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5361U - 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 Google Patents

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5361U
TWM525361U TW105204035U TW105204035U TWM525361U TW M525361 U TWM525361 U TW M525361U TW 105204035 U TW105204035 U TW 105204035U TW 105204035 U TW105204035 U TW 105204035U TW M525361 U TWM525361 U TW M525361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mold
hot pressing
upper mold
pu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52040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zong-shen Lai
Original Assignee
Delux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lux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Deluxe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TW1052040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5361U/zh
Publication of TWM52536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5361U/zh

Links

Landscapes

  • Paper (AREA)

Description

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本創作係關於一種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尤指一種可以令吸漿上、下模在漿箱中同時進行吸漿,並且合模併置為一成型毛胚,再經脫水及熱壓定型後成為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主要具備加快製造速度,增加成品厚度,增加避震效果,且使表面皆為優面之進步功效。
按,早期很多工業產品、家用產品都是以塑膠材料製造成型,後來研究得知由塑膠材料製成之產品,有容易釋出毒素對環境產生嚴重汙染,難以回收再利用,或回收分解難以處理,回收處理費用龐大等---等問題,因塑膠產品數量龐大,導致多年來已對全球環境保護產生嚴重傷害,在現今環保意識高漲之年代,尋找無毒、容易回收處理之材料,已成為研究及實際應用上之主流。目前已有發展以紙漿及/或植物纖維材質混合為漿質材料,藉由吸漿模吸漿,再與擠壓模壓制塑形,然後再經過熱壓定型技術製造而成之產品,茲簡稱為「模塑產品」或「紙塑產品」之名稱,以與「塑膠產品」在名詞及定義上做出明顯區分。「模塑產品」容易回收再製造再利用,符合環保再利用之節能減碳趨勢,因此快速受到工商業界及普羅大眾重視並樂於接受及採用,模塑產品經常可見的例如:碗、盤、杯蓋、包裝材、避震材、墊材等---等產品都漸有採用。
習知「模塑產品」之製造必須經過「吸漿塑形」及「熱壓定型」二道製程,其中,「吸漿塑形」之製程,係由一表面設有一細金屬網及開設有多數吸漿孔及之吸漿模,該等吸漿孔皆與一抽吸裝置連接,當吸漿模經由外在動力(例如動力缸體)推動下降浸入一充滿漿料之漿箱內時,由該抽吸裝置經由該等吸漿孔對漿箱內之漿料進行真空吸引,以將漿料吸附於該細金屬網之外表面上,使佈滿形成一漿料層,當該吸漿模吸漿飽滿後即被帶動上昇離開漿箱,並同時因持續抽吸作用而使細金屬網外表面上之漿料層逐漸降低濕度,接著外在動力會帶動該吸漿模連同漿料層共同上昇並翻轉去與一擠壓模合模,以對漿料層擠壓(壓制)使降低濕度並同時塑形為一“成型毛胚”,然後該吸漿模吸附該成型毛胚離開擠壓模,再停止對該成型毛胚之吸附,並藉由另一真空吸附力量將該成型毛胚取離該吸漿模,工作至此係完成「吸漿塑形」之製程。
接著即進行「熱壓定型」之製程,習知常見之熱壓定型方式有二種,第一種係成型毛胚在含水率降至約55-70%狀態時,即以熱壓整形設備(含壓接模及加熱設備)對成型毛胚直接進行熱壓定型作業,熱壓溫度為150℃±10℃間,熱壓時間視模塑產品的體積而定,此稱為「濕壓法」;第二種係成型毛胚在含水率降至約55-70%狀態時先進行加熱烘乾,待含水率降低至約7-10%狀態時,再以熱壓整形設備(含壓接模及加熱設備)對成型毛胚進行熱壓定型作業,熱壓溫度同在150℃±10℃間,但熱壓時間會較「濕壓法」為短,此稱為「乾壓法」。因此可知,經過吸漿塑形製程完成之成型毛胚,在尚未經過熱壓定型製程前,等於雖已塑形,但尚含部份濕度而未定型,亦即成型毛胚既非漿料層那麼溼,也非模塑產品那麼乾,所以必須經過加熱及加壓之熱壓定型製程,方能使成型毛胚定型成為模塑產品之成品。
本創作人專業從事模塑產品之製造工作,經由長時間接觸模塑產品之經驗,體認到模塑產品在製造及使用上,尚有許多值得改良之處,其中習知之製造方法具有相對缺失如下:
1.如前所述,開始吸漿是由該吸漿模經由抽吸裝置啟動,然後吸漿模離開漿箱後對漿料層之降溼作用也是由該抽吸裝置負責,而該抽吸裝置僅能對漿料層之單側(貼附住細金屬網之側)進行真空抽吸降溼,因此漿料層本身之降溼狀態無法相同,面臨細金屬網之側降溼較快,而背離細金屬網之側則降溼較慢,導致整體之降溼速度緩慢,進而拉低製造速度,影響成品產量。
2.吸漿模為一種單一個體之模具,表面開設成何種造型,最後即成型出相同造型的模塑產品,因吸漿模採真空抽吸力量抽吸漿料,故只能使漿料層一次性單層覆蓋於細金屬網外表面上,無法讓漿料層多層層疊上去,因此一般只適用於成型外觀較為平順且厚度無需過厚之小型產品(例如碗、盤、杯蓋等),若想要製造厚度較厚之產品(例如:具較佳避震效果之包裝材),習知製造方法尚難以達成。故常見以模塑產品做為包裝材者,內部尚須以另外製造成型之避震材(可能同材質,也可能不同材質)來增益避震作用,尚無法以單一模塑產品即達成包裝兼具避震之效果。
