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5231U - Dr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 lock - Google Patents

Dr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 lock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5231U
TWM565231U TW107201728U TW107201728U TWM565231U TW M565231 U TWM565231 U TW M565231U TW 107201728 U TW107201728 U TW 107201728U TW 107201728 U TW107201728 U TW 107201728U TW M565231 U TWM565231 U TW M56523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ing
driving
gear
dr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17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鄭睿傑
林振銘
吳宗利
鄭亙廷
Original Assignee
東隆五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東隆五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東隆五金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17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5231U/zh
Publication of TWM5652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5231U/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該電控鎖內,可接受一正確的認證,使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可操作一把手使一鎖閂從延伸的位置移動到撤收的位置,該驅動構造,包括:一殼體;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端連接該把手;一馬達,安裝於該殼體,該馬達連接一第一齒輪;一帶動輪,具有一第二齒輪,可接受該馬達的第一齒輪的帶動,以帶動一傳動輪;該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至少一凸出部;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至少一凸部,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可撥動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當該鎖閂位於開鎖狀態,操作該把手時,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可驅動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使該傳動輪轉動。

Description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當以電子驅動解鎖時,該驅動構造的馬達可連接一第一齒輪驅動一第二齒輪,而當以手動操作該把手時,該第二齒輪可驅動該第一齒輪。
門鎖的作用自是維護居家者之生命財產的安全,是故,門鎖之設計乃朝向易於操作使用且難以被不肖份子開啟而發展,然觀知現今普遍採用的門鎖,不論是室內門鎖或是室外大門門鎖,大部分均採用鑰匙啟閉式之機械類,此種使用鑰匙啟閉式控制門鎖,實為不方便,所以電控鎖隨時代的日新月異而日益蓬勃發展;然一般電控鎖之整體結構非常複雜,而且製造困難,除此之外,習用的電控鎖因內部電子系統與機械結構的作動關係,在使用上常會因不當的外力因素造成異音的產生而進而使馬達的故障,因此如何消除上述缺點乃為本創作之動機所在。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當以電子驅動解鎖時,該驅動構造的馬達可連接一第一齒輪驅動一第二齒輪,而當以手動操作該把手時,該第二齒輪可驅動該第一齒輪,以消除異音的產生。
本創作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該電控鎖內,可接受一正確的認證,使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可操作一把手使一鎖閂從延伸的位置移動到撤收的位置,該驅動構造,包括:一殼體;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端連接該把手;一馬達,安裝於該殼體,該馬達連接一第一齒輪;一帶動輪,具有一第二齒輪,可接受該馬達的第一齒輪的帶動,以帶動一傳動輪;該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至少一凸出部;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至少一凸部,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可撥動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當該鎖閂位於開鎖狀態,操作該把手時,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可驅動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使該傳動輪轉動。
