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9974B -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9974B
TWI809974B TW111125766A TW111125766A TWI809974B TW I809974 B TWI809974 B TW I809974B TW 111125766 A TW111125766 A TW 111125766A TW 111125766 A TW111125766 A TW 111125766A TW I809974 B TWI809974 B TW I8099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space
optical axis
imaging lens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5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331340A (zh
Inventor
黃炫欽
范丞緯
周明達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2233974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56884U/zh
Priority to US18/151,508 priority patent/US20230236382A1/en
Priority to BR102023000981-6A priority patent/BR102023000981A2/pt
Priority to EP23152134.5A priority patent/EP4215966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99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9974B/zh
Publication of TW2023313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31340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1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for more than one le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28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an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temperature or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thermal stabilis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一種成像鏡頭,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鏡筒及二空間調整結構。第一透鏡包含第一周邊部,第二透鏡包含第二周邊部,鏡筒包含筒狀部與板狀部。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鏡筒的板狀部及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分別形成空間調整結構。空間調整結構皆包含錐面、空間錐面、對應結構及空間夾層。錐面分別設置於第一周邊部與第二周邊部。空間錐面分別設置於第一周邊部與第二周邊部。對應結構分別設置於板狀部與第一周邊部。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藉此,維持光學品質穩定。

Description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成像鏡頭,且特別是一種應用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成像鏡頭。
近年來,可攜式電子裝置發展快速,例如智慧型電子裝置、平板電腦等,已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而裝載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成像鏡頭也隨之蓬勃發展。但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使用者對於成像鏡頭的品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因此,發展一種可在不同環境條件變化下可以維持組裝穩定度的成像鏡頭遂成為產業上重要且急欲解決的問題。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藉由空間調整結構可於不同環境條件變化下維持組裝穩定度。具體而言,空間調整結構具有可隨環境條件變化體積的空間夾層,藉由空間夾層可避免光學元件之間因膨脹速率不同而產生干涉應力,並可減少因應力引起的形變,進而使成像品質保持穩定。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鏡筒及二空間調整結構,且一光軸通過成像鏡頭。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一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一光學有效部,且第一周邊部圍繞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第二透鏡設置於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二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二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二光學有效部,第二周邊部圍繞第二光學有效部設置,且第二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第一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鏡筒包含一筒狀部與一板狀部。筒狀部以光軸為軸心環繞光軸。板狀部與筒狀部連接,並朝靠近光軸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通光孔,筒狀部與板狀部形成一容置空間,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設置於容置空間,且板狀部的一像側面與第一周邊部的一物側面實體接觸。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鏡筒的板狀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包含一錐面、一空間錐面、一對應結構及一空間夾層。錐面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板狀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與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包含一錐面、一空間錐面、一對應結構及一空間夾層。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且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與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α,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β;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α',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β',其滿足下列條件:0 μm ≤ Gα' < Gα ≤ 37 μm;以及0 μm ≤ Gβ' < Gβ ≤ 38 μm。第一環境與第二環境滿足一溫度依賴關係與一溼度依賴關係中至少一者:第一環境的溫度為Ta,第二環境的溫度為Tb,溫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6K ≤ |Ta-Tb| ≤ 148K;以及第一環境的相對溼度為RHa,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為RHb,溼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7% ≤ |RHa-RHb| ≤ 89%。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8 ≤ Vd ≤ 29。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第一周邊部可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與光軸垂直,且承靠面與板狀部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沿光軸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α,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8度 ≤ θα ≤ 130度。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沿光軸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β,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8度 ≤ θβ ≤ 130度。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包含一第一透鏡、一鏡筒及一空間調整結構,且一光軸通過成像鏡頭。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一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一光學有效部,且第一周邊部圍繞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鏡筒包含一筒狀部與一板狀部。筒狀部以光軸為軸心環繞光軸。板狀部與筒狀部連接,並朝靠近光軸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通光孔,筒狀部與板狀部形成一容置空間,第一透鏡設置於容置空間,且板狀部的一像側面與第一周邊部的一物側面實體接觸。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鏡筒的板狀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空間調整結構包含一錐面、一空間錐面、一對應結構及一空間夾層。錐面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板狀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與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其滿足下列條件:0 μm ≤ G' < G ≤ 37 μm。第一環境與第二環境滿足一溫度依賴關係與一溼度依賴關係中至少一者:第一環境的溫度為Ta,第二環境的溫度為Tb,溫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6K ≤ |Ta-Tb| ≤ 148K;以及第一環境的相對溼度為RHa,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為RHb,溼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7% ≤ |RHa-RHb| ≤ 89%。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一環境時,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第一周邊部可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與光軸垂直,且承靠面與板狀部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沿光軸的一截面上,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8度 ≤ θ ≤ 130度。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二空間調整結構,且一光軸通過成像鏡頭。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一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一光學有效部,且第一周邊部圍繞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第二透鏡設置於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二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二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二光學有效部,第二周邊部圍繞第二光學有效部設置,且第二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第一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第三透鏡設置於第二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三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三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三光學有效部,第三周邊部圍繞第三光學有效部設置,且第三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第二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與第三透鏡的第三周邊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包含一錐面、一空間錐面、一對應結構及一空間夾層。