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8770U - 硬碟裝置 - Google Patents

硬碟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8770U
TWM508770U TW104210784U TW104210784U TWM508770U TW M508770 U TWM508770 U TW M508770U TW 104210784 U TW104210784 U TW 104210784U TW 104210784 U TW104210784 U TW 104210784U TW M508770 U TWM508770 U TW M508770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disk device
circuit board
opening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07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宗興
蕭家祥
Original Assignee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2107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8770U/zh
Priority to CN201520511931.8U priority patent/CN205028657U/zh
Publication of TWM508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8770U/zh

Links

Landscapes

  • Shielding Devices Or Components To Electric Or Magnetic Field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硬碟裝置
本創作是關於一種硬碟裝置,尤指一種採用塑膠殼體的硬碟裝置。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市場上出現一種固態硬碟(solid-state drive,SSD),其是以閃存的技術為基礎而不具有旋轉盤片的機械結構,因此相較於傳統硬碟(hard disk drive,HDD)更不易發生損壞或出現故障,進而逐漸取代傳統硬碟成為硬碟市場上的主流。
一般習用的固態硬碟是以金屬殼體將具有SSD規格介面的印刷電路板(SSD PCB)包覆於其內部,其中印刷電路板的連接器可通過金屬殼體的連接器開口以裸露於外。並且,習用的固態硬碟在結構設計上,金屬殼體須具有多個鎖合孔,印刷電路板上對應金屬殼體的鎖合孔處亦設有多個鎖合孔,如此便可藉由特定的鎖固元件(如:螺絲)同時穿過印刷電路板與金屬殼體的鎖合孔進行螺合,以將印刷電路板鎖固於金屬殼體上,完成硬碟組裝作業。
然而,金屬殼體在成型過程中通常須經由沖壓及多次數控機床的銑削,故單位製造成本較高;另外,習用的固態硬碟在組裝時,不僅要使用到鎖固元件,而且金屬殼體與印刷電路板上還要配合開設多個鎖合孔,這樣的組裝機構設計除了會造成耗費材料成本,組裝時的螺合迫鎖作業亦會耗費較多工時;此外,電子元件運作時所產生的電磁干擾(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EMI) 會影響其他電子裝置的信號傳輸。是以,習用的固態硬碟並不理想。
有鑑於習用的固態硬碟存在上述之缺失與不足,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成本較低、重量較輕且不需使用特定的鎖固元件即可順利完成組裝的動作的硬碟裝置。
為達上述之目的,本創作採用以下技術手段:一種硬碟裝置,其包括一底座、多個EMI金屬定位件及一電路板。該塑膠殼體之一底座包括一底板及一由該底板延伸所形成的第一環側壁,該底座並具有四個角落區域,其中該底板於每一該角落區域設有一安置槽及一位於該安置槽內的第一開孔,且該第一環側壁於每一該些角落區域設有一缺口;該些EMI金屬定位件分別設置於該些角落區域,每一該EMI金屬定位件包括一第一結合部與由該第一結合部延伸所形成的一第二結合部及一抵持部,其中該第一結合部設置於相對應的該安置槽內且從相對應的該第一開孔局部地裸露,該第二結合部從相對應的該缺口裸露;該電路板設置於該塑膠殼體內部且被該些EMI金屬定位件的該些抵持部所固持。
本創作之有益功效在於:本創作的硬碟裝置利用“在塑膠殼體上結合EMI金屬定位件”的機構設計,不僅可以達到原有金屬殼體性能的要求,而且還可以有效減輕重量及降低製造成本以利於產品商業化。
