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91062U - 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及其插座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及其插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91062U
TWM591062U TW108214678U TW108214678U TWM591062U TW M591062 U TWM591062 U TW M591062U TW 108214678 U TW108214678 U TW 108214678U TW 108214678 U TW108214678 U TW 108214678U TW M591062 U TWM591062 U TW M59106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ocket
plug
tube
cannula
block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146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秀雲
Original Assignee
劉秀雲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劉秀雲 filed Critical 劉秀雲
Priority to TW1082146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91062U/zh
Publication of TWM5910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91062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一種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是設有快速透過插頭結合構造、插座結合構造可拆卸地連接的插頭以及插座,在該插頭的插頭管內設有穿插元件,在該穿插元件內部設有流道,在穿插元件的前端套設可受壓後退的阻推環,利用阻推環封閉流道的外端,配合阻推環在插座管的前端設有插管部,在該插座管的前端面設有孔徑較小的插孔並在該處形成阻塞凸緣,在插管座內滑動設有被彈簧推動往前抵觸阻塞凸緣而封閉該插孔的的阻塞元件;透過本新型插頭與插座可快速拆開、結合油壓管體的設計,讓龍頭連同煞車把手更換後能快速重裝碟煞系統,方便使用者利用。

Description

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及其插座
本新型涉及一種油壓管路的接頭,尤其是涉及一種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
一般自行車的碟煞系統是在龍頭設有煞車把手,在車輪的碟盤旁設有碟煞裝置,再於煞車把手與碟煞裝置之間連接設有油壓管體,使煞車把手被按壓時能夠透過液壓的壓力驅動碟煞裝置夾煞碟盤達到煞車的效果。
現有自行車在各種路況騎乘時有更換龍頭形態的需求,若要更換龍頭時,由於碟煞系統的煞車把手結合在龍頭上,這時就需要先將龍頭的煞車把手拆卸下來才能更換新的龍頭,在新的龍頭安裝完成後又需要重新安裝煞車把手,如此反覆的安裝過程十分的麻煩。
由於現有自行車碟煞系統是在把手與碟煞裝置之間連接一條油壓管體,當需要更換龍頭時需要反覆拆卸、安裝煞車把手造成麻煩。為此,本新型於油壓管體中間設有可快速拆卸的接頭,達到自行車更換龍頭時可連同煞車把手一同更換,方便使用者快速安裝的功效。
為達到上述創作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包括一插頭以及一與該插頭配合的插座,其中:
該插頭包括一插頭管、一穿插元件與一阻推環,在該插頭管的前端向內凸設一前凸緣,在該插頭管的前端部周圍形成一插頭結合構造,在該插頭管的後方設有一與其相通的插頭油管接口;該穿插元件設有一底座,該底座固定在該插頭管內,在該底座的中間向前延伸一插桿,該插桿的前端伸抵該前凸緣的內側,在該穿插元件的軸心位置穿設一插桿通孔,該插桿通孔的後端穿出該底座的後面,在該插桿通孔與該插桿前端部的外周面之間至少貫穿一插桿側孔;該阻推環可滑動地套設在該插桿並擋止在該前凸緣,該阻推環封閉各插桿側孔,在該阻推環與該底座之間抵靠設有一壓縮狀態的阻推環彈簧;