3.一般為求漿料層得以緊密貼合且平均覆蓋於該細金屬網上,故細金屬網皆以精細度佳之細網目製作,因此成型毛胚上受該細金屬網壓制之表面即顯現為平整精細之“優面”;然後漿料層與擠壓模進行擠壓塑形時,因擠壓模之最大作用係為擠壓漿料層使降低濕度並快速塑形為一成型毛胚,故基於成本考量,擠壓模之表面不會做精細度極佳之開設,因此成型毛胚上受擠壓模壓制之表面即顯現為相對較不平整之“非優面”,因此習知之模塑產品上會明顯存在著一側為優面及另一側為非優面二種表面;習知模塑產品倘用於包裝價值性非極高之商品(例如包裝雞蛋)時,尚稱合適,但倘用來包裝價值性較高之商品(例如手機)時,則會因模塑產品之包裝材中有「非優面」存在,造成視覺觀感不佳,更會拉低整體商品之價值感。
因習知模塑產品有著上述製造速度慢、厚度難以增加及表面會有一非優面之既存缺失存在,使得模塑產品在使用用途之推廣上受到很大限制,無法直接用於包裝價值性高之商品。
針對以上缺失,本創作人乃深入構思研發改良,以期解決上述缺失,經長時間努力後,遂有本創作產生。
緣是,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種可以加快製造速度之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本創作之另一主要目的,則在提供一種可以增加成品厚度及避震空間,以利增益避震效果之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本創作之又一主要目的,則在提供一種可使表面皆顯現為優面之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訴求一種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構造組成上主要包括有:一吸漿上模,架設於一上機架上,藉由一第一動力帶動可做昇降,該吸漿上模之模面朝下,該吸漿上模與一第一抽送裝置連接,可接受該第一抽送裝置之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一吸漿下模,架設於一輔助機架上,藉由一第二動力帶動該輔助機架昇降,因此連動該吸漿下模可做昇降,該吸漿下模之模面朝上,且該吸漿下模位於該吸漿上模之相對下方,該吸漿下模與一第二抽送裝置連接,可接受該第二抽送裝置之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一漿箱,設置於該吸漿下模下方,內部空間供容裝漿料,頂面開口可供該吸漿下模之模面及該吸漿上模之模面通過以浸入漿料內;至少一熱壓下模,架設於一下機架上,藉由一第三動力推動可做橫向移動,該熱壓下模所在位置位在該吸漿上模一側,該熱壓下模所在位置高度介於該吸漿上模與該吸漿下模之間,該熱壓下模被推動橫移時,即到達該吸漿上模下方之對應位置,該熱壓下模與一第三抽送裝置連接,可接受該第三抽送裝置之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至少一熱壓上模,架設於該上機架上,藉由一第四動力帶動可做昇降,該熱壓上模所在位置位在該吸漿上模一側,且位在該熱壓下模相對上方,該熱壓上模下降時可與該熱壓下模達成合模作用,該熱壓上模與一第四抽送裝置(未示於圖)連接,可接受該第四抽送裝置之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及至少一接料盤,位於該熱壓下模外側,該接料盤與該熱壓下模連動架設而可被推動同步做橫向移動。
上述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中,該第一抽送裝置之吹送作用是吹送高壓氣體。
上述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中,該第一抽送裝置之吹送作用是吹送高熱之高壓氣體。
上述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中,該吸漿上模在內部向外連設有一出液管路。
上述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使用時採行如下步驟:
(1)啟動該第二動力帶動該輔助機架下降,連動該吸漿下模浸入該漿箱內;
(2)啟動該第一動力帶動該吸漿上模浸入該漿箱內,然後啟動該第一抽送裝置及該第二抽送裝置皆產生抽吸作用,使該吸漿上模之模面與該吸漿下模之模面同時進行吸漿,以分別形成一漿料層;
(3)吸漿時間一到,使該吸漿上模與該吸漿下模合模,使得原本由吸漿上、下模分別吸附之漿料層合併成為一成型毛胚,該成型毛胚之厚度大於原先單層漿料層之厚度;
(4)該吸漿上模與該吸漿下模合模使二漿料層合併成為成型毛胚後,該第二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下模保持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該成型毛胚,但該第一抽送裝置則停止抽吸作用,改變成吹送作用,吹送入高壓氣體,使該成型毛胚開始脫水;
(5)該第二動力帶動該吸漿下模連動該吸漿上模及該成型毛胚共同上昇,使該吸漿下模之模面及該成型毛胚脫離漿面;
(6)脫水時間一到,該第一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上模停止吹送作用,改成啟動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同時該第二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下模關閉抽吸作用,改成吹送作用,以使該成型毛胚與該吸漿下模間脫開;接著,該第一動力帶動該吸漿上模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共同上昇;
(7)該第三動力啟動,推動該熱壓下模沿著該下機架橫向移動到對應該吸漿上模之相對下方位置停止,同時該接料盤隨著該熱壓下模同步橫向移動到對應該熱壓上模之相對下方位置停止;
