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8205U - 油霧過濾機 - Google Patents

油霧過濾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8205U
TWM528205U TW105205492U TW105205492U TWM528205U TW M528205 U TWM528205 U TW M528205U TW 105205492 U TW105205492 U TW 105205492U TW 105205492 U TW105205492 U TW 105205492U TW M528205 U TWM528205 U TW M52820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il
air
oil collecting
space
ca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54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Sheng-Bin Su
zhi-hong Shen
Original Assignee
Creativdezig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eativdezig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eativdezig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054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8205U/zh
Publication of TWM528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8205U/zh

Link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Description

油霧過濾機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油霧過濾機,尤其是指一種不僅不需進行濾材之清潔更換,令其在使用上更為簡易方便,且多次的離心力甩動更能確實的將油份濾除,達到更佳的油份濾除功效,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的油霧過濾機創新設計者。
按,於許多機械加工機具內,為能在加工過程中具有適當的潤滑及有效降低加工作業所產生的高溫,使得通常皆會於該加工機具內部噴灑使用有潤滑油,以利於加工作業的進行;但,該加工機具內部所噴灑使用的潤滑油,通常會隨著持續的噴灑使用而散發飄浮於空氣中,不僅容易對周遭環境產生嚴重污染,且更會隨著工作人員的呼吸被吸入人體內,而對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也因此,即有業者於機械加工機具上裝設有油霧過濾裝置,以利用該油霧過濾裝置將加工作業過程中所產生的油霧吸入進行過濾,將空氣中的潤滑油濾除,並排出過濾後的乾淨空氣,以避免油霧對環境所產生的污染,同時能防止油霧對人體造成的健康危害。
其中,就一般常見之油霧過濾裝置而言,請參閱公告於2005年6月21日之第M268101號「油霧過濾裝置」,係包含有:一機座,具有一桶體,其後側設有一開口,該開口部位封設有一具出風口之桶蓋,該桶體前側壁面靠近上方處則貫設有一可供外界油霧氣體進入之入風口,並於桶體內部適當處裝設有一風罩,可將桶體內部封設區隔出一前氣室與一後氣室,使入風口連通於前氣室,另風罩內部形成有一容室與前氣室相連通,該容室外周壁緣適當處更設有一導出口連通於桶體內側之後氣室,又該桶體相對前、後氣室之底壁緣適當處各貫設有一導流口,可分別用以導引排出油漬者;一渦輪扇葉,係容納於機座桶體內部之風罩容室中,可將前氣室內之油霧氣體吸入,再由風罩之導出口排入後氣室中;一馬達,係安裝固定於風罩後側部位,並藉由一輸出軸旋轉帶動容室內之渦輪扇葉;一濾心,係安裝定位於機座桶體內部位於風罩與桶蓋間之後氣室中,可將排入後氣室之油霧氣體內含微量之油漬與雜質粉塵等過濾形成乾淨空氣,再由濾心內部經桶蓋之出風口排出者。
然而,上述「油霧過濾裝置」雖可達到過濾油霧之預期功效,但也在其實際施行使用上發現,該結構設置有濾心進行油漬與雜質之過濾,使得需定期對該濾心進行清潔、更換,否則即會造成該濾心之阻塞,進而導致影響其過濾油霧之效率,於其整體操作使用上顯得極不具便利性,致令其在整體結構設計上仍存在有改進之空間。