該插座包括一插座管與一阻塞元件,在該插座管的前端部形成一插管部,該插管部可插入該插頭管的前端內,配合該插頭結合構造在該插管部的周圍形成一插座結合構造,以該插座結合構造能與該插管結合構造可拆卸地結合,在該插座管內沿軸心方向形成一插管流道,配合該插桿的形狀在該插管流道的前端形成一直徑較窄的插孔,在該插孔處的周圍形成一阻塞凸緣,於該插管流道的周圍形成一彈簧抵靠緣,該阻塞元件直徑小於該插管流道的寬度並且可前後移動地設於該插管流道,在該彈簧抵靠緣以及該阻塞元件之間抵靠設有一壓縮狀態的阻塞彈簧,施力將該阻塞元件抵靠在該阻塞凸緣而封閉該插孔,在該插座管的後方設有一與其相通的插座油管接口。
進一步,本新型在所述插頭管後半段的外周面形成一插頭外螺紋,配合該插頭管的後端設有一銜接頭以及一調整螺帽,該銜接頭是直管體並且將前端部向前插入該插頭管的後端部內,在該銜接頭的外周面向周圍凸設一環狀的銜接頭扣環,所述插頭油管接口形成在該銜接頭的後端;該調整螺帽螺合在該插頭外螺紋,該調整螺帽的後端向後伸出該插頭管的後端,在該調整螺帽的後端向內凸設一後凸緣,以該後凸緣卡扣在該銜接頭扣環的後側,在該銜接頭的前端與所述的穿插元件的後端之間抵靠設有一壓縮狀態的頂推彈簧。
進一步,本新型在所述調整螺帽的周圍沿徑向貫穿一個以上的定位螺孔,在各定位螺孔分別螺鎖一定位螺桿,各定位螺桿的內端分別緊迫所述插頭管的外周面,固定該調整螺帽的位置。
進一步,本新型所述的阻塞元件是鋼珠,在所述插孔處的周圍嵌設一防漏環,所述阻塞凸緣形成於該防漏環的內側。
更進一步,本新型在所述插座管後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插座管外螺紋,配合該插座管外螺紋設有一銜接座,該銜接座設有一螺帽本體,以該螺帽本體螺合固定在該插座管外螺紋,由該螺帽本體向後延伸一末端,所述插座油管接口形成在該末端的軸心位。
較佳的,本新型所述插頭結合構造是在所述插頭管的前端部周圍形成一外螺紋構造;在所述插座管外周面接鄰所述插管部後側處向周圍凸設形成一外管扣環,配合該外管扣環設有一插座外管,該插座外管是直管體並且於後端向內凸設一外管扣緣,以該外管扣緣可轉動地卡扣在該外管扣環的後側,使該插座外管環繞在該插管部的周圍;所述的插座結合構造是在該插座外管的內周面形成一內螺紋構造。
較佳的,本新型所述插頭結合構造是在所述插頭管前端的相反兩側向後剖開形成兩條直線的剖溝,在所述兩剖溝後端分別朝相同的旋轉方向延伸形成一旋轉溝,在所述各旋轉溝的末端向前凹入形成一插銷凹口,所述插座結合構造是在所述插管部中間外周面的相反兩側固設兩插銷。
當本新型使用時,是將連接在碟煞裝置與煞車把手之間的油壓管體分為兩段且設有兩油壓管接頭,將其中一油壓管接頭結合在該插頭後端的插頭油管接口,並將另一個油壓管接頭結合在該插座後端的插座油管接口,透過該插頭結合構造與該插座結合構造可拆卸地結合的方式將插頭與插頭銜接結合。
該插頭與插座可拆卸地結合的過程中,該插管部的前端插入該插頭管內將該阻推環向後推,並且該插桿的前端由該插孔穿入該插管流道內,將該阻塞元件向後頂開,這時結合在該插頭後端的油壓管接頭會透過該穿插元件的插桿通孔、插桿側孔,與該插座內的插管流道連接至另一油壓管接頭,使自行車碟煞系統的油壓管體連通。
本新型的功效在於,當要連同煞車把手一起更換自行車的龍頭時,例如結合在碟煞裝置的油壓管體是插座時,是在煞車把手一端的油壓管體結合插頭,將插頭與插座拆開為分離的狀態後,即可在自行車上更換另一個設有煞車把手的龍頭,新的龍頭上結合的煞插把手的油壓管體配合插座設有本新型的插頭,當將新更換在自行車上的龍頭安裝好後,即可透過插頭與插座銜接結合的方式重新設置碟煞系統,結合過程十分快速而能方便使用者利用。
為能詳細瞭解本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施,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看圖1至圖3所示的第一較佳實施例,本新型提供一種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包括一插頭10以及能夠與該插頭10配合銜接的插座20,其中:
