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84801U -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 Google Patents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84801U
TWM584801U TW108209297U TW108209297U TWM584801U TW M584801 U TWM584801 U TW M584801U TW 108209297 U TW108209297 U TW 108209297U TW 108209297 U TW108209297 U TW 108209297U TW M584801 U TWM584801 U TW M58480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groove
carrier
chemical deposition
circuit boar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9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黃信航
Original Assignee
黃信航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黃信航 filed Critical 黃信航
Priority to TW108209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84801U/zh
Publication of TWM584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84801U/zh

Links

Landscapes

  • Chemically Coating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Abstract

一種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包括:沉積反應槽、移動機構及多個載具;沉積反應槽內於兩個長槽壁分別安裝多個噴流模組,噴流模組能持續噴出反應液;移動機構安裝於沉積反應槽外壁,包括馬達、傳動組件及兩組鏈條組,鏈條組設有多個承接件,馬達經由傳動組件帶動兩個鏈條組同步移動;載具包括橫桿及兩承架,兩承架固定於該橫桿且於另一側具有開口,該開口供放入電路板,載具以斜置形態由橫桿兩端架設於兩個承接件內,斜置形態指載具位置與前進方向具有斜置角度,該斜置角度為74~81度;藉此本創作採用直立斜置形態的電路板移動方式,配合反應液噴流至電路板表面和孔內壁,有效率地將金屬沉積於電路板表面和孔內壁且避免氣泡殘留其中,另可擴大應用於各種化學沉積作業,例如沉積鎳、沉積金、沉積銅、沉積錫、沉積銀等。

Description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本創作為一種電路板之化學沉積方法的技術領域,尤其指一種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在習用化學鎳金製程中,是利用單一吊籃將複數片電路板為一組,將所述電路板依序上升、下降及移動至各化學溶液槽或各類槽室內進行相關作業,以滿足大量生產的需求。具體流程為上料→清潔→水洗→微蝕→水洗→酸洗→水洗→預浸→活化→水洗→後浸→水洗→化學沉鎳→水洗→化學沉金→水洗→酸洗→水洗→烘乾→下料。由於上述方法所需的廠房空間大,過程中容易讓製程中有害氣體飄散,影響操作者的健康,槽體尺寸大且槽體內反應液的需求量也大。另外生產後的大量廢液處理也是一個成本負擔。