另,請再參閱公告於2012年1月1日之第M419609號「油霧回收機」,其結構至少包含有:一桶身,桶身後側鎖固有馬達,桶身內設有一容置空間,容置空間上緣,設有集油片,底側設有出油口,桶身之頂側設有出風口連接至容置空間,桶身之底側設有固定座,固定座兩側設有調整孔;一馬達,鎖固於桶身後側,馬達之傳動心軸穿設於容置空間後側中心處;一過濾桶,設於容置空間內,桶身環周設有濾孔,桶內適當處設有複數濾油片,後側中心處設有傳動孔;一結合蓋,上設有複數鎖固孔;一桶蓋,中心處設有進氣口,周緣設有複數穿孔,利用螺絲穿過穿孔可將桶蓋、結合蓋與桶身結合,即完成本創作一種油霧回收機。
然而,上述「油霧回收機」雖亦可達到過濾油霧之預期功效,但同樣在其實際施行使用上發現,該結構亦設置有過濾桶及於過濾桶內設置複數濾油片進行油霧之過濾,造成其同樣需定期對該過濾桶及濾油片進行清潔、更換,同樣於其整體操作使用上顯得極不具便利性,致令其在整體結構設計上仍存在有改進之空間。
緣是,創作人有鑑於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現有之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油霧過濾機,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油霧過濾機,其主要係分別令第一、二過濾組之第一、二抽氣扇轉動抽送油霧,以將油霧中的油份利用多次的離心力甩動作用與空氣分離,讓分離出的油份另行收集,濾除油份之潔淨的空氣則向外排出,使得不僅不需進行濾材之清潔更換,令其在使用上更為簡易方便,且多次的離心力甩動更能確實的將油份濾除,達到更佳的油份濾除功效,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本創作油霧過濾機之主要目的與功效,係由以下具體技術手段所達成:
其主要係包括有殼體、第一過濾組及第二過濾組;其中:
該殼體,其一端開設形成有入氣口、另一端則開設有出氣口,而於該殼體內部設有隔板,使得該殼體內部受該隔板之區隔,而於對應該入氣口之一側形成有容置空間及於對應該出氣口之一側形成有氣流空間,另於該殼體底端形成有傾斜狀之第一導流部,於該第一導流部之最低點則開設有第一引流孔;
該第一過濾組,其設置於該殼體之該容置空間內,於該第一過濾組設有集油桶,該集油桶一側偏心開設形成有入氣管路,該入氣管路與該殼體之該入氣口相連接導通,且於該集油桶底部開設有開孔,並於該集油桶形成有抽氣流道,且對應該抽氣流道組接設有第一抽氣扇;
該第二過濾組,其係於該殼體之該出氣口連通有輔助集油空間,於該輔助集油空間對應該出氣口設有第二抽氣扇,且於該輔助集油空間底端形成有傾斜狀之第二導流部,於該第二導流部之最低點則開設有第二引流孔,並於該輔助集油空間向外開設有排氣口。
本創作油霧過濾機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集油桶上端外緣凸設形成有組接部供與該殼體進行組接定位。
本創作油霧過濾機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集油桶上端外緣凸設形成有組接部供與該殼體進行組接定位,該組接部開設有數槽孔,另於該集油桶上端設有蓋體,令該抽氣流道由該蓋體向該集油桶內延伸凸設形成,該蓋體對應該組接部之各該槽孔開設形成有相配合之槽孔,該第一抽氣扇則設置於該蓋體上端。
本創作油霧過濾機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蓋體上端罩設有組接座,令該第一抽氣扇組設於該組接座內對應該抽氣流道處。
本創作油霧過濾機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組接座向該殼體之該氣流空間彎折延伸凸設有擋板,且於該殼體之該隔板底端向該氣流空間傾斜延伸形成有導流板。
本創作油霧過濾機的較佳實施例,其中,該第二過濾組係設有與該殼體相連接之副殼體,該副殼體對應該殼體之該出氣口開設有相連通之連通口,令該輔助集油空間形成於該副殼體內。
為令本創作所運用之技術內容、創作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
首先,請參閱第一圖本創作之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第二圖本創作之立體組合結構示意圖及第三圖本創作之組合剖視結構示意圖所示,本創作主要係包括有殼體(1)、第一過濾組(2)及第二過濾組(3);其中:
該殼體(1),其一端開設形成有入氣口(11),於該入氣口(11)供組接有入氣管體(111),於該殼體(1)另一端則開設有出氣口(12),而於該殼體(1)內部設有隔板(13),使得該殼體(1)內部受該隔板(13)之區隔,而於對應該入氣口(11)之一側形成有容置空間(14)及於對應該出氣口(12)之一側形成有氣流空間(15),另於該殼體(1)底端形成有傾斜狀之第一導流部(16),於該第一導流部(16)之最低點則開設有第一引流孔(161),又於該隔板(13)底端向該氣流空間(15)傾斜延伸形成有導流板(131)。
該第一過濾組(2),請再一併參閱第四圖本創作之第一過濾組立體組合結構示意圖所示,其設置於該殼體(1)之該容置空間(14)內,於該第一過濾組(2)設有集油桶(21),該集油桶(21)一側偏心開設形成有入氣管路(211),該入氣管路(211)與該殼體(1)之該入氣口(11)相連接導通,且於該集油桶(21)底部開設有開孔(212),並於該集油桶(21)上端外緣凸設形成有組接部(213)供與該殼體(1)進行組接定位,於該組接部(213)則可開設有數槽孔(214),另於該集油桶(21)上端設有蓋體(22),該蓋體(22)向該集油桶(21)內延伸凸設形成有抽氣流道(221),且於該蓋體(22)對應該組接部(213)之各該槽孔(214)亦開設形成有相配合之槽孔(222)[請再一併參閱第五圖本創作之第一過濾組局部放大剖視結構示意圖所示],又於該蓋體(22)上端罩設有組接座(23),於該組接座(23)內對應該抽氣流道(221)組接設有第一抽氣扇(24),復令該組接座(23)向該殼體(1)之該氣流空間(15)彎折延伸凸設有擋板(231)。
該第二過濾組(3),請再一併參閱第六圖本創作之第二過濾組立體組合剖視結構示意圖所示,其設有與該殼體(1)相連接之副殼體(31),該副殼體(31)對應該殼體(1)之該出氣口(12)開設有相連通之連通口(311),於該副殼體(31)內形成有輔助集油空間(312),於該輔助集油空間(312)對應該連通口(311)及該出氣口(12)設有第二抽氣扇(32),另於該輔助集油空間(312)底端形成有傾斜狀之第二導流部(313),於該第二導流部(313)之最低點則開設有第二引流孔(314),又於該輔助集油空間(312)向外開設有排氣口(315)。
如此一來,請再一併參閱第七圖本創作之使用狀態油霧流向示意圖所示,其係令油霧由該殼體(1)之入氣口(11)的入氣管體(111)導入,且令該第一過濾組(2)之第一抽氣扇(24)及該第二過濾組(3)之第二抽氣扇(32)同時運轉,此時該入氣口(11)進入的油霧會由該集油桶(21)之入氣管路(211)被吸入,由於該入氣管路(211)係偏心開設於該集油桶(21)一側,使得油霧會在該集油桶(21)中形成高速氣旋轉動再進入該抽氣流道(221)中,而於油霧在該集油桶(21)的高速氣旋中轉動之過程中,油霧中的油份會受離心力作用被甩出附著於該集油桶(21)內壁,再因重力作用往下由集油桶(21)底部之開孔(212)滴落於該殼體(1)底端之第一導流部(16),並由該第一導流部(16)所開設之第一引流孔(161)被導出收集,而進入該抽氣流道(221)中之油霧則會被該第一抽氣扇(24)抽出進入該殼體(1)的氣流空間(15),於油霧受該第一抽氣扇(24)抽出之同時,油霧中的油份亦會因甩動附著於該組接座(23)內壁及擋板(231)處,該附著於組接座(23)內壁之油份會因重力作用往下由蓋體(22)與組接部(213)之各槽孔(222)、(214)滴落於該殼體(1)底端之第一導流部(16),並由該第一導流部(16)所開設之第一引流孔(161)被導出收集,而附著於該擋板(231)之油份則同樣會因重力作用往下滴落,且順著該殼體(1)之隔板(13)底端的導流板(131)流入該第一導流部(16)中,並由該第一導流部(16)所開設之第一引流孔(161)被導出收集,而進入氣流空間(15)之油霧則會由該殼體(1)之出氣口(12)受該第二過濾組(3)之第二抽氣扇(32)抽入該輔助集油空間(312)中,於油霧受該第二抽氣扇(32)抽入該輔助集油空間(312)之同時,油霧中剩餘的油份同樣會因甩動附著於該輔助集油空間(312)內壁,且因重力作用往下滴落於該輔助集油空間(312)底端之第二導流部(313),並由該第二導流部(313)所開設之第二引流孔(314)被導出收集,此時油霧中的油份皆已被去除,而即能令潔淨之空氣由該輔助集油空間(312)之排氣口(315)向外排出,達到過濾油霧中之油份的目的。
另,請再一併參閱附件一本創作之氣流速度流線圖所示,由本創作所進行的流場模擬結果可知,本創作之該集油桶(21)內之高速氣旋速度達到20m/s~25m/s,可產生高達700G的離心力,且高達5000RPM之第一抽氣扇(24)及第二抽氣扇(32)對後段殘留油霧之離心力更高達2500G,可確實達到極佳之過濾油霧中的油份之功效。