(8)該第一動力啟動,推動該吸漿上模下降與該熱壓下模對應合模,隨即該第三抽送裝置通過該熱壓下模產生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同時該第一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上模關閉抽吸作用,改成吹送作用,使該成型毛胚與該吸漿上模間脫開;
(9)該吸漿上模被帶動上昇,使該成型毛胚被吸附於該熱壓下模上,過程中該成型毛胚持續脫水降濕;
(10)該熱壓下模被帶動沿著該下機架橫向移動回位到與該熱壓上模對應之下方位置停止,同時該接料盤隨著該熱壓下模同步橫向移動回位;
(11)該第四動力啟動,帶動該熱壓上模下降與該熱壓下模合模,並即對該成型毛胚進行熱壓定型工作,使完全脫水而為模塑產品之成品,當熱壓定型時間一到,該熱壓下模及該熱壓上模即停止加熱,隨即該第四抽送裝置通過該熱壓上模啟動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該模塑產品之成品,同時該第三抽送裝置通過該熱壓下模啟動吹送作用,使該模塑產品之成品與該吸漿下模間脫開;
(12)該熱壓上模吸附住該模塑產品之成品共同被帶動上昇回位;
(13)該接料盤被帶動移動到該熱壓上模之相對下方時,該第四抽送裝置通過該熱壓上模停止抽吸作用,改成吹送作用,以將該模塑產品之成品吹落由該接料盤承接;
(14)該接料盤被帶動往外同步橫向移動回位時,該模塑產品之成品被帶動外移,再被取離該接料盤另行收集。
上述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中,該吸漿上模與該吸漿下模合模使二漿料層合併成為成型毛胚後,該第一抽送裝置所吹送之高壓氣體可以是高熱之高壓氣體,使脫水加速。
上述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中,當該第一動力帶動該吸漿上模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共同上昇時,該第二動力帶動該吸漿下模下降浸入該漿箱內。
上述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中,當該吸漿上模之第一抽送裝置吹送入高壓氣體,使該成型毛胚開始脫水時,該吸漿上模內部之水液即經由該吸漿上模內部所連設之出液管路向外排出。
上述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中,該吸漿上、下模所分別吸附之漿料層二者間有部份造型及位置相同之處,也有部份造型及位置相異之處。
上述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中,該吸漿上、下模所分別吸附之漿料層二者合併成為成型毛胚時,二者造型及位置相同之部位即做貼合,二者造型及位置相異之部位則不做貼合,並產生一空間存在。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所採行之技術手段及可達致之實用性進步功效,茲舉以下較佳可行實施例配合附圖詳述於後,俾利完全瞭解。
本創作係一「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整體構造組成如第一圖所示,乃為一種適用於製造成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1,構造組成上主要包括有:
一吸漿上模10,架設於一上機架1a上,藉由一第一動力11(例如馬達,惟不受限)帶動可做昇降,該吸漿上模10之模面朝下,該吸漿上模10與一第一抽送裝置(未示於圖)連接,可接受該第一抽送裝置之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風)作用,該吸漿上模10在內部向外連設有一出液管路;
一吸漿下模20,架設於一輔助機架2a上,藉由一第二動力21(例如油壓缸體,惟不受限)帶動該輔助機架2a昇降,因此連動該吸漿下模20可做昇降,該吸漿下模20之模面朝上,且該吸漿下模20位於該吸漿上模10之相對下方,該吸漿下模20與一第二抽送裝置(未示於圖)連接,可接受該第二抽送裝置之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風)作用;
一漿箱30,設置於該吸漿下模20下方,內部空間供容裝以紙漿及/或植物纖維材質混合而成之漿料,該漿箱30之頂面開口可供該吸漿下模20之模面及該吸漿上模10之模面通過以浸入漿料內;
一第一側熱壓下模40,架設於一下機架1b上,藉由一第三動力41(例如馬達及滾輪之配置,惟不受限)推動可做橫向移動,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所在位置位在該吸漿上模10一側(例如左側),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所在位置高度介於該吸漿上模10與該吸漿下模20之間,故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被推動橫移時,可到達該吸漿上模10下方之對應位置,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與一第三抽送裝置(未示於圖)連接,可接受該第三抽送裝置之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風)作用;
一第一側熱壓上模50,架設於該上機架1a上,藉由一第四動力51(例如油壓缸體,惟不受限)帶動可做昇降,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所在位置位在該吸漿上模10一側(例如左側),且位在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相對上方,故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下降時可與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達成合模作用,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與一第四抽送裝置(未示於圖)連接,可接受該第四抽送裝置之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風)作用;