本創作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該電控鎖內,可接受一正確的認證,使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可操作一把手使一鎖閂從延伸的位置移動到撤收的位置,該驅動構造,包括:一殼體;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端連接該把手;一馬達,安裝於該殼體,該馬達連接一第一齒輪;一帶動輪,具有一第二齒輪,可接受該馬達的第一齒輪的帶動,以帶動一傳動輪;該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當輸入一正確的認證,該馬達驅動該傳動輪,使該傳動輪可撥動該轉輪,當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操作該把手,該轉輪可撥動該傳動輪。
本創作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該電控鎖內,可接受一正確的認證,使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可操作一把手使一鎖閂從延伸的位置移動到撤收的位置,該驅動構造,包括:一殼體;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端連接該把手;一馬達,安裝於該殼體,該馬達連接一第一螺旋齒輪;一帶動輪,具有一第二螺旋齒輪,可接受該馬達的第二螺旋齒輪的帶動,以帶動該傳動輪;一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至少一凸出部;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至少一凸部,當輸入一正確的認證,該馬達的第一螺旋齒輪驅動該帶動輪的第二螺旋齒輪,進而該帶動輪驅動該傳動輪,使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可撥動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當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操作該把手,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可撥動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使該傳動輪轉動並驅動該帶動輪轉動。
請參閱圖1至圖19所示,為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的較佳具體實施例,該驅動構造可安裝於一鎖體4內,該鎖體4,包括:一內側鎖體1、一外側鎖體3與一鎖閂2,該內側鎖體1、該外側鎖體3與該鎖閂2可裝設於一門6上,其可以手動操作方式或電子操作方式進行開鎖或閉鎖的動作,當該鎖體4開鎖後,再操作一把手10以驅動該鎖閂2撤收開門,該內側鎖體1,包括:一把手10、一殼體11、一管狀元件12、一驅動裝置13、一帶動輪14、一傳動輪15、一轉輪16、一電子控制裝置17、一扭力回復機構20、一框架18及一感應裝置(本創作揭示為一第一微動開關171與一第二微動開關172的組合)。
如圖2所示,該殼體11形成一容室112,並具有一通孔111,且該殼體11的容室112內形成大小不同的支柱與區域以容置上述各元件。
如圖2與圖3所示,該管狀元件12,軸向具有一中心孔124,且該管狀元件12具有一第一端121與一第二端122,該第一端121與該第二端122之間具有一環狀凸部123,該第一端121的管壁具有隔開設置的一短軸向槽1210與一長軸向槽1211,該短軸向槽1210與該長軸向槽1211之間形成兩個隔開設置的弧狀部1214,該長軸向槽1211遠離該第一端121的一端連通一近似垂直的弧狀槽1212,該長軸向槽1211與該弧狀槽1212形成一T形,且該第一端121的管壁形成兩個軸向隔開設置的扣環槽1213、1215,該管狀元件12的第一端121可由該殼體11外側往內側穿設於該殼體11的通孔111,並以一扣環125扣合於該管狀元件12鄰近該環狀凸部123的扣環槽1213,以限制該管狀元件12的軸向移動,該管狀元件12的第二端122連接該把手10。
如圖2、圖4與圖5所示,該驅動裝置13安裝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中,該驅動裝置13係包括:一可正反轉的馬達131,該馬達131前端安裝一第一螺旋齒輪132(本創作亦可斜齒輪或正齒輪),該第一螺旋齒輪132具有四條螺紋1322。該帶動輪14具有一小齒輪141與一第二螺旋齒輪142(本創作亦可斜齒輪或正齒輪)一體成形而成,該第二螺旋齒輪142可與該馬達131的第一螺旋齒輪132相嚙合傳動以作為減速用,並可改變動力的傳遞方向,而且該帶動輪14可逆轉傳動,可由該帶動輪14的第二螺旋齒輪142帶動該馬達131的第一螺旋齒輪132,而該帶動輪14的中央具有一孔143,可套設於一銷144,而安裝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中。
如圖2至圖7所示,該傳動輪15,具有一齒輪151與一環狀凸部152其可為一體成形或兩元件組合而成(本創作揭示為一體成形),該齒輪151可嚙合該帶動輪14的小齒輪141,以作為減速用,而該傳動輪15的中央具有一中心孔150可套設於該管狀元件12的管壁外圍,且該傳動輪15的齒輪151的輪面153上形成一圓形凹槽1512,該圓形凹槽1512周圍的底面向該輪面153方向延伸兩個徑向隔開設置的凸出部1513,另外該傳動輪15的環狀凸部152的周圍形成兩徑向隔開設置的控制部1521,兩隔開設置的控制部1521之間具有兩隔開設置的簍空部1522。
如圖2、圖8至圖9所示,該轉輪16具有一控制輪165與一軸桿164,該控制輪165與該軸桿164以一延伸部169相連接,並形成一的弧狀通孔160,該軸桿164一端形成一旋鈕1643,該軸桿164的另一端軸向形成一通孔1641並連通一個長方形孔1642;該控制輪165具有一第一環161與一第二環162,該第一環161與該第二環162以兩隔開設置的連接部163相連接,該控制輪165的第二環162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166,該凸塊166前端具有一觸控部167,而軸向朝向該旋鈕1643的方向具有兩徑向隔開設置的凸部1621,且該第一環161與該第二環162上遠離該凸部1621的方向具有複數個小凸點1622,而且該第一環161以該延伸部169與該軸桿164相連接;該軸桿164可穿設於該管狀元件12的中心孔124中,而該轉輪16的弧狀通孔160可套設於該管狀元件12的兩弧狀部1214,該轉輪16的延伸部169可穿設於該管狀元件12的長軸向槽1211,而位於該管狀元件12的弧狀槽1212內轉動,使該轉輪16可大致繞該管狀元件12的軸心做預定角度轉動,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可分別容置於該傳動輪15的圓形凹槽1512,並分別接受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的撥動。
