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3791U - 吸管結構 - Google Patents

吸管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3791U
TWM593791U TW108211372U TW108211372U TWM593791U TW M593791 U TWM593791 U TW M593791U TW 108211372 U TW108211372 U TW 108211372U TW 108211372 U TW108211372 U TW 108211372U TW M593791 U TWM593791 U TW M59379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lves
gap
structure according
straw structure
ope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1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嘉陽
Original Assignee
徐嘉陽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徐嘉陽 filed Critical 徐嘉陽
Priority to TW108211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3791U/zh
Publication of TWM5937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3791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一種吸管結構,包括一第一半體,一側係凹入而形成一第一開口;一第二半體,一側係凹入而形成一可與第一開口對接之第二開口;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對接形成流動通道,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銜接處具一間隙;第一半體至少一端設一第一固定件,第二半體至少一端設一可與第一固定件連接之第二固定件,第一、二固定件位於第一、二半體間隙外的外周面上;第二半體至少一端設一沿第二半體長度方向佈設之抵緣,當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結合時,該抵緣係遮蔽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之間的間隙,藉以達成止漏及氣密之效用。

Description

吸管結構
本創作與吸管有關,尤指一種可方便使用、清洗,具重複使用之環保功能的吸管結構。
按,習用之環保吸管如第6圖所示,其係一環形之本體9開設一縫隙91而形成兩對合端92,對合端92設有扣接件93,然而為了使對合端92可彼此扣接,設置扣接件93則使本體9該處的厚度明顯大於其他部位,如此易使本體9過大過重;另外該習用環保吸管一側為環形段94,當本體9張開時,該環形段94會產生對應變形,但為了防止環形段94過度彎曲變形,所以本體9張開的幅度不得過大,但如此會造成清洗上的困難;然而,如果考慮將環形段94的設計厚度降低,而形成一連接薄片,此或許能增加本體9的張開幅度,但是如此會進一步加重本體9各區段厚度不均勻的問題,而且環形段94厚度降低相形下使得結構強度下降,在本體9反覆張合下,環形段94因彈性疲乏的損壞速度將會增快:另外,此種於對合端92設置扣接件93的形態,將使對合端92難以相互脫離,而且本體9的張開幅度有限,造成清洗上的困難。
另一種習用之環保吸管如第7圖所示,其同樣係一環形之本體10開設一縫隙101而形成兩對合端102,對合端102設有彼此交疊的扣接件103,因此該對合端102的厚度也明顯大於其他部位,而且使本體10中央通道的形狀呈現非圓形,此容易使固體顆粒通過中央通道時不順暢,或是敲擊本體10內壁,甚至是卡住;另外,該扣接件103的結構型態也使得對合端102不易相互張開,造成清洗上的困擾。
為了減少對合端的厚度,如第8圖所示另一種習用之環保吸管,該扣合端112的設計必須較為簡易而使體積減小,因此該扣合端112的扣接能力顯然有所不足,如果吸管稍受壓力時,扣合端112會彼此脫開;另外,因為扣合端112的設計小型化,此使得縫隙無法被有效的被遮蔽,則空氣容易由縫隙進入中央通道,如此會使得吸力降低甚至發生滲漏。
有鑑於此,如何改進上述問題即為本創作所欲解決之首要課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管結構。
為達前述之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吸管結構,其包括一第一半體,一側係凹入而形成一第一開口;一第二半體,一側係凹入而形成一可與第一開口對接之第二開口;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對接形成流動通道,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銜接處具一間隙;第一半體至少一端設一第一固定件,第二半體至少一端設一可與第一固定件連接之第二固定件,第一、二固定件位於第一、二半體間隙外的外周面上;第二半體至少一端設一沿第二半體長度方向佈設之抵緣,當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結合時,該抵緣係遮蔽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之間的間隙,藉以達成止漏及氣密之效用。
較佳地,第一、二半體之間隙係設一止漏件;該抵緣下端係設一遮蔽間隙之密合件;該第一固定件為一勾具,勾具與第一固定件間形成一夾置空間,該第二固定件為一凸粒,當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組合時,該凸粒係進入夾置空間而被勾具固定;該第一、二半體均呈拱形,包括兩延伸端與一中央段,延伸端的厚度大於中央段的厚度;該第一、二半體係以塑料製成,塑料係選自PP、HDPE、LDPE、PET、PS、PVC、PMMA、PC、PLA、PAS、PES、PPS、PCT、PETG、美耐皿樹脂、聚苯乙烯-丙烯腈;該第一、二半體之蕭氏硬度(Shore Hardness)HA不小於70A或蕭氏硬度HD不小於20D或蕭氏硬度HC不小於36C。
較佳地,該第一、二半體之另一端均設一連接肋,該連接肋位於第一、二半體間隙外的外周面上,連接肋之間設一端角,使第一、二半體藉該端角得相互張合;該連接肋一側為斜面,另一側為與第一、二半體之間隙銜接的平面;該第一、二半體係沿第一、二半體之長度方向佈設複數個連接肋。
