有良好的xy方向的導熱及散熱效果。
第一黏著層132、第二黏著層135及/或第三黏著層137可為雙面膠;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黏著層132、第二黏著層135、及/或第三黏著層137可為具有導熱功能的導熱膠。本實施例的第一黏著層132、第二黏著層135及第三黏著層137分別是以石墨烯黏著膜為例。石墨烯黏著膜可包括多個石墨烯微片與膠材,石墨烯微片混合於膠材中。在一些實施例中,石墨烯微片的厚度可大於等於0.3奈米(nm),且小於等於3奈米(0.3nm厚度3nm),而各石墨烯微片的片徑可大於等於4.5微米,且小於等於25微米(4.5μm片徑25μm)。此外,前述
的膠材可例如但不限於為壓感膠(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其材料可例如包括橡膠系、壓克力系、或矽利康系、或其組合;而化學構成可為橡膠類、丙烯酸類、或有機硅類、或其組合。由於本實施例的第一黏著層132、第二黏著層135及第三黏著層137具有黏性,並且還具有可協助導熱的石墨烯微片,因此除了具有黏著功能外,還可協助熱能的傳導而提升導熱及散熱效能。
另外,第一金屬層134及第二金屬層136的材料可包括高導熱係數的金屬材料或粒子,例如但不限於包含銅、鋁、鐵、銀、金、或其他高導熱金屬材料或粒子,藉此具有良好Z軸方向(即D3方向)的熱導引效果。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金屬層134或第二金屬層136可為金屬離子沉積層或金屬片。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電沉積(electrodeposition)方式形成一層金屬離子沉積層;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利用例如電鍍、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CVD)或物理氣相沉積(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PVD),或其他適當方式等形成金屬離子沉積層。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金屬層134為金屬離子沉積層,第二金屬層136為薄型的金屬片為例,當然,在不同的實施例中,第一金屬層134可為薄型的金屬片,第二金屬層136可為金屬離子沉積層;或者,第一金屬層134及第二金屬層136皆為金屬離子沉積層;又或者,第一金屬層134及第二金屬層136皆為薄型的金屬片。前述的金屬離子沉積層可具有良好Z軸方向(即D3方向)的熱導引效果外,也具有易彎折且不易折斷的特性,可保護第一散熱件13免於彎折造成的損傷所導致的熱能傳遞中斷,降低散熱效果。此外,金屬片也可具有良好Z軸方向(即D3方向)的熱導引效果。
請再參照圖1A及圖1B所示,第一散熱件13具有多個通孔O,這些通孔O位於晶片12的外圍。其中,通孔O的形狀可為圓形、楕圓形、多邊形、或不規則形、或其組合。本實施例是以晶片12的外圍具有六個通孔O位於晶片12長邊的相對兩側,且其形狀分別是以四邊形為例。另外,在本實施例中,在垂直第一表面S1的方向D3上,各通孔O與晶片12完全不重疊,而且通孔O的側壁也與晶片12的側壁切齊。
承上,在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中,由於晶片12工作時的溫度相當高(例如超過100℃,甚至可達到200℃),因此,通過第一散熱件13完全
覆蓋在晶片12上,可將晶片12運作的熱能快速傳導而散逸至外界。另外,在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的一般應用上,為了配合電子裝置的形狀、尺寸及安裝空間,彎折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是經常出現的情況,因此,本實施例通過第一散熱件13具有多個通孔O位於晶片12的外圍,可讓整體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的彎折更加容易,同時可減少高熱區域的熱應力以達到最大散熱面積的需求。
此外,傳統上,在將散熱材貼附在薄膜基板且覆蓋晶片的過程中,難以使散熱材與晶片緊密貼附在一起,因此,在晶片與散熱材之間常常存在著氣隙(air gap)(例如圖1B的第一散熱件13、晶片12與薄膜基板11之間的間隙G),如此,在後續的熱製程或晶片運作中,被困在晶片與散熱材之間的空氣會因熱膨脹,因而可能導致散熱材與晶片分離,降低晶片封裝的可靠性。再者,由於空氣的導熱性相當低,被困在晶片與散熱材之間的空氣也會影響晶片產生的熱傳導至散熱材的效率。
是故,在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中,晶片12沿第一方向D1具有一寬度d,且在垂直第一表面S1的方向D3上,位於晶片12相對兩側的任兩個通孔O沿第一方向D1的最短距離需至少等於該寬度d;另外,第一散熱件13具有鄰近晶片12的一轉折部T,通孔O(可以只有一個、多個或全部的通孔O)的至少一部分位於轉折部T。於此,是以位於晶片12相對兩側的兩個通孔O沿第一方向D1的最短距離等於寬度d,且所有的通孔O皆位於第一散熱件13的轉折部T為例。在一些實施例中,位於晶片12相對兩側的任兩個通孔O沿第一方向D1的最短距離可略大於寬度d,以確保第一散熱件13可覆蓋住晶片12的全部頂面。通孔O的尺寸不限,只要間隙G內的熱空氣可以排出即可。
因此,通過第一散熱件13具有多個通孔O,且位於晶片12相對兩側的任兩個通孔O沿第一方向D1的最短距離至少等於寬度d(“至少等於”表示可以大於),以及通孔O的至少一部分位於第一散熱件13的轉折部T的設計,除了可在第一散熱件13上預留晶片12的覆蓋位置,以將晶片12所產生的熱能傳導至外界外,當位於間隙G的空氣受熱膨脹時,也可通過至少部分位於轉折部T的通孔O將熱空氣排出,藉此防止第一散熱件13變形或甚至與晶片12分離的問題,從而使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具有優異的散熱效能及結構可靠度。
另外,請參照圖2A至圖2D所示,其中,圖2A及圖2D分別為本新型不同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剖視示意圖,而圖2B及圖2C分別為本新型不同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如圖2A所示,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a與前述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在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a中,通孔O並沒有全部位於轉折部T。於此,除了轉折部T之外,本實施例的第一散熱件13還具有一平坦部P,平坦部P指的是第一散熱件13貼合在薄膜基板11的第一表面S1的部分,而通孔O的一部分位於轉折部T,通孔O的另一部分位於平坦部P。
