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09633A - 光路轉折元件、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路轉折元件、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09633A
TW202409633A TW112123543A TW112123543A TW202409633A TW 202409633 A TW202409633 A TW 202409633A TW 112123543 A TW112123543 A TW 112123543A TW 112123543 A TW112123543 A TW 112123543A TW 202409633 A TW202409633 A TW 202409633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hielding structure
optical path
along
following condition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35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劉思欣
童偉哲
張臨安
周明達
Original Assignee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US18/454,995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US20240069416A1/en
Priority to EP23193365.6A priority patent/EP4328634A1/en
Priority to BR102023017171-0A priority patent/BR102023017171A2/pt
Publication of TW202409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09633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1/00Filters or other obtura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 Bodies And Camera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REA)
  • Blocking Light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反射面。光線從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一表面。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並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遮光結構,遮光結構由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當滿足特定條件時,可有效遮蔽特定角度的雜散光。

Description

光路轉折元件、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本揭示內容係關於一種光路轉折元件與相機模組,且特別是一種應用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光路轉折元件與相機模組。
近年來,可攜式電子裝置發展快速,例如智慧型電子裝置、平板電腦等,已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而裝載在可攜式電子裝置上的相機模組也隨之蓬勃發展。但隨著科技愈來愈進步,使用者對於相機模組的成像品質要求也愈來愈高。因此,發展一種可提升成像品質的相機模組遂成為產業上重要且急欲解決的問題。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光路轉折元件、相機模組以及電子裝置,其透過在光路轉折元件上設置遮光結構,使光線沿特定的路徑傳遞,並有效遮蔽特定角度的雜散光,以提升成像品質。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反射面。光線從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一表面。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第一遮光結構以及一第二遮光結構,第一遮光結構由第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由第二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第二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之間沿垂直第一方向的中心間距為Ls,其滿足下列條件:0 ≤ tanθ ≤ 0.45,其中tanθ = (h1+h2-H)/Ls。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1/H ≤ 0.80。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二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2/H ≤ 0.80。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10 度 < α < 40 度。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5 度 < α < 37 度。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反射面與第二反射面於垂直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分別從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漸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光路轉折元件可更包含一第三遮光結構,第三遮光結構設置於第一表面的一邊緣,且邊緣靠近第一反射面。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至第一表面的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0.4 mm < D3 < 2.3 mm。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中至少一者包含複數凸起部,且凸起部朝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反射面。光線從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一表面。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第一遮光結構、一第二遮光結構以及一第三遮光結構,第一遮光結構由第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由第二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三遮光結構設置於第一表面的一邊緣,且邊緣靠近第一反射面。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第二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之間沿垂直第一方向的中心間距為Ls,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至第一表面的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0.2 ≤ tanθ ≤ 0.55,其中tanθ = (h1+h2-H)/Ls;以及0.4 mm < D3 < 2.3 mm。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1/H ≤ 0.80。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二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2/H ≤ 0.80。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至第一表面的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0.6 mm < D3 < 2.1 mm。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9 mm < D3 < 2.0 mm。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反射面與第二反射面於垂直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分別從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漸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中至少一者包含複數凸起部,且凸起部朝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反射面。光線從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一表面。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並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遮光結構,遮光結構由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H ≤ 0.80。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0.49 ≤ h/H ≤ 0.80。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53 ≤ h/H ≤ 0.78。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0.57 ≤ h/H ≤ 0.7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10 度 < α < 40 度。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5 度 < α < 37 度。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遮光結構可包含複數凸起部,且凸起部朝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遮光結構從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其中所述至少一表面沿第一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漸縮。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相機模組,包含一成像鏡頭、一電子感光元件以及前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成像鏡頭與光路轉折元件的第一表面對應設置,且光路轉折元件用於將成像鏡頭的一成像光線轉折至電子感光元件。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實施方式的相機模組。
