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9947U - 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 - Google Patents

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9947U
TWM569947U TW107201726U TW107201726U TWM569947U TW M569947 U TWM569947 U TW M569947U TW 107201726 U TW107201726 U TW 107201726U TW 107201726 U TW107201726 U TW 107201726U TW M569947 U TWM569947 U TW M56994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card
row
conductive terminals
card connector
contact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17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楊時影
中瀨雄章
Original Assignee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英屬開曼群島商鴻騰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699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9947U/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種電子卡連接器組合,包括具有前端開口的插置空間的電子卡連接器、自前端開口插入插置空間的卡座及收容於卡座的電子卡,電子卡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持於絕緣本體的複數導電端子及覆蓋於絕緣本體的遮蔽殼體,絕緣本體的至少一側壁固持有鎖扣卡座於插置空間內的彈性鎖扣臂,導電端子具有固持部、突伸入插置空間內的自前向後或自後向前延伸的與所述電子卡電性抵接的彈性接觸臂,彈性接觸臂的自由端設有抵靠部,抵靠部的上方設有擋止部,從而電子卡連接器的導電端子在電子卡插拔過程中不會存在彈性接觸臂卡壞的問題。

Description

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尤其是指一種能夠順暢插拔電子卡的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
參照中國大陸發明第CN103682869B號專利,公開了一種電子卡連接器。所述電子卡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且與一電子卡電性連接的複數導電端子及覆蓋於所述絕緣本體以與所述絕緣本體之間形成一前端開口的插置空間的遮蔽殼體,所述導電端子具有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的固持部、自所述固持部向後延伸並突伸入所述插置空間的彈性接觸臂。
然,當向外移除電子卡時,所述電子卡容易將所述彈性接觸臂頂起而造成所述彈性接觸臂損壞。
因此,確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以克服上述缺陷。
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當電子卡插拔時導電端子不會卡死而損壞的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
為實現前述目的,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且與一電子卡電性連接的複數導電端子及覆蓋於所述絕緣本體以與所述絕緣本體之間形成一前端開口的插置空間的遮蔽殼體,所述導電端子具有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的固持部、突伸入所述插置空間內的自前向後或自後向前延伸的彈性接觸臂,所述彈性接觸臂的自由端設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上方設有擋止部。
進一步地,所述擋止部為自所述導電端子延伸而出。
進一步地,在前後方向上,所述導電端子的所述固持部的一側延伸形成焊接部而相對的另一側延伸形成具有框形部的板狀部,在所述前後方向上,所述框形部的一側框架向另一側框架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彈性接觸臂,所述擋止部由所述另一側框架形成。
進一步地,在前後方向上,所述彈性接觸臂延伸自所述框形部遠離所述固持部的一側的框架上。
進一步地,所述彈性接觸臂及其自由端的所述抵靠部衝壓形成於所述板狀部並於所述板狀部上分別形成遠離所述固持部的所述框形部及靠近所述固持部的尺寸等於所述抵靠部的通孔,所述框形部與所述通孔之間形成有衝壓所述彈性接觸臂時留下的寬度尺寸等於所述彈性接觸臂的寬度尺寸的通槽,部分所述通孔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內。
進一步地,所述複數導電端子包括設置於所述絕緣本體的呈前後排佈的前排導電端子與後排導電端子,所述前排導電端子的焊接部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的焊接部在前後方向上相鄰設置並在橫向方向上錯位排佈。
進一步地,所述絕緣本體自上往下凹設並向前貫通以形成所述前端開口的具有後端壁及橫向兩側壁的收容空間,所述遮蔽殼體覆蓋於所述收容空間的上方以與所述收容空間共同構成所述插置空間,所述導電端子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的底壁,所述兩側壁分別固持有具有突伸入所述收容空間內的鎖扣突部的彈性鎖扣臂,所述兩側壁中的一側壁與所述後端壁還設置有退卡機構。
進一步地,一種電子卡連接器組合,包括具有前端開口的插置空間的電子卡連接器、自所述前端開口插入所述插置空間的卡座及收容於所述卡座的電子卡,所述電子卡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的複數導電端子及覆蓋於所述絕緣本體以於所述絕緣本體之間形成所述插置空間的遮蔽殼體,所述絕緣本體的至少一側壁固持有鎖扣所述卡座於所述插置空間內的彈性鎖扣臂,所述導電端子具有固持部、突伸入所述插置空間內的彈性接觸臂,所述彈性接觸臂自前向後或自後向前延伸且與所述電子卡電性抵接,所述彈性接觸臂的自由端設有抵靠部,所述導電端子還設置有位於所述抵靠部上方的擋止部。