藉由以上所述,本創作結構之組成與使用實施說明可知,本創作與現有結構相較之下,本創作主要係分別令第一、二過濾組之第一、二抽氣扇轉動抽送油霧,以將油霧中的油份利用多次的離心力甩動作用與空氣分離,讓分離出的油份另行收集,濾除油份之潔淨的空氣則向外排出,使得不僅不需進行濾材之清潔更換,令其在使用上更為簡易方便,且多次的離心力甩動更能確實的將油份濾除,達到更佳的油份濾除功效,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功效特性者。
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創作之結構樣態,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創作之專利範疇。
綜上所述,本創作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殼體
(11)‧‧‧入氣口
(111)‧‧‧入氣管體
(12)‧‧‧出氣口
(13)‧‧‧隔板
(131)‧‧‧導流板
(14)‧‧‧容置空間
(15)‧‧‧氣流空間
(16)‧‧‧第一導流部
(161)‧‧‧第一引流孔
(2)‧‧‧第一過濾組
(21)‧‧‧集油桶
(211)‧‧‧入氣管路
(212)‧‧‧開孔
(213)‧‧‧組接部
(214)‧‧‧槽孔
(22)‧‧‧蓋體
(221)‧‧‧抽氣流道
(222)‧‧‧槽孔
(23)‧‧‧組接座
(231)‧‧‧擋板
(24)‧‧‧第一抽氣扇
(3)‧‧‧第二過濾組
(31)‧‧‧副殼體
(311)‧‧‧連通口
(312)‧‧‧輔助集油空間
(313)‧‧‧第二導流部
(314)‧‧‧第二引流孔
(315)‧‧‧排氣口
(32)‧‧‧第二抽氣扇
第一圖:本創作之立體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本創作之立體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三圖:本創作之組合剖視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本創作之第一過濾組立體組合結構示意圖
第五圖:本創作之第一過濾組局部放大剖視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本創作之第二過濾組立體組合剖視結構示意圖
第七圖:本創作之使用狀態油霧流向示意圖
附件一:本創作之氣流速度流線圖
(1)‧‧‧殼體
(11)‧‧‧入氣口
(111)‧‧‧入氣管體
(13)‧‧‧隔板
(14)‧‧‧容置空間
(15)‧‧‧氣流空間
(161)‧‧‧第一引流孔
(2)‧‧‧第一過濾組
(21)‧‧‧集油桶
(211)‧‧‧入氣管路
(212)‧‧‧開孔
(213)‧‧‧組接部
(214)‧‧‧槽孔
(22)‧‧‧蓋體
(221)‧‧‧抽氣流道
(222)‧‧‧槽孔
(23)‧‧‧組接座
(231)‧‧‧擋板
(24)‧‧‧第一抽氣扇
(3)‧‧‧第二過濾組
(31)‧‧‧副殼體
(311)‧‧‧連通口
(314)‧‧‧第二引流孔
(315)‧‧‧排氣口
(32)‧‧‧第二抽氣扇

Claims (6)

  1. 一種油霧過濾機,其主要係包括有殼體、第一過濾組及第二過濾組;其中: 該殼體,其一端開設形成有入氣口、另一端則開設有出氣口,而於該殼體內部設有隔板,使得該殼體內部受該隔板之區隔,而於對應該入氣口之一側形成有容置空間及於對應該出氣口之一側形成有氣流空間,另於該殼體底端形成有傾斜狀之第一導流部,於該第一導流部之最低點則開設有第一引流孔; 該第一過濾組,其設置於該殼體之該容置空間內,於該第一過濾組設有集油桶,該集油桶一側偏心開設形成有入氣管路,該入氣管路與該殼體之該入氣口相連接導通,且於該集油桶底部開設有開孔,並於該集油桶形成有抽氣流道,且對應該抽氣流道組接設有第一抽氣扇; 該第二過濾組,其係於該殼體之該出氣口連通有輔助集油空間,於該輔助集油空間對應該出氣口設有第二抽氣扇,且於該輔助集油空間底端形成有傾斜狀之第二導流部,於該第二導流部之最低點則開設有第二引流孔,並於該輔助集油空間向外開設有排氣口。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油霧過濾機,其中,該集油桶上端外緣凸設形成有組接部供與該殼體進行組接定位。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油霧過濾機,其中,該集油桶上端外緣凸設形成有組接部供與該殼體進行組接定位,該組接部開設有數槽孔,另於該集油桶上端設有蓋體,令該抽氣流道由該蓋體向該集油桶內延伸凸設形成,該蓋體對應該組接部之各該槽孔開設形成有相配合之槽孔,該第一抽氣扇則設置於該蓋體上端。