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4712U - 樣本承接件 - Google Patents
樣本承接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64712U TWM564712U TW107204551U TW107204551U TWM564712U TW M564712 U TWM564712 U TW M564712U TW 107204551 U TW107204551 U TW 107204551U TW 107204551 U TW107204551 U TW 107204551U TW M564712 U TWM564712 U TW M564712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receiving member
- end portion
- sample receiving
- angle
- liquid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一種樣本承接件,包括固定部、條狀體及承載部。條狀體設於固定部的一端並且具有彈性。承載部從條狀體的一端水平延伸,彎折後,再往遠離條狀體的方向朝下延伸並且其寬度漸縮。具有彈性的承載部於其寬度漸縮處開設液體注入孔並且於其彎折處具有夾角。藉此,本創作可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的腔室,並且順利地將液態樣本均勻地塗佈於檢測晶片的表面從而滲透入一或數萬個小孔,實現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樣本自動注液分區,而且每個小孔中具有等量的液態樣本,達到數位化基因拷貝數判讀結果,提升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效率、檢測準確性、穩定性及再現性。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一種樣本承接件,特別是一種用以含住並且帶著液態樣本移動的樣本承接件。
單基因遺傳疾病有很多種,例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杜顯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魚鱗病、血友病以及部分多囊腎患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等。以下將以各種檢測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方法作為範例,說明各種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方法問題所在。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發生率位居所有的染色體隱性遺傳疾病當中的第二位,而致死率居第一位。在臨床上,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依據發病時間又可分為三種類型:第一型(又稱Werdnig-Hoffmann disease),發病時間在出生6個月內,病情發展迅速,壽命不超過2歲,半數以上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者屬於此類;第二型(又稱Dubowitz disease)為慢性嬰兒型(中間型),發病時間在出生6~18個月,經照護多數能活至成年;第三型(又稱Wohlfart-Kugelberg-Welander disease)為青少年型(輕型),發病時間在出生18個月後,病情發展緩慢,長期存活率較高。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症狀為身體軀幹和四肢近端骨骼肌進行性肌無力、肌萎縮,一般認為是相關基因的缺失或者突變所造成的,而其中又以脊髓運動神經元(
Survival Motor Neurons , SMN)基因扮演最主要的角色。進一步地說,SMN蛋白的功能是維護脊髓前角細胞功能;當
SMN基因缺失或者突變時,SMN蛋白表現下降甚至消失,導致脊髓前角細胞變性,從而使個體身體軀幹和四肢近端骨骼肌進行性肌無力、肌萎縮。因此,習知的檢測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方法主要是檢測
SMN基因缺失或者突變狀況。
SMN基因座落在5號染色體長臂1區3帶2亞帶(5q13.2)上,全長20kb,包括9個外顯子(exon)和8個內含子(intron)。
SMN基因有兩個非常相似基因拷貝,分別為
SMN1基因和
SMN2基因。
SMN1(或稱
SMNt)基因位在端粒端,
SMN2(或稱
SMNc)基因位於著絲粒端。
SMN1基因和
SMN2基因為兩個高度同源的倒位重複DNA序列,差別在於:3'端有5個鹼基是不同的。此一差異使得
SMN2基因的第7外顯子與
SMN1基因的單個鹼基差異(c.840C>T),導致此兩個基因拷貝所編碼的蛋白產物略有不同。換句話說,
SMN1基因可編碼出完整而且穩定的SMN功能蛋白,
SMN2基因主要可編碼出功能缺陷的截短SMN蛋白和少部分(10~50%)編碼出完整而且穩定的SMN功能蛋白。當
SMN1基因功能完全喪失時,
SMN2基因的表現對SMN蛋白的功能具有一定的補充作用,因而被定義為SMA的修飾基因。
SMN2基因表現具有生物活性的SMN蛋白量雖然較少,但隨著拷貝數增加,也會有表現量的累積效應,從而使患者的臨床症狀有一定程度的減輕。