再者,塑膠殼體可利用塑膠材料一體射出成型,其中上蓋與底座是採用相互對應卡固組接的設計而不需要配合特定鎖固元件,並且在完成上蓋與底座的組裝後便可將電路板收容於塑膠殼體內部;因此,本創作的硬碟裝置兼具使用的靈活性與方便性,使得操作人員可以快速輕鬆地進行組裝和拆解,而且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干涉。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 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E‧‧‧硬碟裝置
C‧‧‧塑膠殼體
1‧‧‧底座
10‧‧‧角落區域
11‧‧‧底板
111‧‧‧安置槽
112‧‧‧第一開孔
113‧‧‧固定柱
114‧‧‧限位柱
12‧‧‧第一環側壁
121‧‧‧第一開口
122‧‧‧缺口
123‧‧‧卡槽
2‧‧‧上蓋
21‧‧‧蓋板
211‧‧‧安裝槽
22‧‧‧第二環側壁
221‧‧‧第二開口
222‧‧‧第二開孔
223‧‧‧卡塊
3‧‧‧電路板
31‧‧‧電連接器
32‧‧‧鎖固凹部
33‧‧‧定位孔
4‧‧‧EMI金屬定位件
41‧‧‧第一結合部
411‧‧‧銜接臂
412‧‧‧第一鎖孔
4121‧‧‧嵌合結構
413‧‧‧限位孔
42‧‧‧第二結合部
421‧‧‧第二鎖孔
43‧‧‧抵持部
44‧‧‧限位部
圖1為本創作之硬碟裝置的立體分解圖(一)。
圖2為本創作之硬碟裝置的立體分解圖(二)。
圖3為圖2中之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一)。
圖4為圖2中之A部分的局部放大圖(二)。
圖5為本創作之EMI金屬定位件的結構示意圖(一)。
圖6為本創作之EMI金屬定位件的結構示意圖(二)。
圖7為本創作之硬碟裝置的立體組合圖。
本創作從降低成本和輕量化的角度出發,所揭露之技術內容主要是在描述一種構造新穎的硬碟裝置,其可以突破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習用的SSD殼體“須採用金屬材料以供特定的鎖固元件進行定位與組合,同時導出靜電”的迷思,進而利用“在塑膠殼體上結合EMI金屬定位件”的機構設計來取代原有金屬殼體的功能,依此方式所提供的硬碟裝置其成本較低、重量較輕、兼具使用的靈活性與方便性且不需使用特定的鎖固元件即可順利完成組裝的動作。
下文特舉一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來說明本創作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技術人員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瞭解本創作的優點與功效。另外,本創作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也就是說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本創作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此外,所附圖式僅做為簡單示意用途,並非依實際尺寸的描繪,先予敘明。
圖1至圖7為本創作一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本創作提供一種硬碟裝置E,其包括一塑膠殼體C、一電路板3及四個EMI金屬定位件4。大體上而言,EMI金屬定位件4相對設置於塑膠殼 體C內,且每一個EMI金屬定位件4可以從塑膠殼體C部分地裸露以供外部的電子裝置連接,而電路板3可藉由EMI金屬定位件4收容於塑膠殼體C。
請參考圖1及圖2,為硬碟裝置E在不同視角下的立體分解圖。本實施例中,塑膠殼體C可為耐高溫塑料一體射出成型的矩形盒體,其包括一底座1與一上蓋2,所述兩者可共同構成一收容空間以供設置電路板3。
請一併參考圖1至圖4,其中圖3及圖4分別為圖2中之A部分的局部放大的組合圖及分解圖。具體地說,底座1包括一底板11及一由底板11延伸所形成的環側壁12(以下稱“第一環側壁”),值得注意的是,底座1具有四個分別用以供EMI金屬定位件4設置的角落區域10,而EMI金屬定位件4的最佳設計是藉由容易組裝的防呆結構以結合於底座1的角落區域10。在防呆結構的設計上,底板11於每一個角落區域10設有一向下凹陷的安置槽111及至少一個向上凸起限位柱114,其中安置槽111的大致中央位置並開設有一開孔112(以下稱“第一開孔”)以供外部連接件插入,限位柱114則位於第一開孔112的附近;再者,第一環側壁12於每一個角落區域10開設有一缺口122以供外部連接件插入。
請一併參考圖3至圖6,其中圖5及圖6為EMI金屬定位件4在不同視角下的結構示意圖。本實施例中,EMI金屬定位件4為導電金屬材質(如:鎳、鋁、銅、不鏽鋼等),從功能上來看EMI金屬定位件4包括一第一結合部41、一第二結合部42、一抵持部43及一限位部44。
