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8109U - 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8109U
TWM538109U TW105214881U TW105214881U TWM538109U TW M538109 U TWM538109 U TW M538109U TW 105214881 U TW105214881 U TW 105214881U TW 105214881 U TW105214881 U TW 105214881U TW M538109 U TWM538109 U TW M538109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gear
gear
transmission
rotating shaf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48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ing-Yua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Gold Junper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Gold Junper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Gold Junper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148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8109U/zh
Publication of TWM538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8109U/zh

Links

Landscapes

  • Gears, Cams (AREA)

Description

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本新型是有關於一種傳動裝置,特別是指一種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現有一種工具機的傳動機構,利用二平行設置的輸出輪同時對一被傳動件進行傳動,且因為構件加工精密度之差異,或長時間傳動,導致該等輸出輪與該被傳動件之間會產生齒隙,且齒隙的產生會直接影響工具機的加工精密度。
一般用於解決齒隙的方法,如圖1所示,是將二輸出輪1的輪齒101與一被傳動件2的排齒201嚙合時,該等輪齒101與該等排齒201具有較大的咬合深度,且使得該等輪齒101與該等排齒201之間呈無齒隙狀態。雖然已解決了齒隙的問題,但是這種做法卻會讓該等輪齒101與該等排齒201之間產生較大的干涉,不僅造成傳動負載大、傳動不順暢、影響加工品質,更容易產生磨耗、影響機件的使用壽命。
因此,本新型之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調整齒隙且使機件之間的傳動順暢、提昇加工品質之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於是,本新型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可對一第一輸出輪及一與該第一輸出輪平行設置的第二輸出輪進行齒隙調整,該齒隙調整裝置包含一基座、一第一連動單元、一第二連動單元及一入力單元。該第一連動單元包括一軸設於該基座的第一轉軸及一固設於該第一轉軸的第一被動齒輪,該第一轉軸可連動該第一輸出輪。該第二連動單元平行地設置於該第一連動單元一側,並包括一軸設於該基座的第二轉軸及一固設於該第二轉軸的第二被動齒輪,該第二轉軸可連動該第二輸出輪。該入力單元設置於該第一連動單元與該第二連動單元之間,並包括一軸設於該基座且沿一軸線延伸的入力軸、一固設於該入力軸的第一傳動齒輪、一可轉動地套設於該入力軸且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一側的第二傳動齒輪、一設置於該第一傳動齒輪與該第二傳動齒輪之間的離合組及一套設於該第一傳動齒輪與該第二傳動齒輪之間的彈性件,該第一傳動齒輪恆與該第一被動齒輪保持囓合,該第二傳動齒輪可相對於該第二被動齒輪產生囓合或分離,該離合組可使該第二傳動齒輪與該第一傳動齒輪連結成一體或互相分離,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分離時,該第二傳動齒輪也與該第二被動齒輪分離,可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朝一第一方向轉動,利用該彈性件蘊藏的彈力可驅動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朝一相反於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轉動,並帶動該第二被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被動齒輪產生反向轉動。
本新型之功效在於:利用該入力單元所設置的離合組及彈性件的作用,當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轉動,再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連結成一體時,即可使該彈性件蘊藏可驅動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朝該第二方向轉動的能力,且可自動調整該第一輸出輪、第二輸出輪與一被傳動件之齒隙目的。
