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17895U - 固態硬碟結構 - Google Patents

固態硬碟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17895U
TWM517895U TW104215568U TW104215568U TWM517895U TW M517895 U TWM517895 U TW M517895U TW 104215568 U TW104215568 U TW 104215568U TW 104215568 U TW104215568 U TW 104215568U TW M517895 U TWM517895 U TW M51789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hard disk
state hard
disk structur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155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宗興
蕭家祥
Original Assignee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威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42155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17895U/zh
Priority to CN201520788034.1U priority patent/CN205069123U/zh
Publication of TWM517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17895U/zh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Description

固態硬碟結構
本創作有關於一種硬碟結構,尤指一種具有第一殼體及第二殼體的固態硬碟結構。
隨著電子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市場上出現一種固態硬碟(solid-state drive,SSD),其是以閃存的技術為基礎而不具有旋轉盤片的機械結構,因此相較於傳統硬碟(hard disk drive,HDD)更不易發生損壞或出現故障,進而逐漸取代傳統硬碟成為硬碟市場上的主流。
一般習知用於封裝具有固態硬碟規格介面的印刷電路板(SSD PCB)多是採用金屬殼體,且為了使金屬殼體與該印刷電路板相互固定,多會在金屬殼體上設置多個鎖合孔,以藉由多個鎖固件將其螺鎖而完成組裝。另外,為了避免使用者被金屬殼體的角落刮傷,金屬殼體的四個角落多會設計成圓角。
然而,金屬殼體的四周圓角之金屬沖壓製程不僅複雜,模具費用也較高,將會造成成本上的提高。另外,一般習知的金屬殼體在組裝上須要至少4顆螺絲進行鎖固,工序不僅複雜,且鎖固作業亦會耗費較多工時,而致使產能降低。雖然另有開發一種藉由單純卡勾設計之固態硬碟結構,但其產品可靠度較低,易於落下衝擊時,而造成上下蓋開裂而造成損壞,且也容易產生搖晃異音。
因此,如何提供一種固態硬碟結構,以克服上述的缺失,已然成為該項事業所欲解決的重要課題之一。
鑒於以上之問題,本創作提供一種固態硬碟結構,以降低成本,同時簡化固態硬碟結構的整體組裝程序。
為了達到上述之目的,本創作實施例係是提供一種固態硬碟結構,其包括一第一殼體、一第二殼體、及一基板。所述第一殼體呈矩形狀,所述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板體、四個分別由所述第一板體的四個角落朝一第一方向彎折的圓弧側緣、及至少一由所述第一板體的至少一側邊朝所述第一方向彎折的第一側板。所述第二殼體呈矩形狀且與所述第一殼體彼此相對應設置,所述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二板體及至少一由所述第二板體的至少一側邊朝一第二方向彎折的第二側板。所述基板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及所述第二殼體之間。其中,四個所述圓弧側緣分別遮蓋所述第二板體的四個角落,至少一所述第二側板包覆或遮蓋至少一所述第一側板。