一第一側接料盤60,位於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外側(例如左側),該第一側接料盤60與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連動架設而可被推動同步做橫向移動;
一第二側熱壓下模70,與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同樣架設於該下機架1b上,藉由一第五動力71(例如馬達及滾輪之配置,惟不受限)推動可做橫向移動,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所在位置位在該吸漿上模10之另一側(例如右側),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所在位置高度介於該吸漿上模10與該吸漿下模20之間,故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被推動橫移時,可到達該吸漿上模10下方之位置,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與一第五抽送裝置(未示於圖)連接,可接受該第五抽送裝置之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風)作用;
一第二側熱壓上模80,與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同樣架設於該上機架1a上,藉由一第六動力81(例如油壓缸體,惟不受限)帶動可做昇降,該第二側熱壓上模80所在位置位在該吸漿上模10之另一側(例如右側),且位在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相對上方,故該第二側熱壓上模80下降時可與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達成合模作用,該第二側熱壓上模80與一第六抽送裝置(未示於圖)連接,可接受該第六抽送裝置之抽吸(真空)作用或吹送(送風)作用;
一第二側接料盤90,位於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外側(例如右側),該第二側接料盤90與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連動架設而可被推動同步做橫向移動。
上述構造即組成一自動成型機1,其中,由該吸漿上模10、該吸漿下模20與該漿箱30之組成係位在整體自動成型機1之中央部位,而由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與該第一側接料盤60之組成係位在整體自動成型機1之一側部位(例如左側),及由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該第二側熱壓上模80與該第二側接料盤90之組成會位在整體自動成型機1之另一側部位(例如右側)。由上述說明及圖式可以看出,由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與該第一側接料盤60三者之組成與由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該第二側熱壓上模80與該第二側接料盤90三者之組成,實係為相同構造,只是存在之位置採對稱設置(由圖可看出),即一為左側、一為右側,此係為了可在不同時程與位於中間由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與該第一側接料盤60三者之組成在製造步驟上產生預期之連帶作用(其製造步驟容後詳述),藉以節省工作時間及增加產能。也因此,若由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與該第一側接料盤60三者之組成與由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該第二側熱壓上模80與該第二側接料盤90三者之組成,僅擇一設置,再搭配位於中央由該吸漿上模10、該吸漿下模20與該漿箱30之組成共同運作,如此係為本創作實施上之選擇,且在實施上亦可成立,故皆在本創作所界定之專利範圍內。
根據上述自動成型機1之構造組成,使用時係經過如下步驟,因本創作中之左側組成與右側組成係為相同構造,並會進行相同步驟,故以下之步驟皆僅選擇左側組成進行說明及配合圖式顯示,所採行步驟如下:
1.如第二圖所示,首先啟動該第二動力21帶動該輔助機架2a下降,連動該吸漿下模20浸入該漿箱30內;
2.如第三圖所示,隨即啟動該第一動力11帶動該吸漿上模10浸入該漿箱30內,使得該吸漿上模10與該吸漿下模20同時浸於該漿箱30內,然後啟動該第一抽送裝置及該第二抽送裝置皆產生抽吸(真空)作用,使該吸漿上模10之模面與該吸漿下模20之模面同時進行吸漿,以分別形成一漿料層;
3.如第四圖所示,當吸漿時間一到,使該吸漿上模10與該吸漿下模20合模,此可在該吸漿上模10保持不動之情形下,拉動該吸漿下模20上昇,使與該吸漿上模10達成合模作用,使得原本由吸漿上、下模10、20分別吸附之漿料層合併,而成為一“成型毛胚”,亦即合併漿料層後之成型毛胚厚度已為習知單層漿料層之二倍;
4.同如第四圖所示,該吸漿上模10與該吸漿下模20合模使二漿料層合併成為成型毛胚後,該第二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下模20保持抽吸(真空)作用,以吸附住該成型毛胚,但該第一抽送裝置則停止抽吸作用,改變成吹送(送風)作用,主要即吹送入高壓氣體,使該成型毛胚開始脫水;特別是可以吹送入高熱之高壓氣體,使脫水加速,過程中,該吸漿上模10內部之水液即經由該吸漿上模10內部所連設之出液管路向外排出,以幫助該成型毛胚脫水降濕;
5.在該成型毛胚開始脫水時,如第五圖所示,該第二動力21帶動該吸漿下模20連動該吸漿上模10及該成型毛胚共同上昇,使該吸漿下模20之模面脫離漿面,亦即使該成型毛胚離開漿料;