該插頭10的構造包括一插頭管11、一穿插元件12、一阻推環13、一銜接頭14以及一調整螺帽15;該插頭管11是具有前、後兩端的直管體,在該插頭管11的前端向內凸設一環狀的前凸緣111,在該插頭管11的前端部周圍形成一外螺紋構造112,以該外螺紋構造112作為一插頭結合構造1,在該插頭管11後半段的外周面形成一插頭外螺紋113,在該插頭管11中間的內周面形成一插頭內螺紋114,在接鄰該外螺紋構造112的後側處,於該插頭管11的外周面形成一擋止環115。
該穿插元件12設置在該插頭管11內,該穿插元件12設有一底座121,該底座121的周圍設有螺紋而以該處螺鎖固定在該插頭內螺紋114,在該底座121前端的中間沿該插頭管11軸心的位置向前延伸形成一插桿122,該插桿122是直桿體並且外徑的尺寸小於該插頭管11內徑的尺寸,該插桿122的前端伸抵該前凸緣111的內側,在該穿插元件12的軸心位置穿設一插桿通孔123,該插桿通孔123的後端穿出該底座121的後面,該插桿通孔123的前端延伸至該插桿122的前端部內,在該插桿通孔123前端的周圍與該插桿122前端部的外周面之間至少貫穿一個插桿側孔124,如本較佳實施例是貫穿設有四個插桿側孔124,在該插桿122的前端面形成一半球形的凹窩125。
該阻推環13是圓環體並且以可沿該插桿122前、後滑動的形態套設在該插桿122的前端部,該阻推環13的外周面抵靠在該插頭管11的內周面,且該阻推環13的內周面封閉所有的插桿側孔124,該阻推環13的外周面前半部直徑較窄而於外周面的中間形成一肩部131,以該肩部131擋止在該前凸緣111後側,在該阻推環13的後端面以及該底座121的前端面之間抵靠設有一壓縮狀態的阻推環彈簧132。
該銜接頭14是直管體,並且將前端部可滑動地向前插入該插頭管11的後端部內,在該銜接頭14的外周面向周圍凸設一環狀的銜接頭扣環141,該銜接頭扣環141與該插頭管11的後端部間隔,在該銜接頭14前端部的外周面嵌設一銜接頭防漏環142,該銜接頭防漏環142的周圍抵靠在該插頭管11後端部的內周面,在該銜接頭14的後端的軸心位形成一插頭油管接口143,該插頭油管接口143與該插頭管11的後端相通。
該調整螺帽15螺合在該插頭管11後端部的該插頭外螺紋113,該調整螺帽15的後端向後伸出該插頭管11的後端,在該調整螺帽15後端向內凸設一後凸緣151,該後凸緣151卡扣在該銜接頭扣環141後側,在該插頭管11內設有一頂推彈簧16,該頂推彈簧16是壓縮狀態並且抵靠在該銜接頭14的前端與該穿插元件12的後端之間,利用該頂推彈簧16施力使該銜接頭扣環141持續地抵靠在該後凸緣151定位,將該銜接頭14固定在該插頭管11的後端,在該調整螺帽15前端的周圍沿徑向貫穿一個以上的定位螺孔152,如本較佳實施例是在相反兩側貫穿兩定位螺孔152,在兩定位螺孔152分別螺鎖一定位螺桿153,兩定位螺桿153的內端分別緊迫該插頭管11的外周面,固定該調整螺帽15的位置。
該插座20包括一插座管21、一阻塞元件22、一插座外管23以及一銜接座24;該插座管21是前、後兩段管體螺鎖結合而成的直管體,配合該插頭管11前端與該插桿122前端之間的間隔,也就是該前凸緣111的內周緣與該插桿122外周面之間的間隔,在該插座管21的前端部形成一圓管狀的插管部211,該插管部211可穿過該前凸緣111的內側插入該插頭管11的前端部內,在該插座管21內沿軸心方向形成一插管流道212,配合該插桿122的形狀在該插管流道212的前端形成一直徑較該插管流道212後側直徑窄的插孔213,在該插孔213處的周圍嵌設一防漏環214,於該防漏環214的內側形成一阻塞凸緣2141,於該插管流道212後側的周圍形成一環狀的彈簧抵靠緣215,在該插座管21外周面接鄰該插管部211後側處向周圍凸設形成一外管扣環216,在該插座管21後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插座管外螺紋217。
該阻塞元件22是直徑略小於該插管流道212寬度的鋼珠,該阻塞元件22可前後移動地設於該插管流道212內,在該插管流道212內設有一壓縮狀態的阻塞彈簧25,該阻塞彈簧25的兩端分別抵靠在該彈簧抵靠緣215以及該阻塞元件22,使該阻塞元件22受力而抵靠在該阻塞凸緣2141而封閉該插孔213。
該插座外管23是直管體,該插座外管23的後端向內凸設一環狀的外管扣緣232,以該外管扣緣232可轉動地卡扣在該外管扣環216的後側並且周圍而往前延伸,該插座外管23的內徑尺寸大於該插座管21前端部的外徑尺寸,且該插座外管23環繞在該插管部211的周圍;配合作為該插頭結合構造1的外螺紋構造112,在該插座外管23的內周面形成一內螺紋構造231,以位於該插管部211周圍的該內螺紋構造231作為一種配合該插頭結合構造1的插座結合構造2。
