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5098B -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和電子設備 - Google Patents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和電子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5098B
TWI805098B TW110144058A TW110144058A TWI805098B TW I805098 B TWI805098 B TW I805098B TW 110144058 A TW110144058 A TW 110144058A TW 110144058 A TW110144058 A TW 110144058A TW I805098 B TWI805098 B TW I80509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ip
heat dissipation
circuit board
flexible circuit
fil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44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18581A (zh
Inventor
陳馨恩
漢源 梁
韋鴻運
Original Assignee
大陸商深圳天德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陸商深圳天德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陸商深圳天德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85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85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50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5098B/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2Foil-like cooling fins or heat sin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8Leads, i.e. metallisations or lead-frame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 e.g. chip carriers
    • H01L23/49811Additional leads joined to the metallisation on the insulating substrate, e.g. pins, bumps, wires, flat lea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4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 H01L23/488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olid state body in operation, e.g. leads, terminal arrangements ; Selection of materials therefor consisting of soldered or bonded constructions
    • H01L23/498Leads, i.e. metallisations or lead-frames on insulating substrates, e.g. chip carriers
    • H01L23/4985Flexible insulating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Thin Film Transistor (AREA)
  • Wire Bond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請提供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包括:柔性電路板,其包括一基板和設於所述基板上的電路走線;驅動芯片,設於所述柔性電路板上,所述驅動芯片與所述電路走線電連接,用於藉由所述電路走線發出或接收電訊號;散熱貼片,黏合於所述驅動芯片遠離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側,所述散熱貼片至少部分覆蓋所述驅動芯片,並沿所述驅動芯片延伸至所述柔性電路板上。本申請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

Description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和電子設備
本申請涉及芯片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和一種電子設備。
習知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Chip on Film,COF)被廣泛的應用於電子設備中,其藉由將驅動芯片(如閘極驅動芯片、源極驅動芯片)設置在柔性電路板上,並同時連接顯示面板和主板,可以省去顯示面板上用於設置驅動芯片的區域,從而提高顯示面板的屏佔比,並減小電子設備的體積。由於驅動芯片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會影響使用壽命,如何對設置在柔性電路板上的驅動芯片進行散熱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習知的散熱方法主要分為兩種,一種為在柔性電路板遠離驅動芯片的一側設置散熱層,然而此方法由於散熱層與驅動芯片之間還間隔有柔性電路板,因此散熱效果不佳。另一種為使用散熱材料完全包裹驅動芯片,相當於增加了芯片與外界接觸的表面積,從而進行散熱。此方法由於需要保證芯片各個部位的散熱程度盡可能均勻,當散熱材料與驅動芯片之間包含空氣時,由於空氣本身的導熱性不佳,會導致芯片局部的溫度較高,散熱性不好。因此在安裝散熱材料時需要保證驅動芯片與散熱材料之間不能包含空氣,實施難度較高。並且由於驅動芯片在柔性電路板的表面上為凸起結構,若將散熱材料僅設置為完全包裹驅動芯片,在薄膜覆晶封裝結構需要視情況彎折時,散熱材料還有脫落的風險。
