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7332U -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7332U
TWM527332U TW104216434U TW104216434U TWM527332U TW M527332 U TWM527332 U TW M527332U TW 104216434 U TW104216434 U TW 104216434U TW 104216434 U TW104216434 U TW 104216434U TW M527332 U TWM527332 U TW M527332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core
insulating
members
insulating layer
buck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64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ei-Chieh Hung
Original Assignee
Yoke Ind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e Ind Corp filed Critical Yoke Ind Corp
Priority to TW1042164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7332U/zh
Publication of TWM5273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7332U/zh

Links

Landscapes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Description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本創作係與安全帶有關;特別是指一種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按,安全帶之設置目的係用以將人員限制於一固定物(例如座位)或是直接固定於人員身上(例如高空作業之安全帶),以保護使用者的生命安全。安全帶除了行車安全用途之外,亦廣泛使用在飛行器、船舶、遊樂器材、甚或是高空作業使用,在許多情境下能有效保護使用者。習用的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包含有可相結合的一扣座與一扣件,且為了顧及安全性,扣座或扣件多是使用金屬材質製成,以在安全帶突然受外力拉扯時,提供足夠的結合強度,以避免扣鎖裝置脫開。
扣鎖裝置在未使用時,扣座與扣件大部分的情況下是相分離的狀態,然而,扣座與扣件通常都是結合於安全帶之二個帶體上,將隨著帶體而移動。惟,在某些環境中,座位旁可能設置有電源,當金屬材質的扣座或扣件接近或碰觸到電源時,有可能發生感電或電源短路的情形,造成危險。又例如人員於作業時身上綁設具有金屬材質的扣座或扣件之安全帶時,若在接近容易感電的場所,亦會有感電的危險。是以,習用的安全帶之扣鎖裝置設計仍未臻完善尚有待改進之處 。
有鑑於此,本創作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具有絕緣表層可阻絕電性導通,進而確保使用安全性。
緣以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提供的一種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包括有一扣座、一扣件、二定位件與二彈性件,其中,該扣座係由二殼體對合而成,各該殼體包含一第一金屬心材及一第一絕緣層局部包覆於該第一金屬心材的外周;該二殼體之間形成有一容室及一開口連通該容室;該扣件包含一第二金屬心材與一第二絕緣層局部包覆於該第二金屬心材的外周;該扣件具有一舌板,該舌板用以自該開口插入該容室中;該二定位件樞設於該扣座且位於該容室中;各該定位件係可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樞擺,各該定位件具有一擋止部,各該定位件位於各該第一位置時,各該擋止部限制該舌板位於一預定位置,使該扣件無法相對該扣座分離,各該定位件位於各該第二位置時,各該擋止部遠離該舌板,使該扣件可相對該扣座分離;該二彈性件設置於該容室中,用以分別推抵各該定位件維持往各該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動。
