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5741U - Jaw device and memory card test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Jaw device and memory card test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5741U
TWM575741U TW107213235U TW107213235U TWM575741U TW M575741 U TWM575741 U TW M575741U TW 107213235 U TW107213235 U TW 107213235U TW 107213235 U TW107213235 U TW 107213235U TW M575741 U TWM575741 U TW M57574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jaw
memory card
longitudinal
moving member
elastic membe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132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張波
王世憲
Original Assignee
友懋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友懋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友懋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132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75741U/zh
Publication of TWM5757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75741U/zh

Link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一種夾爪裝置及具有所述夾爪裝置的記憶卡檢測設備。夾爪裝置包含本體、兩個夾爪組件及連動組件。本體用以固定設置於移載裝置。兩個夾爪組件能活動地連接於本體,各個夾爪組件包含固定件、移動件、限位件及彈性件。固定件與本體相連接,固定件具有縱向槽及限位槽,移動件可活動地設置於縱向槽中。限位件能與限位槽相互配合,以限制移動件相對於固定件的移動範圍。彈性件設置於縱向槽中,且彈性件兩端連接固定件及移動件。當各個夾爪組件的移動件抵頂提供記憶卡插設的插槽本體時,彈性件將被擠壓而產生彈性回復力。

Description

夾爪裝置及記憶卡檢測設備
本創作涉及一種夾爪裝置及記憶卡檢測設備,特別是一種用以夾持記憶卡,以使記憶卡脫離或插入相對應的檢測插槽中的夾爪裝置及具有所述夾爪裝置的記憶卡檢測設備。
現有的家用電腦、工業電腦等電腦設備所使用的記憶卡,在出廠前,多會進行上機測試,以確保出貨的記憶卡為正常可用。記憶卡的生產廠商在對記憶卡進行上機測試時,大多是以人工的方式,逐一地將記憶卡插接於特定的檢測機台上,當檢測機台對記憶卡完全相關檢測作業後,同樣是以人工的方式,將記憶卡由檢測機台上卸下。如此檢測方式,存在有費時、費工、人力成本高昂等問題。
如圖12所示,其顯示檢測機台所具有的用來提供待測記憶卡M插設的插槽本體S,一般來說,插槽本體S大多會設置有用來輔助固定記憶卡的卡扣件S1,卡扣件S1大多是配合一彈簧,而可旋轉地彈性設置於插槽本體S的兩側。當記憶卡M插設於插槽本體S中時,兩個卡扣件S1將與記憶卡M的相關結構相互卡合,據以輔助固定記憶卡M;相對地,當相關人員欲將記憶卡拔離插槽本體S時,相關人員則必需先將兩個卡扣件S1向外扳動,而使卡扣件S1不再與記憶卡M相互卡合。
上述現有的插槽本體S的外型及卡扣件S1的外型,依據記憶卡的形式不同將所有不同,因此,若利用機械手臂來將記憶卡M插設於插槽本體S中,必須設計複雜的輔助判斷系統,以於機械 手臂將記憶卡M插設於插槽本體S前,先判斷插槽本體S及卡扣件S1的形式,從而才可決定機械手臂該如何作動,為此,造成相關開發費用高昂,而導致廠商不願進行相關裝置的開發。
相對地,如果機械手臂不具有輔助判斷系統,則機械手臂將只能對單一種形式的插槽及卡扣件進行記憶卡的插拔作業,如此,將導致檢測產能的低落。
緣此,本創作人乃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而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問題的本創作。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夾爪裝置,能與機械手臂相互連接,而可據以改善習知記憶卡利用人工進行記憶卡的拆換,從而導致記憶卡的檢測效能低落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夾爪裝置,其適用於夾持一記憶卡,夾爪裝置包含:一本體、兩個夾爪組件及一連動組件。兩個夾爪組件能活動地設置於本體,兩個夾爪組件能被控制而沿一橫向方向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是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各個夾爪組件包含:一固定件、一移動件、一限位件及一彈性件。固定件與本體相連接,固定件具有一縱向槽及至少一限位槽。移動件位於縱向槽中。限位件穿設於移動件,限位件的至少一端樞接於限位槽;限位件及限位槽能相互配合,以限制移動件相對於固定件的移動範圍。