本申請一方面提供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包括:柔性電路板,其包括一基板和設於所述基板上的電路走線;驅動芯片,設於所述柔性電路板上,所述驅動芯片與所述電路走線電連接,用於藉由所述電路走線發出或接收電訊號; 散熱貼片,黏合於所述驅動芯片遠離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側,所述散熱貼片至少部分覆蓋所述驅動芯片,並沿所述驅動芯片延伸至所述柔性電路板上。
本申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藉由在所述驅動芯片遠離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側黏合一散熱貼片,並將所述散熱貼片延伸至所述柔性電路板上,可以將所述驅動芯片產生的熱量沿著所述散熱貼片延伸的方向進行傳導,從而起到較好的散熱效果。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散熱貼片完全覆蓋所述驅動芯片。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散熱貼片包括覆蓋所述驅動芯片的第一部分以及與所述第一部分垂直且延伸至所述柔性電路板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二部分的寬度小於等於所述第一部分的寬度。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散熱貼片的寬度隨著與所述驅動芯片之間的距離的增加而減小。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散熱貼片的寬度隨著遠離所述驅動芯片而增大,且所述散熱貼片遠離所述驅動芯片的側邊與覆蓋所述驅動芯片的側邊平行。
本申請實施例藉由對所述散熱貼片的形狀和麵積進行設置,可以在提高散熱效果的同時,減小所述散熱貼片的用料,從而節約成本。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柔性電路板遠離所述驅動芯片的一側還設有散熱層,所述散熱層在所述柔性電路板上的投影覆蓋所述驅動芯片在所述柔性電路板上的投影。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柔性電路板被所述驅動芯片覆蓋的部分開設有至少一散熱通孔,所述散熱通孔內填充有散熱材料,所述散熱材料與所述驅動芯片和所述散熱層直接接觸。
本申請實施例藉由在設置散熱貼片的同時設置散熱層,有利於更好的進行散熱。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柔性電路板相對的兩側邊分別設有與所述電路走線電連接的輸入部和輸出部;所述輸入部與一外部印刷電路板電連接,用於傳遞所述印刷電路板與所述驅動芯片之間的電訊號;所述輸出部與一外部顯示面板電連接,用於傳遞所述驅動芯片與所述顯示面板之間的電訊號。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散熱貼片從所述驅動芯片向所述輸入部的方向延伸且不覆蓋所述輸入部。
本申請實施例藉由設置散熱貼片沿輸入部的方向最大程度的延伸,可以將所述驅動芯片產生的熱量沿所述散熱貼片傳導至與所述輸入部連接的所述外部印刷電路板上,從而使熱量更好的散發。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散熱貼片延伸至所述柔性電路板的部分與所述柔性電路板黏合。
本申請實施例藉由將所述散熱貼片黏合在所述柔性電路板上,有利於固定所述散熱貼片,同時更好的傳導所述驅動芯片產生的熱量。
在一實施例中,所述驅動芯片為顯示面板的閘極驅動芯片或源極驅動芯片,或者為閘極驅動與源極驅動的集成芯片,或者為集成在顯示面板上的觸控結構的觸控驅動芯片。
本申請另一方面提供一種電子設備,其包括:上述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印刷電路板,與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電連接,用於向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輸入電訊號;顯示面板,與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電連接,用於接收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輸出的電訊號;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用於接收所述印刷電路板的訊號,從而驅動所述顯示面板顯示圖像。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電子設備,藉由設置上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可以在提高顯示面板的屏佔比的同時更好的進行散熱,有利於實現輕薄化並提高使用壽命。
100、300、500、A、B:薄膜覆晶封裝結構
110、310、510:柔性電路板
111、311、511:基板
113、313、513:電路走線
115、315、515:絕緣層
130、330、530:驅動芯片
150、350、550:散熱貼片
151、351、551:第一部分
153、353、553:第二部分
141、341、541:輸入部
143、343、543:輸出部
370、570:散熱層
590:散熱材料
580:散熱通孔
f1、f2、f3、f4、f5:散熱方案
T:溫度
Wc:第一邊
Wb:第二邊
L:長度
10:電子設備
41:印刷電路板
43:顯示面板
圖1為本申請實施例一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剖視圖。
