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8337U - Ball bearing with retainer - Google Patents

Ball bearing with retainer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8337U
TWM578337U TW108201124U TW108201124U TWM578337U TW M578337 U TWM578337 U TW M578337U TW 108201124 U TW108201124 U TW 108201124U TW 108201124 U TW108201124 U TW 108201124U TW M578337 U TWM578337 U TW M57833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portions
groove
ball
retainer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2011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任垣
Original Assignee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上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2011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8337U/zh
Publication of TWM5783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8337U/zh

Links

Landscapes

  • Rolling Contact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新型是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包含:一內環,具有一滾動溝;一外環,套設於該內環的外周面,並具有一對應該滾動溝的滾動槽,該滾動溝與滾動槽構成一負荷路徑;複數滾珠,能夠滾動地設在該負荷路徑;以及一環型保持器,設在該負荷路徑,並具有連續接設的間隔部,各該間隔部具有一容置該滾珠的容置槽,各該容置槽具有一槽底面、及複數凸設在該槽底面且用以抵頂該滾珠的第一、二凸部,使該滾珠與該槽底面之間形成儲油空間。藉以提升該滾珠軸承的壽命及降低製作成本。

Description

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
本新型係與滾珠軸承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
按滾珠軸承係廣泛地應用於各種精密機具之間,以進行高精密度之運動。滾珠軸承係包含有外環、內環、滾動體及保持器,其中滾動體係設置於外環及內環之間,並藉由保持器定位以行使預期之滾動運動。而滾珠軸承係可填入適量的潤滑油(或潤滑脂),藉以均勻的塗佈在滾珠的圓周表面以降低滾珠的摩擦阻力。
參閱圖1所示,顯示歐洲專利(EP 2068018A1)的剖面圖,該專利文獻為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其中該保持器11具有連續接設的間隔部111,各該間隔部111具有一用以容置滾珠12的容置槽112,各該容置槽112的球形曲面113更凹設有複數儲油槽114,藉以容置潤滑油,藉由各儲油槽114內所容置的潤滑油對滾珠12進行潤滑,以達到降低滾珠12的摩擦阻力。然而,該專利前案仍具有下述需改善的缺陷。
其一、使用壽命低。雖然該保持器11設有複數用以容置潤滑油的儲油槽114,但是該保持器11的容置槽112同樣具有與該滾珠12至少呈線接觸狀態的球形曲面113,如此當該滾珠12在滾動時,該球形曲面113會刮除該滾珠12表面上的潤滑油,降低該滾珠軸承的壽命。
其二、製作成本高。由於該保持器11在製作上通常都是藉由一模具(圖上未示)經射出加工所成形,因此,該模具必須製作相對於該保持器11儲油槽114構形的模穴。而從圖1可以輕易得知,該模具相對於該保持器11的各儲油槽114是為一凸狀球形結構,而必須由銑製加工成形,如此造成製作成本高的缺陷。
本新型的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主要提升該滾珠軸承的壽命。
本新型另一目的係在於提供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主要降低製作成本。
為達前述目的,本新型係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包含:一內環,具有一滾動溝;一外環,套設於該內環的外周面,並具有一對應該滾動溝的滾動槽,該滾動溝與滾動槽構成一負荷路徑;複數滾珠,能夠滾動地設在該負荷路徑;以及一環型保持器,設在該負荷路徑,並具有連續接設的間隔部,各該間隔部具有一容置該滾珠的容置槽、複數第一凸部及複數第二凸部,該容置槽具有一呈弧狀之槽底面,該槽底面具有一弧向、及沿該環型保持器50徑向排列的第一槽底面區與第二槽底面區,複數該第一凸部沿該弧向凸設在該第一槽底面區且用以抵頂該滾珠,複數該第二凸部沿該弧向凸設在該第二槽底面區且用以抵頂該滾珠,使該滾珠與該槽底面之間形成儲油空間。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在環型保持器的各容置槽之槽底面上凸設有用以抵頂該滾珠的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使該滾珠與該槽底面之間形成儲油空間,以降低該滾珠與環型保持器的槽底面之間的接觸面積,藉此增加用以儲存潤滑油的儲油空間,提升潤滑效果達到增加使用壽命的目的。另外,由於各該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是凸設在該環型保持器的各容置槽之槽底面上,因此,模具相對於該環型保持器的第一凸部及第二凸部是為一凹狀結構,而該凹狀結構以一般的加工方式即可成型(例如研磨加工、鑽孔加工),藉以降低製作成本。
較佳地,其中該環型保持器的複數該第一凸部及複數該第二凸部與該滾珠呈點接觸。
較佳地,其中複數該第一凸部及複數該第二凸部表面呈弧形狀。
較佳地,其中複數該第一凸部及複數該第二凸部是呈長條形且表面呈弧狀。
較佳地,其中複數該第一凸部與複數該第二凸部呈交錯狀或呈對應狀。
較佳地,複數該第一凸部係較複數該第二凸部靠近該內環,複數該第二凸部係較複數該第一凸部靠近該外環。
