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8943U - 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 Google Patents

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8943U
TWM528943U TW105207712U TW105207712U TWM528943U TW M528943 U TWM528943 U TW M528943U TW 105207712 U TW105207712 U TW 105207712U TW 105207712 U TW105207712 U TW 105207712U TW M528943 U TWM528943 U TW M52894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od portion
brake
rod
groove
gui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77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ia-wei Xu
Original Assignee
Ming Suey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g Suey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g Suey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077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8943U/zh
Publication of TWM5289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8943U/zh

Links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Description

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煞車結構,尤指一種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在提倡環保及健康訴求的現代社會中,騎乘自行車已為相當普遍的活動,目前市面上之自行車主要有登山車、公路車或小徑之折疊車等;而隨著技術的演進,現有自行車之配件結構會選用如碳纖維或其它特殊材質所製成,以具有輕量化效果等,惟,特殊材質的生產成本相對昂貴,並非所有的消費者能負擔,也因此,如何提供一種相對成本較為低廉之自行車配件,且具輕量化特性,即為業界有待努力之目標。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在於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缺失,提供一種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一種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其包含:一第一夾臂係概呈L型具有一導引桿部以及一煞車桿部,並於導引桿部及煞車桿部間設有一樞紐 軸栓,該導引桿部係較煞車桿部薄,且內側端面具有簍空槽部,再由導引桿部中段部至樞紐軸栓間設有一弧狀導板,並於弧狀導板設有一連接柱,而導引桿部之端部則設有一鋼索連結部,又煞車桿部之端部設有長溝槽並配合安裝一煞車塊,一第二夾臂係概呈I型具有一拉掣桿部以及煞車桿部,並於拉掣桿部及煞車桿部間設有一樞紐軸栓,再由樞紐軸栓往側邊延伸一體設有連接槽,該連接槽係對位組靠於第一夾臂之導引桿部,且連接槽內設有一滑輪,並將滑輪滑移抵靠於弧狀導板,更鄰近連接槽固設一彈性件,該彈性件之另一端則穿套於第一夾臂之連接柱,又拉掣桿部之端部設有鋼索穿設部,而煞車桿部之端部設有長溝槽並配合安裝一煞車塊,藉由上述結構,俾以構成一種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一)、第一夾臂與第二夾臂係各別透過一樞紐軸栓安裝於車架之前叉管,使得鋼索拉掣作動時,該第一、二夾臂皆以樞紐軸栓為軸心旋移夾合,令第一、二夾臂能平均受力而確實達到煞車功效,同時讓二煞車塊與輪圈間的夾合力道相同,避免產生單邊磨耗的情況,進而增進使用壽命。
(二)、該第二夾臂係透過滑輪滑動抵靠於第一夾臂之弧狀導板內壁,令第一、二夾臂間作動更為順暢,提升鋼索拉掣的同步性,令使用者透過煞車拉柄壓掣時能更為輕鬆、省力,兼具實用性者。
(三)、該第一夾臂之導引桿部體積小於煞車桿部,並設有簍空槽部,而第二夾臂由樞紐軸栓往側邊延伸成型之連接槽與拉掣桿部間則僅以銜接桿加以連接,大幅降低第一、二夾臂的體積,進而具有輕量化的效果,提供自行車裝配上能減少重量負擔,以利於騎乘速度以及穩定性的 提升,同時還能有效節省結構成本,具經濟效益者。
10‧‧‧第一夾臂
11‧‧‧導引桿部
111‧‧‧簍空槽部
112‧‧‧弧狀導板
113‧‧‧鋼索連結部
12‧‧‧煞車桿部
121‧‧‧長溝槽
122‧‧‧煞車塊
13‧‧‧樞紐軸栓
14‧‧‧連接柱
20‧‧‧第二夾臂
21‧‧‧拉掣桿部
211‧‧‧鋼索穿設部
22‧‧‧煞車桿部
221‧‧‧長溝槽
222‧‧‧煞車塊
23‧‧‧樞紐軸栓
24‧‧‧連接槽
241‧‧‧滑輪
25‧‧‧銜接桿
251‧‧‧柱體
26‧‧‧彈性件
A‧‧‧鋼索
B‧‧‧輪圈
