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9847U - 輪胎測試機用之輪胎搬運系統 - Google Patents

輪胎測試機用之輪胎搬運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9847U
TWM529847U TW105209194U TW105209194U TWM529847U TW M529847 U TWM529847 U TW M529847U TW 105209194 U TW105209194 U TW 105209194U TW 105209194 U TW105209194 U TW 105209194U TW M529847 U TWM529847 U TW M52984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lead screw
belt
transpor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91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河村
Original Assignee
德世達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世達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世達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091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9847U/zh
Publication of TWM529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9847U/zh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Balance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Description

輪胎測試機用之輪胎搬運系統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輪胎搬運系統,其係設置於具有待機區域與測試區域的輪胎測試機。
一般來說,當輪胎之周圍的彈性率、尺寸或形狀不均一時,輪胎在高速旋轉下會產生異常的振動而導致行駛性能降低。因此,在輪胎生產過程中,通常會對硫化成型後的輪胎以輪胎測試機來檢測其周圍之彈性率、尺寸或形狀的均一性。
上述輪胎測試機通常設置有用以嵌入輪胎之內周圍的輪胎測試旋轉主軸以及帶式搬運機構。一般而言,此種帶式搬運機構具有一對彼此平行配置的搬運帶,而輪胎係以倒伏狀態載於該等搬運帶上。此種帶式搬運機構通常係在輪胎被搬運到測試區域之前,先對所搬運之輪胎進行對正,然後再將已對正的輪胎搬運到與位在測試區域內之輪胎測試旋轉主軸相對應的位置。之後,輪胎測試旋轉主軸可嵌入輪胎的內周圍以進行測試動作。
然而,此種帶式搬運機構在搬運輪胎時一般會產生相當程度的振動,因此經常會導致已對正之輪胎在到達與輪胎測試旋轉主軸相對應的位置之前即發生偏移的現象,故必須重新校正輪胎的位置。此對於自動化製程而言極為不便並且會增加生產成本。
此外,此種帶式搬運機構無法即時因應所搬運之輪胎的尺寸而調整該等搬運帶之間的寬度。因此,在搬運具有不同尺寸的輪胎時,必須先停止此種帶式搬運機構的運轉,然後將該等搬運帶之間的寬度調整至適當寬度,如此一來亦將增加生產成本。
鑑於上述問題,依照本創作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輪胎搬運系統,其係設置於具有待機區域與測試區域的輪胎測試機,該輪胎測試機設置有與該測試區域中之預定測試位置相對應的輪胎測試旋轉主軸。該輪胎搬運系統包含位於該待機區域的第一搬運部以及位於該測試區域的第二搬運部。
該第一搬運部可包含一對彼此平行配置的第一帶式搬運機構。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用以將輪胎從該待機區域中的預定待機位置朝向該測試區域搬運。
該第二搬運部可包含:一對彼此平行配置的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用以將該輪胎朝向該預定測試位置搬運,其中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具有在搬運時與該輪胎接觸的搬運面,以及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上游端係與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的下游端重疊;滾動桿組,包含由複數個圓柱體串聯而成的桿件以及用以支撐該桿件的支座,並且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之每一者的側邊而與該搬運面平行,其中該複數個圓柱體形成載放面,以及該複數個圓柱體之每一者能夠在與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之搬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獨立轉動;升降單元,用以升降該等滾動桿組;以及複數個搖臂組件。
