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4247U -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 Google Patents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64247U TWM564247U TW107205327U TW107205327U TWM564247U TW M564247 U TWM564247 U TW M564247U TW 107205327 U TW107205327 U TW 107205327U TW 107205327 U TW107205327 U TW 107205327U TW M564247 U TWM564247 U TW M564247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wing
- hook
- fastening surface
- engag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一種薄型化字鍵,包含一底板、一鍵帽,及一安裝在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的雙蹺板型支撐機構。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包括藉由一卡勾單元彼此組接的一左翼及一右翼,且該左翼與該右翼樞置在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該卡勾單元具有分別設置於該左翼、該右翼的兩個左卡勾件、兩個右卡勾件。該等左卡勾件與該等右卡勾件之間形成交錯嚙合且相互卡勾,不僅能預組立以提高組裝效率,而且該左翼與該右翼也能分別在一轉動幅度內轉動且轉動的角度為實質相同,使得該鍵帽能順暢且水平地上升及下降。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支撐機構及採用該支撐機構的按鍵,特別是指一種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參閱圖1與圖2,習知一按鍵100包括安裝在一底板110與一鍵帽120之間的一升降支撐單元130。該升降支撐單元130具有二連接構件131。每一連接構件131具有一連接兩個臂部132的連接塊133,及二分別設置於該連接塊133兩端並安裝於該底板110的滑動軸134。每一臂部132具有一臂本體135、一設置於該臂本體135側面且用以樞置於該鍵帽120底面的轉動支軸136,及一設置於該壁本體135一端的齒件137。當組裝完成,該等連接構件131的齒件137彼此對應嚙合而形成一齒輪鉸鍊(gear hinge)結構,使得該等連接構件131能相互帶動,讓該鍵帽120保持水平地上下移動。
然而,該等齒件137僅是彼此搭靠在一起而容易分離,使得該升降支撐單元130無法進行預組立(Pre-assemble)作業,組裝效率難以提升。此外,該等齒件137所構成的該齒輪鉸鍊結構不能獨立控制該等連接構件131的擺動角度,進而調整該鍵帽120上下移動進程,必須還得藉由其他組件輔助或結構限制,增加整體結構的複雜度。
因此,本新型之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能解決習知升降支撐單元問題的雙蹺板型支撐機構。
於是,本新型雙蹺板型支撐機構適用於安裝連接在一底板與一鍵帽之間,使該鍵帽可相對於該底板在一遠離該底板的上升位置與一鄰近該底板的下降位置之間移動。
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包含一左翼、一右翼,及一卡勾單元。
該左翼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兩支相間隔的左搖臂,及分別沿前後方向設置於該等左搖臂的兩支左支軸、兩支左樞軸。每一支左搖臂具有以各別的該左支軸為界的一左樞接段及一左卡合段。每一支左樞軸設置於各別的該左樞接段。
該右翼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兩支相間隔的右搖臂,及分別沿前後方向設置於該等右搖臂的兩支右支軸、兩支右樞軸。每一支右搖臂具有以各別的該右支軸為界的一右樞接段及一右卡合段。每一支右樞軸設置於各別的該右樞接段。
該卡勾單元包括兩個左卡勾件及兩個右卡勾件。該等左卡勾件分別設置於該左翼的兩左卡合段。每一個左卡勾件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左扣合面與一第二左扣合面。該等右卡勾件分別設置於該右翼的兩右卡合段。每一個右卡勾件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右扣合面與一第二右扣合面。
此外,本新型之另一目的,即在提供一種採用上述雙蹺板型支撐機構,以解決習知按鍵問題的薄型化字鍵。
因此,本新型薄型化字鍵包含一底板、一設置於該底板頂端的鍵帽,及上述雙蹺板型支撐機構。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安裝連接在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使該鍵帽可相對於該底板在一遠離該底板的上升位置與一鄰近該底板的下降位置之間移動。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藉由該等左卡勾件與該等右卡勾件之間形成交錯嚙合且相互卡勾,使得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能進行預組立作業,以提升組裝效率。此外,透過該等左卡勾件與該等右卡勾件之間交錯嚙合產生極限位置,亦即該上升位置與該下降位置,所以能依使用需求調整該鍵帽上下移動進程,而不需其他組件輔助,有效降低整體結構的複雜度。另外,該鍵帽在該上升位置與該下降位置之間移動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與相對應的第二右扣合面相互推抵,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與相對應的第二左扣合面相互推抵,使得該左翼與該右翼能分別轉動實質相同的角度。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新型進行詳細說明,在本新型被詳細描述之前,應當注意在以下的說明內容中所使用的相對位置用語,例如“前”、“後”、“左”、“右”、“頂”、“底”,是以各圖所示方位暨正常使用方位為基準,且類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編號來表示。
參閱圖3,本新型薄型化字鍵的一第一實施例包含一底板10、一電路板20、一絕緣薄膜30、一彈性件40、一鍵帽50,及一雙蹺板型支撐機構60。
該底板10包括朝向頂側成型的兩個相間隔的左樞耳11與兩個相間隔的右樞耳12。每一個左樞耳11具有一朝向左側開放的左樞孔111,每一個右樞耳12具有一朝向右側開放的右樞孔121。
