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3680U - 中繼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中繼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3680U
TWM593680U TW108214494U TW108214494U TWM593680U TW M593680 U TWM593680 U TW M593680U TW 108214494 U TW108214494 U TW 108214494U TW 108214494 U TW108214494 U TW 108214494U TW M593680 U TWM593680 U TW M59368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docking
space
plu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44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凱弘
Original Assignee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宏致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144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3680U/zh
Publication of TWM593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3680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有關一種中繼連接器,係包括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其中該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為可供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橫向插入,再將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縱向對接,即可透過插座連接器之複數第一端子及插頭連接器之複數第二端子來供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進行電子訊號相互傳輸作業,便可使電子產品內部不會因第一電連接件或第二電連接件固定長度的因素,而無法適用不同尺寸的電子產品,便可避免重新選配、製造不同長度之電連接件,以有效控制製造成本及加速組裝的作業,藉此達到降低整體作業成本之效果。

Description

中繼連接器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中繼連接器,尤指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供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橫向插入,再將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縱向對接,使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進行電子訊號相互傳輸作業,以可避免重新選配、製造不同長度之電連接件,降低整體作業成本。
按,現今電子科技與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各式各樣電子相關產品陸續推陳出新,並逐漸趨向輕、薄、短、小,易於攜帶且運算及傳輸速度加快方向邁進,為了能使各種電子產品體積縮小,電子產品內部不同功能作用之電子零組件,則需更為微小化且精密,整體結構強度亦需加強,以因應目前電子產品之發展趨勢。
再者,為了使電子相關產品中之電子零組件能夠發揮其本身應有之功能,一般皆會以電連接器介面作為彼此之間進行電氣訊號傳輸與溝通之橋樑,且因訊號傳輸用電連接器之設計者通常會特別針對增加訊號傳輸量及體積微小化的雙重發展進行設計,所以端子數目多而體積輕、薄、短、小之軟性印刷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柔性扁平排線(Flexible Flat Cable,FFC)等型式的連接零件便應運而生,並愈來 愈得以廣泛運用於電腦及其周邊之電子設備中。
然而,一般電子產品(如: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等)會因規格、尺寸及外形的不同,而影響電子產品內部零組件(如:各種連接器、排線或電路板等)的使用,例如:筆記型電腦的尺寸大小不同,其內部電子零組件原所配置的軟性印刷電路板或柔性扁平排線等連接零件的長度,可能會而不夠或者過長,若太短者即會不敷使用,而若過長者,則又會妨礙、影響內部空間的配置、使用,所以一般廠商為了解決上述的問題,只能針對不同尺寸的筆記型電腦加以製造適合其規格的軟性印刷電路板或柔性扁平排線等,以致於提高整體的製造成本。
是以,要如何設法解決上述習用之缺失與不便,即為相關業者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故,創作人有鑑於上述之問題與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試作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中繼連接器之新型誕生。