當該輪胎被搬運至該預定測試位置時,該升降單元將該等滾動桿組升起,並藉由該等滾動桿組將該輪胎抬離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該搬運面,以使該輪胎被該複數個圓柱體所形成的該載放面加以支撐,以及該複數個搖臂組件抵住該輪胎的外周圍,並且使該輪胎的中心與該輪胎測試旋轉主軸的中心對正。
本創作之其他實施樣態以及優點可從以下與用以例示本創作原理範例之隨附圖式相結合的詳細說明而更顯明白。此外,為了不對本創作造成不必要的混淆,在本說明書中將不再贅述為人所熟知的元件與原理。
依照本創作之一實施例,圖1顯示本創作之輪胎搬運系統的立體圖,其中該輪胎搬運系統係設置於具有待機區域與測試區域的輪胎測試機1。輪胎測試機1設置有與測試區域中之預定測試位置相對應的輪胎測試旋轉主軸3。該輪胎搬運系統可包含位於待機區域的第一搬運部5以及位於測試區域的第二搬運部7。該輪胎搬運系統可更包含控制器9以及感測器11。控制器9可與感測器11訊號連接,並且用以控制第一搬運部5以及第二搬運部7。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控制器9可與輪胎測試機1的控制器整合在一起,或者可與輪胎測試機1的控制器訊號連接,藉以控制輪胎測試旋轉主軸3的運作。
圖2顯示本創作之第一搬運部5的立體圖,以及圖3顯示本創作之第一搬運部5的俯視圖。
如圖2、3所示,第一搬運部5可包含一對彼此平行配置的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且如圖1所示,感測器11係設置在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的下游端,感測器11可用以感測輪胎12是否到達測試區域前之特定位置。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可用以將輪胎12從待機區域中的預定待機位置朝向測試區域搬運。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具有在搬運時與輪胎12接觸的搬運面51d,亦即,搬運面51d為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之搬運帶51c在搬運時與輪胎12接觸的面。輪胎12係以倒伏狀態載於搬運面51d上。在一實施例中,例如,可藉由馬達51a來驅動轉軸51b,進而使轉軸51b來帶動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的搬運帶51c,但不限於此。在一實施例中,馬達51a可例如為伺服馬達。
第一搬運部5可更包含:支撐台52,設置在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之每一者的外側而與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的搬運面51d平行,並且包含複數個萬向滾輪52a,其中複數個萬向滾輪52a可用以形成支撐面;升降機構53,用以升降支撐台52;複數個輪胎旋轉部54,設置有驅動滾輪54a;以及塗佈滾輪55。
如圖2所示,當輪胎12被搬運至預定待機位置時,可藉由汽缸54c來推動連桿組件54d,進而帶動輪胎旋轉部54的臂54b,以使輪胎旋轉部54的驅動滾輪54a抵住輪胎12之外周圍12a。
此外,如圖1、2所示,在一實施例中,第一搬運部5可更包含用以讀取輪胎12上之輪胎尺寸資料的資料讀取器56,而該輪胎尺寸資料可記載於位在輪胎12上的資料載體13。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資料載體13可例如為條碼標籤、射頻(RF,radio frequency)標籤等等,但不限於此。在本創作之實施例中,資料讀取器56可例如為條碼讀取器、射頻讀取器等等,但不限於此。例如,可藉由支撐架57將資料讀取器56支撐在位於預定待機位置的輪胎12上方。控制器9可與資料讀取器56訊號連接。
圖4A顯示本創作之第一搬運部5的側視圖,其中,支撐台52未被升降機構53升起。圖4B顯示圖4A所示之第一搬運部5的後視圖。如圖4A與4B所示,支撐台52未被升降機構53升起,此時,輪胎12僅與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的搬運面51d接觸。
塗佈滾輪升降機58可用以升降圖3中所標示的塗佈滾輪55,而潤滑劑供應部59則可對塗佈滾輪55供應潤滑劑。