本創作之效果在於以金屬作為心材,外部再包覆絕緣層,可有效地提升扣鎖裝置的絕緣效果,並保有結合的強度,增加使用的安全性。
為能更清楚地說明本創作,茲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後。請參圖1與圖2所示,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包含有一扣座10、複數個結合件20、一扣件26、二定位件40與一安全帶固定桿48。
該扣座10係供安全帶之一帶體(圖未示)結合,該扣座10由二殼體12對合而成,本實施例中,該二殼體12的結構相同且各別具有相面對的一內側與相背對的一外側,各該殼體12包含一第一金屬心材14及一第一絕緣層16局部包覆於該第一金屬心材14的外周,該第一絕緣層16為塑膠射出成型。該二殼體12之間形成有一容室10a及一開口連通該容室。請配合圖3與圖4,各該殼體12內側的第一絕緣層16具有一內表面16a,該二殼體的內表面16a為相面對且構成該容室10a的壁面。其中至少一該殼體12的內表面16a凹入形成一導槽162,本實施例中為二個殼體12皆具有導槽162,各該導槽162具有一開放端162a連通該開口10b,且各該第一金屬心材14的部分裸露於各該導槽162中。該二殼體12內側之第一絕緣層另具有複數個透空區16c,且該第一金屬心材部分裸露於該些透空區16c中。該扣座10另具有一貫通該二殼體12的鏤空部10c,且該鏤空部10c外圍的各該殼體的二該透空區16c中分別設置有一長形的金屬塊18。
該二殼體12各別具有複數個貫孔122貫穿各該殼體12的內側與外側,其中一該殼體12上的各該貫孔122與另一該殼體12的各該貫孔122相對應,且其中兩對貫孔122與該容室10a相通。各該貫孔122包括相連的一第一孔段122a與一第二孔段122b,各該第一孔段122a貫穿該第一金屬心材14,各該第二孔段122b係自各該殼體12外側之第一絕緣層16的一外表面16b凹入形成,且各該第二孔段122b之孔徑大於各該第一孔段122a之孔徑,使各該第一金屬心材14的部分裸露於各該第二孔段122b中。此外,該二殼體12的至少一者具有一穿孔124貫穿該導槽162且連通該容室10a,本實施例中為該二殼體12皆具有相對應的一該穿孔124。
該些結合件20在本實施例中為複數鉚釘,分別穿設於該二殼體12相對應的二該貫孔122,各該結合件20具有兩端,其中一端具有一頭部202位於其中一該殼體的一該貫孔122之第二孔段122b中且抵於對應的一該第一金屬心材14,另一端為一反折部(圖未示)位於另一該殼體12相對應的貫孔122之第二孔段122b中且抵於對應的另一該第一金屬心材14,藉以固定該二殼體12。實務上,各該結合件20亦可包括一螺栓與一螺帽,藉由螺栓與螺帽的結合來固定該二殼體12。
為了使該扣座10的外側更全面地絕緣,該些貫孔122中分別填塞有複數個第一絕緣件24,該些第一絕緣件24係以絕緣材料製成(本實施例為塑膠),該些第一絕緣件24分別結合於各該殼體12的第一絕緣層16且封閉各該貫孔122的第二孔段122b,以覆蓋金屬材質的結合件20。實務上,若扣座10的外側無全面絕緣的需求,亦可不設置該些第一絕緣件24。
各該殼體12內側及外側之第一金屬心材14裸露的部分,係於第一絕緣層16以塑膠射出成型時,供模具之模穴中的凸柱頂抵,藉以讓第一金屬心材14與模穴的壁面相隔一段距離,而該些第一金屬心材14上的第一孔段122a則是供定位於模穴之用,以使塑膠射出成型後第一絕緣層16具有一定的厚度且良好地包覆第一金屬心材14。於拔模後,則使第一金屬心材14的部分裸露,本實施例巧妙地利用各該貫孔122的第一孔段122a穿設結合件20,及第二孔段122b中裸露之第一金屬心材14作為結合件20抵接之用,藉此,各該殼體12外側的第一絕緣層16不會再形成其它多餘的透空區域,因此,便不需要另外以其它的第一絕緣件覆蓋之。
請參圖5與圖6,該扣件26包含一第二金屬心材28與一第二絕緣層30局部包覆於該第二金屬心材28的外周,該第二絕緣層30為塑膠射出成型。該扣件26具有一舌板32與一握板34,該舌板32用以自該扣座10的開口10b插入該容室10a中,該握板34供人員握持及供連接安全帶的另一帶體(圖未示)。本實施例中,該舌板32相背對兩面的至少一者之第二絕緣層30凸起形成有一凸軌322,本實施例中為二者皆有凸軌322,各該凸軌322的形狀與各該殼體12上的導槽162配合。各該凸軌322的表面凹入形成有一第一沉孔322a,該二第一沉孔322a孔徑相同且位於同一軸線上,該第二金屬心材28的部分裸露於各該第一沉孔322a中,各該第一沉孔322a的孔徑以略小於或等於與各該殼體12上的穿孔124孔徑為佳。