另外,如圖2B所示,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b與前述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在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b中,第一方向D1是與晶片12的長軸方向平行。另外,本實施例的通孔O的數量為兩個,並位於晶片12短邊的相對兩側。
另外,如圖2C示,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c前述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在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c中,通孔O的數量為八個,其中六個位於晶片12長邊的相對兩側,其中兩個位於晶片12短邊的相對兩側。
另外,如圖2D所示,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d與前述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其元件組成及各元件的連接關係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於,在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d中,還包括有一第二散熱件14,第二散熱件14設置於薄膜基板11的第二表面S2,且第二散熱件14的設置位置對應於晶片12。第二散熱件14可與第一散熱件13的結構、材料相同或不相同,並不限制。具體來說,為了協助將晶片12所產生的熱能散逸至外界,更可在薄膜基板11的第二表面S2且對應於晶片12的正下方位置設置第二散熱件14,且第二散熱件14(及第一散熱件13)投影至薄膜基板11的面積大於晶片12投影至薄膜基板11的面積,藉此達到更好的散熱效果。本實施例的第二散熱件14也可應用於上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a、1b、1c的實施例中。
請參照圖3所示,其為本新型一實施例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顯示裝置2包括一顯示面板21以及一薄膜覆晶封裝結構22,顯示面板21與薄膜覆晶封裝結構22連接。顯示面板21可為液晶顯示面板(LCD)或電致發光顯示面板(例如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面板,OLED),並不限制。顯示面板21具有一顯示面211、與顯示面板21相反的一背面212,以及分別與顯示面211及背面212連接的一側面213。薄膜覆晶封裝結構22的一側與顯示面板21連接,並可包括一薄膜基板221、一晶片222及一第一散熱件223。於此,薄膜基板221及晶片222可為覆晶薄膜(COF),而晶片222可例如為顯示面板21的資料驅動IC或掃描驅動IC,或整合資料驅動與掃描驅動功能的IC,並不限制。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22可為上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1a~1d的其中之一、或其變化態樣,具體技術內容可參照上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1a~1d的相同元件,在此不再多作說明。
本實施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22同樣具有多個通孔O而易於彎折,還可將晶片222運作時的熱能快速傳導而散逸至外界,同時也可減少高熱區域的熱應力以達到最大散熱面積的需求。當薄膜覆晶封裝結構22彎折時,其包覆晶片222的第一散熱件223可面向顯示面板21的側面213或背面212。於此,是以晶片222及第一散熱件223面向顯示面板21的側面213為例。另外,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2更可包括一控制電路板23,控制電路板23連接於薄膜基板221遠離顯示面板21的另一側,使控制電路板23可通過薄膜基板221與顯示面板21電性連接。控制電路板23例如但不限於為印刷電路板,並具有控制顯示面板21作動的驅動電路,以通過薄膜基板221及晶片222驅動或控制顯示面板21。
綜上所述,在本新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中,通過晶片設置於薄膜基板的表面,並與薄膜基板電性連接,而第一散熱件設置於薄膜基板的表面,並完全覆蓋晶片,且第一散熱件具有多個通孔位於晶片外圍的結構設計,除了可讓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彎折更加容易外,還可將晶片運作時的熱能快速傳導而散逸至外界,同時也可減少高熱區域的熱應力以達到最大散熱面積的需求。
另外,在本新型一實施例中,還可通過位於晶片相對兩側的任兩個通孔沿一方向的最短距離大於或等於晶片沿該方向的寬度;通孔的至少一部分
位於第一散熱件的轉折部的結構設計,使得位於第一散熱件、晶片與薄膜基板之間的間隙的空氣受熱膨脹時,可通過通孔將熱空氣排出,藉此防止第一散熱件變形或甚至與晶片分離的問題,從而使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及顯示裝置具有優異的散熱效能及結構可靠度。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新型的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的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中。
1:薄膜覆晶封裝結構
11:薄膜基板
12:晶片
13:第一散熱件
A-A:割面線
d:寬度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O:通孔
S1:第一表面
S2:第二表面
Claims (14)