隨著以降低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患兒出生率為目標的預防計畫與措施的相繼實施,以及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發病分子機制和分子流行病學的深入研究,研發準確可靠、簡單實用、能夠實現自動化和標準化、適合大規模人群篩查和常規分子診斷、高通量同時快速檢測精準定量
SMN1和
SMN2基因拷貝數的狀態,從而檢測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帶因或患者的相關方法及裝置為當前迫切之需。
目前檢測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方法包括單鏈構象多態性分析(Single-Strand Conformation Polymorphism,SSCP)、聚合酶連鎖反應-限制酶片段長度多型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即時定量聚合酶鏈鎖反應(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PCR)、變性高效能液相色譜分技術(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DHPLC)和多重連接探針擴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等。通過分析
SMN1基因目的片段是否有缺失及缺失的數目而進行常規和產前基因診斷。其中PCR-單鏈構象多態性分析法、單鹼基突變PCR技術和變性高校液相色譜技術分析
SMN基因7、8號外顯子突變的情況。
然而,現有檢測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方法普遍存在準確率低、操作複雜而且耗時、檢測試劑成本高、只能偵測到基因出現大片段缺失的異常和需要昂貴的儀器設備等問題。PCR-RFLP則有無法判斷帶因者的問題。
上述技術方法都是基於
SMN1基因目的序列缺失狀況的檢測,沒有將
SMN2基因目的序列缺失或多拷貝分析納入檢測範疇,也沒有基於
SMN1/2基因的全面檢測與分析。此種情況主要是由以下三個方面造成的:其一,沒有意識到
SMN2基因在脊髓性肌肉萎縮症臨床分型中的重要作用;其二,由於
SMN2基因與
SMN1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只有5個鹼基的差異,同時檢測
SMN1基因和
SMN2基因,對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三,當在同一體系中增加TaqMan探針數量時,會增加體優化和檢測難度。而且,如果只針對
SMN1基因序列進行檢測,由於
SMN1基因和
SMN2基因序列高度相似,往往出現假陽性檢測結果。此外,由於螢光定量檢測中參比序列選擇的不合適,導致檢測結果受DNA提取方法影響大,檢測結果重複率和準確率較差。因此,選擇合適的參比序列並採用對
SMN1基因序列和
SMN2基因序列進行檢測,無論從臨床實際應用上還是檢測技術要求上都是十分必要的。
而近年最新發展出的MLPA基因診斷技術定量
SMN1及
SMN2基因套數,檢測受檢者是否帶有最常見的
SMN1基因缺失突變。此方法具有準確性高和再現性高等優點,並改善目前SMA基因篩檢時,定量
SMN1及
SMN2基因套數易產生誤差的問題,準確度高達98%以上。
但是,MLPA檢測方法檢測單一樣本所需的試劑成本要價約新台幣500元,而且還需要使用特殊的分析儀器,檢測時間長達24小時,成本昂貴,加重患者經濟負擔,難以在臨床上進行大規模人群篩檢和技術推廣。上述方法都是基於螢光相對定量來分析基因拷貝數,容易有誤差造成判讀風險。
再者,現有的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液態樣本注液方法之一是將檢測晶片設在微量試管(eppendorf tube)中,然後操作微量吸管(pipetman),藉由微量吸管前端的吸量管尖(pipette tip)吸取約15μl的基因樣本,然後伸入微量試管的腔室,將液態樣本滴在檢測晶片(chip)上,使樣本區分在一或數萬個微小孔中,達到數位化偵測的效果,以檢測出是否有遺傳疾病。
然而, 微量試管的底部呈倒錐狀,檢測晶片延伸至微量試管的最內側,即使是最小量的微量吸管(亦即,10μl的微量吸管)所使用的吸量管尖也無法完全伸入微量試管最內側,所以液態樣本只能分布在檢測晶片靠近微量試管的開口的一端的區域的表面,無法分布在檢測晶片靠近微量試管最內側的一端的區域的表面,導致液態樣本無法均勻地分布在檢測晶片的整個表面,降低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準確性。
本創作的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樣本承接件,可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的腔室,並且可順利地將液態樣本均勻地塗佈在檢測晶片的整個表面,使液態樣本能夠藉由毛細現象均勻地滲透入檢測晶片的每個小孔,不僅實現了單基因遺傳疾病(例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樣本自動注液分區,而且檢測晶片的每個小孔中具有等量的液態樣本,達到數位化絕對定量基因拷貝數判讀結果,判讀容易且準確度高,提升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效率、檢測準確性、穩定性及再現性,實現數位化且準確的分析單基因遺傳疾病。
為了達成前述的目的,本創作將提供一種樣本承接件,包括一固定部、一條狀體以及一承載部。
條狀體設於固定部的一端並且具有彈性。
承載部從條狀體遠離固定部的一端先水平延伸,然後經過一個彎折之後,再往遠離條狀體的方向朝下延伸並且其寬度漸縮,其中,承載部於其寬度漸縮處開設一液體注入孔,承載部的彎折處具有一夾角,承載部具有彈性。
