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49254U -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 Google Patents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49254U
TWM549254U TW106207671U TW106207671U TWM549254U TW M549254 U TWM549254 U TW M549254U TW 106207671 U TW106207671 U TW 106207671U TW 106207671 U TW106207671 U TW 106207671U TW M549254 U TWM549254 U TW M54925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ring
driving
control
driving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620767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Ruei-Jie Jeng
Tsung-Li Wu
Yu-Ting Huang
Kun-Chen Tsai
Chien-Chun Liu
Original Assignee
Tong 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ng 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ng Lung Me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620767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49254U/zh
Publication of TWM5492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49254U/zh

Link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Description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係可以手動操作方式或電子操作方式啟閉鎖具,並當不當外力作用於旋鈕或傳動板產生誤動作時,可防止故障發生。
門鎖的作用自是維護居家者之身命財產的安全,是故,門鎖之設計乃朝向易於操作使用且難以被不肖份子開啟而發展,然觀知現今普遍採用的門鎖,不論是室內門鎖或是室外大門門鎖,大部分均採用鑰匙啟閉式之機械類,此種使用鑰匙啟閉式控制門鎖,實為不方便,所以電控鎖隨時代的日新月異而日益蓬勃發展;然一般電控鎖之整體結構非常複雜,而且製造困難,除此之外,習用的電控鎖因內部電子系統與機械結構的作動關係,在使用上常會因不當的外力因素而造成馬達的故障或驅動構造產生異音,因此如何消除上述缺點乃為本創作之動機所在。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且針對驅動構造做柔性設計,以增加結構的強度。
本創作之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係可以手動操作方式或電子操作方式啟閉鎖具,並當不當外力作用於旋鈕或傳動板產生誤動作時,可防止故障發生。
本創作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一電控鎖內,可操作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與閉鎖狀態,該驅動構造,包括:一殼體;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至少一凸出部;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一控制輪與一軸桿,該控制輪具有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以至少一連接部相連接,該第二環軸向具有至少一凸部,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可撥動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
本創作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一電控鎖內,可操作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與閉鎖狀態,該驅動構造,包括:一殼體;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端連接一把手;一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至少一凸出部;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以至少一連接部相連接,該第二環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且軸向具有至少一凸部,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可撥動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