彈性件設置縱向槽中,彈性件的一端固定連接於本體,彈性件的另一端抵頂於移動件的一端;移動件受外力作用而向靠近固定件的方向移動時,彈性件將被壓縮而對應產生彈性回復力,彈性件不再受外力作用時,彈性件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將使移動件回復至未被外力作用時的位置。連動組件與兩個夾爪組件相連接,連動組件能受一驅動器驅動,而使兩個夾爪組件相對於本體,彼此相互靠近地作用或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據以夾持或放開記憶卡。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創作還提供一種記憶卡檢測設備,其用以對多個待測記憶卡進行檢測作業,記憶卡檢側設備包含:一控制裝置、多個插接裝置、至少一機械手臂及至少一夾爪裝置。各個插接裝置包含有一插接本體,插接本體具有一電連接插槽,且插接本體具有兩個限位部,兩個限位部位於兩個電連接插槽的兩端;各個插接裝置電性連接控制裝置;當待測記憶卡插設於電連接插槽中時,控制裝置能電性連接待測記憶卡,以對待測記憶卡進行檢測作業。機械手臂電性連接控制裝置,機械手臂連接有至少一夾爪裝置,夾爪裝置包含:一本體、兩個夾爪組件及一連動組件。兩個夾爪組件能活動地設置於本體,兩個夾爪組件能被控制而沿一橫向方向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是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各個夾爪組件包含:一固定件、一移動件及一彈性件。固定件與本體相連接,固定件具有一縱向槽及至少一限位槽。移動件位於縱向槽中。限位件穿設於移動件,限位件的至少一端樞接於限位槽。限位件及限位槽能相互配合,以限制移動件相對於固定件的移動範圍。彈性件設置縱向槽中,彈性件的一端固定連接於本體,彈性件的另一端抵頂於移動件的一端;移動件受外力作用而向靠近固定件的方向移動時,彈性件將被壓縮而對應產生彈性回復力,彈性件不再受外力作用時,彈性件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將使移動件回復至未被外力作用時的位置。連動組件與兩個夾爪組件相連接,連動組件能受一驅動器驅動,而使兩個夾爪組件相對於本體,彼此相互靠近地作用或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據以夾持或放開記憶卡。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的夾爪裝置能與機械手臂連接,而透過彈性件及移動件的相互配合,移動件能抵靠於各種不同形式的插接本體(具有不同高度的限位部的插接本體),如此,夾爪裝置可以快速且大量地對插設於不同形式的插槽中的記憶卡進行插設及拔除的作業,從而可加速記憶卡的檢測效能。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100‧‧‧記憶卡檢測設備
10‧‧‧控制裝置
20‧‧‧插接裝置
21‧‧‧插接本體
211‧‧‧電連接插槽
212‧‧‧限位部
30‧‧‧移載裝置
31‧‧‧輔助連接構件
40‧‧‧夾爪裝置
41‧‧‧本體
42‧‧‧夾爪組件
421‧‧‧固定件
4211‧‧‧縱向槽
4212‧‧‧限位槽
422‧‧‧移動件
4221‧‧‧容置凹槽
4222‧‧‧穿孔
4223‧‧‧卡固結構
4224‧‧‧導槽
4225‧‧‧輔助抵壓部
4226‧‧‧輔助夾持結構
423‧‧‧限位件
424‧‧‧彈性件
425‧‧‧輔助彈性件
43‧‧‧連動組件
431‧‧‧連動本體
4311‧‧‧連動穿孔
432‧‧‧縱向滑軌
433‧‧‧縱向滑動件
434‧‧‧樞接臂
435‧‧‧連接臂
436‧‧‧橫向滑軌
437‧‧‧橫向滑動件
44‧‧‧驅動器
45‧‧‧推抵件
A‧‧‧載台
M‧‧‧記憶卡
M1‧‧‧限位缺口
習知技術:
S‧‧‧插槽
S1‧‧‧卡扣件
圖1為本創作的記憶卡檢測設備的示意圖;圖1亦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安裝於移載裝置(機械手臂)的示意圖。
圖2為記憶卡檢測設備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2亦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的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局部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的夾爪組件的示意圖。
圖5及圖6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的夾爪組件的分解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的示意圖。
圖8至圖10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由未夾持記憶卡到夾持記憶卡的作動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夾持記憶卡的示意圖。
圖12為習知技術的插槽本體及記憶卡的示意圖。
於以下說明中,如有指出請參閱特定圖式或是如特定圖式所示,其僅是用以強調於後續說明中,所述及的相關內容大部份出現於該特定圖式中,但不限制該後續說明中僅可參考所述特定圖式。