第1圖:係為本創作之立體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之分解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之組合剖視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之另一視角之組合剖視圖暨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之拉掣鋼索達到煞車效果之示意圖。
為使 貴審查委員對本創作之目的、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之瞭解與認識,以下茲請配合【圖式簡單說明】詳述如後:首先,先請參閱第1、2圖所示,一種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其包含:一第一夾臂10以及一第二夾臂20,其中,一第一夾臂10係概呈L型具有一導引桿部11以及一煞車桿部12,並於導引桿部11及煞車桿部12間設有一樞紐軸栓13,該導引桿部11係較煞車桿部12薄,且內側端面具有簍空槽部111,再由導引桿部11中段部至樞紐軸栓13間設有一弧狀導板112,並於弧狀導板112設有一連接柱14,而導引桿部11之端部則設有一鋼索連結部113,又煞車桿部12之端部設有長溝槽121並配合安裝一煞車塊122,一第二夾臂20係概呈I型具有一拉掣桿部21以及煞車桿部22,並於拉掣桿部21及煞車桿部22間設有一樞紐軸栓23,再由樞紐軸栓23往側邊延伸一體設有連接槽24,該連接槽24係對位組靠於第一夾臂10之導引桿部11,且連接槽24內設有一滑輪241,並將滑輪241滑移抵靠於弧狀導板112,又該第二夾臂20之拉掣桿部21以及連接 槽24間更設有一銜接桿25,並透過銜接桿25鄰近連接槽24凸設一柱體251用以固設一彈性件26,而該彈性件26之另一端則穿套於第一夾臂10之連接柱14,更者,該拉掣桿部21之端部設有鋼索穿設部211,而煞車桿部22之端部設有長溝槽221並配合安裝一煞車塊222。
其結構之組成及安裝,再請參閱第1、2、3、4圖所示,該第一夾臂10係與第二夾臂20相互組靠,該第二夾臂20之連接槽24係相對抵靠於第一夾臂10之導引桿部11,同時以滑輪241滑動限制於弧狀導板112內壁,再將一彈性件26連結於第一、二夾臂10、20之連接柱14及柱體251間,提供第一、二夾臂10、20間彈性復位之狀態,而該第一、二夾臂10、20係分別透過樞紐軸栓13、23安裝於自行車架前叉管上(圖未表示),令第一、二夾臂10、20各以樞紐軸栓13、23為軸心具偏移夾合之狀態,又該第一、二夾臂10、20相對組靠安裝後,其鋼索連結部113以及鋼索穿設部211係位於同一側,則再穿設連接一鋼纜A,並透過鋼纜A調整第一、二夾臂10、20間之夾合距離,使煞車塊122、222對稱位於輪體的兩側,俾能經由鋼纜A拉掣作動達到第一、二夾臂10、20之同步夾合狀態,藉由上述結構,俾以完成煞車器之第一、二夾臂10、20的安裝。
其結構實際使用之狀態,續請參閱第4、5圖所示,該第一、二夾臂10、20係透過鋼索A的拉掣控制,使二煞車桿部12、22係分別以樞紐軸栓13、23為軸心往輪圈方向夾合,並利用煞車塊122、222夾合輪圈B達到煞車功效,且該第二夾臂20受鋼索A拉掣動作時,更是以滑輪241沿著弧狀導板112滑動位移,大幅提升第一、二夾臂10、20夾合動作的順暢度及穩定性,而鋼索A放鬆後,該第一、二夾臂10、20則再透過彈性件26彈性恢復而 回彈復位,藉此,確實提供消費者騎乘自行車進行煞車狀態。
藉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結構,可得到下述之效益:(一)第一夾臂10與第二夾臂20係各別透過一樞紐軸栓13、23安裝於車架之前叉管,使得鋼索A拉掣作動時,該第一、二夾臂10、20皆以樞紐軸栓13、23為軸心旋移夾合,令第一、二夾臂10、20能平均受力而確實達到煞車功效,同時讓二煞車塊122、222與輪圈B間的夾合力道相同,避免產生單邊磨耗的情況,進而增進使用壽命。
(二)該第二夾臂20係透過滑輪241滑動抵靠於第一夾臂10之弧狀導板112內壁,令第一、二夾臂10、20間作動更為順暢,提升鋼索A拉掣的同步性,令使用者透過煞車拉柄壓掣時能更為輕鬆、省力,兼具實用性者。
(三)該第一夾臂10之導引桿部11體積小於煞車桿部12,並設有簍空槽部111,而第二夾臂20由樞紐軸栓23往側邊延伸成型之連接槽24與拉掣桿部21間則僅以銜接桿25加以連接,大幅降低第一、二夾臂10、20的體積,進而具有輕量化的效果,提供自行車裝配上能減少重量負擔,以利於騎乘速度以及穩定性的提升,同時還能有效節省結構成本,具經濟效益者。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已達突破性之結構設計,而具有改良之創作內容,同時又能夠達到產業上之利用性與進步性,且本創作未見於任何刊物,亦具新穎性,當符合專利法相關法條之規定,爰依法提出創作專利申請,懇請 鈞局審查委員授予合法專利權,至為感禱。
唯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一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 皆應仍屬本創作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0‧‧‧第一夾臂
11‧‧‧導引桿部
111‧‧‧簍空槽部
112‧‧‧弧狀導板
113‧‧‧鋼索連結部
12‧‧‧煞車桿部
121‧‧‧長溝槽
122‧‧‧煞車塊
13‧‧‧樞紐軸栓
14‧‧‧連接柱
20‧‧‧第二夾臂
21‧‧‧拉掣桿部
211‧‧‧鋼索穿設部
22‧‧‧煞車桿部
221‧‧‧長溝槽
222‧‧‧煞車塊
23‧‧‧樞紐軸栓
24‧‧‧連接槽
241‧‧‧滑輪
25‧‧‧銜接桿
251‧‧‧柱體
26‧‧‧彈性件

