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7093U -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7093U
TWM527093U TW105202129U TW105202129U TWM527093U TW M527093 U TWM527093 U TW M527093U TW 105202129 U TW105202129 U TW 105202129U TW 105202129 U TW105202129 U TW 105202129U TW M527093 U TWM527093 U TW M52709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photographic module
plastic lens
plastic
imaging le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21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明達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52021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7093U/zh
Priority to CN201620206971.6U priority patent/CN205450423U/zh
Priority to US15/155,160 priority patent/US10018808B2/en
Publication of TWM52709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7093U/zh
Priority to US15/996,769 priority patent/US10317648B2/en
Priority to US16/390,177 priority patent/US10656392B2/en
Priority to US16/846,618 priority patent/US11307389B2/en
Priority to US17/693,468 priority patent/US11815663B2/en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018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with means for preventing ghost imag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03Align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本新型係有關於一種攝影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攝影模組。
隨著手機、平板電腦等搭載有成像裝置的個人化電子產品及行動通訊產品的普及,連帶帶動小型化攝影模組的興起,對具有高解析度與優良成像品質的小型化攝影模組的需求也大幅攀升。
塑膠透鏡通常用以有效降低攝影模組的生產成本,習用的塑膠透鏡主要使用射出成型的方法製造而成,當雜散光由攝影模組的光學元件表面反射至塑膠透鏡的表面時,由於塑膠透鏡的表面光滑明亮並具有較高的反射率,因而無法有效衰減雜散光入射至塑膠透鏡的表面之反射光強度。
此外,當前的小型化攝影模組中通常包含多個塑膠透鏡,以藉由塑膠透鏡可形成曲率變化極高的小型非球面透鏡的優點來提升成像品質,不過小型非球面透鏡卻常產生透鏡間對心不易的問題。為解決此一問題,目前已有在透 鏡上導入嵌合結構的技術,讓相鄰透鏡直接搭接以獲得較高的對心精度。然而,形狀複雜的嵌合結構卻往往使得雜散光的控制變得困難,尤其是當攝影模組尺寸縮小時,此問題便更加惡化。
綜上所述,如何同時兼顧小型化攝影模組在抑制雜散光及對心方面的要求,進而提升小型化攝影模組的成像品質以滿足高階成像裝置的需求,已成為當今最重要的議題之一。
本新型提供一種攝影模組,藉由其中塑膠透鏡上透鏡周邊部的凸肋結構和第一嵌合區,以兼顧攝影模組的抑制雜散光及對心精度的需求。
本新型另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前述的攝影模組,故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質,可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的高規格的成像需求。
依據本新型提供一種攝影模組,其包含成像鏡頭。成像鏡頭包含複數透鏡,透鏡中的一者為塑膠透鏡。塑膠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表面包含光學有效部及透鏡周邊部。光學有效部為非球面。透鏡周邊部環繞光學有效部且包含複數凸肋結構、第一嵌合區及隔離區。各凸肋結構沿成像鏡頭的光軸的徑向呈條狀,且凸肋結構環繞光學有效部排列。第一嵌合區環繞光學有效部且與所述表面相鄰的透鏡搭接,使塑膠透鏡與相鄰的透鏡對正。隔離區位 於凸肋結構與第一嵌合區之間。成像鏡頭的透鏡的數量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4N。藉此,以兼顧攝影模組的抑制雜散光及對心精度的需求。
根據前段所述的攝影模組,隔離區可為光滑面。各凸肋結構可包含消光面。成像鏡頭可更包含遮光片,其設於塑膠透鏡與相鄰的透鏡之間。隔離區可包含環形表面,其法線方向與成像鏡頭的光軸平行。塑膠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V<25。較佳的,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V<22。凸肋結構可較第一嵌合區接近光學有效部。凸肋結構的數量可為80個以上,且480個以下。各凸肋結構的最大寬度為w,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mm<w<0.10mm。塑膠透鏡的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中的另一表面可包含第二嵌合區,其與另一表面相鄰的另一透鏡搭接,使塑膠透鏡與相鄰的另一透鏡對正。成像鏡頭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算起的第二片透鏡可為塑膠透鏡。各消光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μm<Ra。遮光片的厚度為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05mm<t<0.05mm。第一嵌合區與成像鏡頭的光軸的夾角為θ,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度<θ<35度。成像鏡頭的透鏡的數量為N,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N。較佳的,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N<10。藉此,可有效阻隔光學有效部接近透鏡周邊部的雜散光匯聚,並可維持攝影模組的小型化體積,且有助第一嵌合區對心準直時所需的正常應力分佈。
依據本新型另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其包含如前述的攝影模組,以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質。
50、60、70‧‧‧電子裝置
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攝影模組
1100、2100、3100、4100‧‧‧成像鏡頭
1101、1102、1103、2101、2102、2103、2104、2105、3101、3102、3103、3104、4101、4102、4103‧‧‧透鏡
1191、3191、4191‧‧‧遮光片
100、200、300a、300b、400‧‧‧塑膠透鏡