依據本揭示內容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反射面。光線從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一表面。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遮光結構,遮光結構由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遮光結構包含複數凸起部,且凸起部朝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各凸起部的高度為T,各凸起部的寬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T/W < 3.5。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H ≤ 0.80。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10 度 < α < 40 度。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15 度 < α < 37 度。
依據前段所述實施方式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各凸起部的高度為T,各凸起部的寬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0.2 < T/W < 2.2。另外,其可滿足下列條件:0.25 < T/W < 1.05。
本揭示內容一態樣提供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反射面。光線從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一表面。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二遮光結構,且分別為一第一遮光結構以及一第二遮光結構,第一遮光結構由第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由第二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第二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之間沿垂直第一方向的中心間距為Ls,其滿足下列條件:0 ≤ tanθ ≤ 0.45,其中tanθ = (h1+h2-H)/Ls。藉此,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可使光線進行複數次內部反射的光路轉折元件,並藉由上述第一遮光結構及第二遮光結構的設置,使光線沿特定的路徑傳遞。再者,滿足上述條件範圍可於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提供一較大範圍的遮光,可有效遮蔽特定角度的雜散光,且前述結構配置可以雙向遮蔽的方式來維持光路的穩定。
具體而言,光路轉折元件可以是由玻璃材料製成,也可以是由塑膠材料製成。光線是由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於第一反射面以及第二反射面進行內部反射,而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可依不同設計需求進行反射與透射,藉此達到光路轉折的功效。第一遮光結構及第二遮光結構可以是遮光板、遮光片、遮光塗層、抗反射膜層等,但不以此為限。另外,第一遮光結構是由第一表面朝第二表面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是由第二表面朝第一表面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
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1/H ≤ 0.80。藉由滿足特定深度的遮光範圍,可有效提升遮光效率。
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二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2/H ≤ 0.80。藉由滿足特定深度的遮光範圍,可有效提升遮光效率。
前述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10 度 < α < 40 度。藉此,有助於縮小光路轉折元件體積的設計。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5 度 < α < 37 度。藉此,可進一步控制光線於光路轉折元件內部的路徑。
第一反射面與第二反射面於垂直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藉此,提升光路轉折元件的製造精度。
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分別從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漸縮。藉此,提供量產的可行性。
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藉此,提升光線內部反射的穩定性。
光路轉折元件可更包含一第三遮光結構,第三遮光結構設置於第一表面的一邊緣,且邊緣靠近第一反射面。藉此,有助於控制光路轉折元件的入光量。
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至第一表面的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0.4 mm < D3 < 2.3 mm。藉此,可防止大角度的入射光線從第一表面進入光路轉折元件。
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中至少一者包含複數凸起部,且凸起部朝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藉此,可有效降低非成像光線產生的機率。
本揭示內容一態樣提供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反射面。光線從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一表面。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第一遮光結構、一第二遮光結構以及一第三遮光結構,第一遮光結構由第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由第二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三遮光結構設置於第一表面的一邊緣,且邊緣靠近第一反射面。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第二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之間沿垂直第一方向的中心間距為Ls,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至第一表面的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0.2 ≤ tanθ ≤ 0.55,其中tanθ = (h1+h2-H)/Ls;以及0.4 mm < D3 < 2.3 mm。藉此,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可使光線進行複數次內部反射的光路轉折元件,並藉由遮光結構的設置,使光線沿特定的路徑傳遞。再者,滿足前述條件範圍可防止大角度的入射光線從第一表面進入光路轉折元件,並於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提供一較大範圍的遮光,可有效遮蔽特定角度的雜散光,且以雙向遮蔽的方式來維持光路的穩定。
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1/H ≤ 0.80。藉此,滿足特定深度的遮光範圍,有效提升遮光效率。
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第二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2/H ≤ 0.80。藉此,滿足特定深度的遮光範圍,有效提升遮光效率。
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至第一表面的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0.6 mm < D3 < 2.1 mm。藉此,可進一步遮蔽周邊特定角度的入射光線,藉此提升光學品質。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9 mm < D3 < 2.0 mm。藉此,可保持產品的光學品質,並且可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
第一反射面與第二反射面於垂直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藉此,提升光路轉折元件的製造精度。
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分別從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漸縮。藉此,提供量產的可行性。
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藉此,提升光線內部反射的穩定性。
