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50883U - 基站和清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基站和清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50883U
CN215650883U CN202120517585.XU CN202120517585U CN215650883U CN 215650883 U CN215650883 U CN 215650883U CN 202120517585 U CN202120517585 U CN 202120517585U CN 215650883 U CN215650883 U CN 2156508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yclone separator
sewage
collection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51758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继鑫
杨永斌
韦绥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ker Innovation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3600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3600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3600 Rob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51758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508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508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508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clo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站和清洁设备。其中,该基站包括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气旋分离器以及风机;所述第一收集箱设有进污口、过液口以及抽风口;所述第二收集箱连通于所述过液口;所述气旋分离器连通于所述抽风口;所述风机连通于所述气旋分离器,所述风机驱使气流由所述进污口进入所述第一收集箱内,并经所述抽风口进入气旋分离器内,后由所述气旋分离器进入所述风机内。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得能够对基站在集尘抽污过程中所吸除的水汽进行有效的分离出来,降低水汽在基站内的后续风道内长时间滞留后发生霉变而产生异味和进入到基站的风机内而影响风机的工作寿命的可能,同时也提升了基站内的滤芯和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基站和清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站和应用该基站的清洁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洗地机使用的便利性,相关技术中会通过基站对洗地机进行自动充电和集尘抽污(即将洗地机的集污盒内的垃圾转移至洗地机基站内)等。然而,由于洗地机的集污盒内的垃圾一般夹杂有水汽,并在被基站集尘抽污的过程中随之转移至基站内。之后该水汽在基站内的后续风道内长时间滞留后容易发生霉变而产生异味,或者进入到基站的风机内而影响风机的工作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站,旨在对基站在集尘抽污过程中所吸除的水汽进行有效的分离出来,降低水汽在基站内的后续风道内长时间滞留后发生霉变而产生异味和进入到基站的风机内而影响风机的工作寿命的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基站包括:
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设有进污口、过液口以及抽风口;
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连通于所述过液口;
气旋分离器,所述气旋分离器连通于所述抽风口;以及
风机,所述风机连通于所述气旋分离器,所述风机驱使气流由所述进污口进入所述第一收集箱内,并经所述抽风口进入气旋分离器内,后由所述气旋分离器进入所述风机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集箱内设有污水收集腔,所述第一收集箱设于所述污水收集腔内,并和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过液口连通于所述污水收集腔,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壁在对应所述进污口的位置设有与所述进污口连通的过让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集箱内设有垃圾收集槽,所述垃圾收集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顶壁设置,并被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顶壁所盖合;
所述进污口、所述过液口以及所述抽风口设于所述垃圾收集槽的槽壁,所述气旋分离器设于所述垃圾收集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所述垃圾收集槽具有呈相对设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
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前侧壁设有所述进污口,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后侧壁设有所述抽风口,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所述过液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液口内设有过滤网。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收集槽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垃圾收集槽的槽底壁、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后侧壁以及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顶壁围合形成有安装腔;
