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410652U - 双泵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泵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410652U
CN207410652U CN201721390354.7U CN201721390354U CN207410652U CN 207410652 U CN207410652 U CN 207410652U CN 201721390354 U CN201721390354 U CN 201721390354U CN 207410652 U CN207410652 U CN 2074106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mp
circulation
shell
pump case
guid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3903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南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ONGTENG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ONGTENG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ONGTENG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ONGTENG ELECTRONIC PRODUC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3903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4106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4106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4106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双泵导流装置包括内部设有内螺纹且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且并排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第一泵体与第一壳体连接,形成第一导液腔室,第二泵体与第二壳体连接,形成第二导液腔室。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与发热源连接的冷头、用于交换冷却液并散热的冷排装置、设置在冷排装置上的储液箱和散热风扇以及安装在冷排装置中起导流作用的双泵导流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同时反向导流,加快整个液冷散热系统冷却液的运行速度,提高散热效果和效率。

Description

双泵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产品中的中央处理器运算速度越来越高,势必产生更大的热量,传统的液冷式散热系统包括吸热元件、驱动泵、散热元件,驱动泵设置在单管道上,通过驱动泵的驱动作用,使冷却液吸热元件和散热元件之间循环流动,达到散热的目的,此方案仅靠单管驱动泵的驱动力驱动冷却液,散热速度和效率必然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设置有双泵导流,加快冷却液循环速度,提高散热效率和效果,同时体积适当的一种具有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双泵导流装置,包括内部设有内螺纹且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且并排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所述第一泵体一端通过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螺纹连接,形成第一导液腔室,所述第二泵体一端通过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螺纹连接,形成第二导液腔室。
优选的,所述第一泵体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泵体扣合连接的第一泵壳、垫设于所述第一泵壳和第一壳体之间起密封作用的第一密封圈、固定在所述第一泵壳内部的第一定子线圈、盖设在第一泵壳内并抵接所述第一定子线圈的第一密封垫片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泵壳和第一定子线圈内可以转动的第一转子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子磁铁一端具有可以转动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位于所述第一导液腔室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泵体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泵壳扣合的第二泵壳、垫设于所述第二泵壳和第二壳体之间起密封作用的第二密封圈、固定在所述第二泵壳内部的第二定子线圈、盖设于所述第二泵壳内并抵接所述第二定子线圈的第二密封垫片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二泵壳和第二定子线圈内与所述第一转子磁铁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子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子磁铁一端具有可以转动的第二扇叶,所述第二扇叶位于所述第二导液腔室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泵壳一端面的四个转角处具有垂直该端面的L形的卡扣,所述第二泵壳四个侧棱对应所述卡扣位置分别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泵壳端面对应所述卡槽的位置设有穿孔,所述第一泵壳与第二泵壳扣合时,所述卡扣从所述穿孔水平穿入所述卡槽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呈反向设置的第一循环前接头和第一循环后接头,所述第一循环前接头内部设有第一循环前通孔,所述第一循环后接头内部设有第一循环后通孔,所述第一循环前通孔和第一循环后通孔通过所述第一导液腔室连通,所述第二壳体具有呈反向设置的第二循环前接头和第二循环后接头,所述第二循环前接头内部设有第二循环前通孔,所述第二循环后接头内部设有第二循环后通孔,所述第二循环前通孔和第二循环后通孔通过所述第二导液腔室连通。
一种具有以上所述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与发热源连接的冷头、用于冷却液流通并散热的冷排装置、设置在所述冷排装置上的储液箱和散热风扇以及安装在所述冷排装置中起导流作用的双泵导流装置,所述储液箱出液口通过第一前导管连接所述第一循环前接头,所述储液箱的回液口通过第二前导管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前接头,所述冷头的入液口通过第一后导管连接所述第一循环后接头,所述冷头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后导管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后接头。