較佳地,承載部包括一連結端部及一注入端部,連結端部從條狀體遠離固定部的一端先水平延伸,然後經過一個彎折之後,再往遠離條狀體的方向朝下延伸,注入端部從連結端部遠離條狀體的一端往遠離條狀體的方向朝下延伸並且其寬度漸縮,液體注入孔開設於注入端部並且其寬度往遠離條狀體的方向漸縮。
較佳地,注入端部的形狀從連結端部往注入端部的方向觀看為梯形、三角形或者是遠離連結端部的一端的頂點修飾成圓弧的近似三角形,液體注入孔的形狀對應承載部的注入端部的形狀而呈梯形、三角形或者是遠離連結端部的一端的頂點修飾成圓弧的近似三角形。
較佳地,注入端部的長度大於注入端部的最寬處的寬度,液體注入孔的長度大於液體注入孔的最寬處的寬度,注入端部的二側邊等長,液體注入孔的二側邊等長。
較佳地,注入端部的二側邊的夾角和液體注入孔的二側邊的夾角的角度均為10~30度。
較佳地,注入端部的二側邊的夾角和液體注入孔的二側邊的夾角的角度均為20度。
較佳地,連結端部的彎折處的夾角為一鈍角。
較佳地,連結端部的彎折處的夾角的角度為170~180度。
較佳地,連結端部呈矩形並且開設一矩形孔。
較佳地,固定部呈板狀,樣本承接件包括複數條狀體以及複數承載部,該等條狀體間隔地設於固定部的一端,該等承載部分別設於該等條狀體遠離固定部的一端。
本創作的功效在於,承載部的形狀能夠對應微量試管的圓錐狀管底以及檢測晶片的形狀;條狀體和承載部的彈性搭配承載部呈彎折狀的特點,使得承載部能夠順應微量試管的內壁面和導引件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以及微量試管的內壁面和檢測晶片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而彈性變形;液體注入孔的二側邊接觸液態樣本,所以能夠輕易地含住液態樣本。透過上述功效之組合,使得本創作能夠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的腔室,並且可順利地將液態樣本均勻地塗佈於檢測晶片的整個表面,使液態樣本能夠藉由毛細現象均勻地滲透入檢測晶片的每個小孔,不僅實現了單基因遺傳疾病(例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樣本自動注液分區,而且檢測晶片的每個小孔中具有等量的液態樣本,達到數位化絕對定量基因拷貝數判讀結果,判讀容易且準確度高,提升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效率、檢測準確性、穩定性及再現性,實現數位化且準確的分析單基因遺傳疾病。
以下配合圖式及元件符號對本創作的實施方式做更詳細的說明,俾使熟習該項技藝者在研讀本說明書後能據以實施。
請參閱圖1至圖4,圖1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圖2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圖3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一實施例的前視圖,圖4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本創作係提供一種樣本承接件10,包括一固定部11、一條狀體12以及一承載部13。
條狀體12設於固定部11的一端並且具有彈性。
承載部13從條狀體12遠離固定部11的一端先水平延伸,然後經過一個彎折之後,再往遠離條狀體12的方向朝下延伸並且其寬度漸縮。藉此,承載部13的形狀能夠對應一微量試管20的圓錐狀管底以及微量試管20的一腔室21內的一呈梯形的檢測晶片30的形狀,有助於承載部13的前端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並且順利地將液態樣本40均勻地塗佈於檢測晶片30的表面,如圖9至圖15所示。
其中,承載部13於其寬度漸縮處開設一液體注入孔131,液體注入孔131可供一液態樣本40注入於其中,如圖10A及圖10B所示。藉此,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接觸液態樣本40,所以能夠輕易地含住液態樣本40。
其中,承載部13的彎折處132具有一夾角Θ,條狀體12和承載部13均具有彈性。藉此,條狀體12和承載部13可藉由其彈性而具有一定的變形能力,使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承載部13能夠順應環境變形。換句話說,承載部13能夠順應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一導引件5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以及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檢測晶片3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而彈性變形,使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承載部13能夠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中,如圖11A及圖11B所示。
重要的是,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承載部13在彈性變形的過程中,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接觸液態樣本40的面積並沒有任何改變,所以液態樣本40仍舊完整地被液體注入孔131含住。