所述抽风口连通于所述安装腔,所述气旋分离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气旋分离器的进口连通于所述安装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过风口,所述过风口连通于所述气旋分离器的出口;
所述垃圾槽内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顶壁围合形成有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过风口,另一端穿过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前侧壁;
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壁在对应所述过风通道远离所述过风口的一端设有避让口,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外侧,并连通于所述避让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收集箱包括下箱体和上箱盖,所述上箱盖盖合于所述下箱体,并和所述下箱体围合形成有所述污水收集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集箱被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盖相配合夹持固定;
和/或,所述气旋分离器被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上箱盖相配合夹持固定;
和/或,所述气旋分离器内设有至少两个圆锥气流通道;
和/或,所述气旋分离器的出口设有滤芯。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洁设备,包括:
清洁装置;和
基站,所述基站包括第一收集箱、第二收集箱、气旋分离器以及风机;所述第一收集箱设有进污口、过液口以及抽风口;所述第二收集箱连通于所述过液口;所述气旋分离器连通于所述抽风口;所述风机连通于所述气旋分离器,所述风机驱使气流由所述进污口进入所述第一收集箱内,并经所述抽风口进入气旋分离器内,后由所述气旋分离器进入所述风机内所述基站的第一收集箱的进污口用于和所述清洁装置的集污盒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站在对清洁装置进行集尘抽污时,通过启动风机进行抽风,使得基站的第一收集箱的进尘处产生负压而可以对清洁装置的集污盒内的垃圾和污水进行抽吸。在垃圾和污水混合物随气流进入到第一收集箱内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较大固态垃圾能够滞留于第一收集箱进行收集,而较小固态垃圾和污水能够通过第一收集箱上的过液口进入到第二收集箱内进行收集。空气和水汽混合物则能够通过抽风口进入到气旋分离器内,此时气流在气旋分离器内作高速旋转而产生离心力,通过该离心力可以将水汽和灰尘甩到气旋分离器内的气流通道的侧壁或者底壁上进行收集;或者将水颗粒充分汽化掉。之后气流在经过气旋分离器的出口处的高精度滤芯时,通过该滤芯可以对气流中的水汽和灰尘再进行高精度过滤拦截,使得后续仅允许空气继续前进并进入到基站的风机内。因此,本方案中的基站在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收集箱对较大固态垃圾进行收集、通过第二收集箱对较小固态垃圾和污水进行收集、通过气旋分离器对水汽和灰尘进行初步分离收集以及通过高精度滤芯对水汽和灰尘进行再次拦截过滤,实现了对基站所吸除的水汽和灰尘进行有效的分离出来,使得基站在气旋分离器之后的后续风道内仅具有空气,从而降了低水汽在基站内的后续风道内长时间滞留后发生霉变而产生异味和进入到基站的风机内而影响风机的工作寿命的可能,同时也提升了基站内的滤芯和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站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基站去掉上箱盖的结构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基站去掉上箱盖的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1中基站的一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基站 15 第二隔板
10 第一收集箱 10f 过风通道
10a 进污口 30 第二收集箱
10b 过液口 30a 污水收集腔
10c 抽风口 30b 过让口
10d 垃圾收集箱 30c 避让口
11 过滤网 31 下箱体
13 第一隔板 33 上箱盖
13a 过风口 50 气旋分离器
10e 安装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站100。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基站100包括第一收集箱10、第二收集箱30、气旋分离器50以及风机;其中,第一收集箱10设有进污口10a、过液口10b以及抽风口10c;第二收集箱30连通于过液口10b;气旋分离器50连通于抽风口10c;风机连通于气旋分离器50,风机驱使气流由进污口10a进入第一收集箱10内,并经抽风口10c进入气旋分离器50内,后由气旋分离器50进入风机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收集箱10的进污口10a可以用于和清洁装置的集尘箱连通,使得第一收集箱10可以用于在基站100在对清洁装置进行集尘抽污时,对由进污口10a进入的垃圾和污水进行初步的收集容置,以便将清洁装置的集污盒内的垃圾转移至基站100。其中,第一收集箱10可以大致呈方形结构,以使其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成型制造。第二收集箱30可以用于对进入第一收集箱10内的污水进行收集,即第一收集箱10内的较小固态垃圾和污水可以由过液口10b进入到第二收集箱30内。同样的,第二收集箱30也可以大致呈方形结构,以使其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成型制造。