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與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包含一錐面、一空間錐面、一對應結構及一空間夾層。錐面設置於第三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且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三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與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γ,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δ;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γ',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δ';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滿足下列條件:3 μm ≤ Gγ' < Gγ ≤ 38 μm;3 μm ≤ Gδ' < Gδ ≤ 39 μm;以及8 ≤ Vd ≤ 29。第一環境與第二環境滿足一溫度依賴關係與一溼度依賴關係中至少一者:第一環境的溫度為Ta,第二環境的溫度為Tb,溫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6K ≤ |Ta-Tb| ≤ 148K;以及第一環境的相對溼度為RHa,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為RHb,溼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7% ≤ |RHa-RHb| ≤ 89%。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8 ≤ Vd ≤ 22。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8 ≤ Vd ≤ 20.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第二周邊部可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與光軸垂直,且承靠面與第一周邊部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沿光軸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γ,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8度 ≤ θγ ≤ 130度。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沿光軸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δ,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8度 ≤ θδ ≤ 130度。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第一透鏡的直徑可小於第二透鏡的直徑,且第二透鏡的直徑可小於第三透鏡的直徑。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包含一第一透鏡、一第二透鏡、一第三透鏡及二空間調整結構,且一光軸通過成像鏡頭。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一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一光學有效部,且第一周邊部圍繞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第二透鏡設置於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二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二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二光學有效部,第二周邊部圍繞第二光學有效部設置,且第二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第一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第三透鏡設置於第二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三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三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三光學有效部,第三周邊部圍繞第三光學有效部設置,且第三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第二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與第三透鏡的第三周邊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包含一錐面、一空間錐面、一對應結構及一空間夾層。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且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靠近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與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包含一錐面與一對應結構。錐面設置於第三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且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設置。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γ;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γ';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滿足下列條件:3 μm ≤ Gγ' < Gγ ≤ 38 μm;以及8 ≤ Vd ≤ 29。第一環境與第二環境滿足一溫度依賴關係與一溼度依賴關係中至少一者:第一環境的溫度為Ta,第二環境的溫度為Tb,溫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6K ≤ |Ta-Tb| ≤ 148K;以及第一環境的相對溼度為RHa,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為RHb,溼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7% ≤ |RHa-RHb| ≤ 89%。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8 ≤ Vd ≤ 22。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8 ≤ Vd ≤ 20.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成像鏡頭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第二周邊部可包含一承靠面,承靠面與光軸垂直,且承靠面與第一周邊部實體接觸。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沿光軸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γ,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8度 ≤ θγ ≤ 130度。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其中第一透鏡的直徑可小於第二透鏡的直徑,且第二透鏡的直徑可小於第三透鏡的直徑。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如前述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成像鏡頭,其包含一第一透鏡、第二透鏡、一鏡筒及至少一空間調整結構,其中一光軸通過成像鏡頭。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一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一光學有效部,且第一周邊部圍繞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第二透鏡設置於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二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二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二光學有效部,第二周邊部圍繞第二光學有效部設置,且第二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第一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鏡筒包含一筒狀部與一板狀部,其中筒狀部以光軸為軸心環繞光軸,板狀部與筒狀部連接,並朝靠近光軸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通光孔,筒狀部與板狀部形成一容置空間,第一透鏡設置於容置空間,且板狀部的一像側面與第一周邊部的一物側面實體接觸。
進一步來說,第一環境與第二環境滿足一溫度依賴關係與一溼度依賴關係中至少一者:第一環境的溫度為Ta,第二環境的溫度為Tb,溫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6K ≤ |Ta-Tb| ≤ 148K;以及第一環境的相對溼度為RHa,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為RHb,溼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7% ≤ |RHa-RHb| ≤ 89%。
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鏡筒的板狀部可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且空間調整結構包含一錐面、一空間錐面、一對應結構及一空間夾層。錐面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板狀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與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當成像鏡頭處於第一環境時,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且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當成像鏡頭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且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沿光軸的一截面上,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μm ≤ G' < G ≤ 37 μm;以及18度 ≤ θ ≤ 130度。
由於環境變化時光學元件之間的膨脹率不同,透過空間夾層改變大小可提供光學元件之間的避讓空間。再者,上述的空間調整結構的構型設計可使光學元件之間在環境條件變化後減少干涉,藉以避免因干涉產生的應力導致光學元件變形。換言之,可減少因應力引起的形變,進而維持光學品質穩定,其中環境條件變化可為溫度變化或濕度變化。當第一透鏡對於環境變化的膨脹率小於鏡筒時,透過上述之構型可避免因膨脹而產生干涉。
再者,透過錐面與對應結構的實體接觸,處於第一環境時可提升鏡筒與第一透鏡之間的組裝定位;透過錐面與對應結構的間隔設置,處於第二環境時可形成空間夾層於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以避免干涉。
進一步來說,空間調整結構的數量可為二,其中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鏡筒的板狀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