是以,透過上述功效之組合,使得本創作能夠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並且可順利地將液態樣本40均勻地塗佈在檢測晶片30的整個表面,使液態樣本40能夠藉由毛細現象均勻地進入檢測晶片30的複數小孔31,不僅實現了單基因遺傳疾病(例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樣本自動注液分區,而且檢測晶片30的每個小孔31中具有等量的液態樣本40,達到數位化絕對定量基因拷貝數判讀結果,判讀容易且準確度高,提升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效率、檢測準確性、穩定性及再現性,實現數位化且準確的分析單基因遺傳疾病。
其中,所述單基因遺傳疾病,包括但不限於,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Muscular Atrophy,SMA)、杜顯氏肌肉萎縮症(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多發性內分泌腺瘤病、魚鱗病、血友病以及部分多囊腎患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PKD)等。
進一步地說,承載部13包括一連結端部133及一注入端部134。連結端部133從條狀體12遠離固定部11的一端先水平延伸,然後經過一個彎折之後,再往遠離條狀體12的方向朝向延伸。注入端部134從連結端部133遠離條狀體12的一端往遠離條狀體12的方向朝下延伸並且其寬度漸縮。換句話說,注入端部134的形狀能夠對應微量試管20的圓錐狀管底以及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內的梯形檢測晶片30的形狀,有助於注入端部134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並且順利地將液態樣本40均勻地塗佈於檢測晶片30的表面,如圖9至圖15所示。
再者,液體注入孔131開設於注入端部134並且其寬度往遠離條狀體12的方向漸縮。是以,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能夠提供較大的接觸面積接觸液態樣本40,使得液態樣本40能夠輕易地被液體注入孔131的前端含住,如圖10A及圖10B所示。
此外,注入端部134相對連結端部133呈傾斜狀而具有彈性變形的能力,而且能夠順應環境變形,因此注入端部134能夠順應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導引件5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以及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檢測晶片3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而彈性變形,使注入端部134能夠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中,如圖11A及圖11B所示。
重要的是,注入端部134在彈性變形的過程中,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接觸液態樣本40的面積並沒有任何改變,所以液態樣本40仍舊完整地被液體注入孔131的前端含住。
在第一實施例中,注入端部134的形狀從連結端部133往注入端部134的方向觀看為梯形,液體注入孔131的形狀對應承載部13的注入端部134的形狀而呈梯形,如圖1至圖3所示。
在第二實施例中,注入端部134'的形狀從連結端部133'往注入端部134'的方向觀看為三角形,液體注入孔131'的形狀對應承載部13'的注入端部134'的形狀而呈三角形,如圖5所示。
在第三實施例中,注入端部134"的形狀從連結端部133"往注入端部134"的方向觀看為遠離連結端部133"的一端的頂點修飾呈圓弧的近似三角形,液體注入孔131"的形狀對應承載部13"的注入端部134"的形狀而呈遠離連結端部133"的一端的頂點修飾呈圓弧的近似三角形,如圖6所示。
由上可知,注入端部134、134'、134"的形狀和液體注入孔131、131'、131"的形狀可以有至少以上三種變化,然不以此為限,其他符合定義的形狀亦被本創作的範圍所涵蓋,合先敘明。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種實施例的注入端部134、134'、134"的形狀比其他形狀的注入端部134、134'、134"更能夠對應微量試管20的圓錐狀管底以及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內的梯形檢測晶片30的形狀,有助於注入端部134、134'、134"更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並且順利地將液態樣本40均勻地塗佈於檢測晶片30的表面。
再者,上述三種實施例的液體注入孔131、131'、131"的二側邊接觸液態樣本40的面積比其他形狀的液體注入孔的二側邊接觸液態樣本40的面積大,所以上述三種實施例的液體注入孔131、131'、131"的前端含住液態樣本40的效果遠比其他形狀的液體注入孔含住液態樣本40的效果優異。