請參閱圖2至圖6所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所提供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其主要是由一內環20、一外環30、複數滾珠40與一環型保持器50所組成,其中:
該內環20,具有一滾動溝21。
該外環30,套設於該內環20的外周面,並具有一對應該滾動溝21的滾動槽31,該滾動溝21與滾動槽31構成一負荷路徑(圖上未標號)。
複數滾珠40,能夠滾動地設在該負荷路徑。
該環型保持器50,設在該負荷路徑,並具有連續接設的間隔部51,各該間隔部51具有一容置該滾珠40的容置槽52、複數第一凸部53及複數第二凸部54,各該容置槽52具有一呈弧狀之槽底面521,該槽底面521具有一弧向521A、及沿該環型保持器50徑向521B排列的第一槽底面區521C與第二槽底面區521D,複數該第一凸部53沿該弧向521A凸設在該第一槽底面區521C且用以抵頂該滾珠40,複數該第二凸部54沿該弧向521A凸設在該第二槽底面區521D且用以抵頂該滾珠40,使該滾珠40與該槽底面521之間形成儲油空間A (請參閱圖6所示),同時各該第一凸部53與各該第二凸部54延該環型保持器50徑向521B且對應狀地凸設在該槽底面521;
本實施例中,該環型保持器50的各槽底面521的該弧向521A是指以該槽底面521的形狀(概呈矩形狀的球形型態)而言,相對兩端之間距離較長的方向,以圖4觀之,該槽底面521超過180度的弧段方向為弧向521A,而該徑向521B是指為該環型保持器50的徑向而言;參閱圖5所示,各該第一凸部53係較各該第二凸部54靠近該內環20,也就是各該第二凸部54係較各該第一凸部53靠近該外環30;另外,各該第一凸部53及各該第二凸部54表面皆呈弧形狀,藉以使各該第一凸部53及各該第二凸部54與該滾珠40表面呈點接觸;值得說明的是,在實際使用狀態,該滾珠40是與全部數量的各該第一凸部53及第二凸部54或部份數量的各該第一凸部53及第二凸部54接觸。
以上所述即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各主要構件的組態說明。至於本創作的作動方式與功效作以下說明。
其一、增加使用壽命。由於本創作在該環型保持器50的各容置槽52之槽底面521上凸設有複數個用以抵頂該滾珠40的第一凸部53及第二凸部54,使該滾珠40表面與該間隔部51的槽底面521之間形成儲油空間A,因此,除了降低該滾珠40與環型保持器50的槽底面521之間的接觸面積之外,更同時增加用以儲存潤滑油的儲油空間A,據此,本創作除了降低該滾珠40與該環型保持器50的磨擦阻力之外,更能提升潤滑效果達到增加使用壽命的目的。
其二、降低成本。由於該環型保持器50在製作上通常都是藉由一模具經射出加工所成形,而本創作的各該第一凸部53及各該第二凸部54是凸設在該環型保持器50的各容置槽52之槽底面521上,因此,所使用的模具相對於該環型保持器50的各該第一凸部53及各該第二凸部54是為一凹狀結構,而該凹狀結構以一般的加工方式即可成型(例如研磨加工、鑽孔加工),藉以有效降低製作成本。
其三、提升極限轉速。由於本創作在該環型保持器50的各容置槽52之槽底面521上凸設有用以抵頂該滾珠40的各該第一凸部53及各該第二凸部54,且各該第一凸部53及各該第二凸部54的表面都是呈弧形狀,因此,得以使各該第一凸部53及各該第二凸部54與該滾珠40表面呈點接觸,同時可以縮短該滾珠40與該間隔部51的槽底面521之間的距離、間隙,有效提升滾珠軸承的極限轉速及運轉的穩定度。
值得一提的是,複參閱圖3至圖5所示,由於各該滾珠40受限於該內環20與外環30之間,因此各該滾珠40沿著該環型保持器50的徑向521B的晃動被限制住,而該環型保持器50的各該槽底面521沿該環型保持器50的徑向521B排列有第一槽底面區521C與第二槽底面區521D,且各該第一凸部53凸設在該第一槽底面區521C且用以抵頂該滾珠40,該複數第二凸部54凸設在該第二槽底面區521D且用以抵頂該滾珠40,因此,該滾珠40限制了該環型保持器50沿該環型保持器50的徑向521B的偏移量,如此,該滾珠軸承在運轉的過程中,可避免該環型保持器50碰觸到該內環20與外環30所造成的噪音及運轉的不順暢。
請參閱圖7所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所提供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其與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
該環型保持器50的各該第一凸部53A與各該第二凸部54A是呈長條形且表面呈弧狀,藉以增加各該第一凸部53A與各該第二凸部54A的結構強度,而達成另一種實施狀態。
請參閱圖8、9所示,分別為本創作第三、四實施例所提供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其與第一實施例不同處在於:
該環型保持器50的各該第一凸部53與各該第二凸部54延該徑向521B且呈交錯狀地凸設在該槽底面521,而其交錯方式如圖8或圖9所顯示,由於滾珠40係由二個半球面組成,而各第一凸部53及各第二凸部54係分別抵頂於二半球面的環狀連接處兩側,因此此種實施方式亦可將滾珠40穩定地保持在各第一凸部53及各第二凸部54之間,而達成另一種實施狀態。
[先前技術] 11‧‧‧保持器 111‧‧‧間隔部 12‧‧‧滾珠 112‧‧‧容置槽 113‧‧‧球形曲面 114‧‧‧儲油槽 [本創作] 20‧‧‧內環 21‧‧‧滾動溝 30‧‧‧外環 31‧‧‧滾動槽 40‧‧‧滾珠 50‧‧‧環型保持器 51‧‧‧間隔部 52‧‧‧容置槽 521‧‧‧槽底面 A‧‧‧儲油空間 521A‧‧‧弧向 521B‧‧‧徑向 521C‧‧‧第一槽底面區 521D‧‧‧第二槽底面區 53、53A‧‧‧第一凸部 54、54A‧‧‧第二凸部
圖1是EP 2068018A1的其中一圖式; 圖2是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分解圖; 圖3是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立體組合圖; 圖4是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顯示環形保持器的局部狀態; 圖5是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剖面圖,顯示圖3線段5-5的剖面狀態; 圖6是本創作第一實施例的剖面圖,顯示圖3線段6-6的剖面狀態; 圖7是本創作第二實施例的剖面圖,顯示另一種環形保持器的局部狀態; 圖8是本創作第三實施例的剖面圖,顯示又一種環形保持器的局部狀態;以及 圖9是本創作第四實施例的剖面圖,顯示再一種環形保持器的局部狀態。