6.當經設定之脫水時間一到,如第六圖所示,該第一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上模10停止吹送(送風)作用,改變成啟動抽吸(真空)作用,以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同時該第二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下模20關閉抽吸作用,改變成吹送(送風)作用,以使該成型毛胚與該吸漿下模20間脫開;接著,該第一動力11帶動該吸漿上模10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共同上昇,該第二動力21則帶動該吸漿下模20下降浸入該漿箱30內;
7.接著,如第七圖所示,該第三動力41啟動,推動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沿著該下機架1b往內(圖中往右)橫向移動,直至對應到該吸漿上模10之位置停止,過程中,該第一側接料盤60會隨著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往內(圖中往右)同步橫向移動,並會停留於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之相對下方;
8.接著,如第八圖所示,該第一動力11啟動,推動該吸漿上模10下降與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對應合模,隨即該第三抽送裝置通過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產生抽吸(真空)作用,以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同時該第一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上模10關閉抽吸作用,改變成吹送(送風)作用,以使該成型毛胚與該吸漿上模10間脫開;
9.接著,如第九圖所示,該吸漿上模10被帶動上昇,因此該成型毛胚即被吸附於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上,過程中,該成型毛胚係持續脫水降濕;
10.接著,如第十圖所示,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被帶動沿著該下機架1b往外(圖中往左)橫向移動,回位到與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對應之下方位置停止,過程中,該第一側接料盤60當然即隨著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往外同步橫向移動回位;
11.接著,如第十一圖所示,該第四動力51啟動,帶動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下降與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合模,並即對該成型毛胚進行熱壓定型工作,使完全脫水而為模塑產品之成品,當經設定之熱壓定型時間一到,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及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皆即停止加熱,隨即該第四抽送裝置通過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啟動抽吸(真空)作用,以吸附住該模塑產品之成品,同時該第三抽送裝置通過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啟動吹送(送風)作用,使該模塑產品之成品與該吸漿下模20間脫開;
12.接著,如第十二圖所示,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吸附住該模塑產品之成品共同被帶動上昇回位;
13.接著,如第十三圖所示,該第一側接料盤60於下一個行程被帶動移動到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之相對下方時(即步驟7所述),該第四抽送裝置通過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停止抽吸作用,改變成吹送(送風)作用,以將該模塑產品之成品吹落由該第一側接料盤60承接;
14.接著,如第十四圖所示,該第一側接料盤60於下一個行程被帶動往外同步橫向移動回位時(即步驟10所述),該模塑產品之成品亦被帶動外移,所以可被取離該第一側接料盤60另行收集;至於取離該模塑產品之成品的動作可以是藉由自動機械(例如機械手臂)來完成,或是藉由人工以手拿取。
前已述及,本創作之自動成型機1可由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與該第一側接料盤60三者之組成與由該第二側熱壓下模70、該第二側熱壓上模80與該第二側接料盤90三者之組成,形成分為整體自動成型機1之二側(左側及右側)部位,因此當中間部位完成吸漿合模工作(產生出第一個成型毛胚),再轉至左側部位進行熱壓定型工作時,該中間部位可以繼續完成另一次吸漿合模工作(產生出第二個成型毛胚),然後轉換成轉至右側部位進行熱壓定型工作時,如此藉由二側(左側及右側)部位交替進行不同行程之熱壓定型工作,可以加快製造模塑產品之成品的速度。
還須一提的是,當同一側(不論左側及右側)部位完成一次熱壓定型工作,然後將該側之接料盤移動到同側之熱壓上模相對下方時,同側的吸漿下模也會恰移動到該吸漿上模之下方停止,所以當該接料盤在承接模塑產品之成品時,該吸漿上模也恰可將所吸附由下一行程所形成之第二個成型毛胚轉置到該熱壓下模上,然後當該接料盤往外移動回位時,該熱壓下模吸附住成型毛胚也恰回位到熱壓上模之相對下方停止,所以該接料盤被取料之同時,該熱壓上模與該熱壓下模也同時展開對該第二個成型毛胚之熱壓定型工作,如此交替工作,都可以加快製造模塑產品之成品的速度。
本創作利用該自動成型機1按照上述步驟,即可製造出模塑產品之成品,過程中,模塑產品之成品除可增加厚度外,更可在模塑產品之成品內部產生空間,以增進緩衝避震效果。請參閱第十五圖所示,此即如前述步驟2所述,在漿箱30內,使該吸漿上模10與該吸漿下模20同時進行吸漿,以分別形成分位上、下之漿料層,這其中,該上吸漿模10所設置之細金屬網與該下吸漿模20所設置之細金屬網,二者有部份造型及位置相同之處,也有部份造型及位置相異之處,亦即上下二者細金屬網之造型可稱相類似,但有部份部位會有位置上之差異性。
