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2970U - 電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電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2970U
TWM462970U TW102205876U TW102205876U TWM462970U TW M462970 U TWM462970 U TW M462970U TW 102205876 U TW102205876 U TW 102205876U TW 102205876 U TW102205876 U TW 102205876U TW M462970 U TWM462970 U TW M4629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ot
fixing portion
elastic
extending
elastic ar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5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Foong-Ching Soo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Inc filed Critical Molex Inc
Publication of TWM4629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2970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9/00Coupling parts for selective co-operation with a counterpart in different ways to establish different circuits, e.g. for voltage selection, for series-parallel selection, programmable 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094Coupling devices with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f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1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 H01R13/7032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making use of a separate bridging element directly cooperating with the terminal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電連接器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電連接器,特別是一種具有偵測開關的電連接器。
一般用以電連接電子卡的電連接器通常設有偵測開關以判斷電子卡是否插入。現有的偵測開關常見由一固定端子及一彈性端子組成,固定端子與彈性端子固設於絕緣殼,其中彈性端子部分伸入電連接器的插槽中,藉由電子卡進入插槽後推動彈性端子,改變彈性端子與固定端子的接觸狀態,而能偵測電子卡是否插入插槽。
彈性端子與固定端子在電子卡未插入插槽時,可以為互相接觸,稱為常閉開關(normal close),或是互相分離,稱為常開開關(normal open)。其中常閉開關是在電子卡插入插槽時使彈性端子與固定端子分離,而常開開關是在電子卡插入插槽時使彈性端子與固定端子接觸。
由於常閉開關的彈性端子須要有一定的預壓力(preloaded force)才能保持與固定端子穩定的接觸。然而,彈性端子對固定端子施加的預壓力太小時,會產生較差的導電性;太大時,預壓力會傳遞到絕緣殼,容易導致絕緣殼經過回焊爐(reflow)後產生翹曲(warpag)。尤其當預壓力 施加於靠近端子焊接的區域時,會影響端子焊接部的共面度。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以減少絕緣殼翹曲的電連接器。
依據本新型之一實施態樣,本新型電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殼、一遮蔽外殼及一偵測開關。該絕緣殼具有相對的一前側及一後側。該遮蔽外殼與該絕緣殼相結合並共同界定一插槽,且該插槽的入口鄰近該前側,以供一電子卡沿一插卡方向進出該插槽。該偵測開關設置於該絕緣殼且相鄰該插槽沿該插卡方向延伸的一側,並包括一第一彈性端子及一第二彈性端子。該第一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插槽外的第一固定部、一由該第一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插槽延伸的第一彈臂,及一由該第一彈臂末端延伸且伸入該插槽並靠近該後側的第一端部。該第二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插槽外的第二固定部、一由該第二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插槽延伸的第二彈臂,及一由該第二彈臂末端延伸的第二端部。該第二端部較該第一端部靠近該前側,且在該電子卡未插入該插槽時與該第一彈臂相接觸,而在該電子卡容置於該插槽時,該第一端部受該電子卡推移並連動該第一彈臂,使該第一彈臂與該第二端部分離。