如圖1所示,第一搬運部5可更包含設置在預定待機位置附近的感測器14。控制器9可與感測器14訊號連接。感測器14可用以感測輪胎12是否到達預定待機位置。當感測器14感測到輪胎12被搬運至預定待機位置時,感測器14可發送訊號至控制器9,然後控制器9可響應來自感測器14的訊號而控制塗佈滾輪升降機58以使塗佈滾輪55上升至預定塗佈位置,並且可控制潤滑劑供應部59對塗佈滾輪55的潤滑劑供應。
圖5A顯示本創作之第一搬運部5的側視圖,其中,支撐台52被升降機構53升起。圖5B顯示圖5A所示之第一搬運部5的後視圖。如圖5A與5B所示,支撐台52被升降機構53升起,此時,支撐台52將輪胎12抬離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的搬運面51d,以使輪胎12被複數個萬向滾輪52a所形成的支撐面加以支撐。
當輪胎12被搬運至預定待機位置時,升降機構53可將支撐台52升起,並藉由支撐台52將輪胎12抬離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的搬運面51d,以使輪胎12被複數個萬向滾輪52a所形成的支撐面加以支撐;複數個輪胎旋轉部54的驅動滾輪54a抵住輪胎12之外周圍12a,而塗佈滾輪55同時抵住輪胎12之內周圍12b,以將輪胎12保持在預定待機位置;之後驅動滾輪54a可帶動輪胎12而使輪胎12繞著輪胎中心軸旋轉,而塗佈滾輪55同時將潤滑劑塗佈在輪胎12之內周圍12b上,此時,資料讀取器56可讀取輪胎12上之資料載體13所記載的輪胎尺寸資料,並且將所讀取的輪胎尺寸資料傳送至控制器9。
圖6顯示本創作之第二搬運部7的立體圖。圖7A顯示本創作之第二搬運部7的俯視圖。圖7B顯示圖7A所示之第二搬運部7的側視圖。
如圖6、7A以及7B所示,第二搬運部7可包含一對彼此平行配置的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可用以將輪胎12朝向預定測試位置搬運。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具有在搬運時與輪胎12接觸的搬運面71d,亦即,搬運面71d為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搬運帶71c在搬運時與輪胎12接觸的面。輪胎12係以倒伏狀態載於搬運面71d上。在一實施例中,例如,可藉由馬達71a來驅動轉軸71b,進而使轉軸71b來帶動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搬運帶71c,但不限於此。如圖1所示,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上游端係與第一帶式搬運機構51的下游端重疊。在一實施例中,馬達71a可例如為伺服馬達。
第二搬運部7可更包含:滾動桿組72,設置在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每一者的側邊而與搬運面71d平行;以及複數個搖臂組件73。
在圖7A與7B中,複數個搖臂組件73未抵住輪胎12的外周圍12a。
圖8A顯示本創作之第二搬運部7的俯視圖,其中,複數個搖臂組件73抵住輪胎12的外周圍12a。圖8B顯示圖8A所示之第二搬運部7的側視圖。
如圖8A與8B所示,當輪胎12被搬運至預定測試位置時,可藉由汽缸73c來推動連桿組件73d,進而帶動搖臂組件73,以使搖臂組件73抵住輪胎12的外周圍12a。在一實施例中,搖臂組件73可例如包含滾輪73a以及臂73b,當汽缸73c推動連桿組件73d時可帶動臂73b,以使滾輪73a抵住輪胎12的外周圍12a。滾輪73a可用以減少對輪胎12的摩擦,藉以降低對輪胎12的磨損。
圖9顯示本創作之滾動桿組72的立體圖。滾動桿組72可設置在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每一者的內側、或外側、或內側與外側。滾動桿組72可包含由複數個圓柱體72a串聯而成的桿件以及用以支撐該桿件的支座72b。複數個圓柱體72a可形成載放面。此外,如圖9所示,複數個圓柱體72a之每一者能夠在與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搬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獨立轉動。
第二搬運部7可更包含用以升降滾動桿組72的升降單元。圖10A顯示本創作之滾動桿組72與升降單元74的側視圖。圖10B顯示圖10A所示之滾動桿組72與升降單元74的俯視圖。如圖10A與10B所示,在一實施例中,升降單元74可包含曲柄搖桿74a以及汽缸74b。汽缸74b可用以推動曲柄搖桿74a而使滾動桿組72上升與下降。