101、201、301a、301b、401‧‧‧物側表面
102、202、302a、302b、402‧‧‧像側表面
111、212、311b、312a、312b、411‧‧‧光學有效部
121、222、321b、322a、322b、421‧‧‧透鏡周邊部
131、232、331b、332a、332b、431‧‧‧凸肋結構
133、234、333b、334a、334b、433‧‧‧消光面
141、242、342a、342b、441‧‧‧隔離區
143、244、344a、344b、443‧‧‧環形表面
151、252、352a、352b、451‧‧‧第一嵌合區
152、351b、452‧‧‧第二嵌合區
t‧‧‧遮光片的厚度
W‧‧‧各凸肋結構的最大寬度
θ‧‧‧第一嵌合區與成像鏡頭的光軸的夾角
第1A圖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攝影模組的示意圖;第1B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的示意圖;第1C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塑膠透鏡的參數w的示意圖;第1D圖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塑膠透鏡的參數t及θ的示意圖;第2A圖繪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攝影模組的示意圖;第2B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的示意圖;第2C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塑膠透鏡的參數w的示意圖;第2D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塑膠透鏡的參數θ的示意圖;第3A圖繪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攝影模組的示意圖;第3B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的示意圖;第3C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塑膠透鏡的參數w的示意圖;第3D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塑膠透鏡的參數θ的示意圖;第3E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的另一塑膠透鏡的示意圖;第3F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另一塑膠透鏡的參數w的示意圖;第3G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另一塑膠透鏡的參數t及θ的示意圖; 第3H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的另一塑膠透鏡的另一表面的示意圖;第3I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另一塑膠透鏡的另一表面的參數w的示意圖;第4A圖繪示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攝影模組的示意圖;第4B圖繪示第四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的示意圖;第4C圖繪示第四實施例中塑膠透鏡的參數w的示意圖;第4D圖繪示第四實施例中塑膠透鏡的參數t及θ的示意圖;第5圖繪示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第6圖繪示本新型第六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以及第7圖繪示本新型第七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A圖,其繪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攝影模組1000的示意圖。由第1A圖可知,攝影模組1000包含成像鏡頭1100。成像鏡頭1100包含複數透鏡,透鏡中的一者為塑膠透鏡100。塑膠透鏡100的物側表面101及像側表面102中的至少一表面(第一實施例中,所述表面為物側表面101)包含光學有效部111及透鏡周邊部121。
塑膠透鏡100中,光學有效部111為非球面,光線通過光學有效部111並於成像面(圖未揭示)形成影像。透 鏡周邊部121環繞光學有效部111且包含複數凸肋結構131、第一嵌合區151及隔離區141。
請參照第1B圖,其繪示第一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100的示意圖。由第1A圖及第1B圖可知,各凸肋結構131沿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的徑向呈條狀,且凸肋結構131環繞光學有效部111排列。藉此,可滿足攝影模組1000的抑制雜散光的需求。再者,各凸肋結構131在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的徑向的截面可呈三角形、四邊形或多邊形。第一實施例中,各凸肋結構131在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的徑向的截面呈四邊形。
由第1A圖可知,第一嵌合區151環繞光學有效部111且與物側表面101相鄰的透鏡1101搭接,使塑膠透鏡100與透鏡1101對正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藉此,可滿足攝影模組1000的對心精度的需求。
隔離區141位於凸肋結構131與第一嵌合區151之間,且隔離區141與相鄰的透鏡1101及遮光片1191之間有一空氣間隙。藉此,可維持含有凸肋結構131的塑膠透鏡100的組裝精度。再者,隔離區141可防止凸肋結構131過於接近或延伸至第一嵌合區151,並有助於維持凸肋結構131與遮光片1191的空間,以不致互相推擠。在其他實施例中(圖未揭示),當相鄰的兩透鏡的相鄰的表面上皆含有凸肋結構時,隔離區有助於防止相鄰的兩透鏡在組裝後互相推擠干涉。
成像鏡頭1100的透鏡的數量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4N。藉此,可兼具抑制雜散光及對心精度的優點,使攝影模組1000滿足更多拍攝需求,如動態影片、高動態範圍(High Dynamic Range,HDR)影像運算、光學變焦及快速對焦等。較佳的,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N。更佳的,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N<10。第一實施例中,成像鏡頭1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透鏡1101、塑膠透鏡100、透鏡1102及1103,其中成像鏡頭1100中的透鏡為四片。在其他實施例中(圖未揭示),成像鏡頭的透鏡數量可為五片、六片、七片或其他更多的透鏡數量。此外,可使用一鏡筒(未另標號)將包含塑膠透鏡100的成像鏡頭1100置於其中,以遮擋大量額外雜散光,防止其進入光學有效部以外的部位,避免在透鏡結構間徒增無謂的反射。
詳細來說,凸肋結構131可較第一嵌合區151接近光學有效部111。藉此,可有效阻隔光學有效部111接近透鏡周邊部121的雜散光匯聚。
由第1B圖可知,凸肋結構131的數量可為80個以上,且480個以下。藉此,可維持凸肋結構131的結構稠密性並平衡製造性,使反射光不易反射。第一實施例中,凸肋結構131的數量為180個,且凸肋結構131分為二組,其依序沿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的徑向排列,即是凸肋結構131依透鏡周邊部121的轉折分為接近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的一組及遠離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的另一組,且各組的凸肋結構131的數量皆為90個。