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固態硬碟結構,可藉由第一殼體為塑膠材料,第二殼體為金屬材料的特色,使得具有圓弧側緣的第一殼體可以由一射出成型方式或其他塑膠成型製程方式將其成型,以簡易達到圓角之特徵。另外,由於第一殼體可以為一塑膠材料,因此第一殼體上的圓弧側緣可以採用較厚的厚度,以提升固態硬碟結構各個角落的耐衝擊性。進一步來說,由於第二殼體不具有由第二板體的四個角落朝第二方向彎折的結構,因此,第一殼體可使用較簡易之工法來製作。另外,由於第一殼體的四個圓弧側緣可分別遮蓋第二板體的四個角落,且至少一第二殼體的第二側板可包覆或遮蓋第一殼體上的至少一第一側板,以形成上蓋四角包覆下蓋、下蓋四邊包覆上蓋的特徵,同時也可以使第二殼體容置基板的空間達到最大化之設計。
為使能更進一步瞭解本創作的特徵及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創作的詳細說明與附圖,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 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Z‧‧‧固態硬碟結構
1‧‧‧第一殼體
11‧‧‧第一板體
111‧‧‧角落
112‧‧‧側邊
12‧‧‧圓弧側緣
13‧‧‧第一側板
131‧‧‧扣接部
14‧‧‧穿孔
2‧‧‧第二殼體
21‧‧‧第二板體
211‧‧‧角落
212‧‧‧側邊
22‧‧‧第二側板
221‧‧‧扣接端
23,23’,23”‧‧‧定位部
231,231’,231”‧‧‧承載面
232,232’,232”‧‧‧定位端
233,233’,233”‧‧‧支撐腳
3‧‧‧基板
31‧‧‧上表面
32‧‧‧下表面
33,33’‧‧‧定位孔
4‧‧‧鎖固件
L‧‧‧中心軸線
W1‧‧‧第一距離
W2‧‧‧第二距離
W3‧‧‧第三距離
W4‧‧‧第四距離
圖1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固態硬碟結構的其中一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2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固態硬碟結構的另外一立體組合示意圖。
圖3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固態硬碟結構的其中一分解組合示意圖。
圖4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固態硬碟結構的另外一分解組合示意圖。
圖5為圖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6為圖4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7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固態硬碟結構的第一殼體的仰視示意圖。
圖8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固態硬碟結構的第二殼體的俯視示意圖。
圖9為圖1的Ⅳ-Ⅳ剖面的立體剖面示意圖。
圖10為圖9的E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1為圖3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2為圖3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13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固態硬碟結構的第二殼體的另一態樣的立體示意圖。
圖14為圖13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以下係藉由特定的具體實例說明本創作所揭露「固態硬碟結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之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輕易瞭解本創作的其他優點與功效。本創作亦可藉由其他不同的具體實施例加以施行或應用,本說明書中的各項細節亦可基於不同觀點與應用,在不悖離本創作的精神下進行各種修飾與變更。又本創作的圖式僅為簡單說明,並非依實際尺寸描繪,亦即未反應出相關構成的實際尺寸,先予敘明。以下的實施方式係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創作的相關技術內容,但並非用以限制本創作的技術範疇。