本創作之第一目的乃在於該插座連接器之絕緣座體頂面設有與複數第一端子槽連通之對接空間,並於絕緣座體前方設有與複數第一端子槽連通且供第一電連接件橫向插入之第一插接空間,且絕緣座體內定位有複數第一端子之第一基部,再於第一基部一側設有位於對接空間內之第一對接部,而另側設有位於第一插接空間內且與第一電連接件電性接觸之第二對接部,且該插頭連接器之絕緣基座底面設有供縱向對接於對接空間內之對接體,並於絕緣基座後方設有與複數第二端子槽連通且供第二電 連接件橫向插入之第二插接空間,而絕緣基座內定位有複數第二端子之第二基部,且第二基部一側設有延伸於對接體處且與第一對接部相互對接之第三對接部,而第二基部另側設有位於第二插接空間內且與第二電連接件電性接觸之第四對接部,其因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為可供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橫向插入,再將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縱向對接,即可透過插座連接器之複數第一端子及插頭連接器之複數第二端子來供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進行電子訊號相互傳輸作業,即可使電子產品內部不會因第一電連接件或第二電連接件固定長度的因素,而無法適用不同尺寸的電子產品,便可避免重新選配、製造不同長度之電連接件,以有效控制製造成本及加速組裝的作業,藉此達到降低整體作業成本之目的。
本創作之第二目的乃在於該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橫向插入至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時,該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為可分別透過第一殼體之第一彈臂及第二殼體之第二彈臂來自動扣持於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相對二側之第一凸板及第二凸板側面處,以使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穩固結合於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中不易分離,進而達到提升組裝時便利性及使用時穩定性之目的。
本創作之第三目的乃在於該絕緣基座之對接體向下插入至絕緣座體之對接空間內的過程中,其對接空間及對接體即可透過第一導斜面及第二導斜面相互導引接觸,使對接體順暢地從對接空間上方開口進入至對接空間內部,以達到提升組裝時流暢度之目的。
本創作之第四目的乃在於該絕緣基座之對接體向下插入至絕緣座體之對接空間內時,其對接體左、右二側處之凸塊必須先對位對接 空間左、右二側處之凹槽處,才可使其相互插接結合,以可具有防呆之作用,進而達到避免插座連接器之複數第一端子及插頭連接器之複數第二端子受到錯誤方向插設而損壞的情況發生之目的。
本創作之第五目的乃在於該插座連接器之第一殼體及插頭連接器之第二殼體可為金屬材質製成,當複數第一端子及複數第二端子進行電子訊號傳輸作業時,即可透過金屬材質製之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來具有屏蔽功能,以可達到降低雜訊及串音干擾之目的。
本創作之第六目的乃在於該複數第一端子之第二對接部為具有二第一夾持臂,而該複數第二端子之第四對接部具有二第二夾持臂,所以當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插入至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中時,即可透過二第一夾持臂及二第二夾持臂來形成雙向接觸,使第一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不需要區分正反面皆可插接形成電性接觸,以達到提升使用上便利性之目的。
1‧‧‧插座連接器
11‧‧‧絕緣座體
111‧‧‧第一端子槽
1111‧‧‧第一定位槽
1112‧‧‧第一開孔
112‧‧‧對接空間
1120‧‧‧開口
1121‧‧‧凹槽
1122‧‧‧第一限位槽
1123‧‧‧第一導斜面
113‧‧‧第一插接空間
1130‧‧‧第一插接口
114‧‧‧第一缺槽
1141‧‧‧導引槽
115‧‧‧定位塊
12‧‧‧第一端子
121‧‧‧第一基部
122‧‧‧第一對接部
1220‧‧‧第一對接槽
1221‧‧‧對接臂
123‧‧‧第二對接部
1230‧‧‧第一夾持空間
1231‧‧‧第一夾持臂
1232‧‧‧第一接觸點
13‧‧‧第一殼體
130‧‧‧第一容置空間
131‧‧‧第一彈臂
1311‧‧‧第一扣持體
132‧‧‧定位孔
2‧‧‧插頭連接器
21‧‧‧絕緣基座
211‧‧‧第二端子槽
2111‧‧‧第二定位槽
2112‧‧‧第二開孔
212‧‧‧對接體
2121‧‧‧凸塊
2122‧‧‧第二限位槽
2123‧‧‧第二導斜面
213‧‧‧第二插接空間
2130‧‧‧第二插接口
214‧‧‧第二缺槽
215‧‧‧固定塊
22‧‧‧第二端子
221‧‧‧第二基部
222‧‧‧第三對接部
2221‧‧‧卡勾
223‧‧‧第四對接部
2230‧‧‧第二夾持空間
2231‧‧‧第二夾持臂
2232‧‧‧第二接觸點
23‧‧‧第二殼體
230‧‧‧第二容置空間
231‧‧‧第二彈臂
2311‧‧‧第二扣持體
232‧‧‧固定孔
3‧‧‧第一電連接件
31‧‧‧第一插接部
311‧‧‧第一接點
32‧‧‧第一凸板
4‧‧‧第二電連接件
41‧‧‧第二插接部
411‧‧‧第二接點
42‧‧‧第二凸板