請參照第1C圖,其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塑膠透鏡100的參數w的示意圖。由第1C圖可知,各凸肋結構131的最大寬度為w,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1mm<w<0.10mm。藉此,凸肋結構131的精細結構可提供攝影模組1000良好的消光特性,增加反射光的發散。
由第1A圖及第1B圖可知,各凸肋結構131可包含消光面133。藉此,可提高塑膠透鏡100成型的品質穩定性。再者,消光面133可為粗糙表面,係於塑膠透鏡100的射出成型過程中轉寫模具表面的加工性質成消光面133,所述加工性質可以是放電加工(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EDM)、噴砂(Sand Blasting)及雷射蝕刻(Laser Related Etching)等。各消光面133可位於各凸肋結構131的所有表面,或位於各凸肋結構131面向被攝物(圖未揭示)的表面,且各消光面133位於前述表面上的至少部分的面積。第一實施例中,消光面133為粗糙表面,係於塑膠透鏡100的射出成型過程中轉寫模具表面的放電加工性質成消光面133,且各消光面133位於各凸肋結構131的所有表面上的全部面積。
各消光面133的表面粗糙度為Ra,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1μm<Ra。藉此,有助於控制消光面133的消光程度。
隔離區141可為光滑面,且其光滑程度與光學有效部111相同或接近。藉此,可維持第一嵌合區151的組裝精度。
隔離區141可包含環形表面143,環形表面143的法線方向與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平行。藉此,可降低塑膠透鏡100成型的複雜度。
由第1A圖可知,成像鏡頭1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算起的第二片透鏡可為塑膠透鏡100。藉此,可有效消除成像面範圍外的白色鬼影。第一實施例中,成像鏡頭1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透鏡1101、塑膠透鏡100、透鏡1102及1103,其中成像鏡頭1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算起的第二片透鏡為塑膠透鏡100。
攝影模組1000的成像鏡頭1100可更包含遮光片1191,其設於塑膠透鏡100與相鄰的透鏡1101之間。藉此,可有效遮擋透鏡間傳遞的雜散光。
請參照第1D圖,其繪示第一實施例中塑膠透鏡100的參數t及θ的示意圖。由第1D圖可知,遮光片1191的厚度為t,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005mm<t<0.05mm。藉此,可透過適當厚度的遮光片1191減少光學元件(如透鏡1101、遮光片1191及塑膠透鏡100)之間機構干涉的情形。
第一嵌合區151與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的夾角為θ,其可滿足下列條件:5度<θ<35度。藉此,可維持攝影模組1000的小型化體積,且有助第一嵌合區151對心準直時所需的正常應力分佈。
由第1A圖可知,塑膠透鏡100的物側表面101及像側表面102中的另一表面(第一實施例中,所述另一表面為像側表面102)可包含第二嵌合區152,其與像側表面 102相鄰的透鏡1102搭接,使塑膠透鏡100與相鄰的透鏡1102對正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第一實施例中,第一嵌合區151及第二嵌合區152分別與透鏡1101及1102搭接,使透鏡1101、塑膠透鏡100及透鏡1102對正成像鏡頭1100的光軸。藉此,可提高透鏡間的間隔距離的精度與穩定性。
塑膠透鏡100的色散係數為V,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V<25。較佳的,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0<V<22。藉此,有效降低攝影模組1000的成像色差。
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一,其表列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的攝影模組1000依據前述參數定義的數據,並如第1C圖及第1D圖所繪示。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A圖,其繪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攝影模組2000的示意圖。由第2A圖可知,攝影模組2000包含成像鏡頭2100。成像鏡頭2100包含複數透鏡,透鏡中的一者為塑膠透鏡200。塑膠透鏡200的物側表面201及像側表面202中的至少一表面(第二實施例中,所述表面為像側表面202)包含光學有效部212及透鏡周邊部222。
塑膠透鏡200中,光學有效部212為非球面。透鏡周邊部222環繞光學有效部212且包含複數凸肋結構232、第一嵌合區252及隔離區242。
請參照第2B圖,其繪示第二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200的示意圖。由第2A圖及第2B圖可知,各凸肋結構232沿成像鏡頭2100的光軸的徑向呈條狀,各凸肋結構232在成像鏡頭2100的光軸的徑向的截面呈四邊形,且凸肋結構232環繞光學有效部212排列。
由第2A圖可知,第一嵌合區252環繞光學有效部212且與像側表面202相鄰的透鏡2101搭接,使塑膠透鏡200與透鏡2101對正成像鏡頭2100的光軸。
隔離區242位於凸肋結構232與第一嵌合區252之間,且隔離區242與相鄰的透鏡2101之間有一空氣間隙。
第二實施例中,成像鏡頭2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塑膠透鏡200、透鏡2101、2102、2103、2104及2105,其中成像鏡頭2100中的透鏡為六片,且成像鏡頭2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算起的第一片透鏡為塑膠透鏡200。
由第2A圖及第2B圖可知,凸肋結構232較第一嵌合區252接近光學有效部212,且凸肋結構232的數量為90個。
各凸肋結構232包含消光面234,消光面234為粗糙表面,係於塑膠透鏡200的射出成型過程中轉寫模具表面的噴砂性質成消光面234,且各消光面234位於各凸肋結構232的所有表面上的全部面積。
隔離區242為光滑面,且其光滑程度與光學有效部212相同或接近。再者,隔離區242包含環形表面244,環形表面244的法線方向與成像鏡頭2100的光軸平行。
請參照第2C圖及第2D圖,第2C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塑膠透鏡200的參數w的示意圖,及第2D圖繪示第二實施例中塑膠透鏡200的參數θ的示意圖。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二,其表列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攝影模組2000參數N、Ra、V、w及θ的數據,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並如第2C圖及第2D圖所繪示。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3A圖,其繪示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攝影模組3000的示意圖。由第3A圖可知,攝影模組3000包含成像鏡頭3100。成像鏡頭3100包含複數透鏡,透鏡中的二者為塑膠透鏡300a及300b。
