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6379U - 散熱器與散熱鰭片 - Google Patents

散熱器與散熱鰭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6379U
TWM586379U TW108207616U TW108207616U TWM586379U TW M586379 U TWM586379 U TW M586379U TW 108207616 U TW108207616 U TW 108207616U TW 108207616 U TW108207616 U TW 108207616U TW M586379 U TWM586379 U TW M58637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spoiler
heat
fins
i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76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家羽
Original Assignee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訊凱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863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6379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3/0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 H01L23/3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heating, ventilating or temperature compensation ; Temperature sensing arrangements
    • H01L23/36Selection of materials, or shaping, to facilitate cooling or heating, e.g. heatsinks
    • H01L23/367Cooling facilitated by shape of device
    • H01L23/3672Foil-like cooling fins or heat sin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3/00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 F28F13/06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 F28F13/12Arrangements for modifying heat-transfer, e.g. increasing, decreasing by affecting the pattern of flow of the heat-exchange media by creating turbulence, e.g. by stirring, by increasing the force of circu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126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consisting of zig-zag shaped fins
    • F28F1/128Fins with openings, e.g. louvered fi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1/00Tubular elements; Assemblies of tubular elements
    • F28F1/1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 F28F1/12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 F28F1/24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 F28F1/30Tubular elements and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projections, with recesses the means being only outside the tubular element and extending transversely the means being attachable to the eleme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3/00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Assemblies of plate-like or laminated elements
    • F28F3/02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 F28F3/025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corrugated, plate-like elements
    • F28F3/027Elements or assemblies thereof with means for increasing heat-transfer area, e.g. with fins, with recesses, with corrugations the means being corrugated, plate-like elements with openings, e.g. louvered corrugated fins; Assemblies of corrugated str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種散熱鰭片包含一散熱本體及至少一擾流片。散熱本體包含一散熱板及二側板。散熱板具有至少一破口。二側板分別連接於散熱板之相對兩側,並凸出於散熱板之其中一側。至少一擾流片凸出於散熱板而位於散熱板之其中一側。至少一擾流片的高度小於散熱板的高度,且至少一擾流片與二側板皆分離。至少一擾流片遮蓋部分至少一破口,且至少一擾流片在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至少一破口在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

Description

散熱器與散熱鰭片
本新型係關於一種散熱器與散熱鰭片,特別是一種散熱器與散熱鰭片。
在電腦系統中,主機板之中央處理器、北橋晶片、南橋晶片及繪圖晶片等積體電路(IC)一般為電腦系統中具較高發熱量之熱源。為了能夠迅速移除積體電路(IC)所產生的熱能,一般會捨棄氣冷式散熱系統並採用水冷式散熱系統。詳細來說,水冷散熱系統一般包含相連通的一水冷頭及一水冷排。水冷頭熱接觸積體電路(IC),且水冷頭內之冷卻液體用以將積體電路(IC)所產生之廢熱帶至水冷排,並藉由水冷排來將冷卻液體的廢熱移除。
為了更進一步提升水冷散熱系統的散熱效能,一般會在水冷頭中加設散熱鰭片,以增加水冷頭與冷卻流體的接觸面積。不過以往散熱鰭片都是包括複數個並排的散熱片。每一散熱片包含一本體及沿本體相對兩側同向延伸出來的二折邊。任一散熱片之二折邊抵靠於相鄰散熱片之本體,使任二相鄰散熱片之間形成一流體通道。流體通道供冷卻流體經過。不過以目前的設計來看,由於流體通道內無額外的擾流鰭片,使得冷卻流體的流速較慢且擾流效果較差,進而降低了冷卻流體與散熱鰭片間的熱交換效率。
增加擾流鰭片可以增加冷卻流體的流速的原因在於擾流鰭片減少了流道的截面積,並依據伯努利定律,流道截面積越小流速越快。,此外,速度的增加可能會引起速度波動,也稱為擾流。因此,增加擾流鰭片可增加冷卻流體之流速、擾流效果及增加整個散熱鰭片的散熱面積。不過,因阻流鰭片之設計而窄化了流體通道,並導致流體通道有被冷卻流體內之微粒堵塞的風險。若要避免微粒堵塞的風險,則恐需加大阻流鰭片與散熱片之本體在凸出方向上的間距,但阻流鰭片與散熱片之本體在凸出方向上的間距加大卻會使散熱鰭片之密集度降低而影響到散熱鰭片的整體散熱效率。