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包含一錐面、一空間錐面、一對應結構及一空間夾層。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且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與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當成像鏡頭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α,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β;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α',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β';沿光軸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α,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β,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 μm ≤ Gα' < Gα ≤ 37 μm;0 μm ≤ Gβ' < Gβ ≤ 38 μm;18度 ≤ θα ≤ 130度;以及18度 ≤ θβ ≤ 130度。
當第一透鏡對於環境變化的膨脹率小於鏡筒與第二透鏡時,透過上述之構型以避免干涉的效果較佳,可避免因膨脹而產生干涉,並可維持組裝穩定性。
當θα滿足上列條件時,可分散第一透鏡與空間調整結構中其中一者的對應結構實體接觸時的受力方向,避免第一透鏡因受力而變型。
當θβ滿足上列條件時,可分散第二透鏡與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對應結構實體接觸時的受力方向,避免第二透鏡因受力而變型。
再者,透過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的實體接觸,處於第一環境時可提升鏡筒與第一透鏡之間的組裝定位;透過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的間隔設置,處於第二環境時可形成空間夾層於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以避免干涉;透過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的實體接觸,處於第一環境時可提升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間的組裝定位;透過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的間隔設置,處於第二環境時可形成空間夾層於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以避免干涉。
成像鏡頭可更包含一第三透鏡,其中第三透鏡設置於第二透鏡的一像側。第三透鏡包含一第三光學有效部與一第三周邊部,其中光軸通過第三光學有效部,第三周邊部圍繞第三光學有效部設置,且第三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第二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
或者,空間調整結構的數量可為二,其中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與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與第三透鏡的第三周邊部形成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
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包含一錐面、一空間錐面、一對應結構及一空間夾層。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且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第一周邊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與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包含一錐面與一對應結構。錐面設置於第三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且錐面的一物側端較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對應結構設置於第二周邊部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設置。
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γ;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γ';沿光軸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γ,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 μm ≤ Gγ' < Gγ ≤ 38 μm;以及18度 ≤ θγ ≤ 130度。
當第二透鏡面對環境變化的膨脹率大於第一透鏡與第三透鏡時,透過上述之構型可避免因膨脹而產生干涉。
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可更包含一空間錐面與一空間夾層。空間錐面設置於第三周邊部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設置,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且對應結構進一步對應空間錐面設置。空間夾層形成於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使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實體接觸,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δ;當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對應結構可間隔設置,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與對應結構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δ';沿光軸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與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δ,其可滿足下列條件:3 μm ≤ Gδ' < Gδ ≤ 39 μm;以及18度 ≤ θδ ≤ 130度。
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可滿足下列條件:8 ≤ Vd ≤ 29。當Vd滿足上述條件時,第二透鏡較容易因環境改變而發生體積變化。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8 ≤ Vd ≤ 22。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8 ≤ Vd ≤ 20.5。
第一周邊部可包含一承靠面,其中承靠面與光軸垂直,且承靠面與板狀部實體接觸。藉此,可提升第一透鏡的軸向組裝穩定性。進一步來說,承靠面於第一環境與第二環境時可維持實體接觸。
第二周邊部可包含一承靠面,其中承靠面與光軸垂直,且承靠面與第一周邊部實體接觸。藉此,可提升第二透鏡的軸向組裝穩定性。
第一透鏡的直徑可小於第二透鏡的直徑,且第二透鏡的直徑可小於第三透鏡的直徑。藉此,可有利於配合成像鏡頭的光學設計。
上述本揭示內容成像鏡頭中的各技術特徵皆可組合配置,而達到對應之功效。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的成像鏡頭。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方式與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方式>
請參照第1A圖與第1B圖,其中第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100的部分剖面圖,第1B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100的示意圖。由第1A圖與第1B圖可知,成像鏡頭100包含複數透鏡111、112、113、114、115、116、一濾光元件117、一影像感測元件121、一鏡筒130(標示於第1G圖)及二空間調整結構140、150,其中一光軸X通過成像鏡頭100,且影像感測元件121設置於一成像面122。
第一實施方式中,透鏡111可作為第一透鏡,透鏡112可作為第二透鏡。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光學有效部111a(標示於第1G圖)與一第一周邊部111b,其中光軸X通過第一光學有效部111a,且第一周邊部111b圍繞第一光學有效部111a設置。第二透鏡設置於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二光學有效部112a(標示於第1H圖)與一第二周邊部112b,其中光軸X通過第二光學有效部112a,第二周邊部112b圍繞第二光學有效部112a設置,且第二周邊部112b的一物側面與第一周邊部111b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
鏡筒130包含一筒狀部131與一板狀部132,其中筒狀部131以光軸X為軸心環繞光軸X,板狀部132與筒狀部131連接,並朝靠近光軸X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通光孔133,且筒狀部131與板狀部132形成一容置空間134(標示於第1G圖)。再者,透鏡111、112、113、114、115、116設置於容置空間134,且板狀部132的一像側面與第一周邊部111b的一物側面實體接觸,其中透鏡116以一黏接劑A固定於筒狀部131。
請參照第1C圖至第1H圖,其中第1C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140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第1D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140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第1E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150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第1F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150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第1G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中鏡筒130與透鏡111的分解示意圖,第1H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中透鏡111、112的分解示意圖。由第1C圖至第1H圖可知,第一透鏡(即透鏡111)的第一周邊部111b與鏡筒130的板狀部132形成空間調整結構140,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111b與第二透鏡(即透鏡112)的第二周邊部112b形成空間調整結構150。
由第1C圖、第1D圖及第1G圖可知,空間調整結構140包含一錐面141、一空間錐面142、一對應結構143及一空間夾層144。錐面141設置於第一周邊部111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錐面141的一物側端較錐面141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X。空間錐面142設置於第一周邊部111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空間錐面142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142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X。對應結構143設置於板狀部132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141與空間錐面142設置。空間夾層144形成於空間錐面142與對應結構143之間,使空間錐面142與對應結構143間隔設置。
由第1E圖、第1F圖及第1H圖可知,空間調整結構150包含一錐面151、一空間錐面152、一對應結構153及一空間夾層154。錐面151設置於第二周邊部112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且錐面151的一物側端較錐面151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X。空間錐面152設置於第二周邊部112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空間錐面152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152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X。對應結構153設置於第一周邊部111b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151與空間錐面152設置。空間夾層154形成於空間錐面152與對應結構153之間,使空間錐面152與對應結構153間隔設置。
具體而言,由於環境變化時光學元件之間的膨脹率不同,透過空間夾層144、154改變大小可提供光學元件之間的避讓空間,其中環境變化可為溫度變化或濕度變化。再者,空間調整結構140、150的構型設計可使光學元件之間在環境條件變化後減少干涉,藉以避免因干涉產生的應力導致光學元件變形,進而維持光學品質穩定。進一步來說,當第一透鏡(即透鏡111)對於環境變化的膨脹率小於鏡筒130與第二透鏡(即透鏡112)時,透過上述之構型以避免干涉的效果較佳,可避免因膨脹而產生干涉,並可維持組裝穩定性。