其中,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分別沿該插卡方向延伸,且該第二固定部較該第一固定部靠近該插 槽。
其中,該第一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一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一焊接部,該第二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二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二焊接部。
其中,該第二端部伸入該插槽。
依據本新型之一實施態樣,本新型電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殼、一遮蔽外殼、一第一偵測開關及一第二偵測開關。該絕緣殼具有相對的一前側及一後側,以及一隔板。該遮蔽外殼與該絕緣殼相結合並共同界定分別位於該隔板上方、下方的一第一插槽及一第二插槽,且該第一插槽及該第二插槽的入口鄰近該前側,以分別供一電子卡沿一插卡方向進出該等插槽。該第一偵測開關設置於該絕緣殼且相鄰該第一插槽沿該插卡方向延伸的一側,並包括一第一彈性端子及一第二彈性端子。該第一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第一插槽外的第一固定部、一由該第一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第一插槽延伸的第一彈臂,及一由該第一彈臂末端延伸且伸入該第一插槽並靠近該後側的第一端部。該第二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第一插槽外的第二固定部、一由該第二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第一插槽延伸的第二彈臂,及一由該第二彈臂末端延伸的第二端部。該第二端部較該第一端部靠近該前側,且在電子卡未插入該第一插槽時與該第一彈臂相接觸,而在電子卡容置於該第一插槽時,該第一端部受該電子卡推移並連動該第一彈臂,使該第一彈臂與該第二 端部分離。該第二偵測開關設置於該絕緣殼且相鄰該第二插槽沿該插卡方向延伸的一側,並包括一第三彈性端子及一第四彈性端子。該第三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第二插槽外的第三固定部、一由該第三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第二插槽延伸的第三彈臂,及一由該第三彈臂末端延伸且伸入該第二插槽並靠近該後側的第三端部。該第四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第二插槽外的第四固定部、一由該第四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第二插槽延伸的第四彈臂,及一由該第四彈臂末端延伸的第四端部。該第四端部較該第三端部靠近該前側,且在電子卡未插入該第二插槽時與該第三彈臂相接觸,而在電子卡容置於該第二插槽時,該第三端部受該電子卡推移並連動該第三彈臂,使該第三彈臂與該第四端部分離。
其中,該第一固定部、該第二固定部、該第三固定部及該第四固定部分別沿該插卡方向延伸,且該第二固定部較該第一固定部靠近該第一插槽,該第四固定部較該第三固定部靠近該第二插槽。
其中,該第一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一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一焊接部,該第二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二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二焊接部,該第三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三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三焊接部,該第四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四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四焊接部。
其中,該第一偵測開關與該第二偵測開關分別 設置於該隔板的上下兩板面。
其中,該第二端部伸入該第一插槽,該第四端部伸入該第二插槽。
本新型之功效:(第一)偵測開關由兩個彈性端子組成,在常態時,第一彈性端子的第一彈臂抵於第二彈性端子的第二端部,使得第一彈性端子所施的預壓力大部分可藉由第二彈性端子的彈性變形消解,而能減少絕緣殼所受的外力,以降低絕緣殼因受力不均勻造成翹曲的風險。同樣地,第二偵測開關亦由兩個彈性端子組成,而且同樣能藉由第四彈性端子消解第三彈性端子大部分的預壓力,以降低絕緣殼因受力不均勻造成翹曲的風險。
100‧‧‧電連接器
412‧‧‧第一彈臂
101‧‧‧(第一)插槽
413‧‧‧第一端部
102‧‧‧第二插槽
414‧‧‧第一焊接部
1‧‧‧絕緣殼
42‧‧‧第二彈性端子
11‧‧‧前側
421‧‧‧第二固定部
12‧‧‧後側
422‧‧‧第二彈臂
13‧‧‧抵接斜面
423‧‧‧第二端部
14‧‧‧隔板
424‧‧‧第二焊接部
141‧‧‧板面
5‧‧‧退卡機構
142‧‧‧板面
6‧‧‧端子座
2‧‧‧第一端子
61‧‧‧絕緣板
21‧‧‧固定部
62‧‧‧第二端子
22‧‧‧彈性接觸部
7‧‧‧第二偵測開關
23‧‧‧焊接部
71‧‧‧第三彈性端子
3‧‧‧遮蔽外殼
711‧‧‧第三固定部
31‧‧‧蓋板部
712‧‧‧第三彈臂
32‧‧‧側壁
713‧‧‧第三端部