請參閱圖1所示,其顯示為本創作的記憶卡檢測設備的示意圖;圖1亦顯示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固定設置於移載裝置(機械手臂)上的示意圖。記憶卡檢測設備100包含一控制裝置10、多個插接裝置20、一移載裝置30、四個夾爪裝置40及一載台A。在不同的應用中,記憶卡檢測設備100也可以是不包含有載台A;另外,載台A的形式也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圖中所示僅為參考示意圖。
控制裝置10電性連接多個插接裝置20,多個插接裝置20固定設置於載台A。控制裝置10例如可以是工業電腦等,於此不加以限制。請先參閱圖8,各個插接裝置20包含有一插接本體21,插接本體21具有一電連接插槽211,且插接本體21具有兩個限位部212,兩個限位部212位於兩個電連接插槽211的兩端。兩個限位部212彼此相面對的一側可以是形成有一導引凹槽(圖未示),記憶卡M插入電連接插槽211的過程中,記憶卡M將可受兩個導引凹槽的導引,而正確地插入電連接插槽211中。
請一併參閱圖1及圖8,移載裝置30鄰近於載台A設置,四個夾爪裝置40設置於所述移載裝置30;於此所指的移載裝置30泛指任何可進行多軸向作動的機械,例如是三軸或是多軸機械手臂。控制裝置10電性連接移載裝置30,而控制裝置10能控制移載裝置30及各個夾爪裝置40作動,以夾持記憶卡M。於本實施例圖中,是以移載裝置30包含有四個夾爪裝置40,且移載裝置30能受控制,以使四個夾爪裝置40旋轉為例,但移載裝置30所設置的夾爪裝置40的數量,不以此為限,且移載裝置30的活動方式、範圍等可依據需求變化。
控制裝置10能控制移載裝置30及夾爪裝置40作動,以使移載裝置30所連接的夾爪裝置40夾持記憶卡M,並將記憶卡M插設於插接裝置20的電連接插槽211;控制裝置10也能控制移載裝置30及夾爪裝置40作動,以將插接於電連接插槽211的記憶卡M拔離於電連接插槽211。關於載台A、插接裝置20、移載裝置30的數量,皆可依據需求變化,圖中所示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控制裝置10電性連接各個插接裝置20,而當記憶卡M插設於插接裝置20時,控制裝置10能據以電性連接記憶卡M,而控制裝置10能據以對記憶卡M進行相關的檢測作業。
請一併參閱圖1至圖3,圖2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40的示意圖,圖3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40的局部分解示意圖。夾爪裝置40 包含:一本體41、兩個夾爪組件42、一連動組件43及一驅動器44。本體41與移載裝置30相連接,兩個夾爪組件42透過連動組件43與本體41相連接,連動組件43能受驅動器44驅動,而使兩個夾爪組件42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據以夾持記憶卡M或放開記憶卡M;驅動器44是電性連接控制裝置10,而控制裝置10能透過控制驅動器44,以間接地控制兩個夾爪組件42作動。以下將舉例說明上述各構件彼此間連動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
本體41用以與移載裝置30相連接,在本實施例的圖式中,本體41是透過一輔助連接構件31而與移載裝置30相連接,而移載裝置30是透過輔助連接構件31與四個夾爪裝置40的本體41相互連接;但,關於本體41與移載裝置30的連接方式,不以上述方式為限,夾爪裝置40的本體41也可以不透過所述輔助連接構件31,而直接與移載裝置30相連接。另外,移載裝置30透過輔助連接構件31連接夾爪裝置40的數量,也可以依據需求變化,不以四個為限;輔助連接構件31的外型及其與本體41的連接方式,以及輔助連接構件31與移載裝置30的連接方式,皆可依據需求變化,不以圖中所示為限。特別說明的是,於此所指的本體41是指夾爪裝置40用來與移載裝置30相連接的構件,因此,本體41的外型及其結構可以依據需求變化,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在不同的實施例中,上述輔助連接構件31也可以是視為本體41的延伸。
請一併參閱圖3至圖6,圖4至圖6顯示為夾爪組件42的示意圖。夾爪組件42包含一固定件421、一移動件422、一限位件423及一彈性件424。固定件421可以是透過連動組件43(例如是圖中所示的連接臂435)與本體41相連接;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固定件421也可以是直接與本體41相互連接。固定件421具有一縱向槽4211及兩個限位槽4212。關於固定件421的外型、尺寸等, 可依據固定件421與連動組件43相連接的方式、位置等變化,於此不加以限制。
移動件422可以是呈現為桿狀,移動件422的部份可活動地設置於所述縱向槽4211中,而移動件422的另一部份則是外露於固定件421。舉例來說,移動件422可以是圓柱結構,縱向槽4211可以是對應為圓柱槽,而移動件422的外徑是略小於縱向槽4211的內徑,移動件422則得以受外力作用,於縱向槽4211中移動。關於移動件422及縱向槽4211的外型、尺寸等,不以圖中所示為限,可依據需求變化。
彈性件424設置於縱向槽4211中,彈性件424的一端與連動組件43(例如是圖中所示的連接臂435)相互固定,彈性件424的另一端則是與移動件422相互固定。在具體的應用中,移動件422的一端可以是形成有一容置凹槽4221,以用來固定設置彈性件424的一端。關於彈性件424與連動組件43或是移動件422相互固定的方式,可以是依據需求選擇,例如是卡合、黏合等方式,於此不加以限制。如本實施例圖中所示,於此所指的彈性件424可以是壓縮彈簧。
當移動件422外露於固定件421的一端受外力作用時,移動件422的一端將抵壓彈性件424,而受移動件422抵壓的彈性件424將對應產生彈性回復力;待移動件422不再受外力作用時,彈性件424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將使移動件422回復至未受外力作用時的位置。
