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9111U - Storag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 Google Patents

Storag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9111U
TWM579111U TW108202849U TW108202849U TWM579111U TW M579111 U TWM579111 U TW M579111U TW 108202849 U TW108202849 U TW 108202849U TW 108202849 U TW108202849 U TW 108202849U TW M579111 U TWM579111 U TW M57911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air
storage structure
sliding body
rai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28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巧琪
Original Assignee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華創車電技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28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9111U/zh
Publication of TWM5791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9111U/zh

Links

Landscapes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包含一殼體、一對第一滑軌、一對第二滑軌、一第一滑動體以及一第二滑動體。殼體頂面凹設一容置艙,容置艙的一部分由一對側向壁面所形成。該對第一滑軌平行地設置於該對側向壁面上,並且位於一第一高度;該對第二滑軌平行地設置於該對側向壁面上,並且位於一第二高度。第一滑動體包含一對第一滑動邊,該對第一滑動邊位於該第一滑動體的相對的兩側邊,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對第一滑軌上。第二滑動體一對第二滑動邊,該對第二滑動邊位於該第二滑動體的相對的兩側邊,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對第二滑軌上。

Description

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
本新型有關於車輛內部的置物箱,特別是關於一種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
車輛前廂(前座)中間,通常會設置中島結構隔離駕駛座以及副手座。排檔座以及手煞車也會設置於中島結構的前段。而中島結構的後段則會設置置物箱以及扶手座。
傳統的置物箱都是單一收容艙,其上附加一個掀蓋,此一掀蓋有時也作為扶手的一部分。單一收容艙中至多再設置杯座,以固定飲料杯。駕駛或其他乘客需要使用置物箱時,往往都是將所有物件都放置其中,而無法進行分類管理。要取用物品時,駕駛或是乘客需要在眾多物品中翻找,造成許多的不便。
現有車輛置物箱無法對容置的物品分類管理,造成相當大的不便利。
鑑於上述問題,本新型提出一種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包含一殼體、一對第一滑軌、一對第二滑軌、一第一滑動體以及一第二滑動體。
殼體的頂面凹設一容置艙,容置艙的一部份由一對側向壁面所形成。該對第一滑軌,平行設置於該對側向壁面上,並且位於一第一高度;該對二第二滑軌,平行設置於該對側向壁面上,並且位於一第二高度。第一滑動體包含一對第一滑動邊,該對第一滑動邊位於該第一滑動體的相對的兩側邊,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對第一滑軌上。第二滑動體包含一對第二滑動邊,該對第二滑動邊位於該第二滑動體的相對的兩側邊,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對第二滑軌上。
於至少一實施例中,車輛收納結構更包含一遮擋體,可動地設置於殼體上,並且遮擋於容置艙的開口的局部。
於至少一實施例中,遮擋體更包含一伸縮部,至少局部容置於遮擋體中,並可延伸突出於遮擋體之外,以增加對容置艙的開口所遮擋的範圍。
於至少一實施例中,第二高度大於第一高度,且第二滑動體位於第一滑動體上方,可選擇地於移動後遮蓋於第一滑動體上方。
於至少一實施例中,各側向壁面上更設置有至少一固定塊,固定塊位於對應的第一滑軌上方,且固定塊與第一滑軌的距離,大於對應的第一滑動邊的厚度。
於至少一實施例中,容置艙中定義一滑動方向,該對側向壁面、該對第一滑軌以及該對第二滑軌平行於滑動方向,且容置艙的另一部份由一後端壁面所形成,後端壁面連接該對側向壁面;其中,固定塊與後端壁面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一滑動體沿滑動方向的長度。
於至少一實施例中,第一滑動體包含一或多個杯孔。
於至少一實施例中,各第二滑軌以及各第二滑動邊分別包覆一軟性墊材。
於至少一實施例中,第二滑動體的上表面為一凹槽。
於至少一實施例中,凹槽貼附一可撓性墊材。
本新型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是設置在駕駛座和副手座之間,提供第一滑動體以及第二滑動體,供駕駛或乘客分類放置物件。由於第一滑動體以及第二滑動體可以相對滑動,因此可選擇地隱藏物件或將物件呈現為較容易取得的狀態。相較於傳統將物件全部置入單一容置艙,本新型使物品的儲存和取用都變得更加方便。
請參閱圖1與圖2所示,為本新型實施例所提出的一種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100,裝設於車輛前廂中間位置,隔離駕駛座與副手座,用以供駕駛作為扶手,並提供容納置物功能。
如圖1與圖2所示,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100包含一殼體130、一對第一滑軌131、一對第二滑軌132、一第一滑動體110以及一第二滑動體120。
結合參閱圖3、圖4、圖5與圖6,殼體130大致上為一長矩形體,設置於駕駛座與副手座之間,前端連接於排檔座,後端指向車輛後廂。殼體130的頂面凹設一容置艙134,容置艙134的一部份由一對側向壁面136所形成,且該對側向壁面136大致上互相平行。
