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8861U -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 Google Patents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8861U
TWM568861U TW107207100U TW107207100U TWM568861U TW M568861 U TWM568861 U TW M568861U TW 107207100 U TW107207100 U TW 107207100U TW 107207100 U TW107207100 U TW 107207100U TW M568861 U TWM568861 U TW M56886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layer
molding compound
sheet molding
filaments
fiber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7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賴志隆
王智永
Original Assignee
永虹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永虹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永虹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7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8861U/zh
Priority to CN201820864748.XU priority patent/CN208410999U/zh
Priority to JP2018002581U priority patent/JP3218075U/ja
Publication of TWM5688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8861U/zh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係揭露一種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所述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係包含一第一樹脂層、一第二樹脂層及一混合層,該混合層係設置於該第一樹脂層與該第二樹脂層之間;該混合層包含有一纖維網結構;其中,該纖維網結構係由不連續的複數根纖維絲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而成。藉此,本創作之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相較於習知技術,可有效降低纖維含量、厚度及總重量,且於各方向的撕裂強度、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可達均一。

Description

長纖維片狀模塑料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纖維片狀模塑料,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有效減少纖維含量,進而可降低製造成本、結構厚度及重量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
習知之一纖維片狀模塑料係由一纖維材料與一樹脂材料所構成;該纖維片狀模塑料之強度、剛性及尺寸穩定性遠優於該樹脂材料,故常被使用於各種成形品的製造。因此,該纖維片狀模塑料在各式各樣的領域中的需求正逐年增加。
由於該纖維片狀模塑料之用途廣泛,因此其品質必須嚴格控管外,如何使該纖維片狀模塑料在維持同樣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之情況下,仍可使製造成本降低亦是一大課題。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習有製程所製出之該纖維片狀模塑料係包含有由該樹脂材料形成之二個樹脂層R及介於二個該樹脂層R之間的一混合層M,而其中該混合層M係由該樹脂材料與複數個短纖維束M1所組合而成。每一個該短纖維束M1係由彼此平行排列之複數根短纖維M11以至少一漿料M12黏結在一起,每一個該短纖維束M1係呈片狀樣態。因此,複數根該短纖維M11彼此間不交纏,且複數個該短纖維束M1彼此間不交纏。該短纖維束M1係由複數個長纖維束(圖未繪出)裁切而成,由於該長纖維束係以該漿料M12包覆,因此於裁切過程會產生漿料微粒而造成人體的吸入性危害及環境的污染。另外,於製作該纖維片狀模塑料時,係將複數個該短纖維束M1以灑落方式灑落於下層的該樹脂層R的表面,於灑落的過程中複數個該短纖維束M1會因碰撞而產生漿料微粒,因而再次造成了前述的危害;且,複數個該短纖維束M1彼此之間因摩擦會產生靜電而群聚,因此實際上並無法平均分佈於該樹脂層R的表面,因而形成較大的複數個孔隙M2而導致該纖維片狀模塑料的結構鬆散,這又造成了該纖維片狀模塑料的物性於各區域並不穩定且不均一的缺陷。
前述習知高強度、高剛性及高尺寸穩定性之該纖維片狀模塑料還具有下列缺點:1、該混合層所採用之該短纖維束的長度多為介於25至30mm之間,且該短纖維束係為各自分佈而不交纏,若該短纖維束之數量不足,將造成各該短纖維束之間的孔隙過大,使得該混合層之結構強度不足;而若要達到一定的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則必須使用大量的該短纖維束以縮減孔隙率,造成該纖維片狀模塑料中之該短纖維的重量百分比(wt%)含量必須在30%至50%之間,因而增加了該纖維片狀模塑料的重量及厚度。2、該纖維片狀模塑料在後續裁切加工時,容易形成該短纖維及該漿料的塵粒並擴散於空氣中,加工者若不慎吸入,將危害加工者的健康安全。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創作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可有效減少纖維含量,進而可降低製造成本、結構厚度及重量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長纖維片狀模塑料,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係至少包含:一第一樹脂層、一第二樹脂層及一混合層,該混合層係設置於該第一樹脂層與該第二樹脂層之間,該混合層係與該第一樹脂層及該第二樹脂層結合;且,該混合層包含有一黏合樹脂層及一纖維網結構;其中,該纖維網結構係被該黏合樹脂層包覆,該纖維網結構係由不連續的複數根纖維絲彼此相互纏繞而成,複數根該纖維絲之間係形成複數個纖維絲間距;該纖維絲間距內係填充有該黏合樹脂層,該纖維絲係被該黏合樹脂層包覆;複數根該纖維絲的平均長度係大於或等於35mm,且複數根該纖維絲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