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中至少一者包含複數凸起部,且凸起部朝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藉此,可有效降低非成像光線產生的機率。
本揭示內容一態樣提供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反射面。光線從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一表面。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並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遮光結構,遮光結構由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H ≤ 0.80。藉此,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可使光線進行複數次內部反射的光路轉折元件,並藉由遮光結構的設置,使光線沿特定的路徑傳遞。再者,滿足前述條件範圍可於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提供一較大範圍的遮光,可有效遮蔽特定角度的雜散光,並提供光路轉折元件的可製造性。
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49 ≤ h/H ≤ 0.80。藉此,較大範圍的遮光,可更進一步提升光學品質。另外,可滿足下列條件:0.53 ≤ h/H ≤ 0.78。藉此,可兼顧遮光結構的尺寸精度,以及較高製造效率。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57 ≤ h/H ≤ 0.75。藉此,保持遮光結構的結構完整性。
前述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10 度 < α < 40 度。藉此,有助縮小光路轉折元件體積的設計。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5 度 < α < 37 度。藉此,可進一步控制光線於光路轉折元件內部的路徑。
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藉此,提升光線內部反射的穩定性。
遮光結構可包含複數凸起部,且凸起部朝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藉此,可有效降低非成像光線產生的機率。
遮光結構從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沿第一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漸縮。藉此,提供量產的可行性。
本揭示內容一態樣提供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一第一表面、一第二表面、一第一反射面以及一第二反射面。光線從第一表面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第二表面與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垂直於第一表面。第一反射面連接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並且與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遮光結構,遮光結構由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遮光結構包含複數凸起部,且凸起部朝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各凸起部的高度為T,各凸起部的寬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0.1 < T/W < 3.5。藉此,可有效降低非成像光線產生的機率,並提供遮光結構的可製造性。
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0.45 ≤ h/H ≤ 0.80。藉由滿足特定深度的遮光範圍,可有效提升遮光效率。
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藉此,提升光線內部反射的穩定性。
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10 度 < α < 40 度。藉此,有助縮小光路轉折元件體積的設計。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15 度 < α < 37 度。藉此,可進一步控制光線於光路轉折元件內部的路徑。
各凸起部的高度為T,各凸起部的寬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0.2 < T/W < 2.2。藉此,可有效降低非成像光線產生的機率,並提升生產效率。再者,可滿足下列條件:0.25 < T/W < 1.05。
本揭示內容一態樣提供一種相機模組,包含一成像鏡頭、一電子感光元件以及前述態樣的光路轉折元件。成像鏡頭與光路轉折元件的第一表面對應設置,且光路轉折元件用於將成像鏡頭的一成像光線轉折至電子感光元件。
本揭示內容一態樣提供一種電子裝置,包含前述態樣的相機模組。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A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中相機模組100的示意圖。由第1A圖可知,相機模組100包含一成像鏡頭110、一電子感光元件140以及一光路轉折元件120。電子感光元件140設置於成像鏡頭110的一成像面130,光路轉折元件120則設置於成像鏡頭110的像側,並位於成像鏡頭110與電子感光元件140之間。成像鏡頭110與光路轉折元件120的第一表面121對應設置,且光路轉折元件120用於將成像鏡頭110的成像光線轉折至電子感光元件140。成像鏡頭110可包含一鏡筒111以及至少一光學元件112,其中光學元件112設置於鏡筒111中,光學元件112可為透鏡、遮光元件、固定環等,在此不另贅述。另外,由第1A圖可知,相機模組100可更包含一濾光元件150,其位於光路轉折元件120與成像面130之間,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請配合參照第1B圖以及第1C圖,其中第1B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120的第一遮光結構1201以及第二遮光結構1202的示意圖,第1C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120的立體示意圖。由第1A圖、第1B圖以及第1C圖可知,光路轉折元件120包含一第一表面121、一第二表面122、一第一反射面123以及一第二反射面124。光線從第一表面121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120。第二表面122與第一表面121於第一方向X1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X1垂直於第一表面121。第一反射面123連接第一表面121與第二表面122,且與第一表面121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123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124進行另一內部反射。藉此,使成像光線進入電子感光元件140。具體而言,第一反射面123與第二反射面124於垂直第一方向X1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光路轉折元件120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第一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120的折射率為1.52,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光路轉折元件120包含二遮光結構,分別為第一遮光結構1201以及第二遮光結構1202。第一遮光結構1201由第一表面121往光路轉折元件120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1202由第二表面122往光路轉折元件120的內部延伸;也就是說,第一遮光結構1201是由第一表面121朝第二表面122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120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1202是由第二表面122朝第一表面121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120的內部延伸。第一實施例中,第一遮光結構1201與第二遮光結構1202分別為埋入於光路轉折元件120的遮光板,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第一遮光結構1201與第二遮光結構1202分別包含複數凸起部12011、12021,且凸起部12011、12021朝光路轉折元件120的內部設置。詳細來說,第一遮光結構1201與第二遮光結構1202分別具有一厚度,其中心相對於二端呈凹陷,而凸起部12011、12021則分別設置於凹陷處的表面,並朝向光路轉折元件120的內部。
再者,光路轉折元件120可更包含一第三遮光結構1203,第三遮光結構1203設置於第一表面121的一邊緣,且所述邊緣靠近第一反射面123。第一實施例中,第三遮光結構1203為一遮光片,設置於第一表面121靠近第一反射面123的邊緣。
由第1B圖可知,第一實施例中,第一表面121與第二表面122沿第一方向X1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1201沿第一方向X1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第二遮光結構1202沿第一方向X1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第一遮光結構1201與第二遮光結構1202之間沿垂直第一方向X1的中心間距為Ls,銳角的角度為α,第三遮光結構1203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X1至第一表面121的邊緣的距離為D3,凸起部12011、12021的高度為T,凸起部12011、12021的寬度為W,其分別為下列表1的數值。
表1-第一實施例