首先說明塑膠透鏡300a,塑膠透鏡300a的物側表面301a及像側表面302a中的至少一表面(第三實施例的塑膠透鏡300a中,所述表面為像側表面302a)包含光學有效部312a及透鏡周邊部322a。
塑膠透鏡300a中,光學有效部312a為非球面。透鏡周邊部322a環繞光學有效部312a且包含複數凸肋結構332a、第一嵌合區352a及隔離區342a。
請參照第3B圖,其繪示第三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300a的示意圖。由第3A圖及第3B圖可知,各凸肋結構332a沿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的徑向呈條狀,各凸肋結構332a在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的徑向的截面呈四邊形,且凸肋結構332a環繞光學有效部312a排列。
由第3A圖可知,第一嵌合區352a環繞光學有效部312a且與像側表面302a相鄰的塑膠透鏡300b搭接,使塑膠透鏡300a與300b對正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
隔離區342a位於凸肋結構332a與第一嵌合區352a之間,且隔離區342a與相鄰的塑膠透鏡300b之間有一空氣間隙。再者,當相鄰的塑膠透鏡300a的像側表面302a與塑膠透鏡300b的物側表面301b分別含有凸肋結構332a及331b時,隔離區342a有助於防止相鄰的塑膠透鏡300a及300b在組裝後互相推擠干涉。
第三實施例中,成像鏡頭3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塑膠透鏡300a、300b、透鏡3101、3102、3103及3104,其中成像鏡頭3100中的透鏡為六片,且成像鏡頭3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算起的第一片透鏡為塑膠透鏡300a。
由第3A圖及第3B圖可知,凸肋結構332a較第一嵌合區352a接近光學有效部312a,且凸肋結構332a的數量為120個,其中各凸肋結構332a呈彎折的V字形。
各凸肋結構332a包含消光面334a,消光面334a為粗糙表面,係於塑膠透鏡300a的射出成型過程中轉 寫模具表面的雷射蝕刻性質成消光面334a,且各消光面334a位於各凸肋結構332a的所有表面上的全部面積。
隔離區342a為光滑面,且其光滑程度與光學有效部312a相同或接近。再者,隔離區342a包含環形表面344a,環形表面344a的法線方向與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平行。
請參照第3C圖及第3D圖,第3C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塑膠透鏡300a的參數w的示意圖,及第3D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塑膠透鏡300a的參數θ的示意圖。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三之一,其表列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攝影模組3000及塑膠透鏡300a參數N、Ra、V、w及θ的數據,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並如第3C圖及第3D圖所繪示。
再說明塑膠透鏡300b,由第3A圖可知,塑膠透鏡300b的物側表面301b及像側表面302b中的至少一表面(第三實施例的塑膠透鏡300b中,所述表面為像側表面302b)包含光學有效部312b及透鏡周邊部322b。
塑膠透鏡300b中,光學有效部312b為非球面。透鏡周邊部322b環繞光學有效部312b且包含複數凸肋結構332b、第一嵌合區352b及隔離區342b。
請參照第3E圖,其繪示第三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300b的示意圖。由第3A圖及第3E圖可知,各凸肋結構 332b沿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的徑向呈條狀,各凸肋結構332b在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的徑向的截面呈四邊形,且凸肋結構332b環繞光學有效部312b排列。
由第3A圖可知,第一嵌合區352b環繞光學有效部312b且與像側表面302b相鄰的透鏡3101搭接,使塑膠透鏡300b與透鏡3101對正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
隔離區342b位於凸肋結構332b與第一嵌合區352b之間,且隔離區342b與相鄰的透鏡3101及遮光片3191之間有一空氣間隙。
第三實施例中,成像鏡頭3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塑膠透鏡300a、300b、透鏡3101、3102、3103及3104,其中成像鏡頭3100中的透鏡為六片,且成像鏡頭3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算起的第二片透鏡為塑膠透鏡300b。再者,攝影模組3000的成像鏡頭3100更包含遮光片3191,其設於塑膠透鏡300b與相鄰的透鏡3101之間。
由第3A圖可知,塑膠透鏡300b的物側表面301b及像側表面302b中的另一表面(第三實施例的塑膠透鏡300b中,所述另一表面為物側表面301b)包含第二嵌合區351b,其與物側表面301b相鄰的塑膠透鏡300a搭接,使塑膠透鏡300b與相鄰的塑膠透鏡300a對正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第三實施例中,第一嵌合區352b及第二嵌合區351b分別與透鏡3101及塑膠透鏡300a搭接,使塑膠透鏡300a、300b及透鏡3101對正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
由第3A圖及第3E圖可知,凸肋結構332b較第一嵌合區352b接近光學有效部312b,且凸肋結構332b的數量為120個。
各凸肋結構332b包含消光面334b,消光面334b為粗糙表面,係於塑膠透鏡300b的射出成型過程中轉寫模具表面的雷射蝕刻性質成消光面334b,且各消光面334b位於各凸肋結構332b的所有表面上的全部面積。
隔離區342b為光滑面,且其光滑程度與光學有效部312b相同或接近。再者,隔離區342b包含環形表面344b,環形表面344b的法線方向與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平行。
請參照第3F圖及第3G圖,第3F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塑膠透鏡300b的參數w的示意圖,及第3G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塑膠透鏡300b的參數t及θ的示意圖。請一併參照下列表三之二,其表列本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攝影模組3000及塑膠透鏡300b參數N、Ra、t、V、w及θ的數據,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並如第3F圖及第3G圖所繪示。
此外,由第3A圖可知,塑膠透鏡300b的物側表面301b包含光學有效311b及透鏡周邊部321b。光學有效 部311b為非球面。透鏡周邊部321b環繞光學有效部311b且包含複數凸肋結構331b。
請參照第3H圖,其繪示第三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300b的物側表面301b的示意圖。由第3A圖及第3H圖可知,各凸肋結構331b沿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的徑向呈條狀,並為彎折的V字形,且各凸肋結構331b在成像鏡頭3100的光軸的徑向的截面呈四邊形。凸肋結構331b環繞光學有效部311b排列,且凸肋結構331b的數量為120個。