Claims (2)

  1. 一種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其包含:一第一夾臂,係概呈L型具有一導引桿部以及一煞車桿部,並於導引桿部及煞車桿部間設有一樞紐軸栓,該導引桿部係較煞車桿部薄,且內側端面具有簍空槽部,再由導引桿部中段部至樞紐軸栓間設有一弧狀導板,並於弧狀導板設有一連接柱,而導引桿部之端部則設有一鋼索連結部,又煞車桿部之端部設有長溝槽並配合安裝一煞車塊;一第二夾臂,係概呈I型具有一拉掣桿部以及煞車桿部,並於拉掣桿部及煞車桿部間設有一樞紐軸栓,再由樞紐軸栓往側邊延伸一體設有連接槽,該連接槽係對位組靠於第一夾臂之導引桿部,且連接槽內設有一滑輪,並將滑輪滑移抵靠於弧狀導板,更鄰近連接槽固設一彈性件,該彈性件之另一端則穿套於第一夾臂之連接柱,又拉掣桿部之端部設有鋼索穿設部,而煞車桿部之端部設有長溝槽並配合安裝一煞車塊。
  2. 根據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其中,第二夾臂之拉掣桿部以及連接槽間更設有一銜接桿,並透過銜接桿固設一彈性件。
TW105207712U 2016-05-25 2016-05-25 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TWM5289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7712U TWM528943U (zh) 2016-05-25 2016-05-25 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7712U TWM528943U (zh) 2016-05-25 2016-05-25 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8943U true TWM528943U (zh) 2016-09-21

Family

ID=574445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7712U TWM528943U (zh) 2016-05-25 2016-05-25 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894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188658S (zh) 2017-07-05 2018-02-21 銘穗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Bicycle C-clipp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D188658S (zh) 2017-07-05 2018-02-21 銘穗精密工業有限公司 Bicycle C-clipp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230930A1 (en) Scooter
CA2777006C (en) Handle brake device
TWM528943U (zh) 自行車煞車結構改良
CN202463879U (zh) 童车的刹车机构
CN202783558U (zh) 儿童娱乐划船车
JP2010126060A5 (zh)
RO129158A0 (ro) Patrucicletă
CN102442393A (zh) 踩踏滑板车
CN211076225U (zh) 一种新型内走线可调节刹车把手
CN211167269U (zh) 双驱分动自行车
CN102806963B (zh) 儿童娱乐划船车
CN203486081U (zh) 摩托车前后联动制动系统
CN102351024B (zh) 折叠动滑轮驱动式滑板车
CN202295133U (zh) 坐式扭臂车
WO2009111980A1 (zh) 自行车连接管结构
KR100823148B1 (ko) 주행모드 전환형 승마자전거
CN201882217U (zh) 一种蛙式滑板车
CN203793546U (zh) 滑板车
CN200992289Y (zh) 自行车闸
CN202783585U (zh) X形滑板车
CN203921050U (zh) 滑行自行车
CN212605645U (zh) 一种刹车杆调整装置
JP4368642B2 (ja) 三輪自転車のブレーキ装置
CN212290175U (zh) 一种轻简型内走线刹车把手
TWI474947B (zh) 時間差安全煞車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