H (mm) 2.385 h1/H 0.516
h1 (mm) 1.23 h2/H 0.516
h2 (mm) 1.23 α (度) 29
Ls (mm) 3.5 D3 (mm) 1.049
tanθ 0.021 T (mm) 0.08
W (mm) 0.16 T/W 0.5
上述表1中,tanθ = (h1+h2-H)/Ls。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2A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中相機模組200的示意圖。由第2A圖可知,相機模組200包含一成像鏡頭210、一電子感光元件240以及一光路轉折元件220。電子感光元件240設置於成像鏡頭210的一成像面230,光路轉折元件220則設置於成像鏡頭210的像側,並位於成像鏡頭210與電子感光元件240之間。成像鏡頭210與光路轉折元件220的第一表面221對應設置,且光路轉折元件220用於將成像鏡頭210的成像光線轉折至電子感光元件240。成像鏡頭210可包含一鏡筒211以及至少一光學元件212,其中光學元件212設置於鏡筒211中,光學元件212可為透鏡、遮光元件、固定環等,在此不另贅述。另外,由第2A圖可知,相機模組200可更包含一濾光元件250,其位於光路轉折元件220與成像面230之間,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請配合參照第2B圖以及第2C圖,其中第2B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220的第一遮光結構2201以及第二遮光結構2202的示意圖,第2C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220的立體示意圖。由第2A圖、第2B圖以及第2C圖可知,光路轉折元件220包含一第一表面221、一第二表面222、一第一反射面223以及一第二反射面224。光線從第一表面221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220。第二表面222與第一表面221於第一方向X1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X1垂直於第一表面221。第一反射面223連接第一表面221與第二表面222,且與第一表面221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223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224進行另一內部反射。藉此,使成像光線進入電子感光元件240。具體而言,第一反射面223與第二反射面224於垂直第一方向X1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光路轉折元件220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第二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220的折射率為1.78,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光路轉折元件220包含二遮光結構,分別為第一遮光結構2201以及第二遮光結構2202。第一遮光結構2201由第一表面221往光路轉折元件220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2202由第二表面222往光路轉折元件220的內部延伸;也就是說,第一遮光結構2201是由第一表面221朝第二表面222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220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2202是由第二表面222朝第一表面221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220的內部延伸。第二實施例中,第一遮光結構2201與第二遮光結構2202分別為埋入於光路轉折元件220的遮光板,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詳細來說,第一遮光結構2201與第二遮光結構2202皆由二端至中心漸凹。
再者,光路轉折元件220可更包含一第三遮光結構2203,第三遮光結構2203設置於第一表面221的一邊緣,且所述邊緣靠近第一反射面223。第二實施例中,第三遮光結構2203為一遮光片,設置於第一表面221靠近第一反射面223的邊緣。
由第2B圖可知,第二實施例中,第一表面221與第二表面222沿第一方向X1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2201沿第一方向X1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第二遮光結構2202沿第一方向X1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第一遮光結構2201與第二遮光結構2202之間沿垂直第一方向X1的中心間距為Ls,銳角的角度為α,第三遮光結構2203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X1至第一表面221的邊緣的距離為D3,其分別為下列表2的數值。
表2-第二實施例
H (mm) 2.385 h1/H 0.348
h1 (mm) 0.83 h2/H 0.451
h2 (mm) 1.075 α (度) 29
Ls (mm) 3.5 D3 (mm) 1.849
tanθ -0.137
上述表2中,tanθ = (h1+h2-H)/Ls。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3A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中相機模組300的示意圖。由第3A圖可知,相機模組300包含一成像鏡頭310、一電子感光元件340以及一光路轉折元件320。電子感光元件340設置於成像鏡頭310的一成像面330,光路轉折元件320則設置於成像鏡頭310的像側。成像鏡頭310與光路轉折元件320的第一表面321對應設置,且光路轉折元件320用於將成像鏡頭310的成像光線轉折至電子感光元件340。成像鏡頭310可包含一鏡筒311以及至少一光學元件312,其中光學元件312設置於鏡筒311中,光學元件312可為透鏡、遮光元件、固定環等,在此不另贅述。另外,由第3A圖可知,相機模組300可更包含一濾光元件350,其位於光路轉折元件320與成像面330之間,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請配合參照第3B圖,其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320的遮光結構3200的示意圖。由第3A圖以及第3B圖可知,光路轉折元件320包含一第一表面321、一第二表面322、一第一反射面323以及一第二反射面324。一光線從第一表面321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320。第二表面322與第一表面321於第一方向X1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X1垂直於第一表面321。第一反射面323連接第一表面321與第二表面322,且與第一表面321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323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324進行另一內部反射。藉此,使成像光線進入電子感光元件340。具體而言,光路轉折元件320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第三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320的折射率為2.01,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光路轉折元件320包含一遮光結構3200,遮光結構3200由第一表面321與第二表面322中至少一表面往光路轉折元件320的內部延伸;具體而言,第三實施例中,遮光結構3200是由第二表面322往光路轉折元件320的內部延伸,且為埋入於光路轉折元件320的遮光片,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遮光結構3200包含複數凸起部32001,且凸起部32001朝光路轉折元件320的內部設置。
由第3B圖可知,第三實施例中,第一表面321與第二表面322沿第一方向X1上的間距為H,遮光結構3200沿第一方向X1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銳角的角度為α,凸起部32001的高度為T,凸起部32001的寬度為W,其分別為下列表3的數值。
表3-第三實施例
H (mm) 6.418 h/H 0.623
h (mm) 4 α (度) 30
T (mm) 0.16 W (mm) 0.40
T/W 0.4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4A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中相機模組400的示意圖。由第4A圖可知,相機模組400包含一成像鏡頭410、一電子感光元件440以及一光路轉折元件420。電子感光元件440設置於成像鏡頭410的一成像面430,光路轉折元件420則設置於成像鏡頭410的像側,並位於成像鏡頭410與電子感光元件440之間。成像鏡頭410與光路轉折元件420的第一表面421對應設置,且光路轉折元件420用於將成像鏡頭410的成像光線轉折至電子感光元件440。成像鏡頭410可包含一鏡筒411以及至少一光學元件412,其中光學元件412設置於鏡筒411中,光學元件412可為透鏡、遮光元件、固定環等,在此不另贅述。另外,由第4A圖可知,相機模組400可更包含一濾光元件450,其位於光路轉折元件420與成像面430之間,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請配合參照第4B圖以及第4C圖,其中第4B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420的第一遮光結構4201以及第二遮光結構4202的示意圖,第4C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420的立體示意圖。由第4A圖、第4B圖以及第4C圖可知,光路轉折元件420包含一第一表面421、一第二表面422、一第一反射面423以及一第二反射面424。光線從第一表面421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420。第二表面422與第一表面421於第一方向X1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X1垂直於第一表面421。