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0791U - 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塑模具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0791U
TWM570791U TWM570791U TW M570791 U TWM570791 U TW M570791U TW M570791 U TWM570791 U TW M57079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mold core
template
upper mold
cavit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Publication date

Links

Abstract

本創作揭露了一種注塑模具。注塑模具包括上模仁、下模仁、上模板和與上模板層疊設置之下模板。上模仁包括第一對接面,第一對接面形成有第一定位結構;下模仁包括與第一對接面相對之第二對接面,第二對接面形成有第二定位結構,上模仁藉由第一定位結構與下模仁之第二定位結構配合定位。第一對接面連接第二對接面並共同限定出模具型腔。上模仁插設在上模板中;下模仁插設在下模板中。上模板與下模板形成有與模具型腔連通之流道。上述實施方式之注塑模具,藉由第一定位結構和第二定位配合結構以使上模仁和下模仁定位對接,如此,這樣可以降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偏離,從而使得注塑模具藉由注塑所獲得之產品良品率高。

Description

注塑模具
本創作涉及模具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注塑模具。
在相關技術之注塑模具中,注塑模具之上模仁與下模仁連接時容易發生偏移,造成相應之產品良品率較低。
本創作旨在至少解決相關技術中存在之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創作提供一種注塑模具。該注塑模具包括: 下模仁,該下模仁包括與該第一對接面相對之第二對接面,該第二對接面形成有第二定位結構,該上模仁藉由該第一定位結構與該下模仁之第二定位結構配合定位,該第一對接面連接該第二對接面並共同限定出模具型腔; 上模板,該上模仁插設在該上模板中;和 與該上模板層疊設置之下模板,該下模仁插設在該下模板中,該上模板與該下模板形成有與該模具型腔連通之流道。
上述實施方式之注塑模具,藉由第一定位結構和第二定位結構以使上模仁和下模仁定位對接,如此,這樣可以降低上模仁和下模仁之偏離程度,從而使得注塑模具所生產之產品良品率高。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位於該第一對接面邊緣之凸起,該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形成於該第二對接面邊緣之凹槽,該凸起收容於該凹槽中。
如此,藉由將凸起和凹槽對插,這樣可以使得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之定位更加精確。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凸起包括朝向該第二對接面之第一連接面和連接該第一連接面及該第一對接面之第一連接斜面,該凹槽包括與該第一連接面貼合之第二連接面和連接該第二連接面及該第二對接面之第二連接斜面,該第二連接斜面與該第一連接斜面貼合。
如此,由於第一連接斜面和第二連接斜面相互貼合以使得上模仁和下模仁之間之定位更加精確。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上模仁與該下模仁均呈柱狀,該第一連接斜面與該上模仁之中心軸線之間之夾角為0-45度。
如此,這樣可以使得上模仁與下模仁更容易定位貼合,同時,在注塑模具開模過程中,這樣使得上模仁與下模仁容易分離。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第一對接面形成有第一凹腔,該第一凹腔與該第一定位結構間隔設置; 該第二對接面形成有第二凹腔,該第二凹腔與該第二定位結構間隔設置,該第一凹腔與該第二凹腔連通限定出模具型腔。
如此,這樣可以使得塑膠原料在模具型腔凝固成型。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注塑模具包括頂針,該頂針穿設該下模板,該頂針能夠相對於該下模板移動而伸入該流道中。
如此,當塑膠原料在模具型腔內凝固成型後,這樣可以藉由開模之方式打開上模板和上模仁,並且藉由頂針頂出塑膠,經去廢膠加工後以得到塑膠產品。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上模板設置有第一定位裝置,該下模板設置有第二定位裝置,該第一定位裝置和該第二定位裝置配合連接,以使該上模板與該下模板定位連接。
如此,這樣藉由第一定位裝置和第二定位裝置配合連接可以使得上模板和下模板準確定位。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上模板設置有第一高度調節塊,該第一高度調節塊與該上模仁配合以調節該上模仁相對於該上模板頂部之高度; 該下模板設置有第二高度調節塊,該第二高度調節塊與該下模仁配合以調節該下模仁相對於下模板底部之高度。
如此,藉由第一調節高度塊和第二高度調節塊可以使得注塑模具成型不同類型之塑膠件。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注塑模具包括灌嘴和堆疊在該上模板之上模固定板,該灌嘴收容在該上模固定板和該上模板;該灌嘴形成有與該流道連通之灌嘴通道。
如此,這樣可以使塑膠原料更容易藉由灌嘴通道進入流道中。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該注塑模具包括設置在該上模固定板之定位環,該定位環開設有與該灌嘴通道連通之導流孔。
如此,導流孔便於塑膠原料注入到流道中。定位環例如藉由螺釘固定在上膜固定板上。
本創作之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之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之描述中變得明顯,或藉由本創作之實踐瞭解到。