較佳地,注入端部134的長度大於注入端部134的最寬處的寬度,液體注入孔131的長度大於液體注入孔131的最寬處的寬度,注入端部134的二側邊等長,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等長。換句話說,注入端部134和液體注入孔131皆呈現瘦長的樣貌,注入端部134和液體注入孔131均為等腰,注入端部134的二側邊的夾角和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的夾角皆為銳角。藉此,注入端部134的形狀更加符順微量試管20的圓錐狀管底以及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內的梯形檢測晶片30的形狀,有助於注入端部134更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並且順利地將液態樣本40均勻地塗佈於檢測晶片30的表面。再者,因為表面張力的關係,液體注入孔131的形狀能夠讓液態樣本40呈現勻稱的水滴狀,所以液體注入孔131的前端含住液態樣本40的效果相當優異。
較佳地,注入端部134的二側邊的夾角和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的夾角的角度均為10~30度。藉此,此角度能夠讓注入端部134的形狀更加符順微量試管20的圓錐狀管底以及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內的梯形檢測晶片30的形狀,有助於注入端部134更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並且以順利地將液態樣本40均勻地塗佈於檢測晶片30的表面。再者,此角度能夠直接提升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接觸液態樣本40的面積,從而提高液體注入孔131的前端含住液態樣本40的效果。其中上述功效又以注入端部134的二側邊的夾角和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的夾角的角度均為20度時為最佳。
在較佳實施例中,連結端部133呈矩形並且開設一矩形孔1331。藉此,連結端部133的形狀對應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靠近開口一側的圓管形狀,從而能夠順利地進出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如圖15所示。
在較佳實施例中,連結端部133的彎折處132的夾角Θ為鈍角時,注入端部134的最低點1341和連結端部133的彎折處132的高度差較為接近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導引件5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以及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檢測晶片3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所以注入端部134在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的過程中,只要稍微變形就能夠順利進入。其中,連結端部133的彎折處132的夾角Θ的角度為170~180度時,注入端部134的最低點1341和連結端部133的彎折處132的高度差更為接近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導引件5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以及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檢測晶片3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
在較佳實施例中,固定部11呈板狀;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包括複數條狀體12以及複數承載部13;該等條狀體12間隔地設於固定部11的一端;該等承載部13分別設於該等條狀體12遠離固定部11的一端。在本實施例中,條狀體12和承載部13的數量皆為八個,以對應八個微量試管20連成一排的八連排PCR反應管。
以下將配合圖7至圖15等圖式說明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實際運用及其所能達成的功效。
請參考圖7、圖8及圖9,圖7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設置在自動注液裝置的立體圖,圖8為自動注液裝置的移動裝置的夾持結構的夾板夾住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固定部的立體圖,圖9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的一端抵靠於導引件的表面的側視圖。一自動注液裝置100包含一機台101、一架體102、一固定裝置103以及一移動裝置104;機台101的頂面開設一滑槽1011;移動裝置104包括一滑塊1041及一夾持結構1042;滑塊1041滑設於滑槽1011;夾持結構1042包含一座體10421及一夾板10422;座體10421連結滑塊1041,位於固定裝置103的上方,並且用以供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固定部11設置於其上;夾板10422樞設於座體10421並且用以供選擇性地夾住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固定部11。