第一反射面423連接第一表面421與第二表面422,且與第一表面421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423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424進行另一內部反射。藉此,使成像光線進入電子感光元件440。具體而言,第一反射面423與第二反射面424於垂直第一方向X1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光路轉折元件420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第四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420的折射率為1.54,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光路轉折元件420包含二遮光結構,分別為第一遮光結構4201以及第二遮光結構4202。第一遮光結構4201由第一表面421往光路轉折元件420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4202由第二表面422往光路轉折元件420的內部延伸;也就是說,第一遮光結構4201是由第一表面421朝第二表面422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420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4202是由第二表面422朝第一表面421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420的內部延伸。具體而言,第四實施例中,第一遮光結構4201與第二遮光結構4202分別從第一表面421與第二表面422沿第一方向X1往光路轉折元件420的內部漸縮,並分別於第一表面421與第二表面422上形成凹陷結構,且第一遮光結構4201與第二遮光結構4202分別為一遮光塗層,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再者,光路轉折元件420可更包含一第三遮光結構4203,第三遮光結構4203設置於第一表面421的一邊緣,且所述邊緣靠近第一反射面423。第四實施例中,第三遮光結構4203為一遮光塗層,設置於第一表面421靠近第一反射面423的邊緣。
由第4B圖可知,第四實施例中,第一表面421與第二表面422沿第一方向X1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4201沿第一方向X1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第二遮光結構4202沿第一方向X1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第一遮光結構4201與第二遮光結構4202之間沿垂直第一方向X1的中心間距為Ls,銳角的角度為α,第三遮光結構4203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X1至第一表面421的邊緣的距離為D3,其分別為下列表4的數值。
表4-第四實施例
H (mm) 2.685 h1/H 0.581
h1 (mm) 1.56 h2/H 0.54
h2 (mm) 1.45 α (度) 27
Ls (mm) 3.349 D3 (mm) 0.413
tanθ 0.097
上述表4中,tanθ = (h1+h2-H)/Ls。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5A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中相機模組500的示意圖。由第5A圖可知,相機模組500包含一成像鏡頭510、一電子感光元件540以及一光路轉折元件520。電子感光元件540設置於成像鏡頭510的一成像面530,光路轉折元件520則設置於成像鏡頭510的像側,並位於成像鏡頭510與電子感光元件540之間。成像鏡頭510與光路轉折元件520的第一表面521對應設置,且光路轉折元件520用於將成像鏡頭510的成像光線轉折至電子感光元件540。成像鏡頭510可包含一鏡筒511以及至少一光學元件512,其中光學元件512設置於鏡筒511中,光學元件512可為透鏡、遮光元件、固定環等,在此不另贅述。另外,由第5A圖可知,相機模組500可更包含一濾光元件550,其位於光路轉折元件520與成像面530之間,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請配合參照第5B圖以及第5C圖,其中第5B圖繪示依照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520的第一遮光結構5201以及第二遮光結構5202的示意圖,第5C圖繪示依照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520的立體示意圖。由第5A圖、第5B圖以及第5C圖可知,光路轉折元件520包含一第一表面521、一第二表面522、一第一反射面523以及一第二反射面524。光線從第一表面521入射至光路轉折元件520。第二表面522與第一表面521於一第一方向X1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第一方向X1垂直於第一表面521。第一反射面523連接第一表面521與第二表面522,且與第一表面521之間形成一銳角,光線藉由第一反射面523進行一內部反射。光線藉由第二反射面524進行另一內部反射。藉此,使成像光線進入電子感光元件540。具體而言,第一反射面523與第二反射面524於垂直第一方向X1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光路轉折元件520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1.45 < N < 2.1。第五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520的折射率為1.47,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光路轉折元件520包含二遮光結構,分別為第一遮光結構5201以及第二遮光結構5202。第一遮光結構5201由第一表面521往光路轉折元件520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5202由第二表面522往光路轉折元件520的內部延伸;也就是說,第一遮光結構5201是由第一表面521朝第二表面522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520的內部延伸,第二遮光結構5202是由第二表面522朝第一表面521的方向往光路轉折元件520的內部延伸。第五實施例中,第一遮光結構5201與第二遮光結構5202分別為埋入於光路轉折元件520的遮光板,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第一遮光結構5201與第二遮光結構5202分別包含複數凸起部52011、52021,且凸起部52011、52021朝光路轉折元件520的內部設置。詳細來說,第一遮光結構5201與第二遮光結構5202分別具有一厚度,其中心相對於二端呈凹陷,而凸起部52011、52021則分別設置於凹陷處的表面,並朝向光路轉折元件520的內部。必須說明的是,第二遮光結構5202凹陷處的表面呈凸弧狀,而凸起部52021則設置於凸弧狀上。
由第5B圖可知,第五實施例中,第一表面521與第二表面522沿第一方向X1上的間距為H,第一遮光結構5201沿第一方向X1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第二遮光結構5202沿第一方向X1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第一遮光結構5201與第二遮光結構5202之間沿垂直第一方向X1的中心間距為Ls,銳角的角度為α,凸起部52011的高度為T1,凸起部52021的高度為T2,凸起部52011的寬度為W1,凸起部52021的寬度為W2,其分別為下列表5的數值。
表5-第五實施例
H (mm) 2.385 tanθ 0.104
h1 (mm) 1.25 h1/H 0.524
h2 (mm) 1.5 h2/H 0.629
Ls (mm) 3.5 α (度) 29
T1 (mm) 0.173 W1 (mm) 0.2
T1/W1 0.865 T2 (mm) 0.101
W2 (mm) 0.298 T2/W2 0.339
上述表5中,tanθ = (h1+h2-H)/Ls。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6A圖與第6B圖,其中第6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的示意圖,第6B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的另一示意圖。由第6A圖與第6B圖可知,電子裝置10係一智慧型手機,電子裝置10包含複數相機模組及使用者介面11。進一步來說,相機模組為超廣角相機模組12、高畫素相機模組13及攝遠相機模組14,且使用者介面11為觸控螢幕,但並不以此為限。具體而言,相機模組可為前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所述的任一者,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使用者透過使用者介面11進入拍攝模式,其中使用者介面11用於顯示畫面,且可用於手動調整拍攝視角以切換不同的相機模組。此時相機模組匯集成像光線在相機模組的一電子感光元件(圖未繪示)上,並輸出有關影像的電子訊號至成像訊號處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15。
由第6B圖可知,因應電子裝置10的相機規格,電子裝置10可更包含光學防手震組件(圖未繪示),進一步地,電子裝置10可更包含至少一對焦輔助模組(圖未標示)及至少一感測元件(圖未繪示)。對焦輔助模組可以是補償色溫的閃光燈模組16、紅外線測距元件、雷射對焦模組等,感測元件可具有感測物理動量與作動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計、陀螺儀、霍爾元件(Hall 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環境施加的晃動及抖動,進而有利於電子裝置10中相機模組配置的自動對焦功能及光學防手震組件的發揮,以獲得良好的成像品質,有助於依據本揭示內容的電子裝置10具備多種模式的拍攝功能,如優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錄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使用者介面11直接目視到相機的拍攝畫面,並在使用者介面11上手動操作取景範圍,以達成所見即所得的自動對焦功能。