本創作人為了解決上述之問題,先前設計了一組運用載具採用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運用於上述生產流程的金屬沉積製程中,藉此能縮小沉積反應槽尺寸,減少反應液的使用量及同步減少廢液的處理成本,且能維持著高效率的生產模式,提升產量,降低廠商的生產成本增加獲利。但本創作人並不因此而自滿,希望能於直立式連續生產的架構上,提供另一種化學沉積設備。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在化學沉積生產作業中,仍由載具承載電路板採用垂直式連續生產模式於沉積反應槽內移動,但載具呈斜置形態,即載具位置與移動方向具有斜置角度,配合沉積反應槽內的多個噴流模組持續噴出的反應液,藉此能提升生產效率又能維持生產品質。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此方式能廣泛應用於化學沉積鎳、化學沉積金、化學沉積銅、化學沉積錫或化學沉積銀等作業。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為一種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包括:沉積反應槽、多個載具、移動機構。該沉積反應槽於兩個相對長槽壁內分別安裝多個噴流模組,該噴流模組能持續噴出反應液。該移動機構安裝於該沉積反應槽外壁,包括馬達、傳動組件及兩組鏈條組。兩組該鏈條組分別設置於該長槽壁外側。該鏈條組設有多個承接件。該馬達經由該傳動組件帶動兩個該鏈條組同步移動。該載具包括橫桿及兩承架,該兩承架呈對稱狀固定於該橫桿,該兩承架於另一側具有開口,該開口供電路板放入,該載具以斜置形態由該橫桿兩側架設於位置相對的兩個該承接件內,該斜置形態指該載具位置與前進方向具有斜置角度,該斜置角度為74~81度。
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多個該噴流模組設置於該沉積反應槽位置相對的兩個長槽壁,且呈交錯分佈。
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多個該噴流模組的噴流方向是垂直於載具的移動方向。
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該載具進一步包括數個連接桿及保持桿,該連接桿採橫向結合於兩該承架之間,該保持桿結合於該兩承架的最底部位置,該保持桿兩端各設有垂直狀的保持片,兩個該保持片之間的距離,恰好為該電路板最大尺寸的寬度,防止電路板朝向兩側滑出。
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該沉積反應槽另安裝反應液供給循環裝置,該反應液供給循環裝置與該噴流模組相連接且控制運作時機。
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一轉向放置機構,該轉向放置機構包括吊臂單元、轉向懸臂單元及升降單元,該升降單元架設於該沉積反應槽,該升降單元負責帶動安裝於此的該轉向懸臂單元升降,該轉向懸臂單元具有懸臂,該懸臂一端具有轉向機構且安裝著該吊臂單元,該吊臂單元兩端各設有吊鈎,該轉向懸臂單元能帶動該吊臂單元旋轉,以切換該吊鈎的位置。
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一上板機構,該上板機構位置於暫存機一側,該上板機構位於該轉向放置機構的該吊臂單元下降路徑中,該上板機構負責將該載具調整為該斜置形態,再供該吊臂單元吊起該載具。
在本創作的實施例中,該上板機構包括第一位置調整件、第二位置調整件、第一推動組及第二推動組,該第一位置調整件具有第一初始凹槽及第一定位凹槽,該第二位置調整件具有第二初始凹槽及第二定位凹槽,該第一初始凹槽至該第一定位凹槽的距離不等於該第二初始凹槽至該第二定位凹槽的距離;該第一推動組安裝於該第一位置調整件,能帶動第一推桿由該第一初始凹槽移動至該第一定位凹槽,該第二推動組安裝於該第二位置調整件,能帶動第二推桿由該第二初始凹槽移動至該第二定位凹槽。
本創作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是利用該載具承載著電路板以斜置形態於化學沉積槽內移動,配合位於該化學沉積槽內的數噴流模組持續噴出的反應液,所產生的水流不僅能帶離該電路板表面、或是電路板上通孔或盲孔內可能殘留的氣泡,且有效地提升前述各處反應液的置換效率,因此提升了電路板表面、通孔或盲孔內的沉積厚度均勻性。如此能提升生產效率又能維持生產品質。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創作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首先針對本創作於沉積製程中所開發的設備作一說明。在本實例中此設備是運用於化學鎳金沉積製程,該設備欲加工的電路板,在前處理設備及後處理設備中皆採水平逐片漸進式移動。由於前處理設備及後處理設備皆與習用相似,故不再詳加描述。本創作設計精神為將電路板採取垂直斜置且逐片連續移動生產的模式,完成電路板沉積作業。