下面詳細描述本創作之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之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之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之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之元件。下面藉由參考附圖描述之實施方式係示例性之,僅用於解釋本創作,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之限制。
在本創作之描述中,需要理解之係,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後”、“左”、“右”、“垂直”、“水平”、“頂”、“底”、“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之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之方位或位置關係,僅係為了便於描述本創作和簡化描述,而不係指示或暗示所指之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之方位、以特定之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創作之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於描述目之,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之技術特徵之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之特徵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徵。在本創作之描述中,“複數”之含義係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地限定。
在本創作之描述中,需要說明之係,除非另有明確之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係固定連接,也可以係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係機械連接,也可以係電連接或可以相互通訊;可以係直接相連,也可以藉由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係兩個元件內部之連通或兩個元件之相互作用關係。對於本領域之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創作中之具體含義。
在本創作中,除非另有明確之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徵不係直接接觸而係藉由它們之間之另外之特徵接觸。而且,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高於第二特徵。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徵在第二特徵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徵水平高度小於第二特徵。
下文之揭露提供了許多不同之實施方式或例子用來實現本創作之不同結構。為了簡化本創作之揭露,下文中對特定例子之部件和設置進行描述。當然,它們僅僅為示例,並且目之不在於限制本創作。此外,本創作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複參考數位和/或參考字母,這種重複係為了簡化和清楚之目之,其本身不指示所討論各種實施方式和/或設置之間之關係。此外,本創作提供了之各種特定之製程和材料之例子,但係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意識到其他製程之應用和/或其他材料之使用。
請參閱第1圖至第4圖,本創作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注塑模具100。注塑模具100包括上模仁10、下模仁20、上模板40和與上模板40層疊設置之下模板50。上模仁10包括第一對接面12。第一對接面12形成有第一定位結構124。下模仁20包括與第一對接面12相對之第二對接面22。第二對接面22形成有第二定位結構224。上模仁10藉由第一定位結構124與下模仁20之第二定位結構224配合定位。第一對接面12連接第二對接面22並共同限定出模具型腔30。上模仁10插設在上模板40中;下模仁20插設在下模板50中。上模板40與下模板50形成有與模具型腔30連通之流道60。
上述實施方式之注塑模具100,藉由第一定位結構124和第二定位結構224以使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定位對接,如此,這樣可以降低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偏離程度,從而使得注塑模具100藉由注塑所生產之產品良品率高。
可以理解,注塑模具100可用於注塑精密之光學鏡片,例如,手機鏡頭鏡片、車載鏡頭鏡片及安防鏡頭鏡片。當然,注塑模具100並不限於注塑精密之光學鏡片,還可以注塑其他塑膠產品。
具體地,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呈柱狀,由於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同軸度會影響生產之產品良品率,在注塑光學鏡片時,需要保證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間能精確定位以使上模仁10之軸心和下模仁20之軸心能最大程度地重合。本創作實施方式之注塑模具100藉由第一定位結構124和第二定位結構224配合連接以使上模仁10之軸心和下模仁20之軸心能夠最大程度地重合,這樣可以使得注塑之產品能符合生產之要求。
具體地,第一定位結構124和第二定位結構224可藉由單點車床一體加工,單點車床之精度為0.0001um。採用單點車床一體加工,這樣可以使得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偏心值降低,提高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同軸度。
