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5837U - 薄型泵浦結構 - Google Patents
薄型泵浦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85837U TWM585837U TW108208547U TW108208547U TWM585837U TW M585837 U TWM585837 U TW M585837U TW 108208547 U TW108208547 U TW 108208547U TW 108208547 U TW108208547 U TW 108208547U TW M585837 U TWM585837 U TW M58583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ump
- deflector
- chamber
- item
- patent appli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種薄型泵浦結構,其包含一泵殼體、一導流板、一支撐板;該泵殼體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第一側形成一泵浦腔室,該第二側相反該泵浦腔室處凹設形成一凹室;該導流板係對應罩蓋所述泵浦腔室;一封閉件,係對應蓋設密封所述泵殼體之泵浦腔室;及該支撐板設置於該封閉件及該導流板之間,所述導流板及所述封閉件之間形成一吸水區,透過上述結構,因採用多件組合的方式,使封閉件的厚度降低,達到薄型化的優勢。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泵浦領域,特別是一種薄型泵浦結構。
按,隨著電子設備計算效能日漸增強,其內部所設置之電子元件於運作時會產生大量熱量,通常需於電子元件上設置散熱器或散熱鰭片藉以增加散熱面積進而提升散熱效能,但由於散熱器與散熱鰭片所達到之散熱效果有限,故現行習知技術便有採用水冷裝置作為增強散熱效能之解決方式。
而習知水冷裝置是將吸收到發熱元件(處理器或圖形處理器)的熱量與水冷裝置內部的一冷卻液體熱交換,然後透過水冷裝置內部的一泵浦來循環冷卻液體,並該水冷裝置透過複數管體連接一散熱器,令冷卻液體可於散熱器與水冷裝置兩者間進行熱交換循環散熱,藉以對發熱元件快速散熱。
習知水冷裝置內部的泵浦結構9包含一泵殼體91、一轉子組92、一定子組93、一導流板94及一封閉件95及一定子蓋96,轉子組92及定子組93分別設置於泵殼體91的上下兩側面上,定子蓋96與泵殼體91相組合封閉定子組93,導流板94與泵殼體91相組合封閉轉子組92,封閉件95再與泵殼體91相組合以構成一個封閉的泵浦結構9,當中封閉件95、導流板94及泵殼體91包圍一吸水區97。
為了要讓泵浦結構9具有吸水區97,當前是將封閉件95直接做出一個內凹部分951,使封閉件95、導流板94及泵殼體91在軸向相疊合處形成吸水區97,為了要製作封閉件95的內凹部分951,就必須進行注塑或者壓鑄之成型工藝,因此封閉件95無法製作的更薄,進而導致增加軸向高度。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案之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而習知水冷裝置是將吸收到發熱元件(處理器或圖形處理器)的熱量與水冷裝置內部的一冷卻液體熱交換,然後透過水冷裝置內部的一泵浦來循環冷卻液體,並該水冷裝置透過複數管體連接一散熱器,令冷卻液體可於散熱器與水冷裝置兩者間進行熱交換循環散熱,藉以對發熱元件快速散熱。
習知水冷裝置內部的泵浦結構9包含一泵殼體91、一轉子組92、一定子組93、一導流板94及一封閉件95及一定子蓋96,轉子組92及定子組93分別設置於泵殼體91的上下兩側面上,定子蓋96與泵殼體91相組合封閉定子組93,導流板94與泵殼體91相組合封閉轉子組92,封閉件95再與泵殼體91相組合以構成一個封閉的泵浦結構9,當中封閉件95、導流板94及泵殼體91包圍一吸水區97。
為了要讓泵浦結構9具有吸水區97,當前是將封閉件95直接做出一個內凹部分951,使封閉件95、導流板94及泵殼體91在軸向相疊合處形成吸水區97,為了要製作封閉件95的內凹部分951,就必須進行注塑或者壓鑄之成型工藝,因此封閉件95無法製作的更薄,進而導致增加軸向高度。
是以,要如何解決上述之問題與缺失,即為本案之創作人與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為改善上述之問題,本創作之主要目的提供一種薄型化的薄型泵浦結構。
本創作另一主要目的提供一種便於製作的薄型泵浦結構。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薄型泵浦結構,其包含一泵殼體、一轉子組、一封閉件、一支撐板;該泵殼體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第一側形成一泵浦腔室,並該泵浦腔室底側插接一軸心,該第二側相反該泵浦腔室處凹設形成一凹室;一轉子組,具有一樞孔,該轉子組係對應容設於該泵浦腔室內並令該樞孔與該軸心相樞設,該轉子組具有一葉輪及一磁性元件,該磁性元件設置於該葉輪下側面;該定子組係對應容設於所述凹室內,並該定子組對應與所述磁性元件呈水平相對設置以相互感應激磁;該導流板係對應罩蓋所述泵浦腔室;該封閉件係對應蓋設密封所述泵殼體之泵浦腔室;該支撐板設置於該封閉件及該導流板之間,所述導流板及所述封閉件之間形成一吸水區。
藉由上述結構,導流板、封閉件及支撐板引採用分件製作,可以採用薄板工藝進行製作,大幅度降低導流板、封閉件及支撐板的厚度,進而減少泵浦整體的高度,達到薄型化的優勢。