如圖1A所示,本創作所開發沉積製程設備的架構示意圖。該沉積製程設備包括依序串聯排列的暫存機10、上板機構11、轉向放置機構12、化學沉鎳槽13、多個水槽14、化學沉金槽15、回收水洗槽16、下板機構17及輸出機構18。多個載具A,該載具A負責承載一電路板進行相關化學沉積作業。另外還包括第一移載機構191、第二移載機構192,以及回收移載機構193,此類移載機構負責移動該載具A至相關的作業槽中。在本圖中移載相關機構皆未繪出,僅用示意的方塊表示。如圖1B所示,為電路板B於各槽室內作業中的狀態,另外為了便於說明,圖中上板機構11及下板機構17僅以方塊表示位置,較清楚結構請參圖1A。電路板在經前處理後,例如經清潔槽、微蝕槽、酸洗槽、預浸槽、活化槽、後浸槽處理後會以水平狀態送至該暫存機10處。該暫存機10的用途是當後續製程出現問題時,前方製程電路板仍不斷送來時,可暫時堆疊暫存。之後經上板機構11由水平狀態調整為垂直且斜置形態,斜置形態於此圖面中無法清楚看出,將於後段內容再詳細描述。由轉向放置機構12轉換位置送入化學沉鎳槽13。之後於化學沉鎳槽13、數個水槽14、化學沉金槽15、以及回收水洗槽16中的電路板B皆為直立斜置狀態。經由下板機構17將載具A調整回原狀。最後沉積完成的電路板B會呈水平狀態由輸出機構18輸送至後處理設備中。
如圖2所示,為本創作所開發之沉積製程設備運作的流程圖。在前處理過程中會進行清潔、微蝕、酸洗、預浸、活化及後浸處理,讓該電路板上的祼銅表面先行形成著一層極薄的化學鈀金屬,且送至該暫存機10處。請配合參閱圖1A、圖1B及圖2所示,此設備運用方法的步驟如下:
步驟201: 電路板由水平沉積前處理完成後,經過暫存機10將電路板B以水平轉直立方式輸送至該上板機構11。
步驟202:上板機構11的將電路板B送入載具A內,接著將載具A調整至斜置形態。
步驟203:轉向放置機構12轉換載具A的位置,之後將載具A送入化學沉鎳槽13中;以便進行後續的化學沉積作業。
步驟204:載具A承載電路板B於化學沉鎳槽13內且以斜置形態被移動;所謂的斜置形態:指載具A位置與前進方向具有斜置角度,該斜置角度為74~81度。接著載具A由化學沉鎳槽13最左邊初始位置漸漸移動至最右邊最終位置,所停留的時間會使得電路板B的銅表面沉積一層鎳。
步驟205:由第一移載機構191將載具A上升移出化學沉鎳槽13,向右移動後下降移入水洗槽14。於水洗槽14內進行電路板的清洗作業。參閱圖1A,水洗槽14包括數個槽,左側具有數個水洗室141及右側為一個滴乾室142。第一移載機構191可選擇一次會吊起一個或多個載具A,上升並橫向移動後下降,使載具A進入水洗槽14的水洗室141內,之後依序重複移動,最後至滴乾室142內。其中該水洗槽14的槽型可配合載具A的斜置型態呈前後皆為斜壁式設計,藉此能減少水的使用量,降低用水成本。
步驟206:由第一移載機構191將水洗槽14內的載具A移動至該化學沉金槽15內,之後載具A於化學沉金槽15內被移動;由左邊初始位置移漸漸移動至最右邊最終位置,停留時間會使得該電路板的鎳表面沉積一層金。此移動過程中載具A仍維持斜置形態。
步驟207:由第二移載機構192將載具A上升移出化學沉金槽15,之後橫向移動、下降、進入回收水洗槽16;以清洗及回收電路板表面帶出的化學金液,回收水洗槽16也包括多個槽。另外水洗槽16槽型也可配合載具A的斜置型態呈前後皆為斜壁式設計,藉此能減少水的使用量,降低用水成本。
步驟208:載具A由第二移載機構192移至該下板機構17處,該下板機構17將載具A由斜置形態調整回原狀,之後送至該輸出機構18。
步驟209:輸出機構18使電路板B由直立狀改為水平狀逐片移動至下一道水平後清洗烘乾作業。之後就會於後處理設備進行水洗及烘乾作業。清空後的載具A會經由回收循環移載機構193移動至上板機構11處,以承接下一個欲處理的電路板。
如圖1A所示,回收循環移載機構193會於適當位置進行載具A轉向作業(如圖中的旋轉箭頭處),使原本載具A上的供電路板進入的開口由右側位置轉為左側位置,以配合後續上板機構11進入上板作業。
藉由本創作所開發的沉積製程設備及運作方法,能大幅使整體設備尺寸縮小,設備造價成本降低,相對所需安裝的工廠面積減少,整體而言能減少設備投資金額。另外生產過程中也能減少用水量、化學反應液使用量及用電量,降低生產成本,使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另外設備也能更有效地封閉,減少生產過中有害氣體外洩,進而提供更安全的工作環境。由於可以和前後製程連結,同時可以自動上下電路板,每條生產線至少可以省下6個人力。
