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4288U -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 Google Patents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4288U
TWM564288U TW107204620U TW107204620U TWM564288U TW M564288 U TWM564288 U TW M564288U TW 107204620 U TW107204620 U TW 107204620U TW 107204620 U TW107204620 U TW 107204620U TW M564288 U TWM564288 U TW M56428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ng
coupling
wings
combined
rectangular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4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性良
Original Assignee
鼎立合成金屬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鼎立合成金屬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鼎立合成金屬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7204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64288U/zh
Publication of TWM5642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4288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提供一種結合構件,其包含一本體及至少一結合翼;而該至少一結合翼的一端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與該本體之間形成一限位部;而該至少一結合翼的另一端係朝該本體的方向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藉以簡化暨改善太陽能板及其零組件進行組裝的工序。

Description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結合構件,特別是指一種適合裝設於太陽能板或其模組板的結合構件。
當前若需藉由太陽能發電系統來進行發電、儲電等用途時,則必須有大面積的空間來架設太陽能面板,於是目前的其中一種解決方案為將太陽能面板架設於現有建築物的屋頂。然而,單就架設太陽能面板論之,相鄰的兩外框之間因為空間狹窄的窘境,再加上組裝時所需要使用到的零組件數量甚多等因素之下,確實有所不便。
因此,為了能基於有限空間之下使得太陽能面板及其零組件或其結合構件便於組裝,即如中華民國新型專利號第M555089號「用於太陽能板模組之連接組件」乙案中所揭露的技術特徵為包含一上連接片(圖標31)、一下連接片(圖標41)以及一固定件(圖標51)。而該上連接片(圖標31)具有一腹板(圖標32)與兩翼板(圖標40);而該下連接片(圖標41)具有一矩形底壁(圖標42)、兩側壁(圖標45)及兩分隔壁(圖標46),該兩側壁(圖標45)連接於該矩形底壁(圖標42)之其中兩相對側邊,該兩分隔壁(圖標46)連接於該矩形底壁(圖標42)之另外兩相對側邊,各該側壁(圖標45)分別跟該兩分隔壁(圖標46)保持有一預定距離,使得各該側壁(圖標45)分別跟該兩分隔壁(圖標46)之間形成一定位槽(圖標 50),該兩定位槽(圖標50)分別用以定位一該外框(圖標12、13)。
而於組裝時,係先使得該上連接片(圖標31)之腹板(圖標32)嵌設於兩相互並排之外框(圖標12、13)之間所形成的一間隙(圖標G)內,使得該兩翼板(圖標40)係相對地連接於該腹板(圖標32)且分別卡接於一該外框(圖標12、13);接著,再讓該下連接片(圖標41)設置於該兩外框(圖標12、13)與一支撐型鋼(圖標14)之間;接著,再藉由該固定件(圖標51)將該支撐型鋼(圖標14)、該上連接片(圖標31)之腹板(圖標32)及該下連接片(圖標41)之矩形底壁(圖標42)固定在一起。藉此,雖能達到定位及較易組裝的功效,然而,卻必須先將該上連接片(圖標31)之腹板(圖標32)嵌設於兩相互並排之外框(圖標12、13)之間所形成的該間隙(圖標G)內,或者藉由該下連接片(圖標41)設置於該兩外框(圖標12、13)與該支撐型鋼(圖標14)之間的方式,始能進行後續零組件組裝固定。
因此,在實務應用上確實仍有其不便之處,甚至亦須藉由外部的治具輔助後始能讓太陽能面板及其零組件或其結合構件進行後續的組裝程序;緣此,至於要如何讓太陽能面板及其零組件或其結合構件更便於組裝,實則仍有其改善的空間。
有鑒於前,本創作之目的乃在於提供便於組設太陽能板之一種組合構件,除大幅簡化暨改善如同先前技術中所揭露必須藉由外部的治具輔助始能讓太陽能板及其零組件進行組裝的工序,進而藉以達到本創作所欲主張之功效及其目的。
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結合構件,其包含 一本體以及至少一結合翼;而該至少一結合翼的一端係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與該本體之間形成一限位部;而該至少一結合翼的另一端係朝該本體的方向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