該電路板20安裝在該底板10的頂側且具有兩個穿孔21,以供該等左樞耳11與該等右樞耳12通過。其中,該電路板20可為薄膜電路板或印刷電路板。值得一提的是,在該電路板20上也可以設置多個與該電路板20電連接的發光元件22,使得該等發光元件22所發出的光線能由該鍵帽50下方向上透出。
該絕緣薄膜30安裝在該電路板20的頂側,並具有兩個穿孔31,以供該等左樞耳11與該等右樞耳12通過。
該彈性件40可安裝在該絕緣薄膜30與該鍵帽50之間,或是省略該絕緣薄膜30而安裝在該電路板20與該鍵帽50之間,並且可藉由其回復彈力使該鍵帽50具備恆朝向遠離該底板10方向移動的趨勢。其中,該彈性件40可為橡膠製品或彈簧等具有回復彈力的元件。
該鍵帽50包括一本體51,及設置於該本體51底面的兩個相間隔的左樞塊52與兩個相間隔的右樞塊53。
參閱圖3至圖6,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60安裝連接在該底板10與該鍵帽50之間,使該鍵帽50可相對於該底板10在一個遠離該底板10的上升位置(如圖7),與一個鄰近該底板10的下降位置(如圖8)之間移動。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60包括一左翼61、一右翼62,及一卡勾單元70。
該左翼61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兩支相間隔的左搖臂611、分別沿前後方向設置於該等左搖臂611並分別可轉動地樞置於該等左樞孔111的兩支左支軸612、分別設置於該等左搖臂611並分別可轉動地樞置於該兩左樞塊52的兩支左樞軸613,及分別沿頂底方向貫穿該等左搖臂611的兩個穿孔614。每一支左搖臂611以各別的該左支軸612為界,區分為一左樞接段615及一左卡合段616。該等左支軸612分別位於該等穿孔614內。每一支左樞軸613設置在各別的該左樞接段615上。
該右翼62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兩支相間隔的右搖臂621、分別沿前後方向設置於該等右搖臂621並分別可轉動地樞置於該等右樞孔121的兩支右支軸622、分別設置於該等右搖臂621並分別可轉動地樞置於該兩右樞塊53的兩支右樞軸623,及分別沿頂底方向貫穿該等右搖臂621的兩個穿孔624。每一支右搖臂621以各別的該右支軸622為界,區分為一右樞接段625及一右卡合段626。該等右支軸622分別位於該等穿孔624內。每一支右樞軸623設置在各別的該右樞接段625上。
可以理解的是,也可以將該等左支軸612分別設置在該等左搖臂611的外側面,將該等右支軸622分別設置於該等右搖臂621的外側面。如此,即可以省略該等穿孔614、624,並且同樣可以讓該等左支軸612分別對應樞置於該等左樞孔111,該等右支軸622分別對應樞置於該等右樞孔121。
該卡勾單元70具有兩個分別設置於該等左卡合段616的左卡勾件71,及兩個分別設置於該等右卡合段626的右卡勾件72。
每一個左卡勾件71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左扣合面711與一第二左扣合面712、二左凹槽713,及二左凸塊714。其中,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711具有一左凹扣區715,及一左凸扣區716。該左凹扣區715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該左凸扣區716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其中一左凹槽713為凹陷於該左凹扣區715,其中一左凸塊714為凸起於該左凸扣區716。另外,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712具有一左凹扣區717、一左凸扣區718,及一介於該左凹扣區717與該左凸扣區718之間的轉角線719。該左凹扣區717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該左凸扣區718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該左凹扣區717與該左凸扣區718以該轉角線719為界相夾一角度。其中另一左凹槽713為凹陷於該左凹扣區717,其中另一左凸塊714為凸起於該左凸扣區718。
每一個右卡勾件72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右扣合面721與一第二右扣合面722、二右凹槽723,及二右凸塊724。其中,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721具有一右凹扣區725,及一右凸扣區726。該右凹扣區725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該右凸扣區726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其中一右凹槽723為凹陷於該右凹扣區725,其中一右凸塊714為凸起於該右凸扣區726。另外,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722具有一右凹扣區727、一右凸扣區728,及一介於該右凹扣區727與該右凸扣區728之間的轉角線729。該右凹扣區727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該右凸扣區728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該右凹扣區727與該右凸扣區728以該轉角線729為界相夾該角度。其中另一右凹槽723為凹陷於該右凹扣區727,其中另一右凸塊724為凸起於該右凸扣區728。
並且,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711上的左凸塊714能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第二右扣合面722上的右凹槽723;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722上的右凸塊724能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第一左扣合面722上的左凹槽713;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712上的左凸塊714能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第一右扣合面721上的右凹槽723;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721上的右凸塊724能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第二左扣合面712上的左凹槽713。
