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20723U - Euv光罩保護膜結構 - Google Patents

Euv光罩保護膜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20723U
TWM520723U TW104220655U TW104220655U TWM520723U TW M520723 U TWM520723 U TW M520723U TW 104220655 U TW104220655 U TW 104220655U TW 104220655 U TW104220655 U TW 104220655U TW M520723 U TWM520723 U TW M520723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tective film
tantalum nitride
layer
nitride layer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206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ng-Bore Wang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Lithograph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Lithography Inc filed Critical Micro Lithography Inc
Priority to TW1042206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20723U/zh
Publication of TWM5207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20723U/zh

Links

Landscapes

  • Preparing Plates And Mask In Photomechanical Process (AREA)

Description

EUV光罩保護膜結構
本創作是有關一種EUV光罩保護膜結構,特別是一種能夠於一石墨稀層兩個表面分別沉積形成出有一氮化矽層,該氮化矽層能夠用以夾持該石墨稀層,並用以保護該石墨稀層,除增加該石墨稀層的結構強度外,並可藉由石墨稀材料的特性達到高光穿透率之目的,且石墨稀為無機材料,可減少污染物質的產生。
半導體元件的電路圖案是通過使用光罩及曝光技術的微影製程將電路圖案轉印至矽晶圓的表面。光罩的缺陷會造成矽晶圓表面的電路圖案扭曲或變形,已知造成光罩缺陷的原因之一在於光罩的表面受到污染微粒(contamination particles)的污染,使得矽晶圓表面的電路圖案在有污染微粒之處產生了扭曲或變形;
為了維持光罩在使用期間的品質,已知的一種方法是在光罩的表面設置一種光罩保護薄膜組件(pellicle),用以防止污染微粒沈積直接接觸到光罩表面;光罩保護薄膜組件的構造基本上包含透明的一保護薄膜(film)和一框架,保護薄膜提供阻隔外界污染的實體屏障,用於防止來自環境、氣體逸出(outgassing)或其他原因而產生的污染微粒污染光罩的表面。
依據電路圖案的寬度,曝光技術使用的光源的波長也有不同,針對不同波長的曝光光源,保護薄膜必需具有足夠的穿透率(Transmission)以確保微影製程的良率,保護薄膜的穿透率取決於保護薄膜的厚度、抗反射塗佈的類型、保護薄膜的材質對光的吸收度及晶圓曝光機或步進機所使用的光源的波長,硝化纖維素(nitrocellulose)是最初被採用的薄膜材質,而且這類保護薄膜是使用於g-line(436 nm)或i-line(365 nm),另外氟化高分子用於KrF(248nm)或ArF(193nm)的晶圓曝光機或寬頻投射晶圓步進機。隨著電路圖案的細微化,使用波長只有13.5奈米(nanometer, nm)的極紫外光(EUV)作為曝光光源的微影製程開始受到重視並積極地發展相關的技術,然而前述用於製造保護薄膜的硝化纖維素材質會吸收波長小於350nm的光源,而氟化高分子會吸收波長小於190nm,因此不能使用在光源波長低於350nm或190nm的微影製程。