進一步來說,相機模組、光學防手震組件、感測元件及對焦輔助模組可設置在一軟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FPC) (圖未繪示)上,並透過一連接器(圖未繪示)電性連接成像訊號處理元件15等相關元件以執行拍攝流程。當前的電子裝置如智慧型手機具有輕薄的趨勢,將相機模組與相關元件配置於軟性電路板上,再利用連接器將電路彙整至電子裝置的主板,可滿足電子裝置內部有限空間的機構設計及電路佈局需求並獲得更大的裕度,亦使得其相機模組的自動對焦功能藉由電子裝置的觸控螢幕獲得更靈活的控制。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可包含複數感測元件及複數對焦輔助模組,感測元件及對焦輔助模組設置在軟性電路板及另外至少一軟性電路板(圖未繪示),並透過對應的連接器電性連接成像訊號處理元件15等相關元件以執行拍攝流程。在其他實施例中(圖未繪示),感測元件及輔助光學元件亦可依機構設計及電路佈局需求設置於電子裝置的主板或是其他形式的載板上。
此外,電子裝置10可進一步包含但不限於顯示單元(Display)、控制單元(Control Unit)、儲存單元(Storage Unit)、暫儲存單元(RAM)、唯讀儲存單元(ROM)或其組合。
第6C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拍攝的影像示意圖。由第6C圖可知,以超廣角相機模組12可拍攝到較大範圍的影像,具有容納更多景色的功能。
第6D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拍攝的另一影像示意圖。由第6D圖可知,以高畫素相機模組13可拍攝一定範圍且兼具高畫素的影像,具有高解析低變形的功能。
第6E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拍攝的另一影像示意圖。由第6E圖可知,以攝遠相機模組14具有高倍數的放大功能,可拍攝遠處的影像並放大至高倍。
由第6C圖至第6E圖可知,由具有不同焦距的相機模組進行取景,並搭配影像處理的技術,可於電子裝置10實現變焦的功能。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7圖,其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中電子裝置20的示意圖。由第7圖可知,電子裝置20係一智慧型手機,且電子裝置20包含複數相機模組。進一步來說,相機模組為超廣角相機模組21、22、廣角相機模組23、24、攝遠相機模組25、26、27、28及TOF模組(Time-Of-Flight:飛時測距模組)29,而TOF模組29另可為其他種類的相機模組,並不限於此配置方式。具體而言,相機模組可為前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的任一者,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再者,攝遠相機模組27、28更具備轉折光路的功能,但本揭示內容不以此為限。
因應電子裝置20的相機規格,電子裝置20可更包含光學防手震組件(圖未繪示),進一步地,電子裝置20可更包含至少一對焦輔助模組(圖未繪示)及至少一感測元件(圖未繪示)。對焦輔助模組可以是補償色溫的閃光燈模組20a、紅外線測距元件、雷射對焦模組等,感測元件可具有感測物理動量與作動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計、陀螺儀、霍爾元件(Hall 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環境施加的晃動及抖動,進而有利於電子裝置20中相機模組配置的自動對焦功能及光學防手震組件的發揮,以獲得良好的成像品質,有助於依據本揭示內容的電子裝置20具備多種模式的拍攝功能,如優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動態範圍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錄影等。
另外,第七實施例與第六實施例其餘的元件的結構及配置關係皆相同,在此將不另贅述。
<第八實施例>
請參照第8A圖至第8C圖,其中第8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中車輛工具30的示意圖,第8B圖繪示依照第8A圖第八實施例中車輛工具30的另一示意圖,第8C圖繪示依照第8A圖第八實施例中車輛工具30的另一示意圖。由第8A圖至第8C圖可知,車輛工具30包含複數相機模組31。第八實施例中,相機模組31的數量為六,且相機模組31可為前述第一實施例至第五實施例中所述的任一者,但並不以此為限。
由第8A圖與第8B圖可知,相機模組31為車用相機模組,且相機模組31中二者分別位於左右後照鏡的下方,且用於擷取一視角θ的影像資訊。具體而言,視角θ可滿足下列條件:40度< θ <90度。藉此,可擷取左右二旁車道範圍內的影像資訊。
由第8B圖可知,相機模組31中另二者可設置於車輛工具30內部的空間。具體而言,所述二相機模組31分別設置於靠近車內後視鏡的位置與靠近後車窗的位置。再者,相機模組31中另可分別設置於車輛工具30左右後照鏡的非鏡面,但並不以此為限。
由第8C圖可知,相機模組31中再二者可設置於車輛工具30的前端與後端的位置,其中透過相機模組31於車輛工具30的前端與後端及左右後照鏡的下方的配置,有助於駕駛人藉此獲得駕駛艙以外的外部空間資訊,例如外部空間資訊I1、I2、I3、I4,但並不以此為限。藉此,可提供更多視角以減少死角,進而有助於提升行車安全。再者,透過將相機模組31設置於車輛工具30的四周,有助於辨識車輛工具30外的路況資訊,以助於實現自動輔助駕駛的功能。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與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於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的保護範圍當視後附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20:電子裝置 11:使用者介面 12,21,22:超廣角相機模組 23,24:廣角相機模組 13:高畫素相機模組 14,25,26,27,28:攝遠相機模組 15:成像訊號處理元件 16,20a:閃光燈模組 29:TOF模組 30:車輛工具 100,200,300,400,500,31:相機模組 110,210,310,410,510:成像鏡頭 111,211,311,411,511:鏡筒 112,212,312,412,512:光學元件 120,220,320,420,520:光路轉折元件 121,221,321,421,521:第一表面 122,222,322,422,522:第二表面 123,223,323,423,523:第一反射面 124,224,324,424,524:第二反射面 1201,2201,4201,5201:第一遮光結構 12011,12021,32001,52011,52021:凸起部 1202,2202,4202,5202:第二遮光結構 1203,2203,4203:第三遮光結構 3200:遮光結構 130,230,330,430,530:成像面 140,240,340,440,540:電子感光元件 150,250,350,450,550:濾光元件 X1:第一方向 H:第一表面與第二表面沿第一方向上的間距 h1:第一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 h2:第二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 h:遮光結構沿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 Ls:第一遮光結構與第二遮光結構之間沿垂直第一方向的中心間距 α:銳角的角度 D3: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第一方向至第一表面的邊緣的距離 θ:視角 I1,I2,I3,I4:外部空間資訊 W,W1,W2:凸起部的寬度 T,T1,T2:凸起部的高度
第1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一實施例中相機模組的示意圖; 第1B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的第一遮光結構以及第二遮光結構的示意圖; 第1C圖繪示依照第1A圖第一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第2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二實施例中相機模組的示意圖; 第2B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的第一遮光結構以及第二遮光結構的示意圖; 第2C圖繪示依照第2A圖第二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第3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三實施例中相機模組的示意圖; 第3B圖繪示依照第3A圖第三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的遮光結構的示意圖; 第4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四實施例中相機模組的示意圖; 第4B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的第一遮光結構以及第二遮光結構的示意圖; 第4C圖繪示依照第4A圖第四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第5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五實施例中相機模組的示意圖; 第5B圖繪示依照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的第一遮光結構以及第二遮光結構的示意圖; 第5C圖繪示依照第5A圖第五實施例中光路轉折元件的立體示意圖; 第6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第6B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另一示意圖; 第6C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拍攝的影像示意圖; 第6D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拍攝的另一影像示意圖; 第6E圖繪示依照第6A圖第六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拍攝的另一影像示意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七實施例中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第8A圖繪示依照本揭示內容第八實施例中車輛工具的示意圖; 第8B圖繪示依照第8A圖第八實施例中車輛工具的另一示意圖;以及 第8C圖繪示依照第8A圖第八實施例中車輛工具的另一示意圖。