圖11A顯示本創作之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與滾動桿組72的立體圖。圖11B顯示圖11A所示之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與滾動桿組72的側視圖。圖11C顯示圖11A所示之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與滾動桿組72的俯視圖。在圖11A-11C所示之實施例中,滾動桿組72係設置在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內側與外側,而升降單元74係設置在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內部,並且從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內部向外伸出,但不限於此。例如,在本創作之另一實施例中,升降單元74可設置在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外部。
如圖7A與7B所示,當輪胎12尚未被搬運到預定測試位置時,升降單元74不將滾動桿組72升起,而輪胎12係與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搬運面71d接觸;以及如圖8A與8B所示,當輪胎12被搬運至預定測試位置時,升降單元74將滾動桿組72升起,並藉由滾動桿組72將輪胎12抬離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搬運面71d,以使輪胎12被複數個圓柱體72a所形成的載放面加以支撐,此時,複數個搖臂組件73可抵住輪胎12的外周圍12a,並且使輪胎12的中心與圖1所示之輪胎測試旋轉主軸3的中心對正。當輪胎12被複數個圓柱體72a所形成的載放面加以支撐時,由於複數個圓柱體72a之每一者能夠在與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搬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獨立轉動,所以相較於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搬運面71d與輪胎12之間的摩擦阻力,複數個圓柱體72a所形成之載放面與輪胎12之間的摩擦阻力相對要小得多,因此可促進輪胎12的中心與輪胎測試旋轉主軸3的中心對正、降低對輪胎12的磨損等等。
參考圖6、7A、8A,第二搬運部7可更包含設置在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間的寬度調整裝置75。當圖1所示之感測器11感測到輪胎12到達測試區域前之特定位置時,感測器11可發送訊號至控制器9,然後控制器9可響應來自感測器11的訊號而依據資料讀取器56所讀取之輪胎尺寸資料來控制寬度調整裝置75,藉以即時因應輪胎12的尺寸而調整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間的寬度W。
在圖6、7A、8A所示之實施例中,寬度調整裝置75可例如包含第一導螺桿75a、第二導螺桿75b、第三導螺桿75c、第四導螺桿75d、馬達75e、以及連動皮帶75f。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導螺桿75a與第三導螺桿75c可為右牙導螺桿,而第二導螺桿75b與第四導螺桿75d可為左牙導螺桿;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導螺桿75a與第三導螺桿75c可為左牙導螺桿,而第二導螺桿75b與第四導螺桿75d可為右牙導螺桿。第一導螺桿75a與第二導螺桿75b可設置在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上游端以構成第一寬度調整部,而第三導螺桿75c與第四導螺桿75d可設置在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的下游端以構成第二寬度調整部。如圖6所示,第一導螺桿75a與第三導螺桿75c係彼此相對設置,而第二導螺桿75b與第四導螺桿75d係彼此相對設置。當藉由馬達75e使第一導螺桿75a與第二導螺桿75b同時轉動時,由於第一導螺桿75a與第二導螺桿75b具有彼此相反的螺紋,所以可使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以彼此遠離或彼此靠近的方式位移,藉以調整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間的寬度W。在第一導螺桿75a與第二導螺桿75b轉動的同時,可透過連動皮帶75f使第三導螺桿75c與第四導螺桿75d同時轉動,即第一寬度調整部可與第二寬度調整部同時連動。同樣地,由於第三導螺桿75c與第四導螺桿75d具有彼此相反的螺紋,所以可使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以彼此遠離或彼此靠近的方式位移,藉以調整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間的寬度W。因此,第一寬度調整部與第二寬度調整部同時連動可使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間的寬度調整更為均一。