如圖2、圖6至圖9所示,該電子控制裝置17、該第一微動開關171與該第二微動開關172可容置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中,該電子控制裝置17配置有控制電路及晶片(圖中未示出),並以電性連接該第一微動開關171與該第二微動開關172,當該傳動輪15轉動時,該傳動輪15的環狀凸部152的控制部1521或簍空部1522會隨轉動而適時觸控或不觸控該第一微動開關171以產生訊號,如圖13至圖19所示,當該傳動輪15的環狀凸部152的控制部1521對正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時,此時該第一微動開關171被觸動,會產生一使該馬達131停止轉動的訊號,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未被觸動,會產生一使該馬達131持續轉動的訊號。而當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不對正該第二微動開關172時,會產生該傳動輪15要以逆時鐘轉動(箭頭A)的訊號,當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觸動該第二微動開關172時,會產生該傳動輪15要以順時鐘轉動(箭頭B)的訊號,而該電子控制裝置17並可控制該馬達131的轉動方向。
如圖2、圖10至圖12所示,該內側扭力回復機構20可容置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內,並安裝於該管狀元件12的第一端121,該扭力回復機構20,包括:一固定座30、一扭力彈簧40與一轉動環50。該固定座30可安裝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內,該固定座30具有一底板301,該底板301形成一環狀凸緣302、兩個隔開設置的支承部311、兩個隔開設置的第一止動部312與兩個隔開設置的第二止動部314;該環狀凸緣302具有一內環壁321與一外環壁322,該內環壁321的內側形成一中心孔303。
如圖2、圖10至圖12所示,該扭力彈簧40,具有二摺腳401,該扭力彈簧40被套設於該固定座30的環狀凸緣302的外環壁322外圍;而且該扭力彈簧40的每一摺腳401分別抵靠於該固定座30相對應設置的每一支承部311上。
如圖2、圖3、圖10至圖12所示,該轉動環50,具有一環狀底板501,其中央具有一預定形狀的通孔502,該環狀底板501外圓周軸向向內局部形成兩個隔開設置的第一作動部505,另一部分軸向方向形成隔開設置的兩個側板507,該每一側板507上形成一推動部504與一第二作動部506,其中該轉動環50的每一推動部504可鄰靠於相對應的該扭力彈簧40的每一摺腳401;該環狀底板501上形成兩個隔開設置的弧狀孔503,可供該管狀元件12的兩弧狀部1214的穿設,並以一扣環126扣合於該管狀元件12末端的扣環槽1215。該框架18,可安裝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中,以覆蓋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上述各元件組裝後即形成該內側鎖體1,可安裝於該門6的內側。上述該內側扭力回復機構20與該管狀元件12連接後的作動方式為屬習有構造,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1與圖2所示,該鎖閂2具有一鎖閂殼21,該鎖閂殼21容置一驅動件22,該驅動件22可拉動該鎖閂頭24,且該驅動件22具有一方形孔23,先將該鎖閂2安裝於門6的鎖閂安裝孔62上。
如圖1與圖2所示,相對的該外側鎖體3,包括:一飾蓋31、一鎖組32、一把手36、一外側扭力回復機構(圖中未示出,為習有構造)及一輸入裝置34(可為按鍵裝置、指紋辨識裝置、生物辨識裝置、RFID、遙控裝置等,本創作揭示為按鍵裝置),其中該輸入裝置34是以線路(圖中未示出)電性連接該電子控制裝置17,其中該把手36連接該外側扭力回復機構(圖中未示出),該外側扭力回復機構再連接一驅動管35,該驅動管35穿設該鎖閂2的驅動件22的方形孔23,最後連接於該內側鎖體1的轉動環50的通孔502,以驅動該鎖閂2的鎖閂頭24從伸出該鎖閂殼21的位置移動到縮入該鎖閂殼21的位置,而該鎖組32可連接一傳動板33,該傳動板33連接一安裝於該鎖體4內部的啟閉裝置(圖中未示出)再穿設該驅動管35,再插置於該轉輪16的長方形孔1642(如圖8),以使該旋鈕1643與該鎖組32可控制啟閉裝置做開鎖或閉鎖。再則如圖1與圖2所示,再以兩支螺絲53將該外側鎖體3與一固定板5分別固定於門的外側與內側,再將已安裝好各元件的該殼體11,以三支螺絲53分別穿過該殼體11的通孔鎖固於該固定板5的螺絲孔508,最後將一下蓋板51與一上蓋板52安裝於該殼體11,在該管狀元件12上裝上該把手10即完成組裝,此為習知技術於此不再詳加贅述。
如圖2、圖13與圖14所示,本創作該電控鎖鎖體4,若使用者要以手動操作方式,使該傳動板33從閉鎖位置(如圖13)進行到開鎖位置(如圖14)時,如圖13所示,僅要轉動該旋鈕1643或以正確鑰匙(圖中未示出)操作該鎖組32(如圖1),可以直接帶動該傳動板33與該轉輪16以逆時鐘方向轉動(如箭號A),此時該傳動輪15是固定不動,而該轉輪16的凸部1621會位於該傳動輪15的圓形凹槽1512(如圖7)移動,不會與該傳動輪15的凸出部1513產生干涉,由於該旋鈕1643、該傳動板33及該轉輪16是一起連動,故該傳動板33可驅動啟閉裝置(圖中未示出),使該傳動板33由如圖13的閉鎖位置移動到圖14的開鎖位置。
同理,如果要以手動操作方式,使該傳動板33從開鎖位置(如圖14)移動到閉鎖位置(如圖13)時,僅要轉動該旋鈕1643(如圖13)或以正確鑰匙操作該鎖組32(如圖1),可以直接帶動該傳動板33與該轉輪16順時鐘方向轉動(如箭號B)即可。