參閱圖2與圖5,本新型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之一實施例,可對一第一輸出輪110及一與該第一輸出輪110平行設置的第二輸出輪120進行齒隙調整,該第一輸出輪110與該第二輸出輪120同時嚙合於一被傳動件130上,該被傳動件130具有多數排齒140,該齒隙調整裝置包含一基座10、一第一連動單元20、一第二連動單元30及一入力單元40。
該基座10具有一第一側壁11、一與該第一側壁11間隔設的第二側壁12、一連接於該第一側壁11與該第二側壁12之間的周壁13,其等共同界定出一容室14,且該基座10另具有一對設置於該第一側壁11與該第二側壁12相對位置處的第一軸孔15、一對設置於該第一軸孔15一側的第二軸孔16、一對設置於該第一軸孔15與該第二軸孔16之間的中心孔17及一安裝於該第二側壁12且封設於所對應之第一軸孔15的軸孔蓋18。該軸孔蓋18具有一穿孔181。
該第一連動單元20安裝於該容室14中,並包括一軸設於該基座10之第一軸孔15中的第一轉軸21、一固設於該第一轉軸21的第一被動齒輪22及一可拆離地軸設於該基座10的鎖定件23,該第一轉軸21可連動該第一輸出輪110,並具有一可相對於該穿孔181的螺孔211。該鎖定件23軸設於該軸孔蓋18之穿孔181,且可螺鎖於該螺孔211中,並可將該第一轉軸21相對於該基座10鎖定。
配合參圖4,該第二連動單元30平行地設置於該第一連動單元20一側,並包括一軸設於該基座10之第二軸孔16中的第二轉軸31、一可滑動地套設於該第二轉軸31的第二被動齒輪32、一可將該第二被動齒輪32束固於該第二轉軸31的束緊環33及至少一可操作該束緊環33產生束緊的鎖緊元件34。該第二轉軸31可連動該第二輸出輪120且為栓槽軸,配合參圖4,該第二被動齒輪32具有一嵌套於該第二轉軸31的栓槽孔321、一圍繞於該栓槽孔321外部且沿軸向延伸的軸套部322,該軸套部322具有多數沿軸向延伸的槽道323,並利用該等槽道323而具有沿徑向收束變形的能力。該束緊環33具有一切縫331,且利用該切縫331可使該束緊環33具有沿徑向產生變形的作用,操作該等鎖緊元件34可使該束緊環33束緊於該軸套部322上。
配合參圖3,該入力單元40設置於該第一連動單元20與該第二連動單元30之間,並包括一軸設於該基座10且沿一軸線L延伸的入力軸41、一固設於該入力軸41的第一傳動齒輪42、一可轉動地套設於該入力軸41且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一側的第二傳動齒輪43、一設置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與該第二傳動齒輪43之間的離合組44、一套設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與該第二傳動齒輪43之間的彈性件45、一可沿該軸線L移動地套設於該入力軸41且位於該第二傳動齒輪43一側的定位環46及多數可使該定位環46相對於該入力軸41產生定位的鎖固件47。該第一傳動齒輪42與該第一被動齒輪22囓合,該第二傳動齒輪43可與該第二被動齒輪32囓合,該離合組44可使該第二傳動齒輪43與該第一傳動齒輪42連結成一體或互相分離,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43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分離時,可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43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朝一第一方向轉動,再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43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連結成一體時,可使該彈性件45蘊藏的彈力可驅動該第二傳動齒輪43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朝一相反於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轉動。該彈性件45為扭轉彈簧,並具有一第一端部451及一圍繞該軸線L相反於該第一端部451的第二端部452,該第一傳動齒輪42具有一第一端面421及一垂直於該第一端面421且可供該第一端部451抵止的第一擋面422,該第二傳動齒輪43具有一相對於該第一端面421的第二端面431及一垂直於該第二端面431且可供該第二端部452抵止的第二擋面432。該離合組44具有多數設置於該第一端面421的第一離合齒441及多數設置於該第二端面431且可與該等第一離合齒441互相咬合的第二離合齒442。
再如圖2及圖5所示,當本新型之齒隙調整裝置整體組配完成,或已經使用一段時間時,利用該第一輸出輪110及該第二輸出輪120同時嚙合於該被傳動件130上,且如圖7所示,該第一輸出輪110、該第二輸出輪120與該被傳動件130的排齒140之間形成有齒隙。此時,該第二被動齒輪32位於一第一位置,該第二被動齒輪32囓合於該第二傳動齒輪43,該第二傳動齒輪43透過該離合組44可與該第一傳動齒輪42連結成一體。該定位環46位於一抵止於該第二傳動齒輪43的壓制位置。
當要消除齒隙時,如圖6所示,操作者可先將該鎖定件23穿過該軸孔蓋18的穿孔181,並螺設於該第一轉軸21的螺孔211中,即可使得該第一連動單元20相對於該基座10產生定位。