本創作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一電控鎖內,可操作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與閉鎖狀態,該驅動構造,包括:一殼體;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兩隔開設置的凸出部;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一控制輪與一軸桿,該控制輪與該軸桿以一延伸部相連接,該控制輪具有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以至少一連接部相連接,該控制輪的第二環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而軸向具有兩隔開設置的凸部,該控制輪的兩凸部可與該傳動輪的兩凸出部相作動,其中,該轉輪的第一環上具有隔開設置複數個凸點,而於該第二環上遠離該凸部位於該每一連接部上具有一凸點,該複數個凸點可適時臨靠於一固定座,使該傳動輪的凸出部滑過轉輪的凸部的同時,該凸部有空間做軸向位移。
請參閱圖1至圖16所示,為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的較佳具體實施例,該驅動構造可安裝於一鎖體4內,該鎖體4可裝設於門(圖中未示出)上,其可以手動操作方式或電子操作方式進行開鎖或閉鎖的動作,該驅動構造,包括:一殼體11、一管狀元件12、一驅動裝置13、一帶動輪14、一傳動輪15、一轉輪16、一電子控制裝置17、一扭力回復機構20、一框架18及一感應裝置(本創作揭示為第一微動開關171與第二微動開關172的組合),其中;
如圖2所示,該殼體11形成一容室112,並具有一通孔111,且該殼體11的容室112內形成大小不同的支柱與區域以容置上述各元件。
如圖2與圖3所示,該管狀元件12,軸向具有一中心孔124,且該管狀元件12具有一第一端121與一第二端122,該第一端121與該第二端122之間具有一環狀凸部123,該第一端121的管壁具有隔開設置的一短軸向槽1210與一長軸向槽1211,該短軸向槽1210與該長軸向槽1211之間形成兩個弧狀部1214,該長軸向槽1211遠離該第一端121的一端連通一近似垂直的弧狀槽1212,該長軸向槽1211與該弧狀槽1212形成一T形,且該第一端121的管壁形成兩個軸向隔開設置的扣環槽1213、1215,該管狀元件12的第一端121可由該殼體11外側往內側穿設於該殼體11的通孔111,並以一扣環125扣合於該管狀元件12鄰近該環狀凸部123的扣環槽1213,該管狀元件12的第二端122連接一把手10。
如圖2與圖3所示,該驅動裝置13安裝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中,該驅動裝置13係為一可正反轉的馬達131,該馬達131前端安裝一渦桿132。該帶動輪14具有一小齒輪(圖中未示出)與一大齒輪142一體成形而成,該大齒輪142可與該馬達131的渦桿132相嚙合傳動以作為減速用,並可改變動力的傳遞方向,而該帶動輪14的中央具有一孔143,可接受一銷144的穿設,而安裝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中。
如圖2至圖5所示,該傳動輪15,具有一齒輪151與一凸部152其可為一體成形或兩元件組合而成(本創作揭示為一體成形),該齒輪151可嚙合該帶動輪14的小齒輪(圖中未示出),以作為減速用,而該傳動輪15的中央具有一中心孔1511可套設於該管狀元件12的管壁外圍,且該傳動輪15的齒輪151的輪面153上形成一圓形凹槽1512,該圓形凹槽1512周圍的底面延伸兩個徑向隔開設置的凸出部1513,另外該傳動輪15的凸部152的周圍形成一控制部1523、一第一簍空部1522與一第二簍空部1524,該控制部1523位於該第一簍空部1522與該第二簍空部1524之間。
如圖2至圖7所示,該轉輪16具有一控制輪165與一軸桿164,該控制輪165與該軸桿164以一延伸部169相連接,並形成一設置的弧狀通孔160,該控制輪165具有一第一環161與一第二環162,該第一環161與該第二環162以兩隔開設置的連接部163相連接,該控制輪165的第二環162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166,該凸塊166前端具有一觸控部167,而軸向具有兩隔開設置的凸部1621,且該第一環161與該第二環162上遠離該凸部1621的方向具有複數個小凸點1622,而且該第一環161以該延伸部169與該軸桿164相連接,該軸桿164一端形成一旋鈕1643,該軸桿164的另一端軸向形成一通孔1641並連通一個長方形孔1642;該軸桿164可穿設於該管狀元件12的中心孔124中,而該轉輪16的弧狀通孔160可套設於該管狀元件12的兩弧狀部1214,該轉輪16的延伸部169可穿設於該管狀元件12的長軸向槽1211,而位於該管狀元件12的弧狀槽1212內轉動,使該轉輪16可大致繞該管狀元件12的軸心做預定角度轉動,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可分別容置於該傳動輪15的圓形凹槽1512,並分別接受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的撥動。