限位件423穿設於移動件422,且限位件423的兩端對應樞接於限位槽4212中,而限位件423能與限位槽4212相互配合,據以限制移動件422相對於固定件421的移動範圍。具體來說,限位槽4212可以是貫穿固定件421設置,限位件423可以是桿體結構,移動件422可以是具有一穿孔4222,而限位件423是通過穿孔4222,以穿設於移動件422,限位件423的兩端則對應卡合於 限位槽4212中。
在具體的應用中,可以是使限位槽4212與縱向槽4211大致沿一縱向方向(圖5所示座標軸的Z軸方向)延伸形成,而透過限位槽4212、限位件423及縱向槽4211彼此間的相互配合,將可有效地使移動件422相對於固定件421移動時,是大致沿所述縱向方向移動。換言之,透過限位槽4212與限位件423的相互配合,不但可以限制移動件422相對於固定件421的移動範圍外,還可以限制移動件422相對於固定件421的移動方向。
在具體的應用中,移動件422遠離本體41的一端可以是具有一卡固結構4223,卡固結構4223由移動件422向一橫向方向(如圖7所示座標軸的X軸方向)延伸形成,卡固結構4223內凹形成有一導槽4224,且形成導槽4224的側壁,其遠離移動件422的外邊緣可以是呈現為圓弧狀,藉此,當兩個夾爪組件42受控制而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以夾持記憶卡M時(如圖8所示),兩個導槽4224能與記憶卡M的兩個限位缺口M1(如圖8所示)相互卡合。關於導槽4224的外型可以是依據記憶卡M的限位缺口M1的外型設計,於此不加以限制。
在實際應用中,各個夾爪組件42還可以包含一輔助彈性件425,輔助彈性件425套設於移動件422,且輔助彈性件425的一端抵頂於固定件421,輔助彈性件425的另一端則抵頂於卡固結構4223。當移動件422具有卡固結構4223的一端受外力作用,而移動件422相對於固定件421移動時,輔助彈性件425將被固定件421及卡固結構4223擠壓而對應產生彈性回復力;待移動件422不再受外力作用時,輔助彈性件425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及彈性件424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將使移動件422相對固定件421移動,而使移動件422回復至未受外力作用的位置。其中,所述輔助彈性件425可以是壓縮彈簧。
請一併參閱圖3及圖7,圖7顯示為本創作的夾爪裝置40的 前視圖。夾爪裝置40可以是包含有驅動器44,驅動器44與連動組件43相連接;驅動器44電性連接控制裝置10,而驅動器44能受控制裝置10控制,以帶動連動組件43作動。於本實施例的圖式中,是以驅動器44固定設置於輔助連接構件31為例,但驅動器44設置的位置不以此為限,在不同的應用中,驅動器44也可以是固定設置於本體41。
關於驅動器44與連動組件43的連接方式,可以是依據需求變化,舉例來說,驅動器44可以是連接一推抵件45,推抵件45連接連動組件43;當驅動器44受控制裝置10控制而作動時,驅動器44將會使推抵件45沿縱向方向(如圖3中所示座標的Z軸方向)移動,以推抵連動組件43,而使連動組件43的部分構件沿縱向方向移動。於此所指的驅動器44例如可以是各種形式的馬達,但不以此為限。另外,在不同的實施例中,各個夾爪裝置40也可以是不設置有驅動器44,而驅動器44可以是設置於移載裝置30(例如是機械手臂),夾爪裝置40則是僅設置有與驅動器44相連接的相關構件。
連動組件43包含一連動本體431、兩個縱向滑軌432、兩個縱向滑動件433、兩個樞接臂434、兩個連接臂435、兩個橫向滑軌436兩及個橫向滑動件437。在不同的實施例中,連動組件43也可以是不具有縱向滑軌432及縱向滑動件433。
連動本體431可以是呈現為矩形條狀結構,連動本體431可以是具有一連動穿孔4311,而推抵件45的末端可以是設置於連動穿孔4311中;當推抵件45受驅動器44驅動,而沿縱向方向移動時,推抵件45將帶動連動本體431,而使連動本體431相對於本體41沿縱向方向移動。關於推抵件45與連動本體431的連接方式,不以圖中所示為限,任何可以使連動本體431能隨推抵件45一同沿縱向方向移動的連接方式,皆應屬於本創作的可實施方式。
如圖7所示,連動本體431連接兩個縱向滑動件433,而兩個 縱向滑動件433樞接於兩個縱向滑軌432上,兩個縱向滑軌432則固定設置於輔助連接構件31。兩個縱向滑軌432大致沿縱向方向(圖7中所示座標的Z軸方向)設置,而各個縱向滑動件433沿相對應的縱向滑軌432移動時,縱向滑動件433將大致沿縱向方向移動。當連動本體431受推抵件45推抵時,連動本體431將帶動兩個縱向滑動件433移動,兩個縱向滑動件433將對應沿兩個縱向滑軌432移動;相對地,兩個縱向滑動件433及兩個縱向滑軌432將限制連動本體431相對於輔助連接構件31沿縱向方向移動。換言之,透過兩個縱向滑動件433及兩個縱向滑軌432的設置,將可以使連動本體431在受推抵件45推抵時,能更穩定地沿縱向方向移動。
在實際應用中,縱向滑軌432及縱向滑動件433的數量可以是依據連動本體431的長度決定,不以圖中所示兩個為限,在連動本體431的長度相對較短的情況下,連動組件43也可以是僅包含有單一個縱向滑軌432及單一個縱向滑動件433。另外,於本實施例中,是以縱向滑軌432固定設置於輔助連接構件31,但不以此為限,在不同的實施例中,縱向滑軌432也可以是設置於本體41。
兩個樞接臂434的一端樞接於連動本體431,兩個樞接臂434的另一端則與兩個連接臂435相互樞接。兩個連接臂435可以是條狀結構,兩個連接臂435可以是大致設置於同一軸線,且兩個連接臂435可以是大致沿橫向方向(如圖7所示座標的X軸方向)延伸設置。