可以理解,由於上模仁10插設在上模板40中,如此,可以使得上模仁10和上模板40之總體厚度降低。並且下模仁10插設在下模板50中,如此可以使得下模仁10和下模板50之厚度降低,這樣可以使得注塑模具100小型化。
具體地,上模仁10可以藉由黏膠插設在上模板40中,並且下模仁10也可以藉由黏膠插設在下模板50中。由於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直接與模具型腔30接觸,使得上模仁10及下模仁20所受到之衝擊力大於上模板40和下模板50所受到之衝擊力,因此,在選擇製造材料時,必須保證上模仁10及下模仁20之材料之抗衝擊能力均比上模板40及下模板50之材料之抗衝擊能力強。
上模仁10插設在上模板40中可以理解為上模仁10收容在上模板40中。下模仁10插設在下模板50中可以理解為上模仁10收容在上模板40中。
請參閱第5圖至第6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結構124包括位於第一對接面12邊緣之凸起1242。第二定位結構224包括形成於第二對接面22邊緣之凹槽2242。凸起1242收容於凹槽2242中。
如此,藉由將凸起1242和凹槽2242對插,這樣可以使得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間之定位更加精確。
需要指出,凸起1242之數量可以為複數,凹槽2242之數量可以為複數。
當然,在另外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定位結構124包括位於第一對接面12邊緣之凹槽。第二定位結構224包括形成與第二對接面22邊緣之凸起。第一定位結構124之凹槽收容在第二定位結構224之凸起中。藉由將第一定位結構124之凹槽和第二定位結構224之凸起對插,這樣可以使得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間之定位更加精確。
請再次參閱第2圖及第4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凸起1242包括朝向第二對接面22之第一連接面12421和連接第一連接面12421及第一對接面12之第一連接斜面12423。凹槽2242包括與第一連接面12421貼合之第二連接面22421和連接第二連接面22421及第二對接面22之第二連接斜面22423。第二連接斜面22423與第一連接斜面12423貼合。
如此,由於第一連接斜面12423和第二連接斜面22423相互貼合以使得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間之定位更加精確。
具體地,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連接斜面12423和第二連接斜面22423均貼合有一層橡膠層,如此,橡膠層可以使得第一連接斜面12423和第二連接斜面22423貼合得更加緊密,從而使得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定位更加精確。
請參閱第2圖及第4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上模仁10與下模仁20均呈柱狀。第一連接斜面12423與上模仁10之中心軸線之間之夾角a為0-30度。
如此,這樣可以使得上模仁10與下模仁20更容易定位貼合,同時,在注塑模具100開模過程中,這樣使得上模仁10與下模仁20容易分離。
可以理解,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可為圓柱狀及棱柱狀。當然,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形狀並不限於上述之實施方式,而可以根據實際之需要設計為其他之形狀。
第一連接斜面12423與上模仁10之中心軸線之間之夾角a為0-45度可以理解為第一連接斜面12423與上模仁10之中心軸線之間之夾角a可以根據實際之需要設計為0度到45度之間之任一角度。當然,第一連接斜面12423與上模仁10之中心軸線之間之夾角a包括0度或者45度。
需要指出,第二連接斜面22423與下模仁10之中心軸線之間之夾角a也為0-30度。並且在本創作實施方式中,必須保證第一連接斜面12423與上模仁10之中心軸線之間之夾角和第二連接斜面22423與下模仁10之中心軸線之間之夾角相同。
請再次參閱第3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第一對接面12形成有第一凹腔126。第一凹腔126與第一定位結構124間隔設置。第二對接面22形成有第二凹腔226。第二凹腔226與第二定位結構224間隔設置。第一凹腔126與第二凹腔226連通以共同限定出模具型腔30。
如此,這樣可以使得塑膠原料在模具型腔30裡冷卻成型。
需要指出,模具型腔30之數量可為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模具型腔30之形狀可以根據產品之需求進行調整。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注塑模具100包括頂針70。頂針70穿設下模板50。頂針70能夠相對於下模板50移動而伸入流道60中。
如此,當塑膠原料在模具型腔30內凝固成型後,這樣可以藉由開模之方式打開上模板40和上模仁10,並且藉由頂針70頂出塑膠105,經去廢膠加工後以得到塑膠產品。
具體地,頂針70可以上下移動,用於頂出塑膠件105。
需要指出,頂針70之數量可以為複數。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注塑模具100包括上頂針板101和下頂針板102。上頂針板101和下頂針板102固定頂針70,當上頂針板101和下頂針板102移動時,可以帶動頂針70一起移動。
請再次參閱第1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上模板40設置有第一定位裝置42。下模板50設置有第二定位裝置52。第一定位裝置42和第二定位裝置52配合連接,以使上模板40與下模板50定位連接。
如此,這樣藉由第一定位裝置42和第二定位裝置52配合連接可以使得上模板40和下模板50準確定位。
可以理解,在一個實施方式中,第一定位裝置42包括有定位凸起,第二定位裝置52包括有定位凹槽。第一定位裝置42和第二定位裝置52藉由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相互貼合以實現上模板40和下模板50之定位。