進一步來看,在本實施例中,該等第一左扣合面711分別在該等第二左扣合面712的外側,該等第二右扣合面722分別在該等第一右扣合面721的外側。但不應限於此,該等第一左扣合面711也能在該等第二左扣合面712的內側,該等第二右扣合面722也能在該等第一右扣合面721的內側。此外,在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711上的左凸塊714,及在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721上的右凸塊724概呈半圓柱形;在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712上的左凸塊714,及在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722上的右凸塊724概呈三角柱形;在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711上的左凹槽713,及在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721上的右凹槽723的橫截面概呈矩形;在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712上的左凹槽713,及在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722上的右凹槽723的橫截面概呈半圓柱形。
藉此,本實施例的組裝步驟如下:首先,將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沿左右方向水平對接,直到該等左凸塊714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右凹槽723,該等右凸塊724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左凹槽713。此時,該等左卡勾件71與該等右卡勾件72之間形成交錯嚙合且相互卡勾,讓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不易分離,以達成預組立的效果。接著,將該左翼61往靠近該底板10的方向移動,並讓該等左樞耳11分別插入該等穿孔614中,再將該左翼61往右端移動,使該等左支軸612分別對應嵌進該等左樞孔111。如此一來,該等左支軸612便能樞置於該等左樞孔111,該左翼61即可繞該等左支軸612所成之軸線相對於該底板10轉動。最後,將該右翼62往靠近該底板10的方向移動,並讓該等右樞耳12分別插入該等穿孔624中,再將該右翼62往左端移動,使該等右支軸622分別對應嵌進該等右樞孔121。如此一來,該等右支軸622便能樞置於該等右樞孔121,該右翼62即可繞該等右支軸622所成之軸線相對於該底板10轉動。
值得一提的是,參閱圖7、圖8及圖4至圖6,當該鍵帽50由該上升位置移動至該下降位置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711向上推抵相對應的第二右扣合面722,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721向上推抵相對應的第二左扣合面712,直到其中一個在該等第一左扣合面711上的左凸塊714完全嵌入其所對應的第二右扣合面722上的右凹槽723,又或者是其中一個在該等第一右扣合面721上的右凸塊724完全嵌入其所對應的第二左扣合面712上的左凹槽713,即構成死點,此時該鍵帽50位於該下降位置。參閱圖8、圖7及圖4至圖6,當該鍵帽50由該下降位置移動至該上升位置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712向下推抵相對應的第一右扣合面721,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722向下推抵相對應的第一左扣合面711,直到其中一個在該等第二左扣合面711上的左凸塊714完全嵌入並勾抵於其所對應的第一右扣合面721上的右凹槽723,又或者是其中一個在該等第二右扣合面721上的右凸塊724完全嵌入並勾抵於其所對應的第一左扣合面712上的左凹槽713,即構成死點,此時該鍵帽50位於該上升位置。如此一來,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便能分別在一相等於該角度的轉動幅度內轉動,而且各別轉動的角度為實質相同。
另外,由於該等轉角線719、729是如同槓桿支點般恆分別抵靠於其所對應的第一左扣合面711或第一右扣合面721上,所以在該左卡勾件71與該右卡勾件72相對轉動的過程中,因為該等元件之間的接觸面積減少而能有效地降低摩擦力,使得該鍵帽50能更平穩順暢地移動在該上升位置與該下降位置之間移動。
此外,對於該等左凹槽713、該等左凸塊714、該等右凹槽723,及該等右凸塊724的實施態樣,並不限於本實施例所呈現。
因此,參閱圖9,本新型薄型化字鍵的一第二實施例包含一底板10、一電路板20、一彈性件40、一鍵帽50,及一雙蹺板型支撐機構60’。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60’包括一左翼61、一右翼62,及一卡勾單元70’。該鍵帽50可相對於該底板10在一個遠離該底板10的上升位置(如圖12),與一個鄰近該底板10的下降位置(如圖13)之間移動。
其中,本實施例中不僅省略該第一實施例中的絕緣薄膜30,使得該彈性件40能直接貼附在該電路板20上。並且,主要的技術差異在於該卡勾單元70’,所以以下將只針對該卡勾單元70’的結構及作動關係進行闡述。
參閱圖9至圖11,該卡勾單元70’具有兩個分別設置於該等左卡合段616的左卡勾件71’,及兩個分別設置於該等右卡合段626的右卡勾件72’。
每一個左卡勾件71’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左扣合面711’與一第二左扣合面712’、二左凹槽713’,及二左凸塊714’。其中,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711’具有一左凹扣區715’,及一左凸扣區716’。該左凹扣區715’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該左凸扣區716’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其中一左凹槽713’為凹陷於該左凹扣區715’,其中一左凸塊714’為凸起於該左凸扣區716’。另外,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712’具有一左凹扣區717’,及一左凸扣區718’。該左凹扣區717’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該左凸扣區718’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其中另一左凹槽713’為凹陷於該左凹扣區717’,其中另一左凸塊714’為凸起於該左凸扣區718’。