兩個連接臂435分別與兩個夾爪組件42的兩個固定件421相互固定。各個連接臂435遠離與樞接臂434相連接的一端可以是與一橫向滑動件437相連接,各橫向滑動件437樞接於一橫向滑軌436,兩個橫向滑軌436則是固定於本體41。也就是說,本體41固定有兩個橫向滑軌436,兩個連接臂435固定有兩個橫向滑 動件437,而兩個連接臂435透過兩個橫向滑動件437與兩個橫向滑軌436相互樞接。如此,當連動本體431被推抵件45推抵,而沿縱向方向移動時,連動本體431將會帶動兩個樞接臂434作動,而兩個樞接臂434將會相對於連動本體431旋轉,且兩個樞接臂434會連動兩個連接臂435作動,各個連接臂435受樞接臂434帶動後,連接臂435會被橫向滑動件437及橫向滑軌436限制而沿橫向方向作動,兩個連接臂435沿橫向方向作動時,將使得兩個夾爪組件42沿彼此相互靠近或是彼此遠離的方向移動。
換言之,當控制裝置10控制驅動器44作動,而推抵件45推抵連動本體431沿縱向方向(如圖7所示座標的Z軸方向)移動時,兩個連接臂435將會沿橫向方向(如圖7所示座標的X軸方向)作動,據以使兩個夾爪組件42沿橫向方向,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藉此,兩個夾爪組件42將可夾持記憶卡M或是放開及所夾持的記憶卡M。
請一併參閱圖8至圖10,圖8顯示為夾爪裝置40未夾持插設於插接裝置20的記憶卡M時的示意圖,圖9為夾爪裝置40的夾爪組件42抵靠於插接裝置20的限位部212時的示意圖,圖10為夾爪裝置40夾持插設於插接裝置20的記憶卡M時的示意圖。以下將詳細說明,夾爪裝置40夾持插設於插接裝置20中的記憶卡M的作動示意圖。
首先,如圖8所示,控制裝置10先控制移載裝置30作動,而使夾爪裝置40移動至插接裝置20的記憶卡M上方;此時,兩個夾爪組件42是不與插接裝置20的兩個限位部212相接觸。值得一提的是,請一併參閱圖4、圖5、圖8所示,在夾爪裝置40呈現圖8的狀態時,各個夾爪組件42的彈性件424及輔助彈性件425,將使移動件422能外露的部份皆外露於固定件421外,在實際應用中,控制裝置10可以與相關偵測組件(例如影像擷取器、紅外線偵測器等),以確認夾爪裝置40是否移動至圖8所示的位置。
而後,如圖9所示,控制裝置10將使移載裝置30作動,而使夾爪裝置40沿圖中所示座標的Z軸方向移動,據以使夾爪組件42的卡固結構4223抵靠於插接裝置20的兩個限位部212;此時,各個卡固結構4223的導槽4224(如圖5所示)將對應於記憶卡M的限位缺口M1。在圖9的狀態中,由於卡固結構4223(移動件422)是可相對於固定件421移動,因此,控制裝置10在面對具有不同長度的限位部212的插接裝置20時,控制裝置10在控制移載裝置30以使夾爪裝置40由圖8狀態轉換為圖9狀態的過程中,控制裝置10可以是移載裝置30沿縱向方向(即圖9所示座標的Z軸方向)大致移動相同的位移量。
具體來說,插接裝置20的限位部212的長度,將會依據記憶卡M的尺寸不同而有所不同。當卡固結構4223抵靠於限位部212時,輔助彈性件425及彈性件424將被壓縮而產生彈性回復力,據以使卡固結構4223能緊密地抵靠於限位部212,藉此可確保導槽4224相對於限位缺口M1的位置。是以,本創作的夾爪裝置40及記憶卡檢測設備100,透過輔助彈性件425及彈性件424的設計,可以與具有不同長度的限位部212的插接裝置20相互配合,而可夾持設置於不同樣式的插接本體21中的記憶卡M,從而可大幅提昇記憶卡M的檢測效能。
在實際應用中,可以是於夾爪裝置40中設置有偵測器,以用來偵測夾爪組件42是否已經接觸限位部212,舉例來說,可以是利用相關的偵測器偵測移動件422是否相對於固定件421移動,又或者,可以是透過判斷縱向滑動件433是否向遠離記憶卡M的方向移動等,各種簡單的檢測方式,來確定各夾爪組件42是否已經抵靠於限位部212。
如圖10所示,在控制裝置10控制兩個夾爪組件42的卡固結構4223對應抵靠於插接裝置20的兩個限位部212後,控制裝置10將可以驅動驅動器44作動,以使驅動器44讓推抵件45沿縱向 方(即圖10所示座標的-Z軸方向)移動。當推抵件45沿縱向方向移動時,連動本體431將受推抵件45推抵,而向記憶卡M方向移動,而兩個樞接臂434將以其與連動本體431相互樞接的位置為中心向彼此相互靠近的方向旋轉,兩個連接臂435則將被兩個樞接臂434帶動,據以沿橫向方向(即圖10所示座標的X軸方向)而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藉此,夾爪組件42則可由圖9所示的狀態,變換為圖10所示的狀態,從而兩個夾爪組件42將可對應夾持記憶卡M(即兩個卡固結構4223將與記憶卡M的限位缺口M1相互卡合)。
如圖1及圖9所示,在兩個卡固結構4223將與記憶卡M的限位缺口M1相互卡合的狀態下,控制裝置10將可控制移載裝置30作動,而使夾爪裝置40將記憶卡M,由插接裝置20上拔除。
請參閱圖11,其顯示為夾爪裝置40夾持記憶卡M的示意圖。控制裝置10控制夾爪裝置40,將其所夾持的記憶卡M,插入插接裝置20的方式,說明如下:首先,控制裝置10控制移載裝置30作動,以使夾爪裝置40移動至鄰近於插接裝置20的上方;而後,控制裝置10將再控制移載裝置30作動,以使夾爪裝置40及其所夾持的記憶卡M向插接裝置20移動,據以使記憶卡M的相關電連接結構,對應插接於插接裝置20的電連接插槽211中;最後,控制裝置10將會控制驅動器44作動,以使驅動器44驅動推抵件45沿縱向方向向遠離記憶卡M的方向移動,如此,推抵件45將帶動連動本體431作動,而使兩個樞接臂434以其與連接本體41相樞接的位置為中心,向彼此遠離的方向旋轉,從而帶動兩個連接臂435沿橫向方向向彼此遠離的方向移動,藉此,兩個卡固結構4223將與記憶卡M的限位缺口M1分離,從而夾爪裝置40將不再夾持記憶卡M。