在較佳實施例中,座體10421的頂面設有二定位凸部10423,夾板10422開設二容槽10424,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兩側分別設有二定位凹部111,如圖7所示。請參閱圖7,先將夾板10422掀開;接著,將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固定部11的二定位凹部111固定在座體10421的二定位凸部10423;最後,請參閱圖8,將夾板10422向下樞擺,使得夾板10422夾住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固定部11,同時座體10421的二定位凸部10423進入夾板10422的二容槽10424中,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承載部13的注入端部134的一端自然會抵靠於導引件50的表面。在本實施例中,因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包含八個承載部13,所以八個承載部13的注入端部134的一端分別抵靠於導引件50的八個條狀體的表面。
請參閱圖10A及圖10B,圖10A為液態樣本注入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的液體注入孔的立體圖,圖10B為圖10A的側視圖。液態樣本40注入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的承載部13的注入端部134的液體注入孔131並且接觸導引件50的表面。從圖10A及圖10B可看出,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能夠提供較大的接觸面積接觸液態樣本40,使得液態樣本40能夠輕易地被液體注入孔131的前端含住。
請參閱圖11A及圖11B,圖11A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帶著液態樣本沿著導引件的條狀體的表面進入微量試管的腔室的立體圖,圖11B為圖11A的側視圖。移動裝置104驅動樣本承接件10帶著液態樣本40沿著導引件50的表面往靠近架體102的方向移動並且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從圖11A及圖11B可看出,注入端部134能夠順應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導引件5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以及微量試管20的內壁面和檢測晶片30的表面之間的高度差而彈性變形,使注入端部134能夠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中。注入端部134在彈性變形的過程中,液體注入孔131的二側邊能夠接觸液態樣本40的面積並沒有任何改變,所以液態樣本40仍舊完整地被液體注入孔131的前端含住。
請參閱圖12至圖15,圖12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接觸到檢測晶片的示意圖,圖13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開始移動於檢測晶片的表面的示意圖,圖14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移動於檢測晶片的兩端之間的表面的示意圖,圖15為液態樣本滲透入檢測晶片的小孔的立體圖。移動裝置104驅動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10帶著液態樣本40沿著檢測晶片30的表面移動至檢測晶片30的最內側,使得液態樣本40均勻分布於檢測晶片30的表面並且藉由毛細現象滲透入檢測晶片30的該等小孔31中。從圖12至圖15可看出,注入端部134的形狀能夠對應微量試管20的圓錐狀管底以及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內的梯形檢測晶片30的形狀,有助於注入端部134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並且順利地將液態樣本40均勻地塗佈於檢測晶片30的表面。
綜上所述,本創作能夠順暢地進入微量試管20的腔室21,並且可順利地將液態樣本40均勻地塗佈在檢測晶片30的整個表面,使液態樣本40能夠藉由毛細現象均勻地進入檢測晶片30的複數小孔31,不僅實現了單基因遺傳疾病(例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的樣本自動注液分區,而且檢測晶片30的每個小孔31中具有等量的液態樣本40,達到數位化絕對定量基因拷貝數判讀結果,判讀容易且準確度高,提升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效率、檢測準確性、穩定性及再現性,實現數位化且準確的分析單基因遺傳疾病。
以上所述者僅為用以解釋本創作的較佳實施例,並非企圖據以對本創作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是以,凡有在相同的創作精神下所作有關本創作的任何修飾或變更,皆仍應包括在本創作意圖保護的範疇。
10‧‧‧樣本承接件
11‧‧‧固定部
111‧‧‧定位凹部
12‧‧‧條狀體
13、13'、13"‧‧‧承載部
131、131'、131"‧‧‧液體注入孔
132‧‧‧彎折處
133、133'、133"‧‧‧連結端部
1331‧‧‧矩形孔
134、134'、134"‧‧‧注入端部
1341‧‧‧最低點
20‧‧‧微量試管
21‧‧‧腔室
30‧‧‧檢測晶片
31‧‧‧小孔
40‧‧‧液態樣本
50‧‧‧導引件
100‧‧‧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自動注液裝置
101‧‧‧機台
1011‧‧‧滑槽
102‧‧‧架體
103‧‧‧固定裝置
104‧‧‧移動裝置
1041‧‧‧滑塊
1042‧‧‧夾持結構