每一個右卡勾件72’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右扣合面721’與一第二右扣合面722’、二右凹槽723’,及二右凸塊724’。其中,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721’具有一右凹扣區725’,及一右凸扣區726’。該右凹扣區725’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該右凸扣區726’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其中一右凹槽723’為凹陷於該右凹扣區725’,其中一右凸塊714’為凸起於該右凸扣區726’。另外,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722’具有一右凹扣區727’及一右凸扣區728’。該右凹扣區727’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該右凸扣區728’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其中另一右凹槽723’為凹陷於該右凹扣區727’,其中另一右凸塊724’為凸起於該右凸扣區728’。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個左凸塊714’及每一個右凸塊724’的態樣為具有圓弧導角的矩形柱體;每一個左凹槽713’及每一個右凹槽723’的橫截面概呈矩形。並且,該等第一左扣合面711’與該等第二左扣合面712為沿前後方向交錯排列,該等第二右扣合面722與該等第一右扣合面721為沿前後方向交錯排列。
藉此,參閱圖12、圖13及圖9至圖11,當該鍵帽50由該上升位置移動至該下降位置的過程中,該等左卡勾件71’與該等右卡勾件72’之間同樣會在該上升位置與該下降位置產生卡掣,使得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分別在一轉動幅度內轉動,而且各別轉動的角度為實質相同。另外,本實施例相較於該第一實施例,不僅結構更為簡單,而且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除了沿左右方向水平對接的方式之外,還能採用沿前後方向水平卯接的方式,增加組裝方式上的彈性。
此外,上述實施例的卡勾單元70、70’是採用分別朝上或朝下的凸塊,對應嵌入凹槽中,以將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相互卡勾組合。但是,其實該卡勾結構也能轉個方向,改為將沿前後方向凸出的凸塊,對應嵌入凹槽中,並且還能讓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相互轉動。
因此,參閱圖14,本新型薄型化字鍵的一第三實施例包含一底板10、一電路板20、一絕緣薄膜30、一彈性件40、一鍵帽50,及一雙蹺板型支撐機構80。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80包括一左翼61、一右翼62,及一卡勾單元90。該鍵帽50可相對於該底板10在一個遠離該底板10的上升位置(如圖18),與一個鄰近該底板10的下降位置(如圖19)之間移動。
其中,由於僅有該卡勾單元90與前述實施例有所差異,所以將只針對差異處進行說明。
參閱圖14至圖17,該卡勾單元90具有兩個分別設置於該等左卡合段616的左卡勾件91,及兩個分別設置於該等右卡合段626的右卡勾件92。
每一個左卡勾件91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左扣合面911與一第二左扣合面912,及上下交疊的一上左卡扣板913與一下左卡扣板914。其中,該上左卡扣板913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上左階塊931、一第二上左階塊932及一第三上左階塊933。該第一上左階塊931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該第三上左階塊933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該下左卡扣板914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下左階塊934及一第二下左階塊935。該第一下左階塊934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該第二下左階塊935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616。該第三上左階塊933的長度小於該第一下左階塊934且彼此上下疊合並共同形成一左容置空間915。該第二上左階塊932與該第二下左階塊935上下疊合。該第一左扣合面911形成於該第一下左階塊934的頂面,該第二左扣合面912形成於該第一上左階塊931的底面。並且,每一個左卡勾件91的第一左扣合面911與第二左扣合面912為沿左右方向排列。
每一個右卡勾件92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右扣合面921與一第二右扣合面922,及上下交疊的一上右卡扣板923與一下右卡扣板924。其中,該上右卡扣板923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上右階塊941、一第二上右階塊942及一第三上右階塊943。該第一上右階塊941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該第三上右階塊943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該下右卡扣板924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下右階塊944及一第二下右階塊945。該第一下右階塊944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該第二下右階塊945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626。該第三上右階塊943的長度小於該第一下右階塊944且彼此上下疊合並共同形成一右容置空間925。該第二上右階塊942與該第二下右階塊945上下疊合。該第一右扣合面921形成於該第一下右階塊945的頂面,該第二右扣合面922形成於該第一上右階塊941的底面。並且,每一個右卡勾件92的第一右扣合面921與第二右扣合面922為沿左右方向排列。
藉此,本實施例的組裝步驟如下:首先,將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沿前後方向水平對接,直到該第一上左階塊931嵌設於該右容置空間925中,或該第一上右階塊941嵌設於該左容置空間中915中。此時,該第一上左階塊931受到該第二上右階塊942的卡扣,該第一上右階塊941受到該第二上左階塊932的卡扣,使得該等左卡勾件91與該等右卡勾件92之間形成交錯嚙合且相互卡勾,讓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不易分離,以達成預組立的效果。
