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8104U - 碟盤 - Google Patents

碟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38104U
TWM538104U TW105213252U TW105213252U TWM538104U TW M538104 U TWM538104 U TW M538104U TW 105213252 U TW105213252 U TW 105213252U TW 105213252 U TW105213252 U TW 105213252U TW M538104 U TWM538104 U TW M53810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butting portion
disk
disc
holes
outer r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132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yuan-hong Wen
Original Assignee
yuan-hong W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hong Wen filed Critical yuan-hong Wen
Priority to TW1052132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38104U/zh
Publication of TWM5381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38104U/zh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Description

碟盤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碟盤。
習知煞車碟盤多為單片式,其外圈供卡鉗夾持進行煞車動作,而中央部分供與花轂連結同動,然而,此類結構中煞車產生的高熱會經由碟盤傳遞至花轂而產生不良影響。
因此,出現了一種兩件式組合煞車碟盤,係包含供與花轂連結的一內環盤與供卡鉗夾持的一外環盤,外環盤中央開有開孔供內環盤設置,兩者之間以多個定位件固定,藉以減少煞車產生高熱傳導至花轂,其中,有一類的外環盤與內環盤彼此部份相疊並以定位件同時穿過該外環盤與內環盤,如專利TW451855、TWI318188、TWM473983、TWM473984等所述者,此類結構必須於外環盤與內環盤分別穿孔,且外環盤與內環盤接觸面積仍相當大,絕熱效果不佳,此外,內、外環盤僅靠定位件來彼此固定,結構強度較弱。
除此之外,另有一種浮動式碟盤,如專利TW335113、TWI404643、TWM243588、TWM271985、TWM306566、TWM386212、TWM409216、TWM451445等所揭者,同樣具有內、外環盤,但結合的方式係於內、外環盤分別設有一凹陷處或U形部,並將兩者的凹陷處彼此相對共同圍構一穿孔,再以定位件穿於穿孔固定,此類結構雖較上段所述的結構具有較好的絕熱效果,但由於定位件夾於內、外環盤之間,熱量還是可能經由定位件傳遞至內環盤,此外,為避免內、外環盤相對旋轉,凹陷處或U形部必須特別設計而彼此卡合,一旦有尺寸上的誤差就可能造成無法使用,並且,長久使用後,凹陷處的外緣可能會嚴重磨損,影響結構強度與使用安全性。更重要的是,此類習知結構之定位件皆常態地同時抵接於內、外環盤,提供了連續之熱傳導路徑,因此絕熱效果不佳,影響剎車效果。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穎且具有進步性之碟盤,以解決上述之問題。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碟盤,保有浮動式煞車碟盤的優點,且具有極佳之結構強度以及絕佳之絕熱效果。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一種碟盤,包括:一外環盤,具有一內環邊部,該內環邊部設有一第一抵接部;一內環盤,設於該外環盤內部且與該外環盤位於同一平面上,具有一外環邊部,該外環邊部設有一與該第一抵接部徑向相對應之第二抵接部,該第一抵接部與該第二抵接部具有一厚度差;至少一定位件,具有二抵端,該二抵端夾抵於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之中厚度較大者之相對二側,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中厚度較小者與該二抵端之間存在一軸向間隙且可軸向活動於該二抵端之間。
以下僅以實施例說明本創作可能之實施態樣,然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所欲保護之範疇,合先敘明。
請參考圖1至8,其顯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本創作之碟盤包括一外環盤10、一內環盤20及至少一定位件30。