在另一實施例中,當感測器11感測到輪胎12到達測試區域前之特定位置時,感測器11可發送訊號至控制器9,然後控制器9可響應來自感測器11的訊號而依據與輪胎12之尺寸相對應的預設輪胎尺寸資料來控制寬度調整裝置75,藉以即時因應輪胎12的尺寸而調整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71之間的寬度W。舉例來說,此預設輪胎尺寸資料可預先儲存在控制器9內,或預先儲存在與控制器9訊號連接的外部資料庫內。
如圖6所示,第二搬運部7可更包含設置在預定測試位置附近的感測器15、16。控制器9可與感測器15、16訊號連接。感測器15、16可用以感測輪胎12是否到達預定測試位置。當感測器15、16感測到輪胎12被搬運至預定測試位置時,感測器15、16可發送訊號至控制器9,然後控制器9可響應來自感測器15、16的訊號而直接控制輪胎測試旋轉主軸3或透過輪胎測試機1的控制器來控制輪胎測試旋轉主軸3,以使輪胎測試旋轉主軸3嵌入輪胎12之內周圍12b並進行輪胎測試動作。
雖然本創作已參考較佳實施例及圖式詳加說明,但熟習本項技藝者可瞭解在不離開本創作之精神與範圍的情況下,可進行各種修改、變化以及等效替代,然而這些修改、變化以及等效替代仍落入本創作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輪胎測試機
3‧‧‧輪胎測試旋轉主軸
5‧‧‧第一搬運部
7‧‧‧第二搬運部
9‧‧‧控制器
11‧‧‧感測器
12‧‧‧輪胎
12a‧‧‧外周圍
12b‧‧‧內周圍
13‧‧‧資料載體
14‧‧‧感測器
15‧‧‧感測器
16‧‧‧感測器
51‧‧‧第一帶式搬運機構
51a‧‧‧馬達
51b‧‧‧轉軸
51c‧‧‧搬運帶
51d‧‧‧搬運面
52‧‧‧支撐台
52a‧‧‧萬向滾輪
53‧‧‧升降機構
54‧‧‧輪胎旋轉部
54a‧‧‧驅動滾輪
54b‧‧‧臂
54c‧‧‧汽缸
54d‧‧‧連桿組件
55‧‧‧塗佈滾輪
56‧‧‧資料讀取器
57‧‧‧支撐架
58‧‧‧塗佈滾輪升降機
59‧‧‧潤滑劑供應部
71‧‧‧第二帶式搬運機構
71a‧‧‧馬達
71b‧‧‧轉軸
71c‧‧‧搬運帶
71d‧‧‧搬運面
72‧‧‧滾動桿組
72a‧‧‧圓柱體
72b‧‧‧支座
73‧‧‧搖臂組件
73a‧‧‧滾輪
73b‧‧‧臂
73c‧‧‧汽缸
73d‧‧‧連桿組件
74‧‧‧升降單元
74a‧‧‧曲柄搖桿
74b‧‧‧汽缸
75‧‧‧寬度調整裝置
75a‧‧‧第一導螺桿
75b‧‧‧第二導螺桿
75c‧‧‧第三導螺桿
75d‧‧‧第四導螺桿
75e‧‧‧馬達
75f‧‧‧連動皮帶
W‧‧‧寬度
圖1顯示本創作之輪胎搬運系統的立體圖,其中,該輪胎搬運系統係設置於具有待機區域與測試區域的輪胎測試機,以及該輪胎測試機設置有與該測試區域中之預定測試位置相對應的輪胎測試旋轉主軸。
圖2顯示本創作之第一搬運部的立體圖。
圖3顯示本創作之第一搬運部的俯視圖。
圖4A顯示本創作之第一搬運部的側視圖,其中,支撐台未被升降機構升起。
圖4B顯示圖4A所示之第一搬運部的後視圖。
圖5A顯示本創作之第一搬運部的側視圖,其中,支撐台被升降機構升起。
圖5B顯示圖5A所示之第一搬運部的後視圖。
圖6顯示本創作之第二搬運部的立體圖。
圖7A顯示本創作之第二搬運部的俯視圖,其中,複數個搖臂組件未抵住輪胎的外周圍。
圖7B顯示圖7A所示之第二搬運部的側視圖。
圖8A顯示本創作之第二搬運部的俯視圖,其中,複數個搖臂組件抵住輪胎的外周圍。
圖8B顯示圖8A所示之第二搬運部的側視圖。
圖9顯示本創作之滾動桿組的立體圖。
圖10A顯示本創作之滾動桿組與升降單元的側視圖。
圖10B顯示圖10A所示之滾動桿組與升降單元的俯視圖。
圖11A顯示本創作之第二帶式搬運機構與滾動桿組的立體圖。
圖11B顯示圖11A所示之第二帶式搬運機構與滾動桿組的側視圖。
圖11C顯示圖11A所示之第二帶式搬運機構與滾動桿組的俯視圖。
1‧‧‧輪胎測試機
3‧‧‧輪胎測試旋轉主軸
5‧‧‧第一搬運部
7‧‧‧第二搬運部
9‧‧‧控制器
11‧‧‧感測器
14‧‧‧感測器
56‧‧‧資料讀取器
57‧‧‧支撐架

Claims (9)

  1. 一種輪胎搬運系統,係設置於具有待機區域與測試區域的輪胎測試機,該輪胎測試機設置有與該測試區域中之預定測試位置相對應的輪胎測試旋轉主軸,該輪胎搬運系統包含: 第一搬運部,位於該待機區域,並且包含一對彼此平行配置的第一帶式搬運機構,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用以將輪胎從該待機區域中的預定待機位置朝向該測試區域搬運;及 第二搬運部,位於該測試區域,並且包含: 一對彼此平行配置的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用以將該輪胎朝向該預定測試位置搬運,其中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具有在搬運時與該輪胎接觸的搬運面,以及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上游端係與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的下游端重疊; 