此外,參閱圖18、圖19及圖15至圖17,當該鍵帽50由該上升位置移動至該下降位置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911向上推抵相對應的第二右扣合面922,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921向上推抵相對應的第二左扣合面912,直到其中一個第一左扣合面911完全貼合其所對應的第二右扣合面922,即構成死點,此時該鍵帽50位於該下降位置。參閱圖19、圖18及圖15至圖17,當該鍵帽50由該下降位置移動至該上升位置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912向下推抵相對應的第一右扣合面921,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922向下推抵相對應的第一左扣合面911,直到其中一個第二左扣合面911完全貼合其所對應的第一右扣合面921,即構成死點,此時該鍵帽50位於該上升位置。如此一來,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便能分別在一相等於該角度的轉動幅度內轉動,而且轉動的角度為實質相同。
綜上所述,本新型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具有如下所述之功效及優點,故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一、藉由該等左卡勾件71(71’,91)與該等右卡勾件72(72’,92)之間形成交錯嚙合且相互卡勾,使得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60(60’,80)能進行預組立作業,以提升組裝效率。
二、透過該等左卡勾件71(71’,91)與該等右卡勾件72(72’,92)之間交錯嚙合產生極限位置,亦即該上升位置與該下降位置,所以能依使用需求調整該鍵帽50上下移動進程,而不需其他組件輔助,有效降低整體結構的複雜度。
三、該鍵帽50在該上升位置與該下降位置之間移動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711(711’,911)與相對應的第二右扣合面722(722’,922)相互推抵,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721(721’,921)與相對應的第二左扣合面712(712’,912)相互推抵,使得該左翼61與該右翼62能分別轉動實質相同的角度。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底板
11‧‧‧左樞耳
111‧‧‧左樞孔
12‧‧‧右樞耳
121‧‧‧右樞孔
20‧‧‧電路板
21‧‧‧穿孔
22‧‧‧發光元件
30‧‧‧絕緣薄膜
31‧‧‧穿孔
40‧‧‧彈性件
50‧‧‧鍵帽
51‧‧‧本體
52‧‧‧左樞塊
53‧‧‧右樞塊
60,60’‧‧‧雙蹺板型支撐機構
61‧‧‧左翼
611‧‧‧左搖臂
612‧‧‧左支軸
613‧‧‧左樞軸
614‧‧‧穿孔
615‧‧‧左樞接段
616‧‧‧左卡合段
62‧‧‧右翼
621‧‧‧右搖臂
622‧‧‧右支軸
623‧‧‧右樞軸
624‧‧‧穿孔
625‧‧‧右樞接段
626‧‧‧右卡合段
70,70’‧‧‧卡勾單元
71,71’‧‧‧左卡勾件
711,711’‧‧‧第一左扣合面
712,712’‧‧‧第二左扣合面
713,713’‧‧‧左凹槽
714,714’‧‧‧左凸塊
715,715’‧‧‧左凹扣區
716,716’‧‧‧左凸扣區
717,717’‧‧‧左凹扣區
718,718’‧‧‧左凸扣區
719‧‧‧轉角線
72,72’‧‧‧右卡勾件
721,721’‧‧‧第一右扣合面
722,722’‧‧‧第二右扣合面
723,723’‧‧‧右凹槽
724,724’‧‧‧右凸塊
725,725’‧‧‧右凹扣區
726,726’‧‧‧右凸扣區
727,727’‧‧‧右凹扣區
728,728’‧‧‧右凸扣區
729‧‧‧轉角線
80‧‧‧雙蹺板型支撐機構
90‧‧‧卡勾單元
91‧‧‧左卡勾件
911‧‧‧第一左扣合面
912‧‧‧第二左扣合面
913‧‧‧上左卡扣板
914‧‧‧下左卡扣板
915‧‧‧左容置空間
92‧‧‧右卡勾件
921‧‧‧第一右扣合面
922‧‧‧第二右扣合面
923‧‧‧上右卡扣板
924‧‧‧下右卡扣板
925‧‧‧右容置空間
931‧‧‧第一上左階塊
932‧‧‧第二上左階塊
933‧‧‧第三上左階塊
934‧‧‧第一下左階塊
935‧‧‧第二下左階塊
941‧‧‧第一上右階塊
942‧‧‧第二上右階塊
943‧‧‧第三上右階塊
944‧‧‧第一下右階塊
945‧‧‧第二下右階塊
11‧‧‧左樞耳
111‧‧‧左樞孔
12‧‧‧右樞耳
121‧‧‧右樞孔
20‧‧‧電路板
21‧‧‧穿孔
22‧‧‧發光元件
30‧‧‧絕緣薄膜
31‧‧‧穿孔
40‧‧‧彈性件
50‧‧‧鍵帽
51‧‧‧本體
52‧‧‧左樞塊
53‧‧‧右樞塊
60,60’‧‧‧雙蹺板型支撐機構
61‧‧‧左翼
611‧‧‧左搖臂
612‧‧‧左支軸
613‧‧‧左樞軸
614‧‧‧穿孔
615‧‧‧左樞接段
616‧‧‧左卡合段
62‧‧‧右翼
621‧‧‧右搖臂
622‧‧‧右支軸
623‧‧‧右樞軸
624‧‧‧穿孔
625‧‧‧右樞接段
626‧‧‧右卡合段
70,70’‧‧‧卡勾單元
71,71’‧‧‧左卡勾件
711,711’‧‧‧第一左扣合面
712,712’‧‧‧第二左扣合面
713,713’‧‧‧左凹槽
714,714’‧‧‧左凸塊
715,715’‧‧‧左凹扣區
716,716’‧‧‧左凸扣區
717,717’‧‧‧左凹扣區
718,718’‧‧‧左凸扣區
719‧‧‧轉角線
72,72’‧‧‧右卡勾件
721,721’‧‧‧第一右扣合面
722,722’‧‧‧第二右扣合面
723,723’‧‧‧右凹槽
724,724’‧‧‧右凸塊
725,725’‧‧‧右凹扣區
726,726’‧‧‧右凸扣區
727,727’‧‧‧右凹扣區
728,728’‧‧‧右凸扣區
729‧‧‧轉角線
80‧‧‧雙蹺板型支撐機構
90‧‧‧卡勾單元
91‧‧‧左卡勾件
911‧‧‧第一左扣合面
912‧‧‧第二左扣合面
913‧‧‧上左卡扣板
914‧‧‧下左卡扣板
915‧‧‧左容置空間
92‧‧‧右卡勾件
921‧‧‧第一右扣合面
922‧‧‧第二右扣合面
923‧‧‧上右卡扣板
924‧‧‧下右卡扣板
925‧‧‧右容置空間
931‧‧‧第一上左階塊
932‧‧‧第二上左階塊
933‧‧‧第三上左階塊
934‧‧‧第一下左階塊
935‧‧‧第二下左階塊
941‧‧‧第一上右階塊
942‧‧‧第二上右階塊
943‧‧‧第三上右階塊
944‧‧‧第一下右階塊