气旋分离器50可以用于供经过抽风口10c的气流进入,由于气旋分离器50可以使得进入的气流作高速旋转运动而产生离心力,通过该离心力可以将气流内的水汽甩至气旋分离器50的气流通道的侧壁或者底壁上,以实现对气流内夹杂的水汽的进行分离。其中,气旋分离器50的气旋分离原理为现有技术,故在此对气旋分离器50的具体结构不作详述。风机可以用于提供气流动力,驱使外界的气流可以依次经过进污口10a、第一收集箱10、抽风口10c、气旋分离器50以及风机,最后由风机再排出至外界,并使得进污口10a处产生负压而实现对清洁装置的集尘箱内的垃圾和污水的抽吸。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基站100在对清洁装置进行集尘抽污时,通过启动风机进行抽风,使得基站100的第一收集箱10的进尘处产生负压而可以对清洁装置的集污盒内的垃圾和污水进行抽吸。在垃圾和污水混合物随气流进入到第一收集箱10内后,在重力的作用下较大固态垃圾能够滞留于第一收集箱10进行收集,而较小固态垃圾和污水能够通过第一收集箱10上的过液口10b进入到第二收集箱30内进行收集。空气和水汽混合物则能够通过抽风口10c进入到气旋分离器50内,此时气流在气旋分离器50内作高速旋转而产生离心力,通过该离心力可以将水汽甩到气旋分离器50内的气流通道的侧壁或者底壁上;或者将水颗粒充分汽化掉,而仅允许空气继续前进并进入到基站100的风机内。因此,本方案中的基站100在工作时可以通过第一收集箱10对较大固态垃圾进行收集、通过第二收集箱30对较小固态垃圾和污水进行收集、通过气旋分离器50对水汽进行收集,实现了对基站100所吸除的水汽和灰尘进行有效的分离出来,使得基站100在气旋分离器50之后的后续风道内仅具有空气,从而降了低水汽在基站100内的后续风道内长时间滞留后发生霉变而产生异味和进入到基站100的风机内而影响风机的工作寿命的可能。
请参考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收集箱30内设有污水收集腔30a,第一收集箱10设于污水收集腔30a内,并和污水收集腔30a的腔底壁之间具有间隙;过液口10b连通于污水收集腔30a,污水收集腔30a的腔壁在对应进污口10a的位置设有与进污口10a连通的过让口30b。
可以理解,将第一收集箱10设于第二收集箱30的污水收集腔30a内,可以使得第一收集箱10和第二收集箱30两者分布的更为紧凑,从而有利于缩小基站100的整体体积而降低其对空间的占用。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仅需要通过第一收集箱10上开设的过液口10b便可直接连通第一收集箱10和第二收集箱30,而需要设置相应的连接管路,从而有利于简化基站100的结构而降低制造成本。其中,第一收集箱10和污水收集腔30a的腔底壁之间具有的间隙,用于形成容置污水的空间,两者之间的间隙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适应性设置。在污水收集腔30a的腔底壁为一平面时,第一收集箱10可以和污水收集腔30a的整个腔底壁均具有间隙。在污水收集腔30a的腔底壁为一台阶面时,第一收集箱10可以和污水收集腔30a的位于最底部的腔底壁具有间隙。而过让口30b可以用于供集污盒内的垃圾和污水通过,以经进污口10a进入第一收集箱10内,其形状可以设置的和进尘的形状相适配,具体的可以为方形或者圆形等,以使得过让口30b和进污口10a的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成型制造。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收集箱10位于第二收集箱30的上方,并通过连接管连通两者也是可以的,能够保证第一收集箱10内的污水可以通过过液口10b进入到第二收集箱30内进行收集即可。
请结合参考图2、图3以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收集箱10内设有垃圾收集槽10d,垃圾收集槽10d的槽口朝向污水收集腔30a的腔顶壁设置,并被污水收集腔30a的腔顶壁所盖合;进污口10a、过液口10b以及抽风口10c设于垃圾收集槽10d的槽壁,气旋分离器50设于垃圾收集槽10d内。
可以理解,第一收集箱10设置的垃圾收集槽10d通过污水收集腔30a的腔顶壁所盖合,使得该第一收集箱10呈敞口设置,此时便于对第一收集箱10的内壁的加工成型,从而提高了对第一收集箱10的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同时,也使得减少了第一收集箱10加工所需要的原料,从而有利于降低了第一收集箱10的制造成本。而将气旋分离器50设于垃圾收集槽10d内,则可以使得气旋分离器50和第一收集箱10分别的更为紧凑,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缩小基站100的整体体积而降低其对空间的占用。
请结合参考图2、图3以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垃圾收集槽10d具有呈相对设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垃圾收集槽10d的前侧壁设有进污口10a,垃圾收集槽10d的后侧壁设有抽风口10c,垃圾收集槽10d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过液口10b。
可以理解,将进污口10a设于垃圾收集槽10d的前侧壁、抽风口10c设于垃圾收集槽10d的后侧壁,过液口10b设于垃圾收集槽10d的左侧壁。使得不仅垃圾收集槽10d内的污水可以通过过液口10b直接进入到污水收集腔30a内,气流在从第一收集箱10的前侧的进污口10a进入到垃圾收集槽10d内后,也可以从第一收集箱10的左侧和/或右侧的过液口10b进入到污水收集腔30a内,之后通过抽风口10c经第一收集箱10的后侧进入到气旋分离器50内(也即通过抽风口10c、污水收集腔30a以及过液口10b的组合对垃圾收集槽10d内进行抽气)。此时气流在过液口10b流出到进入抽风口10c之间的流动形成迂回的流动路径,气流中夹杂的一些水汽可以在自身重力的作用掉落至污水收集腔30a的底部,从而有利于提高对水汽的分离效果。而且,将进污口10a和过液口10b均设有垃圾收集槽10d的槽侧壁,可以降低其被垃圾收集槽10d内的垃圾所遮挡的可能,从而有利于保证基站100内气流的流动性。其中,可以是垃圾收集槽10d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均设有过液口10b,以提高过液口10b通过的风量而提高基站100对清洁装置的集污盒内的集尘抽污效率。当然,也可以是仅垃圾收集槽10d的左侧壁设有过液口10b,或者仅垃圾收集槽10d的右侧壁设有过液口10b。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中,进污口10a和过液口10b设于垃圾收集槽10d的槽底壁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2或者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过液口10b内设有过滤网11。