由第1D圖可知,第一周邊部111b包含一承靠面111c,其中承靠面111c與光軸X垂直,且承靠面111c與板狀部132實體接觸。藉此,可提升第一透鏡的軸向組裝穩定性。
請參照第1I圖,其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中鏡筒130的部分分解圖。由第1A圖與第1I圖可知,鏡筒130更包含一線圈135、一彈性元件136及複數磁性元件137,其中線圈135與磁性元件137對應設置,且彈性元件136設置於筒狀部131與濾光元件117之間。
由第1C圖與第1D圖可知,第一環境的溫度Ta為293.1K,第一環境的相對濕度RHa為30%,第二環境的溫度Tb為303.1K,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RHb為50%,其中成像鏡頭100處於第一環境時,錐面141與對應結構143實體接觸;成像鏡頭100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141與對應結構143間隔設置。具體而言,處於第一環境時可提升鏡筒130與第一透鏡(即透鏡111)之間的組裝定位;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141與對應結構143之間也可形成空間夾層144,藉以避免干涉。再者,承靠面111c於第一環境與第二環境時可維持實體接觸,換言之,當對應結構143與錐面141之間以及對應結構143與空間錐面142之間皆間隔設置時,第一透鏡透過壓持承靠面111c維持其定位。
由第1E圖與第1F圖可知,第一環境的溫度Ta為293.1K,第一環境的相對濕度RHa為30%,第二環境的溫度Tb為293.1K,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RHb為85%,其中成像鏡頭100處於第一環境時,錐面151與對應結構153實體接觸;成像鏡頭100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151與對應結構153間隔設置。具體而言,處於第一環境時可提升第一透鏡(即透鏡111)與第二透鏡(即透鏡112)之間的組裝定位;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151與對應結構153之間也可形成空間夾層154,藉以避免干涉。
必須說明的是,第1C圖至第1F圖中的鏈線線段用以表示實體接觸的部分。
由第1C圖至第1F圖可知,當成像鏡頭100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即空間調整結構140)的空間錐面142與對應結構143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α,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即空間調整結構150)的空間錐面152與對應結構153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β;當成像鏡頭100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142與對應結構143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α',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152與對應結構153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β';沿光軸X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141與空間錐面142的夾角為θα,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151與空間錐面152的夾角為θβ,第二透鏡(即透鏡112)的阿貝數為Vd,所述參數滿足下列表1A條件。
表1A
Gα (μm) 15 θα (度) 40
Gα' (μm) 5 θβ (度) 40
Gβ(μm) 6 Vd 23.5
Gβ' (μm) 0      
<第二實施方式>
請參照第2A圖與第2B圖,其中第2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200的部分剖面圖,第2B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200的示意圖。由第2A圖與第2B圖可知,成像鏡頭200包含複數透鏡211、212、213、214、215、216、一濾光元件217、一影像感測元件221、一鏡筒230(標示於第2E圖)及一空間調整結構240,其中一光軸X通過成像鏡頭200,且影像感測元件221設置於一成像面222。
第二實施方式中,透鏡211可作為第一透鏡。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光學有效部211a(標示於第2E圖)與一第一周邊部211b,其中光軸X通過第一光學有效部211a,且第一周邊部211b圍繞第一光學有效部211a設置。
鏡筒230包含一筒狀部231與一板狀部232,其中筒狀部231以光軸X為軸心環繞光軸X,板狀部232與筒狀部231連接,並朝靠近光軸X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通光孔233,且筒狀部231與板狀部232形成一容置空間234(標示於第2E圖)。再者,透鏡211、212、213、214、215、216設置於容置空間234,且板狀部232的一像側面與第一周邊部211b的一物側面實體接觸。
請參照第2C圖至第2E圖,其中第2C圖繪示依照第2B圖第二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240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第2D圖繪示依照第2B圖第二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240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第2E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中鏡筒230與透鏡211的分解示意圖。由第2C圖至第2E圖可知,第一透鏡(即透鏡211)的第一周邊部211b與鏡筒230的板狀部232形成空間調整結構240。
進一步來說,空間調整結構240包含一錐面241、一空間錐面242、一對應結構243及一空間夾層244。錐面241設置於第一周邊部211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錐面241的一物側端較錐面241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X。空間錐面242設置於第一周邊部211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空間錐面242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242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X。對應結構243設置於板狀部232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241與空間錐面242設置。空間夾層244形成於空間錐面242與對應結構243之間,使空間錐面242與對應結構243間隔設置。
具體而言,空間調整結構240的構型設計可使光學元件之間在環境條件變化後減少干涉,藉以避免因干涉產生的應力導致光學元件變形,進而維持光學品質穩定,其中環境條件變化可為溫度變化或濕度變化。進一步來說,當第一透鏡(即透鏡211)對於環境變化的膨脹率小於鏡筒230時,透過上述之構型可避免因膨脹而產生干涉。
由第2C圖與第2D圖可知,第一環境的溫度Ta為293.1K,第一環境的相對濕度RHa為30%,第二環境的溫度Tb為358.1K,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RHb為85%,其中成像鏡頭200處於第一環境時,錐面241與對應結構243實體接觸;成像鏡頭200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241與對應結構243間隔設置。具體而言,處於第一環境時可提升鏡筒230與第一透鏡(即透鏡211)之間的組裝定位;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241與對應結構243之間也可形成空間夾層244,藉以避免干涉。
必須說明的是,第2C圖與第2D圖中的鏈線線段用以表示實體接觸的部分。
由第2C圖與第2D圖可知,當成像鏡頭200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錐面242與對應結構243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當成像鏡頭200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錐面242與對應結構243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沿光軸X的一截面上,錐面241與空間錐面242的夾角為θ,所述參數滿足下列表2A條件。
表2A
G (μm) 15 θ (度) 50
G' (μm) 0      
另外,第二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其餘的元件之結構及配置關係皆相同,在此將不另贅述。
<第三實施方式>
請參照第3A圖與第3B圖,其中第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300的部分剖面圖,第3B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300的示意圖。由第3A圖與第3B圖可知,成像鏡頭300包含複數透鏡311、312、313、314、315、316、317、一濾光元件318、一影像感測元件321、一鏡筒330及複數空間調整結構340、350、360、370,其中一光軸X通過成像鏡頭300,且影像感測元件321設置於一成像面322。
請參照第3C圖至第3H圖,其中第3C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340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第3D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340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第3E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350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第3F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350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第3G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透鏡311、312的分解示意圖,第3H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透鏡312、313的分解示意圖。由第3B圖至第3H圖可知,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透鏡311可作為第一透鏡,透鏡312可作為第二透鏡,透鏡313可作為第三透鏡,其中第一透鏡的直徑小於第二透鏡的直徑,且第二透鏡的直徑小於第三透鏡的直徑。
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光學有效部311a與一第一周邊部311b,其中光軸X通過第一光學有效部311a,且第一周邊部311b圍繞第一光學有效部311a設置。第二透鏡設置於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二光學有效部312a與一第二周邊部312b,其中光軸X通過第二光學有效部312a,第二周邊部312b圍繞第二光學有效部312a設置,且第二周邊部312b的一物側面與第一周邊部311b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第三透鏡設置於第二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三光學有效部313a與一第三周邊部313b,其中光軸X通過第三光學有效部313a,第三周邊部313b圍繞第三光學有效部313a設置,第三周邊部313b的一物側面與第二周邊部312b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
由第3C圖、第3D圖及第3G圖可知,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311b與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312b形成空間調整結構340,其中空間調整結構340包含一錐面341、一空間錐面342、一對應結構343及一空間夾層344。錐面341設置於第二周邊部312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且錐面341的一物側端較錐面341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X。空間錐面342設置於第二周邊部312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空間錐面342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342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X。對應結構343設置於第一周邊部311b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341與空間錐面342設置。空間夾層344形成於空間錐面342與對應結構343之間,使空間錐面342與對應結構343間隔設置。