945‧‧‧第二下右階塊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一習知按鍵的分解立體圖; 圖2是該習知按鍵的組合剖視圖; 圖3是一分解立體圖,顯示本新型薄型化字鍵的一第一實施例; 圖4是一局部分解立體圖,顯示該第一實施例的一雙蹺板型支撐機構; 圖5是一局部分解立體圖,顯示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之另一視角; 圖6是一局部組合立體圖,顯示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與一底板的組合狀態; 圖7是一組合剖視圖,顯示該第一實施例的一鍵帽位於一上升位置時,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的一卡勾單元的狀態; 圖8是一類似圖7的視圖,顯示該鍵帽位於一下降位置時,該卡勾單元的狀態; 圖9是一分解立體圖,顯示本新型薄型化字鍵的一第二實施例; 圖10是一局部分解立體圖,顯示該第二實施例的一雙蹺板型支撐機構; 圖11是一局部分解立體圖,顯示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之另一視角; 圖12是一組合剖視圖,顯示該第二實施例的一鍵帽位於一上升位置時,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的一卡勾單元的狀態; 圖13是一類似圖12的視圖,顯示該鍵帽位於一下降位置時,該卡勾單元的狀態; 圖14是一分解立體圖,顯示本新型薄型化字鍵的一第三實施例; 圖15是一局部分解立體圖,顯示該第三實施例的一雙蹺板型支撐機構; 圖16是一局部分解立體圖,顯示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之另一視角; 圖17是一局部組合立體圖,顯示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與一底板的組合狀態; 圖18是一組合剖視圖,顯示該第三實施例的一鍵帽位於一上升位置時,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的一卡勾單元的狀態;及 圖19是一類似圖18的視圖,顯示該鍵帽位於一下降位置時,該卡勾單元的狀態。
Claims (10)
- 一種雙蹺板型支撐機構,適用於安裝連接在一底板與一鍵帽之間,使該鍵帽可相對於該底板在一遠離該底板的上升位置與一鄰近該底板的下降位置之間移動,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包含: 一左翼,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兩支相間隔的左搖臂,及分別沿前後方向設置於該等左搖臂的兩支左支軸、兩支左樞軸,每一支左搖臂具有以各別的該左支軸為界的一左樞接段及一左卡合段,每一支左樞軸設置於各別的該左樞接段; 一右翼,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兩支相間隔的右搖臂,及分別沿前後方向設置於該等右搖臂的兩支右支軸、兩支右樞軸,每一支右搖臂具有以各別的該右支軸為界的一右樞接段及一右卡合段,每一支右樞軸設置於各別的該右樞接段;及 一卡勾單元,包括 兩個左卡勾件,分別設置於該左翼的兩左卡合段,每一個左卡勾件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左扣合面與一第二左扣合面;及 兩個右卡勾件,分別設置於該右翼的兩右卡合段,每一個右卡勾件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右扣合面與一第二右扣合面; 該等左卡勾件與該等右卡勾件之間形成交錯嚙合且相互卡勾,該左翼繞該等左支軸所成之軸線轉動,該右翼繞該等右支軸所成之軸線轉動,當該鍵帽由該上升位置移動至該下降位置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向上推抵相對應的第二右扣合面,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向上推抵相對應的第二左扣合面,直到該等左卡勾件與該等右卡勾件之間產生卡掣,當該鍵帽由該下降位置移動至該上升位置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向下推抵相對應的第一右扣合面,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向下推抵相對應的第一左扣合面,直到該等左卡勾件與該等右卡勾件之間產生卡掣,使得該左翼與該右翼能分別在一轉動幅度內轉動且轉動的角度為實質相同。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其中,每一個左卡勾件的第一左扣合面與第二左扣合面係沿前後方向排列,每一個右卡勾件的第一右扣合面與第二右扣合面係沿前後方向排列,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與其相對應的第二右扣合面彼此凹凸配合,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與其相對應的第一右扣合面彼此凹凸配合,該左翼與該右翼為沿左右方向組合。
-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其中,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與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分別具有一左凹扣區,及一左凸扣區,該左凹扣區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左凸扣區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每一個左卡勾件還具有一凹陷於該左凹扣區的左凹槽,及一凸起於該左凸扣區的左凸塊,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與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分別具有一右凹扣區,及一右凸扣區,該右凹扣區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右凸扣區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每一個右卡勾件還具有一凹陷於該右凹扣區的右凹槽,及一凸起於該右凸扣區的右凸塊,該等左凸塊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右凹槽,該等右凸塊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左凹槽。
- 如請求項3所述的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其中,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還具有一介於該右凹扣區與該右凸扣區之間的轉角線,該右凹扣區與該右凸扣區相夾一角度,當該鍵帽在該上升位置與該下降位置之間移動的過程中,該轉角線恆抵靠於其右卡勾件所對應卡勾之右卡勾件的第一左扣合面上,並且該轉動幅度實質等於該角度。