據本創作之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係可藉由一種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製造方法所製造,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製造方法係依序至少包含下列步驟:一提供物料步驟、一貼合步驟及一壓合步驟。
本創作之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係具有下列優點:複數根該纖維絲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因此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於各方向的撕裂強度、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可達均一,能抵抗來自各方向的破壞力;且不需使用大量的該纖維絲亦可有效縮減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的孔隙率,因而除了可降低製造成本之外,還同時可以縮減整體結構之厚度及重量。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3圖及第4圖,本創作之一種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係包含一第一樹脂層10、一第二樹脂層20及一混合層30,所述混合層30係設置於該第一樹脂層10與該第二樹脂層20之間並與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結合,且該混合層30係至少包含有一黏合樹脂層301及一纖維網結構302。其中,該纖維網結構302係被該黏合樹脂層301包覆,該纖維網結構302係由不連續的複數根纖維絲3021彼此相互纏繞(entangled)而成,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之間係形成複數個纖維絲間距3022。該纖維絲間距3022內係填充有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纖維絲3021係被該黏合樹脂層301包覆。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的平均長度係大於或等於35mm,且小於或等於一預定平均長度以形成前述之『不連續的』,例如平均長度係小於或等於500mm;較佳地,每一根該纖維絲3021的長度係大於或等於35mm,且小於或等於500mm。另外,本說明書內容及專利範圍所述之數值範圍的限定總是包括端值。
較佳地,前述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所述無方向性分佈係指將該纖維網結構302投影於一個二維平面(圖未繪出),而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於該二維平面上的投影係雜亂或隨機地以各方向延伸。由於複數根纖維絲3021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且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的平均長度係大於或等於35mm,因此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的物性於各方向皆均一,換言之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於各方向的撕裂強度、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可達均一,能抵抗來自各方向的破壞力。
該纖維絲3021可包含單根纖維30211或複數根該纖維30211,例如該纖維絲3021只可包含一根該纖維30211或100根該纖維30211或介於1至100根該纖維30211之間。於該纖維絲3021包含複數根該纖維30211的實施例中,該纖維絲3021並無漿料包覆,複數根該纖維30211之間係存在複數個纖維間距30213,因此該黏合樹脂層301係能夠滲入並填覆複數根該纖維30211之間的該纖維間距30213而將該纖維30211包覆,因而使得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更為增強。另外,該纖維絲3021中之複數根該纖維30211的至少其中一根該纖維30211係形成獨立的兩個毛絨30212,兩個該毛絨30212為無方向性分佈,該黏合樹脂層301亦包覆該毛絨30212,因此增強了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於各方向的撕裂強度、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並可達均一。較佳地,複數根該纖維30211係具有複數個該毛絨30212。
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彼此相互纏繞可形成該纖維網結構302的一孔隙率,該孔隙率之計算方式係為將該纖維網結構302投影於該二維平面,接著於該二維平面上的投影計算於單位面積中複數個該纖維絲間距3022的總面積,再將複數個該纖維絲間距3022的總面積除以該單位面積即可算得該孔隙率。或者,該孔隙率之計算方式係為將該纖維網結構302投影於該二維平面,接著於該二維平面上的投影計算於單位面積中複數個該纖維絲間距3022的總面積及複數個該纖維間距30213的總面積之和,再將複數個該纖維絲間距3022的總面積及複數個該纖維間距30213的總面積之和除以該單位面積即可算得該孔隙率。
特別值得說明的是,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中的至少其中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根該纖維30211係與另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根該纖維30211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中的至少其中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個該毛絨30212係與另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根該纖維30211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且,更佳地,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中的至少其中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個該毛絨30212係與另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個該毛絨30212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如此,該纖維網結構302的該孔隙率得以降低,並且再度增強了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於各方向的撕裂強度、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並可達均一。
