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70630U - Indoor slippers bottom structure - Google Patents

Indoor slippers bottom structure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70630U
TWM570630U TWM570630U TW M570630 U TWM570630 U TW M570630U TW M570630 U TWM570630 U TW M57063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ppers
outsole
cushioning
indoor
foo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Publication date

Links

Abstract

一種室內拖鞋底結構,設有一拖鞋大底,在該拖鞋大底的頂面設有一彈性的緩衝構造,該緩衝構造至少包括一隆起的腳刀緩衝部,該腳刀緩衝部是形成在該拖鞋大底周圍的外側上;藉由該腳刀緩衝部的設置,使得使用者穿著本新型的室內拖鞋時,能至少在腳刀的位置獲得緩衝以及支撐的效果,讓使用者穿著本新型的室內拖鞋時,能感覺穿著舒適。

Description

室內拖鞋底結構
本新型涉及一種拖鞋的構造,尤其涉及一種具有緩衝構造使得穿著舒適的室內拖鞋底結構。
現有的拖鞋例如夾腳拖鞋或室內拖鞋一般是在發泡材料的拖鞋大底形成起伏形狀,例如在對應足弓的位置形成隆起的形狀,使得使用者穿著拖鞋時,能夠利用隆起的形狀支撐足弓,並利用拖鞋大底本身的彈性提供緩衝的效果,讓穿著者穿著感覺舒適。
上述現有拖鞋的構造雖然能提供穿著者支撐足弓以及行走時減緩腳部衝擊的效果,但由於拖鞋對於腳掌其他部位的緩衝、支撐仍然不足,因此有待進一步的改良。
由於現有拖鞋對於腳掌的緩衝、支撐效果仍有不足之處。為此,本新型在室內拖鞋大底的頂面設有緩衝構造,利用緩衝構造形成的隆起形狀提供使用者穿著舒適的效果。
為達到上述創作目的,本新型提供一種室內拖鞋底結構,設有一拖鞋大底,在該拖鞋大底的頂面設有一彈性的緩衝構造,該緩衝構造至少包括一隆起的腳刀緩衝部,該腳刀緩衝部是形成在該拖鞋大底周圍的外側上。
進一步,本新型所述的緩衝構造包括一片狀的發泡體以及一貼附在該發泡體表面的表皮,該發泡體結合在該拖鞋大底的頂面,該表皮的周圍部分繞過該發泡體的邊緣向內翻折後,結合在該拖鞋大底的頂面周緣固定。
更進一步,本新型所述的緩衝構造進一步設有一隆起的足弓緩衝部,該足弓緩衝部形成在所述的拖鞋大底周圍的內側上。
較佳的,本新型所述的緩衝構造在所述的腳刀緩衝部以及所述的足弓緩衝部之間相連形成一隆起的圍繞包覆部,該圍繞包覆部是U形並且形成在所述的拖鞋大底的後側周緣上。
本新型使用時是在前側結合一鞋面或一夾腳拖鞋的鞋帶後,讓使用者穿著在腳掌上,這時該彈性的緩衝構造的腳刀緩衝部是接觸該穿著者腳掌的腳刀位置。
本新型的功效在於,由於該緩衝構造具有彈性,加上該腳刀緩衝部接觸穿著者的腳刀位置,如此使得使用者穿著本新型時,除了利用該緩衝構造提供使用者彈性的腳部緩衝以外,該腳刀緩衝部能提供穿著者腳刀處的緩衝、支撐效果,增進穿著者穿著的舒適度。
為能詳細瞭解本新型的技術特徵及實用功效,並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來實施,進一步以如圖式所示的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看圖1至圖3所示的本新型較佳實施例,是提供一種室內拖鞋底結構,其構造包括一拖鞋大底10以及一設置在該拖鞋大底10頂面的緩衝構造20,其中:
該拖鞋大底10是塑膠片體並且周圍輪廓的形狀與人體腳掌周為輪廓的形狀相符,該拖鞋大底1頂面的兩側分為對應人體足弓位置的內側以及對應人體腳刀位置的外側。
該緩衝構造20包括一片狀的發泡體21以及一貼附在該發泡體21表面的表皮22,該發泡體21是周圍輪廓形狀與該拖鞋大底10周圍輪廓形狀相符的塑膠發泡片體,該發泡體21黏貼結合在該拖鞋大底10的頂面,該表皮22的周圍部分繞過該發泡體21的邊緣向內翻折後,黏貼結合在該拖鞋大底10的頂面周緣固定;對應該拖鞋大底10的內側位置,在該緩衝構造20設有一隆起的足弓緩衝部A,對應該拖鞋大底10的外側位置,在該緩衝構造20設有一腳刀緩衝部B,該緩衝構造20在該足弓緩衝部A以及該腳刀緩衝部B之間相連設有一隆起的圍繞包覆部C,該圍繞包覆部C是U形並且形成在該拖鞋大底10的後側周緣上,該足弓緩衝部A、腳刀緩衝部B以及該圍繞包覆部C在該緩衝構造20的周圍位置圍繞成U形的形狀。
當本新型使用時,是在本新型的前側結合一鞋面30,配合該鞋面30使本新型穿著在穿著者的腳掌上。當使用者穿著本新型時,穿著者主要踩踏在該彈性的緩衝構造20上,並且該足弓緩衝部A以及該腳刀緩衝部B分別支撐、緩衝使用者足弓、腳刀的位置,該圍繞包覆部C則是彈性地包覆在穿著者的腳掌後側,使得穿著者穿著本新型時能感覺更加舒適。
本新型除上述較佳實施例,該緩衝構造20是在對應該拖鞋大底10的內、外兩側分別設有足弓緩衝部A以及腳刀緩衝部B以外,可以僅在該拖鞋大底10的外側設有腳刀緩衝部B,並且可選擇性的設有該圍繞包覆部C,如此的緩衝部的位置變化可隨著使用者的需求改變位置。
以上所述僅為本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主張的權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新型所揭示的精神所完成的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括在本新型的申請專利範圍內。
10‧‧‧拖鞋大底
20‧‧‧緩衝構造
21‧‧‧發泡體
22‧‧‧表皮
30‧‧‧鞋面
A‧‧‧足弓緩衝部
B‧‧‧腳刀緩衝部
C‧‧‧圍繞包覆部
圖1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是本新型較佳實施例的剖面圖。