如圖2、圖4、圖5、圖10與圖11所示,該電子控制裝置17、該第一微動開關171與該第二微動開關172可容置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中,該電子控制裝置17配置有控制電路及晶片(圖中未示出),並以線路連接該第一微動開關171與該第二微動開關172,當該傳動輪15轉動時,該傳動輪15的凸部152的控制部1523、第一簍空部1522或第二簍空部1524會隨轉動而適時觸控或不觸控該第一微動開關171以產生訊號,如圖12至圖16所示,當該傳動輪15的凸部152的第一簍空部1522或第二簍空部1524對正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時,此時該第一微動開關171不會被觸動,會產生一使該傳動輪15停止轉動的訊號,當該傳動輪15的凸部152的控制部1523觸動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時,會產生讓該傳動輪15持續轉動的訊號。而當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不對正該第二微動開關172時,會產生該傳動輪15要以逆時鐘轉動(箭頭B)的訊號,當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觸動該第二微動開關172時,會產生該傳動輪15要以順時鐘轉動(箭頭A)的訊號,而該電子控制裝置17並可控制該馬達131的轉動方向。
如圖2、圖8與圖9所示,該內側扭力回復機構20可容置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內,並安裝於該管狀元件12的第一端121,該扭力回復機構20,包括:一固定座30、一扭力彈簧40與一轉動環50。該固定座30可安裝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內,該固定座30具有一底板301,該底板301形成一環狀凸緣302、兩個隔開設置的支承部311、兩個隔開設置的第一止動部312與兩個隔開設置的第二止動部314;該環狀凸緣302具有一內環壁321與一外環壁322,該內環壁321的內側形成一中心孔303。
如圖2、圖8與圖9所示,該扭力彈簧40,具有二摺腳401,該扭力彈簧40被套設於該固定座30的環狀凸緣302的外環壁322外圍;而且該扭力彈簧40的每一摺腳401分別抵靠於該固定座30相對應設置的每一支承部311上。
如圖2、圖3、圖8至圖11所示,該轉動環50,具有一環狀底板501,其中央具有一預定形狀的通孔502,該環狀底板501外圓周軸向向外局部形成兩個隔開設置的第一作動部505,另一部分軸向方向形成隔開設置的兩個側板507,該每一側板507上形成一推動部504與一第二作動部506,其中該轉動環50的每一推動部504可鄰靠於相對應的該扭力彈簧40的每一摺腳401;該環狀底板501上形成兩個隔開設置的弧狀孔503,可供該管狀元件12的兩弧狀部1214的穿設,並以一扣環126扣合於該管狀元件12末端的扣環槽1215。該框架18,可安裝於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中,以覆蓋部分該殼體11的容室112,上述各元件組裝後即形成一內側鎖體1,可安裝於門(圖中未示出)的內側。上述內側扭力回復機構20與管狀元件12連接後的作動方式為屬習有構造,於此不再贅述。
如圖1與圖2所示,相對的一外側鎖體3,包括:一飾蓋31、一鎖組32、一把手36、一外側扭力回復機構(圖中未示出,為習有構造)及一輸入組件34(可為按鍵組件、指紋辨識組件、遙控組件等,本創作揭示為按鍵組件),其中該輸入組件34是以線路(圖中未示出)電性連接該電子控制裝置17,其中該把手36連接該外側扭力回復機構(圖中未示出),該外側扭力回復機構再連接一驅動管35,該驅動管35穿設一鎖閂2的驅動件22的方形孔23,最後連接於該內側鎖體1的轉動環50的通孔502(如圖9),以驅動該鎖閂2的鎖閂頭24可部份位於伸出一鎖閂殼21的位置與縮入該鎖閂殼21的位置之間移動,而該鎖組32可連接一傳動板33,該傳動板33連接一安裝於該鎖體4內部的啟閉裝置(圖中未示出)再穿設該驅動管35,再插置於該轉輪16的長方形孔1642(如圖6),以使該旋鈕1643與該鎖組32可控制啟閉裝置做開鎖或閉鎖。
再則如圖1與圖2所示,先將該鎖閂2安裝於門(圖中未示出)上,再以兩支螺絲53將該外側鎖體3與一蓋板5分別固定於門的外側與內側,再將已安裝好各元件的該殼體11,以三支螺絲53分別穿過該殼體11的通孔鎖固於該蓋板5的螺絲孔508,最後將一下蓋板51與一上蓋板52安裝於該殼體11,在該管狀元件12上裝上把手10即完成組裝,此為習知技術於此不再詳加贅述。
如圖2、圖12與圖13所示,本創作該電控鎖鎖體4,若使用者要以手動操作方式,使該傳動板33從開鎖位置(如圖12)進行到閉鎖位置(如圖13)時,如圖12所示,僅要轉動該旋鈕1643或以正確鑰匙(圖中未示出)操作該鎖組32(如圖1),可以直接帶動該轉輪16以順時鐘方向轉動(如箭號A),此時該傳動輪15是固定不動,而該轉輪16的凸部1621會位於該傳動輪15的圓形凹槽1512移動,不會與該傳動輪15的凸出部1513產生干涉,由於該旋鈕1643、該傳動板33及該轉輪16是一起連動,故該傳動板33可驅動啟閉裝置(圖中未示出),使該傳動板33由如圖12的開鎖位置移動到圖13的閉鎖位置。