10421‧‧‧座體
10422‧‧‧夾板
10423‧‧‧定位凸部
10424‧‧‧容槽
Θ‧‧‧夾角
11‧‧‧固定部
111‧‧‧定位凹部
12‧‧‧條狀體
13、13'、13"‧‧‧承載部
131、131'、131"‧‧‧液體注入孔
132‧‧‧彎折處
133、133'、133"‧‧‧連結端部
1331‧‧‧矩形孔
134、134'、134"‧‧‧注入端部
1341‧‧‧最低點
20‧‧‧微量試管
21‧‧‧腔室
30‧‧‧檢測晶片
31‧‧‧小孔
40‧‧‧液態樣本
50‧‧‧導引件
100‧‧‧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自動注液裝置
101‧‧‧機台
1011‧‧‧滑槽
102‧‧‧架體
103‧‧‧固定裝置
104‧‧‧移動裝置
1041‧‧‧滑塊
1042‧‧‧夾持結構
10421‧‧‧座體
10422‧‧‧夾板
10423‧‧‧定位凸部
10424‧‧‧容槽
Θ‧‧‧夾角
圖1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一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3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一實施例的前視圖。 圖4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一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5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二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6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第三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7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設置在自動注液裝置的立體圖。 圖8為自動注液裝置的移動裝置的夾持結構的夾板夾住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固定部的立體圖。 圖9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的一端抵靠於導引件的表面的側視圖。 圖10A為液態樣本注入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的液體注入孔的立體圖。 圖10B為圖10A的側視圖。 圖11A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帶著液態樣本沿著導引件的條狀體的表面進入微量試管的腔室的立體圖。 圖11B為圖11A的側視圖。 圖12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接觸到檢測晶片的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開始移動於檢測晶片的表面的示意圖。 圖14為本創作的樣本承接件的承載部的注入端部移動於檢測晶片的兩端之間的表面的示意圖。 圖15為液態樣本滲透入檢測晶片的小孔的立體圖。
Claims (10)
- 一種樣本承接件,包括: 一固定部; 一條狀體,設於該固定部的一端並且具有彈性;以及 一承載部,從該條狀體遠離該固定部的一端先水平延伸,然後經過一個彎折之後,再往遠離該條狀體的方向朝下延伸並且其寬度漸縮,其中,該承載部於其寬度漸縮處開設一液體注入孔,該承載部的彎折處具有一夾角,該承載部具有彈性。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樣本承接件,其中該承載部包括一連結端部及一注入端部,該連結端部從該條狀體遠離該固定部的一端先水平延伸,然後經過一個彎折之後,再往遠離該條狀體的方向朝下延伸,該注入端部從該連結端部遠離該條狀體的一端往遠離該條狀體的方向朝下延伸並且其寬度漸縮,該液體注入孔開設於該注入端部並且其寬度往遠離該條狀體的方向漸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樣本承接件,其中該注入端部的形狀從該連結端部往該注入端部的方向觀看為梯形、三角形或者是遠離該連結端部的一端的頂點修飾成圓弧的近似三角形,該液體注入孔的形狀對應該承載部的注入端部的形狀而呈梯形、三角形或者是遠離該連結端部的一端的頂點修飾成圓弧的近似三角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樣本承接件,其中該注入端部的長度大於該注入端部的最寬處的寬度,該液體注入孔的長度大於該液體注入孔的最寬處的寬度,該注入端部的二側邊等長,該液體注入孔的二側邊等長。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樣本承接件,其中該注入端部的二側邊的夾角和該液體注入孔的二側邊的夾角的角度均為10~3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樣本承接件,其中該注入端部的二側邊的夾角和該液體注入孔的二側邊的夾角的角度均為2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樣本承接件,其中該連結端部的彎折處的夾角為一鈍角。