較佳地,其更包含至少一固定翼,其一端係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與該至少一結合翼的同一側相鄰設置或者對應於該至少一結合翼的一側相對設置;其中,該至少一固定翼的另一端係朝遠離該本體的方向延伸,且與該至少一結合翼呈相反方向設置。
較佳地,該至少一結合翼與該本體的連接處係設有至少一強化凸垣。
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創作係提供另一種結合構件,其包含一本體以及至少一對結合翼;而任一該結合翼的一端係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與該本體之間形成一限位部;而任一該結合翼的另一端係朝該本體的方向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
較佳地,其更包含至少一固定翼,其一端係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與任一該結合翼的同一側相鄰設置;其中,該至少一固定翼的另一端係朝遠離該本體的方向延伸,且與任一該結合翼呈相反方向設置。
較佳地,任一該結合翼與該本體的連接處係設有至少一強化凸垣。
10‧‧‧組件總成
11‧‧‧外框
111‧‧‧間隙
113‧‧‧卡合部
13‧‧‧支撐件
131‧‧‧槽口
20、20B‧‧‧第一結合構件
21‧‧‧第一結合主片
211‧‧‧開孔
213‧‧‧壓合翼
23‧‧‧第一結合副片
231‧‧‧開孔
20A、20C‧‧‧第二結合構件
21A‧‧‧第二結合主片
211A‧‧‧開孔
213A‧‧‧壓合翼
23A‧‧‧第二結合副片
231A‧‧‧開孔
30、30A、30B、30C‧‧‧本體
301、301A、301B、301C‧‧‧頂面
303、303A、303B、303C‧‧‧底面
31、31A、31B、31C‧‧‧結合開孔
40、40A、40B、40C‧‧‧結合翼
41、41A、41B、41C‧‧‧限位部
43B‧‧‧強化凸垣
50、50A、50B、50C‧‧‧固定翼
第1圖為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之應用立體示意圖。
第2圖為第1圖中剖面線2-2之部分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第3圖為第1圖中剖面線3-3之部分結構的剖視示意圖。
第4圖為第1圖中之第一部分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5圖為第4圖中之一結合構件應用暨立體示意圖。
第6圖為第5圖中之一結合構件立體示意圖。
第7圖為第1圖中之第二部分結構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8圖為第7圖中之另一結構構件應用暨立體示意圖。
第9圖為第8圖中之另一結合構件立體示意圖。
第10圖為本創作第二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11圖為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以下所列舉之若干較佳實施例及其所配合之若干圖式,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內容與特徵,諸如於本說明書內容中所提及之“上”、“下”、“左”、“右”、“內”、“外”、“頂”或“底”等方向性形容用語,僅為以正常使用方向為基準所表示之描述用語,並非用以作為限制本創作欲主張之申請專利範圍之用意,合先敘明。而又於本說明書內容中所提及之“第一”、“第二”或“第三”等排序性用語,係僅用以辨識構件之描述性用語,實非用以作為限制本創作所欲主張之技術特徵及其申請專利範圍之用意,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1至9圖,係為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適合裝設於太陽能板(圖中未式)之組件總成10,其包含:二用以裝設太陽能板之外框11,二支撐件13(在此係舉例為C型鋼)、二第一結合構件20、二第一結合主片21、二第一結合副片23、四個第二結合構件20A、四個第二結合主片21A以及四個第二結合副片23A。而任一該第一結合主片21係具有一穿設開孔211以及二相對設置的壓合翼213,其中,該開孔211係介於該二壓合翼213之間;任一該第一結合副片23係穿設有一開孔231並對應於 該第一結合主片21之開孔211的位置。而任一該第二結合主片21A的一側係具有一壓合翼213A以及一穿設開孔211A,且任一該第二結合副片23A係穿設有一開孔231A並對應於該第二結合主片21A之開孔211A的位置。
而該二外框11彼此之間為並排且為間隔設置,使得該二外框11彼此之間係形成一間隙111。而任一該支撐件13係位於該二外框11的下方,且與該二外框11的長側邊相交設置(在此係舉例其相交的較佳角度為介於85度至95度之間,而其最佳角度為90度),該二支撐件13係用以提供支撐該二外框11之效用。
請再參閱第4至6圖,而任一該第一結合構件20係具有一矩形本體30(在此係舉例為板型體)、四個結合翼40以及二固定翼50。而該矩形本體30係具有一頂面301、一底面303以及穿設於該頂面301與該底面303的一結合開孔31,而該結合開孔31係位於該矩形本體30中心的位置。