進一步地,在前後方向上,所述導電端子的所述固持部的一側延伸形成焊接部而相對的另一側延伸形成框形部,在所述前後方向上,所述框形部遠離所述固持部的一側框架向另一側框架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彈性接觸臂,所述擋止部由所述另一側框架形成。
進一步地,所述複數導電端子包括呈前後排佈的六個橫向排成一排的前排導電端子與六個橫向排成一排的後排導電端子,所述卡座包括對應於所述前排導電端子的前排收容槽及對應於所述後排導電端子的後排收容槽,所述電子卡包括收容於所述前排收容槽的具有六個橫向排成一排的導電片的第一電子卡及收容於所述後排收容槽的具有六個橫向排成一排的導電片的第二電子卡。
與先前技術相比,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具有如下功效: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通過在導電端子的彈性接觸臂的自由末端的抵靠部上方設置擋止部,當移除電子卡時,由於有所述擋止部限制,所述彈性接觸部不會被所述電子卡頂起破壞。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七圖所示,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100安裝於一電路板2000。所述電子卡連接器組合1000包括電子卡連接器100,插置於所述電子卡連接器100內的卡座200及收容於所述卡座200的電子卡300。所述電子卡連接器100包括絕緣本體1、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1且與所述電子卡300電性連接的複數導電端子2及覆蓋於所述絕緣本體1的遮蔽殼體3。
所述絕緣本體1自上往下凹設形成收容空間11,所述收容空間11向前貫通所述絕緣本體1的前端形成前端開口111,所述收容空間11由底壁12、後端壁13及連接所述底壁12與所述後端壁13的橫向兩側壁14形成。所述遮蔽殼體3覆蓋於所述收容空間11的上方以與所述收容空間11共同構成插置空間15。所述遮蔽殼體3包括頂板31、固持於所述後端壁13的後板32及固持於所述兩側壁14的一對側板33,所述兩側壁14設置有凸塊141,所述側板33設置有供所述凸塊141卡設於內的開孔331。所述導電端子2設置於所述底壁12,所述導電端子2包括呈前後排佈的前排導電端子21與後排導電端子22,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均具有六個橫向排成一排的導電端子。所述卡座200分別包括對應於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的前排收容槽201及對應於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的後排收容槽202,所述電子卡300包括收容於所述前排收容槽201的第一電子卡301及收容於所述後排收容槽202的第二電子卡302,所述第一電子卡301與所述第二電子卡302均具有六個橫向排列成一排的分別與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及後排導電端子22電性接觸的導電片303。值得說明的是,本創作中,電子卡連接器100的導電端子2與所述電子卡300的導電片303均設置為一排六個的排列方式,如此,可使電子卡連接器100與所述電子卡300結構緊湊,符合小型化的發展趨勢。
所述絕緣本體1的至少一側壁14固持有具有突伸入所述收容空間11內的鎖扣突部161的彈性鎖扣臂16,所述彈性鎖扣臂16的所述鎖扣突部16鎖扣於所述卡座200兩側設有的凹陷部203內以將所述卡座200鎖扣於所述收容空間11內。較佳地,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100的兩側壁14均設有所述彈性鎖扣臂16,如此,可將所述卡座200更穩定地鎖持於所述收容空間11中。所述絕緣本體1的一側壁14與後端壁13還設置有退卡機構17,所述退卡機構17包括設置於所述側壁14的抵退臂171及樞轉設置於所述後端壁13且卡設於所述抵退臂171的抵退所述卡座200的抵退件172。所述底壁12與所述後端壁13還設置有偵測機構18,所述偵測機構18包括設置於所述底壁12的抵靠件181及設置於所述後端壁13的具有彈性抵靠於所述抵靠件181後側的彈性抵靠臂182。所述底壁12進一步一體成型有金屬加強片19,所述金屬加強片19用於加強所述底壁12的整體結構強度。所述金屬加強片19設有位於其中部的容納空間191,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設置於所述容容納空間191內。所述抵靠件181由所述金屬加強片19的後方一體向上延伸形成,所述金屬加強片19的後端還設置有焊接於所述電路板2000的焊腳192。
結合第八圖至第十一圖所示,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均具有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1的底壁12的固持部23、突伸入所述插置空間15內的自前向後或自後向前延伸的彈性接觸臂24及焊接於所述電路板2000的焊接部25。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的所述彈性接觸臂24的自由末端設有抵靠部241,所述抵靠部241的上方設有擋止部以防止所述彈性接觸臂24經由所述電子卡的插拔而過度向上翹起以造成損壞。所述擋止部分別為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延伸形成,亦可為形成於所述底座12上。具體而言,在前後方向上(所述前後方向不具有指向性,並非指自前向後或自後向前方向),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的所述固持部23的一側延伸形成所述焊接部25而相對的另一側延伸形成具有中空的框形部26的板狀部27,在前後方向上,所述框形部26的一側框架261向另一側框架262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彈性接觸臂24,而所述擋止部為形成於未設置所述彈性接觸臂24的側框架262。