接著,操作者再旋鬆該等鎖緊元件34,該第二被動齒輪32可由第一位置沿該第二轉軸31移動至一第二位置,且使該第二被動齒輪32未囓合於該第二傳動齒輪43,繼續,操作者旋鬆該等鎖固件47,且使該定位環46由抵止於該第二傳動齒輪43的壓制位置移動至一遠離於該第二傳動齒輪43的鬆脫位置,操作者再將該第二傳動齒輪43沿該軸線L朝該定位環46的方向移動,且使該離合組44的第二離合齒442與該等第一離合齒441分離。接著,操作者可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43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朝該第一方向轉動,且使該彈性件45蘊藏彈力後,再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43朝該第一傳動齒輪42位移至一中間位置,但是在該等第二離合齒442與該等第一離合齒441之間有少許間隙,且再將該定位環46先暫時鎖緊定位於該入力軸41上。
當操作者再將該第二被動齒輪32移回至第一位置,且再操作該鎖緊元件34將該束緊環33束緊於該軸套部322,且使該第二被動齒輪32相對於該第二轉軸31產生定位後,再將該鎖定件23予以拆除,此時,由於該第一連動單元20的約束力已釋除,則利用該彈性件45的回釋彈力可使該第一連動單元20與該第二連動單元30之間有反向力作用,且該反向力傳達至該第一輸出輪110、該第二輸出輪120,進而消除齒隙(見圖8)。
齒隙消除後,操作者再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43朝該第一傳動齒輪42靠移至該壓制位置,且使該等第二離合齒442與該等第一離合齒441互相咬合,即可回復成圖2與圖5的傳動狀態。
因此,本新型利用該入力單元40所設置的離合組44及彈性件45的作用,當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43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轉動,再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43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連結成一體時,即可使該彈性件45蘊藏可驅動該第二傳動齒輪43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42朝該第二方向轉動的能力,且可自動調整該第一輸出輪110、第二輸出輪120與該被傳動件130的排齒140之齒隙目的。
綜上所述,本新型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可解決齒隙的問題,且可避免該第一輸出輪110、第二輸出輪120與該被傳動件130的排齒140之間產生干涉,可減少傳動負載且傳動順暢,進而可提昇加工品質及延長機件的使用壽命,且消除齒隙之操作相當簡單,確實能達成本新型之目的。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新型之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實施之範圍,凡是依本新型申請專利範圍及專利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新型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10‧‧‧第一輸出輪
120‧‧‧第二輸出輪
130‧‧‧被傳動件
140‧‧‧排齒
10‧‧‧基座
11‧‧‧第一側壁
12‧‧‧第二側壁
13‧‧‧周壁
14‧‧‧容室
15‧‧‧第一軸孔
16‧‧‧第二軸孔
17‧‧‧中心孔
18‧‧‧軸孔蓋
181‧‧‧穿孔
20‧‧‧第一連動單元
21‧‧‧第一轉軸
211‧‧‧螺孔
22‧‧‧第一被動齒輪
23‧‧‧鎖定件
30‧‧‧第二連動單元
31‧‧‧第二轉軸
32‧‧‧第二被動齒輪
321‧‧‧栓槽孔
322‧‧‧軸套部
323‧‧‧槽道
33‧‧‧束緊環
331‧‧‧切縫
34‧‧‧鎖緊元件
40‧‧‧入力單元
41‧‧‧入力軸
42‧‧‧第一傳動齒輪
421‧‧‧第一端面
422‧‧‧第一擋面
43‧‧‧第二傳動齒輪
431‧‧‧第二端面
432‧‧‧第二擋面
44‧‧‧離合組
441‧‧‧第一離合齒
442‧‧‧第二離合齒
45‧‧‧彈性件
451‧‧‧第一端部
452‧‧‧第二端部
46‧‧‧定位環
47‧‧‧鎖固件
L‧‧‧軸線
本新型之其他的特徵及功效,將於參照圖式的實施方式中清楚地呈現,其中: 圖1是現有一種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示意圖; 圖2是本新型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的一實施例的一組合剖面圖; 圖3是該實施例的一部分立體分解圖,說明一入力單元; 圖4是該實施例的另一部分立體分解圖,說明一第二連動單元; 圖5是圖2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是該實施例之一不完整的剖視示意圖,說明操作一第二傳動齒輪; 圖7是該實施例之一齒隙調整前的示意圖;及 圖8是該實施例之一齒隙調整後的示意圖。
110‧‧‧第一輸出輪
30‧‧‧第二連動單元
120‧‧‧第二輸出輪
31‧‧‧第二轉軸
130‧‧‧被傳動件
32‧‧‧第二被動齒輪
140‧‧‧排齒
33‧‧‧束緊環
10‧‧‧基座
34‧‧‧鎖緊元件
11‧‧‧第一側壁
40‧‧‧入力單元
12‧‧‧第二側壁
41‧‧‧入力軸
13‧‧‧周壁
42‧‧‧第一傳動齒輪
14‧‧‧容室
43‧‧‧第二傳動齒輪
20‧‧‧第一連動單元
44‧‧‧離合組
21‧‧‧第一轉軸
45‧‧‧彈性件
22‧‧‧第一被動齒輪
46‧‧‧定位環
23‧‧‧鎖定件
47‧‧‧鎖固件
L‧‧‧軸線