第一圖 係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之立體外觀圖。
第二圖 係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三圖 係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 係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之側視剖面圖。
第五圖 係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之立體外觀圖。
第六圖 係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
第七圖 係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
第八圖 係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之側視剖面圖。
第九圖 係為本創作使用前之立體外觀圖。
第十圖 係為本創作對接後之側視剖面圖。
第十一圖 係為本創作對接後之另一側視剖面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茲繪圖就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一至八圖所示,係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之立體外觀圖、插座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插座連接器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插座連接器之側視剖面圖、插頭連接器之立體外觀圖、插頭連接器之立體分解圖、插頭連接器另一視角之立體分解圖及插頭連接器之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本創作係包括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其中:
該插座連接器1為包括絕緣座體11、複數第一端子12及第一殼體13,其中該絕緣座體11內部形成有複數第一端子槽111,並於各第一端子槽111頂面處凹設有第一定位槽1111,且各第一端子槽111底面處設有貫通至外部之第一開孔1112,而絕緣座體11頂面凹設有與複數第一端子槽111連通且呈ㄇ字型之對接空間112,再於對接空間112左、右二側處分別朝前剖設有凹槽1121,且對接空間112後側及下方壁面上凹設有複數第一限位槽1122,並於對接空間112上方開口1120周緣處形成有第一導斜面1123,再於絕緣座體11前方處開設有與複數第一端子槽111連通之第一插接空間 113,而第一插接空間113前方形成有第一插接口1130,並於第一插接口1130左、右二側處分別朝內剖設有第一缺槽114,且絕緣座體11底面並位於複數第一缺槽114相對後方處設有導引槽1141,再於絕緣座體11底面處凸設有複數定位塊115。
上述複數第一端子12為分別定位於絕緣座體11之複數第一端子槽111內,且該第一端子12具有嵌合固定於第一端子槽111的第一定位槽1111中之第一基部121,並於第一基部121一側設有位於對接空間112內之第一對接部122,且第一對接部122具有呈S狀並限位於對接空間112的第一限位槽1122內之對接臂1221,並於對接臂1221與第一基部121之間形成有第一對接槽1220,而第一基部121另側設有位於第一插接空間113內之第二對接部123,且第二對接部123具有二第一夾持臂1231,再於二第一夾持臂1231之間形成有第一夾持空間1230,且二第一夾持臂1231相鄰於第一夾持空間1230二側處分別形成有凸起之第一接觸點1232,而該第一殼體13為組裝於絕緣座體11底部,且第一殼體13內部形成有供絕緣座體11置入之第一容置空間130,並於第一殼體13底面左、右二側處分別設有延伸至第一缺槽114內之第一彈臂131,而第一彈臂131末端反折延伸有第一扣持體1311,再於第一殼體13底面設有可供複數定位塊115扣入定位之複數定位孔132。
該插頭連接器2為包括絕緣基座21、複數第二端子22及第二殼體23,其中該絕緣基座21內部形成有複數第二端子槽211,並於各第二端子槽211底面處凹設有第二定位槽2111,且各第二 端子槽211頂面處設有貫通至外部之第二開孔2112,而絕緣基座21底面凸設有呈口字型之對接體212,再於對接體212左、右二側處分別朝前設有凸塊2121,且對接體212後側壁面設有與複數第二端子槽211連通之複數第二限位槽2122,並於對接體212底面周緣處形成有第二導斜面2123,再於絕緣基座21後方處開設有與複數第二端子槽211連通之第二插接空間213,而第二插接空間213後方形成有第二插接口2130,並於第二插接口2130左、右二側處分別朝內剖設有第二缺槽214,再於絕緣基座21頂面處凸設有複數固定塊215。
上述複數第二端子22為分別定位於絕緣基座21之複數第二端子槽211內,且該複數第二端子22具有嵌合固定於第二端子槽211的第二定位槽2111中之第二基部221,並於第二基部221一側設有延伸於對接體212處且呈一外露之第三對接部222,且第三對接部222具有位於第二限位槽2122中呈一外露之卡勾2221,而第二基部221另側設有位於第二插接空間213內之第四對接部223,且第四對接部223具有二第二夾持臂2231,再於二第二夾持臂2231之間形成有第二夾持空間2230,且二第二夾持臂2231相鄰於第二夾持空間2230二側處分別形成有凸起之第二接觸點2232,而該第二殼體23為組裝於絕緣基座21頂部,且第二殼體23內部形成有第二容置空間230,並於第二殼體23頂面左、右二側處分別設有延伸至第二缺槽214內之第二彈臂231,而第二彈臂231末端反折延伸有第二扣持體2311,再於第二殼體23底面設有可供複數固定塊 215扣入定位之複數固定孔232。
