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3994U - 氣體擴散裝置及其基板載具 - Google Patents

氣體擴散裝置及其基板載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3994U
TWM593994U TW109200062U TW109200062U TWM593994U TW M593994 U TWM593994 U TW M593994U TW 109200062 U TW109200062 U TW 109200062U TW 109200062 U TW109200062 U TW 109200062U TW M593994 U TWM593994 U TW M59399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ular portion
gas diffusion
diffusion device
substrate carrier
ga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92000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石政
林廸
Original Assignee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filed Critical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Priority to TW1092000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3994U/zh
Publication of TWM5939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3994U/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創作提出一種氣體擴散裝置,可用於基板載具及其開孔的結構,直接安裝氣體擴散裝置且不會影響載具內部的元件。氣體擴散裝置包含:一管狀部,包含一銳角端及一鈍角端,且該管狀部的材質為具有複數個孔洞的燒結聚合物;一入口部,與該管狀部之一端連接,該入口部包含一第一基座及一進氣口,;以及一擋止部,與該管狀部之另一端連接,該擋止部包含一第二基座。

Description

氣體擴散裝置及其基板載具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可用於基板載具的氣體擴散裝置,尤指一種入口處不須偏移配置即可閃避載具內部元件的氣體擴散裝置及其基板載具。
晶圓盒或光罩盒是運用於半導體製程間運輸及儲存晶圓或光罩的裝置,為防止元件在製程中受到汙染,因此會在晶圓盒或光罩盒的底部設置充氣孔,藉由向晶圓盒或光罩盒內部填充氣體的方式,來維持盒內環境的潔淨度。 為了保持盒內的潔淨,通常在晶圓盒或光罩盒的底部開有充氣孔;然而,藉由充氣孔進氣的氣體充填方式,往往造成晶圓盒或光罩盒內氣流分布不均,產生氣流死角,而造成濕度不均或部分區域潔淨度不符要求的問題。
有鑑於前述問題,業者遂在盒內加裝導流裝置,使從充氣孔進入的氣體能夠先累積於導流裝置中,再均勻向晶圓盒或光罩盒的內部擴散,減少氣流死角問題。為了避免氣體擴散裝置在盒內與晶圓或光罩產生碰觸,導流裝置的入口接頭通常會設置有一偏置部(如中華民國專利號第I606534 號),或使擴散器的導流孔口與晶圓盒的充氣孔採平行偏移設計,以避開晶圓盒內晶圓存放的位置(如中華民國專利號第M548598 號)。
然而,此舉會因容器的充氣口與導流裝置進氣口偏移,導致填充置導流裝置內部的氣體壓阻增加,而使得氣體無法輕易地累積於導流裝置中,造成擴散至容器內部的氣體流量過小而無法吹洗至容器遠端。
為了藉決上述的各項缺失,本創作提出一種氣體擴散裝置,可利用既有的基板載具及其開孔的結構,直接安裝氣體擴散裝置且不會影響載具內部的元件。氣體擴散裝置包含:一管狀部,包含一銳角端及一鈍角端,且該管狀部的材質為具有複數個孔洞的燒結聚合物;一入口部,與該管狀部之一端連接,該入口部包含一第一基座及一進氣口,且該進氣口與該管狀部被配置於同一軸線上;以及一擋止部,與該管狀部之另一端連接,該擋止部包含一第二基座。
進一步而言,該第一基座和該第二基座與該管狀部的嚙合處,更分別包含有一墊圈。可有效防止在氣體填充氣體的過程中,從管狀部與入口部和擋止部連接處的縫隙外露。
另外,本創作還提出一種包含有氣體擴散裝置的基板載具,該基板載具包含:一容器,具有一開口;一門板,與該開口閉合;以及至少一氣體擴散裝置,配置於該容器內,該至少一氣體擴散裝置包含:一管狀部,包含一銳角端及一鈍角端,且該管狀部的材質為具有複數個孔洞的燒結聚合物;一入口部,與該管狀部之一端連接,該入口部包含一第一基座及一進氣口,且該進氣口與該管狀部被配置於同一軸線上;以及一擋止部,與該管狀部之另一端連接,該擋止部包含一第二基座。其中,該容器更包含一底板,且該底板具有至少一開孔;該進氣口配置於該至少一開孔上。