各凸肋結構331b包含消光面333b,消光面333b為粗糙表面,係於塑膠透鏡300b的射出成型過程中轉寫模具表面的雷射蝕刻性質成消光面333b,且各消光面333b位於各凸肋結構331b的所有表面上的全部面積。
由第3A圖可知,塑膠透鏡300a的隔離區342a與相鄰的塑膠透鏡300b之間有一空氣間隙,當相鄰的塑膠透鏡300a的像側表面302a與塑膠透鏡300b的物側表面301b分別含有凸肋結構332a及331b時,隔離區342a有助於防止相鄰的塑膠透鏡300a及300b在組裝後互相推擠干涉。
請參照第3I圖,第3I圖繪示第三實施例中塑膠透鏡300b的物側表面301b的參數w的示意圖。各凸肋結構331b的最大寬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w=0.036mm。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4A圖,其繪示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攝影模組4000的示意圖。由第4A圖可知,攝影模組4000包含成像鏡頭4100。成像鏡頭4100包含複數透鏡,透鏡中的一者為塑膠透鏡400。塑膠透鏡400的物側表面401及像側表面402中的至少一表面(第四實施例中,所述表面為物側表面401)包含光學有效部411及透鏡周邊部421。
塑膠透鏡400中,光學有效部411為非球面。透鏡周邊部421環繞光學有效部411且包含複數凸肋結構431、第一嵌合區451及隔離區441。
請參照第4B圖,其繪示第四實施例中的塑膠透鏡400的示意圖。由第4A圖及第4B圖可知,各凸肋結構431沿成像鏡頭4100的光軸的徑向呈條狀,各凸肋結構431在成像鏡頭4100的光軸的徑向的截面呈三角形,且凸肋結構431環繞光學有效部411排列。
由第4A圖可知,第一嵌合區451環繞光學有效部411且與物側表面401相鄰的透鏡4101搭接,使塑膠透鏡400與透鏡4101對正成像鏡頭4100的光軸。
隔離區441位於凸肋結構431與第一嵌合區451之間,且隔離區441與相鄰的透鏡4101及遮光片4191之間有一空氣間隙。
第四實施例中,成像鏡頭4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透鏡4101、塑膠透鏡400、透鏡4102及4103,其中成像鏡頭4100中的透鏡為四片,且成像鏡頭4100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算起的第二片透鏡為塑膠透鏡400。再者,攝影模 組4000的成像鏡頭4100更包含遮光片4191,其設於塑膠透鏡400與相鄰的透鏡4101之間。
由第4A圖可知,塑膠透鏡400的物側表面401及像側表面402中的另一表面(第四實施例中,所述另一表面為像側表面402)包含第二嵌合區452,其與像側表面402相鄰的透鏡4102搭接,使塑膠透鏡400與相鄰的透鏡4102對正成像鏡頭4100的光軸。第四實施例中,第一嵌合區451及第二嵌合區452分別與透鏡4101及4102搭接,使透鏡4101、塑膠透鏡400及透鏡4102對正成像鏡頭4100的光軸。
由第4A圖及第4B圖可知,凸肋結構431較第一嵌合區451接近光學有效部411。凸肋結構431的數量為180個,且凸肋結構431分為二組,其依序沿成像鏡頭4100的光軸的徑向排列,即是凸肋結構431依透鏡周邊部421的轉折分為接近成像鏡頭4100的光軸的一組及遠離成像鏡頭4100的光軸的另一組,且各組的凸肋結構431的數量皆為90個。
各凸肋結構431包含消光面433,消光面433為粗糙表面,係於塑膠透鏡400的射出成型過程中轉寫模具表面的噴砂性質成消光面433,且各消光面433位於各凸肋結構431的所有表面上的全部面積。
隔離區441為光滑面,且其光滑程度與光學有效部411相同或接近。再者,隔離區441包含環形表面443,環形表面443的法線方向與成像鏡頭4100的光軸平行。
請參照第4C圖及第4D圖,第4C圖繪示第四實施例中塑膠透鏡400的參數w的示意圖,及第4D圖繪示第四實施例中塑膠透鏡400的參數t及θ的示意圖。請一併參照下列表四,其表列本新型第四實施例的攝影模組4000參數N、Ra、t、V、w及θ的數據,各參數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並如第4C圖及第4D圖所繪示。
<第五實施例>
配合參照第5圖,其繪示本新型第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50的示意圖。第五實施例的電子裝置5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50包含依據本新型的攝影模組5000。藉此,可兼具抑制雜散光及對心精度的優點,以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質,故能滿足現今對電子裝置的高規格的成像需求。此外,電子裝置50可更包含電子感光元件(圖未揭示),其設置的位置係位於或鄰近攝影模組5000的成像面(圖未揭示)。較佳地,電子裝置50可進一步包含但不限於顯示單元(Display)、控制單元(Control Unit)、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唯讀儲存單元(ROM)或其組合。
<第六實施例>
配合參照第6圖,其繪示本新型第六實施例的電子裝置60的示意圖。第六實施例的電子裝置60係一平板電腦,電子裝置60包含依據本新型的攝影模組6000。
<第七實施例>
配合參照第7圖,其繪示本新型第七實施例的電子裝置70的示意圖。第七實施例的電子裝置70係一穿戴裝置(Wearable Device),電子裝置70包含依據本新型的攝影模組7000。
雖然本新型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0‧‧‧攝影模組
1100‧‧‧成像鏡頭
1101、1102、1103‧‧‧透鏡
121‧‧‧透鏡周邊部
131‧‧‧凸肋結構
133‧‧‧消光面
1191‧‧‧遮光片
100‧‧‧塑膠透鏡
101‧‧‧物側表面
102‧‧‧像側表面
111‧‧‧光學有效部
141‧‧‧隔離區
143‧‧‧環形表面
151‧‧‧第一嵌合區
152‧‧‧第二嵌合區

Claims (18)

  1. 一種攝影模組,包含:一成像鏡頭,其包含複數透鏡,該些透鏡中的一者為一塑膠透鏡,該塑膠透鏡的一物側表面及一像側表面中的至少一表面包含:一光學有效部,其為非球面;以及一透鏡周邊部,其環繞該光學有效部且包含:複數凸肋結構,各該凸肋結構沿該成像鏡頭的光軸的徑向呈條狀,且該些凸肋結構環繞該光學有效部排列;一第一嵌合區,其環繞該光學有效部且與該表面相鄰的一透鏡搭接,使該塑膠透鏡與相鄰的該透鏡對正;以及一隔離區,其位於該些凸肋結構與該第一嵌合區之間;其中,該成像鏡頭的該些透鏡的數量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4N。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隔離區為一光滑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各該凸肋結構包含一消光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成像鏡頭更包含:一遮光片,其設於該塑膠透鏡與相鄰的該透鏡之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隔離區包含一環形表面,其法線方向與該成像鏡頭的光軸平行。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塑膠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其滿足下列條件:10<V<25。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些凸肋結構較該第一嵌合區接近該光學有效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些凸肋結構的數量為80個以上,且480個以下。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各該凸肋結構的最大寬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0.01mm<w<0.10mm。