圖2為本申請實施例一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俯視圖。
圖3為不同類型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散熱效果對比圖。
圖4為本申請實施例二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剖視圖。
圖5為本申請實施例二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俯視圖。
圖6為本申請實施例二和三的散熱效果對比圖。
圖7為本申請實施例三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剖視圖。
圖8為本申請實施例三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的俯視圖。
圖9為本申請一實施例的電子設備的部件連接示意圖。
下面將結合本申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申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
除非另有定義,本申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於本申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在本申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於限制本申請。
為能進一步闡述本發明達成預定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方式,對本申請作出如下詳細說明。
本申請提供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包括:柔性電路板,包括一基板和設於所述基板上的電路走線;驅動芯片,設於所述柔性電路板上,所述驅動芯片與所述電路走線電連接,用於藉由所述電路走線發出或接收電訊號;散熱貼片,黏合於所述驅動芯片遠離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側,所述散熱貼片至少部分覆蓋所述驅動芯片,並沿所述驅動芯片至少一側邊延伸至所述柔性電路板上。
下面將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上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進行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一
在本實施例中,請一併參閱圖1和圖2,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包括柔性電路板110、驅動芯片130和散熱貼片150,柔性電路板110包括基板111、電路走線113以及設於電路走線113遠離基板111一側的絕緣層115。驅動芯片130與電路走線113電連接,散熱貼片150設於驅動芯片130遠離電路走線113的一側,其包括完全覆蓋驅動芯片130的第一部分151以及沿驅動芯片130的一 側邊延伸至柔性電路板110上的第二部分153,設第二部分153靠近驅動芯片130一側的邊為第一邊Wc,遠離驅動芯片130一側的邊為第二邊Wb
在本實施例中,請一併參閱圖1和圖2,柔性電路板110相對的兩端邊分別設有與電路走線113電連接的輸入部141和輸出部143。其中輸入部141用於與一外部印刷電路板電連接,傳遞所述印刷電路板與驅動芯片130之間的電訊號,該印刷電路板例如可以為一電子設備的主板;輸出部143用於與一外部的顯示面板電連接,傳遞驅動芯片130與所述顯示面板之間的電訊號。
在本實施例中,基板111為軟性基板且具有可撓性。其材質可包含高分子材料如聚醯亞胺(Polyimide,PI)。在其他實施例中,基板111的材質還可以包括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亞克力(丙烯,acrylic)、氟化聚合物(Fluoropolymer)、聚酯纖維(polyester)或尼龍(nylon)等其中之一或組合。
在本實施例中,電路走線113可以包括多條金屬導電線,如銅製導電線等。電路走線113構成的線路一方面電連接輸入部141和驅動芯片130,另一方面電連接輸出部143和驅動芯片130,從而傳遞電訊號。
在本實施例中,絕緣層115覆蓋電路走線113,起到保護電路走線113的作用。絕緣層115的材料可以與基板111的材料相同,包括高分子材料如聚醯亞胺(Polyimide,PI)。在其他實施例中,絕緣層115的材質還可以包括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PVC)、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亞克力(丙烯,acrylic)、氟化聚合物(Fluoropolymer)、聚酯纖維(polyester)或尼龍(nylon)等其中之一或組合。
在本實施例中,驅動芯片130可以為顯示面板的閘極驅動芯片或源極驅動芯片,或者為閘極驅動與源極驅動的集成芯片,或者為集成在顯示面板上的觸控結構的觸控驅動芯片。驅動芯片130覆晶接合(Flip Chip Bonding)在柔性電路板110上,以形成薄膜覆晶(Chip on Film,COF)。在不同的實施例中,驅動芯片130還可以具有其他的驅動或控制功能。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貼片150本身包括黏性材料,其直接黏合在驅動芯片130上。散熱貼片150的材料還包括石墨烯,也即散熱貼片150為石墨烯導熱膜,其具有良好的熱引導功能,可以使驅動芯片130發出的熱量沿散熱貼片150延伸的方向進行傳導並進行散熱,從而使散熱貼片150具有良好的散熱 性能。在其他實施例中,散熱貼片150中的散熱材料還可以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碳納米管、氧化鋁、氮化硼以及氧化鋅的其中一種或任意組合,以實現與石墨烯導熱膜相同的散熱效果。