因為矽結晶膜是用於EUV的光,故光吸收係數相對比較低,特別是多結晶矽膜,跟非晶質矽膜或單結晶矽膜比較起來吸收係數更低,故能輕易滿足EUV用防護薄膜所需要的透光率;特別是上述採用矽結晶膜製作用於EUV的防護薄膜,在矽結晶膜成形的技術上仍存在著矽結晶膜成形不易的問題,在已公告的美國專利6,623,893,其中提出了一種以矽材質製作的保護薄膜,該保護薄膜係可採用化學汽相沉積(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CVD)技術形成於同樣用矽材質(如二氧化矽)製成的一屏柵層(barrier layer),再利用刻蝕(etching)製程移除屏柵層的方式而令保護薄膜的中央部份顯露出來,但是這種製程較為複雜。
另外在已公開的中國專利CN 101414118 A揭露了一種由單結晶矽膜製作而成光罩保護薄膜及其製造方法,該方法係透過將SOI基板薄膜化而製成,具體而言是在薄膜化的SOI基板的一主要表面形成單結晶矽的保護膜,再於後續的製程中同樣地以刻蝕的技術移除SOI基板而令單結晶矽的中央部份顯露成為保護膜。
在已公開的台灣專利「EUV用防塵薄膜組件」(公開號201415157),其中提出了一種能夠減輕入射EUV光的減少,同時具有高強度的EUV用防塵薄膜組件。其中透過一種具有用網格形狀(例如蜂窩結構)的輔助結構加固的EUV透過膜(為一種矽晶膜)的EUV用防塵薄膜組件,但是該輔助結構與矽晶膜如果沒有牢固地貼緊,在曝光的過程中會造成輔助結構與矽晶膜的分離,進而造成矽晶膜的破損。
不論使用於何種曝光光源的光罩保護薄膜組件,其中保護薄膜的材質必須具備適當的均勻度、機械強度、穿透度、及潔淨度來承受不斷將光罩圖案曝光至晶圓上的微影製程,以及克服儲存和運送過程污染或是損壞光罩保護薄膜的問題;另外在已核准公告的台灣發明專利TW I398723「防護薄膜組件及其製造方法」,提出了一種以矽單結晶膜作為防護薄膜的防護薄膜組件,其中包含在防護薄膜的至少一面形成一無機保護膜,但由於該無機保護膜容易會因為移動時產生破裂,因此如何避免此一情況發生,將是本發明之重點。
因此,若能夠於一無機保護膜(石墨稀層)兩個表面分別沉積形成出有一氮化矽層,該氮化矽層能夠用以夾持該石墨稀層、並用以保護該石墨稀層、以增加該石墨稀層的結構強度,因此能夠避免移動時該石墨稀層產生破裂,故本發明應為一最佳解決方案。
本創作係一種EUV光罩保護膜結構,包括:一框架,係具有二個結合面; 一多層保護薄膜,係具有一石墨稀層,該石墨稀層的頂端表面結合有一第一氮化矽層,而底端表面結合有一第二氮化矽層,形成一三層結構;係藉由無機膠體將多層保護薄膜黏固於該框架的的其中一結合面,以將框架之其中一表面遮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氮化矽層及第二氮化矽層係以化學氣相沉積法沉積於石墨稀層的表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多層保護薄膜的石墨稀層厚度為8nm,該第一氮化矽層厚度為5nm,該第二氮化矽層厚度為5nm,在波長13.5nm的極紫外光照射下,其光穿透率為90%。
如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多層保護薄膜的石墨稀層厚度為25nm,該第一氮化矽層厚度為5nm,該第二氮化矽層厚度為5nm,在波長13.5nm的極紫外光照射下,其光穿透率為80%。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氮化矽層及第二氮化矽層可以第一釕金屬及第二釕金屬取代。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該第一釕金屬層及一第二釕金屬層的厚度皆為5nm。