首先,請參閱圖1至圖4所示,圖1至圖4分別為本創作實 施例的固態硬碟結構的立體組合示意圖及立體分解示意圖。本創作實施例提供一種固態硬碟結構Z,其包括一第一殼體1、一第二殼體2、及一基板3。舉例來說,基板3可為一具有固態硬碟規格介面的印刷電路板(SSD PCB),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另外,第一殼體1及一第二殼體2之間可具有一容置空間(未標號),使得基板3可設置於第一殼體1及第二殼體2之間,並受到第一殼體1及第二殼體2的保護。另外,基板3可具有一上表面31及一相對於上表面31的下表面32,基板3的上表面31可面對第一殼體1設置,基板3的下表面32可面對第二殼體2設置。進一步來說,基板3的前端可設有一電連接器(圖未繪示),以使基板3與外部設備進行資料傳輸。值得說明的是,第一殼體1的材質可以與第二殼體2的材質不同,較佳地,第一殼體1可以為一塑膠材料,第二殼體2可以為一金屬材料。藉此,第一殼體1可以由一射出成型方式或其他製程方式將其成型,而節省成本。
接著,第一殼體1可呈矩形狀,且第一殼體1具有一第一板體11、四個分別由第一板體11的四個角落111朝一第一方向彎折的圓弧側緣12、及至少一由第一板體11的至少一側邊112朝第一方向彎折的第一側板13。換言之,由於第一殼體1成矩形狀,因此,第一板體11可具有四個角落111及四個側邊112,當本創作實施例中的第一殼體1作為固態硬碟結構Z的上蓋時,四個圓弧側緣12及第一側板13可以向下彎折,以與設置於第一殼體1下方的第二殼體2相對應設置。
承上述,第二殼體2可呈矩形狀且與第一殼體1彼此相對應設置。第二殼體2具有一第二板體21及至少一由第二板體21的至少一側邊212朝一第二方向彎折的第二側板22。換言之,由於第二殼體2成矩形狀,因此,第二板體21也可具有四個角落211及四個側邊212,當本創作實施例中的第二殼體2作為固態硬碟結構Z的下蓋時,第二側板22可以向上彎折,以與設置於第二殼體 2上方的第一殼體1相對應設置。換言之,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兩者之間彼此相反。
承上述,請再參閱圖1及圖3所示,第一殼體1還具有一設置於第一板體11上的穿孔14,第二殼體2還具有至少一設置於第二板體21上的定位部23,基板3具有至少一貫穿基板3的定位孔,至少一定位部23與至少一定位孔33彼此相對應設置。另外,須說明的是,其中至少一定位部23可設置於第二板體21的兩個相對應的側邊212的中間,較佳地,至少一個定位部23可設置於第二板體21的兩個較長側邊212的中間位置。穿孔14可與設置於第二板體21的兩個相對應的側邊212的中間的至少一定位部23彼此相對應設置,較佳地,穿孔14可設置於第一板體11的兩個較長側邊112的中間位置。
藉此,可再進一步提供一鎖固件4,並將鎖固件4穿過且鎖固於穿孔14及設置於第二板體21的兩個相對應的側邊212的中間的至少一定位部23,以固定第一殼體1及第二殼體2。值得一提的是,較佳地,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可以只有提供一鎖固件4,且將該鎖固件4穿過前述位置上,以減少鎖固多個鎖固件4所耗費的時間。
進一步而言,設置於第二板體21的兩個較長側邊212的中間位置的定位部23可具有一承載面231、一從承載面231的向上凸出的定位端232及一抵接或連接於第二殼體2內表面上的支撐腳233,基板3可設置於承載面231上,且至少一定位端232可穿過至少一定位孔33,以將基板3定位在第二殼體2上。較佳地,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可以設置有三個定位部23及三個定位孔33,並同時藉由分別設置於定位部23上的定位端232,而定位基板3於第二殼體2上的位置。換言之,在其他實施態樣中,另外兩個定位部23可以設置在鄰近於第二殼體2的角落211附近。
接著,以下將說明第一側板13及第二側板22之間的卡合關 係,請參閱圖5及圖6所示,圖5為圖3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6為圖4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第一側板13的外表面至中心軸線L的垂直距離為一第一距離W1,圓弧側緣12的外表面至中心軸線L的垂直距離為一第二距離W2,第一距離W1小於第二距離W2。換言之,第一側板13可內縮於第一板體11的側邊112。另外,第二板體21的角落211的外表面至中心軸線L的垂直距離為一第三距離W3,第二側板22的外表面至中心軸線L的垂直距離為一第四距離W4,第三距離W3小於第四距離W4。換言之,第二側板22可外凸於第二板體21的側邊212。