各該第一沉孔322a中各別設置有一第二絕緣件36,各該第二絕緣件36係以絕緣材質製成且結合於該第二絕緣層30以封閉各該第一沉孔322a。其中至少一該第二絕緣件36的顏色與該第二絕緣層30的顏色不同,本實施例中為該二第二絕緣件36的顏色與該第二絕緣層30的顏色不同。該舌板32插入至該扣座10之容室10a的一預定位置時,該二第二絕緣件36分別與該二殼體12上的穿孔124相對應,而由各該殼體12外側可看到不同顏色的第二絕緣件36,以作為該舌板32插入至該預定位置的定位標記。該舌板32的二個側面分別具有一凹部324。
此外,於該扣件26其中一面的第二絕緣層30更凹入形成有複數個第二沉孔322b, 342,其中一該第二沉孔322b位於該舌板上,另二該第二沉孔342位於握板34上,該些第二沉孔322b, 342圍繞一該第一沉孔322a。該第二金屬心材28的部分裸露於各該第二沉孔322b, 342中。該些第二沉孔322b, 342中分別設置有複數個第三絕緣件38,各該第三絕緣件38係以絕緣材質製成且與該第二絕緣層30結合並封閉各該第二沉孔322b, 342。
該扣件26中各該第一沉孔322a與各該第二沉孔322b, 342中第二金屬心材28裸露的部分,係於第二絕緣層30以塑膠射出成型時,供模具之模穴中的凸柱頂抵,藉以讓第二金屬心材28與模穴的壁面相隔一段距離,以使塑膠射出成型後第二絕緣層30具有一定的厚度,良好地包覆第二金屬心材28。於拔模後,則使第二金屬心材28的部分裸露,本實施例巧妙地利用各該第一沉孔322a所填塞的第二絕緣件36作為定位標記,讓使用者方面可更進一步確認舌板32已插至該預定位置。實務上,亦可視第二金屬心材28的大小,設計模具不具有抵於舌板32上的第二沉孔322b位置的凸柱,如此,即可使舌板上不具有第二沉孔322b;當然,亦可設計模具不具有抵於握板34之第二沉孔342位置的凸柱,使握板34上不具有第二沉孔342。
請參圖7,該二定位件40位於該容室10a中,各該定位件40包括一第三金屬心材42與一第三絕緣層44局部包覆該第三金屬心材42,該第三絕緣層44為塑膠射出成型。該二定位件40各別具有一樞接孔402,且該二樞接孔402分別對應與容室10a相通的兩對貫孔122,且其中二該結合件20分別穿過該二定位件40的樞接孔402,藉以讓該二定位件40樞設於該容室10a中,且各該定位件可於圖7所示之第一位置P1, P1’與圖8所示之第二位置P2, P2’間樞擺。各該第三金屬心材42一部分未被該第三絕緣層44包覆,另一部分的外周被該第三絕緣層44包覆,未被該第三絕緣層44包覆的第三金屬心材42上具有一擋止部404,該二定位件40的擋止部404係相面對且朝向該容室10a的中央。各該定位件40另具有一受力部406,各該受力部406突出於該扣座10外且受外力作用而使各該定位件40樞擺,各該受力部406位於各該第三絕緣層44上。
該容室10a中設置有以二第一彈簧46為例的二彈性件,各該第一彈簧46之一端抵於各該定位件40背對各該擋止部404的位置,各該第一彈簧46之另一端抵於該容室10a的側壁,藉以在常態下推抵各該定位件40維持往各該第一位置P1, P1’的方向移動。
各第三金屬心材42裸露的部分係於第三絕緣層44以塑膠射出成型時,供模具之模穴中的凸柱頂抵,藉以讓第三金屬心材42與模穴的壁面相隔一段距離,以使塑膠射出成型後第三絕緣層44具有一定的厚度,良好地包覆第三金屬心材42。本實施例巧妙地將各該擋止部404設計於各該第三金屬心材42裸露的部分,如此可有效避免擋止部404磨損。
該安全帶固定桿48包括一第四金屬心材50與一第四絕緣層52,該第四絕緣層52為塑膠射出成型。該第四金屬心材50呈桿狀且具有一桿身502以及相連於該桿身兩端的二結合端504,該桿身502位於該扣座10的鏤空部10c中且為該第四絕緣層52所包覆,該二結合端504未被該第四絕緣層52包覆。該二結合端504沿著各該殼體12可滑動地結合於該扣座10中且分別抵靠該二金屬塊18。該二殼體12中另設置有以二第二彈簧54為例的另二彈性件,各該第二彈簧54分別抵於各該結合端504及一該殼體12的內壁,藉以推抵該安全帶固定桿48往遠離該開口10b的方向移動,以供夾持安全帶的帶體。
該二結合端504係於第四絕緣層52以塑膠射出成型時,供模具之模穴中的凸柱頂抵,藉以讓第四金屬心材50的桿身與模穴的壁面相隔一段距離,以使塑膠射出成型後第四絕緣層52具有一定的厚度,良好地包覆該桿身502。本實施例巧妙地將該安全帶固定桿48滑動時容易磨擦的部分(即該二結合端504)供模具的凸柱抵接,藉以有效地利用第四金屬心材50裸露的部分。