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油霧過濾機,其中,該蓋體上端罩設有組接座,令該第一抽氣扇組設於該組接座內對應該抽氣流道處。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油霧過濾機,其中,該組接座向該殼體之該氣流空間彎折延伸凸設有擋板,且於該殼體之該隔板底端向該氣流空間傾斜延伸形成有導流板。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油霧過濾機,其中,該第二過濾組係設有與該殼體相連接之副殼體,該副殼體對應該殼體之該出氣口開設有相連通之連通口,令該輔助集油空間形成於該副殼體內。
TW105205492U 2016-04-19 2016-04-19 油霧過濾機 TWM528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5492U TWM528205U (zh) 2016-04-19 2016-04-19 油霧過濾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5492U TWM528205U (zh) 2016-04-19 2016-04-19 油霧過濾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8205U true TWM528205U (zh) 2016-09-11

Family

ID=574438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5492U TWM528205U (zh) 2016-04-19 2016-04-19 油霧過濾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820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7281A (zh) * 2019-04-30 2019-07-05 山东太平洋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缆阻水膏喷涂的除油雾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67281A (zh) * 2019-04-30 2019-07-05 山东太平洋光纤光缆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缆阻水膏喷涂的除油雾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545695B (zh) 一种二级尘气分离结构及包含该结构的尘杯
WO2016197546A1 (zh) 一种具有螺旋式二级龙卷风尘气分离结构的手持式吸尘器
US9669342B2 (en) Oil mist collector
CN112869650A (zh) 基站和清洁设备
US20150096446A1 (en) Dust-collecting device of a secondary dust-collecting machine
TWM436140U (zh)
CN106181899A (zh) 具有旋风吸尘器的电动工具、尤其是电动锯
TWM528205U (zh) 油霧過濾機
CN105996891B (zh) 吸尘器的主机及吸尘器
TWM576911U (zh) Oil mist recovery machine
CN206444360U (zh) 一种除油过滤器
CN215650883U (zh) 基站和清洁设备
CN206366552U (zh) 一种伞形侧缝抽吸式吸尘罩
CN201168530Y (zh) 油雾处理机
CN205145903U (zh) 一种过滤装置及除尘设备
TWM561567U (zh) 切削液攔截裝置
CN205216480U (zh) 一种过滤装置
CN208262774U (zh) 一种除尘工作台
CN211324705U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CN211360096U (zh) 一种自带排尘系统的拉丝机装置
CN208371718U (zh) 一种表面清洁器
CN205054027U (zh) 一种具有多级过滤功能的吸尘器
CN205627350U (zh) 油雾过滤机
CN104068794B (zh) 吸尘器
CN210849400U (zh) 一种用于钻头生产设备的废屑回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