具體地說,第一結合部41的外型輪廓與安置槽111的外型輪廓相符,第一結合部41上並開設有一對應於第一開孔112的鎖孔412(以下稱“第一鎖孔”)及對應於限位柱114的限位孔413;藉此,第一結合部41可緊配嵌合於安置槽111內並藉由其限位孔413與限位柱114的配合以限制其橫向位移,且第一鎖孔412可通過第 一開孔112從底板11裸露。而較佳的設計是,第一鎖孔412末端可凸設一嵌合結構4121,嵌合結構4121可順應地嵌入第一開孔112中且不妨礙外部連接件的插入行程。
須說明的是,雖然在圖1至圖6所示的硬碟裝置E中,限位柱114及限位孔413的數量各有兩個,但是對於本實施例之其他實施態樣,限位柱114及限位孔413的數量各可以是只有一個或是有兩個以上,所以圖1至圖6所示限位柱114及限位孔413的數量僅供舉例說明,本創作不為此限。
另外,第二結合部42由第一結合部41的一銜接臂411一側並沿大致平行於第一環側壁12的方向延伸所形成,第二結合部42上亦開設有一鎖孔421(以下稱“第二鎖孔”),抵持部43由銜接臂411上相對於第二結合部42的另一側並朝遠離第二結合部42的方向斜向延伸所形成,限位部44則由第二結合部42一端延伸所形成且大致呈L狀。而在第一結合部41嵌入且固定於安置槽111後,第二結合部42即位於缺口122處,且其第二鎖孔421可通過缺口122從第一環側壁12裸露;再者,抵持部43抵頂在電路板3下方(如圖7所示),並同時起到支撐電路板3的作用,限位部44之主要部分位於第一環側壁12的內側範圍,此時可起到限制EMI金屬定位件4位移的作用。
請複參考圖1及圖2,進一步值得注意的是,底座1與上蓋2是採用相互對應卡固組接的設計而不需要配合特定鎖固元件;換句話說,底座1與上蓋2可藉由結構件相互卡合以達到定位效果。再者,當上述動作正確地完成之後,電路板3即可透過EMI金屬定位件固持於塑膠殼體C內,並利用定位件予以限制與定位。
在組接結構的設計上,底座1包括多個固定柱113及多個卡槽123,其中固定柱113由底板11向上凸起所形成且分別位於安置槽111的附近,也就是說,底座1的每一個角落區域皆設有一鄰近於安置槽111的固定柱113;卡槽123開設於第一環側壁12 上且大致呈平均分佈。
另外,電路板3上開設有多個分別相對於固定柱113的定位孔33。上蓋2包括一蓋板21及一由蓋板21延伸所形成的環側壁22(以下稱“第二環側壁”),上蓋2包括多個安裝槽211及多個卡塊223,其中安裝槽211設置於蓋板21的內側(即正對底座的一側),安裝槽211的結構與底板11上的固定柱113相匹配,且安裝槽211的位置及數量亦與固定柱113一致;卡塊223凸設於第二環側壁22的內壁面且大致呈平均分佈,類似地,卡塊223的結構與第一環側壁12上的卡槽123相匹配,且卡塊223的位置及數量亦與卡槽123一致。第二環側壁22上並開設有多個分別對應於第一開孔112的開孔222(以下稱“第二開孔”)以供外部連接件插入。
請一併考圖1、圖2及圖7,底座1與上蓋2在組裝時,底板11上的固定柱113可分別穿過電路板3的定位孔33以嵌固於蓋板21上的安裝槽211內,於此同時第二環側壁22上的卡塊223可對應卡固於第一環側壁12上的卡槽123內,依此方式產生的雙重固定效果將底座1與上蓋2組合在一起,其中第一鎖孔412與第一開孔112大致重疊,且第二鎖孔421可通過缺口122與第二開孔222大致重疊;再者,如圖7所示,組裝完成的硬碟裝置E,EMI金屬定位件4的抵持部43可緊抵於電路板3的底面,藉此EMI金屬定位件4可以和電路板3形成導通,並持續地與電路板3保持接觸以防止電磁干擾。
請複參考圖1及圖2,電路板3上安裝有一電連接器31,用以連接一外部的電子裝置上相對應的另一電連接器,而為了使電連接器31外露,底座1的第一環側壁12上開設有一連接器開口121(以下稱“第一連接器開口”),且上蓋2的第二環側壁22上亦開設有對應於第一連接器開121的另一連接器開口221(以下稱“第二連接器開口”)。
電路板3的周緣還設有多個分別相對於缺口122的鎖固凹部 32,其與底座1的缺口122、上蓋2的第二開口221及金屬定位件4的第二鎖孔421相連通,用以收容鎖固於第二鎖孔421的鎖固元件的端頭;鎖固凹部32為半圓弧形,但本創作不為此限,其亦可為長方形或其他各種形狀。本實施例中,電連接器31具有一連接介面,例如ATA、SATA、SCSI、SAS等,但本創作不為此限;另外,電路板3上還整合有多片快閃記憶體及至少一組控制晶片(圖中未顯示)。
綜上所述,與目前市面上常見的固態硬碟相比,本創作的硬碟裝置利用“在塑膠殼體上結合EMI金屬定位件”的機構設計,不僅可以達到原有金屬殼體性能的要求,而且還可以有效減輕重量及降低製造成本以利於產品商業化。
再者,塑膠殼體可利用塑膠材料一體射出成型,其中上蓋與底座是採用相互對應卡固組接的設計而不需要配合特定鎖固元件,並且在完成上蓋與底座的組裝後便可將電路板收容於塑膠殼體內部;因此,本創作的硬碟裝置兼具使用的靈活性與方便性,使得操作人員可以快速輕鬆地進行組裝和拆解,而且過程中不會受到任何干涉。