而本創作之上述目的與優點,不難從下述所選用實施例之詳細說明與附圖中獲得深入了解。
請參閱第1至4圖,所示者為本創作吸管結構,其包括: 一第一半體1,一側係凹入而形成一第一開口11;一第二半體2,一側係凹入而形成一可與第一開口11對接之第二開口21;該第一、二半體1、2均呈拱形,包括兩延伸端12、22與一中央段13、23,延伸端12、22的厚度大於中央段13、23的厚度(當然延伸端12、22與中央段13、23亦可實施為近均等厚度的結構),如第3圖所示,第一、二半體1、2均為彎曲拱形,因而當第一、二半體1、2對接時,吸管結構截面呈現微橢圓狀,當然本創作的吸管結構亦可實施為矩形狀、圓形狀。
該第一、二半體1、2係以塑料製成,塑料可選自PP(聚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LDPE(低密度聚乙烯)、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S(聚苯乙烯)、PVC(聚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C(聚碳酸酯)、PLA(聚乳酸)、PAS(聚芳碸)、PES(聚醚碸)、PPS(聚苯硫醚)、PCT(聚對苯二甲酸1,4-環己烷二甲醇酯)、PETG(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環己烷二甲醇酯)、美耐皿樹脂、聚苯乙烯-丙烯腈,塑料具有彈性及韌性,可反覆承受壓力而不易於彈性疲乏;另外,該第一、二半體1、2之蕭氏硬度(Shore Hardness)HA不小於70A或蕭氏硬度HD不小於20D或蕭氏硬度HC不小於36C,則本創作的吸管結構能承受一般合理的壓力值。
第一開口11與第二開口21對接形成流動通道3,第一半體1與第二半體2銜接處具一間隙4,如第3圖所示,吸管結構的中央形成流動通道3,供飲料及固形物通過,而第一、二半體1、2以延伸端12、22互相銜接,間隙4及位於延伸端12、22之間;第一、二半體1、2之間隙4係設一止漏件41,因而當第一、二半體1、2組合時,止漏件41可防止飲料滲漏以及提供氣密效果,避免吸力受到影響。
第一半體1至少一端設一第一固定件14,第二半體2至少一端設一可與第一固定件14連接之第二固定件24,第一、二固定件14、24位於第一、二半體1、2間隙4外的外周面上,如第1至3圖所示,該第一固定件14為一勾具,勾具與第一固定件14間形成一夾置空間141,該第二固定件24為一凸粒,當第一半體1與第二半體2組合時,該凸粒係進入夾置空間141而被勾具固定。
第二半體2至少一端設一沿第二半體2長度方向佈設之抵緣25,當第一半體1與第二半體2結合時,該抵緣25係遮蔽第一半體1與第二半體2之間的間隙4,藉以達成止漏及氣密之效用,如第3圖所示,抵緣25係位於延伸端12、22的內側,當第一、二半體1、2的延伸端12、22互相銜接時,抵緣25係遮蔽間隙4,進一步提供防止飲料滲漏及氣密效果,且抵緣25下端係設一遮蔽間隙4之密合件251,該密合件251可配合止漏件41加強防滲漏及氣密效果;密合件251、止漏件41之蕭氏硬度係小於第一、二半體1、2,且密合件251、止漏件41可以黏接或熱熔等方式與第一、二半體1、2結合。
該第一、二半體1、2之另一端均設一連接肋15、26,該連接肋15、26位於第一、二半體1、2間隙4外的外周面上,連接肋15、26之間設一端角5,使第一、二半體1、2藉該端角5得相互張合,如第1至3圖所示,該連接肋15、26一側為斜面,另一側為與第一、二半體1、2之間隙銜接的平面,因此第一、二半體1、2得以端角5為支點進行張合,如第4圖所示,該第一、二半體1、2以端角5為支點之張開角度可大於180度(有利於張開清洗);另外,該第一、二半體1、2係沿第一、二半體1、2之長度方向佈設複數個連接肋15、26,如第第1、2圖所示,第一、二半體1、2係沿長度方向佈設三道連接肋15、26以及複數組勾具、凸粒。
第5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第一、二半體1、2兩端均設置勾具、凸粒,形成可完全相互分離的第一、二半體1、2。
本創作優點在於:
一、連接肋15、26、勾具及凸粒均設於第一、二半體1、2之外周面上,而不設於延伸端12、22上,因此延伸端12、22的厚度可以有效降低,使本創作的吸管結構輕量化及薄型化。
二、延伸端12、22的內側設置可遮蔽間隙4的抵緣25,如此可防止飲料滲漏以及提供氣密效果,但最重要的是,為了減少延伸端12、22的厚度,但又要防止間隙4發生滲漏,所以該抵緣25乃配合連接肋15、26與勾具及凸粒,使本創作吸管結構同時兼具降低厚度及防止滲漏的功能,一次解決習用技術的缺失。
三、延伸端12、22安裝止漏件41,以及抵緣25下方佈設密合件251,如此可有效加強防滲漏及氣密效果。
四、連接肋15、26安裝在第一、二半體1、2之外周面上,因此端角5位於間隙4之外,則第一、二半體1、2得藉由端角5呈現大幅度的張合,更便於使用者清洗流動通道。
惟,以上實施例之揭示僅用以說明本創作,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故舉凡等效元件之置換仍應隸屬本創作之範疇。
綜上所述,可使熟知本領域技術者明瞭本創作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依法提出申請。
本創作: 1:第一半體 11:第一開口 12:延伸端 13:中央段 14:第一固定件 141:夾置空間 15:連接肋 2:第二半體 21:第二開口 22:延伸端 23:中央段 24:第二固定件 25:抵緣 251:密合件 26:連接肋 3:流動通道 4:間隙 41:止漏件 141:夾置空間 5:端角 先前技術: 9:本體 91:縫隙 92:對合端 93:扣接件 94:環形段 10:本體 101:縫隙 102:對合端 103:扣接件 112:扣合端
第1圖為本創作張開狀態之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閉合狀態之立體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之剖視示意圖。 第3A圖為本創作之局部放大剖視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之張開狀態示意圖。 第5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之剖視示意圖。 第6圖為先前技術示意圖。 第7圖為先前技術示意圖。 第8圖為先前技術示意圖。
1:第一半體
11:第一開口
12:延伸端
13:中央段
14:第一固定件
2:第二半體
21:第二開口
22:延伸端
23:中央段
24:第二固定件