該銜接座24設有一螺帽本體241,以該螺帽本體241螺合在該插座管外螺紋217固定,由該螺帽本體241的後側向後延伸一末端242,在該末端242的軸心位設有一插座油管接口243,該插座油管接口243的前端與該插管流道212的後端相通。
當前述的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使用時,如圖1、圖4所示,該插頭10後端的該插頭油管接口143與一油壓管接頭A螺鎖結合,該插座20後端的該插座油管接口243與另一油壓管接頭A螺鎖結合。當要快速地透過該插頭結合構造1以及該插座結合構造2將該插頭10與該插座20銜接結合,使得兩油壓管接頭A連接的油壓管體能藉此快速地相連時,如圖4、圖5所示,是轉動該插座外管23,將插頭10的外螺紋構造112螺鎖至該插座20的內螺紋構造231定位,這時該插頭管11的前端會進入該插座外管23內。
該插頭管11的前端進入該插座外管23的過程中,該插管部211的前端插入該插頭管11的前端內,將該阻推環13向後推而壓縮該阻推環彈簧132,此外該插桿122的前端會由該插孔213穿入該插管流道212內,該插桿122的前端以該凹窩125內面抵靠並將該阻塞元件22向後頂推,使該阻塞元件22由該插孔213處的阻塞凸緣2141向後退開,當該阻塞元件22向後退開時會壓縮該阻塞彈簧25,並且由於該阻塞元件22的直徑小於該插管流道212,這時該插管流道212是開放的狀態。
將該插頭10的外螺紋構造112螺鎖至該插座20的內螺紋構造231定位時,即完成該插頭10與該插座20快速銜接結合的操作。當插頭10與該插座20銜接結合時,如圖5所示,結合在該插頭10後端的油壓管接頭A會透過該銜接頭14、穿插元件12的插桿通孔123、插桿側孔124,與該插座20內的插管流道212連接至結合在該插座20後端的銜接座24的另一油壓管接頭A。
當需要快速地解開該插頭10與該插座20透過該插頭結合構造1與該插座結合構造2結合的銜接狀態時,只要反轉該插座外管23將該插座外管23由該外螺紋構造112處鬆脫,釋放該插頭10以及該插座20,即可利用該阻推環彈簧132與該阻塞彈簧25的回復力將該插頭10與該插座20分離。當插頭10與該插座20分離後,該阻推環13會被該阻推環彈簧132向前推動至封閉各插桿側孔124的位置,該阻塞元件22也被該阻塞彈簧25推動至抵靠該阻塞凸緣2141而能封閉該插孔213的位置,使該插頭10與該插座20分離後,各自能回復原本不會滲漏內部液壓油的狀態。
當透過本新型連接的油壓管體內部的液壓油不足時,如圖4所示是先鬆脫兩定位螺桿153釋放該調整螺帽15,接著轉動該調整螺帽15前進,使該後凸緣151帶動該銜接頭14的前端部更深地插入該插頭管11的後端,縮減該插頭管11後端部內的體積,使本新型內部的液壓油能填滿流道,當調整適當後重新鎖上各定位螺桿153固定該調整螺帽15以及該銜接頭14的位置,即完成縮減內部空間而能使內部的液壓油填滿的操作。
本新型除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是在該插頭管11的後端透過該調整螺帽15連接該銜接頭14以外,若不需要調整油壓的功能時,可不設有該調整螺帽15、該銜接頭14以及該頂推彈簧16,直接於該插頭管11的後端形成所述的插頭油管接口143提供油壓管接頭A結合;或者也可以不在該插座管21的周圍結合該銜接座24,直接於該插座管21的後端形成所述的插座油管接口243。
本新型除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該插頭10的插頭結合構造1以及該插座20的插座結合構造2是螺鎖配合的構造以外,該插頭結合構造1與該插座結合構造2也可以是插銷與倒勾形溝槽配合的可拆卸連接構造。
請參看圖6至圖8所示的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第二較佳實施例不設有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的插座外管23,在該插頭管11前端的相反兩側向後剖開形成兩條直線的剖溝116,在兩剖溝116後端分別朝相同的旋轉方向延伸形成一旋轉溝117,在各旋轉溝117的末端向前凹入形成一插銷凹口118,以兩剖溝116以及依序與各剖溝116相連的各旋轉溝117以及各插銷凹口118作為所述的插頭結合構造1,此時所述的阻推環13位於兩剖溝116以及兩旋轉溝117的內側。第二較佳實施例配合該插頭10的兩剖溝116的位置,在該插管部211中間外周面的相反兩側固設兩插銷218,以兩插銷218作為所述的插座結合構造2。