而其中的該二結合翼40係相對設置於該矩形本體30之頂面301的左邊,另該二結合翼40係相對設置於該矩形本體30之頂面301的右邊,進而形成二對該結合翼40;而任一該結合翼40的一端係垂直連接於該矩形本體30的長側邊,並與該矩形本體30之頂面301二者之間形成間隙進而定義為一限位部41,較佳地,任一該限位部41係朝該矩形本體30之短側邊的方向凹設一預定距離後而形成間隙;其中,位於該矩形本體30左邊的該二相對設置的結合翼40的另一端皆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而彼此靠近(在此係舉例其彎折角度的較佳角度為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而其最佳角度為90度);其中,而位於該矩形本體30右邊的該二相對設置的結合翼40的另一端皆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而彼此靠近(在此係舉例其彎折角度的較佳角度為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而其最佳角度為90度)。
而該二固定翼50係相對設置於該矩形本體30之底面303,且 位於該矩形本體30之長側邊的二側,而任一該固定翼50係介於該矩形本體30長側邊之左邊、右邊該等結合翼40之間;較佳地,該二固定翼50係設置鄰近於該矩形本體30之結合開孔31的位置,而任一該固定翼50的一端係垂直連接於該矩形本體30長側邊,其另一端係朝遠離該矩形本體30之底面303的方向延伸一預定距離,並與該等結合翼40呈反方向設置。更佳地,該二固定翼50的另一端係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而彼此靠近(在此係舉例其彎折角度的較佳角度為介於30度至150度之間,而其最佳角度為介於60度至120度之間,本實施例中所舉例的角度係為90度),進而形成扣設的技術功效。
請再參閱第7至9圖,而任一該第二結合構件20A具有一矩形本體30A(在此舉例為板型體)、二結合翼40A以及二固定翼50A。而該矩形本體30A係具有一頂面301A、一底面303A以及穿設於該頂面301A與該底面303A的一結合開孔31A,而該結合開孔31位於該矩形本體30A中心的位置。
而該二結合翼40A係相對設置於該矩形本體30A之頂面301A的右邊,進而形成一對該結合翼40A;而任一該結合翼40A的一端係垂直連接於該矩形本體30A的長側邊,並與該矩形本體30A之頂面301A二者之間形成間隙進而定義為一限位部41A,較佳地,任一該限位部41A的係朝該矩形本體30A之短側邊的方向凹設一預定距離後而形成間隙;其中,該矩形本體30A右邊的該二相對設置的結合翼40A的另一端皆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而彼此靠近(在此係舉例其彎折角度的較佳角度為介於80度至100度之間,而其最佳角度為90度)。
而該二固定翼50A係相對設置於該矩形本體30A之底面303A,並位於該矩形本體30A之長側邊的二側,且鄰近於該矩形本體30A之結合開孔31A的位置。較佳地,而任一該固定翼50A的一端係垂直連接於該矩形本體30A長側邊,其另一端係係朝遠離該矩形本體30A之底面303A的方 向延伸一預定距離,並與該二結合翼40A呈反方向設置。更佳地,該二固定翼50A的另一端係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而彼此靠近(在此係舉例其彎折角度的較佳角度為介於30度至150度之間,而其最佳角度為介於60度至120度之間,本實施例中所舉例的角度係為90度),進而形成用以扣設的技術功效。
而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揭露之一種適合裝設太陽能板的組件總成10,其組裝時的步驟如下:請先一併參閱第1至5、7及8圖當欲進行組裝太陽能板時,係先將該二支撐件13並排且為間隔設置,使得任一該支撐件13之C型槽口131朝著上方設置;接著,於任一該支撐件13的兩端係各別設置一該第二結合構件20A,使得任一該第二結合構件20A之該二固定翼50A跨設於該支撐件13之C型槽口131後而用以夾設該支撐件13;接著,於任一該支撐件13係更設置一該第一結合構件20且介於該二第二結合構件20A之間,使得該第一結合構件20之該二固定翼50跨設於該支撐件13之C型槽口131後而得夾設於該支撐件13。
承上,請再一併參閱第1至3圖,接著,再將其中一該外框11的一長側邊相交於該二支撐件13,並設置於該二第一結合構件20之矩形本體30之上,使得該外框11之卡合部113經嵌設而卡合限位於該第一結合構件20之左邊該結合翼40的該限位部41中。此時,亦使得其中一該外框11的另一長側邊相交於該二支撐件13,並設置於其中的該二第二結合構件20A之矩形本體30A之上,同樣亦使得該外框11之卡合部113經嵌設而卡合限位於該二第二結合構件20A之結合翼40A的該限位部41A的位置。
承上,接著,再將另一該外框11的一長側邊相交於該二支撐件13,並設置於該二第一結合構件20之矩形本體30之上,此時,由於該二外框11彼此之間形成該間隙111的關係,係使得另一該外框11的該卡合部 113得於該間隙111中進行微調,並經嵌設後而卡合限位於該第一結合構件20之右邊該結合翼40的該限位部41中。此時,亦使得另一該外框11的另一長側邊相交於該二支撐件13,並設置於另該二第二結合構件20A之矩形本體30A之上,同樣地,亦使得該外框11之卡合部113經嵌設而卡合限位於另該二第二結合構件20A之結合翼40A的該限位部41A的位置。