以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為例,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具有控制車輛的電子設備。此電子設備目前透過內部設有鰭片的鋁製冷板來冷卻。由於鋁製冷板內部之冷卻流體會與冷卻系統中之其餘動件摩擦而產生微粒,且微粒有可能相互黏附形成更大的顆粒而有堵塞鰭片間之縫隙的問題。
本新型在於提供一種散熱器與散熱鰭片,藉以兼顧散熱鰭片之熱交換效率與冷卻流體流動的順暢度。
本新型之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散熱鰭片包含一散熱本體及至少一擾流片。散熱本體包含一散熱板及二側板。散熱板具有至少一破口。二側板分別連接於散熱板之相對兩側,並凸出於散熱板之其中一側。至少一擾流片凸出於散熱板而位於散熱板之其中一側。至少一擾流片的高度小於散熱板的高度,且至少一擾流片與二側板皆分離。至少一擾流片遮蓋部分至少一破口,且至少一擾流片在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至少一破口在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
本新型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散熱器包含多個散熱鰭片。這些散熱鰭片各包含一散熱本體及至少一擾流片。相鄰二散熱鰭片之二散熱本體相連而令相鄰二散熱本體圍繞出一流道。這些擾流片分別連接於這些散熱本體,且受這些散熱本體遮蔽之這些擾流片分別位於這些流道。任一擾流片與相鄰這些散熱鰭片之散熱本體分離。其中,散熱本體具有至少一破口。至少一擾流片遮蓋部分至少一破口,且至少一擾流片在散熱本體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至少一破口在散熱本體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
本新型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散熱鰭片包含一散熱本體及至少一擾流片。散熱本體包含一散熱板及二側板。散熱板具有至少一破口。二側板分別連接於散熱板之相對兩側,並凸出於散熱板之其中一側。至少一擾流片凸出於散熱板而位於散熱板之其中一側。至少一擾流片遮蓋部分至少一破口,且至少一擾流片在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至少一破口在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
本新型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散熱器包含多個散熱鰭片。這些散熱鰭片各包含一散熱本體及至少一擾流片。相鄰二散熱鰭片之二散熱本體相連而令相鄰二散熱本體圍繞出一流道,這些擾流片分別連接於這些散熱本體,且受這些散熱本體遮蔽之這些擾流片分別位於這些流道。其中,散熱本體具有至少一破口。至少一擾流片遮蓋部分至少一破口,且至少一擾流片在散熱本體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至少一破口在散熱本體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
本新型之另一實施例所揭露之散熱器包含至少一第一散熱組及至少一第二散熱組。至少一第一散熱組包含多個第一散熱鰭片、多個第一銜接鰭片及多個第二銜接鰭片,這些第一散熱鰭片保持間距,這些第一銜接鰭片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一散熱鰭片之一側,這些第二銜接鰭片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一散熱鰭片之另一側,且這些第二銜接鰭片與這些第一銜接鰭片交錯配置。至少一第二散熱組,包含多個第二散熱鰭片、多個第三銜接鰭片及多個第四銜接鰭片,這些第二散熱鰭片保持間距,這些第三銜接鰭片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二散熱鰭片之一側,這些第四銜接鰭片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二散熱鰭片之另一側,且這些第四銜接鰭片與這些第三銜接鰭片交錯配置。其中,至少一第一散熱組與第二散熱組於一並排方向並排設置,且這些第一散熱鰭片與這些第二散熱鰭片於一延伸方向上交錯設置,,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與第二散熱鰭片保持有一最大間距,且最大間距大於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與第二散熱鰭片在延伸方向上的間距。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散熱器與散熱鰭片,透過將擾流片之分流板部之長度設計值縮短,除了可加大開口之最大間距以避免產生微粒堵塞住流道的問題,更可維持原本擾流片與散熱板在法線方向的間距設計值而避免產生散熱效率降低之問題。
再者,由於擾流片凸出於散熱本體,使得擾流片之分流板部與散熱本體之散熱板呈錯位配置。因此,流體會受到擾流片與散熱本體之阻隔而產生紊流效果,進而提升流體與散熱器的熱交換效率。
此外,由於擾流片與相鄰這些散熱鰭片之散熱本體分離,或是擾流片的高度小於散熱板的高度,且擾流片與二側板皆分離,使得二側板或散熱板不會受到分流板部之干涉而無需對應改變散熱本體的造型。因此,將有助於讓各散熱鰭片更便於組裝,如焊接,以及便於更改分流板部之設計形狀。
以上關於本新型內容的說明及以下實施方式的說明係用以示範與解釋本新型的原理,並且提供本新型的專利申請範圍更進一步的解釋。
請參閱圖1至圖2。圖1為根據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圖2為圖1之散熱鰭片的立體示意圖。
本實施例之散熱器10例如設置於一水冷頭(未繪示)內。散熱器10包含多個散熱鰭片100。這些散熱鰭片100各包含一散熱本體110及至少一擾流片120。相鄰二散熱鰭片100之二散熱本體110相連而令相鄰二散熱本體110圍繞出一流道S。流道S用以供流體(未繪示)流過。這些擾流片120分別連接於這些散熱本體110之,且受這些散熱本體110遮蔽之這些擾流片120分別位於這些流道S,且任一擾流片120與相鄰這些散熱鰭片100之散熱本體110分離。
詳細來說,由於每一散熱鰭片100的結構相似,故僅以其中一散熱鰭片100進行說明。散熱鰭片100之散熱本體110還可以包含一散熱板111及二側板112。散熱板111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111a及一第二面111b。二側板112分別連接於散熱板111之相對兩側,並凸出於散熱板111之第一面111a。此外,散熱板111具有多個破口P及分別位於各破口P之相對兩側的二第一側邊1111,二第一側邊1111與散熱板111之長邊L正交。不過二第一側邊1111與散熱板111之長邊L正交的設計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二第一側邊亦可與散熱板之長邊夾銳角而呈非平行之關係。
擾流片120例如透過沖壓製程製作而成並凸出於散熱板111之第一面111a。擾流片120包含一分流板部121及二連接部122。分流板部121的形狀例如為矩形,並平行於散熱板111。分流板部121之相對兩側分別透過二連接部122連接於散熱板111,另外相對兩側並未與散熱板111相連。也就是說,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與散熱板111不相連處具有相對的二第二側邊1211。二第二側邊1211與散熱板111之長邊L正交。分流板部121之二第二側邊1211、二連接部122與散熱板111之二第一側邊1111共同圍繞出二開口O。不過二第二側邊1211與散熱板111之長邊L正交的設計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二第一側邊亦可與散熱板之長邊夾銳角而呈非平行之關係。