在上述設備中,本創作設計了一種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方法及設備,使之能運用於該化學沉鎳槽13及化學沉金槽15的沉積作業。
如圖3所示,本創作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方法之流程圖。其步驟包括:
如步驟301,使用載具將至少一電路板採直立式承載著;
如步驟302,載具承載電路板以斜置形態進入沉積反應槽內進行化學沉積反應,其中斜置形態指載具位置與前進方向具有斜置角度,該斜置角度為74~81度;
如步驟303,由移動機構帶動載具於沉積反應槽的初始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沉積反應槽內壁設有多個噴流模組,噴流模組在載具移動過程中對電路板表面持續噴出反應液,利用電路板於沉積反應槽內的留置時間,完成金屬沉積於電路板的作業。
在上述方法中,本創作是利用載具承載著電路板於沉積反應槽內移動,配合位於沉積反應槽內的數噴流模組持續噴出的反應液,所產生的水流不僅能有效地帶離電路板表面、或是電路板上通孔或盲孔內殘留的氣泡,有效地提升電路板表面、通孔及盲孔內反應液的置換效率,因此提升了電路板表面、通孔或盲孔內的沉積厚度均勻性,藉此能提升生產效率又能維持生產品質。
上述本創作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方法,可以設計許多具體的設備達到此目的,本實施例就其中一種設備作說明:如圖4所示,為本創作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之立體圖。本創作包括:沉積反應槽40、移動機構50及多個載具60。
沉積反應槽40為一長方型開口向上的槽體,是由兩個長槽壁41及兩個短槽壁42所構成。於兩個長槽壁41內壁另設有多個噴流模組43,每個噴流模組43有至少一個噴頭,本實施例噴頭為多個且縱向排列。槽體外部另設有反應液供給循環裝置44經管路與該噴流模組43相連接,以維持其運作及控制流量。噴流模組43的噴流方向是垂直於載具60的移動方向。如圖7所示,多個噴流模組41呈交錯式分佈於兩個長槽壁41內,因為如果是面對面設置會影響噴流效果。
該移動機構50負責帶動該載具60 於該沉積反應槽40內移動。移動方式是由沉積反應槽40最左邊的初始位置移動至最右邊的最終位置。該移動機構50包括馬達51、傳動組件52及兩組鏈條組53。兩組該鏈條組53分別設置於該長槽壁41外側,該鏈條組53上另設有多個承接件531。如圖5A所示,該承接件531具有朝上斜置的凹槽5311。該凹槽5311用以承接載具60。該凹槽5311槽形呈由上而下漸漸縮小的喇叭型,以利載具60在 不同斜置角度下較可輕易滑入該凹槽5311內。該馬達51經由該傳動組件52帶動兩組鏈條組53同步移動。該傳動組件52可為各種傳動結構,本創作僅提供其中一種方式說明,並不因此限制僅能使用此結構。該傳動組52包括兩組鏈輪組521、傳動鏈條522。每組鏈輪組521具有一個軸且兩端各連接著鏈輪。兩組鏈輪組521分別安裝於短槽壁42處且嚙合支撐著兩組鏈條組53。傳動鏈條522嚙合於其中一個鏈輪組521的小鏈輪及該馬達51。圖中傳動連條522以示意線條表示。如此當馬達51運作,透過傳動組件52就能讓兩鏈條組53同步移動。
如圖6所示,該載具60包括一橫桿61及兩承架62,該兩承架62呈對稱狀固定於該橫桿61,該承架62局部彎曲呈鈎狀,該兩承架62於另一側具有一開口63,該開口63可供放入電路板。在實際的作業中,該載具60是由該橫桿61兩側架設於對應位置的兩個該承接件531的凹槽5311中。使該載具60採斜置形態位於該沉積反應槽40內。該斜置形態指該載具60位置與其前進方向具有斜置角度θ,如圖4所示,該斜置角度θ為74~81度。另外該載具60進一步包括有數個連接桿64,該連接桿64橫向結合於兩承架62之間,以維持整體的剛性。另外該載具60還包括一保持桿65,該保持桿65結合於該兩承架62的最底部位置,該保持桿65兩端各設有保持片651。兩個該保持片651之間的距離,恰好為電路板最大尺寸的寬度,防止電路板朝兩側滑出。
另外因載具6的斜置角度θ為74~81度,相對地承接件531的凹槽5311斜置角度就必須配合之,但是凹槽531的斜置角度若固定式,當載具6斜置角度改變時就必須更換不同的承接件531或整組鏈條組53更換,此非常麻煩。因此本創作的承接件531另有不同的設計,如圖5B、圖5C所示,凹槽5311中間具有尺寸最小的一頸部槽5312,凹槽5311以頸部槽5312為分界點分別向槽深處及槽入口漸漸增加,如圖5B所示,槽深處是向右傾斜而使槽尺寸增加,槽入口則是向左傾斜而使槽尺寸增加。配合圖5C所示,藉此讓載具60之橫桿61在角度θ1~θ2的範圍內皆能輕易進入凹槽5311內,其中角度θ1=81度,角度θ2=74度。