可以理解,通过该过滤网11可以对位于垃圾收集槽10d内的固态状的垃圾进行较好的阻挡过滤,以便更好的仅允许垃圾收集槽10d内污水和气流从过液口10b经过,降低较小固体状的垃圾进入的污水收集腔30a内的可能。此时,过液口10b可以设置的相对较大,以便于安装过滤网11。其中,过液口10b可以大致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状,以使得该过液口10b的形状较为规则而便于加工成型,过滤网11的形状则可以根据过液口10b的形状进行适应性设置。而过滤网11的安装可以是通过过液口10b上的卡槽进行卡接固定,或者通过穿设螺钉固定。其中,该过滤网可以为丝网或者纱网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将过液口10b设置的相对较小,直接通过该过液口10b对垃圾收集槽10d内的固态状的垃圾起到阻挡过滤作用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2、图3以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垃圾收集槽10d内设有第一隔板13,第一隔板13、垃圾收集槽10d的槽底壁、垃圾收集槽10d的后侧壁以及污水收集腔30a的腔顶壁围合形成有安装腔10e;抽风口10c连通于安装腔10e,气旋分离器50设于安装腔10e内,气旋分离器50的进口连通于安装腔10e。
可以理解,通过该安装腔10e对气旋分离器50可以起到隔离作用,降低垃圾收集槽10d内的垃圾在堆积一定量时对气旋分离器50造成影响,从而有利于保证气旋分离器50可以正常稳定的工作。而抽风口10c连通于安装腔10e,气旋分离器50的进口连通于安装腔10e,使得抽风口10c和气旋分离器50之间无需设置相应的连接管连接连通,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地简化基站100结构而进一步地降低制造成本。其中,第一隔板13可以是连接于垃圾收集槽10d的槽底壁、垃圾收集槽10d的后侧壁,具体地其可以和第一收集箱10为一体结构,以保证所围合形成的安装腔10e的密封性。而安装腔10e的形状可以设置的和气旋分离器50的外形相适配,以使得气旋分离器50于安装腔10e内分布的更为紧凑。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在垃圾收集槽10d内未设置有第一隔板13以形成安装腔10e时,气旋分离器50在垃圾槽内可以设置的和垃圾收集槽10d的槽底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或者直接在气旋分离器50外侧罩设有防护壳也是可以的。而气旋分离器50的进口和抽风口10c的连通,也可以是通过连接管连通。
请结合参考图2、图3以及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隔板13设有过风口13a,过风口13a连通于气旋分离器50的出口;垃圾槽内还设有第二隔板15,第二隔板15和污水收集腔30a的腔顶壁围合形成有过风通道10f,过风通道10f的一端连通于过风口13a,另一端穿过垃圾收集槽10d的前侧壁;污水收集腔30a的腔壁在对应过风通道10f远离过风口13a的一端设有避让口30c,风机位于第二收集箱30的外侧,并连通于避让口30c。
可以理解,通过第二隔板15和污水收集腔30a的腔顶壁围合形成有过风通道10f,使得风机可以设置在第二收集箱30的外侧,此时降低了对风机的安装位置的要求,从而提高了对风机安装的便利性。同时,也降低风机受到污水收集腔30a内的污水的影响,从而有利于保证风机的正常稳定工作。而过风通道10f由第二隔板15和污水收集腔30a的腔顶壁围合形成,使得可以在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完成制造后,在两者组装形成整体时来形成该过风风道,此时无需直接加工成型该过风风道而降低过风风道成型的复杂度。其中,第二隔板15可以大致呈U形状结构,以使得过风风道的横截面大致呈方形状,也即具有相对较为规则的形状而便于加工成型。同时,第二隔板15的相对两端可以分别连接于第一隔板13和垃圾收集槽10d的前侧壁,以提高第二隔板15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二隔板15、第一隔板13以及第一收集箱10可以为一体结构。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收集箱30包括下箱体31和上箱盖33,上箱盖33盖合于下箱体31,并和下箱体31围合形成有污水收集腔30a。
可以理解,第二收集箱30由下箱体31和上箱盖33组成,使得两者可以分开独立制造,在各自完成成型后组装形成污水收集腔30a,此时简化了污水收集腔30a成型加工的复杂度,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二收集箱30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其中,下箱体31可以设有凹槽,上箱盖33也可以设有凹槽,两者上的凹槽相配合围合形成污水收集腔30a。当然,也可以是仅下箱体31设有凹槽,上箱盖33盖合于下箱体31的凹槽而围合形成污水收集腔30a。此时,过让口30b根据进污口10a位置设置在下箱体31或者上箱盖33,避让口30c根据过风通道10f远离过风口13a的位置设置在上箱盖33或者下箱体31。而下箱体31和上箱盖33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以提高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当然,为了便于对位于第二收集箱30内的零部件的更换或者清洗,上箱盖33也可以是可以拆卸地安装于下箱体31。具体的,上箱盖33和下箱体31之间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等,以简化上箱盖33和下箱体31之间的拆装过程。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收集箱10被下箱体31和上箱盖33相配合夹持固定。
可以理解,第一收集箱10通过下箱体31和上箱盖33相配合夹持固定,使得无需设置较为复杂的连接结构对两者进行固定,从而有利于提高对第一收集箱10安装的便利性。其中,可以是污水收集腔30a的前侧壁和垃圾收集槽10d的前侧壁均内凹形成相抵接的台阶壁。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收集箱10通过螺钉连接、卡扣连接或者磁吸固定于下箱体31内也是可以的。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气旋分离器50被第一收集箱10和上箱盖33相配合夹持固定。