在其他實施例中,散熱貼片150還可以經由黏合膠黏合在驅動芯片130遠離電路走線113的表面(圖未示)。所述黏合膠可包括耐熱型膠材,例如壓感膠,所述黏合膠的材料還可包括具有導熱功能的材料,如石墨烯微片、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碳納米管、氧化鋁、氮化硼以及氧化鋅的其中一種或任意組合。本申請對此不做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請一併參閱圖1和圖2,散熱貼片150沿驅動芯片130靠近輸入部141的側邊延伸至柔性電路板110上,其延伸的長度L為在不覆蓋輸入部141的基礎上,越長散熱效果越好,本實施例中,所述延伸長度L取不覆蓋輸入部141的條件下的最大值。在其他實施例中,散熱貼片150延伸的長度L還可以為不覆蓋輸入部141的任意值,散熱貼片150也可以沿驅動芯片130的其他側邊進行延伸。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閱圖2,散熱貼片150包括覆蓋驅動芯片130的第一部分151以及與第一部分151垂直並延伸至柔性電路板110上的第二部分153,第二部分的第二邊Wb的長度小於等於第一部分的第一邊Wc的長度。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貼片150還與柔性電路板110黏合,以利於固定散熱貼片150,防止脫落。散熱貼片150本身包括黏性材料,直接與柔性電路板110貼合。在其他實施例中,散熱貼片150與柔性電路板110之間還可以設有黏合膠(圖未示)。當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設置於電子設備中時,散熱貼片150還可以與所述電子設備中的其他結構(如用於支撐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的支撐件、電子設備的外框等)進行貼合,以起到固定作用。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藉由在驅動芯片130遠離柔性電路板110的一側設置散熱貼片150,並將散熱貼片150設置為沿驅動芯片130的一側延伸至柔性電路板110上,可以起到較好的散熱效果。請參閱圖3,其中薄膜覆晶封裝結構A未提前設置任何散熱結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B為習知的散熱方案f1,即在柔性電路板遠離驅動芯片的一側設置散熱層,並在此基礎上增設其他的散熱結構。圖3中的橫坐標為不同的散熱方案,縱坐標為驅動芯片工作時的溫度。其中,散熱方案f2為在驅動芯片上包裹一層高導熱塑膠, 散熱方案f3為在驅動芯片上方貼合一層金屬散熱板,所述金屬散熱板剛好完全覆蓋所述驅動芯片,散熱方案f4為在驅動芯片上方貼合一層金屬散熱板,所述金屬散熱板完全覆蓋所述驅動芯片且尺寸為所述驅動芯片的三倍,散熱方案f5為本申請實施例一使用的散熱方式,即在驅動芯片遠離柔性電路板的一側設置散熱貼片,並使所述散熱貼片沿驅動芯片的一側延伸至柔性電路板上。可以看出,散熱方案f5相較於其他散熱方案具有更好的散熱效果,並且即使在習知的散熱方案f1的基礎上增設散熱方案f5,同樣可以降低驅動芯片的溫度,從而延長驅動芯片的使用壽命。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藉由將散熱貼片150設置為沿驅動芯片130靠近輸入部141的側邊延伸至柔性電路板110上,可以使驅動芯片130產生的熱量沿著散熱貼片150延伸的方向進行傳導,也即向輸入部141的方向進行傳導。由於輸入部141與一外部的印刷電路板連接,而所述印刷電路板通常包括具有良好導熱性的金屬材料,因此驅動芯片130產生的熱量可以繼續傳導至所述印刷電路板中,從而有利於進一步的散熱。相對而言,由於與輸出部143連接的顯示面板通常包括不容易導熱的玻璃結構,因此若驅動芯片130產生的熱量向輸出部143的方向進行傳導,則熱量容易在所述顯示面板處堆積,不利於散熱。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藉由將散熱貼片150延伸的長度L設置為不覆蓋輸入部141的最大值,可以將驅動芯片130產生的熱量盡可能的向外部傳導,從而提高散熱效果。
實施例二
請一併參閱圖4和圖5,本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300包括柔性電路板310、驅動芯片330和散熱貼片350,柔性電路板310包括基板311、電路走線313以及設於電路走線313遠離基板311一側的絕緣層315。驅動芯片330與電路走線313電連接,散熱貼片350設於驅動芯片330遠離電路走線313的一側,其包括完全覆蓋驅動芯片330的第一部分351以及沿驅動芯片330的一側邊延伸至柔性電路板310上的第二部分353。柔性電路板310相對的兩端邊分別設有與電路走線313電連接的輸入部341和輸出部343。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於,薄膜覆晶封裝結構300還包括設於柔性電路板310遠離驅動芯片330一側的 散熱層370。並且散熱貼片350設置為寬度隨著與驅動芯片330之間距離的增加而減小。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層370的尺寸與柔性電路板310的尺寸相同,用於協助將驅動芯片330產生的熱量進行散發,散熱層370的材料可以是與散熱貼片350相同的包括黏性材料的石墨烯導熱膜,也可以是經由一黏合膠黏合在柔性電路板310上的散熱材料,如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碳納米管、氧化鋁、氮化硼以及氧化鋅的其中一種或任意組合的散熱膜,還可以是諸如銅箔或鋁箔等金屬散熱片。在其他實施例中,散熱層370的尺寸還可以是在柔性電路板310上的投影大於驅動芯片330在柔性電路板310上投影的任意尺寸。本實施例提供的散熱層370同樣可以應用於實施例一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中。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閱圖5,散熱貼片350的第二部分353具體為一寬度隨遠離驅動芯片330而逐漸減小的等腰梯形,也即等腰梯形平行的兩條邊分別為第一邊Wc和第二邊Wb。舉例來說,第二邊Wb的長度為6.1mm,第一邊Wc的長度為21.1mm,第一邊Wc的長度等於驅動芯片330的寬度。