接著就實際的作動方式作一說明:
如圖7所示,為本創作實際運作的示意圖。為圖中載具60僅畫出一部份數量,實際上設置方式應如沉積反應槽40中密集排列,但為了便於說明,左、右是採間隔設置方式表示,且部分區域省略未畫出。。該載具60是採斜置形態設置於該沉積反應槽40內。橫桿61兩側分別位於兩個該鏈條組53相對應的承接件531處。載具60位置與其前進方向具有斜置角度θ,該斜置角度θ為74~81度。如此一來,當移動機構50 作動,兩個鏈條組53會同步移動且帶動載具60由沉積反應槽40的初始位置移動至最終位置,即圖面由左側移動至右側。在移動過程中,該噴流裝置43會持續噴出反應液,使得沉積反應槽40內的反應液朝特定方向的流動,此水流不僅能有效地帶離該電路板B表面、或是電路板B上通孔或盲孔內殘留的氣泡,且不斷地流動能有效地替換反應液,提升電路板表面、通孔及盲孔內反應液的置換效率,因此電路板表面、通孔或盲孔內的沉積厚度均勻性佳。另外交錯分佈的噴流模組43也能讓電路板B兩側表面皆達到相同的沉積效果。
本創作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是利用機構將載具50以斜置方式放置於沉積反應槽40內。依圖1A之製程設備所示,此前置作業是由該暫存機10的上板機構11及轉向放置機構12所負責。其中該上板機構11是負責將載具A(即為載具60)調整至斜置形態。該轉向放置機構12則負責將調整後的載具旋轉且移入化學沉鎳槽13(即為沉積反應槽40)內。
為了於解說,後續各機構,改以暫存機10A、上板機構11A及轉向放置機構12A作說明。如圖8所示,為暫存機 10A與上板機構11A的立體圖。該暫存機10A設有輸送機構101及掀板機構102。該輸送機構101具有多個滾輪,負責讓電路板B被水平送出。該掀板機構102位於最後一個滾輪位置。該掀板機構102則包括鈎件1021及輸送鏈條組1022。該輸送鏈條組1022負責能帶動鈎件1021由圖面中的水平狀態移動至圖面中右側的垂直狀態,藉此讓電路板B由水平轉為垂直狀態。實際上該輸送鏈條組1022呈一傾斜狀態,以利電路板B進入載具60。
該上板機構11A安裝於於暫存機10A右側,位於該掀板機構102附近。當電路板B送入載具60內,由上板機構11A調整載具60為斜置形態。
上板機構11A包括第一位置調整件111、第二位置調整件112、第一推動組113及第二推動組114。第一位置調整件111具有第一初始凹槽1111及第一定位凹槽1112。第二位置調整件112具有第二初始凹槽1121及第二定位凹槽1122。該第一初始凹槽1111至該第一定位凹槽1112距離不等於該第二初始凹槽1121至第二定位凹槽1122的距離。該第一推動組113安裝於該第一位置調整件111,能帶動第一推桿1131由該第一初始凹槽1111移動至該第一定位凹槽1112。該第二推動組114安裝於該第二位置調整件112,能帶動第二推桿1141由該第二初始凹槽1121移動至該第二定位凹槽1122。該第一推動組113及第二推動組114可為氣壓缸或其他動力裝置。
如圖9所示,為上板機構實際運作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載具60的橫桿61兩端分別位於該第一初始凹槽1111及第二初始凹槽1121內。前置作業流程為:電路板B被該輸送機構101送至最右側,電路板B一邊進入鈎件1021內,利用輸送鏈條組1022作動,將電路板B由水平狀態轉為直立且在下降的過程中,電路板B進入載具60的承座62內,如圖8所示狀態。之後由上板機構11A作動。第一推動組113及第二推動組114同步作動,因該第一推桿1131及第二推桿1141的移動距離並不相同,讓橫桿61兩端分別移動第一定位凹槽1112及第二定位凹槽1122內,使得載具60呈一斜置狀態,如圖面中最右側的假想線所示狀態。
如圖10所示,該轉向放置機構12A是裝於沉積反應槽40最左側位置,負責將該上板機構11斜置狀態的載具60上升、旋轉、再下降、送入沉積反應槽40內。該轉向放置機構12A包括吊臂單元121、轉向懸臂單元122及升降單元123。該升降單元123架設於沉積反應槽40的長槽壁41外壁,所在位置鄰近初始位置。升降單元123負責帶動安裝於此的該轉向懸臂單元122升降。該轉向懸臂單元122具有一懸臂,懸臂末端內具有轉向機構1221且結合著該吊臂單元121,該吊臂單元121兩端各設有一組吊鈎1211,該吊鈎1211負責鈎住該載具60的橫桿61 。