Claims (4)

  1. 一種室內拖鞋底結構,設有一拖鞋大底,在該拖鞋大底的頂面設有一彈性的緩衝構造,該緩衝構造至少包括一隆起的腳刀緩衝部,該腳刀緩衝部是形成在該拖鞋大底周圍的外側上。
  2. 如請求項1之室內拖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的緩衝構造包括一片狀的發泡體以及一貼附在該發泡體表面的表皮,該發泡體結合在該拖鞋大底的頂面,該表皮的周圍部分繞過該發泡體的邊緣向內翻折後,結合在該拖鞋大底的頂面周緣固定。
  3. 如請求項1或2之室內拖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的緩衝構造進一步設有一隆起的足弓緩衝部,該足弓緩衝部形成在所述的拖鞋大底周圍的內側上。
  4. 如請求項3之室內拖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的緩衝構造在所述的腳刀緩衝部以及所述的足弓緩衝部之間相連形成一隆起的圍繞包覆部,該圍繞包覆部是U形並且形成在所述的拖鞋大底的後側周緣上。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11988B2 (ja) 靴のインソール
US20110252665A1 (en) Soft and elastic shoe pad
US8776399B2 (en) Shoe insole
JP2007506478A (ja) 複合中敷きを有した靴
TW201012407A (en) Interchangeable midsole system
WO2011068782A1 (en) Shoe sole with compressible protruding element
TWM536866U (zh) 緩衝墊及緩衝鞋墊
JP3195071U (ja) 靴べら機能付き靴
JP3191012U (ja)
WO2014132498A1 (ja) サンダル
JP2011160827A (ja) 多層構造インソール
US20130318817A1 (en) Footwear with integrated energy wave sockliner
JP5677552B2 (ja) 多層構造インソール
TWM570630U (zh) Indoor slippers bottom structure
KR20130001950U (ko) 탈부착식 아치 받침대를 갖는 인솔
KR102109754B1 (ko) 탄성슬리퍼
JP2005185675A (ja) 履物
KR200458358Y1 (ko) 신발 깔창
JP4850462B2 (ja) 足底板対応履物
KR100818789B1 (ko) 기능성 밑창 구조를 갖는 신발
KR101279450B1 (ko) 구두 및 그 제조방법
TWM538331U (zh) 鞋口後跟貼(一)
KR101333730B1 (ko) 굴곡성 중창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두
KR102574998B1 (ko) 가변형 인솔
KR101261375B1 (ko) 발바닥 지압이 가능한 실내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