請參閱圖3。圖3為圖1之平面示意圖。上述所謂之任一擾流片120與相鄰這些散熱鰭片100之散熱本體110分離係指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的高度H2小於散熱板111的高度H1,且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與二側板112皆分離。前述之散熱板111的高度H1係指散熱板111在方向F1上的尺寸。同理,前述之分流板部121的高度H2係指分流板部121在方向F1上的尺寸。
具體來說,本實施例之分流板部121的高度H2實質上等於散熱板111的高度H1減側板112的6倍厚度T,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依據製程來決定分流板部的高度設計值。
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與二側板112保持相同間距d1、各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的寬度W相同及任二分流板部121保持相同間距G。前述之分流板部121的寬度W係指分流板部121在方向F2上的尺寸,且方向F2與方向F1正交。二分流板部121的間距G係指二分流板部121在方向F2上的間距。
請參閱圖4。圖4為圖1之剖面示意圖。圖5為圖4之局部放大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各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與各散熱板111相錯位,且各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凸出於散熱板111之第一面111a的凸出量d2皆相同。如流道S內之箭頭所指,當流體流入流道S時,流體會受到分流板部121的阻隔而一分為二,接著,一分為二之流體再受到下一段之散熱板111之阻隔而二分為四。由於流體會受到分流板部121與散熱板111阻隔之後會於流道S內產生紊流的效果,且紊流的效果能迫使流體衝向散熱板111之第一面111a與第二面111b以及分流板部121之靠近與遠離散熱板111的兩側面。因此,分流板部121與各散熱板111相錯位之設計能提升流體與散熱器10的熱交換效率。
此外,由於分流板部121與散熱板111間之開口O不會延伸到二側板112,故可提升散熱鰭片100的結構強度。
再者,由於分流板部121不會延伸到二側板112,故二側板112或散熱板111不會受到分流板部121之干涉而無需對應改變散熱本體110之造型,進而讓各散熱鰭片100更便於組裝,如焊接,以及便於更改分流板部121之設計形狀。如此一來,除了可簡化散熱器10之製程之外,以便於依據熱源之分佈來調整分流板部121之設計形狀。
上述之擾流片120與側板112皆凸出於散熱板111之第一面111a,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擾流片與側板亦可分別凸出於第一面與第二面。
此外,如圖3與圖4所示,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在方向F2(平行散熱板111之長邊L)上的長度L1小於破口P在方向F2(平行散熱板111之長邊L)上的長度L2,且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在散熱板111之正交投影介於二第一側邊1111之間,使得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之第二側邊1211與散熱板111之第一側邊1111在方向F2上保持一間距M1,且間距M1不等於零。再者,請參閱圖4與圖5。圖5為圖4之局部放大示意圖。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凸出於散熱板111之一側,使得擾流片120與散熱板111在第一面111a的法線方向N上保持有一間距M2。並且,分流板部121之第二側邊1211與散熱板111之第一側邊1111保持有一最大間距M3,且最大間距M3大於間距M2,以及小於間距M1與M2的總合。
冷卻流體內之微粒的直徑以0.5~0.6毫米為例,最大間距M3例如可設計成大於等於0.60毫米。由於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的第二側邊1211與散熱板111之第一側邊1111間保持有大於等於0.60毫米之最大間距M3,使得冷卻流體內之微粒不致於堵塞於擾流片120與散熱板111之間的間隙。如此一來,除了可藉由擾流片120來提升散熱器10之熱交換效率,更可藉由擾流片120與散熱板111間最大間距M3之設計來維持冷卻流體流動的順暢度。需注意的是,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的第二側邊1211與散熱板111之第一側邊1111間之最大間距M3可依據冷卻流體內之微粒的大小調整。冷卻流體內之微粒變小,最大間距M3的設計值就變小。反之,冷卻流體內之微粒變大,最大間距M3的設計值就變大。
此外,本實施例中,用來加大開口O之間距M3的作法是透過將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之長度設計值縮短,而非加大擾流片120與散熱板111在法線方向N的間距設計值,其原因在於加大擾流片120與散熱板111在法線方向N的間距設計值會導致散熱板111與另一導熱板111的間距,進而導致散熱器10中各散熱板111的密集度降低與散熱效率降低。反之如本實施例所示將擾流片120之分流板部121之長度設計值縮短,即可維持原本擾流片120與散熱板111在法線方向N的間距設計值而避免產生散熱效率降低之問題。
上述散熱鰭片100之具體形式並非用以限制本新型,在其他實施例中,散熱鰭片之具體形式亦可依據熱源之位置與形式進行調整。請參閱圖6。圖6為根據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200之散熱本體210還可以包含一散熱板211及二側板212。二側板212分別連接於散熱板211之相對兩側。擾流片220例如透過沖壓製程製作而成,並包含一分流板部221。分流板部221連接於散熱板211,且分流板部221的形狀例如為矩形。本實施例之各擾流片220之分流板部221與二側板212保持相異的間距。即各擾流片220之分流板部221與其中一側板212保持一間距d3,與另一側板212保持一間距d4,且間距d4異於間距d3。
請參閱圖7。圖7為根據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300之散熱本體310還可以包含一散熱板311及二側板312。二側板312分別連接於散熱板311之相對兩側。擾流片320例如透過沖壓製程製作而成,並包含一分流板部321。分流板部321連接於散熱板311,且分流板部321的形狀例如為矩形。本實施例之相鄰二擾流片320之分流板部321的間距沿一流體方向F遞增。即,相鄰二擾流片320之分流板部321在流體方向F上的間距依序為G1、G2、G3,且間距G1小於間距G2,以及間距G2小於間距G3,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相鄰二擾流片之分流板部的間距沿一流體方向F遞減。
請參閱圖8。圖8為根據本新型第四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400之散熱本體410還可以包含一散熱板411及二側板412。二側板412分別連接於散熱板411之相對兩側。擾流片420例如透過沖壓製程製作而成,並包含一分流板部421。分流板部421連接於散熱板411,且分流板部421的形狀例如為平行四邊形。
請參閱圖9。圖9為根據本新型第五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
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500之散熱本體510還可以包含一散熱板511及二側板512。二側板512分別連接於散熱板511之相對兩側。擾流片520例如透過沖壓製程製作而成,並包含一分流板部521。分流板部521連接於散熱板511,且分流板部521的形狀例如為矩形。在本實施例中,這些擾流片520之分流板部521在流體方向F上的寬度依序遞增。即這些擾流片520之分離板部521在流體方向F上的寬度依序為W1、W2、W3、W4,且寬度W1小於寬度W2,寬度W2小於寬度W3,寬度W2小於寬度W4。
請參閱圖10。圖10為根據本新型第六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剖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600之散熱本體610包含一散熱板611,且散熱板611具有一第一面611a。這些擾流片620凸出於散熱板611之第一面611a,並各包含一分流板部621。各分流板部621凸出散熱板611之第一面611a的凸出量d5、d6相異。