有關於本創作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請參閱第1圖,為本創作EUV光罩保護膜結構之剖面結構示意圖,主要包括一框架1及一多層保護薄膜2,其中該框架1係具有一第一結合面11及一第二結合面12,該多層保護薄膜2具有一石墨稀層(Graphene)21,該石墨稀層21的頂面上結合有一第一氮化矽層22,而石墨稀層21的底面結合有一第二氮化矽層23,使石墨稀層21受到第一氮化矽層22及第二氮化矽層23的夾持,形成一類似三明治結構,以增加石墨稀層21的結構強度,避免石墨稀層21在搬移過程發生破碎損毀情形;係將該第二氮化矽層23藉由無機膠體3黏固於框架1的第一結合面11,以將框架1的其中一開放表面遮蔽。
請參閱第2圖及第3圖所示,係為本創作EUV光罩保護膜結構之與一光罩結合示意圖,係將該框架1的第二結合面12以無機膠體4結合於一光罩5的頂面周圍,以將光罩5之曝光區域51遮蔽,該多層保護薄膜2藉由框架1的支撐而不與光罩5的曝光區域51接觸,並且在框架1及多層保護膜2和光罩10之間形成一內腔52,該框架1的其中一側壁13具有一通氣孔14用以令內腔52的氣壓和環境氣壓保持平衡,通氣孔14設有一過濾膜6用以防止污染物質或微粒侵入內腔52。
請參閱第4圖所示,係本創作之實施示意圖,當在使用波長13.5nm的極紫外光7的照射下,該石墨稀層21的厚度可為8nm,該第一氮化矽層22之厚度為5nm,而該第二氮化矽層23之厚度為5nm,該多層保護薄膜2的光穿透率係為90%。
若該石墨稀層21的厚度為25nm,該第一氮化矽層22之厚度為5nm,而該第二氮化矽層23之厚度為5nm,在使用波長13.5nm的極紫外光7照射下,該多層保護薄膜2的光穿透率係為80%。
另外,上述之第一氮化矽層22及第二氮化矽層23可以第一釕金屬及第二釕金屬。
本創作所提供之EUV光罩保護膜結構,與其他習用技術相互比較時,其優點如下: 1.      本創作能夠於一石墨稀層21兩個表面分別沉積形成出有第一氮化矽層22及第二氮化矽層23,該第一氮化矽層22及該第二氮化矽層23能夠用以夾持該石墨稀層21、並用以保護該石墨稀層21、以增加該石墨稀層21的結構強度,因此能夠避免移動時該石墨稀層21產生破裂。 2.      本創作以石墨稀層21作為光罩保護膜的材料,因石墨稀層21為無機材料及具有高透明度,因此具有良好的光穿透率及不會產生污染物質,以延長光罩的使用壽命。 本創作已透過上述之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悉此一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在瞭解本創作前述的技術特徵及實施例,並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專利保護範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之請求項所界定者為準。
1‧‧‧框架
11‧‧‧第一結合面
12‧‧‧第二結合面
13‧‧‧壁面
14‧‧‧通氣孔
2‧‧‧多層保護薄膜
21‧‧‧石墨稀層
22‧‧‧第一氮化矽層
23‧‧‧第二氮化矽層
3‧‧‧無機膠體
4‧‧‧無機膠體
5‧‧‧光罩
51‧‧‧曝光區域
52‧‧‧內腔
6‧‧‧過濾膜
7‧‧‧極紫外光
[第1圖]係本創作EUV光罩保護膜結構之剖面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本創作EUV光罩保護膜結構之與一光罩結合示意圖。        [第3圖]係第2圖的剖面示意圖。        [第4圖]係本創作EUV光罩保護膜結構之實施示意圖。
1‧‧‧框架
11‧‧‧第一結合面
12‧‧‧第二結合面
13‧‧‧壁面
14‧‧‧通氣孔
2‧‧‧多層保護薄膜
21‧‧‧石墨稀層
22‧‧‧第一氮化矽層
23‧‧‧第二氮化矽層