本創作另一主要目的提供一種便於製作的薄型泵浦結構。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薄型泵浦結構,其包含一泵殼體、一轉子組、一封閉件、一支撐板;該泵殼體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第一側形成一泵浦腔室,並該泵浦腔室底側插接一軸心,該第二側相反該泵浦腔室處凹設形成一凹室;一轉子組,具有一樞孔,該轉子組係對應容設於該泵浦腔室內並令該樞孔與該軸心相樞設,該轉子組具有一葉輪及一磁性元件,該磁性元件設置於該葉輪下側面;該定子組係對應容設於所述凹室內,並該定子組對應與所述磁性元件呈水平相對設置以相互感應激磁;該導流板係對應罩蓋所述泵浦腔室;該封閉件係對應蓋設密封所述泵殼體之泵浦腔室;該支撐板設置於該封閉件及該導流板之間,所述導流板及所述封閉件之間形成一吸水區。
藉由上述結構,導流板、封閉件及支撐板引採用分件製作,可以採用薄板工藝進行製作,大幅度降低導流板、封閉件及支撐板的厚度,進而減少泵浦整體的高度,達到薄型化的優勢。
本創作之上述目的及其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將依據所附圖式之較佳實施例予以說明。
請參閱第2A圖、第2B圖、第2C圖及第2D圖,係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立體示意圖、分解示意圖(一)、(二)及剖面示意圖,本創作泵浦結構主要包含一泵殼體1、一轉子組2、一定子組3、一導流板4、一封閉件5、一支撐板6及一定子蓋7,該泵殼體1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第一側形成一泵浦腔室11,並該泵浦腔室11底側插接一軸心111,該第二側相反該泵浦腔室11處凹設形成一凹室12,該轉子組2具有一樞孔21且對應容設於該泵浦腔室11內並令該樞孔21與該軸心111相樞設,該轉子組2具有一葉輪22及一磁性元件23,該磁性元件23設置於該葉輪22下側面,該定子組3係對應容設於所述凹室12內,並該定子組3對應與所述磁性元件23呈水平相對設置以相互感應激磁,該導流板4係對應罩蓋所述泵浦腔室11,該封閉件5係對應蓋設密封所述泵殼體1之泵浦腔室11,該支撐板6設置於該封閉件5及該導流板4之間,所述導流板4及所述封閉件5之間形成一吸水區8。
該凹室12對應所述泵浦腔室11凸設形成一套設部121,該定子組3係由複數矽鋼片31所組成並於中央處形成一通孔34,該通孔34係對應套設於該套設部121上。
上述定子組3具有複數極柱32,每一極柱32係分別纏繞複數線圈33,該每一極柱32末端更延伸形成一感磁部321,該感磁部321係與所述磁性元件23呈水平相對設置以相互感應激磁。
該導流板4具有一頂面41及一底面42,該頂面41形成至少一凸體411抵頂所述支撐板6,該底面41對應罩蓋所述泵浦腔室11,該導流板4更具有一開孔43貫穿所述頂面41及底面42,該開孔43與所述樞孔21係相對應連通,所述支撐板6具又至少一貫孔61供該凸體411插設。
該導流板4、該封閉件5及該支撐板6的厚度相同,該泵殼體1之外周側設置一入水口13及一出水口14,該泵殼體1更具有一定子蓋7對應蓋設該定子組3。
當泵浦開始進行運作時,藉由所述極柱32末端形成的感磁部321與所述轉子組2的磁性元件23彼此相互感應產生激磁,驅動所述轉子組2於該泵浦腔室11內旋轉以達成該轉子組2的運作模式,且由於該轉子組2係磁浮於該泵浦腔室11內形成懸空之工作狀態,可防止所述轉子組2與所述泵殼體1相互摩擦進以降低機械損耗率,大幅提升使用壽命。
另外,本創作採用組合式的結構,在封閉件5及導流板4之間增設支撐板6來形成吸水區8,達到泵浦工作時的使用需求,但因為封閉件5及導流板4及支撐板6採用相同厚度(壁厚),所以在製作時可以使用同一薄板材進行沖壓製作完成,因為封閉件5及支撐板6厚度已大幅度降低,所以可以有效減小泵浦整體的高度,進而達到薄型化之優勢。
綜上所述,本創作具有下述優點:
1、 泵浦薄型化;
2、 製作方便;
3、 組合式結構,具有分離性便於日後維修。
以上已將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創作之專利涵蓋範圍。
請參閱第2A圖、第2B圖、第2C圖及第2D圖,係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立體示意圖、分解示意圖(一)、(二)及剖面示意圖,本創作泵浦結構主要包含一泵殼體1、一轉子組2、一定子組3、一導流板4、一封閉件5、一支撐板6及一定子蓋7,該泵殼體1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第一側形成一泵浦腔室11,並該泵浦腔室11底側插接一軸心111,該第二側相反該泵浦腔室11處凹設形成一凹室12,該轉子組2具有一樞孔21且對應容設於該泵浦腔室11內並令該樞孔21與該軸心111相樞設,該轉子組2具有一葉輪22及一磁性元件23,該磁性元件23設置於該葉輪22下側面,該定子組3係對應容設於所述凹室12內,並該定子組3對應與所述磁性元件23呈水平相對設置以相互感應激磁,該導流板4係對應罩蓋所述泵浦腔室11,該封閉件5係對應蓋設密封所述泵殼體1之泵浦腔室11,該支撐板6設置於該封閉件5及該導流板4之間,所述導流板4及所述封閉件5之間形成一吸水區8。
該凹室12對應所述泵浦腔室11凸設形成一套設部121,該定子組3係由複數矽鋼片31所組成並於中央處形成一通孔34,該通孔34係對應套設於該套設部121上。
上述定子組3具有複數極柱32,每一極柱32係分別纏繞複數線圈33,該每一極柱32末端更延伸形成一感磁部321,該感磁部321係與所述磁性元件23呈水平相對設置以相互感應激磁。