4‧‧‧(第一)偵測開關
714‧‧‧第三焊接部
41‧‧‧第一彈性端子
72‧‧‧第四彈性端子
411‧‧‧第一固定部
721‧‧‧第四固定部
722‧‧‧第四彈臂
8‧‧‧電子卡
723‧‧‧第四端部
9‧‧‧電路板
724‧‧‧第四焊接部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圖1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電連接器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圖2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圖3是一俯視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偵測開關與插槽及絕緣殼的位置關係,其中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遮蔽外殼未示出;圖4是一類似圖3的視圖,說明該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偵測開關與電子卡的作用關係;圖5是一類似圖3的視圖,說明本新型電連接器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絕緣殼還形成供偵測開關的第二彈性端子抵 靠的抵接斜面;圖6是一類似圖5的視圖,說明該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偵測開關與電子卡的作用關係;圖7是一立體圖,說明本新型電連接器之第三較佳實施例;圖8是一立體分解圖,說明該第三較佳實施例;圖9是圖8的另一角度視圖;圖10與圖11是俯視圖,說明該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第一偵測開關與電子卡的作用關係,其中該第三較佳實施例的遮蔽外殼未示出;圖12與圖13是仰視圖,說明該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第二偵測開關與電子卡的作用關係。
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1至圖4,本新型電連接器100之第一較佳實施例包含一絕緣殼1、多個設置於絕緣殼1的導電端子2、一遮蔽外殼3、一偵測開關4及一退卡機構5。
絕緣殼1具有相對的一前側11及一後側12。導電端子2以埋入式模製方式(insert molding)與絕緣殼1結合固定。遮蔽外殼3具有一蓋板部31及兩個分別由蓋板部31相對側延伸的側壁32。遮蔽外殼3與絕緣殼1相結合並共同界定一插槽101,且插槽101的入口鄰近前側11,以供一電子卡8沿一插卡方向I進出插槽101。各導電端子2 具有一埋設於絕緣殼1的固定部21、一由固定部21延伸且伸入插槽101的彈性接觸部22,及一由固定部21延伸並露出絕緣殼1的後側12以與電路板(未圖示)電連接的焊接部23。
偵測開關4設置於絕緣殼1且相鄰插槽101沿插卡方向I延伸的一側,並包括一第一彈性端子41及一第二彈性端子42。第一彈性端子41具有一第一固定部411、一第一彈臂412、一第一端部413及一第一焊接部414。第一固定部411固設於絕緣殼1且位於插槽101外並沿插卡方向I延伸。第一彈臂412由第一固定部411朝後側12且偏向插槽101延伸。第一端部413由第一彈臂412末端延伸且伸入插槽101並靠近後側12。第一焊接部414由第一固定部411延伸出絕緣殼1以與電路板電連接。第二彈性端子42具有一第二固定部421、一第二彈臂422、一第二端部423及一第二焊接部424。第二固定部421固設於絕緣殼1且位於插槽101外並沿插卡方向延伸I。第二固定部421較第一固定部411靠近插槽101,亦即,第二固定部421位於第一固定部411與插槽101之間。第二彈臂422由第二固定部421朝後側12且偏向插槽101延伸。第二端部423由第二彈臂422末端延伸且較第一端部413靠近前側11。第二焊接部424由第二固定部421延伸出絕緣殼1以與電路板電連接。
退卡機構5設置於偵測開關4的相對側,可沿插卡方向I滑動,以將電子卡8退出插槽101。
參閱圖3,在本實施例,當電子卡8未插入插槽101時,第二彈性端子42的第二端部423亦伸入插槽101且較第一端部413靠近前側11,並與第一彈臂412相接觸,形成常閉狀態。參閱圖4,當電子卡8沿插接方向I插入插槽101時,在電子卡8移動過程中,先將第二端部423往後並往插槽101外推,同時第二端部423亦連動第一彈臂412及第一端部413,當電子卡8再往後側12移動到達定位時,即在電子卡8容置於插槽101時,第一端部413受電子卡8推移並連動第一彈臂412,使第一彈臂412更往後並往插槽101外位移進而與第二端部423分離。亦即,當電子卡8到達定位容置於插槽101時,偵測開關4的第一彈性端子41與第二彈性端子42形成斷路,藉此可測知電子卡8已插入插槽101並到達定位。
如圖3所示,在常態時,第一彈性端子41的第一彈臂412抵於第二彈性端子42的第二端部423,使得第一彈性端子41所施的預壓力大部分可藉由第二彈性端子42的彈性變形消解,而能減少絕緣殼1所受的外力,以降低絕緣殼1因受力不均勻造成翹曲的風險。
參閱圖5與圖6,本新型電連接器100的第二較佳實施例與第一較佳實施例大致相同,惟,絕緣殼1還形成一抵接斜面13以供第二彈臂422抵靠。此可適用於絕緣殼1有較佳的結構強度時。而且,如圖5所示,在電子卡8未插入插槽101時,第二端部423亦可不伸入插槽101,如此,如圖6所示,當電子卡8插入插槽101時不會推移第 二端部423,而僅將第一端部413推移,使第一彈臂412與第二端部423分離,同樣能達到偵測電子卡8的效果。
參閱圖7至圖9,本新型電連接器100之第三較佳實施例設置於一電路板9上,具有兩個插槽101、102以供兩個電子卡8(見圖11、13)插置。具體說明如下:在本實施例,電連接器100包含一絕緣殼1、多個設置於絕緣殼1的第一導電端子2、一遮蔽外殼3、一第一偵測開關4、一退卡機構5、一端子座6及一第二偵測開關7。