滾動桿組,包含由複數個圓柱體串聯而成的桿件以及用以支撐該桿件的支座,並且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之每一者的側邊而與該搬運面平行,其中該複數個圓柱體形成載放面,以及該複數個圓柱體之每一者能夠在與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之搬運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獨立轉動; 升降單元,用以升降該等滾動桿組;及 複數個搖臂組件, 其中,當該輪胎被搬運至該預定測試位置時,該升降單元將該等滾動桿組升起,並藉由該等滾動桿組將該輪胎抬離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該搬運面,以使該輪胎被該複數個圓柱體所形成的該載放面加以支撐,以及 該複數個搖臂組件抵住該輪胎的外周圍,並且使該輪胎的中心與該輪胎測試旋轉主軸的中心對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輪胎搬運系統,其中, 該第二搬運部更包含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之間的寬度調整裝置,以及 該輪胎搬運系統更包含控制器以及感測器,其中該感測器係設置在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的該下游端,並且用以感測該輪胎是否到達該測試區域前之特定位置,以及該控制器係與該感測器訊號連接,並且用以控制該第一搬運部及該第二搬運部, 其中,當該感測器感測到該輪胎到達該測試區域前之特定位置時,該控制器能夠依據與該輪胎之尺寸相對應的預設輪胎尺寸資料來控制該寬度調整裝置,藉以即時調整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之間的寬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輪胎搬運系統,其中, 該第一搬運部更包含用以讀取該輪胎上之輪胎尺寸資料的資料讀取器, 該第二搬運部更包含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之間的寬度調整裝置,以及 該輪胎搬運系統更包含控制器以及感測器,其中該感測器係設置在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的該下游端,並且用以感測該輪胎是否到達該測試區域前之特定位置,以及該控制器係與該感測器及該資料讀取器訊號連接,並且用以控制該第一搬運部及該第二搬運部, 其中,當該感測器感測到該輪胎到達該測試區域前之特定位置時,該控制器能夠依據該資料讀取器所讀取之該輪胎尺寸資料來控制該寬度調整裝置,藉以即時調整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之間的寬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輪胎搬運系統,其中,該寬度調整裝置包含第一導螺桿、第二導螺桿、第三導螺桿、以及第四導螺桿, 其中,該第一導螺桿與該第二導螺桿係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上游端以構成第一寬度調整部,而該第三導螺桿與該第四導螺桿係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下游端以構成第二寬度調整部, 該第一導螺桿與該第二導螺桿具有彼此相反的螺紋,以及該第三導螺桿與該第四導螺桿具有彼此相反的螺紋, 該第一導螺桿與該第三導螺桿係彼此相對設置,而該第二導螺桿與該第四導螺桿係彼此相對設置,以及 該第一寬度調整部係與該第二寬度調整部同時連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輪胎搬運系統,其中,該寬度調整裝置包含第一導螺桿、第二導螺桿、第三導螺桿、以及第四導螺桿, 其中,該第一導螺桿與該第二導螺桿係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上游端以構成第一寬度調整部,而該第三導螺桿與該第四導螺桿係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下游端以構成第二寬度調整部, 該第一導螺桿與該第二導螺桿具有彼此相反的螺紋,以及該第三導螺桿與該第四導螺桿具有彼此相反的螺紋, 該第一導螺桿與該第三導螺桿係彼此相對設置,而該第二導螺桿與該第四導螺桿係彼此相對設置,以及 該第一寬度調整部係與該第二寬度調整部同時連動。