如圖1、圖2、圖13至圖17所示,當本創作該電控鎖鎖體4要以電子操作方式,讓該傳動板33由圖13的閉鎖位置移動到圖14的開鎖位置時,可操作該輸入裝置34輸入正確密碼,使該電子控制裝置17進而驅動該馬達131轉動該第一螺旋齒輪132,並由該第一螺旋齒輪132帶動該帶動輪14的第二螺旋齒輪142,該帶動輪14再帶動該傳動輪15以逆時鐘方向轉動(如圖13,箭頭A),使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分別推動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移動(如圖15),而該轉輪16逆時鐘方向轉動(如圖16),直到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分別越過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如圖17),而該傳動輪15於轉動過程,該傳動輪15的控制部1521會轉動到觸動該第一微動開關171(如圖14),而會產生一訊號,該馬達131會停止轉動,亦即該傳動輪15會停止轉動,此時即該轉輪16與該傳動板33即轉動到如圖14的開鎖狀態。同時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觸壓該第二微動開關172,亦即下次該馬達131轉動的方向,會使該傳動輪15以順時鐘方向轉動。
同理,如圖1、圖2、圖13至圖17所示,當本創作該電控鎖鎖體4要以電子操作方式,讓該傳動板33由圖14的開鎖位置移動到圖13的閉鎖位置時,可操作該輸入裝置34輸入一閉鎖按鍵,使該電子控制裝置17,進而驅動該馬達131轉動該第一螺旋齒輪132,並由該第一螺旋齒輪132帶動該帶動輪14的第二螺旋齒輪142,該帶動輪14再帶動該傳動輪15以順時鐘方向轉動(如圖14,箭頭B),使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分別撥動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移動(如圖17),使該轉輪16順時鐘方向轉動,直到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分別越過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如圖15),而該傳動輪15於轉動過程,該傳動輪15的控制部1523會轉動到觸動該第一微動開關171(如圖13),而會產生一訊號,該馬達131會停止轉動,亦即該傳動輪15會停止轉動,此時該轉輪16與該傳動板33即轉動到如圖13的閉鎖狀態。同時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未觸壓該第二微動開關172,亦即下次該馬達131轉動的方向,會使該傳動輪15以逆時鐘方向轉動。
如圖18所示,當本創作該電控鎖鎖體4位於開鎖狀態,要下壓該把手10開門,一般該把手10下壓角度為79度,此時會連動該轉輪16,使該轉輪16順時鐘方向轉動(如圖18),使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分別撥動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移動,進而驅動該該帶動輪14,該帶動輪14的第二螺旋齒輪142會帶動安裝於該馬達131的第一螺旋齒輪132,直到該把手10轉動到79度,並使該鎖閂2的鎖閂頭24從延伸的位置移動到撤收的位置。如圖19所示,當該把手10上提79度時,其傳動方式如上。
如圖1、圖2與圖13所示,本創作當該傳動板33位於閉鎖位置(如圖13),該旋鈕1643被不當外力作用無法轉動,若以電子方式驅動該電控鎖,其仍可保持該電控鎖的傳動輪15於傳動時,仍可正常作動不會發生故障或損害,其中,以該輸入裝置34輸入訊號,使該電子控制裝置17進而驅動該馬達131轉動該第一螺旋齒輪132,並由該第一螺旋齒輪132帶動該帶動輪14的第二螺旋齒輪142,該帶動輪14再帶動傳動輪15逆時鐘方向轉動,但由於該旋鈕1643或該傳動板33受限制不能作動,相對該轉輪16及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也會受到限制無法達到預期的作動,而該傳動輪15仍會持續轉動,使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分別越過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直到該傳動輪15的控制部1521對正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時,此時該第一微動開關171被觸動,該馬達131停止轉動,亦即該傳動輪15才會停止轉動,然而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一直未觸動該第二微動開關172,並沒有做訊號的變化,亦即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沒有從未觸控該第二微動開關172的位置變動到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觸控該第二微動開關172的位置,且該傳動板33沒有被轉動,該電子控制裝置17會出現錯誤訊息,發出預警的聲音或以燈號顯示異常,以讓使用者能即時發現或察覺該傳動板33未做預期開鎖的動作。
同理 如圖1、圖2與圖14所示,本創作當該傳動板33位於開鎖位置(如圖14),該按鈕被不當外力作用,若以電子方式驅動電控鎖,其仍可保持電控鎖的傳動輪15於傳動時,仍可正常作動不會發生故障或損害。
上述其中,如圖1、圖2、圖8與圖9所示,該轉輪16的第一環161與第二環162的柔性設計可以增加該轉輪16的凸部1621的彈性,使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可以在分別帶動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的同時,若該轉輪16的凸部1621受到阻力,即可順暢的滑過,而該轉輪16上的第一環161上具有隔開設置複數個凸點1622,而於該第二環162上遠離該凸部1621位於該每一連接部163上具有一凸點1622,該複數個凸點1622可適時臨靠於該固定座30的背面,使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分別滑過轉輪16的兩凸部1621的同時,該兩凸部1621有空間做軸向位移。