可以理解,气旋分离器50通过第一收集箱10和上箱盖33相配合夹持固定,使得无需额外设置相应的结构对气旋分离器50进行安装固定,从而有利于简化基站100的结构。同时,如此设置也使得,在将上箱盖33安装于下箱体31时便同时完成了对气旋分离器50的安装固定,从而有利于提高基站100组装的便利性。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限于此,于其他实施例中,气旋分离器50也可以通过额外的连接结构直接固定于安装腔10e的腔壁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气旋分离器50内设有至少两个圆锥气流通道。
可以理解,至少两个圆锥气流通道的设置,使得进入到气旋分离器50内的气流可以在至少两个圆锥气流通道内同时作高速旋转运动,以通过至少两个圆锥气流通道同时对气流内的水汽进行分离,从而提高了气旋分离器50对水汽的分离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气旋分离器50的出口设有滤芯。
可以理解,通过该滤芯可以对气旋分离器50流出的空气进行进一步地过滤,以进一步地阻挡过滤水雾和灰尘,从而能够更有利的保证从气旋分离器50流出的气流仅有空气而保证对清洁装置在气旋分离器50之后的后续风道的水汽的分离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清洁设备,该清洁设备包括清洁装置和基站100,该基站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清洁设备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基站100的第一收集箱10的进污口10a用于和所述清洁装置的集污盒相连通,该清洁装置可以为洗地机、扫地机器人或者吸尘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设有进污口、过液口以及抽风口;
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连通于所述过液口;
气旋分离器,所述气旋分离器连通于所述抽风口;以及
风机,所述风机连通于所述气旋分离器,所述风机驱使气流由所述进污口进入所述第一收集箱内,并经所述抽风口进入气旋分离器内,后由所述气旋分离器进入所述风机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集箱内设有污水收集腔,所述第一收集箱设于所述污水收集腔内,并和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底壁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过液口连通于所述污水收集腔,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壁在对应所述进污口的位置设有与所述进污口连通的过让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箱内设有垃圾收集槽,所述垃圾收集槽的槽口朝向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顶壁设置,并被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顶壁所盖合;
所述进污口、所述过液口以及所述抽风口设于所述垃圾收集槽的槽壁,所述气旋分离器设于所述垃圾收集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垃圾收集槽具有呈相对设置的前侧壁和后侧壁、以及左侧壁和右侧壁;
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前侧壁设有所述进污口,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后侧壁设有所述抽风口,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左侧壁和/或右侧壁设有所述过液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液口内设有过滤网。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收集槽内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所述垃圾收集槽的槽底壁、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后侧壁以及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顶壁围合形成有安装腔;
所述抽风口连通于所述安装腔,所述气旋分离器设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气旋分离器的进口连通于所述安装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设有过风口,所述过风口连通于所述气旋分离器的出口;
所述垃圾收集槽内还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顶壁围合形成有过风通道,所述过风通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过风口,另一端穿过所述垃圾收集槽的前侧壁;
所述污水收集腔的腔壁在对应所述过风通道远离所述过风口的一端设有避让口,所述风机位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外侧,并连通于所述避让口。
8.如权利要求2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集箱包括下箱体和上箱盖,所述上箱盖盖合于所述下箱体,并和所述下箱体围合形成有所述污水收集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集箱被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盖相配合夹持固定;
和/或,所述气旋分离器被所述第一收集箱和所述上箱盖相配合夹持固定;
和/或,所述气旋分离器内设有至少两个圆锥气流通道;
和/或,所述气旋分离器的出口设有滤芯。
10.一种清洁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清洁装置;和