轉向放置機構12A的運作方式為:升降單元123使轉向懸臂單元122下降至最低位置,待前述上板機構11A將載具60以斜置狀態送至預定位置時,升降單元123帶動轉向懸臂單元122上升,利用吊臂單元121的吊鈎1211將該載具60吊起。上升至最高點時該轉動機構1221作動,吊臂單元121產生180度的旋轉,使得該載具60同步旋轉且轉向。換言之,載具60開口63的位置也由面對上板機構11A,轉向而面對沉積反應槽40。接著升降單元123再度讓該轉向懸臂單元122下降。讓載具60呈斜置形態進入沉積反應槽40內。在實際生產作動中,當轉向懸臂單元122下降至最低點,該吊臂單元121兩側分別為:載具60由上板機構11移入,或將載具60送入該沉積反應槽40內。如此才能進行連續式生產。
綜合以上所述,本創作是利用載具60承載著電路板以斜置形態於沉積反應槽40內移動,配合位於沉積反應槽40內的多個噴流模組43持續噴出的反應液,所產生的水流不僅能有效地帶離電路板表面、或是電路板上通孔或盲孔內殘留的氣泡,有效地提升電路板表面、通孔及盲孔內反應液的置換效率,因此讓電路板表面、通孔或盲孔內沉積厚度更為均勻,也能提升生產效率又能維持生產品質,符合專利之申請要件。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創作的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的範疇。
10‧‧‧暫存機
11‧‧‧上板機構
12‧‧‧轉向放置機構
13‧‧‧化學沉鎳槽
14‧‧‧水槽
141‧‧‧水洗室
142‧‧‧滴乾室
15‧‧‧化學沉金槽
16‧‧‧回收水洗槽
17‧‧‧下板機構
18‧‧‧輸出機構
191‧‧‧第一移載機構
192‧‧‧第二移載機構
193‧‧‧回收移載機構
A‧‧‧載具
B‧‧‧電路板
θ‧‧‧斜置角度
θ1‧‧‧角度
θ2‧‧‧角度
201~209‧‧‧步驟
301~303‧‧‧步驟
40‧‧‧沉積反應槽
41‧‧‧長槽壁
42‧‧‧短槽壁
43‧‧‧噴流模組
44‧‧‧反應液供給循環裝置
50‧‧‧移動機構
51‧‧‧馬達
52‧‧‧傳動組件
521‧‧‧鏈輪組
522‧‧‧傳動鏈條
53‧‧‧鏈條組
531‧‧‧承接件
5311‧‧‧凹槽
5312‧‧‧頸部槽
60‧‧‧載具
61‧‧‧橫桿
62‧‧‧承架
63‧‧‧開口
64‧‧‧連接桿
65‧‧‧保持桿
651‧‧‧保持片
10A‧‧‧暫存機
101‧‧‧輸送機構
102‧‧‧掀板機構
1021‧‧‧鈎件
1022‧‧‧輸送鏈條
11A‧‧‧上板機構
111‧‧‧第一位置調整件
1111‧‧‧第一初始凹槽
1112‧‧‧第一定位凹槽
112‧‧‧第二位置調整件
1121‧‧‧第二初始凹槽
1122‧‧‧第二定位凹槽
113‧‧‧第一推動組
1131‧‧‧第一推桿
114‧‧‧第二推動組
1141‧‧‧第二推桿
12A‧‧‧轉向放置機構
121‧‧‧吊臂單元
1211‧‧‧吊鈎
122‧‧‧轉向懸臂單元
1221‧‧‧轉向機構
123‧‧‧升降單元
圖1A為本創作所開發之沉積製程設備的架構示意圖。
圖1B為本創作沉積製程設備中,電路板移動狀態的側視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所開發之沉積製程設備運作的流程圖。
圖3為本創作斜置式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方法之流程圖。
圖4為本創作斜置式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槽示意圖。
圖5A為本創作鏈條組的局部放大圖。
圖5B為本創作承接件的俯視圖。
圖5C為本創作載具之橫桿置放於單一承接件的不同狀態圖。
圖6為本創作載具的立體放大圖。
圖7為本創作實際運作的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之暫存機與上板機構的立體圖。
圖9為本創作上板機構推動該載具移動的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轉向置放機構與沉積反應槽的立體示意圖。

Claims (11)

  1. 一種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包括:
    一沉積反應槽,於兩個相對位置的長槽壁內分別安裝多個噴流模組,該噴流模組能持續噴出反應液;