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的焊接部25在所述前後方向上相鄰設置(即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為背靠背設置)並在垂直於前後方向的橫向方向上錯位排佈。在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100的具體實施方式中,在前後方向上,所述彈性接觸臂24延伸自所述框形部26遠離所述固持部23的一側的框架261上,此時,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的所述彈性接觸臂24的延伸方向彼此相對。在未插入所述電子卡300時,所述抵靠部241抵靠於所述擋止部(即所述框架262下側),當所述卡座200連帶所述電子卡300插入所述插置空間15後,所述電子卡300向下抵壓所述彈性接觸臂24以使所述彈性接觸臂24的抵靠部241向下脫離所述擋止部,而當所述卡座200連帶所述電子卡300自所述插置空間15內移除時,所述擋止部擋止所述彈性接觸臂24的抵靠部241以防止所述彈性接觸臂24過度向上翹起而卡死損壞。當然所述彈性接觸臂24亦可以延伸自所述框形部26靠近所述固持部23的一側框架262上,即所述前排導電端子21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22的所述彈性接觸臂24延伸自框架261或是框架262及延伸方向是否相對並不以本創作的具體實施方式為限。
此外,所述彈性接觸臂24及其自由末端的所述抵靠部241為衝壓形成於所述板狀部27並於所述板狀部27上分別形成遠離所述固持部23的所述框形部26及靠近所述固持部23的尺寸等於所述抵靠部241的通孔28,所述框形部26與所述通孔28之間形成有衝壓所述彈性接觸臂24時留下的寬度尺寸等於所述彈性接觸臂24的寬度尺寸的通槽29。部分所述通孔28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1的底座12內以更好地固持所述導電端子2。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已符合新型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自不能以此限定本創作之權利範圍。舉凡熟習本案技術之人士援依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仍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0‧‧‧電子卡連接器組合
2000‧‧‧電路板
100‧‧‧電子卡連接器
1‧‧‧絕緣本體
11‧‧‧收容空間
111‧‧‧前端開口
12‧‧‧底壁
13‧‧‧後端壁
14‧‧‧側壁
141‧‧‧凸塊
15‧‧‧插置空間
16‧‧‧彈性鎖扣臂
161‧‧‧鎖扣突部
17‧‧‧退卡機構
171‧‧‧抵退臂
172‧‧‧抵退件
18‧‧‧偵測機構
181‧‧‧抵靠件
182‧‧‧抵靠臂
19‧‧‧金屬加強片
191‧‧‧容納空間
192‧‧‧焊腳
2‧‧‧導電端子
21‧‧‧前排導電端子
22‧‧‧後排導電端子
23‧‧‧固持部
24‧‧‧彈性接觸臂
241‧‧‧抵靠部
25‧‧‧焊接部
26‧‧‧框形部
261、262‧‧‧框架
27‧‧‧板狀部
28‧‧‧通孔
29‧‧‧通槽
3‧‧‧遮蔽殼體
31‧‧‧頂板
32‧‧‧後板
33‧‧‧側板
331‧‧‧開孔
200‧‧‧卡座
201‧‧‧前排收容槽
202‧‧‧後排收容槽
203‧‧‧凹陷部
300‧‧‧電子卡
301‧‧‧第一電子卡
302‧‧‧第二電子卡
303‧‧‧導電片
第一圖係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組合安裝至一電路板的立體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安裝至一電路板的立體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的立體分解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電子卡連接器進一步分解的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組合的立體分解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的卡座與電子卡的立體圖。 第七圖係第八圖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電子卡連接器的導電端子的立體圖。 第九圖係第六圖另一視角的立體圖。 第十圖係第一圖沿X-X線的剖視圖。 第十一圖係第二圖沿XI-XI線的剖視圖。 以下結合圖式及實施方式對本創作進一步說明。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卡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且與一電子卡電性連接的複數導電端子及覆蓋於所述絕緣本體以與所述絕緣本體之間形成一前端開口的插置空間的遮蔽殼體,其中,所述導電端子具有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的固持部、突伸入所述插置空間內的自前向後或自後向前延伸的彈性接觸臂,所述彈性接觸臂的自由端設有抵靠部,所述抵靠部的上方設有擋止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所述擋止部為自所述導電端子延伸而出。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在前後方向上,所述導電端子的所述固持部的一側延伸形成焊接部而相對的另一側延伸形成具有框形部的板狀部,在所述前後方向上,所述框形部的一側框架向另一側框架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彈性接觸臂,所述擋止部由所述另一側框架形成。