當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的該插頭10與該插座20可拆卸地結合時,是將兩插銷218對正兩剖溝116的前端,接著將該插管部211的前端插入該插頭管11的前端內,插入的過程中兩插銷218會進入兩剖溝116內,該插管部211的前端將該阻推環13向後推而壓縮該阻推環彈簧132,並且該插桿122的前端由該插孔213穿入該插管流道212內,該插桿122前端的凹窩125接觸並將該阻塞元件22向後頂,開啟該插管流道212。
接著相對該插頭10扭轉該插座20,使兩插銷218旋轉而移動至兩旋轉溝117的末端,接著放開該插頭10以及該插座20,該阻塞彈簧25與該阻推環彈簧132的回復力會將插頭10以及該插座20朝向相互遠離的方向推動,這時兩插銷218落入兩插銷凹口118內定位,完成該插頭10與該插座20快速銜接結合的操作。由於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其餘的構造、使用方式與功效皆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所述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贅述。
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主張的權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括在本新型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插頭結合構造 2‧‧‧插座結合構造 10‧‧‧插頭 11‧‧‧插頭管 111‧‧‧前凸緣 112‧‧‧外螺紋構造 113‧‧‧插頭外螺紋 114‧‧‧插頭內螺紋 115‧‧‧擋止環 116‧‧‧剖溝 117‧‧‧旋轉溝 118‧‧‧插銷凹口 12‧‧‧穿插元件 121‧‧‧底座 122‧‧‧插桿 123‧‧‧插桿通孔 124‧‧‧插桿側孔 125‧‧‧凹窩 13‧‧‧阻推環 131‧‧‧肩部 132‧‧‧阻推環彈簧 14‧‧‧銜接頭 141‧‧‧銜接頭扣環 142‧‧‧銜接頭防漏環 143‧‧‧插頭油管接口 15‧‧‧調整螺帽 151‧‧‧後凸緣 152‧‧‧定位螺孔 153‧‧‧定位螺桿 16‧‧‧頂推彈簧 20‧‧‧插座 21‧‧‧插座管 211‧‧‧插管部 212‧‧‧插管流道 213‧‧‧插孔 214‧‧‧防漏環 2141‧‧‧阻塞凸緣 215‧‧‧彈簧抵靠緣 216‧‧‧外管扣環 217‧‧‧插座管外螺紋 218‧‧‧插銷 22‧‧‧阻塞元件 23‧‧‧插座外管 231‧‧‧內螺紋構造 232‧‧‧外管扣緣 24‧‧‧銜接座 241‧‧‧螺帽本體 242‧‧‧末端 243‧‧‧插座油管接口 25‧‧‧阻塞彈簧
圖1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3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4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插頭與該插座結合的連續動作示意圖。 圖5是本新型第一較佳實施例插頭與該插座結合的立體圖。 圖6是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7是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8是本新型第二較佳實施例插頭與該插座結合的立體圖。
1‧‧‧插頭結合構造
2‧‧‧插座結合構造
10‧‧‧插頭
112‧‧‧外螺紋構造
115‧‧‧擋止環
125‧‧‧凹窩
15‧‧‧調整螺帽
20‧‧‧插座
23‧‧‧插座外管
231‧‧‧內螺紋構造

Claims (10)