如圖3、圖4、圖5與圖6所示,該對第一滑軌131平行設置於該對側向壁面136上,並且位於相對於容置艙134底部的一第一高度H1。該對第二滑軌132也平行設置於該對側向壁面136上,並且位於相對於容置艙134底部的一第二高度H2。其中,第二高度H2大於第一高度H1。
如圖3與圖4所示,第一滑動體110包含一對第一滑動邊112,該對第一滑動邊112位於該第一滑動體110的相對的兩側邊,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對第一滑軌131上。如圖5與圖6所示,於容置艙134中定義一滑動方向S,該對側向壁面136以及該對第一滑軌131平行於滑動方向S。容置艙134的另一部份由一前端壁面137以及一後端壁面138所形成,前端壁面137以及後端壁面138相對設置,且前端壁面137以及後端壁面138連接該對側向壁面136。第一滑動體110可依據該對第一滑軌131,沿滑動方向S往復地前後移動於容置艙134中,並且移動於容置艙134的前端壁面137以及後端壁面138之間。
此外,各側向壁面136上更設置有一或多個固定塊1364。固定塊1364位於對應的第一滑軌131上方,且固定塊1364與第一滑軌131的距離,大於對應的第一滑動邊112的厚度,使第一滑動邊112可以移動於固定塊1364與第一滑軌131之間,並且固定塊1364可於垂直方向對第一滑動體110限位,使得第一滑動體110不會向上脫離。此外,固定塊1364與容置艙134的後端壁面138之間的距離,大於第一滑動體110沿滑動方向S的長度,因此,當第一滑動體110移動至固定塊1364與後端壁面138之間,第一滑動體110就可以向上被取出。第一滑動體110可作為杯座,因此,第一滑動體110進一步包含一或多個杯孔114,用以容納飲料杯。
如圖3與圖4所示,第二滑動體120包含一對第二滑動邊122,該對第二滑動邊122位於該第二滑動體120的相對的兩側邊,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對第二滑軌132上。如圖5與圖6所示,該對第二滑軌132平行於滑動方向S,第二滑動體120可依據該對第二滑軌132,沿滑動方向S往復地前後移動於容置艙134中,並且移動於容置艙134的前端壁面137以及後端壁面138之間。同時,第二滑動體120係位於第一滑動體110上方,可選擇地於移動後遮蓋於第一滑動體110上方。
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滑動體110與第二滑動體120可錯位配置,使得第一滑動體110完全暴露,此時,作為杯座的第一滑動體110就可以容置高度高於第二滑動體120的飲料杯。此外,各第二滑軌132以及各第二滑動邊122可分別包覆一軟性墊材,例如矽膠墊或橡膠墊,利用軟性墊材將各第二滑動邊122適度緊配於各第二滑軌132中,以避免第二滑動體120向上脫離。同時,該軟性墊材帶自潤性,在適度緊配時兼具平順滑動的效果。此外,第二滑動體120的上表面為深度較淺的凹槽124,且貼附一可撓性墊材,例如表面有止滑處理的橡膠墊或矽膠墊,用以擺放手機、鑰匙等,且可避免所放置之物品於車輛移動時滑動。
如圖7、圖8、圖9與圖10所示,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100可更包含一遮擋體140。遮擋體140可動地設置於殼體130上,並且遮擋於容置艙134的開口的局部。於一具體實施例中,遮擋體140遮擋於容置艙134對應於後端壁面138的部份。第二滑動體120可向後移動使得第一滑動體110暴露,同時,也可以被遮擋體140遮擋,而隱藏擺放於凹槽124的物品。此外,第一滑動體110以及第二滑動體120也可以同時被取出,或僅取出第二滑動體120,以使容置艙134可以容置較大的物件。
如圖7與圖9所示,遮擋體140包含一第一連接部141以及一第二連接部142。第一連接部141位於遮擋體140的一後端底部,第二連接部142設置於遮擋體140的相對兩側邊底部。殼體130包含第一扣合部1381以及第二扣合部1362,第一扣合部1381位於該殼體130的後端壁面138的頂緣,且第二扣合部1362設於該對側向壁面136的頂緣。
如圖10所示,第一連接部141連接於第一扣合部1381,而第二連接部142可動地連接於第二扣合部1362,以將遮擋體140固定於殼體上130。在一實施例中,第一連接部141與第一扣合部1381可以鉸鍊方式結合,而第二連接部142與第二扣合部1362可以磁吸方式結合。於操作時,可先施力於遮擋體140,使第二連接部142脫離第二扣合部1362,並利用第一連接部141與第一扣合部1381的鉸鍊結構而掀開遮擋體140,讓容置艙134的開口完全開放。此外,遮擋體140可用於作為扶手,供車輛駕駛者將手肘倚靠於其上。
如圖10所示,遮擋體140更包含一伸縮部144,至少局部容置於遮擋體140中,並可延伸突出於遮擋體140之外,以增加對容置艙134的開口所遮擋的範圍。
本新型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100是設置在駕駛座和副手座之間,提供第一滑動體110以及第二滑動體120,供駕駛或乘客分類放置物件。由於第一滑動體110以及第二滑動體120可以相對滑動,因此可選擇地隱藏物件或將物件呈現為較容易取得的狀態。相較於傳統將物件全部置入單一容置艙134,本新型使物品的儲存和取用都變得更加方便。
100‧‧‧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
110‧‧‧第一滑動體
112‧‧‧第一滑動邊
114‧‧‧杯孔
120‧‧‧第二滑動體
122‧‧‧第二滑動邊
124‧‧‧凹槽
130‧‧‧殼體
131‧‧‧第一滑軌
132‧‧‧第二滑軌
134‧‧‧容置艙
136‧‧‧側向壁面
1362‧‧‧第二扣合部
1364‧‧‧固定塊
137‧‧‧前端壁面
138‧‧‧後端壁面
1381‧‧‧第一扣合部
140‧‧‧遮擋體
141‧‧‧第一連接部
142‧‧‧第二連接部
144‧‧‧伸縮部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S‧‧‧滑動方向
圖1為本新型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2為本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3為本新型實施例的剖面分解圖。 圖4為本新型實施例的剖面圖。 圖5為本新型實施例於另一方向的剖面圖。 圖6為本新型實施例於另一方向的剖面分解圖。 圖7為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局部元件分解圖。 圖8為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9為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剖面分解圖。 圖10為本新型另一實施例的剖面圖。