絕緣殼1具有相對的一前側11、一後側12及一隔板14。端子座6設置在電路板9且位於隔板14下方,並包括一絕緣板61及多個第二導電端子62,而且絕緣板61與隔板14平行相間隔。遮蔽外殼3具有一蓋板部31及兩個分別由蓋板部31相對側延伸的側壁32。遮蔽外殼3與絕緣殼1相結合並共同界定分別位於隔板14上方、下方的一第一插槽101及一第二插槽102,且第一插槽101及第二插槽102的入口鄰近前側11,以分別供一電子卡8沿一插卡方向I進出該等插槽101、102。在本實施例,第二插槽102的上下邊界分別由隔板14及絕緣板61所界定。雖然在本實施例絕緣板61與絕緣殼1為分離設置,但是,絕緣板61亦可為進一步延伸而與絕緣殼1一體成型,亦即絕緣板61可為絕緣殼1一體成型的底板,同樣具有形成第二插槽102的效果。此外,在本實施例,第一導電端子2及第二導電端子62是以埋入式模製(insert molding)方式分別與絕緣殼1及絕緣板61結合固定。
第一偵測開關4設置於絕緣殼1且相鄰第一插槽101沿插卡方向I延伸的一側。第二偵測開關7設置於絕緣殼1且相鄰第二插槽102沿插卡方向I延伸的一側。在本實施例,第一偵測開關4與第二偵測開關7分別設置於隔板14的上下兩板面141、142。而若絕緣板61為與絕緣殼1一體成型的底板形態,第二偵測開關7亦可設置於底板上。與第一較佳實施例相同地,第一偵測開關4包括一第一彈性端子41及一第二彈性端子42,其結構及功能(參閱圖10與圖11)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偵測開關4相同,於此不再重述。同樣的,第二偵測開關7包括一第三彈性端子71及一第四彈性端子72。第三彈性端子71具有一第三固定部711、一第三彈臂712、一第三端部713及一第三焊接部714,其結構大致與第一彈性端子41相同。第四彈性端子72具有一第四固定部721、一第四彈臂722、一第四端部723及一第四焊接部724,其結構大至與第二彈性端子42相同。如圖12與圖13所示,第二偵測開關7的作用亦與第一偵測開關4相同,而用以偵測插入第二插槽102的電子卡8。
退卡機構5設置於第一偵測開關4及第二偵測開關7的相對側,可沿插卡方向I滑動,以將電子卡8退出第一插槽101及第二插槽102。
綜上所述,(第一)偵測開關4由兩個彈性端子(第一彈性端子41及第二彈性端子42)組成,在常態時,第一彈性端子41的第一彈臂412抵於第二彈性端子42的第 二端部423,使得第一彈性端子41所施的預壓力大部分可藉由第二彈性端子42的彈性變形消解,而能減少絕緣殼1所受的外力,以降低絕緣殼1因受力不均勻造成翹曲的風險。同樣地,第二偵測開關7亦由兩個彈性端子(第三彈性端子71及第四彈性端子72)組成,而且同樣能藉由第四彈性端子72消解第三彈性端子71大部分的預壓力,以降低絕緣殼1因受力不均勻造成翹曲的風險,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絕緣殼
11‧‧‧前側
12‧‧‧後側
4‧‧‧偵測開關
41‧‧‧第一彈性端子
411‧‧‧第一固定部
412‧‧‧第一彈臂
413‧‧‧第一端部
42‧‧‧第二彈性端子
421‧‧‧第二固定部
422‧‧‧第二彈臂
423‧‧‧第二端部
5‧‧‧退卡機構
8‧‧‧電子卡

Claims (9)

  1. 一種電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殼,具有相對的一前側及一後側;一遮蔽外殼,與該絕緣殼相結合並共同界定一插槽,且該插槽的入口鄰近該前側,以供一電子卡沿一插卡方向進出該插槽;及一偵測開關,設置於該絕緣殼且相鄰該插槽沿該插卡方向延伸的一側,並包括一第一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插槽外的第一固定部、一由該第一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插槽延伸的第一彈臂,及一由該第一彈臂末端延伸且伸入該插槽並靠近該後側的第一端部,及一第二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插槽外的第二固定部、一由該第二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插槽延伸的第二彈臂,及一由該第二彈臂末端延伸的第二端部,該第二端部較該第一端部靠近該前側,且在該電子卡未插入該插槽時與該第一彈臂相接觸,而在該電子卡容置於該插槽時,該第一端部受該電子卡推移並連動該第一彈臂,使該第一彈臂與該第二端部分離。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固定部與該第二固定部分別沿該插卡方向延伸,且該第二固定部較該第一固定部靠近該插槽。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一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一焊接部,該第二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二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二焊接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端部伸入該插槽。