值得說明的是,第二殼體2不具有由第二板體21的四個角落211朝第二方向彎折的結構。亦即,相鄰兩側邊212的第二側板22之間彼此相不連接,以形成一缺口(未標號)。藉此,當第一殼體1及第二殼體2彼此相互卡合時,第一殼體1上的四個圓弧側緣12可分別遮蓋第二板體21的四個角落211,第二殼體2上的至少一第二側板22可包覆或遮蓋第一殼體1上的至少一第一側板13。此外,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第一側板13上可具有至少一扣接部131,第二側板22上可具有至少一扣接端221,扣接端221與扣接部131彼此相對應設置以相互扣合,以連接第一殼體1與第二殼體2,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舉例來說,扣接部131也可以設置於第二側板22上,而扣接端221也可以設置於第一側板13上。另外,以本創作實施例而言,扣接部131可以是一開孔,然而在其他實施態樣中,也可以是一盲孔,而扣接端221也可以是一與扣接部131相對應設置的卡鉤結構,本創作不以此為限。
進一步而言,當要組裝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固態硬碟結構Z時,可先將基板3設置於第二殼體2上,並使得設置於基板3上的定位孔33與第二殼體2上的定位部23相對應設置,藉此,基板3的下表面32可以設置於定位部23的承載面231上,且基板3 可受到定位端232的限位。接著,再將第一殼體1設置於第二殼體2上,以使得第一側板13上的扣接部131與第二側板22上的扣接端221相互卡合。再來,可再配合將前述鎖固件4穿過穿孔14及設置於第二板體21的兩個相對應的側邊212的中間的至少一定位部23,藉此以達到高可靠度之平衡設計。
再來,請參閱圖12所示,圖12為圖3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較佳地,設置在鄰近於第二殼體2的角落211上的定位部23’可具有一承載面231’、一從承載面231’的向上凸出的定位端232’及一抵接或連接於第二殼體2內表面上的支撐腳233’。具體而言,由於第二殼體2的材質為金屬材料,因此支撐腳233’的作用可以在基板3在承受壓力的狀況時(例如組裝或插拔時),避免承載面231’及定位端232’的位移。另外,承載面231’及定位端232’的結構與前述所述承載面231及定位端232的結構相仿,在此容不再贅述。
值得說明的是,向上凸出的定位端232”可以是一圓柱體,沿著承載面231’向下延伸而抵接於第二殼體2內表面上的支撐腳233”則可以為一條狀形的柱狀體,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換言之,只要定位端232”之形狀與基板3上之定位孔33的形狀相互對應即可。藉此,藉由定位部(23,23’)與定位孔(33,33’)的設置,當基板3在組裝時,可具有導引的效果,同時在插拔固態硬碟結構Z與電連接器時,也能夠有效固定基板3與第一殼體1及第二殼體2的相對位置。
承上述,請參閱圖13及圖14所示,圖13為本創作實施例的固態硬碟結構的第二殼體的另一態樣的立體示意圖,圖14為圖13的F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在另外一種實施態樣中,圖14所示的定位部23”之型態可以與前述圖12所示之定位部23’之型態不同。具體來說,以圖14而言,定位部23”可具有一承載面231”、一從承載面231”的向上凸出的定位端232”及一抵接或連接於第 二殼體2內表面上的支撐腳233”。向上凸出的定位端232”可以是一條狀形的柱狀體,抵接或連接於第二殼體2內表面上的支撐腳233”則可以為一圓柱體,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換言之,以圖14而言,定位端232”可以沿著承載面231’向上延伸,而支撐腳233”可抵接於第二殼體2內表面上,然本創作不以此為限。藉此,藉由定位部23”的設置,當基板3在組裝時,可具有導引的效果,同時在插拔固態硬碟結構Z與電連接器時,也能夠有效固定基板3與第一殼體1及第二殼體2的相對位置。
〔實施例的可行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有益效果可以在於,本創作實施例所提供的固態硬碟結構Z,可藉由第一殼體1為塑膠材料,第二殼體2為金屬材料的特色,使得具有圓弧側緣12的第一殼體1可以由一射出成型方式或其他塑膠成型製程方式將其成型,以易於形成圓角之特徵。另外,由於第一殼體1可以為一塑膠材料,因此第一殼體1上的圓弧側緣12可以採用較厚的厚度,以提升固態硬碟結構Z各個角落的耐衝擊性。
進一步來說,由於第二殼體2不具有由第二板體21的四個角落211朝第二方向彎折的結構,因此,第一殼體1可使用較簡易之工法來製作。另外,由於第一殼體1的四個圓弧側緣12可分別遮蓋第二板體21的四個角落211,且至少一第二殼體2的第二側板22可包覆或遮蓋第一殼體1上的至少一第一側板13,以形成上蓋四角包覆下蓋、下蓋四邊包覆上蓋的特徵,同時也可以使第二殼體2容置基板3的空間達到最大化之設計。