-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其中,每一個左卡勾件的第一左扣合面與第二左扣合面係沿左右方向排列,每一個右卡勾件的第一右扣合面與第二右扣合面係沿左右方向排列,該左翼與該右翼為沿前後方向組合。
- 如請求項5所述的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其中,每一個左卡勾件還具有上下交疊的一上左卡扣板及一下左卡扣板,該上左卡扣板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上左階塊、一第二上左階塊及一第三上左階塊,該第一上左階塊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第三上左階塊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下左卡扣板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下左階塊及一第二下左階塊,該第一下左階塊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第二下左階塊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第三上左階塊的長度小於該第一下左階塊且彼此上下疊合並共同形成一左容置空間,該第二上左階塊與該第二下左階塊上下疊合,該第一左扣合面形成於該第一下左階塊的頂面,該第二左扣合面形成於該第一上左階塊的底面,每一個右卡勾件還具有上下交疊的一上右卡扣板及一下右卡扣板,該上右卡扣板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上右階塊、一第二上右階塊及一第三上右階塊,該第一上右階塊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第三上右階塊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下右卡扣板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下右階塊及一第二下右階塊,該第一下右階塊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第二下右階塊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第三上右階塊的長度小於該第一下右階塊且彼此上下疊合並共同形成一右容置空間,該第二上右階塊與該第二下右階塊上下疊合,該第一右扣合面形成於該第一下右階塊的頂面,該第二右扣合面形成於該第一上右階塊的底面,該第一上左階塊嵌設於該右容置空間中且受到該第二上右階塊的卡扣,該第一上右階塊嵌設於該左容置空間中且受到該第二上左階塊的卡扣。
- 一種薄型化字鍵,包含: 一底板; 一鍵帽,設置在該底板頂端;及 一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安裝並連接在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使該鍵帽可相對於該底板在一遠離該底板的上升位置與一鄰近該底板的下降位置之間移動,該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包括 一左翼,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兩支相間隔的左搖臂,及分別沿前後方向設置於該等左搖臂的兩支左支軸、兩支左樞軸,每一支左搖臂具有以各別的該左支軸為界的一左樞接段及一左卡合段,每一支左樞軸設置於各別的該左樞接段; 一右翼,具有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彼此平行的兩支相間隔的右搖臂,及分別沿前後方向設置於該等右搖臂的兩支右支軸、兩支右樞軸,每一支右搖臂具有以各別的該右支軸為界的一右樞接段及一右卡合段,每一支右樞軸設置於各別的該右樞接段;及 一卡勾單元,具有 兩個左卡勾件,分別設置於該左翼的兩左卡合段,每一個左卡勾件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左扣合面與一第二左扣合面;及 兩個右卡勾件,分別設置於該右翼的兩右卡合段,每一個右卡勾件具有相反且交錯的一第一右扣合面與一第二右扣合面; 該等左卡勾件與該等右卡勾件之間形成交錯嚙合且相互卡勾,該左翼繞該等左支軸所成之軸線轉動,該右翼繞該等右支軸所成之軸線轉動,當該鍵帽由該上升位置移動至該下降位置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一左扣合面向上推抵相對應的第二右扣合面,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一右扣合面向上推抵相對應的第二左扣合面,直到該等左卡勾件與該等右卡勾件之間產生卡掣,當該鍵帽由該下降位置移動至該上升位置的過程中,每一個第二左扣合面向下推抵相對應的第一右扣合面,同時帶動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向下推抵相對應的第一左扣合面,直到該等左卡勾件與該等右卡勾件之間產生卡掣,使得該左翼與該右翼能分別在一轉動幅度內轉動且轉動的角度為實質相同。
- 如請求項7所述的薄型化字鍵,其中,每一個左卡勾件的第一左扣合面與第二左扣合面係沿前後方向排列且分別具有一左凹扣區,及一左凸扣區,該左凹扣區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左凸扣區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每一個左卡勾件還具有一凹陷於該左凹扣區的左凹槽,及一凸起於該左凸扣區的左凸塊,每一個右卡勾件的第一右扣合面與第二右扣合面係沿前後方向排列且分別具有一右凹扣區,及一右凸扣區,該右凹扣區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右凸扣區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每一個右卡勾件還具有一凹陷於該右凹扣區的右凹槽,及一凸起於該右凸扣區的右凸塊,該左翼與該右翼能沿左右方向組合,該等左凸塊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右凹槽,該等右凸塊分別對應卡勾於該等左凹槽。
- 如請求項8所述的薄型化字鍵,其中,每一個第二右扣合面還具有一介於該右凹扣區與該右凸扣區之間的轉角線,該右凹扣區與該右凸扣區相夾一角度,當該鍵帽在該上升位置與該下降位置之間移動的過程中,該轉角線恆抵靠於其右卡勾件所對應卡勾之右卡勾件的第一左扣合面上,並且該轉動幅度實質等於該角度。