在另一實施例中,當第二邊Wb的長度為零時,第二部分353的形狀變為等腰三角形。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邊Wc的長度還可以隨著驅動芯片330尺寸的變化而變化,第二邊Wb的長度與第一邊Wc的長度的比值優選為0.25-0.35。舉例來說,請參閱圖6,其中橫坐標為散熱貼片350遠離驅動芯片330一側的第二邊Wb的長度,縱坐標為驅動芯片330的溫度。可以看出,本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300,當第一邊Wc的長度為21.1mm且第二邊Wb的長度小於第一邊Wc的長度時,第二邊Wb的長度在6.1mm和16.1mm均能取得較好的散熱效果,此時選取6.1mm作為散熱貼片350遠離驅動芯片330一側的寬度,可以在保證散熱效果的同時減小散熱貼片350的面積,從而節約成本。本實施例提供的散熱貼片350同樣可以應用於實施例一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中。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300,藉由設置散熱貼片350的第二部分353為寬度隨著與驅動芯片330之間距離的增加而減小,並設置第二邊Wb的長度與第一邊Wc的長度的比值為0.25-0.35,可以在提高散熱效果的同時,減小散熱貼片350的面積,從而減小成本。
實施例三
請一併參閱圖7和圖8,本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500包括柔性電路板510、驅動芯片530和散熱貼片550,柔性電路板510包括基板511、電路走線513以及設於電路走線513遠離基板511一側的絕緣層515。驅動芯片530與電路走線513電連接,散熱貼片550設於驅動芯片530遠離電路走線513的一側,其包括完全覆蓋驅動芯片530的第一部分551以及沿驅動芯片530的一側邊延伸至柔性電路板510上的第二部分553。柔性電路板510相對的兩端邊分別設有與電路走線513電連接的輸入部541和輸出部543。與實施例二的區別在於,薄膜覆晶封裝結構500還包括至少一散熱通孔580,散熱通孔580開設於柔性電路板510被驅動芯片530覆蓋的部分,散熱通孔580中填充有散熱材料590,散熱材料590與驅動芯片530和散熱層570直接接觸。並且散熱貼片550設置為寬度隨著遠離驅動芯片530而增大,且散熱貼片550遠離驅動芯片530的側邊與靠近驅動芯片530的側邊平行。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通孔580用於連通驅動芯片530和散熱層570,藉由使用散熱材料590填充於散熱通孔580中,相較於實施例二中的結構,可以更好的將驅動芯片530發出的熱量傳導至散熱層570上,從而提高散熱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材料590可以為散熱層570本身的一部分,也可以獨立於散熱層570,並藉由黏合膠(圖未示)與散熱層570黏合。散熱材料590具體可以為包括人造石墨、天然石墨、碳納米管、氧化鋁、氮化硼以及氧化鋅的其中一種或任意組合的材料,也可以為銅柱、鋁柱等金屬件。本實施例提供的散熱通孔580、散熱材料590同樣可以應用於上述實施例中。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閱圖8,散熱貼片550的第二部分553具體為一寬度隨遠離驅動芯片530而逐漸增大的等腰梯形,也即等腰梯形平行的兩條邊分別為第一邊Wc和第二邊Wb。舉例來說,其第一邊Wc的長度為21.1mm,第二邊Wb的長度為28.6mm,第一邊Wc的長度等於驅動芯片530的寬度。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邊Wc的長度還可以隨著驅動芯片330尺寸的變化而變化,一種較佳的尺寸為:第二邊Wb的長度與第一邊Wc的長度的比值為1.3-1.4。請參閱圖6,其中橫坐標為散熱貼片550遠離驅動芯片530一側的第二邊Wb的長度,縱坐標為驅動芯片530的溫度。可以看出,本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500,當第一邊Wc的長度為21.1mm,且第二邊Wb的長度大於第一邊Wc的長度 時,第二邊Wb的長度在28.6mm取得較好的散熱效果。本實施例提供的散熱貼片550同樣可以應用於上述實施例中。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500,藉由設置散熱貼片550的第二部分553為寬度隨著與驅動芯片530之間距離的增加而增大,並設置第二邊Wb的長度與第一邊Wc的長度的比值為1.3-1.4,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散熱效果。
綜上所述,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藉由在驅動芯片遠離柔性電路板的一側設置一散熱貼片,並使所述散熱貼片沿靠近輸入部的方向延伸,可以起到較好的散熱效果。同時,可根據更好的散熱效果或更低的成本對散熱貼片的形狀和尺寸進行選擇,並選擇性設置散熱層和散熱通孔。
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一種電子設備,請參閱圖9,電子設備10包括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300,500),印刷電路板41和顯示面板43。其中印刷電路板41與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300,500)電連接,具體為與輸入部141電連接,用於傳遞電訊號;顯示面板43與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300,500)電連接,具體為與輸出部143電連接,用於傳遞電訊號。例如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300,500)接收印刷電路板41發出的電訊號,並傳輸至顯示面板43,從而驅動顯示面板43顯示圖像。
在一實施例中,顯示面板43還包括觸控面板,此時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300,500)還用於接收觸控面板輸出的電訊號,並傳輸至印刷電路板41進行後續的運算。