惟上述本創作實施例各節,僅為本創作之諸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為用以限定本創作之實施,大凡依據下列申請專利範圍該之構造特徵及其精神而為之等效性替換或修改,皆應包含在本創作專利範圍之範疇。
1‧‧‧內側鎖體
10‧‧‧把手
11‧‧‧殼體
111‧‧‧通孔
112‧‧‧容室
12‧‧‧管狀元件
121‧‧‧第一端
1210‧‧‧短軸向槽
1211‧‧‧長軸向槽
1212‧‧‧弧狀槽
1213‧‧‧扣環槽
1214‧‧‧弧狀部
1215‧‧‧扣環槽
122‧‧‧第二端
123‧‧‧環狀凸部
124‧‧‧中心孔
125‧‧‧扣環
126‧‧‧扣環
13‧‧‧驅動裝置
131‧‧‧馬達
132‧‧‧第一螺旋齒輪
1322‧‧‧螺紋
14‧‧‧帶動輪
141‧‧‧小齒輪
142‧‧‧第二螺旋齒輪
143‧‧‧孔
144‧‧‧銷
15‧‧‧傳動輪
150‧‧‧中心孔
151‧‧‧齒輪
1512‧‧‧圓形凹槽
1513‧‧‧凸出部
152‧‧‧環狀凸部
1521‧‧‧控制部
1522‧‧‧簍空部
153‧‧‧輪面
16‧‧‧轉輪
160‧‧‧弧狀通孔
161‧‧‧第一環
162‧‧‧第二環
1621‧‧‧凸部
1622‧‧‧凸點
163‧‧‧連接部
164‧‧‧軸桿
1641‧‧‧通孔
1642‧‧‧長方形孔
1643‧‧‧旋鈕
165‧‧‧控制輪
166‧‧‧凸塊
167‧‧‧觸控部
169‧‧‧延伸部
17‧‧‧電子控制裝置
171‧‧‧第一微動開關
172‧‧‧第二微動開關
18‧‧‧框架
20‧‧‧扭力回復機構
2‧‧‧鎖閂
21‧‧‧鎖閂殼
22‧‧‧驅動件
23‧‧‧方形孔
24‧‧‧鎖閂頭
3‧‧‧外側鎖體
30‧‧‧固定座
301‧‧‧底板
302‧‧‧環狀凸緣
303‧‧‧中心孔
31‧‧‧飾蓋
311‧‧‧支承部
312‧‧‧第一止動部
314‧‧‧第二止動部
32‧‧‧鎖組
321‧‧‧內環壁
322‧‧‧外環壁
33‧‧‧傳動板
34‧‧‧輸入裝置
35‧‧‧驅動管
36‧‧‧把手
40‧‧‧扭力彈簧
401‧‧‧摺腳
5‧‧‧固定板
50‧‧‧轉動環
501‧‧‧環狀底板
502‧‧‧通孔
503‧‧‧弧狀孔
504‧‧‧推動部
505‧‧‧第一作動部
506‧‧‧第二作動部
507‧‧‧側板
508‧‧‧螺絲孔
51‧‧‧下蓋板
52‧‧‧上蓋板
53‧‧‧螺絲
4‧‧‧鎖體
6‧‧‧門
61‧‧‧鎖體安裝孔
62‧‧‧鎖閂安裝孔
圖1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鎖體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內側鎖體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管狀元件的立體圖。 圖4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第一螺旋齒輪的立體圖。 圖5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帶動輪的立體圖。 圖6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傳動輪的立體圖。 圖7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傳動輪另一方向的立體圖。 圖8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轉輪的立體圖。 圖9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轉輪另一方向的立體圖。 圖10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固定座的立體圖。 圖11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轉動環的立體圖。 圖12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去除一框架的平面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閉鎖狀態,該第一微動開關對正該傳動輪的控制部的位置,該第二微動開關未對正該轉輪的觸控部的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14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開鎖狀態,該第一微動開關對正該傳動輪的控制部的位置,該第二微動開關對正該轉輪的觸控部的位置的平面示意圖。 圖15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閉鎖狀態,該傳動輪的控制部剛從觸壓該第一微動開關的位置離開,且該傳動輪的兩凸出部即將分別推動該轉輪的兩凸部的平面示意圖。 圖16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該傳動輪的控制部位於未觸壓該第一微動開關的位置,且該傳動輪的兩凸出部推動該轉輪的兩凸部到開鎖狀態的平面示意圖。 圖17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開鎖狀態,且該傳動輪的兩凸出部滑過該轉輪的兩凸部的平面示意圖。 圖18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開鎖狀態,該傳動輪的控制部位於觸壓該第一微動開關的位置,一把手下壓後的平面示意圖。 圖19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開鎖狀態,該傳動輪的控制部位於觸壓該第一微動開關的位置,該把手上提後的平面示意圖。

Claims (19)