值得一提的是,各個固定件421還可以是包含有一輔助抵壓部4225,當夾爪裝置40夾持記憶卡M時,輔助抵壓部4225對應 抵靠於記憶卡M的上緣。當夾爪裝置40將記憶卡M插設於插接裝置20中,且控制裝置10控制兩個夾爪組件42不再夾持記憶卡M時,控制裝置10可以是控制移載裝置30作動,而使夾爪裝置40沿縱向方向移動,此時,輔助抵壓部4225將施加作用力於記憶卡M,據以使記憶卡M能穩固地插設於插接裝置20的電連接插槽211中。
需強調的是,由於移動件422能相對於固定件421移動,因此,在輔助抵壓部4225施加作用力於記憶卡M的過程中,若卡固結構4223對應抵頂限位部212,移動件422將可相對於固定件421移動,而內縮於移動件422中,亦即,移動件422將不會阻礙夾爪裝置40向縱向方向移動。另外,移動件422相對於固定件421的移動範圍,是被限位件423及限位槽4212所限制,因此,在輔助抵壓部4225施加作用力於記憶卡M的過程中,限位件423及限位槽4212將可輔助限制夾爪裝置40相對於插接本體21的移動範圍。
另外,各個固定件421還可以是包含有一輔助夾持結構4226,輔助夾持結構4226例如可以是呈現為齒狀,當夾爪組件42夾持記憶卡M時,輔助夾持結構4226可以是對應抵靠於記憶卡M的側邊,從而加強夾爪組件42與記憶卡M彼此間的夾持強度。
在特殊的應用中,連動組件43也可以是不包含有縱向滑軌432及縱向滑動件433,而夾爪裝置40或是連動組件43可以是包含有任何可以限制連動本體431相對於本體41作動時,能穩定地沿縱向方向移動的構件。
需特別說明的是,上述連動組件43所包含的各個構件及其與兩個夾爪組件42的連動關係,僅為其中一示範態樣,在實際應用中,連動組件43不侷限於包含上述該些構件,任何可與驅動器44相連接,且能受驅動器44驅動,以帶動兩個夾爪組件42沿橫向方向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是彼此遠離地作動的相關構件,皆應 屬於本創作所指連動組件43的可實施範圍。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Claims (10)

  1. 一種夾爪裝置,其能與一移載裝置相連接,而所述夾爪裝置能與所述移載裝置相互配合,以夾持一記憶卡,所述夾爪裝置包含:一本體,用以與所述移載裝置相連接;兩個夾爪組件,兩個所述夾爪組件能被控制而沿一橫向方向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是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各個所述夾爪組件包含: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縱向槽及至少一限位槽;一移動件,其部份位於所述縱向槽中;一限位件,其穿設於所述移動件,所述限位件的部份樞接於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及所述限位槽能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移動件相對於所述固定件的移動範圍;及一彈性件,其設置於所述縱向槽中,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本體,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抵頂於所述移動件的一端;所述移動件受外力作用而向靠近所述固定件的方向移動時,所述彈性件將被壓縮而對應產生彈性回復力,所述移動件不再受外力作用時,所述彈性件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能使所述移動件回復至未受外力作用時的位置;以及一連動組件,其與兩個所述夾爪組件相連接,所述連動組件能受一驅動器驅動,而使兩個所述夾爪組件相對於所述本體,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據以夾持或放開所述記憶卡。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夾爪裝置,其中,各個所述移動件遠離所述本體的一端具有一卡固結構,所述卡固結構由所述移動件向所述橫向方向延伸形成,各個所述卡固結構內凹形成有一 導槽;當兩個所述夾爪組件受控制而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以夾持所述記憶卡時,兩個所述導槽能與所述記憶卡的兩個限位缺口相互卡合。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夾爪裝置,其中,各個所述夾爪組件還包含一輔助彈性件,所述輔助彈性件套設於所述移動件,且所述輔助彈性件的一端抵頂於所述固定件,所述輔助彈性件的另一端抵頂於所述卡固結構;當所述移動件受外力作用而向靠近所述固定件的方向移動時,所述彈性件及所述輔助彈性件將被壓縮而分別對應產生彈性回復力,當所述移動件不再受外力作用時,所述彈性件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及所述輔助彈性件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將使所述移動件回復至未受外力作用的位置。