Claims (10)

  1. 一種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包含: 一殼體,其頂面凹設一容置艙,該容置艙的一部份由一對側向壁面所形成; 一對第一滑軌,平行設置於該對側向壁面上,並且位於一第一高度; 一對第二滑軌,平行設置於該對側向壁面上,並且位於一第二高度; 一第一滑動體,包含一對第一滑動邊,該對第一滑動邊位於該第一滑動體的相對的兩側邊,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對第一滑軌上;以及 一第二滑動體,包含一對第二滑動邊,該對第二滑動邊位於該第二滑動體的相對的兩側邊,且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對第二滑軌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更包含一遮擋體,可動地設置於該殼體上,並且遮擋於該容置艙的一開口的局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其中,該遮擋體更包含一伸縮部,至少局部容置於該遮擋體中,並可延伸突出於該遮擋體之外,以增加對該容置艙的該開口所遮擋的範圍。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其中,該第二高度大於該第一高度,且該第二滑動體位於該第一滑動體上方,可選擇地於移動後遮蓋於該第一滑動體上方。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其中,各該側向壁面上更設置有至少一固定塊,該固定塊位於對應的該第一滑軌上方,且該固定塊與該第一滑軌的距離,大於對應的該第一滑動邊的厚度。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其中,該容置艙中定義一滑動方向,該對側向壁面、該對第一滑軌以及該對第二滑軌平行於該滑動方向,且該容置艙的另一部份由一後端壁面所形成,該後端壁面連接該對側向壁面;其中,該固定塊與該後端壁面之間的距離,大於該第一滑動體沿該滑動方向的長度。
  7. 如請求項4所述的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其中,該第一滑動體包含一或多個杯孔。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其中,各該第二滑軌以及各該第二滑動邊分別包覆一軟性墊材。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其中,該第二滑動體的上表面為一凹槽。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用於車輛的收納結構,其中,該凹槽貼附一可撓性墊材。
TW108202849U 2019-03-08 2019-03-08 Storag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TWM5791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849U TWM579111U (zh) 2019-03-08 2019-03-08 Storag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2849U TWM579111U (zh) 2019-03-08 2019-03-08 Storag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9111U true TWM579111U (zh) 2019-06-11

Family

ID=677032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2849U TWM579111U (zh) 2019-03-08 2019-03-08 Storag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911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8956B1 (en) Vehicle storage compartment assembly
US9156407B1 (en) Vehicular storage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and manufacture thereof
US7591498B2 (en) Sliding console
US20170267183A1 (en) Vehicle armrest assembly
US20010022451A1 (en) Luggage compartment for vehicle
US10434955B2 (en) Luggage compartment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6904108B (zh) 把手装置及车辆后备箱垫总成
JP3611751B2 (ja) スライド式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109476251B (zh) 汽车用托盘
JP2008279891A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US20180016817A1 (en) Securement system for a storage area of a vehicle
TWM579111U (zh) Storage structure for vehicles
US9045089B1 (en) Glove compartment
US20020135194A1 (en) Storage for vehicles
JPH06107073A (ja) 自動車用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CN209666911U (zh) 用于车辆的收纳结构
KR200411701Y1 (ko) 자동차 도어의 서랍식 맵포켓
JP6669086B2 (ja) 車両バックドア及び車両後部構造
WO2011133758A1 (en) A container hold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KR101251758B1 (ko) 차량의 플로어 언더 트레이 어셈블리
US20200079436A1 (en) Vehicle having floor assembly
JP4206455B2 (ja) 車両用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WO2017165115A1 (en) Console for a vehicle interior
KR101987879B1 (ko) 차량용 커버링 쉘프의 보관구조
KR102279346B1 (ko) 커버 개폐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언더트레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