Claims (8)

  1. 一種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可對一第一輸出輪及一與該第一輸出輪平行設置的第二輸出輪進行齒隙調整,該齒隙調整裝置包含: 一基座; 一第一連動單元,包括一軸設於該基座的第一轉軸及一固設於該第一轉軸的第一被動齒輪,該第一轉軸可連動該第一輸出輪; 一第二連動單元,平行地設置於該第一連動單元一側,並包括一軸設於該基座的第二轉軸及一固設於該第二轉軸的第二被動齒輪,該第二轉軸可連動該第二輸出輪;及 一入力單元,設置於該第一連動單元與該第二連動單元之間,並包括一軸設於該基座且沿一軸線延伸的入力軸、一固設於該入力軸的第一傳動齒輪、一可轉動地套設於該入力軸且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一側的第二傳動齒輪、一設置於該第一傳動齒輪與該第二傳動齒輪之間的離合組及一套設於該第一傳動齒輪與該第二傳動齒輪之間的彈性件,該第一傳動齒輪恆與該第一被動齒輪保持囓合,該第二傳動齒輪可相對於該第二被動齒輪產生囓合或分離,該離合組可使該第二傳動齒輪與該第一傳動齒輪連結成一體或互相分離,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分離時,該第二傳動齒輪也與該第二被動齒輪分離,可操作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朝一第一方向轉動,利用該彈性件蘊藏的彈力可驅動該第二傳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傳動齒輪朝一相反於該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轉動,並帶動該第二被動齒輪相對於該第一被動齒輪產生反向轉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其中,該第二連動單元的第二被動齒輪可由一第一位置沿該第二轉軸移動至一第二位置,該第二被動齒輪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傳動齒輪與該第一傳動齒輪連結成一體,且該第二被動齒輪囓合於該第二傳動齒輪,該第二被動齒輪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二傳動齒輪與該第一傳動齒輪分離,且該第二被動齒輪未囓合於該第二傳動齒輪。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其中,該第二連動單元的第二轉軸為栓槽軸,該第二被動齒輪具有一嵌套於該第二轉軸的栓槽孔,該第二被動齒輪還具有一沿軸向延伸的軸套部,該軸套部具有多數沿軸向延伸的槽道,該軸套部具有沿徑向收束變形的能力,該第二連動單元還包括一可套設於該軸套部的束緊環及至少一可操作該束緊環對該軸套部產生束緊的鎖緊元件,該第二被動齒輪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束緊環將該軸套部束緊定位於該第二轉軸上。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其中,該入力單元還包括一可沿該軸線移動地套設於該入力軸且位於該第二傳動齒輪一側的定位環及多數可使該定位環相對於該入力軸產生定位的鎖固件,操作該等鎖固件可使該定位環由一抵止於該第二傳動齒輪的壓制位置移動至一遠離於該第二傳動齒輪的鬆脫位置,該定位環位於該壓制位置時,該第二傳動齒輪與該第一傳動齒輪連結成一體,該定位環位於該鬆脫位置時,該第二傳動齒輪與該第一傳動齒輪互相分離。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其中,該入力單元的定位環還可由遠離於該第二傳動齒輪的鬆脫位置移動至一中間位置,在中間位置時,該等第二離合齒與該等第一離合齒之間有少許間隙。
  6. 如請求項4所述的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其中,該入力單元的第一傳動齒輪具有一第一端面,該第二傳動齒輪具有一相對於該第一端面的第二端面,該離合組具有多數設置於該第一端面的第一離合齒及多數設置於該第二端面且可與該等第一離合齒互相咬合的第二離合齒。
  7. 如請求項6所述的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其中,該入力單元的彈性件為扭轉彈簧,並具有一第一端部及一圍繞該軸線相反於該第一端部的第二端部,該第一傳動齒輪還具有一垂直於該第一端面且可供該第一端部抵止的第一擋面,該第二傳動齒輪還具有一垂直於該第二端面且可供該第二端部抵止的第二擋面。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其中,該第一連動單元還包括一可拆離地軸設於該基座的鎖定件,該鎖定件可將該第一轉軸相對於該基座鎖定。
TW105214881U 2016-09-30 2016-09-30 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TWM538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4881U TWM538109U (zh) 2016-09-30 2016-09-30 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4881U TWM538109U (zh) 2016-09-30 2016-09-30 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8109U true TWM538109U (zh) 2017-03-11