基站,所述基站为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清洁装置,所述基站的第一收集箱的进污口用于和所述清洁装置的集污盒相连通。
CN202120517585.XU 2021-03-11 2021-03-11 基站和清洁设备 Active CN2156508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7585.XU CN215650883U (zh) 2021-03-11 2021-03-11 基站和清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517585.XU CN215650883U (zh) 2021-03-11 2021-03-11 基站和清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50883U true CN215650883U (zh) 2022-01-28

Family

ID=79969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517585.XU Active CN215650883U (zh) 2021-03-11 2021-03-11 基站和清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5088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002A1 (zh) * 2021-09-01 2023-03-09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表面清洁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表面清洁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002A1 (zh) * 2021-09-01 2023-03-09 北京顺造科技有限公司 表面清洁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表面清洁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69650A (zh) 基站和清洁设备
RU2369440C2 (ru) Многоциклонный уловитель
KR100623915B1 (ko) 먼지 분리장치
JP5468176B2 (ja) 収集装置、及び当該収集装置を有している真空掃除機
GB2402637A (en) Cyclone arrangement
CN209899270U (zh) 除尘结构、垃圾箱及清洁机器人
CN215650883U (zh) 基站和清洁设备
CN110772168A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CN112869658A (zh) 风道组件和清洁装置
CN217137910U (zh) 基站和清洁设备
US20220287537A1 (en) Base station and cleaning equipment
CN211324705U (zh) 清洁设备及吸尘器
CN216628441U (zh) 污水箱及洗地机
CN214549252U (zh) 一种旋风组件及吸尘器
CN211212972U (zh) 扫地机器人的集尘组件及风道结构
CN110801176A (zh) 一种吸尘器
CN210300861U (zh) 一种集尘盒和清洁机器人
CN208371718U (zh) 一种表面清洁器
CN210544089U (zh) 湿式除尘一体机
CN114176464A (zh) 基站和清洁设备
EP1852048B1 (en) Vacuum cleaner having decreased noise and vibration
CN217447573U (zh) 一种具有多级旋风分离结构的尘杯
CN217423374U (zh) 储液盒和油烟处理设备
US20240023781A1 (en) Device structure for multistage water-air separation of cleaning machine
CN217907595U (zh) 一种用于清洁电器上的旋风过滤结构及含有其的清洁电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8

Address after: Room 102, Floor 1, Building 3, Yard 87, Hong'an Road,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2400

Patentee after: Beijing Xingxi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g3-2101,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dustrial Park, 88 Jinjihu Avenue,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uzhou area, China (Jiangsu) pilot Free Trade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3600 Robo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3

Address after: 410000 Room 701, Building 7, First Phase of Changsha Zhongdian Software Park Co., Ltd., No. 39 Jianshan Road, Changsha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Changsha,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NKER INNOVATIONS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2, Floor 1, Building 3, Yard 87, Hong'an Road, Fa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2400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ngxi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