以上對本創作的簡述,目的在於對本創作之數種面向和技術特徵作一基本說明。創作簡述並非對本創作的詳細表述,因此其目的不在特別列舉本創作的關鍵性或重要元件,也不是用來界定本創作的範圍,僅為以簡明的方式呈現本創作的數種概念而已。
為能瞭解本創作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施,茲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
本創作提出一種應用於基板(如半導體晶圓或光罩等)載具的氣體擴散裝置,可將潔淨氣體均勻吹拂至基板載具的容器內,以去除容器內部如氧氣、水氣或其他氣態分子汙染物。關於本創作之氣體擴散裝置,首先請參照第一圖,其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氣體擴散裝置100的示意圖,如第一圖所示,本實施例之氣體擴散裝置100包含:一管狀部110、一入口部120以及一擋止部130。
具體而言,該管狀部110(可同時參照第二圖)呈現為五角形的管體結構,且五角形的管體結構同時具有一鈍角端114及一銳角端112,該結構設計的目的在於,管體結構上下兩端的鈍角端114及銳角端112所共構出的一內凹平面,可有效避免氣體擴散裝置100裝設於基板載具時,管狀部110碰處到載具內部所乘載的半導體晶圓或光罩;因此,該內凹平面又可稱作基板閃避面,以利氣體擴散裝置100能輕易裝置安裝於基板載具內部進行容器環境的清潔。
除此之外,該管狀部110的材料可選用具有複數個孔洞的燒結聚合物,以利潔淨氣體可從管狀部110的內部經過該複數個孔洞溢出,並均勻吹拂至基板載具內部以達到潔淨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燒結聚合物的材料可選用高密度聚乙烯(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ltra-High Molecular Weight polyethylene, UPE);其中,又以吸水率小於0.1-5%且具有疏水性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為最佳。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高度的韌性與耐衝擊度,同時具有抗腐蝕、抗化學性以及極低的磨擦係數,其表面具有疏水性,水在透氣板表面的接觸角介於100°-130°(例如是113°),且不存在滑動角(在360°內旋轉水珠皆無滑動)。
而管狀部110內的壓力大小則取決於管狀部110上複數個孔洞的大小及數量,以達到潔淨氣體能均勻吹拂至基板載具的每一個角落為基準。在本實施例中,管狀部所具有每一個孔洞的孔徑大小為0.01微米至130微米,較好的的孔徑大小為1微米至45微米,若孔洞太大可能導致壓力不足而無法將氣體吹送至載具內部遠端,孔洞太小則有可能因內部壓阻過大而導致潔淨氣體無法溢出。
接續,請同時參照第三圖,其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入口部的示意圖。如第一圖及第三圖所示,入口部120與前述之管狀部110之一端連接設置,且該入口部120包含一第一基座122,以及一進氣口124配置於該第一基座122的表面上。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管狀部110具有由鈍角端114及銳角端112所共構出的基板閃避面,因此設置於入口部120上進氣口124的軸心線,可與管狀部110之一端管口118的軸心線相連接為同一直線;換言之,該進氣口120與該管狀部110之一端管口118被配置於同一軸線上。如此,氣體擴散裝置100即可直接連接設置於基板載具內部的開孔(充氣孔)上,同時避開載具內部半導體晶圓或光罩等基板存放的位置。
相較於習知技術使用具有偏置部(unitary offset portion)的入口接頭,或使擴散器的導流孔口與晶圓盒的充氣孔採平行偏移設計,以避開晶圓盒內晶圓存放的位置。本創作透過管狀部110具有晶圓閃避面特殊的結構設計,可使氣體擴散裝置100直接安裝於基板載具內部的開孔上(即氣體擴散裝置100的進氣口124與基板載具內部的開孔同軸心),有效降低偏置部或平行偏移設計所造成的在入口處形成較大壓阻,進而在填充潔淨氣體的過程中,使得氣體能直接由基板載具內部的開孔直接進入氣體擴散裝置100,並輕易地將潔淨氣體吹送至基板載具的內部環境中,維持載具內部潔淨的效果。
最後,請同時參照第四圖,其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擋止部的示意圖。如第一圖及第三圖所示,擋止部130與該管狀部110相對於入口部120之另一端連接,且該擋止部130包含一第二基座132。擋止部130的目的在於避免填充至管狀部110內的潔淨氣體外漏,待管狀部110內的氣體壓力隨時間逐漸增達到達飽和而來到最大靜壓(Static Pressure),潔淨氣體即會由管狀部110上具有的複數個孔洞擴散至基板載具的內部,並吹送至載具內部的各個角落,以除去環境中氧氣、水氣或其他氣態分子汙染物。