另外,上述插座連接器1之第一殼體13及插頭連接器2之第二殼體23可為金屬材質製成。
再請參閱第九、十、十一圖所示,係為本創作使用前之立體外觀圖、對接後之側視剖面圖及對接後之另一側視剖面圖,由圖中可清楚看出,當本創作於實際使用時,係可先將第一電連接件3(如:軟性印刷電路板或柔性扁平排線等電連接件)及第二電連接件4(如:軟性印刷電路板或柔性扁平排線等電連接件)分別橫向插入至插座連接器1之絕緣座體11及插頭連接器2之絕緣基座21中,該第一電連接件3一側之第一插接部31及第二電連接件4一側之第二插接部41便可從第一插接空間113之第一插接口1130及第二插接空間213之第二插接口2130進入,並將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持續朝內插入,同時,該第一插接部31及第二插接部41相對二側之第一凸板32及第二凸板42即會分別推抵於第一殼體13的二第一彈臂131之第一扣持體1311及第二殼體23的二第二彈臂231之第二扣持體2311,以使二第一彈臂131及二第二彈臂231產生彈性變形,進而使第一插接部31及第二插接部41分別進入至絕緣座體11之第一插接空間113及絕緣基座21之第二插接空間213內,並插入至複數第一端子12的第二對接部123之第一夾持空間1230及複數第二端子22的第四對接部223之第二夾持空間2230中,此時,該第二對接部123及第四對接部223即會分別透過二第一夾持臂1231上之第一接觸點1232及二第二夾持臂2231上之第二接觸點2232來夾持於第一插接部3 1及第二插接部41表面上之複數第一接點311及複數第二接點411呈一定位,並形成電性導通狀態,而當二第一凸板32及二第二凸板42通過二第一彈臂131之第一扣持體1311及二第二彈臂231之第二扣持體2311處後,該二第一彈臂131及二第二彈臂231便會產生彈性復位,藉此扣持住二第一凸板32及二第二凸板42側面,從而避免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脫離至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外部。
而待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穩固定位於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上後,即可將插頭連接器2縱向組裝於插座連接器1上,以使絕緣基座21之對接體212向下插入至絕緣座體11之對接空間112內,並使對接體212左、右二側處之凸塊2121對位插入至對接空間112左、右二側處之凹槽1121中,其插入的過程中,該對接空間112及對接體212便會透過第一導斜面1123及第二導斜面2123相互導引接觸,使對接體212順暢地從對接空間112上方開口1120進入至對接空間112內部,且待對接體212插入至對接空間112中後,該複數第二端子22之第三對接部222為與複數第一端子12之第一對接部122形成對接,進而使第三對接部222之卡勾2221與第一對接部122之對接臂1221相互卡持呈一電性導通,藉此可透過複數第一端子12及複數第二端子22來將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電子訊號相互傳輸,從而完成本創作之使用。
本創作為具有下列之優點:
(一)該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為可供第一電連接 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橫向插入,再將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縱向對接,即可透過插座連接器1之複數第一端子12及插頭連接器2之複數第二端子22來供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進行電子訊號相互傳輸作業,其因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為可利用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來進行對接,即可使電子產品內部不會因第一電連接件3或第二電連接件4固定長度的因素,而無法適用不同尺寸的電子產品,便可避免重新選配、製造不同長度之電連接件,以有效控制製造成本及加速組裝的作業,藉此達到降低整體作業成本之效果。
(二)該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橫向插入至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時,該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為可分別透過第一殼體13之第一彈臂131及第二殼體23之第二彈臂231來自動扣持於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相對二側之第一凸板32及第二凸板42側面處,以使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穩固結合於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中不易分離,進而提升組裝時便利性及使用時之穩定性。
(三)該絕緣基座21之對接體212向下插入至絕緣座體11之對接空間112內的過程中,其對接空間112及對接體212即可透過第一導斜面1123及第二導斜面2123相互導引接觸,使對接體212順暢地從對接空間112上方開口1120進入至對接空間112內部,以提升組裝時之流暢度。