請再次參閱第1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上模板40設置有第一高度調節塊44。第一高度調節塊44與上模仁10配合以調節上模仁10相對於上模板頂部之高度。下模板50設置有第二高度調節塊54。第二高度調節塊54與下模仁20配合以調節下模仁20相對於下模板50底部之高度。
如此,藉由第一調節高度塊44和第二高度調節塊54可以使得注塑模具100成型不同類型之塑膠件105。
具體地,由於不同類型之塑膠件105具有不同之厚度,注塑模具100預定上模仁10和下模仁20之高度可以根據塑膠件105之厚度來調整。上模仁10在裝配之過程中,上模仁10相對於上模板頂部之高度離預定高度不一致,需要重新裝配直至符合預定之高度。如此重複拆卸上模仁10會造成注塑模具100之精度下降,從而使塑膠件105之精度下降。同理,重複拆卸下模仁20會造成注塑模具100之精度下降。
因此,本創作實施方式提供之第一高度調節塊44和第二高度調節塊54,在上模仁10裝配之過程中,若發現上模仁10相對上模板40之頂部之高度離預定之高度不一致,可以藉由調節第一高度調節塊44與上模仁10結合之緊密度來調節上模仁10相對上模板40之頂部之高度。
具體地,在第一高度調節塊44與上模仁10藉由螺釘鎖合時,若上模仁10相對上模板40之頂部之高度少於預定之高度,則可藉由旋松螺釘以增大上模仁10相對上模板40之頂部之高度(即增大上模仁10與上模板40之頂部之間之段差)。若上模仁10相對上模板40之頂部之高度超出預定之高度,則可藉由旋緊螺釘以減少上模仁10相對上模板40之頂部之高度(即減小上模仁10與上模板40之頂部之間之段差)。
如此,可以快速調節上模仁10相對上模板40之頂部之高度,避免重複拆卸造成注塑模具100之精度下降。
同理,可以藉由調節第二高度調節塊54之高度來調節下模仁20相對下模板50之頂部之高度,在此不再贅述。
請再次參閱第1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注塑模具100包括灌嘴80和堆疊在上模板40之上模固定板90。灌嘴80收容在上模固定板90和上模板40。灌嘴80形成有與流道60連通之灌嘴通道82。
如此,這樣可以使塑膠原料更容易藉由灌嘴通道82進入流道60中。
可以理解,灌嘴80用於將熔融之塑膠原料注入到注塑模具100內。上模固定板90用於固定上模板40。
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注塑模具100包括下模固定板103。可以理解,上模固定板90和下模固定板103相對設置。上模固定板90藉由螺釘固定上模板40。下模固定板103藉由螺釘固定下模板50。
請再次參閱第1圖,在某些實施方式中,注塑模具100包括設置在上模固定板90之定位環104。定位環104開設有與灌嘴通道82連通之導流孔1042。
如此,導流孔1042便於塑膠原料注入到流道60中。定位環104例如藉由螺釘固定在上膜固定板90上。
具體地,導流孔1042之形狀近似漏斗狀。導流孔1042之直徑從遠離流道60一端到靠近流道60一端逐漸減小。
在本說明書之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方式”、“某些實施方式”、“示意性實施方式”、“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之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方式或示例描述之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於本創作之至少一個實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之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之係相同之實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之具體特徵、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何之一個或複數實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適之方式結合。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創作之實施方式,本領域之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創作之原理和宗旨之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創作之範圍由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限定。
100‧‧‧注塑模具
10‧‧‧上模仁
12‧‧‧第一對接面
124‧‧‧第一定位結構
1242‧‧‧凸起
12421‧‧‧第一連接面
12423‧‧‧第一連接斜面
126‧‧‧第一凹腔
20‧‧‧下模仁
22‧‧‧第二對接面
224‧‧‧第二定位結構
2242‧‧‧凹槽
22421‧‧‧第二連接面
22423‧‧‧第二連接斜面
226‧‧‧第二凹腔
30‧‧‧模具型腔
40‧‧‧上模板
42‧‧‧第一定位裝置
44‧‧‧第一高度調節塊
50‧‧‧下模板
52‧‧‧第二定位裝置
54‧‧‧第二高度調節塊
60‧‧‧流道
70‧‧‧頂針
80‧‧‧灌嘴
82‧‧‧灌嘴通道
90‧‧‧上模固定板
101‧‧‧上頂針板
102‧‧‧下頂針板
103‧‧‧下模固定板
104‧‧‧定位環
1042‧‧‧導流孔
105‧‧‧塑膠件
本創作之上述和/或附加之方面和優點從結合下面附圖對實施方式之描述中將變得明顯和容易理解,其中: 第1圖係本創作實施方式之注塑模具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第1圖中之注塑模具II部分之放大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實施方式之上模仁和下模仁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4圖係第3圖中之上模仁和下模仁之IV部分之放大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作實施方式之上模仁和下模仁之立體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實施方式之上模仁和下模仁之另一剖面結構示意圖。