此外,當上述動作正確地完成之後,EMI金屬定位件可以和電路板形成導通,並持續地與電路板保持接觸以防止電磁干擾;而EMI金屬定位件的抵持部還可以抵頂在電路板下方,以起到支撐電路板的作用。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實施例,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任何熟習相像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的精神與範圍內,所作的更動及潤飾的等效替換,仍落入本創作的專利保護範圍內。
E‧‧‧硬碟裝置
C‧‧‧塑膠殼體
1‧‧‧底座
11‧‧‧底板
112‧‧‧第一開孔
12‧‧‧第一環側壁
121‧‧‧第一開口
122‧‧‧缺口
123‧‧‧卡槽
2‧‧‧上蓋
21‧‧‧蓋板
211‧‧‧安裝槽
22‧‧‧第二環側壁
221‧‧‧第二開口
222‧‧‧第二開孔
223‧‧‧卡塊
3‧‧‧電路板
31‧‧‧電連接器
32‧‧‧鎖固凹部
33‧‧‧定位孔
4‧‧‧EMI金屬定位件

Claims (10)

  1. 一種硬碟裝置,包括:一塑膠殼體,該塑膠殼體之一底座包括一底板及一由該底板延伸所形成的第一環側壁,該底座並具有四個角落區域,其中該底板於每一該角落區域設有一安置槽及一位於該安置槽內的第一開孔,且該第一環側壁於每一該些角落區域設有一缺口;多個EMI金屬定位件,該些EMI金屬定位件分別設置於該些角落區域,每一該EMI金屬定位件包括一第一結合部與由該第一結合部延伸所形成的一第二結合部及一抵持部,其中該第一結合部設置於相對應的該安置槽內且從相對應的該第一開孔局部地裸露,該第二結合部從相對應的該缺口裸露;以及一電路板,該電路板設置於該塑膠殼體內部且被該些EMI金屬定位件的該些抵持部所固持。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硬碟裝置,其中該塑膠殼體還包括一與該底座相互組接的上蓋。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硬碟裝置,其中該電路板的周緣設有多個分別相對於該些缺口的鎖固凹部。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硬碟裝置,其中每一該第一結合部具有一銜接臂,每一該第二結合部由相對應的該銜接臂一側延伸所形成,且每一該抵持部由相對應的該銜接臂一端朝遠離相對應的該第二結合部的方向斜向延伸所形成。
  5. 如請求項2所述的硬碟裝置,其中每一該角落區域設有一鄰近於相對應的該安置槽的固定柱,該電路板上設有多個分別相對於該些固定柱的定位孔,而該上蓋包括一蓋板及一由該蓋板延伸所形成的第二環側壁,且該蓋板正對該底座的一側設有多個 分別相對於該些固定柱的安裝槽,該些固定柱分別穿過該些定位孔以嵌固於該些安裝槽內。
  6. 如請求項5所述的硬碟裝置,其中該電路板上設有一電連接器,該第一環側壁具有一第一連接器開口,該第二環側壁具有一第二連接器開口,且該電連接器從該第一連接器開口及該第二連接器開口裸露。
  7. 如請求項5所述的硬碟裝置,其中該第一環側壁上設有多個卡槽,且該第二環側壁上設有多個分別相對於該些卡槽的卡塊。
  8. 如請求項5所述的硬碟裝置,其中每一該第一結合部具有一第一鎖孔,且該第一鎖孔與相對應的該第一開孔大致重疊,而該第二環側壁上設有多個分別相對於該些缺口的第二開孔,每一該第二結合部設有一第二鎖孔,且每一該第二鎖孔通過相對應的該缺口與相對應的該第二開孔大致重疊。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硬碟裝置,其中每一該第一鎖孔之末端處凸設有一嵌合結構,且該嵌合結構嵌入於相對應的該第一開孔中。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硬碟裝置,其中每一該安置槽內進一步設有至少一鄰近於相對應的該第一鎖孔的限位柱,且每一該第一結合部設有至少一相對於該限位柱的限位孔。
TW104210784U 2015-07-03 2015-07-03 硬碟裝置 TWM508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0784U TWM508770U (zh) 2015-07-03 2015-07-03 硬碟裝置
CN201520511931.8U CN205028657U (zh) 2015-07-03 2015-07-15 一种硬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0784U TWM508770U (zh) 2015-07-03 2015-07-03 硬碟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8770U true TWM508770U (zh) 2015-09-11

Family

ID=54607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0784U TWM508770U (zh) 2015-07-03 2015-07-03 硬碟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28657U (zh)