    一移動機構,安裝於該沉積反應槽外壁,包括馬達、傳動組件及兩組鏈條組,兩組該鏈條組分別設置於該長槽壁外側,該鏈條組設有多個承接件,該馬達經由該傳動組件帶動兩個該鏈條組同步移動;
    多個載具,包括橫桿及兩承架,該兩承架呈對稱狀固定於該橫桿,該兩承架於另一側具有開口,該開口供電路板放入,該載具以斜置形態由該橫桿兩端架設於位置相對應的兩個該承接件內,該斜置形態指該載具位置與前進方向具有斜置角度,該斜置角度為74~81度。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多個該噴流模組呈交錯分佈方式設置於兩個該長槽壁。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多個該噴流模組的噴流方向是垂直於該載具的移動方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其中該載具進一步包括數個連接桿及保持桿,該連接桿採橫向結合於兩該承架之間,該保持桿結合於該兩承架的最底部位置,該保持桿兩端各設有保持片,兩個該保持片之間的距離,恰好為該電路板最大尺寸的寬度,防止電路板朝兩側滑出。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其中該沉積反應槽另安裝反應液供給循環裝置,該反應液供給循環裝置經管路與該噴流模組相連接且控制運作時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進一步包括一轉向放置機構,該轉向放置機構包括吊臂單元、轉向懸臂單元及升降單元,該升降單元架設於該沉積反應槽,該升降單元負責帶動安裝於此的該轉向懸壁單元升降,該轉向懸臂單元具有懸臂,該懸臂一端具有轉向機構且安裝著該吊臂單元,該吊臂單元兩端各設有吊鈎,該轉向懸臂單元能帶動該吊臂單元旋轉,以切換該吊鈎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進一步包括一上板機構,該上板機構位置於暫存機一側,該上板機構位於該轉向放置機構的該吊臂單元下降路徑中,該上板機構負責將該載具調整為該斜置形態,再供該吊臂單元吊起該載具。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其中該上板機構包括第一位置調整件、第二位置調整件、第一推動組及第二推動組,該第一位置調整件具有第一初始凹槽及第一定位凹槽,該第二位置調整件具有第二初始凹槽及第二定位凹槽,該第一初始凹槽至該第一定位凹槽的距離不等於該第二初始凹槽至該第二定位凹槽的距離;該第一推動組安裝於該第一位置調整件,能帶動第一推桿由該第一初始凹槽移動至該第一定位凹槽,該第二推動組安裝於該第二位置調整件,能帶動第二推桿由該第二初始凹槽移動至該第二定位凹槽。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其中該承接件具有朝上斜置的凹槽,該凹槽用以承接該載具。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其中該凹槽的槽形呈由上而下漸漸縮小的喇叭型。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其中該凹槽中具有尺寸最小的頸部槽,該凹槽以該頸部槽為分界點尺寸分別向槽深處或槽入口漸漸增加。
TW108209297U 2019-07-16 2019-07-16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TWM584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9297U TWM584801U (zh) 2019-07-16 2019-07-16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9297U TWM584801U (zh) 2019-07-16 2019-07-16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84801U true TWM584801U (zh) 2019-10-11

Family