Claims (6)

  1. 一種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包含: 一內環,具有一滾動溝; 一外環,套設於該內環的外周面,並具有一對應該滾動溝的滾動槽,該滾動溝與滾動槽構成一負荷路徑; 複數滾珠,能夠滾動地設在該負荷路徑;以及 一環型保持器,設在該負荷路徑,並具有連續接設的間隔部,各該間隔部具有一容置該滾珠的容置槽、複數第一凸部及複數第二凸部,該容置槽具有一呈弧狀之槽底面,該槽底面具有一弧向、及沿該環型保持器徑向排列的第一槽底面區與第二槽底面區,複數該第一凸部沿該弧向凸設在該第一槽底面區且用以抵頂該滾珠,複數該第二凸部沿該弧向凸設在該第二槽底面區且用以抵頂該滾珠,使該滾珠與該槽底面之間形成儲油空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其中該環型保持器的複數該第一凸部及複數該第二凸部與該滾珠呈點接觸。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其中複數該第一凸部及複數該第二凸部表面呈弧形狀。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其中複數該第一凸部及複數該第二凸部是呈長條形且表面呈弧狀。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其中複數該第一凸部與複數該第二凸部呈交錯狀或呈對應狀。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具保持器的滾珠軸承,複數該第一凸部係較複數該第二凸部靠近該內環,複數該第二凸部係較複數該第一凸部靠近該外環。
TW108201124U 2019-01-24 2019-01-24 Ball bearing with retainer TWM5783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1124U TWM578337U (zh) 2019-01-24 2019-01-24 Ball bearing with retai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201124U TWM578337U (zh) 2019-01-24 2019-01-24 Ball bearing with retain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8337U true TWM578337U (zh) 2019-05-21

Family

ID=67353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201124U TWM578337U (zh) 2019-01-24 2019-01-24 Ball bearing with retainer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833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2173B (zh) * 2020-09-11 2022-07-21 日商日本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滾珠軸承用樹脂製保持器及滾珠軸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72173B (zh) * 2020-09-11 2022-07-21 日商日本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滾珠軸承用樹脂製保持器及滾珠軸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02137B2 (ja) 転がり軸受
JP2014059030A (ja) 転がり軸受
JP2016023647A (ja) 玉軸受
TW201819790A (zh) 滾動軸承用保持器及滾動軸承
EP3168489B1 (en) Ball bearing assembly
US20180363706A1 (en) Ball bearing cage
KR20180041127A (ko) 앵귤러 콘택트 볼 베어링
TWM578337U (zh) Ball bearing with retainer
JP2000337387A5 (ja)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及び転がり軸受
JP2015124796A (ja) 円錐ころ軸受
US10428868B2 (en) Ball bearing assembly
JP2008232420A (ja) ラジアル玉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ラジアル玉軸受
CN105673702A (zh) 一种新型外圈v形内圈弧形滚道球轴承
JP5982881B2 (ja) 玉軸受、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及び主軸装置
JP2016200243A (ja) 玉軸受
CN205639319U (zh) 一种新型外圈v形内圈弧形滚道球轴承
CN105545961B (zh) 一种低噪音的深沟球轴承
JP2008175239A (ja) 玉軸受用冠型保持器及び玉軸受
JP4122474B2 (ja) 保持器
JP2008261482A (ja) ラジアル玉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ラジアル玉軸受
KR102132346B1 (ko) 오일 윤활 볼 베어링용 케이지
JP6539014B2 (ja) ころ軸受
KR20200002258U (ko) 리테이너를 구비한 볼 베어링
JP2020153495A (ja)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転がり軸受
WO2018225720A1 (ja) 転がり軸受用保持器および転がり軸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