- 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包括:一薄膜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一晶片,設置於該薄膜基板的該第一表面,並與該薄膜基板電性連接;以及一第一散熱件,設置於該薄膜基板的該第一表面,並完全覆蓋該晶片,且該第一散熱件具有多個通孔位於該晶片的外圍。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該薄膜基板為聚醯亞胺基板。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於垂直該薄膜基板的該第一表面的方向上,各該通孔與該晶片不重疊。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散熱件具有鄰近該晶片的一轉折部,該通孔的至少一部分位於該轉折部。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該晶片沿一第一方向具有一寬度,位於該晶片相對兩側的兩個通孔沿該第一方向的最短距離大於或等於該寬度。
- 如請求項5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方向與該晶片的長軸方向平行。
- 如請求項5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一第二方向垂直該第一方向,且該第二方向與該晶片的長軸方向平行。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該通孔的形狀為圓形、楕圓形、多邊形、或不規則形、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該第一散熱件包括一基材、一第一黏著層、一導熱層、一第一金屬層、一第二黏著層、一第二金屬層及一第三黏著層,該第一黏著層、該導熱層、該第一金屬層、該第二黏著層、該第二金屬層及該第三黏著層依序設置於該基材上。
- 如請求項9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該第一黏著層、該第二黏著層、或該第三黏著層為石墨烯黏著膜。
- 如請求項9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該導熱層為石墨烯導熱膜、石墨導熱膜、奈米碳管導熱膜、氧化鋁導熱膜、氮化硼導熱膜、或氧化鋅導熱膜、或其組合。
- 如請求項9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該第一金屬層或該第二金屬層為金屬離子沉積層或金屬片。
- 如請求項1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更包括:一第二散熱件,設置於該薄膜基板的該第二表面,該第二散熱件的設置位置對應於該晶片。
- 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一如請求項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與該顯示面板電性連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9859U TWM604489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9209859U TWM604489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604489U true TWM604489U (zh) | 2020-11-21 |
Family
ID=7420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9209859U TWM604489U (zh) | 2020-07-31 | 2020-07-31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604489U (zh) |
-
2020
- 2020-07-31 TW TW109209859U patent/TWM604489U/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602725U (zh)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 |
CN212485303U (zh) | 薄膜覆晶封装结构与显示装置 | |
US9379290B2 (en) | LED module | |
JP5096782B2 (ja) | 半導体装置 | |
US8017959B2 (en) | Light sour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14068438A (zh) | 薄膜覆晶封装结构与显示装置 | |
US7723829B2 (en) | Embedded metal heat sink for semiconductor | |
TWI736695B (zh) | 電子裝置與其製造方法 | |
KR100771890B1 (ko) | 씨오에프(cof)형 반도체 패키지 | |
CN212783419U (zh) | 薄膜覆晶封装结构与显示装置 | |
TW201523711A (zh) | 半導體封裝 | |
TWI743915B (zh)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 |
CN105702703B (zh) | 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 |
KR100658442B1 (ko) | 열분산형 테이프 패키지 및 그를 이용한 평판 표시 장치 | |
TWI805098B (zh)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和電子設備 | |
KR20230114162A (ko) | 전자 장치의 패키지 구조 제조 방법 | |
TWM594241U (zh) | 驅動模組與顯示裝置 | |
CN114068437A (zh) | 薄膜覆晶封装结构与显示装置 | |
TWM604489U (zh)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 |
TWI760806B (zh)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 |
US20220140181A1 (en) | Bonding method for electronic element | |
TWM457965U (zh) | 軟性電路板及覆晶薄膜 | |
TWI805389B (zh) | 散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 |
CN111816752A (zh) | Mini LED制备方法及Mini LED | |
TWI818827B (zh) | 可撓性顯示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