  4. 如請求項1至3其中任一項所述的夾爪裝置,其中,所述本體固定設置有所述驅動器,所述連動組件包含:一連動本體,其與所述驅動器相連接,所述連動本體能被所述驅動器驅動而相對於所述本體向一縱向方向移動;兩個樞接臂,各個所述樞接臂的一端與所述連動本體相互樞接;兩個連接臂,其一端對應與兩個所述樞接臂的另一端相互樞接,兩個所述連接臂與兩個所述固定件相連接;兩個橫向滑軌,其與所述本體相連接;及兩個橫向滑動件,其對應與兩個所述連接臂相連接,兩個所述橫向滑動件能對應於兩個所述橫向滑軌上滑動;其中,所述驅動器驅動所述連動本體,而使所述連動本體相對於所述本體沿所述縱向方向移動時,所述連動本體將帶動各個所述樞接臂相對於所述連動本體旋轉,且兩個所述樞接臂將連動兩個所述連接臂作動,而兩個所述連接臂將 帶動兩個所述夾爪組件沿所述橫向方向,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夾爪裝置,其中,所述連動組件還包含:至少一縱向滑軌及至少一縱向滑動件,所述縱向滑軌固定設置於所述本體,所述縱向滑動件與所述縱向滑軌相連接,而所述縱向滑動件能相對於所述縱向滑軌沿所述縱向方向滑動,所述縱向滑動件與所述連動本體相互固定;當所述驅動器驅動所述連動本體相對於所述本體移動時,所述縱向滑動件將被所述連動本體帶動而沿所述縱向滑軌移動,據以限制所述連動本體向所述縱向方向移動。
  6. 一種記憶卡檢測設備,其用以對多個記憶卡進行檢測作業,所述記憶卡檢側設備包含:一控制裝置;多個插接裝置,各個所述插接裝置包含有一插接本體,所述插接本體具有一電連接插槽,且所述插接本體具有兩個限位部,兩個所述限位部位於兩個所述電連接插槽的兩端;各個所述插接裝置電性連接所述控制裝置;當所述記憶卡插設於所述電連接插槽中時,所述控制裝置能電性連接所述記憶卡,以對所述記憶卡進行檢測作業;至少一移載裝置,其電性連接所述控制裝置,所述移載裝置連接有至少一夾爪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能控制所述移載裝置作動,以使所述夾爪裝置相對於多個所述插接裝置作動,所述夾爪裝置包含:一本體,其與所述移載裝置相連接;兩個夾爪組件,兩個所述夾爪組件能被控制而沿一橫向方向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是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各個所述夾爪組件包含: 一固定件,其具有一縱向槽及至少一限位槽;一移動件,其部份位於所述縱向槽中;一限位件,其穿設於所述移動件,所述限位件的部份樞接於所述限位槽;所述限位件及所述限位槽能相互配合,以限制所述移動件相對於所述固定件的移動範圍;及一彈性件,其設置於所述縱向槽中,所述彈性件的一端固定連接所述本體,所述彈性件的另一端抵頂於所述移動件的一端;所述移動件受外力作用而向靠近所述固定件的方向移動時,所述彈性件將被壓縮而對應產生彈性回復力,所述移動件不再受外力作用時,所述彈性件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能使所述移動件回復至未受外力作用時的位置;以及一連動組件,其與兩個所述夾爪組件相連接,所述連動組件能受所述控制裝置控制,而使兩個所述夾爪組件相對於所述本體,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據以夾持或放開所述記憶卡。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記憶卡檢測設備,其中,各個所述移動件遠離所述本體的一端具有一卡固結構,所述卡固結構由所述移動件向所述橫向方向延伸形成,各個所述卡固結構內凹形成有一導槽;當兩個所述夾爪組件受控制而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以夾持所述記憶卡時,兩個所述導槽能與所述記憶卡的兩個限位缺口相互卡合。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記憶卡檢測設備,其中,各個所述夾爪組件還包含一輔助彈性件,所述輔助彈性件套設於所述移動件,且所述輔助彈性件的一端抵頂於所述固定件,所述輔助彈性件的另一端抵頂於所述卡固結構;當所述移動件受外力 作用而向靠近所述固定件的方向移動時,所述彈性件及所述輔助彈性件將被壓縮而分別對應產生彈性回復力,當所述移動件不再受外力作用時,所述彈性件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及所述輔助彈性件所產生的彈性回復力,將使所述移動件回復至未受外力作用的位置。
  9. 如請求項6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記憶卡檢測設備,其中,所述本體固定設置有一驅動器,所述連動組件包含:一連動本體,其與所述驅動器相連接,所述連動本體能被所述驅動器驅動而相對於所述本體向一縱向方向移動;兩個樞接臂,各個所述樞接臂的一端與所述連動本體相互樞接;兩個連接臂,其一端對應與兩個所述樞接臂的另一端相互樞接,兩個所述連接臂與兩個所述固定件相連接;兩個橫向滑軌,其與所述本體相連接;及兩個橫向滑動件,其與兩個所述連接臂相連接,兩個所述橫向滑動件能對應於兩個所述橫向滑軌上滑動;其中,所述驅動器驅動所述連動本體,而使所述連動本體相對於所述本體沿所述縱向方向移動時,所述連動本體將帶動各個所述樞接臂相對於所述連動本體旋轉,且兩個所述樞接臂將連動兩個所述連接臂作動,而兩個所述連接臂將帶動兩個所述夾爪組件沿所述橫向方向,彼此相互靠近地作動或彼此相互遠離地作動。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記憶卡檢測設備,其中,所述連動組件還包含:至少一縱向滑軌及至少一縱向滑動件,所述縱向滑軌固定設置於所述本體,所述縱向滑動件與所述縱向滑軌相連接,而所述縱向滑動件能相對於所述縱向滑軌沿所述縱向方向滑動,所述縱向滑動件與所述連動本體相互固定;當所述 驅動器驅動所述連動本體相對於所述本體移動時,所述縱向滑動件將被所述連動本體帶動而沿所述縱向滑軌移動,據以限制所述連動本體向所述縱向方向移動。