Family

ID=58774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4881U TWM538109U (zh) 2016-09-30 2016-09-30 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81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0885B (zh) * 2016-09-30 2018-04-11 Backlash adjustment device for double outpu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20885B (zh) * 2016-09-30 2018-04-11 Backlash adjustment device for double outpu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864726C (en) Multi-speed cycloidal transmission
JP5628079B2 (ja) 震動ドライバドリル
JP5403704B2 (ja) ローバックラッシュギア機構及び装置
MX2008008510A (es) Taladro de velocidades multiples y ensamble de mandril de sujecion.
EP1950453A2 (en) Epicyclic gear mechanism
TWM520962U (zh) 倍力裝置
JP2017155935A (ja) 調整装置、及び調整装置を備える弁制御デバイス
EP2403685A1 (en) Attachment mechanism for a cutting disc
US20110053728A1 (en) Multi-gear mechanism for power tools
TWI583507B (zh) Fastening wrench of the shaft fixed devic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xis of the fastening device wrench
TWI620885B (zh) Backlash adjustment device for double output transmission mechanism
TWM538109U (zh) 雙輸出傳動機構的齒隙調整裝置
JP6322988B2 (ja) 締め付け工具のトルククラッチ機構
TWI611864B (zh) 用於機械之手輪離合器
WO2018095198A1 (zh) 用于齿轮传动机构的箱体组件
EP2153937A1 (en) Locking device
JP2545309B2 (ja) 遊星歯車式の減速機
CN107956863B (zh) 双输出传动机构的齿隙调整装置
TW202003138A (zh) 可攜式帶鋸機之輔助把手定位機構
JP2007525182A (ja) 釣り用リールのためのギア変速機構
KR101746805B1 (ko) 스프링을 이용한 백래쉬가 없는 평기어 조립체
TWI705880B (zh) 修邊機之刀具深度調整裝置
TWM545651U (zh) 可快速調整及校正的雙分度盤裝置
TW202340625A (zh) 凸輪機構、凸輪機構的製造方法、凸輪軸的製造方法、nc分度盤
JP2003301892A (ja) 遊星歯車式変速装置及びそのバックラッシュ調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