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内的冷却液受所述第一扇叶正向导流作用,经第一前导管被导流入至所述第一导液腔室内,经过第一后导管快速导流至所述冷头内,冷却液在所述冷头内循环带走发热源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升温后的冷却液受所述第二扇叶的反向导流作用从所述冷头中抽取出来,经第二后导管流入所述第二导液腔室内,再经由第二前导管快速导流,通过所述冷排装置散热,冷却后的冷却液流至储液箱内再次循环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泵体和第二泵体同时反向导流,加快整个液冷散热系统冷却液的运行速度,提高散热效果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泵导流装置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双泵导流装置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和B-B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冷散热系统结构图。
图示说明:
1、双泵导流装置 11、第一壳体 111、第一循环前接头
1111、第一循环前通孔 112、第一循环后接头 1121、第一循环后通孔
113、第一壳体本体 1131、内螺纹 1132、第一导液腔室
12、第一泵体 121、第一泵壳 1211、卡扣
1212、外螺纹 1213、凸台 122、第一密封圈
123、第一转子磁铁 1231、第一扇叶 124、第一定子线圈
125、第一密封垫片 13、第二壳体 131、第二循环前接头
1311、第二循环前通孔 132、第二循环后接头 1321、第二循环后通孔
133、第二壳体本体 1331、第二导液腔室 14、第二泵体
141、第二泵壳 1411、卡槽 1412、外螺纹
142、第二密封圈 143、第二转子磁铁 1431、第二扇叶
144、第二定子线圈 145、第二密封垫片 2、冷排装置
21、第一前导管 22、第一后导管 23、第二前导管
24、第二后导管 25、散热排 3、储液箱
4、冷头 5、散热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
参照图4,一种具有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包括与发热源连接的冷头4、用于冷却液流通并散热的冷排装置2、设置在冷排装置2上的储液箱3和散热风扇5以及安装在冷排装置2中起导流作用的双泵导流装置1。
参照图1至图3,双泵导流装置1包括内部设有内螺纹且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以及设置在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之间且并排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泵体12和第二泵体14。
第一壳体11设有方形的第一壳体本体113以及呈反向设置的第一循环前接头111和第一循环后接头112,第一壳体本体113具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内螺纹1131,第一循环前接头111和第一循环后接头112位于第一壳体本体113两个相交的面上,第一循环前接头111内部设有第一循环前通孔1111,第一循环后接头112内部设有第一循环后通孔1121。
第二壳体13设有方形的第二壳体本体133以及呈反向设置的第二循环前接头131和第二循环后接头132,第二壳体本体133具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内螺纹,第二循环前接头131和第二循环后接头132位于第二壳体本体133两个相交的面上,第二循环前接头131内部设有第二循环前通孔1311,第二循环后接头132内部设有第二循环后通孔1321。
第一泵体12包括一端与第一壳体11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另一端与第二泵体14扣合连接的第一泵壳121、垫设于第一泵壳121和第一壳体11之间起密封作用的第一密封圈122、固定在第一泵壳121内部的第一定子线圈124、盖设在第一泵壳121内并抵接第一定子线圈124的第一密封垫片125以及穿设于第一泵壳121和第一定子线圈124内可以转动的第一转子磁铁123。第一转子磁铁123中心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可以转动的第一扇叶1231,第一泵壳121一端具有外螺纹1212,该外螺纹1212与第一壳体11上的内螺纹1131旋接,使第一壳体本体113与第一泵壳121形成第一导腔室1132,第一扇叶1231位于第一导液腔室1132内,第一循环前通孔1111和第一循环后通孔1121通过第一导液腔室1132连通,第一泵壳121另一端表面四个转角处具有垂直该表面的L形的卡扣1211,第一泵壳121具有卡扣1211端内部还具有高度低于该端面的圆柱形的凸台1213,凸台1213另一端具有用于安装第一转子磁铁123的盲孔,第一转子磁铁123中心的连接轴与凸台1213盲孔中心连接,第一定子线圈124两端分别凸出延伸有高度不一样的凹形的线圈槽,四匝线圈分别绕在两端对应位置的线圈槽上,并贯穿第一定子线圈124的两个端面,第一定子线圈124穿过凸台1213安装于第一泵壳121内,第一密封垫片125呈环状,安装在凸台1213上端,并抵接第一定子线圈124较高的线圈槽。
第二泵体14包括一端与第二壳体13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泵壳121扣合的第二泵壳141、垫设于第二泵壳141和第二壳体13之间起密封作用的第二密封圈142、固定在第二泵壳141内部的第二定子线圈144、盖设于第二泵壳141内并抵接第二定子线圈144的第二密封垫片145以及穿设于第二泵壳141和第二定子线圈144内与第一转子磁铁123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子磁铁143。第二转子磁铁143相对第一转子磁铁123对称设有第二扇叶1431,第二泵壳141四个侧棱对应卡扣1211位置分别开设有卡槽1411,第二泵壳141端面对应卡槽1411的位置设有穿孔,第一泵壳121与第二泵壳141扣合时,卡扣1211从穿孔水平穿入卡槽1411固定,第二泵壳141和第一泵壳121卡合后两个端面接触,第一密封垫片125和第二密封垫片145分别位于该接触端面两侧,第二泵壳141的另一侧具有外螺纹1412,第二泵壳141的外螺纹1412与第二壳体本体133的内螺纹旋接,第二壳体本体133与第二泵壳141形成第二导液腔室1331,第二扇叶1431位于第二导液腔室1331内,第二循环前通孔1311和第二循环后通孔1321通过第二导液腔室1331连通,安装在第二泵壳141内的各零部件与安装在第一泵壳121内的各零部件结构相同,第二泵体14与第一泵体12内部结构对称,仅第一扇叶1231与第二扇叶1431的转动方向设定相反。
参照图3和图4,冷排装置2包括设置在储液箱3周围装有散熱鰭片的散热排25、与散热排25连接的第一前导管21和第二前导管23以及与冷头4连接的第一后导管22和第二后导管24,储液箱3出液口通过第一前导管21连接第一循环前接头111,储液箱3的回液口通过第二前导管23连接第二循环前接头131,冷头4的入液口通过第一后导管22连接第一循环后接头112,冷头4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后导管24连接第二循环后接头132。