  1. 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該電控鎖內,可接受一正確的認證,使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可操作一把手使一鎖閂從延伸的位置移動到撤收的位置,該驅動構造,包括: 一殼體; 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端連接該把手; 一馬達,安裝於該殼體,該馬達連接一第一齒輪; 一帶動輪,具有一第二齒輪,可接受該馬達的第一齒輪的帶動,以帶動一傳動輪; 該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至少一凸出部; 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至少一凸部,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可撥動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當該鎖閂位於開鎖狀態,操作該把手時,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可驅動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使該傳動輪轉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第一齒輪係為一螺旋齒輪、一斜齒輪或一正齒輪,該第二齒輪係為一螺旋齒輪、一斜齒輪或一正齒輪。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具有一控制輪與一軸桿,該控制輪與該軸桿以一延伸部相連接,該管狀元件具有一長軸向槽,該長軸向槽並連通一弧狀槽,該轉輪的延伸部可設置於該管狀元件的弧狀槽中移動。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控制輪具有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以至少一連接部相連接,該第二環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的第一環上具有隔開設置複數個凸點,而於該第二環上遠離該凸部位於該每一連接部上亦具有複數個凸點,該第一環與該連接部的複數個凸點可適時臨靠於一固定座,使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滑過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的同時,該至少一凸部有空間做軸向位移。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軸桿一端連接一旋鈕,該軸桿軸向具有一長方形孔;一傳動板可插置於該軸桿的長方形孔。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一感應裝置可安裝於該殼體上,以電性連接於該電子控制裝置上,該感應裝置包括:一第一微動開關與一第二微動開關。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傳動輪具有一控制部,該轉輪具有一觸控部,而該傳動輪的控制部與該轉輪的觸控部可分別配合該第一微動開關與該第二微動開關,以傳遞訊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傳動輪的控制部觸壓或不觸壓該第一微動開關可控制該馬達停止或持續作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的觸控部觸壓或不觸壓該第二微動開關可控制該馬達的轉動方向,當該傳動輪轉動時,該轉輪的觸控部需做一預定角位移的作動,否則該電子控制裝置會產生錯誤訊號。
  11. 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該電控鎖內,可接受一正確的認證,使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可操作一把手使一鎖閂從延伸的位置移動到撤收的位置,該驅動構造,包括: 一殼體; 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端連接該把手; 一馬達,安裝於該殼體,該馬達連接一第一齒輪; 一帶動輪,具有一第二齒輪,可接受該馬達的第一齒輪的帶動,以帶動一傳動輪; 該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 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當輸入一正確的認證,該馬達驅動該傳動輪,使該傳動輪可撥動該轉輪,當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操作該把手,該轉輪可撥動該傳動輪。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第一齒輪係為一螺旋齒輪、一斜齒輪或一正齒輪,該第二齒輪係為一螺旋齒輪、一斜齒輪或一正齒輪。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具有一控制輪與一軸桿,該控制輪與該軸桿以一延伸部相連接,該管狀元件具有一長軸向槽,該長軸向槽並連通一弧狀槽,該轉輪的延伸部可設置於該管狀元件的弧狀槽中移動。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控制輪具有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以至少一連接部相連接,該第二環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的第一環上具有隔開設置複數個凸點,而於該第二環上於該每一連接部上具有複數個凸點,該第一環與該連接部的複數個凸點可適時臨靠於一固定座。
  16. 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該電控鎖內,可接受一正確的認證,使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可操作一把手使一鎖閂從延伸的位置移動到撤收的位置,該驅動構造,包括: 一殼體; 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端連接該把手; 一馬達,安裝於該殼體,該馬達連接一第一螺旋齒輪; 一帶動輪,具有一第二螺旋齒輪,可接受該馬達的第二螺旋齒輪的帶動,以帶動該傳動輪; 一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至少一凸出部; 