同理,如果要以手動操作方式,使該傳動板33從閉鎖位置(如圖13)移動到開鎖位置(如圖12)時,僅要轉動該旋鈕1643(如圖13)或以正確鑰匙操作該鎖組32(如圖1),可以直接帶動該轉輪16逆時鐘方向轉動(如箭號B),此時該傳動輪15是固定不動,而該轉輪16的凸部1621會位於該傳動輪15的圓形凹槽1512中移動,不會與該傳動輪15的凸出部1513產生干涉,由於該旋鈕1643、該傳動板33及該轉輪16是一起連動,故該傳動板33可驅動啟閉裝置(圖中未示出),使該傳動板33由如圖13的閉鎖位置移動到圖12的開鎖位置。
如圖1、圖2、圖12、圖14與圖15所示,當本創作該電控鎖鎖體4要以電子操作方式,讓該傳動板33由圖12的開鎖位置移動到圖15的閉鎖位置時,可操作該輸入組件34輸入訊號,使該電子控制裝置17進而驅動該馬達131轉動該渦桿132,並由該渦桿132帶動該帶動輪14,再帶動該傳動輪15以順時鐘方向轉動(如圖12,箭頭A),使該傳動輪15的兩凸出部1513推動該轉輪16的兩凸部1621移動,由於該傳動輪15於轉動過程,該傳動輪15的控制部1523會持續觸動該第一微動開關171,而會產生一訊號,使該傳動輪15保持一直作動,使該轉輪16順時鐘方向轉動(如圖14),直到該傳動輪15的凸出部1513越過該轉輪16的凸部1621(如圖15),而當該傳動輪15的第二簍空部1524對正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時,此時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未被觸動,該傳動輪15會停止轉動,此時即該轉輪16與該傳動板33即轉動到如圖15的閉鎖狀態。
同理,如圖1、圖2、圖12、圖15與圖16所示,當本創作該電控鎖鎖體4要以電子操作方式,讓該傳動板33由圖15的閉鎖位置移動到圖12的開鎖位置時,可操作該輸入組件34輸入訊號,使該電子控制裝置17,進而驅動該馬達131轉動該渦桿132,並由該渦桿132帶動該帶動輪14再帶動該傳動輪15以逆時鐘方向轉動(如圖15,箭頭B),使該傳動輪15的凸出部1513撥動該轉輪16的凸部1621移動,由於該傳動輪15於轉動過程,該傳動輪15的控制部1523會持續觸動第一微動開關171,而會產生一訊號,使該傳動輪15保持一直作動,使該轉輪16逆時鐘方向轉動(如圖16),直到該傳動輪15的凸出部1513越過該轉輪16的凸部1621(如圖12),而當該傳動輪15的第一簍空部1522對正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時,此時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未被觸動,該傳動輪15會停止轉動,此時該轉輪16與該傳動板33即轉動到如圖12的開鎖狀態。
如圖1、圖2、圖12與圖16所示,本創作當該傳動板33位於開鎖位置(如圖12),該旋鈕1643被不當外力作用無法轉動,若以電子方式驅動該電控鎖,其仍可保持該電控鎖的傳動輪15於傳動時,仍可正常作動不會發生故障或損害,其中,以該輸入組件34輸入訊號,使該電子控制裝置17進而驅動該馬達131轉動該渦桿132,並由該渦桿132帶動該帶動輪14再帶動傳動輪15順時鐘方向轉動,但由於該旋鈕1643或該傳動板33受限制不能作動,相對該轉輪16及該轉輪16的凸部1621也會受到限制無法達到預期的作動,而該傳動輪15仍會持續轉動,使該傳動輪15的凸出部1513越過該轉輪16的凸部1621(如圖16),直到該傳動輪15的第二簍空部1524對正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時,此時該第一微動開關171未被觸動,該傳動輪15才會停止轉動,然而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一直觸動該第二微動開關172,並沒有做訊號的變化,亦即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觸動該第二微動開關172的位置未變動到該轉輪16的觸控部167未觸控該第二微動開關172的位置,且該傳動板33沒有被轉動,該電子控制裝置17會出現錯誤訊息,發出預警的聲音或以燈號顯示異常,以讓使用者能即時發現或察覺該傳動板33未做預期閉鎖的動作。
同理如圖2、圖6、圖7、圖13至圖15所示,本創作當該傳動板33位於閉鎖位置(如圖15),該按鈕被不當外力作用,若以電子方式驅動電控鎖,其仍可保持電控鎖的傳動輪15於傳動時,仍可正常作動不會發生故障或損害。
上述其中,該轉輪16的第一環161與第二環162的柔性設計可以增加該轉輪16的凸部1621的彈性,使該傳動輪15的凸出部1513可以在帶動該轉輪16的凸部1621的同時,若該轉輪16的凸部1621受到阻力,即可順暢的滑過,而該轉輪16上的第一環161上具有隔開設置複數個凸點1622,而於該第二環162上遠離該凸部1621位於該每一連接部163上具有一凸點1622,該複數個凸點1622可適時臨靠於該固定座30的背面,使該傳動輪15的凸出部1513滑過轉輪16的凸部1621的同時,該凸部1621有空間做軸向位移。