正常工作时,储液箱3内的冷却液受第一泵体12内第一扇叶1231正向导流作用,经第一前导管21和第一循环前通孔1111被导流入第一导液腔室1132,从第一循环后通孔1121处流出,经过第一后导管22快速导流至热耦合于发热源的冷头4内,冷却液在冷头4内循环带走发热源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升温后的冷却液受第二扇叶1431的反向导流作用从冷头4中抽取出来,经第二后导管24和第二循环后通孔1321流入第二导液腔室1331,再从第二循环前通孔1311处,经由第二前导管23快速导流,通过散热排25散热,流至储液箱3,降温后的冷却液此时再受第一扇叶1231正向导流作用,重复流至第一导液腔室1132内,经过上述流程再将第二导液腔室1331内升温的冷却液快速导流至散热排25内降温,如此形成反复循环,为了加速散热,可安装散热风扇5散热。
本实用新型通过扣合在一起的两个泵体分别与两个壳体旋合在一起,组成一体式导流装置,通过双泵的正反向导流,使冷却液在整个散热系统中快速流动,增强冷却液循环效率,提升散热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泵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设有内螺纹且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3)之间且并排扣合在一起的第一泵体(12)和第二泵体(14),所述第一泵体(12)一端通过外螺纹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螺纹连接,形成第一导液腔室(1132),所述第二泵体(14)一端通过外螺纹与所述第二壳体(13)的内螺纹连接,形成第二导液腔室(13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泵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体(12)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11)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泵体(14)扣合连接的第一泵壳(121)、垫设于所述第一泵壳(121)和第一壳体(11)之间起密封作用的第一密封圈(122)、固定在所述第一泵壳(121)内部的第一定子线圈(124)、盖设在第一泵壳(121)内并抵接所述第一定子线圈(124)的第一密封垫片(125)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一泵壳(121)和第一定子线圈(124)内可以转动的第一转子磁铁(12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泵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磁铁(123)一端具有可以转动的第一扇叶(1231),所述第一扇叶(1231)位于所述第一导液腔室(1132)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泵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泵体(14)包括一端与所述第二壳体(13)通过螺纹连接同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泵壳(121)扣合的第二泵壳(141)、垫设于所述第二泵壳(141)和第二壳体(13)之间起密封作用的第二密封圈(142)、固定在所述第二泵壳(141)内部的第二定子线圈(144)、盖设于所述第二泵壳(141)内并抵接所述第二定子线圈(144)的第二密封垫片(145)以及穿设于所述第二泵壳(141)和第二定子线圈(144)内与所述第一转子磁铁(123)转动方向相反的第二转子磁铁(14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泵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子磁铁(143)一端具有可以转动的第二扇叶(1431),所述第二扇叶(1431)位于所述第二导液腔室(1331)内。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泵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泵壳(121)一端面的四个转角处具有垂直该端面的L形的卡扣(1211),所述第二泵壳(141)四个侧棱对应所述卡扣(1211)位置分别开设有卡槽(1411),所述第二泵壳(141)端面对应所述卡槽(1411)的位置设有穿孔,所述第一泵壳(121)与第二泵壳(141)扣合时,所述卡扣(1211)从所述穿孔水平穿入所述卡槽(1411)固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泵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呈反向设置的第一循环前接头(111)和第一循环后接头(112),所述第一循环前接头(111)内部设有第一循环前通孔(1111),所述第一循环后接头(112)内部设有第一循环后通孔(1121),所述第一循环前通孔(1111)和第一循环后通孔(1121)通过所述第一导液腔室(1132)连通,所述第二壳体(13)具有呈反向设置的第二循环前接头(131)和第二循环后接头(132),所述第二循环前接头(131)内部设有第二循环前通孔(1311),所述第二循环后接头(132)内部设有第二循环后通孔(1321),所述第二循环前通孔(1311)和第二循环后通孔(1321)通过所述第二导液腔室(1331)连通。
8.一种具有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发热源连接的冷头(4)、用于冷却液流通并散热的冷排装置(2)、设置在所述冷排装置(2)上的储液箱(3)和散热风扇(5)以及安装在所述冷排装置(2)中起导流作用的双泵导流装置(1),所述储液箱(3)出液口通过第一前导管(21)连接有第一循环前接头(111),所述储液箱(3)的回液口通过第二前导管(23)连接有第二循环前接头(131),所述冷头(4)的入液口通过第一后导管(22)连接所述第一循环后接头(112),所述冷头(4)的出液口通过第二后导管(24)连接所述第二循环后接头(132)。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3)内的冷却液受所述第一扇叶(1231)正向导流作用,经第一前导管(21)被导流入至所述第一导液腔室(1132)内,经过第一后导管(22)快速导流至所述冷头(4)内,冷却液在所述冷头(4)内循环带走发热源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升温后的冷却液受所述第二扇叶(1431)的反向导流作用从所述冷头(4)中抽取出来,经第二后导管(24)流入所述第二导液腔室(1331)内,再经由第二前导管(23)快速导流,通过所述冷排装置(2)散热,冷却后的冷却液流至储液箱(3)内再次循环使用。
CN201721390354.7U 2017-10-25 2017-10-25 双泵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Active CN2074106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0354.7U CN207410652U (zh) 2017-10-25 2017-10-25 双泵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390354.7U CN207410652U (zh) 2017-10-25 2017-10-25 双泵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410652U true CN207410652U (zh) 2018-05-25

Family