由第3E圖、第3F圖及第3H圖可知,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312b與第三透鏡的第三周邊部313b形成空間調整結構350,其中空間調整結構350包含一錐面351、一空間錐面352及一對應結構353。錐面351設置於第三周邊部313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且錐面351的一物側端較錐面351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X。空間錐面352設置於第三周邊部313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空間錐面352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352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X。對應結構353設置於第二周邊部312b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351設置。
具體而言,透過空間調整結構340、350的構型設計可使光學元件之間在環境條件變化後減少干涉,藉以避免因干涉產生的應力導致光學元件變形,進而維持光學品質穩定,其中環境條件變化可為溫度變化或濕度變化。當第二透鏡面對環境變化的膨脹率大於第一透鏡與第三透鏡時,可避免因膨脹而產生干涉。
由第3C圖與第3D圖可知,第二周邊部312b包含一承靠面312c,其中承靠面312c與光軸X垂直,且承靠面312c與第一周邊部311b實體接觸。藉此,可提升第二透鏡的軸向組裝穩定性。
由第3C圖與第3D圖可知,第一環境的溫度Ta為293.1K,第一環境的相對濕度RHa為50%,第二環境的溫度Tb為358.1K,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RHb為50%,其中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一環境時,錐面341與對應結構343實體接觸;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341與對應結構343間隔設置。
由第3E圖與第3F圖可知,第一環境的溫度Ta為263.1K,第一環境的相對濕度RHa為50%,第二環境的溫度Tb為358.1K,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RHb為35%,其中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一環境時,錐面351與對應結構353實體接觸;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351與對應結構353間隔設置。
必須說明的是,第3C圖至第3F圖中的虛線線段用以表示實體接觸的部分。
由第3C圖至第3F圖可知,當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即空間調整結構340)的空間錐面342與對應結構343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γ;當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342與對應結構343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γ';沿光軸X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341與空間錐面342的夾角為θγ,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351與空間錐面352的夾角為θδ,第二透鏡(即透鏡312)的阿貝數為Vd,所述參數滿足下列表3A條件。
表3A
Gγ (μm) 12 θγ (度) 50
Gγ' (μm) 4 θδ (度) 55
Vd 18.4      
請參照第3I圖至第3L圖,其中第3I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360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第3J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360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第3K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370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第3L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370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由第3I圖至第3L圖可知,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透鏡313可作為第一透鏡,透鏡314可作為第二透鏡,透鏡315可作為第三透鏡,其中第一透鏡的直徑小於第二透鏡的直徑,且第二透鏡的直徑小於第三透鏡的直徑。
第一透鏡包含一第一光學有效部(圖未標示)與一第一周邊部313d,其中光軸X通過第一光學有效部,且第一周邊部313d圍繞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第二透鏡設置於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二光學有效部(圖未標示)與一第二周邊部314b,其中光軸X通過第二光學有效部,第二周邊部314b圍繞第二光學有效部設置,且第二周邊部314b的一物側面與第一周邊部313d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第三透鏡設置於第二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一第三光學有效部(圖未標示)與一第三周邊部315b,其中光軸X通過第三光學有效部,第三周邊部315b圍繞第三光學有效部設置,第三周邊部315b的一物側面與第二周邊部314b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
由第3I圖與第3J圖可知,第一透鏡的第一周邊部313d與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314b形成空間調整結構360,其中空間調整結構360包含一錐面361、一空間錐面362、一對應結構363及一空間夾層364。錐面361設置於第二周邊部314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且錐面361的一物側端較錐面361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X。空間錐面362設置於第二周邊部314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空間錐面362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362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X。對應結構363設置於第一周邊部313d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361與空間錐面362設置。空間夾層364形成於空間錐面362與對應結構363之間,使空間錐面362與對應結構363間隔設置。
由第3K圖與第3L圖可知,第二透鏡的第二周邊部314b與第三透鏡的第三周邊部315b形成空間調整結構370,其中空間調整結構370包含一錐面371、一空間錐面372、一對應結構373及一空間夾層374。錐面371設置於第三周邊部315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且錐面371的一物側端較錐面371的一像側端靠近光軸X。空間錐面372設置於第三周邊部315b的物側面並環繞光軸X設置,空間錐面372的一物側端較空間錐面372的一像側端遠離光軸X。對應結構373設置於第二周邊部314b的像側面並對應錐面371與空間錐面372設置。空間夾層374形成於空間錐面372與對應結構373之間,使空間錐面372與對應結構373間隔設置。
具體而言,透過空間調整結構360、370的構型設計可使光學元件之間在環境條件變化後減少干涉,藉以避免因干涉產生的應力導致光學元件變形,進而維持光學品質穩定。當第二透鏡面對環境變化的膨脹率大於第一透鏡與第三透鏡時,可避免因膨脹而產生干涉。
由第3I圖與第3J圖可知,第二周邊部314b包含一承靠面314c,其中承靠面314c與光軸X垂直,且承靠面314c與第一周邊部313d實體接觸。藉此,可提升第二透鏡的軸向組裝穩定性。
由第3I圖與第3J圖可知,第一環境的溫度Ta為293.1K,第一環境的相對濕度RHa為30%,第二環境的溫度Tb為283.1K,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RHb為95%,其中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一環境時,錐面361與對應結構363實體接觸;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361與對應結構363間隔設置。
由第3K圖與第3L圖可知,第一環境的溫度Ta為293.1K,第一環境的相對濕度RHa為30%,第二環境的溫度Tb為358.1K,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RHb為50%,其中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一環境時,錐面371與對應結構373間隔設置;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二環境時,錐面371與對應結構373間隔設置。
必須說明的是,第3I圖至第3L圖中的虛線線段用以表示實體接觸的部分。
由第3I圖至第3L圖可知,當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一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即空間調整結構360)的空間錐面362與對應結構363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γ,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即空間調整結構370)的空間錐面372與對應結構373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δ;當成像鏡頭300處於第二環境時,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空間錐面362與對應結構363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γ',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空間錐面372與對應結構373之間的最短間隔距離為Gδ';沿光軸X的一截面上,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的錐面361與空間錐面362的夾角為θγ,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的錐面371與空間錐面372的夾角為θδ,所述參數滿足下列表3B條件。
表3B
Gγ (μm) 21 Gδ' (μm) 5
Gγ' (μm) 10 θγ (度) 50
Gδ (μm) 13 θδ (度) 55
另外,第三實施方式與第一實施方式其餘的元件之結構及配置關係皆相同,在此將不另贅述。
<第四實施方式>
請參照第4A圖至第4D圖,其中第4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方式中車輛工具40的示意圖,第4B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方式中車輛工具40的另一示意圖,第4C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方式中車輛工具40的再一示意圖,第4D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方式中車輛工具40的另一示意圖。由第4A圖至第4D圖可知,車輛工具40包含複數成像鏡頭41。第四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41的數量為六,但並不以此數量為限。具體而言,成像鏡頭可為前述第一實施方式至第三實施方式中的任一成像鏡頭,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由第4A圖與第4B圖可知,成像鏡頭41為車用成像鏡頭,且成像鏡頭41中二者分別位於左右後照鏡的下方,且用以擷取一視角α的影像資訊。具體而言,視角α可滿足下列條件:40度< α <90度。藉此,可擷取左右二旁車道範圍內的影像資訊。
由第4B圖可知,成像鏡頭41中另二者可設置於車輛工具40內部的空間。具體而言,所述二成像鏡頭41分別設置於靠近車內後視鏡的位置與靠近後車窗的位置。再者,成像鏡頭41中另可分別設置於車輛工具40左右後照鏡的非鏡面,但並不以此為限。
由第4C圖可知,成像鏡頭41中再二者可設置於車輛工具40的前端與後端的位置,其中透過成像鏡頭41於車輛工具40的前端與後端及左右後照鏡的下方的配置,有助於駕駛人藉此獲得駕駛艙以外的外部空間資訊,例如外部空間資訊I1、I2、I3、I4,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可提供更多視角以減少死角,進而有助於提升行車安全。
由第4D圖可知,設置於車內後視鏡的成像鏡頭41可用以獲取內部空間資訊I5以助於提升行車安全。一般來說,習知的車輛工具在停放於烈日下曝曬時,車內高溫會使成像鏡頭產生溫飄效應,甚至損壞成像鏡頭,進而影響行車安全。本揭示內容的成像鏡頭41透過配置空間調整結構可避免光學元件之間因環境條件變化產生干涉應力,故在劇烈溫度變化環境下仍能保持穩定性,並維持成像品質。