Claims (10)

  1. 一種注塑模具,其改進在於,包括: 一上模仁,該上模仁包括一第一對接面,該第一對接面形成有一第一定位結構;和 一下模仁,該下模仁包括與該第一對接面相對之一第二對接面,該第二對接面形成有一第二定位結構,該上模仁藉由該第一定位結構與該下模仁之第二定位結構配合定位,該第一對接面連接該第二對接面並共同限定出一模具型腔; 一上模板,該上模仁插設在該上模板中;和 與該上模板層疊設置之一下模板,該下模仁插設在該下模板中,該上模板與該下模板形成有與該模具型腔連通之一流道。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該第一定位結構包括位於該第一對接面邊緣之一凸起,該第二定位結構包括形成於該第二對接面邊緣之一凹槽,該凸起收容於該凹槽中。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注塑模具,該凸起包括朝向該第二對接面之一第一連接面和連接該第一連接面及該第一對接面之一第一連接斜面,該凹槽包括與該第一連接面貼合之一第二連接面和連接該第二連接面及該第二對接面之一第二連接斜面,該第二連接斜面與該第一連接斜面貼合。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注塑模具,該上模仁與該下模仁均呈柱狀,該第一連接斜面與該上模仁之中心軸線之間之夾角為0-45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該第一對接面形成有一第一凹腔,該第一凹腔與該第一定位結構間隔設置; 該第二對接面形成有一第二凹腔,該第二凹腔與該第二定位結構間隔設置,該第一凹腔與該第二凹腔連通以共同限定出該模具型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該注塑模具包括一頂針,該頂針穿設該下模板,該頂針能夠相對於該下模板移動而伸入該流道中。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該上模板設置有一第一定位裝置,該下模板設置有一第二定位裝置,該第一定位裝置和該第二定位裝置配合連接,以使該上模板與該下模板定位連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該上模板設置有一第一高度調節塊,該第一高度調節塊與該上模仁配合以調節該上模仁相對於該上模板頂部之高度; 該下模板設置有一第二高度調節塊,該第二高度調節塊與該下模仁配合以調節該下模仁相對於該下模板底部之高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注塑模具,該注塑模具包括一灌嘴和堆疊在該上模板之一上模固定板,該灌嘴收容在該上模固定板和該上模板;該灌嘴形成有與該流道連通之一灌嘴通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注塑模具,該注塑模具包括設置在該上模固定板之一定位環,該定位環開設有與該灌嘴通道連通之一導流孔。

Family

I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6718B (zh) * 2020-05-11 2021-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型模具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26718B (zh) * 2020-05-11 2021-05-0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型模具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4239B (zh) 塑膠鏡筒製造方法
TW201914799A (zh) 注塑模具
EP2805803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element, and optical element
CN104260286B (zh) 一种可调整偏芯的塑胶光学镜片模具结构
CN112130272B (zh) 塑胶镜筒、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US9764554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lded member and liquid ejecting head, liquid ejecting head, and mold
US8047833B2 (en) Injection mold
JP4335811B2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用成形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7517207B2 (en)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CN104718482A (zh) 模制透镜的透镜单元结构与模制透镜的成型模具
US8235700B2 (en) Mold for forming a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JP3216515U (ja) 射出成形金型
TWM570791U (zh) 注塑模具
US8778237B2 (en) Mold for form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8454341B2 (en) Mold for molding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JP2004038005A (ja) フェルール及びフェルールの製造方法
US7402032B2 (en) Mold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mold apparatus
JP3706169B2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3137152U (ja) 光学部品射出成形金型
JP3111004B2 (ja) 射出成形用金型
JP4776093B2 (ja) 光コネクタフェルールの製造方法と成形型
JP5374424B2 (ja) 成形用金型および成形方法
CN216032170U (zh) 薄壁深腔塑料桶防缩影注塑模具
TWI757632B (zh) 射出成型模具
TWI400474B (zh) 鏡片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