請配合圖7至圖9,在使用時,將該扣件26的舌板32自該扣座10的開口10b插入該容室10a中,在插入的過程中,該舌板32推抵該二定位件40未被第三絕緣層44包覆之部位,以使各該定位件40由第一位置P1, P1’樞擺至第二位置P2, P2’(圖7、圖8參照)。當該舌板32被推至該預定位置時(圖9參照),各該第一彈簧46將各該定位件40推抵回各該第一位置P1, P1’,此時,該二定位件40的擋止部404位於該舌板32的該二凹部324中以限制該舌板32位於該預定位置,使該扣件26無法相對該扣座10分離。請配合圖10,此際,該舌板32上的第二絕緣件36完全顯現於各該殼體12的穿孔124中,讓使用者可目視確認該舌板32已被推至該預定位置。值得一提的是,藉由該舌板32之凸軌與各該殼體12之導槽162的配合,更可限制該舌板32偏擺,使該舌板32穩固地位於該扣座10中。
若使用者欲將該扣件26與該扣座10分別離,則施力於該二定位件40的受力部406,推動各該定位件40往各該第二位置P2, P2’移動,使各該擋止部404遠離該舌板32的各該凹部324後,即可抽出該舌板32,使該扣件26相對該扣座10分離。
綜上所述,本創作利用金屬作為心材,外部再包覆絕緣層,可有效地提升扣鎖裝置的絕緣效果,並保有結合的強度,增加使用的安全性。此外,本創作更利用絕緣層射出成型時必然會形成的金屬裸露區域作為特定的用途,以提升扣鎖裝置的功能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較佳可行實施例而已,舉凡應用本創作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所為之等效變化,理應包含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本創作〕
10‧‧‧扣座
10a‧‧‧容室
10b‧‧‧開口
10c‧‧‧鏤空部
12‧‧‧殼體
122‧‧‧貫孔
122a‧‧‧第一孔段
122b‧‧‧第二孔段
124‧‧‧穿孔
14‧‧‧第一金屬心材
16‧‧‧第一絕緣層
16a‧‧‧內表面
162‧‧‧導槽
162a‧‧‧開放端
16b‧‧‧外表面
16c‧‧‧透空區
18‧‧‧金屬塊
20‧‧‧結合件
202‧‧‧頭部
24‧‧‧第一絕緣件
26‧‧‧扣件
28‧‧‧第二金屬心材
30‧‧‧第二絕緣層
32‧‧‧舌板
322‧‧‧凸軌
322a‧‧‧第一沉孔
322b‧‧‧第二沉孔
324‧‧‧凹部
34‧‧‧握板
342‧‧‧第二沉孔
36‧‧‧第二絕緣件
38‧‧‧第三絕緣件
40‧‧‧定位件
402‧‧‧樞接孔
404‧‧‧擋止部
406‧‧‧受力部
42‧‧‧第三金屬心材
44‧‧‧第三絕緣層
46‧‧‧第一彈簧
48‧‧‧安全帶固定桿
50‧‧‧第四金屬心材
502‧‧‧桿身
504‧‧‧結合端
52‧‧‧第四絕緣層
54‧‧‧第二彈簧
P1,P1'‧‧‧第一位置
P2,P2'‧‧‧第二位置
圖1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之安全帶之扣鎖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安全帶之扣鎖裝置的局部分解立體圖。 圖3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殼體外側正視圖。 圖4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殼體內側正視圖。 圖5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扣件其中一面的正視圖。 圖6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扣件另一面的正視圖。 圖7~圖9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安全帶之扣鎖裝置結合過程示意圖。 圖10為本創作上述較佳實施例之安全帶之扣鎖裝置結合後之正視圖圖。
10‧‧‧扣座
10c‧‧‧鏤空部
12‧‧‧殼體
24‧‧‧第一絕緣件
26‧‧‧扣件
34‧‧‧握板
40‧‧‧定位件
48‧‧‧安全帶固定桿

Claims (10)