<第五實施方式>
請參照第5A圖與第5B圖,其中第5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50的示意圖,第5B圖繪示依照第5A圖第五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50的方塊圖。由第5A圖與第5B圖可知,電子裝置50係一智慧型手機,且包含一成像鏡頭。
第五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50包含四成像鏡頭,分別為長焦望遠鏡頭511、超廣角鏡頭512、超長焦望遠鏡頭513及廣角主鏡頭514。再者,可透過切換不同視角的成像鏡頭,使電子裝置50實現光學變焦的功能。必須說明的是,鏡頭蓋板52僅為示意電子裝置50內部的長焦望遠鏡頭511、超廣角鏡頭512、超長焦望遠鏡頭513及廣角主鏡頭514,並不表示鏡頭蓋板52為可拆卸式的。具體而言,長焦望遠鏡頭511、超廣角鏡頭512、超長焦望遠鏡頭513及廣角主鏡頭514可為前述第一實施方式至第三實施方式的成像鏡頭,但並不以此為限。
電子裝置50更包含一電子感光元件53與一使用者介面54,其中電子感光元件53設置於長焦望遠鏡頭511、超廣角鏡頭512、超長焦望遠鏡頭513及廣角主鏡頭514的成像面(圖未繪示),且使用者介面54可為觸控螢幕或顯示螢幕,並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來說,使用者透過電子裝置50的使用者介面54進入拍攝模式。此時長焦望遠鏡頭511、超廣角鏡頭512、超長焦望遠鏡頭513及廣角主鏡頭514匯集成像光線在電子感光元件53上,並輸出有關影像的電子訊號至成像訊號處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55。
因應電子裝置50的相機規格,電子裝置50可更包含一光學防手震組件56,係可為OIS防抖回饋裝置,進一步地,電子裝置50可更包含至少一個輔助光學元件(圖未標示)及至少一個感測元件57。第五實施方式中,輔助光學元件為閃光燈模組58與對焦輔助模組59,閃光燈模組58可用以補償色溫,對焦輔助模組59可為紅外線測距元件、雷射對焦模組等。感測元件57可具有感測物理動量與作動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計、陀螺儀、霍爾元件(Hall 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環境施加的晃動及抖動,進而有利於電子裝置50中成像鏡頭(即長焦望遠鏡頭511、超廣角鏡頭512、超長焦望遠鏡頭513及廣角主鏡頭514)配置的自動對焦功能及光學防手震組件56的發揮,以獲得良好的成像品質,有助於依據本發明的電子裝置50具備多種模式的拍攝功能,如優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錄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觸控螢幕直接目視到相機的拍攝畫面,並在觸控螢幕上手動操作取景範圍,以達成所見即所得的自動對焦功能。
此外,電子裝置50可更包含但不限於顯示單元(Display)、控制單元(Control Unit)、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唯讀儲存單元(ROM)或其組合。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及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1:成像鏡頭 111,112,113,114,115,116,211,212,213,214,215,216,311,312,313,314,315,316,317:透鏡 111a,211a,311a:第一光學有效部 111b,211b,311b,313d:第一周邊部 111c,312c,314c:承靠面 112a,312a:第二光學有效部 112b,312b,314b:第二周邊部 117,217,318:濾光元件 121,221,321:影像感測元件 122,222,322:成像面 130,230,330:鏡筒 131,231:筒狀部 132,232:板狀部 133,233:通光孔 134,234:容置空間 135:線圈 136:彈性元件 137:磁性元件 140,150,240,340,350,360,370:空間調整結構 141,151,241,341,351,361,371:錐面 142,152,242,342,352,362,372:空間錐面 143,153,243,343,353,363,373:對應結構 144,154,244,344,364,374:空間夾層 40:車輛工具 50:電子裝置 511:長焦望遠鏡頭 512:超廣角鏡頭 513:超長焦望遠鏡頭 514:廣角主鏡頭 52:鏡頭蓋板 53:電子感光元件 54:使用者介面 55:成像訊號處理元件 56:光學防手震組件 57:感測元件 58:閃光燈模組 59:對焦輔助模組 A:黏接劑 X:光軸 I1,I2,I3,I4:外部空間資訊 I5:內部空間資訊 Gα,Gα',Gβ,Gβ',G,G',Gγ,Gγ',Gδ,Gδ':最短間隔距離 θα,θβ,θ,θγ,θδ:夾角 α:視角
第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的部分剖面圖; 第1B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1C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1D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1E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1F圖繪示依照第1B圖第一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1G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中鏡筒與透鏡的分解示意圖; 第1H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中透鏡的分解示意圖; 第1I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方式中鏡筒的部分分解圖; 第2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的部分剖面圖; 第2B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2C圖繪示依照第2B圖第二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2D圖繪示依照第2B圖第二實施方式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2E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方式中鏡筒與透鏡的分解示意圖; 第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的部分剖面圖; 第3B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中成像鏡頭的示意圖; 第3C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3D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3E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3F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3G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透鏡的分解示意圖; 第3H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實施例中透鏡的分解示意圖; 第3I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3J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3K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一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3L圖繪示依照第3B圖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二實施例中空間調整結構於第二環境時的示意圖; 第4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方式中車輛工具的示意圖; 第4B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方式中車輛工具的另一示意圖; 第4C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方式中車輛工具的再一示意圖; 第4D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方式中車輛工具的另一示意圖; 第5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的示意圖;以及 第5B圖繪示依照第5A圖第五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的方塊圖。
100:成像鏡頭
111,112,113,114,115,116:透鏡
117:濾光元件
111b:第一周邊部
112b:第二周邊部
121:影像感測元件
122:成像面
131:筒狀部
132:板狀部
140,150:空間調整結構
A:黏接劑
X:光軸

Claims (36)

  1. 一種成像鏡頭,一光軸通過該成像鏡頭,且包含: 一第一透鏡,包含: 一第一光學有效部,該光軸通過該第一光學有效部;及 一第一周邊部,圍繞該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 一第二透鏡,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 一第二光學有效部,該光軸通過該第二光學有效部;及 一第二周邊部,圍繞該第二光學有效部設置,且該第二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該第一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 一鏡筒,包含: 一筒狀部,以該光軸為軸心環繞該光軸;及 一板狀部,與該筒狀部連接,並朝靠近該光軸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通光孔,該筒狀部與該板狀部形成一容置空間,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且該板狀部的一像側面與該第一周邊部的一物側面實體接觸;以及 二空間調整結構,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該第一周邊部與該鏡筒的該板狀部形成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該第一透鏡的該第一周邊部與該第二透鏡的該第二周邊部形成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 其中,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包含: 一錐面,設置於該第一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該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該光軸; 一空間錐面,設置於該第一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該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該光軸; 一對應結構,設置於該板狀部的該像側面並對應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設置;及 一空間夾層,形成於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使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其中,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包含: 一錐面,設置於該第二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且該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該光軸; 一空間錐面,設置於該第二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該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該光軸; 一對應結構,設置於該第一周邊部的該像側面並對應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設置;及 一空間夾層,形成於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使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其中,當該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α,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另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β;當該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該最短間隔距離為Gα',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該最短間隔距離為Gβ',其滿足下列條件: 0 μm ≤ Gα' < Gα ≤ 37 μm;以及 0 μm ≤ Gβ' < Gβ ≤ 38 μm; 其中,該第一環境與該第二環境滿足一溫度依賴關係與一溼度依賴關係中至少一者: 該第一環境的溫度為Ta,該第二環境的溫度為Tb,該溫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6K ≤ |Ta-Tb| ≤ 148K;以及 該第一環境的相對溼度為RHa,該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為RHb,該溼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7% ≤ |RHa-RHb| ≤ 89%。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滿足下列條件: 8 ≤ Vd ≤ 29。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一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實體接觸。