該導流板4具有一頂面41及一底面42,該頂面41形成至少一凸體411抵頂所述支撐板6,該底面41對應罩蓋所述泵浦腔室11,該導流板4更具有一開孔43貫穿所述頂面41及底面42,該開孔43與所述樞孔21係相對應連通,所述支撐板6具又至少一貫孔61供該凸體411插設。
該導流板4、該封閉件5及該支撐板6的厚度相同,該泵殼體1之外周側設置一入水口13及一出水口14,該泵殼體1更具有一定子蓋7對應蓋設該定子組3。
當泵浦開始進行運作時,藉由所述極柱32末端形成的感磁部321與所述轉子組2的磁性元件23彼此相互感應產生激磁,驅動所述轉子組2於該泵浦腔室11內旋轉以達成該轉子組2的運作模式,且由於該轉子組2係磁浮於該泵浦腔室11內形成懸空之工作狀態,可防止所述轉子組2與所述泵殼體1相互摩擦進以降低機械損耗率,大幅提升使用壽命。
另外,本創作採用組合式的結構,在封閉件5及導流板4之間增設支撐板6來形成吸水區8,達到泵浦工作時的使用需求,但因為封閉件5及導流板4及支撐板6採用相同厚度(壁厚),所以在製作時可以使用同一薄板材進行沖壓製作完成,因為封閉件5及支撐板6厚度已大幅度降低,所以可以有效減小泵浦整體的高度,進而達到薄型化之優勢。
綜上所述,本創作具有下述優點:
1、 泵浦薄型化;
2、 製作方便;
3、 組合式結構,具有分離性便於日後維修。
以上已將本創作做一詳細說明,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凡依本創作申請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等,皆應仍屬本創作之專利涵蓋範圍。
1‧‧‧泵殼體
11‧‧‧泵浦腔室
111‧‧‧軸心
12‧‧‧凹室
121‧‧‧套設部
13‧‧‧入水口
14‧‧‧出水口
2‧‧‧轉子組
21‧‧‧樞孔
22‧‧‧葉輪
23‧‧‧磁性元件
3‧‧‧定子組
31‧‧‧矽鋼片
32‧‧‧極柱
321‧‧‧感磁部
33‧‧‧線圈
34‧‧‧通孔
4‧‧‧導流板
41‧‧‧頂面
411‧‧‧凸體
42‧‧‧底面
43‧‧‧開孔
5‧‧‧封閉件
6‧‧‧支撐板
61‧‧‧貫孔
7‧‧‧定子蓋
8‧‧‧吸水區
11‧‧‧泵浦腔室
111‧‧‧軸心
12‧‧‧凹室
121‧‧‧套設部
13‧‧‧入水口
14‧‧‧出水口
2‧‧‧轉子組
21‧‧‧樞孔
22‧‧‧葉輪
23‧‧‧磁性元件
3‧‧‧定子組
31‧‧‧矽鋼片
32‧‧‧極柱
321‧‧‧感磁部
33‧‧‧線圈
34‧‧‧通孔
4‧‧‧導流板
41‧‧‧頂面
411‧‧‧凸體
42‧‧‧底面
43‧‧‧開孔
5‧‧‧封閉件
6‧‧‧支撐板
61‧‧‧貫孔
7‧‧‧定子蓋
8‧‧‧吸水區
第1A圖為習知泵浦結構之分解示意圖;
第1A圖為習知泵浦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第2A圖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立體示意圖;
第2B圖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分解示意圖(一);
第2C圖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分解示意圖(二);
第2D圖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第1A圖為習知泵浦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第2A圖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立體示意圖;
第2B圖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分解示意圖(一);
第2C圖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分解示意圖(二);
第2D圖為本創作泵浦結構之剖面示意圖。
Claims (9)
- 一種薄型泵浦結構,其包含:
一泵殼體,具有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側,該第一側形成一泵浦腔室,並該泵浦腔室底側插接一軸心,該第二側相反該泵浦腔室處凹設形成一凹室;
一轉子組,具有一樞孔,該轉子組係對應容設於該泵浦腔室內並令該樞孔與該軸心相樞設,該轉子組具有一葉輪及一磁性元件,該磁性元件設置於該葉輪下側面;
一定子組,係對應容設於所述凹室內,並該定子組對應與所述磁性元件呈水平相對設置以相互感應激磁;
一導流板,係對應罩蓋所述泵浦腔室;
一封閉件,係對應蓋設密封所述泵殼體之泵浦腔室;及
一支撐板,設置於該封閉件及該導流板之間,所述導流板及所述封閉件之間形成一吸水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型泵浦結構,其中該凹室對應所述泵浦腔室凸設形成一套設部,該定子組係由複數矽鋼片所組成並於中央處形成一通孔,該通孔係對應套設於該套設部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薄型泵浦結構,其中該定子組具有複數極柱,每一極柱係分別纏繞複數線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薄型泵浦結構,其中該每一極柱末端更延伸形成一感磁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型泵浦結構,其中該導流板具有一頂面及一底面,該頂面形成至少一凸體抵頂所述支撐板,該底面對應罩蓋所述泵浦腔室,該導流板更具有一開孔貫穿所述頂面及底面,該開孔與所述樞孔係相對應連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薄型泵浦結構,其中該支撐板具有至少一貫孔供該凸體插設。