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塑膠透鏡的該物側表面及該像側表面中的另一表面包含:一第二嵌合區,其與另該表面相鄰的另一透鏡搭接,使該塑膠透鏡與相鄰的另該透鏡對正。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成像鏡頭由物側至像側依序算起的第二片透鏡為該塑膠透鏡。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塑膠透鏡的色散係數為V,其滿足下列條件:10<V<22。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各該消光面的表面粗糙度為Ra,其滿足下列條件:0.1μm<Ra。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遮光片的厚度為t,其滿足下列條件:0.005mm<t<0.05mm。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第一嵌合區與該成像鏡頭的光軸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5度<θ<35度。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成像鏡頭的該些透鏡的數量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5N。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其中該成像鏡頭的該些透鏡的數量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5N<10。
  18.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攝影模組。
TW105202129U 2016-02-05 2016-02-05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TWM52709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2129U TWM527093U (zh) 2016-02-05 2016-02-05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01620206971.6U CN205450423U (zh) 2016-02-05 2016-03-17 摄影模块及电子装置
US15/155,160 US10018808B2 (en) 2016-02-05 2016-05-16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5/996,769 US10317648B2 (en) 2016-02-05 2018-06-04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6/390,177 US10656392B2 (en) 2016-02-05 2019-04-22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6/846,618 US11307389B2 (en) 2016-02-05 2020-04-13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7/693,468 US11815663B2 (en) 2016-02-05 2022-03-14 Photograph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2129U TWM527093U (zh) 2016-02-05 2016-02-05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7093U true TWM527093U (zh) 2016-08-11

Family

ID=566031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2129U TWM527093U (zh) 2016-02-05 2016-02-05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5) US10018808B2 (zh)
CN (1) CN205450423U (zh)
TW (1) TWM527093U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16697B (zh) * 2016-10-13 2018-03-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形光學元件、成像鏡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31381B (zh) * 2017-02-22 2018-08-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形光學元件組、成像鏡片組與電子裝置
US10126529B2 (en) 2016-12-14 2018-11-13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with dual molded lens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assembly
TWI662311B (zh) * 2017-02-06 2019-06-11 大陸商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光學組件及相機模組
TWI703342B (zh) * 2019-03-29 2020-09-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0859784B2 (en) 2017-02-06 2020-12-08 Lite-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mited Optical assembly and camera module
TWI809974B (zh) * 2022-01-25 2023-07-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527093U (zh) 2016-02-05 2016-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10790B (zh) * 2016-03-31 2020-11-21 先進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系統(一)
CN108508679B (zh) * 2017-02-24 2020-12-18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遮光片、光学镜片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JP2018146878A (ja) * 2017-03-08 2018-09-20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レンズ素子および撮像レンズユニット
TWI639029B (zh) 2017-04-10 2018-10-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塑膠透鏡的成像透鏡組、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06671646U (zh) * 2017-04-15 2017-11-2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镜片组件以及镜头模组