在一實施例中,印刷電路板41經過翻轉後與顯示面板43層疊設置,此時薄膜覆晶封裝結構100(300,500)發生彎曲,驅動芯片130可以位於彎曲結構的內側,也可以位於彎曲結構的外側,本申請對此不做限制。
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方式僅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並非用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只要在本發明的實質精神範圍之內,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適當改變和變化都落在本發明要求保護的範圍之內。
100:薄膜覆晶封裝結構
110:柔性電路板
111:基板
113:電路走線
115:絕緣層
130:驅動芯片
141:輸入部
150:散熱貼片
151:第一部分
153:第二部分

Claims (11)

  1. 一種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改良在於,包括:柔性電路板,其包括一基板和設於所述基板上的電路走線,所述柔性電路板相對的兩側邊分別設有與所述電路走線電連接的輸入部和輸出部;驅動芯片,設於所述柔性電路板上,且位於所述輸入部與所述輸出部之間,所述驅動芯片與所述電路走線電連接,用於藉由所述電路走線發出或接收電訊號;散熱貼片,黏合於所述驅動芯片遠離所述柔性電路板的一側,所述散熱貼片部分覆蓋所述驅動芯片,並沿所述驅動芯片延伸至所述柔性電路板上,所述散熱貼片包括覆蓋所述驅動芯片上表面的第一部分以及與所述第一部分垂直且延伸至所述柔性電路板上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未覆蓋所述驅動芯片上靠近所述輸出部的側面。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所述第二部分的寬度小於等於所述第一部分的寬度。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所述散熱貼片的寬度隨著與所述驅動芯片之間的距離的增加而減小。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所述散熱貼片的寬度隨著遠離所述驅動芯片而增大,且所述散熱貼片遠離所述驅動芯片的側邊與覆蓋所述驅動芯片的側邊平行。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所述柔性電路板遠離所述驅動芯片的一側還設有散熱層,所述散熱層在所述柔性電路板上的投影覆蓋所述驅動芯片在所述柔性電路板上的投影。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所述柔性電路板被所述驅動芯片覆蓋的部分開設有至少一散熱通孔,所述散熱通孔內填充有散熱材料,所述散熱材料與所述驅動芯片和所述散熱層直接接觸。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所述輸入部與一印刷電路板電連接,用於傳遞所述印刷電路板與所述驅動芯片之間的電訊號; 所述輸出部與一顯示面板電連接,用於傳遞所述驅動芯片與所述顯示面板之間的電訊號。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所述散熱貼片從所述驅動芯片向所述輸入部的方向延伸且不覆蓋所述輸入部。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所述散熱貼片延伸至所述柔性電路板的部分與所述柔性電路板黏合。
  10. 如請求項1-9任意一項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其中,所述驅動芯片為顯示面板的閘極驅動芯片或源極驅動芯片,或者為閘極驅動與源極驅動的集成芯片,或者為集成在顯示面板上的觸控結構的觸控驅動芯片。
  11. 一種電子設備,其改良在於,包括:如請求項1-10任意一項所述之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印刷電路板,與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電連接,用於向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輸入電訊號;顯示面板,與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電連接,用於接收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輸出的電訊號;所述薄膜覆晶封裝結構,用於接收所述印刷電路板的訊號,從而驅動所述顯示面板顯示圖像。
TW110144058A 2021-10-21 2021-11-25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和電子設備 TWI8050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0222.9 2021-10-21
CN202111230222.9A CN114038816A (zh) 2021-10-21 2021-10-21 薄膜覆晶封装结构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8581A TW202318581A (zh) 2023-05-01
TWI805098B true TWI805098B (zh) 2023-06-11

Family

ID=80135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44058A TWI805098B (zh) 2021-10-21 2021-11-25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和電子設備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38816A (zh)