接著,如第十六圖所示,當依前述步驟3所述,令該吸漿上模10與該吸漿下模20合模時,原本由吸漿上、下模10、20分別吸附之單層漿料層即合併成為一厚度加倍之成型毛胚,此時可以看出,該成型毛胚內部存在著若干空間16,此係因為原本由吸漿上、下模10、20所分別吸附之單層漿料層,已因二者細金屬網之造型有部份部位有位置上之差異性,故合模後在該成型毛胚內部即同樣有該等空間16存在。
然後,如第十七圖所示,當依前述步驟11所述,令該第一側熱壓上模50下降與該第一側熱壓下模40合模並即對該成型毛胚進行熱壓定型工作時,該成型毛胚即會加速脫水而完成為模塑產品之成品,最後再經過脫模、取料後,模塑產品之成品即如第十八圖所示,內部所存之若干空間16當然同樣存在。
綜上所述,本創作在使用上具備如下優異功效;
1.本創作設計使吸漿上模與吸漿下模二者在漿箱中同時吸漿及合模,以加快製造速度;此種構造設計是目前任何習知模塑產品製造機所無。
2.本創作於製程中形成之成型毛胚,係由吸漿上模與吸漿下模在漿箱內吸漿後即做合模,因此成型毛胚可以增加厚度,以利增益整體成品之避震效果;同時,本創作可因尺寸設計上之選擇,在吸漿上模與吸漿下模對應容置時,使二者間造型及位置相同之部位做貼合,但二者間位置相異之部位則不做貼合,因此所成型之模塑產品之成品,其內部即存在著若干空間,藉以增強避震緩衝作用。
3.本創作於製程中形成之成型毛胚,係由吸漿上模與吸漿下模在漿箱內吸漿後即做合模,因其外表面都是與細金屬網做緊密貼合所形成之優面,所以最後模塑產品之成品即為外表面皆為優面之成品,使用上足以提升所包裝商品之整體價值感。
綜上所述,本創作確實具備絕對新穎性及實用進步性,爰此依法申請新型專利,懇請審查後早日准予本案專利,實感德便。
1‧‧‧自動成型機
10‧‧‧吸漿上模
1a‧‧‧上機架
1b‧‧‧下機架
11‧‧‧第一動力
20‧‧‧吸漿下模
2a‧‧‧輔助機架
21‧‧‧第二動力
30‧‧‧漿箱
40‧‧‧第一側熱壓下模
41‧‧‧第三動力
50‧‧‧第一側熱壓上模
51‧‧‧第四動力
60‧‧‧第一側接料盤
70‧‧‧第二側熱壓下模
71‧‧‧第五動力
80‧‧‧第二側熱壓上模
81‧‧‧第六動力
90‧‧‧第二側接料盤
16‧‧‧空間
第一圖所示係本創作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之構造組成示意圖。 第二~十四圖所示係本創作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使用時之連續動作示意圖。 第十五圖所示係本創作由吸漿上模與吸漿下模同時進行吸漿形成上、下漿料層之作用示意圖。 第十六圖所示係本創作由吸漿上模與吸漿下模合模使上、下漿料層合併成為成型毛胚之作用示意圖。 第十七圖所示係本創作由熱壓上模與熱壓下模合模對成型毛胚進行熱壓定型使成為模塑產品之成品之作用示意圖。 第十八圖所示係本創作所製造模塑產品之成品內部存在空間之橫向剖視圖。
1‧‧‧自動成型機
10‧‧‧吸漿上模
1a‧‧‧上機架
1b‧‧‧下機架
11‧‧‧第一動力
20‧‧‧吸漿下模
2a‧‧‧輔助機架
21‧‧‧第二動力
30‧‧‧漿箱
40‧‧‧第一側熱壓下模
41‧‧‧第三動力
50‧‧‧第一側熱壓上模
51‧‧‧第四動力
60‧‧‧第一側接料盤
70‧‧‧第二側熱壓下模
71‧‧‧第五動力
80‧‧‧第二側熱壓上模
81‧‧‧第六動力
90‧‧‧第二側接料盤

Claims (10)

  1. 一種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包括有: 一吸漿上模,架設於一上機架上,藉由一第一動力帶動可做昇降,該吸漿上模之模面朝下,該吸漿上模與一第一抽送裝置連接,可接受該第一抽送裝置之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一吸漿下模,架設於一輔助機架上,藉由一第二動力帶動該輔助機架昇降,因此連動該吸漿下模可做昇降,該吸漿下模之模面朝上,且該吸漿下模位於該吸漿上模之相對下方,該吸漿下模與一第二抽送裝置連接,可接受該第二抽送裝置之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一漿箱,設置於該吸漿下模下方,內部空間供容裝漿料,頂面開口可供該吸漿下模之模面及該吸漿上模之模面通過以浸入漿料內; 至少一熱壓下模,架設於一下機架上,藉由一第三動力推動可做橫向移動,該熱壓下模所在位置位在該吸漿上模一側,該熱壓下模所在位置高度介於該吸漿上模與該吸漿下模之間,該熱壓下模被推動橫移時,即到達該吸漿上模下方之對應位置,該熱壓下模與一第三抽送裝置連接,可接受該第三抽送裝置之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 至少一熱壓上模,架設於該上機架上,藉由一第四動力帶動可做昇降,該熱壓上模所在位置位在該吸漿上模一側,且位在該熱壓下模相對上方,該熱壓上模下降時可與該熱壓下模達成合模作用,該熱壓上模與一第四抽送裝置(未示於圖)連接,可接受該第四抽送裝置之抽吸作用或吹送作用;及 至少一接料盤,位於該熱壓下模外側,該接料盤與該熱壓下模連動架設而可被推動同步做橫向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其中,該第一抽送裝置之吹送作用是吹送高壓氣體。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其中,該第一抽送裝置之吹送作用是吹送高熱之高壓氣體。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其中,該吸漿上模在內部向外連設有一出液管路。