JP2019012111A (ja) * 2017-06-29 2019-01-24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TWI627460B (zh) * 2017-07-19 2018-06-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57257B (zh) * 2017-08-28 2019-04-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透鏡、塑膠環形光學元件、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JP7092788B2 (ja) * 2017-10-25 2022-06-28 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レンズユニット
TWI667507B (zh) * 2018-04-20 2019-08-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形光學元件、成像鏡頭以及取像裝置
KR102087983B1 (ko) * 2018-05-29 2020-03-1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20190135898A (ko) * 2018-05-29 2019-12-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KR102071924B1 (ko) * 2018-05-29 2020-02-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13805321A (zh) * 2018-05-29 2021-12-1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CN115220194A (zh) * 2018-05-29 2022-10-21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KR102071923B1 (ko) * 2018-05-29 2020-02-03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촬상 광학계
CN110542999B (zh) * 2018-05-29 2022-09-27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学成像系统
TWI691782B (zh) * 2019-01-21 2020-04-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98700B (zh) * 2019-08-13 2020-07-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鏡筒、成像鏡頭及電子裝置
TWI696010B (zh) * 2019-09-17 2020-06-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728585B (zh) * 2019-12-06 2021-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728690B (zh) * 2020-02-10 2021-05-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3625414B (zh) * 2020-05-06 2024-01-16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镜筒
TWI742687B (zh) 2020-05-22 2021-10-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塑膠透鏡與成像鏡頭
CN114089450A (zh) * 2020-08-06 2022-02-25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光学镜片、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
TWI752796B (zh) * 2021-01-13 2022-01-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2513A (en) * 1968-06-07 1971-02-09 Perfeclite Inc Lighting fixture with prismatic reflector
US4506951A (en) * 1982-08-18 1985-03-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Plastic lens
US7530699B2 (en) * 2002-07-08 2009-05-1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Optical lens component and optical lens arrangement comprising the lens component
US6819508B2 (en) 2002-12-30 2004-11-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Insertion type lens assembly for an optical system
TWI261539B (en) 2005-10-07 2006-09-11 Asia Optical Co Inc Optical elements
KR100772593B1 (ko) * 2006-05-17 2007-11-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비구면 플라스틱 렌즈 및 이의 제조 금형
KR101364893B1 (ko) * 2009-11-04 2014-02-19 코니카 미놀타 어드밴스드 레이어즈 인코포레이티드 촬상 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의 조정 지그
JP5599093B2 (ja) * 2010-05-17 2014-10-01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光学系レンズ及びその光学系レンズを用いたレンズユニット
CN103842876B (zh) * 2011-09-30 2016-01-2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透镜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TWI488730B (zh) 2011-12-12 2015-06-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塑膠光學鏡片及其射出成型方法
TWI453485B (zh) * 2012-04-03 2014-09-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一光學鏡頭組與其雷射焊接固定方法
TWI476453B (zh) 2012-05-18 2015-03-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塑膠透鏡
CN105190390B (zh) * 2013-03-26 2018-07-06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透镜及其制造方法及透镜单元、摄像模块、电子设备
TWI456247B (zh) * 2013-07-17 2014-10-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系統鏡片組