請參閱圖11。圖11為根據本新型第七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散熱鰭片700之散熱本體710還可以包含一散熱板711及二側板712。二側板712分別連接於散熱板711之相對兩側。擾流片720例如透過沖壓製程製作而成,並包含一分流板部721及二連接部722。分流板部721透過二連接部722連接於散熱板711,且分流板部221的形狀例如為矩形。本實施例之相鄰二擾流片720之二分流板部721與同一側板712保持相異的間距d7、d8。即當其中一個擾流片720之分流板部721與其中一側板712保持間距d7,下一個擾流片720之分流板部721與同一個側板712保持間距d8,且間距d8異於間距d7。
如此一來,散熱鰭片700除了可前述之透過相錯位之分流板部721與散熱板711之阻隔來產生水平方向上的擾流外,亦可透過相錯位之連接部722的阻隔來產生垂直方向上的擾流。
請參閱圖12至圖15。圖12為根據本新型第八實施例所述之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圖13為圖12之側視示意圖。圖14為圖12另一視角之側視示意圖。圖15為圖12之剖面示意圖。
如圖12所示,在本實施例之散熱器80包含一散熱本體810及多個擾流片820。散熱本體810包含一散熱板811及二側板812。二側板812分別連接於散熱板811之相對兩側,並凸出於散熱板811之其中一側。
如圖13至圖15所示,散熱板811具有多個破口P及分別位於各破口P之相對兩側的二第一側邊8111,二第一側邊8111與散熱板811之長邊L正交。擾流片820與散熱板811不相連處具有相對的二第二側邊821。二第二側邊821與散熱板811之長邊L正交。
在實施例中,擾流片820不平行於散熱板811,進一步來說,擾流片820與散熱板811夾銳角θ。此外,擾流片820在方向F2(平行散熱板811之長邊L)上的長度L1小於破口P在方向F2(平行散熱板811之長邊L)上的長度L2,且擾流片820在散熱板811之正交投影介於二第一側邊8111之間,使得擾流片820之第二側邊821與散熱板811之第一側邊8111在方向F2上保持一間距M1。擾流片820之第二側邊821與散熱板811之第一側邊8111在方向F2(平行散熱板811之長邊L)上保持一間距M1,且間距M1不等於零。再者,擾流片820凸出於散熱板811之一側,使得擾流片820與散熱板811在第一面811a的法線方向N上保持有一間距M2。
在本實施例中,擾流片820之第二側邊821與散熱板811之第一側邊8111保持有一最大間距M3,且最大間距M3大於間距M2,以及小於間距M1與M2的總合。
冷卻流體內之微粒的直徑以0.5~0.6毫米為例,最大間距M3例如可設計成0.60毫米。由於擾流片820與散熱板811間保持有大於等於0.60毫米之最大間距M3,使得冷卻流體內之微粒不致於堵塞於擾流片820與散熱板811之間的間隙。如此一來,除了可藉由擾流片820來提升散熱器80之熱交換效率,更可藉由擾流片820與散熱板811間最大間距M3之設計來維持冷卻流體流動的順暢度。需注意的是,擾流片820的第二側邊821與散熱板811之第一側邊8111間之最大間距M3可依據冷卻流體內之微粒的大小調整。冷卻流體內之微粒變小,最大間距M3的設計值就變小。反之,冷卻流體內之微粒變大,最大間距M3的設計值就變大。
此外,本實施例中,用來加大開口O之間距M3的作法是透過將擾流片820之長度設計值縮短,而非加大擾流片820與散熱板811在法線方向N的間距設計值,其原因在於加大擾流片120與散熱板111在法線方向N的間距設計值會導致散熱板811與另一導熱板811的間距,進而導致散熱器80中各散熱板811的密集度降低與散熱效率降低。反之如本實施例所示將擾流片820之分流板部121之長度設計值縮短,即可維持原本擾流片120與散熱板111在法線方向N的間距設計值而避免產生散熱效率降低之問題。
此外,本實施例之散熱器80為一體式之設計,但並不以此為限。在其他實施例中,散熱器也可以包含多個散熱鰭片,且這些散熱鰭片相疊或相連而形成本實施例之散熱器80之結構。
請參閱圖16至圖19。圖16為根據本新型第九實施例所述之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圖17為圖16之側視示意圖。圖18為圖16另一視角之側視示意圖。圖19為圖16之剖面示意圖。
如圖16與圖17所示,本實施例之散熱器90包含多個第一散熱組910及多個第二散熱組920。每一第一散熱組910包含多個第一散熱鰭片911、多個第一銜接鰭片912及多個第二銜接鰭片913。這些第一散熱鰭片911保持間距。這些第一銜接鰭片912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一散熱鰭片911之一側。這些第二銜接鰭片913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一散熱鰭片911之另一側,且這些第二銜接鰭片913與這些第一銜接鰭片912交錯配置。舉例來說,第一塊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二塊第一散熱鰭片911之其中一側透過第二銜接鰭片913相連,第二塊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三塊第一散熱鰭片911之另一側透過第一銜接鰭片912相連。
每一第二散熱組920包含多個第二散熱鰭片921、多個第三銜接鰭片922及多個第四銜接鰭片923。這些第二散熱鰭片921保持間距。這些第三銜接鰭片922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二散熱鰭片921之一側。這些第四銜接鰭片923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二散熱鰭片921之另一側,且這些第四銜接鰭片923與這些第三銜接鰭片922交錯配置。舉例來說,第一塊第二散熱鰭片921與第二塊第二散熱鰭片921之其中一側透過第四銜接鰭片923相連,第二塊第二散熱鰭片921與第三塊第二散熱鰭片921之另一側透過第三銜接鰭片922相連。
如圖18與圖19所示,第一散熱組910與第二散熱組920沿一並排方向D1並排設置,且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二散熱鰭片921在並排方向D1上保持一間距M1。間距M1不等於零。此外,這些第一散熱鰭片911與這些第二散熱鰭片921沿一延伸方向D2交錯設置,且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二散熱鰭片921在延伸方向D2上保持一間距M2。藉此,使得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二散熱鰭片921保持有一間隙O。此間隙O的最大間距M3大於間距M2,以及小於間距M1與M2的總合。
冷卻流體內之微粒的直徑以0.5~0.6毫米為例,此間隙O的最大間距M3例如可設計成0.60毫米。由於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二散熱鰭片921間保持有大於等於0.60毫米之最大間距M3,使得冷卻流體內之微粒不致於堵塞於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二散熱鰭片921之間的間隙O。如此一來,除了可藉由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二散熱鰭片921來提升散熱器90之熱交換效率,更可藉由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二散熱鰭片921間最大間距M3之設計來維持冷卻流體流動的順暢度。需注意的是,第一散熱鰭片911與第二散熱鰭片921間最大間距M3可依據冷卻流體內之微粒的大小調整。冷卻流體內之微粒變小,最大間距M3的設計值就變小。反之,冷卻流體內之微粒變大,最大間距M3的設計值就變大。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銜接鰭片912與第三銜接鰭片922相連,且第二銜接鰭片913與第三銜接鰭片923相連,但並不以此為限。請參閱圖20至圖23。圖20為根據本新型第十實施例所述之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圖21為圖20之側視示意圖。圖22為圖20另一視角之側視示意圖。圖23為圖20之剖面示意圖。