TW107213235U 2018-09-28 2018-09-28 Jaw device and memory card testing device TWM5757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3235U TWM575741U (zh) 2018-09-28 2018-09-28 Jaw device and memory card testing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13235U TWM575741U (zh) 2018-09-28 2018-09-28 Jaw device and memory card testing devic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75741U true TWM575741U (zh) 2019-03-21

Family

ID=66591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13235U TWM575741U (zh) 2018-09-28 2018-09-28 Jaw device and memory card test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7574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3719B (zh) * 2019-12-31 2021-04-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擴充卡測試平台
CN112825056A (zh) * 2019-11-21 2021-05-2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手臂及其检测系统
CN113064019A (zh) * 2019-12-31 2021-07-02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扩充卡测试平台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5056A (zh) * 2019-11-21 2021-05-2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手臂及其检测系统
TWI723719B (zh) * 2019-12-31 2021-04-0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擴充卡測試平台
CN113064019A (zh) * 2019-12-31 2021-07-02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功能扩充卡测试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75741U (zh) Jaw device and memory card testing device
US20180093379A1 (en) Robot control apparatus, robot, and robot system
JP6791150B2 (ja) 取付装置、取付方法、及びハンド機構
JP5791387B2 (ja) 自動組立装置および自動組立装置による部品組立方法
JP2665419B2 (ja) 電気部品用接続器
TWI611885B (zh) 具垂直提昇工件功能的夾爪
US9440358B2 (en) Robotic tool change system
US20180009075A1 (en) Workpiece conveyance pallet and production line
KR102328170B1 (ko) 워크피스 파지장치
CN107775661A (zh) 机械手装置
Nishimura et al. Peg-in-hole under state uncertainties via a passive wrist joint with push-activate-rotation function
Yumbla et al. Analysis of the mating process of plug-in cable connectors for the cable harness assembly task
CN109982817B (zh) 机器人处理系统
JPWO2018043212A1 (ja) 組立装置、及び電子機器の製造方法
JP7147419B2 (ja) エンドエフェクタ装置
US20200068757A1 (en) Robot end effector for memory module and processor installation
CN207415400U (zh) 机械手装置
Sun et al. Robotic wiring harness assembly system for fault-tolerant electric connectors mating
JP7366560B2 (ja) 産業用マニピュレータ用のダブテールツールチェンジャー
EP3625001B1 (en) Workpiece gripping device
US20220297315A1 (en) Robotic gripping system
EP0457443B1 (en) Connector
JPH04189495A (ja) 位置決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CN109926780B (zh) 一种多平面同步焊接工装
JP3893590B2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および光コネクタプラグの離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