TWM527093U (zh) * 2016-02-05 2016-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42461A (zh) * 2016-10-13 2018-04-2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光学元件、成像镜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US10001624B2 (en) 2016-10-13 2018-06-19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Annular optical element,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16697B (zh) * 2016-10-13 2018-03-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形光學元件、成像鏡組、成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10684450B2 (en) 2016-10-13 2020-06-16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Annular optical element,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7942461B (zh) * 2016-10-13 2020-08-04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光学元件、成像镜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1736291A (zh) * 2016-10-13 2020-10-02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环形光学元件、成像镜组、成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US10126529B2 (en) 2016-12-14 2018-11-13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with dual molded lens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assembly
US10746972B2 (en) 2016-12-14 2020-08-18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with dual molded lens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assembly
US11506873B2 (en) 2016-12-14 2022-11-22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with dual molded lens element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assembly
US10859784B2 (en) 2017-02-06 2020-12-08 Lite-On Electronics (Guangzhou) Limited Optical assembly and camera module
TWI662311B (zh) * 2017-02-06 2019-06-11 大陸商光寶電子(廣州)有限公司 光學組件及相機模組
TWI631381B (zh) * 2017-02-22 2018-08-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環形光學元件組、成像鏡片組與電子裝置
TWI703342B (zh) * 2019-03-29 2020-09-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809974B (zh) * 2022-01-25 2023-07-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75376A1 (en) 2018-09-27
US20200241252A1 (en) 2020-07-30
US10317648B2 (en) 2019-06-11
US20190243109A1 (en) 2019-08-08
US10018808B2 (en) 2018-07-10
US11307389B2 (en) 2022-04-19
US20220196991A1 (en) 2022-06-23
US11815663B2 (en) 2023-11-14
CN205450423U (zh) 2016-08-10
US10656392B2 (en) 2020-05-19
US20170227735A1 (en) 2017-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27093U (zh)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CN110824670B (zh) 光学镜片组
TWI550306B (zh) 成像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16791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I553336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JP6667035B2 (ja) 投影レンズ
TW201508322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201341840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I529411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201326883A (zh) 成像系統鏡片組
TWI494635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201723559A (zh) 光學鏡片組
TW201523015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201504673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TW201433817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201433814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I521229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US10558009B2 (en)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04219B (zh) 光學成像鏡片系統、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KR101412626B1 (ko) 공차가 완화된 촬영 렌즈 시스템
TW201433815A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JP2015018233A (ja) 光学撮像レンズ
TW201416754A (zh) 攝像光學鏡頭、取像裝置以及可攜裝置
TWI521230B (zh)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KR20100003891U (ko) 두 개의 렌즈를 갖는 컴팩트한 짧은 후면 촛점 이미지렌즈 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