上述中,該纖維絲3021或該纖維30211較佳可採用碳纖維、玻璃纖維或回收纖維,該纖維絲3021之直徑係為介於3μm至30μm之間;於該纖維絲3021或該纖維30211係為碳纖維之實施例中,碳纖維之直徑係為介於3μm至8μm之間;於該纖維絲3021或該纖維30211係為玻璃纖維之實施例中,玻璃纖維之直徑係為介於20μm至35μm之間。
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係各自獨立地可採用一熱固性樹脂或一熱塑性樹脂所構成,又該熱固性樹脂可包含環氧樹脂、乙烯基樹脂或不飽和樹脂。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係各自獨立地更可包含一固態填充物,該固態填充物係選自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氧化鎂(Magnesium oxide)、硬脂酸鋅(Zinc stearate)、氫氧化鋁(Aluminum hydroxide)、氧化銻(Antimony oxide)、多溴二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多溴聯苯(polybrominated biphenyls)、四溴雙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六溴環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及N,N-二甲基苯胺(N,N-Dimethylaniline)所組成的群組中之至少其中之一。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彼此可以是相同材料或不相同材料。
依據上述,該纖維網結構302係包含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的平均長度係大於或等於35mm,且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複數根該纖維30211及複數個該毛絨30212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因此,可大幅降低該纖維網結構302之該孔隙率,且增強了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於各方向的撕裂強度、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並可達均一。如此一來,在與習知技術達到相同之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之情況下,本創作之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中之總纖維含量僅需為,佔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中之重量百分比含量為介於5%至30%之間;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之含量則相對佔了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中之重量百分比含量在95%至70%之間。如此,可使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之厚度保持在介於0.5mm至3mm之間,較佳地係控制小於1mm,而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的重量則比習知技術少了40%至50%。前述總纖維含量係指該纖維網結構302於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的含量,當然該纖維網結構302係包含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複數根該纖維30211及複數個該毛絨30212。
依據上述,本創作之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係可藉由一種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製造方法所製造,請同時參閱第5圖至第7圖,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之製造過程及成品所使用的材料依序包含有:一第一塑膠膜P1、該第一樹脂層10、該纖維網結構302、該第二樹脂層20及一第二塑膠膜P2。透過該第一塑膠膜P1及該第二塑膠膜P2可將該第一樹脂層10、該纖維網結構302及該第二樹脂層20進行壓合以依序組成該第一樹脂層10、該混合層30及該第二樹脂層20。其中,該第一塑膠膜P1及該第二塑膠膜P2係各自獨立地選自聚乙烯對苯二甲酸(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高密度聚乙烯(High Density Polyethylene)、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聚丙烯(Polypropylene)、聚苯乙烯(Polystyren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及聚乳酸(Polylactic Acid)所組成的群組之其中之一。
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製造方法係包含下列流程步驟:
一提供物料步驟S1:提供該第一塑膠膜P1、該第一樹脂層10、該纖維網結構302、該第二樹脂層20及該第二塑膠膜P2,該第一樹脂層10係披覆於該第一塑膠膜P1之下表面,該第二樹脂層20係披覆於該第二塑膠膜P2之上表面。
一貼合步驟S2:將該第一樹脂層10貼附於該纖維網結構302之上表面,以及將該第二樹脂層20貼附於該纖維網結構302之下表面。
一壓合步驟S3:施壓力於該第一塑膠膜P1之上表面及該第二塑膠膜P2之下表面,使該第一樹脂層10的一部份形成該黏合樹脂層301並包覆該纖維網結構302而形成該混合層30;或者,使該第二樹脂層20的一部份形成該黏合樹脂層301並包覆該纖維網結構302而形成該混合層30;或者,使該第一樹脂層10的一部份及該第二樹脂層20的一部份彼此接觸而形成該黏合樹脂層301並包覆該纖維網結構302而形成該混合層30。
基本上,完成前述該提供物料步驟S1、該貼合步驟S2及該壓合步驟S3之後,即可完成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後續地,於使用時可接續一脫膜步驟S4。該脫膜步驟S4係使該第一塑膠膜P1與該第一樹脂層10分離,以及使該第二塑膠膜P2與該第二樹脂層20分離,以形成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
當然,如前所述,於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其中任一為該熱固性樹脂時,於脫膜步驟S4之後可接續一熱壓步驟S5。該熱壓步驟S5係對執行該脫膜步驟S4所得到的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進行一熱壓製程,例如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其中任一為乙烯基樹脂,該熱壓製程之一熱壓溫度可設定在介於攝氏110度至300度之間,該熱壓製程之一熱壓壓力可設定在介於20 kgf/cm 2至200 kgf/cm 2之間,該熱壓製程之一熱壓時間可設定為介於0.5分鐘至10分鐘之間。