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型泵浦結構,其中該導流板、該封閉件及該支撐板的厚度相同。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型泵浦結構,其中該泵殼體之外周側設置一入水口及一出水口。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薄型泵浦結構,其中該泵殼體更具有一定子蓋對應蓋設該定子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8547U TWM585837U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薄型泵浦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8208547U TWM585837U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薄型泵浦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85837U true TWM585837U (zh) | 2019-11-01 |
Family
ID=69190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208547U TWM585837U (zh) | 2019-07-01 | 2019-07-01 | 薄型泵浦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8583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01385B (zh) * | 2019-07-01 | 2020-08-11 |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 薄型泵浦結構 |
TWI728768B (zh) * | 2020-03-31 | 2021-05-21 |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泵浦 |
-
2019
- 2019-07-01 TW TW108208547U patent/TWM585837U/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01385B (zh) * | 2019-07-01 | 2020-08-11 |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 薄型泵浦結構 |
TWI728768B (zh) * | 2020-03-31 | 2021-05-21 |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泵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410652U (zh) | 双泵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 |
US9689627B2 (en) | Water-cooling device with waterproof stator and rotor pumping unit | |
TWM585837U (zh) | 薄型泵浦結構 | |
TWM516708U (zh) | 水冷裝置 | |
TW201915335A (zh) | 薄型泵浦結構 | |
TWM574186U (zh) | 薄型泵浦結構 | |
TWM605454U (zh) | 無線供電之液冷式散熱模組及具有該液冷式散熱模組的電子裝置 | |
US9772142B2 (en) | Water-cooling device with stator and rotor pumping unit | |
CN209642501U (zh) | 一种基于水循环散热的永磁同步电机 | |
CN100460687C (zh) | 冷却用流体泵 | |
TW202219446A (zh) | 液冷式散熱模組及具有該液冷式散熱模組的電子裝置 | |
TWI701385B (zh) | 薄型泵浦結構 | |
TWI447340B (zh) | 水冷式散熱裝置 | |
CN207610159U (zh) | 一种汽车led灯壳体组件 | |
TWM531608U (zh) | 水冷裝置 | |
TW200809093A (en) | Pump | |
TWM585836U (zh) | 泵浦結構 | |
CN210956378U (zh) | 一种变压器降温装置 | |
CN110360125B (zh) | 薄型泵结构 | |
TWI678612B (zh) | 高效型水冷式散熱器 | |
TWI686539B (zh) | 薄型泵浦結構 | |
CN208040510U (zh) | 一种发动机散热装置 | |
WO2020253173A1 (zh) | 全地形车 | |
TWM531092U (zh) | 高效率馬達外殼結構 | |
WO2021087940A1 (zh) | 一种散热性好的电机外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