如圖20與圖21所示,本實施例之散熱器1000包含多個第一散熱組1010及多個第二散熱組1020。每一第一散熱組1010包含多個第一散熱鰭片1011、多個第一銜接鰭片1012及多個第二銜接鰭片1013。這些第一散熱鰭片1011保持間距。這些第一銜接鰭片1012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一散熱鰭片1011之一側。這些第二銜接鰭片1013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一散熱鰭片1011之另一側,且這些第二銜接鰭片1013與這些第一銜接鰭片1012交錯配置。舉例來說,第一塊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二塊第一散熱鰭片1011之其中一側透過第二銜接鰭片1013相連,第二塊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三塊第一散熱鰭片1011之另一側透過第一銜接鰭片1012相連。
每一第二散熱組1020包含多個第二散熱鰭片1021、多個第三銜接鰭片1022及多個第四銜接鰭片1023。這些第二散熱鰭片1021保持間距。這些第三銜接鰭片1022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二散熱鰭片1021之一側。這些第四銜接鰭片1023間隔設置於這些第二散熱鰭片1021之另一側,且這些第四銜接鰭片1023與這些第三銜接鰭片1022交錯配置。舉例來說,第一塊第二散熱鰭片1021與第二塊第二散熱鰭片1021之其中一側透過第四銜接鰭片1023相連,第二塊第二散熱鰭片1021與第三塊第二散熱鰭片1021之另一側透過第三銜接鰭片1022相連。
如圖22與圖23所示,第一散熱組1010與第二散熱組1020沿一並排方向D1並排設置,且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二散熱鰭片1021在並排方向D1上保持一間距M1。間距M1不等於零。此外,這些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這些第二散熱鰭片1021沿一延伸方向D2交錯設置,且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二散熱鰭片1021在延伸方向D2上保持一間距M2。藉此,使得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二散熱鰭片1021保持有一間隙O,此間隙的最大間距M3大於間距M2,以及小於間距M1與M2的總合。
冷卻流體內之微粒的直徑以0.5~0.6毫米為例,此間隙O的最大間距M3例如可設計成0.60毫米。由於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二散熱鰭片1021間保持有大於等於0.60毫米之最大間距M3,使得冷卻流體內之微粒不致於堵塞於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二散熱鰭片1021之間的間隙O。如此一來,除了可藉由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二散熱鰭片1021來提升散熱器100之熱交換效率,更可藉由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二散熱鰭片1021間最大間距M3之設計來維持冷卻流體流動的順暢度。需注意的是,第一散熱鰭片1011與第二散熱鰭片1021間最大間距M3可依據冷卻流體內之微粒的大小調整。冷卻流體內之微粒變小,最大間距M3的設計值就變小。反之,冷卻流體內之微粒變大,最大間距M3的設計值就變大。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銜接鰭片1012與第三銜接鰭片1022相連,但第二銜接鰭片1013與第三銜接鰭片1022不相連,
根據上述實施例之散熱器與散熱鰭片,透過將擾流片之分流板部之長度設計值縮短,除了可加大開口之最大間距以避免產生微粒堵塞住流道的問題,更可維持原本擾流片與散熱板在法線方向的間距設計值而避免產生散熱效率降低之問題。
再者,由於擾流片凸出於散熱本體,使得擾流片之分流板部與散熱本體之散熱板呈錯位配置。因此,流體會受到擾流片與散熱本體之阻隔而產生紊流效果,進而提升流體與散熱器的熱交換效率。
此外,在部分實施例中,由於相鄰二擾流片之二分流板部與同一側板保持相異的間距,故除了可透過相錯位之分流板部與散熱板之阻隔來產生水平方向上的擾流外,亦可透過擾流片中相錯位之連接部的阻隔來產生垂直方向上的擾流。
此外,由於擾流片的高度小於散熱板的高度,故分流板部與散熱板間之開口不會延伸到二側板,進而可提升散熱鰭片的結構強度。
由於擾流片與相鄰這些散熱鰭片之散熱本體分離,或是擾流片的高度小於散熱板的高度,且擾流片與二側板皆分離,使得二側板或散熱板不會受到分流板部之干涉而無需對應改變散熱本體的造型。因此,將有助於讓各散熱鰭片更便於組裝,如焊接,以及便於更改分流板部之設計形狀。
雖然本新型以前述之諸項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80、90、1000‧‧‧散熱器
100、200、300、400、500、600、700‧‧‧散熱鰭片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散熱本體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散熱板
1111、8111‧‧‧第一側邊
111a、611a、811a‧‧‧第一面
111b‧‧‧第二面
112、212、312、412、512、712、812‧‧‧側板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擾流片
821‧‧‧第二側邊
121、221、321、421、521、621、721‧‧‧分流板部
1211‧‧‧第二側邊
122‧‧‧連接部
910、1010‧‧‧第一散熱組
911、1011‧‧‧第一散熱鰭片
912、1012‧‧‧第一銜接鰭片
913、1013‧‧‧第二銜接鰭片
920、1020‧‧‧第二散熱組
921、1021‧‧‧第二散熱鰭片
922、1022‧‧‧第三銜接鰭片
923、1023‧‧‧第四銜接鰭片
d1、d7、d8‧‧‧間距
d2、d5、d6‧‧‧凸出量
F‧‧‧流體方向
F1、F2‧‧‧方向
D1‧‧‧並排方向
D2‧‧‧延伸方向
G、G1、G2、G3‧‧‧間距
H2、H1‧‧‧高度
L‧‧‧長邊
L1、L2‧‧‧長度
O‧‧‧開口
P‧‧‧破口
S‧‧‧流道
T‧‧‧厚度
W1、W2、W3、W4‧‧‧寬度
M1、M2、M3‧‧‧間距
圖1為根據本新型第一實施例所述之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之散熱鰭片的立體示意圖。
圖3為圖1之平面示意圖。
圖4為圖1之剖面示意圖。
圖5為圖4之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根據本新型第二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
圖7為根據本新型第三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
圖8為根據本新型第四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
圖9為根據本新型第五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
圖10為根據本新型第六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剖面示意圖。
圖11為根據本新型第七實施例所述之散熱鰭片的平面示意圖。
圖12為根據本新型第八實施例所述之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13為圖12之側視示意圖。
圖14為圖12另一視角之側視示意圖。
圖15為圖12之剖面示意圖。
圖16為根據本新型第九實施例所述之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17為圖16之側視示意圖。
圖18為圖16另一視角之側視示意圖。
圖19為圖16之剖面示意圖。
圖20為根據本新型第十實施例所述之散熱器的立體示意圖。
圖21為圖20之側視示意圖。