100:相機模組
110:成像鏡頭
111:鏡筒
112:光學元件
120:光路轉折元件
121:第一表面
122:第二表面
123:第一反射面
124:第二反射面
130:成像面
140:電子感光元件
150:濾光元件
X1:第一方向

Claims (38)

  1. 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 一第一表面,一光線從該第一表面入射至該光路轉折元件; 一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該第一方向垂直於該第一表面; 一第一反射面,連接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且與該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該光線藉由該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以及 一第二反射面,該光線藉由該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 其中,該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第一遮光結構以及一第二遮光結構,該第一遮光結構由該第一表面往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該第二遮光結構由該第二表面往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 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第一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該第二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該第一遮光結構與該第二遮光結構之間沿垂直該第一方向的中心間距為Ls,其滿足下列條件: 0 ≤ tanθ ≤ 0.45,其中tanθ = (h1+h2-H)/Ls。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第一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其滿足下列條件: 0.45 ≤ h1/H ≤ 0.80。
  3. 如請求項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第二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其滿足下列條件: 0.45 ≤ h2/H ≤ 0.80。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 10 度 < α < 40 度。
  5. 如請求項4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 15 度 < α < 37 度。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反射面與該第二反射面於垂直該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遮光結構與該第二遮光結構分別從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往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漸縮。
  8.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 1.45 < N < 2.1。
  9.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第三遮光結構,該第三遮光結構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一邊緣,且該邊緣靠近該第一反射面。
  10. 如請求項9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該第一方向至該第一表面的該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 0.4 mm < D3 < 2.3 mm。
  11.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遮光結構與該第二遮光結構中至少一者包含複數凸起部,且該些凸起部朝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
  12. 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 一第一表面,一光線從該第一表面入射至該光路轉折元件; 一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該第一方向垂直於該第一表面; 一第一反射面,連接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且與該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該光線藉由該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以及 一第二反射面,該光線藉由該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 其中,該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第一遮光結構、一第二遮光結構以及一第三遮光結構,該第一遮光結構由該第一表面往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該第二遮光結構由該第二表面往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該第三遮光結構設置於該第一表面的一邊緣,且該邊緣靠近該第一反射面; 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第一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該第二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該第一遮光結構與該第二遮光結構之間沿垂直該第一方向的中心間距為Ls,該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該第一方向至該第一表面的該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 -0.2 ≤ tanθ ≤ 0.55,其中tanθ = (h1+h2-H)/Ls;以及 0.4 mm < D3 < 2.3 mm。
  13.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第一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1,其滿足下列條件: 0.45 ≤ h1/H ≤ 0.80。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第二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2,其滿足下列條件: 0.45 ≤ h2/H ≤ 0.80。
  15.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該第一方向至該第一表面的該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 0.6 mm < D3 < 2.1 mm。
  16. 如請求項15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三遮光結構的中心沿垂直該第一方向至該第一表面的該邊緣的距離為D3,其滿足下列條件: 0.9 mm < D3 < 2.0 mm。
  17.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反射面與該第二反射面於垂直該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
  18.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遮光結構與該第二遮光結構分別從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往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漸縮。
  19.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 1.45 < N < 2.1。
  20. 如請求項1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遮光結構與該第二遮光結構中至少一者包含複數凸起部,且該些凸起部朝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
  21. 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 一第一表面,一光線從該第一表面入射至該光路轉折元件; 一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該第一方向垂直於該第一表面; 一第一反射面,連接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並且與該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該光線藉由該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以及 一第二反射面,該光線藉由該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 其中,該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遮光結構,該遮光結構由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往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 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 0.45 ≤ h/H ≤ 0.80。