Claims (6)

  1. 一種EUV光罩保護膜結構,包括: 一框架,係具有二個結合面; 一多層保護薄膜,係具有一石墨稀層,該石墨稀層的頂端表面結合有一第一氮化矽層,而底端表面結合有一第二氮化矽層,形成一三層結構;        係藉由無機膠體將多層保護薄膜黏固於該框架的的其中一結合面,以將框架之其中一表面遮蔽。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EUV光罩保護膜結構,其中該第一氮化矽層及第二氮化矽層係以化學氣相沉積法沉積於石墨稀層的表面。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EUV光罩保護膜結構,其中該多層保護薄膜的石墨稀層厚度為8nm,該第一氮化矽層厚度為5nm,該第二氮化矽層厚度為5nm,在波長13.5nm的極紫外光照射下,其光穿透率為90%。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EUV光罩保護膜結構,其中該多層保護薄膜的石墨稀層厚度為25nm,該第一氮化矽層厚度為5nm,該第二氮化矽層厚度為5nm,在波長13.5nm的極紫外光照射下,其光穿透率為80%。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EUV光罩保護膜結構,其中該第一氮化矽層及第二氮化矽層可以第一釕金屬及第二釕金屬取代。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EUV光罩保護膜結構,其中該第一釕金屬層及一第二釕金屬層的厚度皆為5nm。
TW104220655U 2015-12-23 2015-12-23 Euv光罩保護膜結構 TWM5207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0655U TWM520723U (zh) 2015-12-23 2015-12-23 Euv光罩保護膜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20655U TWM520723U (zh) 2015-12-23 2015-12-23 Euv光罩保護膜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20723U true TWM520723U (zh) 2016-04-21

Family

ID=56362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20655U TWM520723U (zh) 2015-12-23 2015-12-23 Euv光罩保護膜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20723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74007A (zh) * 2018-08-31 2020-03-10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极紫外光光罩用的保护膜
CN112969964A (zh) * 2018-09-12 2021-06-15 美商福昌公司 用于平板显示器光掩模的防护膜
TWI731995B (zh) * 2016-06-28 2021-07-01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防塵薄膜、防塵薄膜組件框體、防塵薄膜組件及其製造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1995B (zh) * 2016-06-28 2021-07-01 日商三井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防塵薄膜、防塵薄膜組件框體、防塵薄膜組件及其製造方法
CN110874007A (zh) * 2018-08-31 2020-03-10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极紫外光光罩用的保护膜
US12174527B2 (en) 2018-08-31 2024-12-24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Pellicle for an EUV lithography mask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112969964A (zh) * 2018-09-12 2021-06-15 美商福昌公司 用于平板显示器光掩模的防护膜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47046B2 (ja) マスクブランク用基板、多層反射膜付き基板、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反射型マスク、並びに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664489B (zh) 反射型光罩基底及其製造方法、反射型光罩及其製造方法、以及半導體裝置之製造方法
TWI638223B (zh) Substrate with multilayer reflective film, reflective reticle substrate for EUV lithography, reflective reticle for EUV lithography,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device
TW201918372A (zh) Euv微影用防護膜
CN102822744B (zh) 光掩模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JP6845122B2 (ja)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20175354A1 (ja)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反射型マスク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EP2693458B1 (en) Method for repairing mask for euv exposure, and mask for euv exposure
TW202307559A (zh) 用於極紫外光反射光罩的光罩護膜及其製造方法
JP2021056484A (ja) 極紫外線リソグラフィ用ペリク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2204708A (ja)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及び反射型マスク
KR20230146663A (ko) 펠리클, 노광 원판, 노광 장치, 펠리클의 제조 방법, 및 반도체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US20230213850A1 (en) Pellicle Frame, Pellicle, Pellicle-Equipped Exposure Original Plate, Exposure Metho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emicondu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Board
CN111902772A (zh) 掩模坯料、相移掩模及半导体器件的制造方法
TWM520723U (zh) Euv光罩保護膜結構
JP4396354B2 (ja) フォトマスク
TWI605304B (zh) EUV reticle inorganic protective film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308676B2 (ja) リソグラフィ用ペリクル容器。
TWI612369B (zh) Euv光罩無機保護薄膜組件製造方法
JP5909964B2 (ja) 反射型マスクブランクおよび反射型マスク
TWI571698B (zh)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UV mask inorganic protective film module
CN1690849A (zh) 光学薄膜及其制作方法
US9977323B2 (en) Reflective mask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reflective mask
CN114995048A (zh) Euv光掩模版的制造方法及euv光掩模版
JP2013243354A (ja) 半導体回路の露光方法及び露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