  5. 一種電連接器,包含:一絕緣殼,具有相對的一前側及一後側,以及一隔板;一遮蔽外殼,與該絕緣殼相結合並共同界定分別位於該隔板上方、下方的一第一插槽及一第二插槽,且該第一插槽及該第二插槽的入口鄰近該前側,以分別供一電子卡沿一插卡方向進出該等插槽;一第一偵測開關,設置於該絕緣殼且相鄰該第一插槽沿該插卡方向延伸的一側,並包括一第一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第一插槽外的第一固定部、一由該第一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第一插槽延伸的第一彈臂,及一由該第一彈臂末端延伸且伸入該 第一插槽並靠近該後側的第一端部,及一第二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第一插槽外的第二固定部、一由該第二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第一插槽延伸的第二彈臂,及一由該第二彈臂末端延伸的第二端部,該第二端部較該第一端部靠近該前側,且在電子卡未插入該第一插槽時與該第一彈臂相接觸,而在電子卡容置於該第一插槽時,該第一端部受該電子卡推移並連動該第一彈臂,使該第一彈臂與該第二端部分離;及一第二偵測開關,設置於該絕緣殼且相鄰該第二插槽沿該插卡方向延伸的一側,並包括一第三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第二插槽外的第三固定部、一由該第三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第二插槽延伸的第三彈臂,及一由該第三彈臂末端延伸且伸入該第二插槽並靠近該後側的第三端部,及一第四彈性端子,具有一固設於該絕緣殼且位於該第二插槽外的第四固定部、一由該第四固定部朝該後側且偏向該第二插槽延伸的第四彈臂,及一由該第四彈臂末端延伸的第四端部,該第四端部較該第三端部靠近該前側,且 在電子卡未插入該第二插槽時與該第三彈臂相接觸,而在電子卡容置於該第二插槽時,該第三端部受該電子卡推移並連動該第三彈臂,使該第三彈臂與該第四端部分離。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固定部、該第二固定部、該第三固定部及該第四固定部分別沿該插卡方向延伸,且該第二固定部較該第一固定部靠近該第一插槽,該第四固定部較該第三固定部靠近該第二插槽。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一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一焊接部,該第二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二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二焊接部,該第三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三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三焊接部,該第四彈性端子還具有一由該第四固定部延伸出該絕緣殼的第四焊接部。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一偵測開關與該第二偵測開關分別設置於該隔板的上下兩板面。
  9.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電連接器,其中,該第二端部伸入該第一插槽,該第四端部伸入該第二插槽。
TW102205876U 2013-02-20 2013-03-29 電連接器 TWM46297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0793165U CN203085808U (zh) 2013-02-20 2013-02-2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2970U true TWM462970U (zh) 2013-10-01

Family

ID=48831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5876U TWM462970U (zh) 2013-02-20 2013-03-29 電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178325B2 (zh)
CN (1) CN203085808U (zh)
TW (1) TWM462970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7563B1 (ko) * 2013-09-26 2017-04-17 몰렉스 엘엘씨 이젝팅 풀러를 구비한 카드 소켓
KR20150108217A (ko) * 2014-03-17 2015-09-25 몰렉스 엘엘씨 풀러 타입 카드 소켓
CN105990762B (zh) * 2015-02-13 2018-08-3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1553611S (zh) * 2015-11-03 2016-07-11
JP1553879S (zh) * 2015-11-03 2016-07-11
JP1552812S (zh) * 2015-11-03 2016-06-27
JP1552814S (zh) * 2015-11-04 2016-06-27
JP1552813S (zh) * 2015-11-04 2016-06-27
JP1552815S (zh) * 2015-11-06 2016-06-27
CN205282702U (zh) * 2015-12-03 2016-06-01 美国莫列斯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CN105552643B (zh) * 2016-01-18 2018-02-06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卡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623314B1 (fr) * 1987-11-13 1991-06-14 Cit Alcatel Cadre de contact pour lecteur de carte a puce, avec contact de fin de course