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在前後方向上,所述彈性接觸臂延伸自所述框形部遠離所述固持部的一側的框架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接觸臂及其自由端的所述抵靠部衝壓形成於所述板狀部並於所述板狀部上分別形成遠離所述固持部的所述框形部及靠近所述固持部的尺寸等於所述抵靠部的通孔,所述框形部與所述通孔之間形成有衝壓所述彈性接觸臂時留下的寬度尺寸等於所述彈性接觸臂的寬度尺寸的通槽,部分所述通孔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或第4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所述複數導電端子包括設置於所述絕緣本體的呈前後排佈的前排導電端子與後排導電端子,所述前排導電端子的焊接部與所述後排導電端子的焊接部在前後方向上相鄰設置並在橫向方向上錯位排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其中所述絕緣本體自上往下凹設並向前貫通以形成所述前端開口的具有後端壁及橫向兩側壁的收容空間,所述遮蔽殼體覆蓋於所述收容空間的上方以與所述收容空間共同構成所述插置空間,所述導電端子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的底壁,所述兩側壁分別固持有具有突伸入所述收容空間內的鎖扣突部的彈性鎖扣臂,所述兩側壁中的一側壁與所述後端壁還設置有退卡機構。
  8. 一種電子卡連接器組合,包括具有前端開口的插置空間的電子卡連接器、自所述前端開口插入所述插置空間的卡座及收容於所述卡座的電子卡,所述電子卡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固持於所述絕緣本體的複數導電端子及覆蓋於所述絕緣本體以於所述絕緣本體之間形成所述插置空間的遮蔽殼體,所述絕緣本體的至少一側壁固持有鎖扣所述卡座於所述插置空間內的彈性鎖扣臂,其中,所述導電端子具有固持部、突伸入所述插置空間內的彈性接觸臂,所述彈性接觸臂自前向後或自後向前延伸且與所述電子卡電性抵接,所述彈性接觸臂的自由端設有抵靠部,所述導電端子還設置有位於所述抵靠部上方的擋止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組合,其中在前後方向上,所述導電端子的所述固持部的一側延伸形成焊接部而相對的另一側延伸形成框形部,在所述前後方向上,所述框形部遠離所述固持部的一側框架向另一側框架方向延伸形成所述彈性接觸臂,所述擋止部由所述另一側框架形成。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卡連接器組合,其中所述複數導電端子包括呈前後排佈的六個橫向排成一排的前排導電端子與六個橫向排成一排的後排導電端子,所述卡座包括對應於所述前排導電端子的前排收容槽及對應於所述後排導電端子的後排收容槽,所述電子卡包括收容於所述前排收容槽的具有六個橫向排成一排的導電片的第一電子卡及收容於所述後排收容槽的具有六個橫向排成一排的導電片的第二電子卡。
TW107201726U 2017-02-16 2018-02-03 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 TWM56994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201720142137.X 2017-02-16
CN201720142137.XU CN206962050U (zh) 2017-02-16 2017-02-16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9947U true TWM569947U (zh) 2018-11-11

Family

ID=61376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1726U TWM569947U (zh) 2017-02-16 2018-02-03 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6962050U (zh)
TW (1) TWM56994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01051B (zh) * 2019-07-30 2021-04-13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962050U (zh) 2018-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8177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guide shell
US8262414B1 (en) Connector
TWI398050B (zh) 電連接器
TWI458181B (zh) 具有電力承載片之插座連接器
US807052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US20080014798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outer shield
US7931503B2 (en) RJ-type connector with secured contacts
TWM462970U (zh) 電連接器
US20090111296A1 (en) Latching device used for locking two daughter printed circuit boards in connector set
CN107039807B (zh) 一种电连接器
US20050153585A1 (en) Card edge connector
TWM568533U (zh) 插頭連接器
TWM569947U (zh) 電子卡連接器及其組合
US20090068882A1 (en) Card connector
TWI577089B (zh) 電子卡連接器
TWM537320U (zh) 卡緣連接器
TWI600230B (zh) 卡連接器
TWM492553U (zh) 電子卡連接器
US7044765B1 (en) Matrix board to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TWI399001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JP7412862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及び回路基板付電気コネクタ
CN219677598U (zh) 连接器锁卡结构
JP2003272776A (ja) 組合せ式コネクタ
TWM552695U (zh) 卡連接器
TW201807904A (zh) 電連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