進一步而言,前述之該第一基座122和該第二基座132之一側,與該管狀部110的嚙合處更包含有一墊圈126、136,且該墊圈126、136的尺寸與該管狀部110兩端管口118的尺寸相同,增加氣密性以避免潔淨氣體於入口部120與管狀部110的接合處隙縫或擋止部130與管狀部110的接合處隙縫洩漏。
除此之外,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中還提出一種具有前述之氣體擴散裝置的基板載具的基板載具,請參照第一圖及第五圖所示,其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基板載具的示意圖。如第五圖所示,該基板載具200包含:一容器210,具有一開口212;一門板220,與該開口212密封地閉合;以及至少一氣體擴散裝置100,配置於該容器210內,該至少一氣體擴散裝置100包含:一管狀部110,包含一銳角端112及一鈍角端114,且該管狀部110的材質為具有複數個孔洞的燒結聚合物;一入口部120,與該管狀部110之一端連接,該入口部120包含一第一基座122及一進氣口124,且該進氣口124與該管狀部110被配置於同一軸線上;以及一擋止部130,與該管狀部110之另一端連接,該擋止部130包含一第二基座132。
進一步而言,該容器210更包含一底板230,且該底板230具有至少一開孔232,該開孔232可與外部的潔淨氣體填充裝置(圖未示)連接,用以填充潔淨氣體進入該開孔232內部;而該管狀部110其一端的進氣口124更配置於該至少一開孔232上,並透過進氣口124與該開孔232連接,藉以將潔淨氣體填充裝置填充的潔淨氣體,經由與該開孔232連接的進氣口124引入管狀部110中,待管狀部110內的氣體達一定壓力後經由複數個孔洞擴散而出,定向成朝開口212引導潔淨氣體流體,以吹洗容器210內部環境。
其中,填充的潔淨氣體可以是氮氣(N 2)等惰性氣體或是乾燥壓縮氣體(CDA)。
具體而言,該基板載具200可以是乘載有光罩的光罩盒,或是乘載有半導體晶圓的晶圓盒,而在本實施例中所採用的是前開式晶圓傳送盒(Front Opening Unified Pod, FOUP)。
在本實施例中,氣體擴散裝置100的數量為兩個,且二氣體擴散裝置100配置於容器210內部相對於開口212的一端,由於設置氣體擴散裝置200可以使得潔淨氣體在容器內能與空氣充份的混合,不會產生氣流死角,進而排除氣體分子汙染物。在其他可能的實施例中,當基板載具200中僅配置單一個氣體擴散裝置100時,為使氣體擴散裝置除汙的增益效果最大化,可以將容器的開口212和氣體擴散裝置100設置在氣體擴散裝置100的一對角線兩端之相對位置上,由於氣體擴散裝置100與開口212之間相對位置在對角線兩端的方式,將使得潔淨氣體在基板載具200內移動時具有較長的路徑,潔淨氣體與空氣混合時間較久,降低氣流死角發生機率,也因此較易排除氣體分子汙染物。然而,基板載具200內至少一氣體擴散裝置100的數量及配置的位置可依據使用者需求加以調整,本創作不應依此為限。
本創作透過氣體擴散裝置具有晶圓閃避面特殊的結構設計,可使氣體擴散裝置直接安裝於基板載具內部的開孔上(即氣體擴散裝置的進氣口與基板載具內部的開孔同軸心),有效降低偏置部或平行偏移設計所造成的大壓阻,進而在填充潔淨氣體的過程中,使得氣體能直接由基板載具內部的開孔直接進入氣體擴散裝置,並輕易地將潔淨氣體吹送至基板載具的內部環境中,維持載具內部潔淨的效果。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創作涵蓋之範圍內。
100:氣體擴散裝置
110:管狀部
112:銳角端
114:鈍角端
118:管口
120:入口部
122:第一基座
124:進氣口
126:墊圈
130:擋止部
132:第二基座
136:墊圈
200:基板載具
210:容器
212:開口
220:門板
230:底板
232:開孔
第一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氣體擴散裝置的示意圖。
第二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管狀部的示意圖。
第三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入口部的示意圖。
第四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擋止部的示意圖。
第五圖為本創作較佳實施例之基板載具的示意圖。
100:氣體擴散裝置
110:管狀部
112:銳角端
114:鈍角端
118:管口
120:入口部
122:第一基座
124:進氣口
130:擋止部
132:第二基座