  4. 如請求項3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二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一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實體接觸。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二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周邊部包含一承靠面,該承靠面與該光軸垂直,且該承靠面與該板狀部實體接觸。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沿該光軸的一截面上,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α,其滿足下列條件: 18度 ≤ θα ≤ 130度。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沿該光軸的一截面上,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β,其滿足下列條件: 18度 ≤ θβ ≤ 130度。
  10. 一種成像鏡頭,一光軸通過該成像鏡頭,且包含: 一第一透鏡,包含: 一第一光學有效部,該光軸通過該第一光學有效部;及 一第一周邊部,圍繞該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 一鏡筒,包含: 一筒狀部,以該光軸為軸心環繞該光軸;及 一板狀部,與該筒狀部連接,並朝靠近該光軸的方向延伸形成一通光孔,該筒狀部與該板狀部形成一容置空間,該第一透鏡設置於該容置空間,且該板狀部的一像側面與該第一周邊部的一物側面實體接觸;以及 一空間調整結構,該第一透鏡的該第一周邊部與該鏡筒的該板狀部形成該空間調整結構,且該空間調整結構包含: 一錐面,設置於該第一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該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該光軸; 一空間錐面,設置於該第一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該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該光軸; 一對應結構,設置於該板狀部的該像側面並對應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設置;及 一空間夾層,形成於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使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其中,當該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當該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該最短間隔距離為G',其滿足下列條件: 0 μm ≤ G' < G ≤ 37 μm; 其中,該第一環境與該第二環境滿足一溫度依賴關係與一溼度依賴關係中至少一者: 該第一環境的溫度為Ta,該第二環境的溫度為Tb,該溫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6K ≤ |Ta-Tb| ≤ 148K;以及 該第一環境的相對溼度為RHa,該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為RHb,該溼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7% ≤ |RHa-RHb| ≤ 89%。
  11.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一環境時,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實體接觸。
  12. 如請求項1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二環境時,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13.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周邊部包含一承靠面,該承靠面與該光軸垂直,且該承靠面與該板狀部實體接觸。
  14. 如請求項10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沿該光軸的一截面上,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其滿足下列條件: 18度 ≤ θ ≤ 130度。
  15. 一種成像鏡頭,一光軸通過該成像鏡頭,且包含: 一第一透鏡,包含: 一第一光學有效部,該光軸通過該第一光學有效部;及 一第一周邊部,圍繞該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 一第二透鏡,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 一第二光學有效部,該光軸通過該第二光學有效部;及 一第二周邊部,圍繞該第二光學有效部設置,且該第二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該第一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 一第三透鏡,設置於該第二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 一第三光學有效部,該光軸通過該第三光學有效部;及 一第三周邊部,圍繞該第三光學有效部設置,該第三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該第二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以及 二空間調整結構,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該第一周邊部與該第二透鏡的該第二周邊部形成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該第二透鏡的該第二周邊部與該第三透鏡的該第三周邊部形成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 其中,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包含: 一錐面,設置於該第二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且該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該光軸; 一空間錐面,設置於該第二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該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該光軸; 一對應結構,設置於該第一周邊部的該像側面並對應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設置;及 一空間夾層,形成於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使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其中,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包含: 一錐面,設置於該第三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且該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該光軸; 一空間錐面,設置於該第三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該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該光軸; 一對應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周邊部的該像側面並對應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設置;及 一空間夾層,形成於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使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其中,當該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γ,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δ;當該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該最短間隔距離為Gγ',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該最短間隔距離為Gδ';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滿足下列條件: 3 μm ≤ Gγ' < Gγ ≤ 38 μm; 3 μm ≤ Gδ' < Gδ ≤ 39 μm;以及 8 ≤ Vd ≤ 29; 其中,該第一環境與該第二環境滿足一溫度依賴關係與一溼度依賴關係中至少一者: 該第一環境的溫度為Ta,該第二環境的溫度為Tb,該溫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6K ≤ |Ta-Tb| ≤ 148K;以及 該第一環境的相對溼度為RHa,該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為RHb,該溼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7% ≤ |RHa-RHb| ≤ 89%。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滿足下列條件: 8 ≤ Vd ≤ 22。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滿足下列條件: 8 ≤ Vd ≤ 20.5。
  18.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一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實體接觸。
  19. 如請求項18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二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20.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一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實體接觸。
  21. 如請求項20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二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22.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周邊部包含一承靠面,該承靠面與該光軸垂直,且該承靠面與該第一周邊部實體接觸。
  23.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沿該光軸的一截面上,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γ,其滿足下列條件: 18度 ≤ θγ ≤ 130度。
  24.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沿該光軸的一截面上,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δ,其滿足下列條件: 18度 ≤ θδ ≤ 130度。
  25. 如請求項15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直徑小於該第二透鏡的直徑,且該第二透鏡的直徑小於該第三透鏡的直徑。