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的樣本承接件,其中該連結端部的彎折處的夾角的角度為170~180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樣本承接件,其中該連結端部呈矩形並且開設一矩形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9項中任一項所述的樣本承接件,其中該固定部呈板狀,該樣本承接件包括複數條狀體以及複數承載部,該等條狀體間隔地設於該固定部的一端,該等承載部分別設於該等條狀體遠離該固定部的一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204551U TWM564712U (zh) | 2018-04-09 | 2018-04-09 | 樣本承接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204551U TWM564712U (zh) | 2018-04-09 | 2018-04-09 | 樣本承接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64712U true TWM564712U (zh) | 2018-08-01 |
Family
ID=63961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204551U TWM564712U (zh) | 2018-04-09 | 2018-04-09 | 樣本承接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64712U (zh) |
-
2018
- 2018-04-09 TW TW107204551U patent/TWM564712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Zhang et al. | INTEGRATE: gene fusion discovery using whole genome and transcriptome data | |
CN113278716B (zh) | 分析绵羊毛用性状的基因芯片、分子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 |
CN113278712B (zh) | 分析绵羊毛色的基因芯片、分子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 |
CN112695107A (zh) | 一种肉用绵羊生长性能snp位点组合及其应用 | |
CN113265475B (zh) | 分析绵羊脂尾的基因芯片、分子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 |
CN115161390A (zh) | 使用血液中的无细胞dna检测血液病症 | |
CN113265476B (zh) | 分析绵羊产奶性能的基因芯片、分子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 |
KR20160010277A (ko) | 산모의 무세포 dna의 차세대 서열분석을 통한 태아의 단일유전자 유전변이의 예측방법 | |
WO2023231940A1 (zh) | 一种与细毛羊羊毛纤维直径相关的snp位点组合及其应用 | |
CN113278714B (zh) | 分析绵羊是否有角的基因芯片、分子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 |
TWM564712U (zh) | 樣本承接件 | |
CN109439741B (zh) | 检测特发性癫痫病基因探针组合物、试剂盒及应用 | |
CN112102944A (zh) | 一种基于ngs的脑肿瘤分子诊断的分析方法 | |
CN113293220B (zh) | 分析绵羊耳部大小的基因芯片、分子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 |
US11535886B2 (en) | Array-based methods for analysing mixed samples using different allele-specific labels, in particular for detection of fetal aneuploidies | |
CN113278713B (zh) | 绵羊多角性状的基因芯片、分子探针组合、试剂盒及应用 | |
TWI657246B (zh) | 檢測單基因遺傳疾病的自動注液方法及裝置 | |
CN117089636B (zh) | 分析山羊肉用性能的分子标记组合及应用 | |
Merkel et al. | GEMBS–high through-put processing for DNA methylation data from Whole Genome Bisulfite Sequencing (WGBS) | |
CN117089633B (zh) | 分析山羊绒毛有无的分子标记组合及应用 | |
CN117089635B (zh) | 分析山羊繁殖性能的分子标记组合及应用 | |
BR112020025478B1 (pt) | Métodos para detectar variantes em dados genômicos de sequenciamento de próxima geração | |
CN110361230B (zh) | 检测单基因遗传疾病的自动注液方法及装置 | |
CN117089634B (zh) | 分析山羊奶用性能的分子标记组合及应用 | |
Sanden et al. | Optical Genome Mapping for Applications in Repeat Expansion Disorde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