  22.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 0.49 ≤ h/H ≤ 0.80。
  23. 如請求項2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 0.53 ≤ h/H ≤ 0.78。
  24. 如請求項23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 0.57 ≤ h/H ≤ 0.75。
  25.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 10 度 < α < 40 度。
  26. 如請求項25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 15 度 < α < 37 度。
  27.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 1.45 < N < 2.1。
  28.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遮光結構包含複數凸起部,且該些凸起部朝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
  29.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遮光結構從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中該至少一表面沿該第一方向往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漸縮。
  30. 一種相機模組,包含: 一成像鏡頭; 一電子感光元件;以及 如請求項21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該成像鏡頭與該光路轉折元件的該第一表面對應設置,且該光路轉折元件用於將該成像鏡頭的一成像光線轉折至該電子感光元件。
  31. 一種電子裝置,包含: 如請求項30所述的相機模組。
  32. 一種光路轉折元件,包含: 一第一表面,一光線從該第一表面入射至該光路轉折元件; 一第二表面,與該第一表面於一第一方向上對應設置且互相平行,且該第一方向垂直於該第一表面; 一第一反射面,連接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且與該第一表面之間形成一銳角,該光線藉由該第一反射面進行一內部反射;以及 一第二反射面,該光線藉由該第二反射面進行另一內部反射; 其中,該光路轉折元件更包含一遮光結構,該遮光結構由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中至少一表面往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延伸; 其中,該遮光結構包含複數凸起部,且該些凸起部朝該光路轉折元件的內部設置,各該凸起部的高度為T,各該凸起部的寬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 0.1 < T/W < 3.5。
  33. 如請求項3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沿該第一方向上的間距為H,該遮光結構沿該第一方向的中心延伸深度為h,其滿足下列條件: 0.45 ≤ h/H ≤ 0.80。
  34. 如請求項3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光路轉折元件的折射率為N,其滿足下列條件: 1.45 < N < 2.1。
  35. 如請求項3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 10 度 < α < 40 度。
  36. 如請求項35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該銳角的角度為α,其滿足下列條件: 15 度 < α < 37 度。
  37. 如請求項32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各該凸起部的高度為T,各該凸起部的寬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 0.2 < T/W < 2.2。
  38. 如請求項37所述的光路轉折元件,其中各該凸起部的高度為T,各該凸起部的寬度為W,其滿足下列條件: 0.25 < T/W < 1.05。
TW112123543A 2022-08-26 2023-06-21 光路轉折元件、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202409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8/454,995 US20240069416A1 (en) 2022-08-26 2023-08-24 Light path folding element,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3193365.6A EP4328634A1 (en) 2022-08-26 2023-08-25 Light path folding element,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BR102023017171-0A BR102023017171A2 (pt) 2022-08-26 2023-08-25 Elemento de dobramento do caminho da luz, módulo de câmera e dispositivo eletrônico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73557P 2022-08-26 2022-08-26
US63/373,557 2022-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09633A true TW202409633A (zh) 2024-03-01

Family

ID=9002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3543A TW202409633A (zh) 2022-08-26 2023-06-21 光路轉折元件、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20671792U (zh)
TW (1) TW202409633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671792U (zh) 2024-03-26
CN117631407A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011651A1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759835B (zh) 成像鏡頭模組、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US12007619B2 (en) Imaging lens system, image capturing un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633380B (zh) 光學鏡片組、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US20230296863A1 (en) Lens element, imaging lens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202409633A (zh) 光路轉折元件、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CN114764157A (zh)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US20240069416A1 (en) Light path folding element,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20730514U (zh)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US20230324588A1 (en) Metal light blocking element,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21613107U (zh) 光学成像模块与电子装置
TW202430964A (zh) 光學成像模組與電子裝置
TWI829423B (zh)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US20220350105A1 (en) Imaging lens assembly,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115906A1 (en) Imaging optical system,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TWI822079B (zh) 成像光學系統、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75706B (zh) 相機模組、影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784743B (zh) 相機模組及電子裝置
US20240288670A1 (en) Optical imaging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230060740A1 (en) Camera module, imaging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2087786A1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TW202430963A (zh) 光學成像模組、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202434939A (zh) 光學成像模組、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TW202436911A (zh) 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118818708A (zh)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