TW (1) TWI8050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94965B (zh) * 2022-05-23 2024-02-27 湖北如新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端边侧出排线液晶屏投影仪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7108A (zh) * 2012-02-13 2013-11-16 Lg Innotek Co Ltd 具有改善散熱之薄膜覆晶封裝件
TW201725672A (zh) * 2015-12-02 2017-07-16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覆晶封裝
US20200211973A1 (en) * 2018-05-28 2020-07-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m package and package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TWM602725U (zh) * 2020-07-31 2020-10-11 大陸商河南烯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47108A (zh) * 2012-02-13 2013-11-16 Lg Innotek Co Ltd 具有改善散熱之薄膜覆晶封裝件
TW201725672A (zh) * 2015-12-02 2017-07-16 聯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覆晶封裝
US20200211973A1 (en) * 2018-05-28 2020-07-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m package and package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TWM602725U (zh) * 2020-07-31 2020-10-11 大陸商河南烯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與顯示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8581A (zh) 2023-05-01
CN114038816A (zh) 2022-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8800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heat dissipation layer with a gap separation port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20130082984A1 (en) Display and multi-layer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shared flexible substrate
JP2009016626A (ja) 半導体モジュール装置および半導体モジュール装置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フラットパネル型表示装置,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
JP7031946B2 (ja) 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タッチ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を製造する方法
WO2016115815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198697B1 (ko) 시인성 및 작업성이 개선된 그라파이트 라미네이트 칩온필름형 반도체 패키지
US20100165594A1 (en) Mounting structure of semiconductor package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I805098B (zh) 薄膜覆晶封裝結構和電子設備
CN114068438A (zh) 薄膜覆晶封装结构与显示装置
US20080284765A1 (en) Plasma display device and signal transmitting unit for plasma display device
JP2011029504A (ja) 実装構造体
CN212485303U (zh) 薄膜覆晶封装结构与显示装置
TWM594241U (zh) 驅動模組與顯示裝置
CN212783419U (zh) 薄膜覆晶封装结构与显示装置
CN112864253B (zh)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CN111171746B (zh) 防静电散热胶带及其制备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064939A (ja) 表示装置
TWI768535B (zh) 電子裝置
CN11482229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774360B (zh) 散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TWI805389B (zh) 散熱結構與電子裝置
CN107743339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17479771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220246530A1 (en) Chip-on-film package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14068437A (zh) 薄膜覆晶封装结构与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