(四)該絕緣基座21之對接體212向下插入至絕緣座體11之對接空間112內時,其對接體212左、右二側處之凸塊21 21必須先對位對接空間112左、右二側處之凹槽1121處,才可使其相互插接結合,以可具有防呆之作用,進而避免插座連接器1之複數第一端子12及插頭連接器2之複數第二端子22受到錯誤方向插設而損壞的情況發生。
(五)該插座連接器1之第一殼體13及插頭連接器2之第二殼體23可為金屬材質製成,當複數第一端子12及複數第二端子22進行電子訊號傳輸作業時,即可透過金屬材質製之第一殼體13及第二殼體23來具有屏蔽功能,以可降低雜訊及串音干擾。
(六)該複數第一端子12之第二對接部123為具有二第一夾持臂1231,而該複數第二端子22之第四對接部223具有二第二夾持臂2231,所以當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插入至插座連接器1及插頭連接器2中時,即可透過二第一夾持臂1231及二第二夾持臂2231來形成雙向接觸,使第一電連接件3及第二電連接件4不需要區分正反面皆可插接形成電性接觸,以達到提升使用上之便利性。
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中繼連接器於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創作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新型,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 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新型,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插座連接器
11‧‧‧絕緣座體
112‧‧‧對接空間
1120‧‧‧開口
1121‧‧‧凹槽
1122‧‧‧第一限位槽
1123‧‧‧第一導斜面
114‧‧‧第一缺槽
122‧‧‧第一對接部
1221‧‧‧對接臂
13‧‧‧第一殼體
1311‧‧‧第一扣持體
2‧‧‧插頭連接器
21‧‧‧絕緣基座
215‧‧‧固定塊
23‧‧‧第二殼體
231‧‧‧第二彈臂
2311‧‧‧第二扣持體
232‧‧‧固定孔
3‧‧‧第一電連接件
31‧‧‧第一插接部
311‧‧‧第一接點
32‧‧‧第一凸板
4‧‧‧第二電連接件
41‧‧‧第二插接部
411‧‧‧第二接點
42‧‧‧第二凸板

Claims (16)

  1. 一種中繼連接器,係包括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其中:
    該插座連接器為具有絕緣座體,並於絕緣座體內部形成有複數第一端子槽,且絕緣座體頂面設有與複數第一端子槽連通之對接空間,再於絕緣座體前方處開設有與複數第一端子槽連通且供預設第一電連接件橫向插入之第一插接空間,而第一插接空間前方形成有供預設第一電連接件的第一插接部穿過之第一插接口,再於絕緣座體內定位有複數第一端子,且各第一端子具有定位於第一端子槽中之第一基部,並於第一基部一側設有位於對接空間內之第一對接部,而第一基部另側設有位於第一插接空間內且與預設第一插接部的第一接點形成電性接觸之第二對接部;
    該插頭連接器為具有絕緣基座,並於絕緣基座內部形成有複數第二端子槽,且絕緣基座底面設有供縱向對接於對接空間內之對接體,再於絕緣基座後方處開設有與複數第二端子槽連通且供預設第二電連接件橫向插入之第二插接空間,而第二插接空間後方形成有供預設第二電連接件的第二插接部穿過之第二插接口,再於絕緣基座內定位有複數第二端子,且該複數第二端子具有定位於第二端子槽中之第二基部,並於第二基部一側設有延伸於對接體處且與第一對接部相互對接之第三對接部,而第二基部另側設有位於第二插接空間內且與預設第二插接部的第二接點形成電性接觸之第四對接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槽頂面處為凹設有供第一端子的第一基部定位之第一定位槽,且各第一端子槽 底面處設有貫通至外部之第一開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座體之對接空間左、右二側處為分別朝前剖設有凹槽,而該絕緣基座之對接體左、右二側處分別朝前設有供對位結合於凹槽內之凸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對接空間後側及下方壁面上為凹設有複數第一限位槽,而該第一端子之第一對接部具有限位於第一限位槽內之對接臂,並於對接臂與第一基部之間形成有供對接體插入之第一對接槽,而該對接體後側壁面設有與複數第二端子槽連通之複數第二限位槽,而該第三對接部具有位於第二限位槽中呈一外露且與對接臂相互對接之卡勾。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座體之對接空間上方開口周緣處為形成有第一導斜面,而該絕緣基座之對接體底面周緣處形成有與第一導斜面相互導引接觸之第二導斜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第一端子之第二對接部為具有夾持於預設第一電連接件二側表面上之二第一夾持臂,並於二第一夾持臂之間形成有供預設第一電連接件置入之第一夾持空間,且二第一夾持臂相鄰於第一夾持空間二側處分別形成有與預設第一插接部的第一接點形成電性接觸之第一接觸點。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座體底部為裝設有第一殼體,且第一殼體內部形成有供絕緣座體置入之第一容置空間,並於第一殼體底面左、右二側處分別設有供彈性扣持於預設第一電連接件的二第一凸板側邊處之第一彈臂。