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使用時係經過如下步驟: (1)  啟動該第二動力帶動該輔助機架下降,連動該吸漿下模浸入該漿箱內; (2)  啟動該第一動力帶動該吸漿上模浸入該漿箱內,然後啟動該第一抽送裝置及該第二抽送裝置皆產生抽吸作用,使該吸漿上模之模面與該吸漿下模之模面同時進行吸漿,以分別形成一漿料層; (3)  吸漿時間一到,使該吸漿上模與該吸漿下模合模,使得原本由吸漿上、下模分別吸附之漿料層合併成為一成型毛胚,該成型毛胚之厚度大於原先單層漿料層之厚度; (4)  該吸漿上模與該吸漿下模合模使二漿料層合併成為成型毛胚後,該第二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下模保持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該成型毛胚,但該第一抽送裝置則停止抽吸作用,改變成吹送作用,吹送入高壓氣體,使該成型毛胚開始脫水; (5)  該第二動力帶動該吸漿下模連動該吸漿上模及該成型毛胚共同上昇,使該吸漿下模之模面及該成型毛胚脫離漿面; (6)  脫水時間一到,該第一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上模停止吹送作用,改成啟動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同時該第二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下模關閉抽吸作用,改成吹送作用,以使該成型毛胚與該吸漿下模間脫開;接著,該第一動力帶動該吸漿上模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共同上昇; (7)  該第三動力啟動,推動該熱壓下模沿著該下機架橫向移動到對應該吸漿上模之相對下方位置停止,同時該接料盤隨著該熱壓下模同步橫向移動到對應該熱壓上模之相對下方位置停止; (8)  該第一動力啟動,推動該吸漿上模下降與該熱壓下模對應合模,隨即該第三抽送裝置通過該熱壓下模產生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同時該第一抽送裝置通過該吸漿上模關閉抽吸作用,改成吹送作用,使該成型毛胚與該吸漿上模間脫開; (9)  該吸漿上模被帶動上昇,使該成型毛胚被吸附於該熱壓下模上,過程中該成型毛胚持續脫水降濕; (10)該熱壓下模被帶動沿著該下機架橫向移動回位到與該熱壓上模對應之下方位置停止,同時該接料盤隨著該熱壓下模同步橫向移動回位; (11)該第四動力啟動,帶動該熱壓上模下降與該熱壓下模合模,並即對該成型毛胚進行熱壓定型工作,使完全脫水而為模塑產品之成品,當熱壓定型時間一到,該熱壓下模及該熱壓上模即停止加熱,隨即該第四抽送裝置通過該熱壓上模啟動抽吸作用,以吸附住該模塑產品之成品,同時該第三抽送裝置通過該熱壓下模啟動吹送作用,使該模塑產品之成品與該吸漿下模間脫開; (12)該熱壓上模吸附住該模塑產品之成品共同被帶動上昇回位; (13)該接料盤被帶動移動到該熱壓上模之相對下方時,該第四抽送裝置通過該熱壓上模停止抽吸作用,改成吹送作用,以將該模塑產品之成品吹落由該接料盤承接; (14)該接料盤被帶動往外同步橫向移動回位時,該模塑產品之成品被帶動外移,再被取離該接料盤另行收集。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其中,該吸漿上模與該吸漿下模合模使二漿料層合併成為成型毛胚後,該第一抽送裝置所吹送之高壓氣體可以是高熱之高壓氣體,使脫水加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其中,當該第一動力帶動該吸漿上模吸附住該成型毛胚共同上昇時,該第二動力帶動該吸漿下模下降浸入該漿箱內。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其中,當該吸漿上模之第一抽送裝置吹送入高壓氣體,使該成型毛胚開始脫水時,該吸漿上模內部之水液即經由該吸漿上模內部所連設之出液管路向外排出。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其中,該吸漿上、下模所分別吸附之漿料層二者間有部份造型及位置相同之處,也有部份造型及位置相異之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模塑產品之自動成型機,其中,該吸漿上、下模所分別吸附之漿料層二者合併成為成型毛胚時,二者造型及位置相同之部位即做貼合,二者造型及位置相異之部位則不做貼合,並產生一空間存在。
TW105204035U 2016-03-23 2016-03-23 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TWM52536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4035U TWM525361U (zh) 2016-03-23 2016-03-23 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204035U TWM525361U (zh) 2016-03-23 2016-03-23 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5361U true TWM525361U (zh) 2016-07-11

Family

ID=56996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5204035U TWM525361U (zh) 2016-03-23 2016-03-23 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5361U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6140A (zh) * 2017-08-07 2017-12-15 重庆凯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吸浆的纸浆模塑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TWD189224S (zh) 2017-09-29 2018-03-21 祐暘股份有限公司 熱壓設備之加熱模組(三)
CN111347719A (zh) * 2019-11-16 2020-06-30 衡阳恰美纸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碗生产模具