依循前述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製造方法所實施之比較例1、實施例1、實施例2及實施例3的結果,列於表一。比較例1、實施例1、實施例2及實施例3中之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係皆為乙烯基樹脂,熱壓溫度係設定在攝氏130度,熱壓壓力係設定在150 kgf/cm 2,熱壓時間為2分鐘,該纖維網結構302係為碳纖維所構成。
表一 <TABLE border="1" borderColor="#000000" width="85%"><TBODY><tr><td> </td><td> 比較例1 </td><td> 實施例1 </td><td> 實施例2 </td><td> 實施例3 </td><td> 實施例4 </td><td> 實施例5 </td><td> 實施例6 </td><td> 實施例7 </td></tr><tr><td> 纖維絲長度(mm) </td><td> 25 </td><td> 35 </td><td> 35 </td><td> 100 </td><td> 250 </td><td> 500 </td><td> 35 </td><td> 35 </td></tr><tr><td> 總纖維含量(wt%) </td><td> 30 </td><td> 30 </td><td> 10 </td><td> 10 </td><td> 10 </td><td> 10 </td><td> 10 </td><td> 5 </td></tr><tr><td> 重量(g/m<sup>2</sup>) </td><td> 4000 </td><td> 4000 </td><td> 4000 </td><td> 2000 </td><td> 2000 </td><td> 2000 </td><td> 1150 </td><td> 1150 </td></tr><tr><td> 寬x長x厚(mm) </td><td> 15x40x2 </td><td> 15x40x2 </td><td> 15x40x2 </td><td> 15x40x2 </td><td> 15x40x2 </td><td> 15x40x2 </td><td> 15x40x0.9 </td><td> 15x40x0.9 </td></tr><tr><td> 抗彎強度 (MPa) </td><td> 150 </td><td> 225 </td><td> 188 </td><td> 195 </td><td> 210 </td><td> 235 </td><td> 171 </td><td> 160 </td></tr><tr><td> 抗彎模數 (GPa) </td><td> 8 </td><td> 14 </td><td> 9 </td><td> 10 </td><td> 12 </td><td> 15 </td><td> 8 </td><td> 8 </td></tr></TBODY></TABLE>
表一中,實施例1與比較例1之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具有相同的重量4000g/m 2與相同的總纖維含量30wt%;實施例1與比較例1的不同處在於,實施例1所使用的複數根該纖維絲之平均長度係為35mm,而比較例1係使用平均長度係為25mm的複數根該纖維絲;由於實施例1使用平均長度較長的複數根該纖維絲,因而實施例1之複數根該纖維絲、複數根該纖維及複數個該毛絨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的現象大於比較例1,故而實施例1之抗彎強度225MPa及抗彎模數14GPa係遠高於ISO14125所規範之抗彎強度大於100MPa及抗彎模數大於7GPa,且實施例1之抗彎強度225MPa及抗彎模數14GPa係高於比較例1之抗彎強度150MPa及抗彎模數8GPa。因此足以印證複數根該纖維絲之平均長度大於或等於35mm所形成的複數根該纖維絲、複數根該纖維及複數個該毛絨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之特徵,能夠使得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的抗彎強度及抗彎模數提高。
實施例2與比較例1的不同處在於,實施例2之總纖維含量降低至10wt%且複數根該纖維絲之平均長度係為35mm,然而實施例2之抗彎強度188MPa及抗彎模數9GPa係高於比較例1之抗彎強度150MPa及抗彎模數8GPa。因此足以印證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使用平均長度大於或等於35mm之複數根該纖維絲,就可以達到降低使用總纖維含量至10%wt,並可以節省成本。
接續地,以實施例2為基準,於總纖維含量維持為10wt%的狀況下,實施例2係採用平均長度係為35mm之複數根該纖維絲,實施例3係採用平均長度係為100mm之複數根該纖維絲,實施例4係採用平均長度係為250mm之複數根該纖維絲,實施例5係採用平均長度係為500mm之複數根該纖維絲。顯然地,隨著所採用的複數根該纖維絲的平均長度的增長,導致了複數根該纖維絲、複數根該纖維及複數個該毛絨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的現象更為顯著,故而增強了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的抗彎強度及抗彎模數。因此,實施例3之抗彎強度係為195MPa及抗彎模數係為10GPa,實施例4之抗彎強度係為210MPa及抗彎模數係為12GPa,實施例5之抗彎強度係為235MPa及抗彎模數係為15GPa,皆高於ISO14125所規範之標準,也高於比較例1、實施例1及實施例2之抗彎強度與抗彎模數。
由於實施例5中複數根該纖維絲、複數根該纖維及複數個該毛絨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的現象非常顯著,因此實施例5僅使用10wt%的總纖維含量即可使得抗彎模數(於實施例5中為15GPa)高於使用30wt%的總纖維含量之實施例1(為14GPa)及比較例1(8GPa),抗彎強度也有類似的結果,於此不再贅述。因此,足以證明本創作以提高複數根該纖維絲的平均長度,以及所形成彼此高度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的現象之技術特徵,使得所需的總纖維含量可以降低並提升抗彎強度及抗彎模數,達到了降低製造成本的功效。
實施例6與比較例1的不同處在於,實施例6之總纖維含量降低至10wt%、複數根該纖維絲之平均長度係為35mm、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的重量降至1150g/m 2及厚度從比較例1之2.0mm減少至0.9mm,然而實施例6之抗彎強度171MPa係高於比較例1之抗彎強度150MPa。因此足以印證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使用平均長度大於或等於35mm之複數根該纖維絲,就可以達到降低使用總纖維含量至10%,並且可以減輕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重量及減少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厚度,除了可以節省成本之外,更可廣泛應用於輕薄的製品。