FR2638293B1 (fr) * 1988-10-26 1991-01-18 Itt Composants Instr Connecteur electrique pour cartes a memoire electronique, procede de realisation d'un tel connecteur et dispositif de lecture-ecriture integrant un tel connecteur
US6326568B2 (en) 1997-07-02 2001-12-04 Molex Incorporated Blade switch assembly for a card reader
TW374506U (en) * 1998-06-06 1999-11-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onic card base board connector with the switching device
KR100333312B1 (ko) * 1998-06-09 2002-04-24 임봉순 카드리더용 커넥터의 구조
JP2000048915A (ja) * 1998-07-30 2000-02-18 Alps Electric Co Lt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7101207B1 (en) 2005-05-31 2006-09-05 L&K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Memory card connector
JP2007287533A (ja) 2006-04-19 2007-11-01 D D K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
CN201081824Y (zh) 2007-05-17 2008-07-02 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 层叠式用户身份识别卡连接器
JP4492885B2 (ja) 2007-10-31 2010-06-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01278378Y (zh) 2008-08-08 2009-07-22 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堆叠式卡连接器组
CN201523134U (zh) 2009-10-16 2010-07-07 张乃千 多功能连接器
JP5479036B2 (ja) 2009-11-13 2014-04-23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装置、雌コネクタ、及び雄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085808U (zh) 2013-07-24
US9178325B2 (en) 2015-11-03
US20140315432A1 (en) 2014-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62970U (zh) 電連接器
US8262414B1 (en) Connector
US20140113487A1 (en) I/o plug connector adapted for normal insertion and reverse insertion into i/o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the two
US8292667B1 (en) Card connector
TWI583074B (zh) 電連接器
TW201838251A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TWM462994U (zh) 插頭連接器
CN107039807B (zh) 一种电连接器
TW201620208A (zh) 電連接器
TWM505082U (zh) 連接器組合
US941311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foolproof structure
TWM500376U (zh) 電子卡連接器
TWM511147U (zh) 電連接器
TWM493789U (zh) 對接連接器
TWI597904B (zh)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TW201807904A (zh) 電連接器
TWI593182B (zh) 電連接器組合
TWI392164B (zh) 連接器
TWM563088U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件
TWI547023B (zh) 導電端子組及具有該導電端子組之電連接器組合
TW201505278A (zh) 電連接器
KR101857098B1 (ko) 리셉터클 커넥터
TWI506898B (zh) 電子卡連接器
TWI434460B (zh) 電池連接器及其組裝方法
TWI382600B (zh) 電子卡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