承上,請再一併參閱第4圖,接著,再將該二第一結合主片21各別設置於該二相鄰外框11上,並使得任一該第一結合主片21之該二壓合翼213各別壓合於該二相鄰外框11的位置;接著,再將該二第一結合副片23各別設置於該二第一結合構件20之矩形本體30的下方,並使得任一該第一結合主片21之開孔211正對應於該第一結合構件20之結合開孔31以及該第一結合副片23之開孔231;最後,再藉由一鎖固件25經同時穿設於該第一結合主片21之開孔211、該第一結合構件20之結合開孔31與該第一結合副片23之開孔231後而鎖合固定。
承上,請再一併參閱第7圖,接著,再將該等第二結合主片21A各別設置於該等外框11相對的另一長側邊,並使得任一該第二結合主片21A之壓合翼213A各別壓合於該外框11相對的另一長側邊的位置;接著,再將該等第二結合副片23A各別設置於該等第二結合構件20A之矩形本體30A的下方,並使得任一該第二結合主片21A之開孔211A正對應於該第二結合構件20A之結合開孔31A以及該第二結合副片23A之開孔231A;最後,再藉由一該鎖固件25經同時穿設於該第二結合主片21A之開孔211A、該第一結合構件20A之結合開孔31A與該第二結合副片23A之開孔231A後而鎖合固定。
綜上,即完成本創作第一較佳實施例所欲主張之技術特徵及其組裝時之技術功效;較佳地,該組件總成10之該等部件係可配合欲裝 設太陽能板的尺寸大小進行調整與增減,而於本實施例中所舉例的數量係非用以限制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所欲主張之技術特徵,合先敘明。
綜前所述,而本創作所兼備的優點有:
其一、本創作具有可隨設計者的意向或者當時欲組設時的現況,例如:實際欲進行裝設太陽能板及其框件的長度、寬度、緊接距離等量化數據,進一步地調整該二外框11、該等第一結合構件20與該等第二結合構件20A位於任一該支撐件13的位置後,最後再進行組設的技術功效。
其二、本創作具有便於組設太陽能板之該等外框11的技術功效。意即,當該二相鄰外框11的同一長側邊欲同時進行組裝時,係於該二外框11彼此之間所形成的該間隙111並經抵靠於該第一結合構件20之矩形本體30上進行位移後,隨即,再各別卡合限位於該第一結合構件20之左邊、右邊的該結合翼40之限位部41中;緣此,不必再如同習知技術,必須藉由外部的治具輔助始能進行後續的組裝工序。
請參閱第10圖,乃本創作第二較佳實施例所揭露之另一種之一種適合裝設於太陽能板(圖中未式)組件總成的一第一結合構件20B,其主要結構係概同於前揭第一較佳實施例,意即,該第一結合構件20B係具有一矩形本體30B(在此係舉例為板型體)、四個結合翼40B以及二固定翼50B;而該矩形本體30B係具有一頂面301B、一底面303B以及穿設於該頂面301B與該底面303B的一結合開孔31B,而該結合開孔31B係位於該矩形本體30B中心的位置;而任一該結合翼40B的一端係垂直連接於該矩形本體30B之頂面301B且位於長側邊,並與該矩形本體30B之頂面301B二者之間形成間隙進而定義為一限位部41B。
而於本實施例中,其不同之處在於,任一該結合翼40B與該本體30B的連接處係設有三個強化凸垣43B,用以強化該第一結合構件20B 於組設時的強度。較佳地,該等強化凸垣43B係皆自任一該結合翼40B與該本體30B的連接處的內表面凸設而形成。
請參閱第11圖,乃本創作第三較佳實施例所揭露之另一種之一種適合裝設於太陽能板(圖中未式)組件總成的一第二結合構件20C,其主要結構係概同於前揭第一、第二較佳實施例,意即,該第二結合構件20C係具有一矩形本體30C(在此係舉例為板型體)、一結合翼40C以及一固定翼50C;而該矩形本體30C係具有一頂面301C、一底面303C以及穿設於該頂面301C與該底面303C的一結合開孔31C,而該結合開孔31C係位於該矩形本體30C中心的位置。
而於本實施例中,其不同之處在於,該結合翼40C的一端係垂直連接於該矩形本體30C的一長側邊,並與該矩形本體30C之頂面301C二者之間形成間隙進而定義為一限位部41C。而該固定翼50C的一端係垂直連接於該矩形本體30C的另一長側邊,且其另一端係朝遠離該矩形本體30C之底面303C的方向延伸一預定距離,並與該二結合翼40C呈反方向設置。

Claims (9)

  1. 一種結合構件,其包含:一本體以及至少一結合翼;而該至少一結合翼的一端係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與該本體之間形成一限位部;而該至少一結合翼的另一端係朝該本體的方向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
  2.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結合構件,其更包含至少一固定翼,其一端係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與該至少一結合翼的同一側相鄰設置;其中,該至少一固定翼的另一端係朝遠離該本體的方向延伸,且與該至少一結合翼呈相反方向設置。
  3.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結合構件,其中,該至少一結合翼與該本體的連接處係設有至少一強化凸垣。
  4.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結合構件,其更包含至少一固定翼,其一端係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對應於該至少一結合翼的一側相對設置;其中,該至少一固定翼的另一端係朝遠離該本體的方向延伸,且與該至少一結合翼呈相反方向設置。
  5.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結合構件,其中,該至少一結合翼與該本體的連接處係設有至少一強化凸垣。