實施例7與比較例1的不同處在於,實施例7之總纖維含量降低至5wt%、複數根該纖維絲之平均長度係為35mm、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的重量降至1150g/m 2及厚度從比較例1之2.0mm減少至0.9mm,然而實施例7之抗彎強度160MPa係高於比較例1之抗彎強度150MPa。因此足以印證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使用平均長度大於或等於35mm之複數根該纖維絲,就可以達到降低使用總纖維含量至5%,並且可以減輕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重量及減少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厚度,除了可以節省成本之外,更可廣泛應用於輕薄的製品。
綜觀上述,可見本創作在突破先前之技術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再者,本創作申請前未曾公開,且其所具之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先前技術]
R‧‧‧樹脂層
M‧‧‧混合層
M1‧‧‧短纖維束
M11‧‧‧短纖維
M12‧‧‧漿料
M2‧‧‧孔隙
[本創作]
1‧‧‧長纖維片狀模塑料
10‧‧‧第一樹脂層
20‧‧‧第二樹脂層
30‧‧‧混合層
301‧‧‧黏合樹脂層
302‧‧‧纖維網結構
3021‧‧‧纖維絲
30211‧‧‧纖維
30212‧‧‧毛絨
30213‧‧‧纖維間距
3022‧‧‧纖維絲間距
P1‧‧‧第一塑膠膜
P2‧‧‧第二塑膠膜
S1‧‧‧提供物料步驟
S2‧‧‧貼合步驟
S3‧‧‧壓合步驟
S4‧‧‧脫膜步驟
S5‧‧‧熱壓步驟
第1圖 為習知技術之纖維片狀模塑料之短纖維束之示意圖。 第2圖 為習知技術之纖維片狀模塑料之示意圖。 第3圖 為本創作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示意圖。 第4圖 為本創作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所採用之纖維網結構之示意圖。 第5圖 為製成本創作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所使用之材料之示意圖。 第6圖 為本創作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製造方法之流程示意圖。 第7圖 為本創作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之製造方法之流程圖。

Claims (16)

  1. 一種長纖維片狀模塑料,係至少包含:一第一樹脂層(10)、一第二樹脂層(20)及一混合層(30),該混合層(30)係設置於該第一樹脂層(10)與該第二樹脂層(20)之間,該混合層(30)係與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結合;且,該混合層(30)包含有一黏合樹脂層(301)及一纖維網結構(302); 其中,該纖維網結構(302)係被該黏合樹脂層(301)包覆,該纖維網結構(302)係由不連續的複數根纖維絲(3021)彼此相互纏繞而成,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之間係形成複數個纖維絲間距(3022);該纖維絲間距(3022)內係填充有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纖維絲(3021)係被該黏合樹脂層(301)包覆;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的平均長度係大於或等於35mm,且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的平均長度係小於或等於500mm。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所述無方向性分佈係指將該纖維網結構(302)投影於一個二維平面,而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於該二維平面上的投影係雜亂或隨機地以各方向延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該纖維絲(3021)包含複數根纖維(30211),複數根該纖維(30211)之間係存在複數個纖維間距(30213),該黏合樹脂層(301)係填覆複數根該纖維(30211)之間的該纖維間距(30213)而將該纖維(30211)包覆。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該纖維絲(3021)中之複數根該纖維(30211)的至少其中一根該纖維(30211)係形成獨立的兩個毛絨(30212)。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該毛絨(30212)為無方向性分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複數根該纖維(30211)係具有複數個該毛絨(30212)。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中的至少其中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根該纖維(30211)係與另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根該纖維(30211)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中的至少其中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個該毛絨(30212)係與另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根該纖維(30211)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複數根該纖維絲(3021)中的至少其中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個該毛絨(30212)係與另一根該纖維絲(3021)之至少一個該毛絨(30212)彼此相互纏繞成無方向性分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該纖維絲(3021)係採用碳纖維或玻璃纖維。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彼此可以是相同材料或不相同材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係各自獨立地可採用一熱固性樹脂或一熱塑性樹脂所構成。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該黏合樹脂層(301)、該第一樹脂層(10)及該第二樹脂層(20)係各自獨立地更可包含一固態填充物,該固態填充物係選自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氧化鎂(Magnesium oxide)、硬脂酸鋅(Zinc stearate)、氫氧化鋁(Aluminum hydroxide)、氧化銻(Antimony oxide)、多溴二苯醚(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多溴聯苯(polybrominated biphenyls)、四溴雙酚A(tetrabromobisphenol A)、六溴環十二烷(Hexabromocyclododecane)及N,N-二甲基苯胺(N,N-Dimethylaniline)所組成的群組中之至少其中之一。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該纖維絲(3021)之直徑係為介於3μm至30μm之間。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長纖維片狀模塑料,其中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中之總纖維含量佔該長纖維片狀模塑料(1)中之重量百分比為介於5%至30%之間。