惟上述本創作實施例各節,僅為本創作之諸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非為用以限定本創作之實施,大凡依據下列申請專利範圍該之構造特徵及其精神而為之等效性替換或修改,皆應包含在本創作專利範圍之範疇。
1‧‧‧內側鎖體
10‧‧‧把手
11‧‧‧殼體
111‧‧‧通孔
112‧‧‧容室
12‧‧‧管狀元件
121‧‧‧第一端
1210‧‧‧短軸向槽
1211‧‧‧軸向槽
1212‧‧‧弧狀槽
1213‧‧‧扣環槽
1214‧‧‧弧狀部
1215‧‧‧扣環槽
122‧‧‧第二端
123‧‧‧環狀凸部
124‧‧‧中心孔
125‧‧‧扣環
126‧‧‧扣環
13‧‧‧驅動裝置
131‧‧‧馬達
132‧‧‧渦桿
14‧‧‧帶動輪
142‧‧‧大齒輪
143‧‧‧孔
144‧‧‧銷
15‧‧‧傳動輪
151‧‧‧齒輪
1511‧‧‧中心孔
1512‧‧‧圓形凹槽
1513‧‧‧凸出部
152‧‧‧凸部
1522‧‧‧第一簍空部
1523‧‧‧控制部
1524‧‧‧第二簍空部
153‧‧‧輪面
16‧‧‧轉輪
160‧‧‧弧狀通孔
161‧‧‧第一環
162‧‧‧第二環
1621‧‧‧凸部
163‧‧‧連接部
164‧‧‧軸桿
1641‧‧‧通孔
1642‧‧‧長方形孔
1643‧‧‧旋鈕
165‧‧‧控制輪
166‧‧‧凸塊
167‧‧‧觸控部
169‧‧‧延伸部
17‧‧‧電子控制裝置
171‧‧‧第一微動開關
172‧‧‧第二微動開關
18‧‧‧框架
20‧‧‧扭力回復機構
2‧‧‧鎖閂
21‧‧‧鎖閂殼
22‧‧‧驅動件
23‧‧‧方形孔
24‧‧‧鎖閂頭
3‧‧‧外側鎖體
30‧‧‧固定座
301‧‧‧底板
302‧‧‧環狀凸緣
303‧‧‧中心孔
31‧‧‧飾蓋
311‧‧‧支承部
312‧‧‧第一止動部
314‧‧‧第二止動部
32‧‧‧鎖組
321‧‧‧內環壁
322‧‧‧外環壁
33‧‧‧傳動板
34‧‧‧輸入組件
35‧‧‧驅動管
36‧‧‧把手
40‧‧‧扭力彈簧
401‧‧‧摺腳
5‧‧‧蓋板
50‧‧‧轉動環
501‧‧‧環狀底板
502‧‧‧通孔
503‧‧‧弧狀孔
504‧‧‧推動部
505‧‧‧第一作動部
506‧‧‧第二作動部
507‧‧‧側板
508‧‧‧螺絲孔
51‧‧‧下蓋板
52‧‧‧上蓋板
53‧‧‧螺絲
4‧‧‧鎖體
圖1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鎖體的立體分解圖。 圖2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內側鎖體的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管狀元件的立體圖。 圖4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傳動輪的立體圖。 圖5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傳動輪另一方向的立體圖。 圖6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轉輪的立體圖。 圖7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轉輪另一方向的立體圖。 圖8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固定座的立體圖。 圖9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轉動環的立體圖。 圖10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一內側鎖體的平面示意圖。 圖11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圖10的11-11剖面線的剖面圖。 圖12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開鎖狀態,該第一微動開關對正該傳動輪的第一簍空部的位置平面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閉鎖狀態,該第一微動開關對正傳動輪的第一簍空部的位置平面示意圖。 圖14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閉鎖狀態,該第一微動開關剛從被該傳動輪的控制部觸壓的位置離開平面示意圖。 圖15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閉鎖狀態,該第一微動開關對正傳動輪的第二簍空部的位置平面示意圖。 圖16為本創作較佳具體實施例,顯示該內側鎖體的部分,並揭示該傳動板位於開鎖狀態,該第一微動開關剛從被該傳動輪的控制部觸壓的位置離開平面示意圖。
1‧‧‧內側鎖體
10‧‧‧把手
11‧‧‧殼體
111‧‧‧通孔
112‧‧‧容室
12‧‧‧管狀元件
121‧‧‧第一端
1213‧‧‧扣環槽
1215‧‧‧扣環槽
122‧‧‧第二端
123‧‧‧環狀凸部
124‧‧‧中心孔
125‧‧‧扣環
126‧‧‧扣環槽
13‧‧‧驅動裝置
131‧‧‧馬達
132‧‧‧渦桿
14‧‧‧帶動輪
142‧‧‧大齒輪
143‧‧‧孔
144‧‧‧銷
15‧‧‧傳動輪
151‧‧‧齒輪
1513‧‧‧凸出部
16‧‧‧轉輪