  26. 一種成像鏡頭,一光軸通過該成像鏡頭,且包含: 一第一透鏡,包含: 一第一光學有效部,該光軸通過該第一光學有效部;及 一第一周邊部,圍繞該第一光學有效部設置; 一第二透鏡,設置於該第一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 一第二光學有效部,該光軸通過該第二光學有效部;及 一第二周邊部,圍繞該第二光學有效部設置,且該第二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該第一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 一第三透鏡,設置於該第二透鏡的一像側,且包含: 一第三光學有效部,該光軸通過該第三光學有效部;及 一第三周邊部,圍繞該第三光學有效部設置,該第三周邊部的一物側面與該第二周邊部的一像側面實體接觸;以及 二空間調整結構,其中該第一透鏡的該第一周邊部與該第二透鏡的該第二周邊部形成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一者,該第二透鏡的該第二周邊部與該第三透鏡的該第三周邊部形成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一者; 其中,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包含: 一錐面,設置於該第二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且該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錐面的一像側端遠離該光軸; 一空間錐面,設置於該第二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該空間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空間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該光軸; 一對應結構,設置於該第一周邊部的該像側面並對應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設置;及 一空間夾層,形成於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使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其中,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包含: 一錐面,設置於該第三周邊部的該物側面並環繞該光軸設置,且該錐面的一物側端較該錐面的一像側端靠近該光軸;及 一對應結構,設置於該第二周邊部的該像側面並對應該錐面設置; 其中,當該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一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一最短間隔距離為Gγ;當該成像鏡頭處於一第二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空間錐面與該對應結構之間的該最短間隔距離為Gγ';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滿足下列條件: 3 μm ≤ Gγ' < Gγ ≤ 38 μm;以及 8 ≤ Vd ≤ 29; 其中,該第一環境與該第二環境滿足一溫度依賴關係與一溼度依賴關係中至少一者: 該第一環境的溫度為Ta,該第二環境的溫度為Tb,該溫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6K ≤ |Ta-Tb| ≤ 148K;以及 該第一環境的相對溼度為RHa,該第二環境的相對濕度為RHb,該溼度依賴關係滿足下列條件:7% ≤ |RHa-RHb| ≤ 89%。
  27. 如請求項26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滿足下列條件: 8 ≤ Vd ≤ 22。
  28. 如請求項26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透鏡的阿貝數為Vd,其滿足下列條件: 8 ≤ Vd ≤ 20.5。
  29. 如請求項26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一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實體接觸。
  30. 如請求項29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二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31. 如請求項26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一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實體接觸。
  32. 如請求項31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成像鏡頭處於該第二環境時,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另該者的該錐面與該對應結構間隔設置。
  33. 如請求項26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二周邊部包含一承靠面,該承靠面與該光軸垂直,且該承靠面與該第一周邊部實體接觸。
  34. 如請求項26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沿該光軸的一截面上,該二空間調整結構中的該者的該錐面與該空間錐面的夾角為θγ,其滿足下列條件: 18度 ≤ θγ ≤ 130度。
  35. 如請求項26所述的成像鏡頭,其中該第一透鏡的直徑小於該第二透鏡的直徑,且該第二透鏡的直徑小於該第三透鏡的直徑。
  36.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1或10或15或26所述的成像鏡頭。
TW111125766A 2022-01-25 2022-07-08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TWI8099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97448.0U CN218956884U (zh) 2022-01-25 2022-12-19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US18/151,508 US20230236382A1 (en) 2022-01-25 2023-01-09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BR102023000981-6A BR102023000981A2 (pt) 2022-01-25 2023-01-18 Montagem de lente de imageamento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EP23152134.5A EP4215966A1 (en) 2022-01-25 2023-01-18 Imaging lens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02588P 2022-01-25 2022-01-25
US63/302,588 2022-01-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09974B true TWI809974B (zh) 2023-07-21
TW202331340A TW202331340A (zh) 2023-08-01

Family

ID=87327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5766A TWI809974B (zh) 2022-01-25 2022-07-08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6500741A (zh)
TW (1) TWI809974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35302A (en) * 2010-04-14 2011-10-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ns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TW201430434A (zh) * 2013-09-30 2014-08-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
WO2014162770A1 (ja) * 2013-04-04 2014-10-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レンズのレンズユニット構造とモールドレンズの成形型
TWM527093U (zh) * 2016-02-05 2016-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TW201910842A (zh) * 2017-08-16 2019-03-16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鏡頭結構
CN113777734A (zh) * 2020-06-05 2021-12-10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135302A (en) * 2010-04-14 2011-10-16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Lens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WO2014162770A1 (ja) * 2013-04-04 2014-10-09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レンズのレンズユニット構造とモールドレンズの成形型
TW201430434A (zh) * 2013-09-30 2014-08-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
TWM527093U (zh) * 2016-02-05 2016-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影模組及電子裝置
TW201910842A (zh) * 2017-08-16 2019-03-16 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鏡頭結構
CN113777734A (zh) * 2020-06-05 2021-12-10 三营超精密光电(晋城)有限公司 镜头组件、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00741A (zh) 2023-07-28
TW202331340A (zh) 2023-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616700B (zh) 光學影像擷取鏡頭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US11815791B2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JP7126868B2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TWI485464B (zh) 成像用光學鏡片組
JP2008250332A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US11215809B2 (en) Periscope-type zooming camera module
JP2001133685A (ja) 撮像レンズ、電子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ビデオカメラ
TW201913156A (zh) 攝影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202208969A (zh) 成像鏡頭、取像裝置與電子裝置
JP2019090989A (ja) 撮像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WO2002082158A1 (ja)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スチルカメラ
JP2002006217A (ja) 防振機能を有した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光学機器
JP2006293093A (ja) 反射防止構造体を備えたレンズ鏡筒、レンズ鏡筒を備える撮像装置ならびにカメラ
TWI759835B (zh) 成像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809974B (zh)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218956884U (zh)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JP2002277734A (ja) 撮影光学系
TWI784743B (zh)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US20230324588A1 (en) Metal light blocking element,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28831B (zh) 可對焦成像裝置
CN214375492U (zh) 使用固定元件的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US20240111139A1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358992A1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314771A1 (en) Imaging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2409633A (zh) 光路轉折元件、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