Claims (8)

  1. 一種氣體擴散裝置,包含:一管狀部,包含一銳角端及一鈍角端,且該管狀部的材料為具有複數個孔洞的燒結聚合物;一入口部,與該管狀部之一端連接,該入口部包含一第一基座及一進氣口,且該進氣口與該管狀部被配置於同一軸線上;以及一擋止部,與該管狀部之另一端連接,該擋止部包含一第二基座。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體擴散裝置,其中該第一基座和該第二基座與該管狀部的嚙合處更包含有一墊圈。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氣體擴散裝置,其中該墊圈的尺寸與該管狀部兩端管口的尺寸相同。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體擴散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孔洞的孔徑大小為1微米至45微米。
  5. 一種基板載具,包含:一容器,具有一開口;一門板,與該開口閉合;以及至少一如請求項1所述之氣體擴散裝置,配置於該容器內;其中,該容器更包含一底板,且該底板具有至少一開孔;其中,該進氣口配置於該至少一開孔上。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基板載具,其中該第一基座和該第二基座與該管狀部的嚙合處更包含有一墊圈。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基板載具,其中該墊圈的尺寸與該管狀部兩端管口的尺寸相同。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基板載具,其中該複數個孔洞的孔徑大小為1微米至45微米。
TW109200062U 2019-03-13 2019-03-13 氣體擴散裝置及其基板載具 TWM5939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062U TWM593994U (zh) 2019-03-13 2019-03-13 氣體擴散裝置及其基板載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9200062U TWM593994U (zh) 2019-03-13 2019-03-13 氣體擴散裝置及其基板載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3994U true TWM593994U (zh) 2020-04-21

Family

ID=711341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9200062U TWM593994U (zh) 2019-03-13 2019-03-13 氣體擴散裝置及其基板載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39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210016276A (ko) 카세트 뚜껑 개방 장치
US8361234B2 (en) Substrate treatment apparatus
WO2012108418A1 (ja) N2ガスパージ装置におけるノズルユニット
JP2007088398A (ja) 洗浄装置、この洗浄装置を用いた洗浄システム、及び被洗浄基板の洗浄方法
US9230839B2 (en) Reticle pod having gas guiding apparatus
JP6050521B2 (ja) スライド逆圧遮断バルブ
US20120305024A1 (en) Substrate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substrate processing method
JP2021015951A (ja) 基板キャリア及びその気体拡散モジュール
CN103962341A (zh) 一种用于清除静电吸盘表面异物的吹扫装置
TWM593994U (zh) 氣體擴散裝置及其基板載具
CN205816330U (zh) 一种掩模清洁装置
JPH0372423B2 (zh)
TW201738937A (zh) 白努利基座裝置及沉積設備
TW202135948A (zh) 液處理裝置及處理液的溫度調整方法
JP4830995B2 (ja) 基板処理装置及び基板処理方法並びに記憶媒体
US8573264B2 (en) Reticle pod having function of gas exchange
JP2020150245A (ja) 気体拡散装置及びその基板キャリア
TWM532451U (zh) 導流管及其晶圓盒
TWM599886U (zh) 具有導流結構的層流裝置
KR102172808B1 (ko) 로드 포트의 가스 포트용 노즐 패드
TWI425648B (zh) Film making system and film making method
TWM526559U (zh) 晶圓盒
TWI817456B (zh) 設備前端模組緩衝腔室裝置及具有此裝置的半導體製程裝置
CN219647198U (zh) 异丙醇与氮气混合罐
TWI839717B (zh) 設備前端模組緩衝腔室裝置及具有此裝置的半導體製程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