164‧‧‧軸桿
1643‧‧‧旋鈕
165‧‧‧控制輪
17‧‧‧電子控制裝置
171‧‧‧第一微動開關
172‧‧‧第二微動開關
18‧‧‧框架
20‧‧‧扭力回復機構
30‧‧‧固定座
40‧‧‧扭力彈簧
401‧‧‧摺腳
50‧‧‧轉動環

Claims (19)

  1. 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一電控鎖內,可操作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與閉鎖狀態,該驅動構造,包括: 一殼體; 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 一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至少一凸出部; 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一控制輪與一軸桿,該控制輪具有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以至少一連接部相連接,該第二環軸向具有至少一凸部,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可撥動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控制輪與該軸桿以一延伸部相連接。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控制輪的第二環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的第一環上具有隔開設置複數個凸點,而於該第二環上遠離該凸部位於該每一連接部上具有一凸點,該複數個凸點可適時臨靠於一固定座,使該傳動輪的凸出部滑過轉輪的凸部的同時,該凸部有空間做軸向位移。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軸桿一端連接一旋鈕,該軸桿軸向具有一長方形孔;一傳動板可插置於該軸桿的長方形孔。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管狀元件具有一長軸向槽,該長軸向槽並連通一弧狀槽,該轉輪的延伸部可設置於該管狀元件的弧狀槽中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一電子控制裝置與一驅動裝置可容置於該殼體內,該驅動裝置可以線路連接於該電子控制裝置上,該驅動裝置係為一馬達,前端安裝一渦桿,可帶動一帶動輪,進而驅動該傳動輪。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一感應裝置可安裝於該殼體上,以線路連接於該電子控制裝置上,該感應裝置包括:一第一微動開關與一第二微動開關。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具有一觸控部;該傳動輪具有一控制部,而該傳動輪的控制部與該轉輪的觸控部可分別配合該第一微動開關與該第二微動開關,以傳遞訊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傳動輪的控制部觸壓或不觸壓該第一微動開關可控制該傳動輪的作動或停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的觸控部觸壓或不觸壓該第二微動開關可控制該傳動輪的轉動方向。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當該傳動輪轉動時,該轉輪的觸控部需做一預定角位移的作動,否則該電子控制裝置會產生錯誤訊號。
  13. 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一電控鎖內,可操作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與閉鎖狀態,該驅動構造,包括: 一殼體; 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一端連接一把手; 一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至少一凸出部; 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以至少一連接部相連接,該第二環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且軸向具有至少一凸部,該傳動輪的至少一凸出部可撥動該轉輪的至少一凸部。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具有一控制輪與一軸桿,該控制輪與該軸桿以一延伸部相連接。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軸桿一端連接一旋鈕,該軸桿軸向具有一長方形孔;一傳動板可插置於該軸桿的長方形孔。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管狀元件具有一長軸向槽,該長軸向槽並連通一弧狀槽,該轉輪的延伸部可設置於該管狀元件的弧狀槽中移動。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轉輪的第一環上具有隔開設置複數個凸點,而於該第二環上遠離該凸部位於該每一連接部上具有一凸點,該複數個凸點可適時臨靠於一固定座,使該傳動輪的凸出部滑過轉輪的凸部的同時,該凸部有空間做軸向位移。