- 如請求項7所述的薄型化字鍵,其中,每一個左卡勾件還具有上下交疊的一上左卡扣板及一下左卡扣板,該上左卡扣板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上左階塊、一第二上左階塊及一第三上左階塊,該第一上左階塊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第三上左階塊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下左卡扣板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下左階塊及一第二下左階塊,該第一下左階塊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第二下左階塊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左卡合段,該第三上左階塊的長度小於該第一下左階塊且彼此上下疊合並共同形成一左容置空間,該第二上左階塊與該第二下左階塊上下疊合,該第一左扣合面形成於該第一下左階塊的頂面,該第二左扣合面形成於該第一上左階塊的底面,每一個左卡勾件的第一左扣合面與第二左扣合面為沿左右方向排列,每一個右卡勾件還具有上下交疊的一上右卡扣板及一下右卡扣板,該上右卡扣板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上右階塊、一第二上右階塊及一第三上右階塊,該第一上右階塊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第三上右階塊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下右卡扣板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且長度依序遞減的一第一下右階塊及一第二下右階塊,該第一下右階塊鄰近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第二下右階塊遠離所對應連接的右卡合段,該第三上右階塊的長度小於該第一下右階塊且彼此上下疊合並共同形成一右容置空間,該第二上右階塊與該第二下右階塊上下疊合,該第一右扣合面形成於該第一下右階塊的頂面,該第二右扣合面形成於該第一上右階塊的底面,每一個右卡勾件的第一右扣合面與第二右扣合面為沿左右方向排列,該左翼與該右翼能沿前後方向組合,該第一上左階塊嵌設於該右容置空間中且受到該第二上右階塊的卡扣,該第一上右階塊嵌設於該左容置空間中且受到該第二上左階塊的卡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205327U TWM564247U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205327U TWM564247U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64247U true TWM564247U (zh) | 2018-07-21 |
Family
ID=63641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205327U TWM564247U (zh) | 2018-04-24 | 2018-04-24 |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6424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57467B (zh) * | 2018-04-24 | 2019-04-21 |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
CN111354592A (zh) * | 2018-12-21 | 2020-06-30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 |
-
2018
- 2018-04-24 TW TW107205327U patent/TWM564247U/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57467B (zh) * | 2018-04-24 | 2019-04-21 | 精元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
CN111354592A (zh) * | 2018-12-21 | 2020-06-30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键盘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564247U (zh) |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 |
TWI361521B (en) | Cable connector | |
TW200845503A (en) | Cable connector | |
US20130127318A1 (en) | Clamshell device | |
TWI657467B (zh) | 雙蹺板型支撐機構及薄型化字鍵 | |
TW202118119A (zh) | 電池組件 | |
TWM579312U (zh) | Pivoting mechanism and flexible electronic device | |
TW201249297A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assembly with a battery | |
JP2008280143A (ja) | ゴミ箱 | |
CN208173436U (zh) | 双跷板型支撑机构及薄型化字键 | |
WO2023160591A1 (zh) | 铰链组件和终端设备 | |
JP2002359036A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JP2014016027A (ja) | 歯車伝動装置 | |
TWI833217B (zh) | 殼體組件及包含其之電子裝置 | |
TWM531732U (zh) | 可變扭力的鉸鏈 | |
CN109753115B (zh) | 连动机构及电子装置 | |
TWI297301B (zh) | ||
CN108428574B (zh) | 双跷板型支撑机构及薄型化字键 | |
WO2016045229A1 (zh) | 一种能减少按钮行程的按钮面板装置及平板式按钮开关 | |
WO2017113496A1 (zh) | 一种角度调节装置 | |
JP5324535B2 (ja) | 錠および扉構造 | |
WO2013125590A1 (ja)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
TWI297965B (en) |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lever | |
TWI814090B (zh) | 電動機械鎖的傳動機構 | |
JP4818849B2 (ja) | 制御ボックスの安全扉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