圖22為圖20另一視角之側視示意圖。
圖23為圖20之剖面示意圖。

Claims (46)

  1. 一種散熱鰭片,包含:
    一散熱本體,包含一散熱板及二側板,該散熱板具有至少一破口,該二側板分別連接於該散熱板之相對兩側,並凸出於該散熱板之其中一側;以及至少一擾流片,凸出於該散熱板而位於該散熱板之其中一側,該至少一擾流片的高度小於該散熱板的高度,且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二側板皆分離,該至少一擾流片遮蓋部分該至少一破口,且該至少一擾流片在該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該至少一破口在該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散熱板具有位於該破口相對兩側的二第一側邊,該二第一側邊與該散熱板之一長邊非平行,該至少一擾流片在該散熱板之正交投影介於該二第一側邊之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具有二第二側邊,該二第二側邊與該散熱板之該長邊非平行,該二側板凸出於該散熱板的一第一面,該散熱板之其中一該第二側邊與相靠近之該第一側邊的最大間距大於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板在該第一面的一法線方向上的間距。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散熱板之其中一該第二側邊與相靠近之該第一側邊的最大間距小於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板在該第一面的該法線方向上的間距與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板在該長邊方向上的間距的總合。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二側板的間距相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二側板的間距相異。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二個,該二擾流片與同一該側板的距離相異。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散熱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二側板皆凸出於該第一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多個,該些擾流片凸出該第一面的凸出量相同。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多個,該些擾流片凸出該第一面的凸出量至少兩個相異。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散熱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二側板分別凸出於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多個,至少兩組相鄰的該二擾流片的間距相異。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相鄰該二擾流片的間距沿一流體方向遞增。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相鄰該二擾流片的間距沿一流體方向遞減。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多個,其中該些擾流片在流體方向上的寬度至少兩個相異。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之相對兩側分別與該散熱板圍繞出一開口。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散熱板不平行。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散熱板夾銳角。
  19. 一種散熱器,包含:
    多個散熱鰭片,該些散熱鰭片各包含一散熱本體及至少一擾流片,相鄰該二散熱鰭片之該二散熱本體相連而令相鄰該二散熱本體圍繞出一流道,該些擾流片分別連接於該些散熱本體,且受該些散熱本體遮蔽之該些擾流片分別位於該些流道,任一該擾流片與相鄰該些散熱鰭片之該散熱本體分離;其中,該散熱本體具有至少一破口,該至少一擾流片遮蓋部分該至少一破口,且該至少一擾流片在該散熱本體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該至少一破口在該散熱本體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散熱本體具有位於該破口相對兩側的二第一側邊,該二第一側邊與該散熱本體之一長邊非平行,該至少一擾流片在該散熱本體之正交投影介於該二第一側邊之間。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具有二第二側邊,該二第二側邊與該散熱本體之該長邊非平行,該擾流片凸出於該散熱本體的一第一面,該散熱本體之其中一該第二側邊與相靠近之該第一側邊的最大間距大於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本體在該第一面的一法線方向上的間距。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散熱本體之其中一該第二側邊與相靠近之該第一側邊的最大間距小於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本體在該第一面的該法線方向上的間距與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本體在該長邊方向上的間距的總合。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每一該散熱本體包含一散熱板及二側板,該二側板分別連接於該散熱板之相對兩側,該些擾流片分別凸出於該些散熱本體之該些散熱板。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二側板的間距相同。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二側板的間距相異。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二個,該二擾流片與同一該側板的距離相異。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散熱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二側板皆凸出於該第一面。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多個,該些擾流片凸出該第一面的凸出量相同。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多個,該些擾流片凸出該第一面的凸出量至少兩個相異。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散熱板具有相對的一第一面及一第二面,該至少一擾流片與該二側板分別凸出於該第一面與該第二面。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多個,至少兩組相鄰的該二擾流片的間距相異。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相鄰該二擾流片的間距沿一流體方向遞增。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相鄰該二擾流片的間距沿一流體方向遞減。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之相對兩側分別與該散熱板圍繞出一開口。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的數量為多個,其中該些擾流片在流體方向上的寬度至少兩個相異。
  36. 一種散熱鰭片,包含:
    一散熱本體,包含一散熱板及二側板,該散熱板具有至少一破口,該二側板分別連接於該散熱板之相對兩側,並凸出於該散熱板之其中一側;以及至少一擾流片,凸出於該散熱板而位於該散熱板之其中一側,該至少一擾流片遮蓋部分該至少一破口,且該至少一擾流片在該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該至少一破口在該散熱板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散熱板具有位於該破口相對兩側的二第一側邊,該二第一側邊與該散熱板之一長邊非平行,該至少一擾流片在該散熱板之正交投影介於該二第一側邊之間。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具有二第二側邊,該二第二側邊與該散熱板之該長邊非平行,該二側板凸出於該散熱板的一第一面,該散熱板之其中一該第二側邊與相靠近之該第一側邊的最大間距大於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板在該第一面的一法線方向上的間距。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散熱鰭片,其中該散熱板之其中一該第二側邊與相靠近之該第一側邊的最大間距小於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板在該第一面的該法線方向上的間距與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板在該長邊方向上的間距的總合。
  40. 一種散熱器,包含:
    多個散熱鰭片,該些散熱鰭片各包含一散熱本體及至少一擾流片,相鄰該二散熱鰭片之該二散熱本體相連而令相鄰該二散熱本體圍繞出一流道,該些擾流片分別連接於該些散熱本體,且受該些散熱本體遮蔽之該些擾流片分別位於該些流道;其中,該散熱本體具有至少一破口,該至少一擾流片遮蓋部分該至少一破口,且該至少一擾流片在該散熱本體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小於該至少一破口在該散熱本體之長邊方向上的長度。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散熱本體具有位於該破口相對兩側的二第一側邊,該二第一側邊與該散熱本體之一長邊非平行,該至少一擾流片在該散熱本體之正交投影介於該二第一側邊之間。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1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至少一擾流片具有二第二側邊,該二第二側邊與該散熱本體之該長邊非平行,該二側板凸出於該散熱本體的一第一面,該散熱本體之其中一該第二側邊與相靠近之該第一側邊的最大間距大於該擾流片與該散熱本體在該第一面的一法線方向上的間距。
  43. 一種散熱器,包含:
    至少一第一散熱組,包含多個第一散熱鰭片、多個第一銜接鰭片及多個第二銜接鰭片,該些第一散熱鰭片保持間距,該些第一銜接鰭片間隔設置於該些第一散熱鰭片之一側,該些第二銜接鰭片間隔設置於該些第一散熱鰭片之另一側,且該些第二銜接鰭片與該些第一銜接鰭片交錯配置;以及至少一第二散熱組,包含多個第二散熱鰭片、多個第三銜接鰭片及多個第四銜接鰭片,該些第二散熱鰭片保持間距,該些第三銜接鰭片間隔設置於該些第二散熱鰭片之一側,該些第四銜接鰭片間隔設置於該些第二散熱鰭片之另一側,且該些第四銜接鰭片與該些第三銜接鰭片交錯配置;以及其中,該至少一第一散熱組與該第二散熱組於一並排方向並排設置,且該些第一散熱鰭片與該些第二散熱鰭片於一延伸方向上交錯設置,該任二相鄰之第一散熱鰭片與該第二散熱鰭片保持有一最大間距,且該最大間距大於該任二相鄰之該第一散熱鰭片與該第二散熱鰭片在該延伸方向上的間距。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最大間距小於該任二相鄰之該第一散熱鰭片與該第二散熱鰭片在該延伸方向上的間距與該任二相鄰之該第一散熱鰭片與該第二散熱鰭片在該並排方向上的間距的總合。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3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些第一銜接鰭片分別與該些第三銜接鰭片相連。
  4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5項所述之散熱器,其中該些第二銜接鰭片分別與該些第四銜接鰭片相連。
TW108207616U 2018-11-14 2019-06-14 散熱器與散熱鰭片 TWM58637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107215438 2018-11-14
TW107215438 2018-11-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6379U true TWM586379U (zh) 2019-11-11

Family

ID=69189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7616U TWM586379U (zh) 2018-11-14 2019-06-14 散熱器與散熱鰭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1402163B2 (zh)
CN (2) CN111258396A (zh)
TW (1) TWM586379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64632B2 (en) * 2019-09-05 2021-07-13 Ldc Precision Engineering Co., Ltd. Heat-sinking improved structure for evaporators
TWI736460B (zh) * 2020-10-30 2021-08-11 華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熱鰭片及散熱模組
US11456231B2 (en) * 2021-01-18 2022-09-27 Fortinet, Inc. Heatsink arrangement for integrated circuit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reof
EP4050295A1 (en) 2021-02-26 2022-08-31 Ovh Water block having hollow fins
US20220373272A1 (en) * 2021-05-19 2022-11-24 Nidec Corporation Heat dissipation member
CN113587060B (zh) * 2021-08-10 2023-07-21 立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集鱼灯的散热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46258A (en) * 1938-10-12 1941-06-17 York Ice Machinery Corp Method of making heat exchange apparatus
JPS6256786A (ja) * 1985-09-06 1987-03-12 Hitachi Ltd 熱交換器
JP3122173B2 (ja) * 1990-11-09 2001-01-09 株式会社東芝 放熱器、放熱装置および放熱器の製造方法
DE4404837A1 (de) * 1994-02-16 1995-08-17 Behr Gmbh & Co Rippe für Wärmetauscher
US20020139515A1 (en) * 1999-07-02 2002-10-03 Kaveh Azar Heat sink with textured regions
US6273186B1 (en) * 2000-03-13 2001-08-14 Satc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Low-cost, high density, staggered pin fin array