Claims (12)

  1. 一種吸管結構,包括:一第一半體,一側係凹入而形成一第一開口;一第二半體,一側係凹入而形成一可與第一開口對接之第二開口;第一開口與第二開口對接形成流動通道,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銜接處具一間隙;第一半體至少一端設一第一固定件,第二半體至少一端設一可與第一固定件連接之第二固定件,第一、二固定件位於第一、二半體間隙外的外周面上;第二半體至少一端設一沿第二半體長度方向佈設之抵緣,當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結合時,該抵緣係遮蔽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之間的間隙,藉以達成止漏及氣密之效用。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第一、二半體之間隙係設一止漏件。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該抵緣下端係設一遮蔽間隙之密合件。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該第一固定件為一勾具,勾具與第一固定件間形成一夾置空間,該第二固定件為一凸粒,當第一半體與第二半體組合時,該凸粒係進入夾置空間而被勾具固定。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該第一、二半體之另一端均設一連接肋,該連接肋位於第一、二半體間隙外的外周面上,連接肋之間設一端角,使第一、二半體藉該端角得相互張合。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該連接肋一側為斜面,另一側為與第一、二半體之間隙銜接的平面。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該第一、二半體係沿第一、二半體之長度方向佈設複數個連接肋。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該第一、二半體以端角為支點之張開角度可大於180度。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該第一、二半體均呈拱形,包括兩延伸端與一中央段,延伸端的厚度大於中央段的厚度。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該第一、二半體係以塑料製成。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塑料係選自PP、HDPE、LDPE、PET、PS、PVC、PMMA、PC、PLA、PAS、PES、PPS、PCT、PETG、美耐皿樹脂、聚苯乙烯-丙烯腈。
  1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管結構,其中,該第一、二半體之蕭氏硬度HA不小於70A或蕭氏硬度HD不小於20D或蕭氏硬度HC不小於36C。
TW108211372U 2019-08-27 2019-08-27 吸管結構 TWM5937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372U TWM593791U (zh) 2019-08-27 2019-08-27 吸管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1372U TWM593791U (zh) 2019-08-27 2019-08-27 吸管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3791U true TWM593791U (zh) 2020-04-21

Family

ID=711336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1372U TWM593791U (zh) 2019-08-27 2019-08-27 吸管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37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93791U (zh) 吸管結構
US20210164208A1 (en) Reversible baffle for disposer system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same in a sink flange of a disposer system
JP2016098979A (ja) セルフタップ用ボス
WO2020010928A1 (zh) 用于马桶安装的一体化密封圈
WO2021035514A1 (zh) 吸管结构
TW202108051A (zh) 吸管結構
JP5020670B2 (ja) 2軸延伸ブロー成形ボトル
CN103635398A (zh) 具有适于折叠的防拆封环的封盖
CN110494370A (zh) 铰链盖
KR101199847B1 (ko) 선박용 도어의 패킹구조
JP4780822B2 (ja) 容器口部及びキャップ
CN209814514U (zh) 纸浆模塑容器
JP6896924B2 (ja) アキュムレータ
CN201179771Y (zh) 活页固定装置
KR101224446B1 (ko) 선박용 도어의 패킹구조
US20170356407A1 (en) Intake noise reduction device
JP2016169552A (ja) パッキン及び水洗式大便器
CN219911736U (zh) 一种提高流化床气密性气流量的装置
WO2019174614A1 (zh) 箱体及箱体连接结构
JP4916850B2 (ja) ボトル
CN209398875U (zh)
KR100754252B1 (ko) 샐러드볼
CN203431158U (zh) 无死角的密封机构
CN217481884U (zh) 一种汽车侧开门驱动器的密封结构
TWM454386U (zh) 杯子用的杯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