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至少一凸部,當輸入一正確的認證,該馬達的第一螺旋齒輪驅動該帶動輪的第二螺旋齒輪,進而該帶動輪驅動該傳動輪,使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可撥動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當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操作該把手,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可撥動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使該傳動輪轉動並驅動該帶動輪轉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具有一控制輪與一軸桿,該控制輪與該軸桿以一延伸部相連接,該管狀元件具有一長軸向槽,該長軸向槽並連通一弧狀槽,該轉輪的延伸部可設置於該管狀元件的弧狀槽中移動。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控制輪具有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以至少一連接部相連接,該第二環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的第一環上具有隔開設置複數個凸點,而於該第二環上遠離該凸部位於該每一連接部上具有複數個凸點,該第一環與該連接部的複數個凸點可適時臨靠於一固定座,使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滑過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的同時,該至少一凸部有空間做軸向位移。
TW107201728U 2018-02-05 2018-02-05 Dr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 lock TWM5652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1728U TWM565231U (zh) 2018-02-05 2018-02-05 Dr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 lock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1728U TWM565231U (zh) 2018-02-05 2018-02-05 Dr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 lock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5231U true TWM565231U (zh) 2018-08-11

Family

ID=63961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1728U TWM565231U (zh) 2018-02-05 2018-02-05 Dr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 lock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52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1710B (zh) 電子鎖安裝於左開門或右開門的方法
US8621900B2 (en) Electric door lock
TWI636175B (zh) Semi-electronic door lock
US6598909B2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6471257B1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20110067464A1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20120118029A1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TW202024454A (zh) 具有彈簧機構之鎖定總成
TWI626360B (zh) Electronic lock clutch mechanism
US20030209042A1 (en) 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
TWI627337B (zh) 電子鎖及其離合機構
TWM565231U (zh) Dr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 lock
US11280113B2 (en) Transmission structure for electronic lock
US20210062547A1 (en) Control Structure for Rotary Shaft of Electronic Lock
TWM508580U (zh) 一種電子鎖之驅動改良裝置
TWM549254U (zh)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TWI641749B (zh) Electric control 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WM570337U (zh) Electronic lock detection mechanism
TWI668356B (zh) Electronic lock clutch mechanism
TWM378957U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lectrically-controlled lock
TW202225539A (zh) 手動電子鎖栓
TWM574173U (zh) 電子鎖的定位偵測機構
TWM554492U (zh) 把手的換向機構
TWM561120U (zh) 電控鎖的傳動機構
TW201807299A (zh) 鎖體的離合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