FR2807828B1 (fr) * 2000-04-17 2002-07-12 Nordon Cryogenie Snc Ailette ondulee a decalage partiel pour echangeur de chaleur a plaques et echangeur de chaleur a plaques correspondant
US7121327B2 (en) * 2000-12-28 2006-10-17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Heat sink assembly
US6340056B1 (en) * 2001-04-24 2002-01-22 Chaun-Choung Technology Corp. Flow channel type heat dissipating fin set
US6550529B1 (en) * 2002-04-17 2003-04-22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Heatsink device
US6901993B2 (en) * 2003-03-05 2005-06-07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Heat sink assembly having combined fins
TWI276389B (en) * 2004-11-03 2007-03-11 Quanta Comp Inc Stagger fin array
TWI255986B (en) * 2004-12-14 2006-06-01 Quanta Comp Inc Power saving device of portable personal computer
US20070137849A1 (en) * 2005-12-15 2007-06-21 Toshib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Heatsink with offset fins
CN100444714C (zh) * 2006-02-10 2008-12-17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器
US7500513B2 (en) * 2006-11-03 2009-03-10 Fu Zhu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 Zhen) Co., Ltd. Heat-pipe type heat sink
US20080115910A1 (en) * 2006-11-21 2008-05-22 Hsing Ju Sheng Heat-Dissipation and Airflow-Conduction Fin Assembly
TW200847908A (en) * 2007-05-28 2008-12-01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 dissipating fin assembly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US8490680B2 (en) * 2008-02-28 2013-07-23 Asia Vital Components Co., Ltd Plate cooling fin with slotted projections
CN101641002B (zh) * 2008-07-28 2012-10-1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使用该散热器的散热装置
US8297341B2 (en) * 2008-09-08 2012-10-30 Getac Technology Corp. Heat dissipa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CN101754649B (zh) * 2008-12-03 2013-06-05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散热器及其散热鳍片的制造方法
CN102223782B (zh) * 2010-04-19 2015-03-25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器
US8325480B2 (en) * 2010-05-20 2012-12-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Heat sink for distributing a thermal load
US20190383566A1 (en) * 2013-09-06 2019-12-19 Delta Electronics, Inc. Heat sink
JP6414482B2 (ja) * 2015-02-17 2018-10-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オフセットフィン製造方法およびオフセットフィン製造装置
CN107293526B (zh) * 2016-04-01 2019-09-17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US10588243B2 (en) * 2017-10-13 2020-03-10 Foxconn (Kunshan) Computer Connector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quipped with heat sinks and additional heat pipe connected therebetween
CA3036460A1 (en) * 2018-03-14 2019-09-14 Rheem Manufacturing Company Heat exchanger fi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16822A1 (en) 2022-10-06
CN111258396A (zh) 2020-06-09
CN211293861U (zh) 2020-08-18
US20200149830A1 (en) 2020-05-14
US11402163B2 (en) 2022-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86379U (zh) 散熱器與散熱鰭片
US5304845A (en) Apparatus for an air impingement heat sink using secondary flow generators
EP2840875B1 (en) Liquid-cooled radiator
JP6279980B2 (ja) 液冷式冷却装置
TWM289878U (en) Heat-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water-cooling type parallel runner
JP2016219572A (ja) 液冷式冷却装置
JP2016004828A (ja) 液冷式冷却装置
CN113377180A (zh) 液冷式散热器
TWI498519B (zh) 散熱模組
US20210102760A1 (en) Heat sink
CN211125625U (zh) 液冷散热组件、液冷散热装置及电力电子设备
JP2019021825A (ja) 放熱器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液冷式冷却装置
TWI792253B (zh) 散熱裝置
JP2008071800A (ja) 放熱板、冷却構造体およびヒートシンク
WO2021036249A1 (zh) 一种散热器、电子设备及汽车
JPH01204498A (ja) 強制冷却用ヒートシンク
CN214481948U (zh) 一种逆变单元流体散热器的散热板
CN211909489U (zh) Pcb散热组件和具有其的服务器
TW201433252A (zh) 散熱裝置及其散熱件
CN107872941B (zh) 散热装置
JP2008218828A (ja) 冷却装置及び冷却装置付半導体装置
CN205039144U (zh) 一种芯片散热器
TWM588360U (zh) 液冷式散熱頭改良結構
TWM466295U (zh) 散熱模組
CN214482008U (zh) 液冷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