該外環盤10具有一內環邊部11,該內環邊部11設有一第一抵接部111。該內環盤20設於該外環盤10之內部且與該外環盤10位於同一平面上,該內環盤20例如是供與一花轂組接且具有一外環邊部21,該外環邊部21設有一與該第一抵接部111徑向相對應之第二抵接部211,該第一抵接部111與該第二抵接部211具有一厚度差。該至少一定位件30具有二抵端31, 32,該二抵端31, 32夾抵於該第一抵接部111及該第二抵接部211之中厚度較大者之相對二側,該第一抵接部111及該第二抵接部211中厚度較小者與該二抵端31, 32之間存在一軸向間隙40且可軸向活動於該二抵端31, 32之間。藉此,該外環盤10與該內環盤20之間在軸向上常態地具有該軸向間隙40而可有效防止該外環盤10的熱傳至該內環盤20。
在本實施例中,該第二抵接部211薄於該第一抵接部111,該碟盤包括複數該定位件30。該第一抵接部111之厚度大於1.80 ㎜且小於或等於1.90 ㎜,該第二抵接部211之厚度大於或等於1.70 ㎜且小於1.80 ㎜。該第一抵接部111包括複數徑向朝內凸伸之橋部112,該第二抵接部211包括複數徑向內凹之凹部212,該複數橋部112分別容設於該複數凹部212,該複數定位件30之抵端31, 32分別夾抵於該複數橋部112及該複數凹部212之相對二側。然,該第二抵接部亦可厚於該第一抵接部;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亦可為相對應之環狀結構,亦可以單一環形定位件夾設;該第一抵接部為凹部、該第二抵接部為凸部亦可。
詳細地說,該外環盤10之直徑為160±0.15 ㎜,該內環盤20之直徑為108±0.1 ㎜。各該橋部112包括一圓弧端113,各該圓弧端113設有一穿設孔114,各該凹部212為一圓弧凹213,該圓弧端113之半徑為3.4±0.05 ㎜,該穿設孔114之直徑為4.0±0.05 ㎜,該圓弧凹213之半徑為3.6±0.05 ㎜。該等圓弧端113之圓心1131界定一第一假想圓1132,該第一假想圓1132之直徑為100±0.05 ㎜,該等圓弧凹213之圓心2131界定一第二假想圓2132,該第二假想圓2132之直徑為100±0.05 ㎜,該第一假想圓1132與該第二假想圓2132適當地配合能增加周向上的抵抗能力。該外環盤10與該內環盤20在軸向上完全不重疊,各該橋部112與其中一該凹部212的周面之間存在有一周向間隙50,藉此該外環盤10及該內環盤20不相接觸,可提升絕熱效果。
各該定位件30穿設於其中一該穿設孔114,各該定位件30包含一第一定位組件33與一第二定位組件34(如墊片),該第一定位組件33具有一桿部331與位於該桿部331其中一端的頭部332,該第一定位組件33以該桿部331穿過該穿設孔114後與該第二定位組件34結合,該第一定位組件33的頭部332及該第二定位組件34在此即為該二抵端31, 32且分別夾抵於該橋部112的相對兩側,而該凹部212與該二抵端31, 32之間存在該軸向間隙40,藉此該外環盤10及該內環盤20被可相對活動地組接。然,該定位件可為單一鉚釘而以二端鉚抵於該橋部的相對兩側,例如可不設有該第二定位組件而直接以該第一定位組件相對該頭部之另一端鉚抵固定。
進一步說,該外環盤10另交替地環設有複數六角貫孔12及複數梯形貫孔13,該複數六角貫孔12及該複數梯形貫孔13由複數個寬度為2.7±0.05 ㎜之肋部14圍構。較佳地,各該橋部112概呈Y字形且包括朝該內環盤20斜向靠近並相接之二腳部115,各該腳部115之寬度為4.00±0.05 ㎜,該二腳部115跨越二該梯形貫孔13且與該等肋部14之一部分圍構一三角貫孔15。該碟盤定義有一中心60,該梯形貫孔13之一上底至該碟盤之中心60的距離為72.3±0.1 ㎜,該梯形貫孔13之一下底至該碟盤之中心60的距離為67.7±0.1 ㎜。該複數六角貫孔12、該複數梯形貫孔13及該複數三角貫孔15可減輕重量、增加剎車摩擦力及散熱效果。透過如上所述之結構及尺寸配置,該碟盤可具有足夠之結構強度、有效的剎車摩擦力及散熱效果。當然,以上各部件之尺寸亦可能依不同設計需求、加工精度或類似因素而有所改變。
綜上,本創作之第一與第二抵接部具有一厚度差而具有該軸向間隙,故可有效防止該外環盤的熱傳至該內環盤而具有極佳之絕熱效果。另,透過各部件之間的精準尺寸配合,可使該碟盤重量輕、具有足夠之結構強度、有效的剎車摩擦力及散熱效果。
10‧‧‧外環盤
11‧‧‧內環邊部
111‧‧‧第一抵接部
112‧‧‧橋部
113‧‧‧圓弧端
1131‧‧‧圓心
1132‧‧‧第一假想圓
114‧‧‧穿設孔
115‧‧‧腳部
12‧‧‧六角貫孔
13‧‧‧梯形貫孔
14‧‧‧肋部
15‧‧‧三角貫孔
20‧‧‧內環盤
21‧‧‧外環邊部
211‧‧‧第二抵接部
212‧‧‧凹部
213‧‧‧圓弧凹
2131‧‧‧圓心
2132‧‧‧第二假想圓
30‧‧‧定位件
31, 32‧‧‧抵端
33‧‧‧第一定位組件
331‧‧‧桿部
332‧‧‧頭部
34‧‧‧第二定位組件
40‧‧‧軸向間隙
50‧‧‧周向間隙
60‧‧‧中心
圖1係本創作之立體圖。 圖2係本創作之立體分解圖。 圖3係本創作外環盤之前視圖。 圖4係本創作內環盤之前視圖。 圖5係本創作碟盤之前視圖。 圖6係圖5之局部放大圖。 圖7係本創作之剖面圖。 圖8係圖7之部分放大圖。
10‧‧‧外環盤
113‧‧‧圓弧端
20‧‧‧內環盤
31,32‧‧‧抵端
40‧‧‧軸向間隙
50‧‧‧周向間隙

Claims (10)