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其中任一項所述之輪胎搬運系統,其中,該等滾動桿組係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之每一者的內側、或外側、或內側與外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輪胎搬運系統,其中, 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具有在搬運時與該輪胎接觸的搬運面,以及 該第一搬運部更包含: 支撐台,設置在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之每一者的外側而與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的該搬運面平行,並且包含複數個萬向滾輪,其中該複數個萬向滾輪用以形成支撐面; 升降機構,用以升降該支撐台; 複數個輪胎旋轉部,設置有驅動滾輪;及 塗佈滾輪, 其中,當該輪胎被搬運至該預定待機位置時,該升降機構將該支撐台升起,並藉由該支撐台將該輪胎抬離該等第一帶式搬運機構的該搬運面,以使該輪胎被該複數個萬向滾輪所形成的該支撐面加以支撐, 該複數個輪胎旋轉部的該驅動滾輪抵住該輪胎之該外周圍,而該塗佈滾輪同時抵住該輪胎之內周圍,以將該輪胎保持在該預定待機位置,以及 該驅動滾輪帶動該輪胎而使該輪胎旋轉,而該塗佈滾輪同時將潤滑劑塗佈在該輪胎之該內周圍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輪胎搬運系統,其中,該升降單元係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內部,並且從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內部向外伸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輪胎搬運系統,其中,該升降單元係設置在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內部,並且從該等第二帶式搬運機構的內部向外伸出。
TW105209194U 2016-06-20 2016-06-20 輪胎測試機用之輪胎搬運系統 TWM529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9194U TWM529847U (zh) 2016-06-20 2016-06-20 輪胎測試機用之輪胎搬運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9194U TWM529847U (zh) 2016-06-20 2016-06-20 輪胎測試機用之輪胎搬運系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9847U true TWM529847U (zh) 2016-10-01

Family

ID=57848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9194U TWM529847U (zh) 2016-06-20 2016-06-20 輪胎測試機用之輪胎搬運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9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27464B2 (ja) タイヤ試験機用コンベア
JP6113624B2 (ja) 基板処理装置および基板処理方法
JP6005276B2 (ja) タイヤ搬送方法、タイヤ搬送固定装置、および、タイヤ検査システム
WO2012137416A1 (ja) タイヤ試験機用搬入装置
JP2007217079A (ja) ターンテーブル
JP5226443B2 (ja) 半導体ウエーハ搬送用ハンド
JP6018540B2 (ja) タイヤ試験機用コンベア
KR0165350B1 (ko) 반도체웨이퍼 공급장치
JP5544319B2 (ja) 平面研削方法
KR101187149B1 (ko) 허브 어셈블리 검사시스템 및 검사방법
JP5955476B1 (ja) タイヤ検査システム
TW201940856A (zh) 輪胎試驗機
TWM529847U (zh) 輪胎測試機用之輪胎搬運系統
JP2019174450A (ja) タイヤ試験機におけるリムサイズの管理方法
KR101011727B1 (ko) 반전수단을 구비한 컨베이어 장치
JP6707847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
JP2017019005A (ja) 板材反転装置
JP2008195525A (ja) ロール体搬送装置
JP6627147B2 (ja) タイヤ用潤滑剤塗布装置
JP2022088102A (ja) 搬送装置
JP4157509B2 (ja) タイヤ組立体のフィッティング装置
KR20210019347A (ko) 소재 이송장치
KR101310832B1 (ko) 소재 교정장치
KR20180073160A (ko) 스트립 연마벨트의 위치교정장치
JPH08255822A (ja) シリコンウェハー搬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