  18. 一種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可安裝於一電控鎖內,可操作該電控鎖位於開鎖狀態與閉鎖狀態,該驅動構造,包括: 一殼體; 一管狀元件,可部分容置於該殼體內; 一傳動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傳動輪具有兩隔開設置的凸出部; 一轉輪,可安裝於該管狀元件上,該轉輪具有一控制輪與一軸桿,該控制輪與該軸桿以一延伸部相連接,該控制輪具有一第一環與一第二環,該第一環與該第二環以至少一連接部相連接,該控制輪的第二環徑向延伸具有一凸塊,而軸向具有兩隔開設置的凸部,該控制輪的兩凸部可與該傳動輪的兩凸出部相作動,其中,該轉輪的第一環上具有隔開設置複數個凸點,而於該第二環上遠離該凸部位於該每一連接部上具有一凸點,該複數個凸點可適時臨靠於一固定座,使該傳動輪的凸出部滑過轉輪的凸部的同時,該凸部有空間做軸向位移。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的電控鎖的驅動構造,其中,進一步,該管狀元件具有一長軸向槽,該長軸向槽並連通一弧狀槽,該轉輪的延伸部可設置於該管狀元件的弧狀槽中移動。
TW106207671U 2017-05-31 2017-05-31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TWM5492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7671U TWM549254U (zh) 2017-05-31 2017-05-31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207671U TWM549254U (zh) 2017-05-31 2017-05-31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49254U true TWM549254U (zh) 2017-09-21

Family

ID=607645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6207671U TWM549254U (zh) 2017-05-31 2017-05-31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492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1710B (zh) 電子鎖安裝於左開門或右開門的方法
US8291733B2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6517127B1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6598909B2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8490445B2 (en) Electric door lock
US8438888B2 (en) Door lock device for vehicle
US6471257B1 (en) Electric door lock
TWM451410U (zh) 電子鎖的傳動機構
US20070051145A1 (en) Electric lock
TWM542058U (zh) 電子鎖的傳動機構
TWI627337B (zh) 電子鎖及其離合機構
TWM549254U (zh) 電控鎖的驅動構造
TWI626360B (zh) Electronic lock clutch mechanism
US20210062547A1 (en) Control Structure for Rotary Shaft of Electronic Lock
JP6687284B2 (ja) 扉用の施解錠装置
TWM581627U (zh) 電子鎖之傳動結構
TWI668356B (zh) Electronic lock clutch mechanism
TWM565231U (zh) Drive structure of electric lock
TWM378957U (en)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electrically-controlled lock
TWM574173U (zh) 電子鎖的定位偵測機構
TWM508580U (zh) 一種電子鎖之驅動改良裝置
TWI641749B (zh) Electric control lock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WM570337U (zh) Electronic lock detection mechanism
TW201807299A (zh) 鎖體的離合機構
JP5480099B2 (ja) ドアロッ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