  1. 一種碟盤,包括: 一外環盤,具有一內環邊部,該內環邊部設有一第一抵接部; 一內環盤,設於該外環盤內部且與該外環盤位於同一平面上,具有一外環邊部,該外環邊部設有一與該第一抵接部徑向相對應之第二抵接部,該第一抵接部與該第二抵接部具有一厚度差; 至少一定位件,具有二抵端,該二抵端夾抵於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之中厚度較大者之相對二側,該第一抵接部及該第二抵接部中厚度較小者與該二抵端之間存在一軸向間隙且可軸向活動於該二抵端之間。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碟盤,其中該碟盤包括複數該定位件,該第一抵接部包括複數徑向朝內凸伸之橋部,該第二抵接部包括複數徑向內凹之凹部,該複數橋部分別容設於該複數凹部,該複數定位件之抵端分別夾抵於該複數橋部及該複數凹部之相對二側。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碟盤,其中各該橋部包括一圓弧端,各該凹部為一圓弧凹,該圓弧端之半徑為3. 4±0.05 ㎜,該圓弧凹之半徑為3.6±0.05 ㎜。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碟盤,其中該等圓弧端之圓心界定一第一假想圓,該第一假想圓之直徑為100±0.05 ㎜,該等圓弧凹之圓心界定一第二假想圓,該第二假想圓之直徑為100±0.05 ㎜。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碟盤,其中各該橋部與其中一該凹部的周面之間存在有一周向間隙。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碟盤,其中該外環盤之直徑為160±0.15 ㎜,該內環盤之直徑為108±0.1 ㎜。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碟盤,其中該外環盤另交替地環設有複數六角貫孔及複數梯形貫孔,該複數六角貫孔及該複數梯形貫孔由複數個寬度為2.7±0.05 ㎜之肋部圍構。
  8. 如請求項4所述的碟盤,其中各該橋部與其中一該凹部的周面之間存在有一周向間隙;該外環盤之直徑為160±0.15 ㎜,該內環盤之直徑為108±0.1 ㎜;該外環盤另交替地環設有複數六角貫孔及複數梯形貫孔,該複數六角貫孔及該複數梯形貫孔由複數個寬度為2.7±0.05 ㎜之肋部圍構;各該橋部概呈Y字形且包括朝該內環盤斜向靠近並相接之二腳部,各該腳部之寬度為4.00±0.05 ㎜,該二腳部跨越二該梯形貫孔且與該等肋部之一部分圍構一三角貫孔;該碟盤定義有一中心,該梯形貫孔之一上底至該碟盤之中心的距離為72.3±0.1 ㎜,該梯形貫孔之一下底至該碟盤之中心的距離為67.7±0.1 ㎜。
  9. 如請求項1至8其中任一項所述的碟盤,其中該第二抵接部薄於該第一抵接部。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碟盤,其中該第一抵接部之厚度大於1.80 ㎜且小於或等於1.90 ㎜,該第二抵接部之厚度大於或等於1.70 ㎜且小於1.80 ㎜。
TW105213252U 2016-08-30 2016-08-30 碟盤 TWM5381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3252U TWM538104U (zh) 2016-08-30 2016-08-30 碟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13252U TWM538104U (zh) 2016-08-30 2016-08-30 碟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38104U true TWM538104U (zh) 2017-03-11

Family

ID=5877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13252U TWM538104U (zh) 2016-08-30 2016-08-30 碟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381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8799A (zh) * 2018-09-06 2020-03-13 许再胜 浮动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8799A (zh) * 2018-09-06 2020-03-13 许再胜 浮动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32933B (zh) 煞車碟盤
JP5566304B2 (ja) レールホイール
JP6297052B2 (ja) 接続要素を備える軸ブレーキディスク
US10190647B2 (en) Brake disc
US20120222926A1 (en) Disk brake rotor with hollow portions
JP2016098912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用シム組立体
JP2015232347A5 (zh)
JP2006234163A (ja) 扇形片に分割された制動ディスクを備えた車輪用ブレーキ
US20210010552A1 (en) Braking band of a disc for a disc brake of the ventilated type
JP2012063011A (ja) 車両用ディスクローターユニット
TWM538104U (zh) 碟盤
TWI599510B (zh) 碟盤
TW201727095A (zh) 自行車用碟煞碟盤
JP2004511737A (ja)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ディスク
MX2022004039A (es) Banda de frenado de un disco para un freno de discos de tipo ventilado.
TWM628342U (zh) 煞車碟盤
JP3181264U (ja) オートバイ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のディスク
US20150060218A1 (en) Brake disc assembly
TWM628810U (zh) 煞車碟盤
TWI597437B (zh) 盤式制動器轉子,輪轂總成及制動器總成
TWM498815U (zh) 煞車碟盤
TWM506216U (zh) 煞車碟盤
TWM527921U (zh) 散熱碟盤結構改良
TWM526012U (zh) 煞車碟盤
TWM484650U (zh) 煞車碟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