TW (1) TWM50877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75416A (zh) * 2016-02-26 2016-05-11 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存储模块、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CN106910516A (zh) * 2015-12-30 2017-06-30 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CN106910518A (zh) * 2015-12-30 2017-06-30 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0516A (zh) * 2015-12-30 2017-06-30 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CN106910518A (zh) * 2015-12-30 2017-06-30 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CN106910518B (zh) * 2015-12-30 2022-10-25 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CN105575416A (zh) * 2016-02-26 2016-05-11 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存储模块、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CN105575416B (zh) * 2016-02-26 2018-04-10 中山市江波龙电子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存储模块、固态硬盘组件及固态硬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28657U (zh) 2016-0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63414B2 (en) Server system
TWI481338B (zh) 硬碟固定裝置
US20100317208A1 (en) Safety door for a rotatable power supply socket
TWI677274B (zh) 運算裝置
US8120903B2 (en) Storage apparatus
TWM508770U (zh) 硬碟裝置
TWM539644U (zh) 安裝多個m.2固態硬碟的儲存模組
TWI707625B (zh) 電子裝置
US20130077242A1 (en) Fa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ed with the same
JP2011108141A (ja) 外部記憶装置およびそのケース
TWI670583B (zh) 連接媒介裝置及應用該連接媒介裝置之伺服器
US11662783B2 (en) Detachable memo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detachable memory
JP2001118619A (ja) コネクタ
TWI559119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I496370B (zh) 訊號傳輸接頭
TWI541630B (zh) 儲存裝置及其製作方法
TWI44287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8246381B1 (en) Adapter
TWM502935U (zh) 一種組合式外殼及固態硬碟
TW201940049A (zh) 轉接板平移機構及電子設備
TWM517895U (zh) 固態硬碟結構
US20240219981A1 (en) Detachable memo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detachable memory
CN107437595B (zh) 用于保护电池的壳体与电子装置
TWM575600U (zh) Solid state hard drive
WO2022170523A1 (zh) 扩展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