ID=624077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390354.7U Active CN207410652U (zh) 2017-10-25 2017-10-25 双泵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410652U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44806A (zh) * 2019-04-23 2019-06-28 迎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并联双泵导液装置及其液冷散热系统
CN111194155A (zh) * 2019-12-18 2020-05-22 深圳市迅凌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头、水冷散热器以及电子设备
US10722631B2 (en) 2018-02-01 2020-07-28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US11185677B2 (en) 2017-06-07 2021-11-30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fluid movement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US11511103B2 (en) 2017-11-13 2022-11-29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fluid movement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US11654275B2 (en) 2019-07-22 2023-05-23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s with strut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US11724089B2 (en) 2019-09-25 2023-08-15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control thereof
US11964145B2 (en) 2019-07-12 2024-04-23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17670B2 (en) 2017-06-07 2023-08-08 Shifamed Holdings, LLP Intravascular fluid movement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US11185677B2 (en) 2017-06-07 2021-11-30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fluid movement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US11511103B2 (en) 2017-11-13 2022-11-29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fluid movement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US10722631B2 (en) 2018-02-01 2020-07-28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US11229784B2 (en) 2018-02-01 2022-01-25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EP3730889A1 (en) * 2019-04-23 2020-10-28 In Win Development Inc.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liquid cool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9944806A (zh) * 2019-04-23 2019-06-28 迎新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并联双泵导液装置及其液冷散热系统
US11964145B2 (en) 2019-07-12 2024-04-23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and use
US11654275B2 (en) 2019-07-22 2023-05-23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s with strut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US11724089B2 (en) 2019-09-25 2023-08-15 Shifamed Holdings, Llc Intravascular blood pump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e and control thereof
US11197391B2 (en) 2019-12-18 2021-12-07 Shenzhen Xunling Technology Co., Ltd. Water cooling head, water cooling radia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CN111194155B (zh) * 2019-12-18 2021-10-12 深圳市迅凌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头、水冷散热器以及电子设备
CN111194155A (zh) * 2019-12-18 2020-05-22 深圳市迅凌科技有限公司 水冷头、水冷散热器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410652U (zh) 双泵导流装置及具有该双泵导流装置的液冷散热系统
US7543457B2 (en) Systems for integrated pump and reservoir
CN101228495B (zh) 用于计算机系统的冷却系统
TWM530013U (zh) 液冷式散熱裝置
CN109944806A (zh) 并联双泵导液装置及其液冷散热系统
CN206193668U (zh) 一种cpu模块高效散热装置
TWM562420U (zh) 一體式雙幫浦液冷式循環散熱模組
CN206921032U (zh) 一种水泵冷排一体式水冷散热器
CN100533341C (zh)
CN201730868U (zh) 一种水冷式水泵
CN208239965U (zh) 一种电脑机箱散热装置
CN202977401U (zh) 液冷式散热模块
CN206329517U (zh) 散热风扇的框架结构
CN209044508U (zh) 一种带泵散热水排及应用其的水冷散热器
TWM585837U (zh) 薄型泵浦結構
CN105553204B (zh) 水冷电机
CN204836912U (zh) 液冷装置及系统
CN206727791U (zh) 具有冷却功能的电机
CN206932103U (zh) 一种组合冷却电机罩
CN106332512B (zh) 液冷装置及系统
CN209419408U (zh) 一种液冷式散热装置
CN209761753U (zh) 并联双泵导液装置及其液冷散热系统
TWM609697U (zh) 一體式水冷散熱裝置
CN208706251U (zh) 一种带散热装置的固态硬盘
CN206471995U (zh) 一种驱动电机高效散热轴流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