  1. 一種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包括透過一插頭以及一與該插頭配合的插座,其中: 該插頭包括一插頭管、一穿插元件與一阻推環,在該插頭管的前端向內凸設一前凸緣,在該插頭管的前端部周圍形成一插頭結合構造,在該插頭管的後方設有一與其相通的插頭油管接口;該穿插元件設有一底座,該底座固定在該插頭管內,在該底座的中間向前延伸一插桿,該插桿的前端伸抵該前凸緣的內側,在該穿插元件的軸心位置穿設一插桿通孔,該插桿通孔的後端穿出該底座的後面,在該插桿通孔與該插桿前端部的外周面之間至少貫穿一插桿側孔;該阻推環可滑動地套設在該插桿並擋止在該前凸緣,該阻推環封閉各插桿側孔,在該阻推環與該底座之間抵靠設有一壓縮狀態的阻推環彈簧; 該插座包括一插座管與一阻塞元件,在該插座管的前端部形成一插管部,該插管部可插入該插頭管的前端內,配合該插頭結合構造在該插管部的周圍形成一插座結合構造,以該插座結合構造能與該插管結合構造可拆卸地結合,在該插座管內沿軸心方向形成一插管流道,配合該插桿的形狀在該插管流道的前端形成一直徑較窄的插孔,在該插孔處的周圍形成一阻塞凸緣,於該插管流道的周圍形成一彈簧抵靠緣,該阻塞元件直徑小於該插管流道的寬度並且可前後移動地設於該插管流道,在該彈簧抵靠緣以及該阻塞元件之間抵靠設有一壓縮狀態的阻塞彈簧,施力將該阻塞元件抵靠在該阻塞凸緣而封閉該插孔,在該插座管的後方設有一與其相通的插座油管接口。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其中在所述插頭管後半段的外周面形成一插頭外螺紋,配合該插頭管的後端設有一銜接頭以及一調整螺帽,該銜接頭是直管體並且將前端部向前插入該插頭管的後端部內,在該銜接頭的外周面向周圍凸設一環狀的銜接頭扣環,所述插頭油管接口形成在該銜接頭的後端;該調整螺帽螺合在該插頭外螺紋,該調整螺帽的後端向後伸出該插頭管的後端,在該調整螺帽的後端向內凸設一後凸緣,以該後凸緣卡扣在該銜接頭扣環的後側,在該銜接頭的前端與所述的穿插元件的後端之間抵靠設有一壓縮狀態的頂推彈簧。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其中在所述調整螺帽的周圍沿徑向貫穿一個以上的定位螺孔,在各定位螺孔分別螺鎖一定位螺桿,各定位螺桿的內端分別緊迫所述插頭管的外周面,固定該調整螺帽的位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其中所述的阻塞元件是鋼珠,在所述插孔處的周圍嵌設一防漏環,所述阻塞凸緣形成於該防漏環的內側。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其中在所述插座管後端部的外周面形成一插座管外螺紋,配合該插座管外螺紋設有一銜接座,該銜接座設有一螺帽本體,以該螺帽本體螺合固定在該插座管外螺紋,由該螺帽本體向後延伸一末端,所述插座油管接口形成在該末端的軸心位。
  6.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其中所述插頭結合構造是在所述插頭管的前端部周圍形成一外螺紋構造;在所述插座管外周面接鄰所述插管部後側處向周圍凸設形成一外管扣環,配合該外管扣環設有一插座外管,該插座外管是直管體並且於後端向內凸設一外管扣緣,以該外管扣緣可轉動地卡扣在該外管扣環的後側,使該插座外管環繞在該插管部的周圍;所述的插座結合構造是在該插座外管的內周面形成一內螺紋構造。
  7. 如請求項1至5中任一項所述之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其中所述插頭結合構造是在所述插頭管前端的相反兩側向後剖開形成兩條直線的剖溝,在所述兩剖溝後端分別朝相同的旋轉方向延伸形成一旋轉溝,在所述各旋轉溝的末端向前凹入形成一插銷凹口,所述插座結合構造是在所述插管部中間外周面的相反兩側固設兩插銷。
  8. 一種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的插座,包括一插座管與一阻塞元件,其中: 在該插座管的前端部形成一插管部,在該插管部的周圍形成一插座結合構造,在該插座管內沿軸心方向形成一插管流道,在該插管流道的前端形成一直徑較窄的插孔,在該插孔處的周圍形成一阻塞凸緣,於該插管流道的周圍形成一彈簧抵靠緣; 該阻塞元件直徑小於該插管流道的寬度,並且可前後移動地設於該插管流道,在該彈簧抵靠緣以及該阻塞元件之間抵靠設有一壓縮狀態的阻塞彈簧,該阻塞彈簧施力將該阻塞元件抵靠在該阻塞凸緣而封閉該插孔,在該插座管的後方設有一與其相通的插座油管接口。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的插座,其中在所述插座管外周面接鄰所述插管部後側處向周圍凸設形成一外管扣環,配合該外管扣環設有一插座外管,該插座外管是直管體並且於後端向內凸設一外管扣緣,以該外管扣緣可轉動地卡扣在該外管扣環的後側,使該插座外管環繞在該插管部的周圍;所述的插座結合構造是在該插座外管的內周面形成一內螺紋構造。