CN112848365A (zh) * 2020-12-30 2021-05-28 漳州杰安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pla杯子智能制造装置及其工艺
WO2021232357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常州市诚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转毂型纸塑产品生产制程及设备
TWI751044B (zh) * 2021-02-26 2021-12-21 蕭富林 漿料模塑成型系統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76140A (zh) * 2017-08-07 2017-12-15 重庆凯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吸浆的纸浆模塑成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TWD189224S (zh) 2017-09-29 2018-03-21 祐暘股份有限公司 熱壓設備之加熱模組(三)
CN111347719A (zh) * 2019-11-16 2020-06-30 衡阳恰美纸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碗生产模具
WO2021232357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常州市诚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转毂型纸塑产品生产制程及设备
CN112848365A (zh) * 2020-12-30 2021-05-28 漳州杰安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pla杯子智能制造装置及其工艺
CN112848365B (zh) * 2020-12-30 2023-08-18 漳州杰安塑料有限公司 一种pla杯子智能制造装置及其工艺
TWI751044B (zh) * 2021-02-26 2021-12-21 蕭富林 漿料模塑成型系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525361U (zh) 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WO2017165986A1 (zh) 模塑产品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及成品
TWI612199B (zh) 模塑產品自動成型機及製造方法及成品
CN107974873B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209686146U (zh) 纸塑产品上往复式吸浆自动成型机
CN111424467A (zh) 纸塑产品上往复式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07881854A (zh) 模塑产品双吸浆冷挤压两段热压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CN107974874B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及制造方法
TWM615618U (zh) 紙塑產品自動成型機
TWM576177U (zh) Inverted paddle paper and plastic product automatic molding machine
CN203228437U (zh) 自动盒子成型折入机
CN105839474A (zh) 纸质浇道管整形装置、控制方法及纸质浇道管
TWI652393B (zh) Molding product multi-stage upper suction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lded product
TWI651451B (zh) 模塑產品翻轉雙吸漿自動成型機及製造模塑產品之製造方法(二)
TWM577025U (zh) Reciprocating suction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for paper and plastic products
TWM559900U (zh) 模塑產品雙吸漿冷擠壓兩段熱壓自動成型機
TWI652392B (zh) Molded product inverted double-suction automatic mold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lded product (1)
CN207552815U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
TWM562310U (zh) 模塑產品多段下吸漿自動成型機
TWM565641U (zh) Molded product double-stage suction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2)
TWM565712U (zh) Molded product double-stage suction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1)
JP2001303498A (ja) パルプ成型離型機
CN207552814U (zh) 模塑产品翻转双吸浆自动成型机
TWI652391B (zh) Molded product double-suction cold extrusion two-stage hot press automatic form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olded product
TWM559902U (zh) 模塑產品翻轉雙吸漿自動成型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