TW107207100U 2018-05-30 2018-05-30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TWM5688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100U TWM568861U (zh) 2018-05-30 2018-05-30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CN201820864748.XU CN208410999U (zh) 2018-05-30 2018-06-05 长纤维片状模塑料
JP2018002581U JP3218075U (ja) 2018-05-30 2018-07-06 長ファイバーsmc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7100U TWM568861U (zh) 2018-05-30 2018-05-30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8861U true TWM568861U (zh) 2018-10-21

Family

ID=635798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7100U TWM568861U (zh) 2018-05-30 2018-05-30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218075U (zh)
CN (1) CN208410999U (zh)
TW (1) TWM56886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7126B (zh) * 2018-05-30 2019-08-01 永虹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394A (zh) * 2019-07-24 2021-01-29 永虹先进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材料多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7126B (zh) * 2018-05-30 2019-08-01 永虹先進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218075U (ja) 2018-09-20
CN208410999U (zh) 201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324649B2 (ja) 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構造材並びに繊維強化熱可塑性樹脂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5722732B2 (ja) 熱可塑性複合材料形成用等方性ランダムマットの製造方法
TWI709482B (zh) 基材積層體及纖維強化塑膠之製造方法
KR101771287B1 (ko) 연속섬유 보강 수지 복합재 및 그 성형품
JP5767415B1 (ja) 加飾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加飾成形品
TWM568861U (zh)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RU2018121308A (ru) Гибридная вуаль в качестве промежуточного слоя в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ах
JPS63281836A (ja) 1枚以上の強化層を具備した複数層から成る組合せ体と該組合せ体から作られた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製品
JPS62119233A (ja) 強化材料
JP5851767B2 (ja) 繊維強化基材
TWI667126B (zh) Long fiber sheet molding compound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2007512449A (ja) ニードルガラスマット
US20050170731A1 (en) Fibrous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to produce composite materials
JP6641918B2 (ja) 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成形体を用いた筐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9509199A (ja) 炭素繊維シートモールディングコンパウンド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KR101446624B1 (ko) 섬유배향 복합재의 제조방법 및 그로부터 제조된 섬유배향 복합재
US11787093B2 (en) Process and tool for continuous production of fiber-reinforced foams
JP2005262818A (ja) 強化繊維基材、プリフォームおよび強化繊維基材の製造方法
JP3150785B2 (ja) 水タンク用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3155834B2 (ja) 水タンク用パネルの製造法
KR102362201B1 (ko) 표면이 균일한 섬유보강 복합재료
KR102362202B1 (ko) 표면이 균일한 섬유보강 복합재료
JP2008516038A (ja) 結合されたストランドを有するシート状成形材料
CN106239927A (zh) 一种rtm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TW202103936A (zh) 複合材料多層結構及其製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