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彈臂末端為反折延伸有供彈性扣持於預設第一電連接件的二第一凸板側邊處之第一扣持體。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第一插接空間之第一插接口左、右二側處為分別朝內剖設有供第一彈臂伸入之第一缺槽。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座體底面處為凸設有複數定位塊,而該第一殼體底面設有供複數定位塊扣入定位之複數定位孔。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端子槽底面處為凹設有供第二端子的第二基部定位之第二定位槽,且各第二端子槽頂面處設有貫通至外部之第二開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第四對接部為具有夾持於預設第二電連接件二側表面上之二第二夾持臂,並於二第二夾持臂之間形成有供預設第二電連接件置入之第二夾持空間,且二第二夾持臂相鄰於第二夾持空間二側處分別形成有與預設第二插接部的第二接點形成電性接觸之第二接觸點。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基座頂部為裝設有第二殼體,且第二殼體內部形成有供絕緣基座置入之第二容置空間,並於第二殼體頂面左、右二側處分別設有供彈性扣持於預設第二電連接件的二第二凸板側邊處之第二彈臂。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第二彈臂末端 為反折延伸有供彈性扣持於預設第二電連接件的二第二凸板側邊處之第二扣持體。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第二插接口左、右二側處為分別內剖設有供第二彈臂伸入之第二缺槽。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中繼連接器,其中該絕緣基座頂面處為凸設有複數固定塊,而該第二殼體底面設有供複數固定塊扣入定位之複數固定孔。
TW108214494U 2019-11-01 2019-11-01 中繼連接器 TWM593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4494U TWM593680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中繼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4494U TWM593680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中繼連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3680U true TWM593680U (zh) 2020-04-11

Family

ID=71133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4494U TWM593680U (zh) 2019-11-01 2019-11-01 中繼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3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103207A (en) Shielded insertion and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flat cable connector
TWM584995U (zh) 母座連接器、公頭連接器及其組合
TWI802244B (zh) 具分流結構的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件
TWM593680U (zh) 中繼連接器
TWM574773U (zh) 電連接器
CN211929737U (zh) 中继连接器
TWI707505B (zh) 軟性電路板對板連接器組合
TWM536797U (zh) 線對板電連接器組合
TWM606399U (zh) 電連接器之接地結構
TWM469648U (zh) 電連接器
TWI524606B (zh) Micro USB connector with card function
TWI742631B (zh) 電連接器
TWM586896U (zh) 電連接器
TWI786393B (zh) 電連接器
TWM542279U (zh) 線對板之電連接器模組
TWM600020U (zh) 連接器組合之鎖定結構
TWM630212U (zh) 具前置插接機構的線端連接器及其連接器組
TWM614617U (zh) 具有軟板自動鎖合之電連接器構造
TWM551763U (zh) 電連接器
TWM575928U (zh) Wire-to-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and its board end connector and line end connector
TWM590794U (zh) 具可傳輸高速訊號之電連接器
TWM631792U (zh) 電連接器之結構(四)
TWI445259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TWI524607B (zh) Mini USB connector
TWM556943U (zh) 線對板連接器組合及其板端連接器及線端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