  1. 一種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包含: 一扣座,係由二殼體對合而成,各該殼體包含一第一金屬心材及一第一絕緣層局部包覆於該第一金屬心材的外周;該二殼體之間形成有一容室及一開口連通該容室; 一扣件,包含一第二金屬心材與一第二絕緣層局部包覆於該第二金屬心材的外周;該扣件具有一舌板,該舌板用以自該開口插入該容室中; 二定位件,樞設於該扣座且位於該容室中;各該定位件係可於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間樞擺,各該定位件具有一擋止部,各該定位件位於各該第一位置時,各該擋止部限制該舌板位於一預定位置,使該扣件無法相對該扣座分離,各該定位件位於各該第二位置時,各該擋止部遠離該舌板,使該扣件可相對該扣座分離;以及 二彈性件,設置於該容室中,用以分別推抵各該定位件維持往各該第一位置的方向移動。
  2. 如請求項1所述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其中該二殼體各別具有複數個貫孔;該二殼體的第一絕緣層分別具有一外表面,該二外表面為相背對;各該貫孔包括相連的一第一孔段與一第二孔段,各該第一孔段貫穿該第一金屬心材,各該第二孔段係自各該第一絕緣層的外表面凹入形成,且各該第二孔段之孔徑大於各該第一孔段之孔徑,使各該第一金屬心材的部分裸露於各該第二孔段中;複數個結合件,分別設置於該二殼體相對應的二該貫孔,各該結合件具有兩端,其中一端位於其中一該殼體的一該貫孔之第二孔段中且抵於對應的一該第一金屬心材,另一端位於另一該殼體相對應的貫孔之第二孔段中且抵於對應的另一該第一金屬心材。
  3. 如請求項2所述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包含複數個第一絕緣件,係以絕緣材質製成,各該第一絕緣件結合於各該殼體且封閉各該貫孔的第二孔段。
  4. 如請求項2所述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其中該二定位件各別具有一樞接孔;其中二該結合件分別穿過該二定位件的樞接孔。
  5. 如請求項1所述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包含二第二絕緣件,係以絕緣材質製成;該扣件之舌板相背對的兩面各別具有一第一沉孔,各該第一沉孔係自該第二絕緣層表面凹入形成;該第二金屬心材的部分裸露於各該第一沉孔中;各該第二絕緣件結合於該扣件且封閉各該第一沉孔。
  6. 如請求項5所述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其中該扣座的其中至少一該殼體具有一穿孔連通該容室;該二第一沉孔位於同一軸線上;其中至少一該第二絕緣件的顏色與該第二絕緣層的顏色不同,且該舌板位於該預定位置時,與該第二絕緣層顏色不同的該第二絕緣件相應該穿孔。
  7. 如請求項5所述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包含複數第三絕緣件,係以絕緣材質製成;該扣件的其中一面具有複數個第二沉孔,各該第二沉孔係自該第二絕緣層表面凹入形成,該第二金屬心材的部分裸露於各該第二沉孔中;各該第三絕緣件結合於該扣件且封閉各該第二沉孔。
  8. 如請求項1所述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其中該二殼體的第一絕緣層各別具有一內表面,該二內表面為相面對且構成該容室的壁面,其中一該內表面凹入形成有一導槽,且該第一金屬心材的部分裸露於該導槽中;該扣件之舌板上的第二絕緣層凸出形成有一凸軌與該導槽配合。
  9. 如請求項1所述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其中各該定位件包括一第三金屬心材與一第三絕緣層局部包覆該第三金屬心材的外周,各該擋止部位於各該第三金屬心材上且未被各該第三絕緣層包覆;各該定位件另具有一受力部,各該受力部突出於該扣座外且受外力作用而使各該定位件樞擺,各該受力部位於各該第三絕緣層上。
  10. 如請求項1所述安全帶之扣鎖裝置,其中該扣座具有一鏤空部中;一安全帶固定桿,包括一第四金屬心材與一第四絕緣層,該第四金屬心材具有一桿身以及相連於該桿身兩端的二結合端,該桿身位於該鏤空部中且為該第四絕緣層所包覆,該二結合端可滑動地結合於該扣座且未被該第四絕緣層所包覆。