  10. 如請求項9所述之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的插座,其中所述的阻塞元件是鋼珠,在所述插孔處的周圍嵌設一防漏環,所述阻塞凸緣形成於該防漏環的內側。
TW108214678U 2019-11-06 2019-11-06 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及其插座 TWM5910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4678U TWM591062U (zh) 2019-11-06 2019-11-06 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及其插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14678U TWM591062U (zh) 2019-11-06 2019-11-06 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及其插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91062U true TWM591062U (zh) 2020-02-21

Family

ID=704149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14678U TWM591062U (zh) 2019-11-06 2019-11-06 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及其插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910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26783B1 (en) Safety type quick release connector
US6450545B1 (en) Fluid coupling plug
US7673911B2 (en) Safety type quick connector
JP2559233Y2 (ja) 管継手
JP3677491B2 (ja) 管継手
JPH11190485A (ja) 管継手用ソケット
JP3550103B2 (ja) 管継手
JP2730598B2 (ja) 圧力管用プラグ型安全継手
US10363914B2 (en) Self-sealing hydraulic device
CN110206953B (zh) 一种快速接头组件及其插座
TWM591062U (zh) 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及其插座
JP4021748B2 (ja) 管継手
JP2000193172A (ja) クイックカプラ
JPH089514Y2 (ja) 管継手
TWM591063U (zh) 自行車之油壓快速接頭及其插頭
JP2004176755A5 (zh)
JP2003090477A (ja) 管継手のソケット
CN109237174A (zh) 一种快速拔插接头
CN214008429U (zh) 一种可旋转快速接头
CN110332397B (zh) 一种发动机管路快速连接结构
CN113357461A (zh) 一种流体管路快速接头
JPH0616203Y2 (ja) ねじ嵌合式管継手
TWM544464U (zh) 油管連接結構
CN210978633U (zh) 带接管的分流式角阀组件
TWM594660U (zh) 車載用空氣壓縮機之串接軟管的防噴發接頭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