  6. 一種結合構件,其包含:一本體以及至少一對結合翼;而任一該結合翼的一端係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與該本體之間形成一限位部;而任一該結合翼的另一端係朝該本體的方向呈一預定角度的彎折。
  7.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結合構件,其更包含至少一固定翼,其一端係連接於該本體的長側邊,並與任一該結合翼的同一側相鄰設置;其中,該至少一固定翼的另一端係朝遠離該本體的方向延伸,且與任一該結合翼呈相反方向設置。
  8.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結合構件,其中,任一該結合翼與該本體的連接處係設有至少一強化凸垣。
  9. 依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8項其中任何一項所述之結合構件,其中,該該本體係穿設有一結合開孔。
TW107204620U 2018-04-10 2018-04-10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TWM5642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4620U TWM564288U (zh) 2018-04-10 2018-04-10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204620U TWM564288U (zh) 2018-04-10 2018-04-10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4288U true TWM564288U (zh) 2018-07-21

Family

ID=636415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4620U TWM564288U (zh) 2018-04-10 2018-04-10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64288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167B (zh) * 2018-04-10 2020-03-21 鼎立合成金屬有限公司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TWD203831S (zh) 2019-08-06 2020-04-11 鼎立合成金屬有限公司 結合構件之部分
TWI707112B (zh) * 2019-11-05 2020-10-11 鼎立合成金屬有限公司 光電板安裝系統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89167B (zh) * 2018-04-10 2020-03-21 鼎立合成金屬有限公司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TWD203831S (zh) 2019-08-06 2020-04-11 鼎立合成金屬有限公司 結合構件之部分
TWI707112B (zh) * 2019-11-05 2020-10-11 鼎立合成金屬有限公司 光電板安裝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64288U (zh)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US10617203B2 (en) Modular cabinet and connector module thereof
WO2009137417A1 (en) Modular building structure
WO2014135065A1 (zh) 吊顶轻钢副龙骨及异型吊顶中装配吊顶轻钢副龙骨的方法
WO2020238152A1 (zh) 一种板材插接边结构及插接组件以及组装方法
KR101089092B1 (ko) 컨트롤 캐비닛용 프레임
TWI689167B (zh) 太陽能板之結合構件
WO2012055210A1 (zh) 太阳能电池板边框固定连接件
CN212715634U (zh) 一种移动房屋用墙板
CN210917770U (zh) 装配式壁板的连接结构
CN210508180U (zh) 一种装配式快装龙骨装置
TWM592624U (zh) 太陽能板之結合組件
CN112252707A (zh) 模板组合
CN218437637U (zh) 一种龙骨及墙体安装框架结构
CN216239512U (zh) 适用于阴角的固定结构件、装配式墙体、装配式结构体
CN215054052U (zh) 一种简易复合板房阴阳角节点结构
TWM556759U (zh) 快速扣接組合之建築物主結構體
CN211690890U (zh) 墙角连接件
CN214144510U (zh) 一种土字型板材衔接型材
CN218437638U (zh) 一种连接卡件及墙体安装框架结构
JP3571913B2 (ja) 柱と梁の接合構造、梁と梁の接合構造、建物ユニット、ユニット建物及び建物
CN218643562U (zh) 一种外防护钣金房主体骨架上应用的t形连接组件
CN212670843U (zh) 一种三角形异型截面构件
CN217871189U (zh) 一种装配式双空腔隔墙用支撑卡件结构
CN212866552U (zh) 一种铝板安装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