ID=69053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9297U TWM584801U (zh) 2019-07-16 2019-07-16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8480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623B (zh) * 2019-07-16 2020-04-01 黃信航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及方法
CN115074709A (zh) * 2022-07-25 2022-09-20 黄信翔 载具储运装置及所运用的控制浸镀厚度的设备及沉积方法
TWI782416B (zh) * 2021-02-08 2022-11-01 柏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連續製程之艙體系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623B (zh) * 2019-07-16 2020-04-01 黃信航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及方法
TWI782416B (zh) * 2021-02-08 2022-11-01 柏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連續製程之艙體系統
CN115074709A (zh) * 2022-07-25 2022-09-20 黄信翔 载具储运装置及所运用的控制浸镀厚度的设备及沉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84801U (zh)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WO2008148580A2 (en) Vertical system for the plating treatment of a work piece and method for conveying the work piece
TWI689623B (zh)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及方法
CN112239862B (zh)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连续生产的化学沉积设备及方法
CN1990363B (zh) 平面显示器用基板输送装置
CN109778151B (zh) 运用载具采逐片连续生产的化学沉积方法及设备
CN210237774U (zh) 水平斜置方式逐片连续生产的化学沉积设备
TWI661753B (zh) 運用載具採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方法及設備
JPS586998A (ja) 平担な平面加工物の高速めつき装置
CN107326317B (zh) 一种双工位智能循环进出料装置
TWM556993U (zh) 運用載具採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KR100717866B1 (ko) 평판 디스플레이용 기판 전달장치
JP2007297687A (ja) 塗装処理装置及び塗装処理方法
TWI753809B (zh) 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CN102584032B (zh) 太阳能弧形聚光玻璃制造装置及方法
US20150136182A1 (en) Continuous-type apparatus for surface treatment of workpieces
CN112407365B (zh) 一种西林瓶内壁镀药膜流水线
JP5532476B2 (ja) 塗装システム
CN114150316A (zh) 一种精密蚀刻模组及精密蚀刻装置及其装置的蚀刻工艺
JP5560507B2 (ja) 塗装用吹付処理装置
KR20170105744A (ko) 수직형 기판 현상장치
KR100633043B1 (ko) 구리 도금장치
TWM616805U (zh) 逐片連續生產的化學沉積設備
KR100688439B1 (ko) 파이프 건조장치
CN221379397U (zh) 电池片表面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