TW104216434U 2015-10-14 2015-10-14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TWM5273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6434U TWM527332U (zh) 2015-10-14 2015-10-14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6434U TWM527332U (zh) 2015-10-14 2015-10-14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7332U true TWM527332U (zh) 2016-08-21

Family

ID=571832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6434U TWM527332U (zh) 2015-10-14 2015-10-14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7332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1332B (zh) * 2017-11-07 2018-11-21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Seat belt buckle device
CN109793317A (zh) * 2017-11-17 2019-05-24 振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的扣锁装置
US10609989B2 (en) 2017-12-19 2020-04-07 Yoke Industrial Corp. Safety belt buckle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1332B (zh) * 2017-11-07 2018-11-21 振鋒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Seat belt buckle device
CN109793317A (zh) * 2017-11-17 2019-05-24 振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安全带的扣锁装置
US10609989B2 (en) 2017-12-19 2020-04-07 Yoke Industrial Corp. Safety belt buckl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10141B2 (en) Safety belt buckle
EP3281545B1 (en) Headband arrangement for a welding helmet
TWM527332U (zh)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TW201914389A (zh) 手持裝置保護殼組
TW201349985A (zh) 具有按鍵的殼體組件
TW201703953A (zh) 組合式美工刀
TW201914233A (zh) 保護殼組的銜接單元
TW201713386A (zh)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TWM566131U (zh) Insulated screwdriver
JP2008142117A (ja) 鞄用持ち手
TWM529775U (zh) 固定裝置
JP6043197B2 (ja) 多点式バックル
TWM557619U (zh) 安全帶之扣鎖裝置
TWM463642U (zh) 工具吊卡
TW201442844A (zh) 模具斜梢結構以及注射成型模具
TWI672916B (zh) 保護殼組的銜接單元
TWI674828B (zh) 手持裝置保護殼組
HK1096717A1 (en) Cylinder for a safety lock
JP2005229785A (ja) ワイヤレスマイク用の充電器
CN217041192U (zh) 呼啦圈的单元节
TWI668377B (zh) Fixtures
TWI557303B (zh) 絕緣掛鎖結構
TW201917264A (zh) 鎖閂之拆裝方法及其結構
TWI641332B (zh) Seat belt buckle device
TWM512646U (zh) 繩索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