再者,通過扣接部131與扣接端221的相互卡扣及鎖固件4的鎖固,可以使組裝程序簡化,同時達到高可靠度之平衡設計。另外,藉由至少一定位部23的設計,除人工易於放置基板3外,更可考量以自動手臂或吸嘴等之自動組裝製程來提高生產產能。
另外,藉由定位部(23,23’,23”)的設置,當基板3在組裝時, 可具有導引的效果,同時在插拔固態硬碟結構Z與電連接器時,也能夠有效固定基板3與第一殼體1及第二殼體2的相對位置。同時,藉由支撐腳(233’,233”)的設置,可避免基板3在承受壓力的狀況時(例如組裝或插拔時),而造成承載面231’及定位端232’的位移。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的較佳可行實施例,非因此侷限本創作的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做的等效技術變化,均包含於本創作的保護範圍內。
Z‧‧‧固態硬碟結構
1‧‧‧第一殼體
11‧‧‧第一板體
111‧‧‧角落
112‧‧‧側邊
12‧‧‧圓弧側緣
13‧‧‧第一側板
131‧‧‧扣接部
14‧‧‧穿孔
2‧‧‧第二殼體
21‧‧‧第二板體
211‧‧‧角落
212‧‧‧側邊
22‧‧‧第二側板
221‧‧‧扣接端
23,23’‧‧‧定位部
231,231’‧‧‧承載面
232,232’‧‧‧定位端
233,233’‧‧‧支撐腳
3‧‧‧基板
31‧‧‧上表面
32‧‧‧下表面
33,33’‧‧‧定位孔
4‧‧‧鎖固件
L‧‧‧中心軸線

Claims (10)

  1. 一種固態硬碟結構,其包括:一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呈矩形狀,所述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板體、四個分別由所述第一板體的四個角落朝一第一方向彎折的圓弧側緣、及至少一由所述第一板體的至少一側邊朝所述第一方向彎折的第一側板;一第二殼體,所述第二殼體呈矩形狀且與所述第一殼體彼此相對應設置,所述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二板體及至少一由所述第二板體的至少一側邊朝一第二方向彎折的第二側板;以及一基板,所述基板設置於所述第一殼體及所述第二殼體之間;其中,四個所述圓弧側緣分別遮蓋所述第二板體的四個角落,至少一所述第二側板包覆或遮蓋至少一所述第一側板。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態硬碟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殼體具有一設置於所述第一板體上的穿孔,所述第二殼體具有至少一設置於所述第二板體上的定位部,所述基板具有至少一貫穿所述基板的定位孔,至少一所述定位部與至少一所述定位孔彼此相對應設置,其中至少一所述定位部具有一承載面及一從所述承載面向上凸出的定位端,所述基板設置於所述承載面上,且至少一所述定位端穿過至少一所述定位孔,以將所述基板定位在所述第二殼體上。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固態硬碟結構,其中至少一所述定位部設置於所述第二板體的兩個相對應的所述側邊的中間,所述穿孔與至少一所述定位部相對應設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固態硬碟結構,還進一步包括一鎖固件,所述鎖固件穿過所述穿孔以鎖固在至少一所述定位部上,其中所述穿孔定義有一中心軸線。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固態硬碟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側板的外表面 至所述中心軸線的垂直距離為一第一距離,所述圓弧側緣的外表面至所述中心軸線的垂直距離為一第二距離,所述第一距離小於所述第二距離。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固態硬碟結構,其中所述第二板體的角落的外表面至所述中心軸線的垂直距離為一第三距離,所述第二側板的外表面至所述中心軸線的的垂直距離為一第四距離,所述第三距離小於所述第四距離。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態硬碟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側板上具有至少一扣接部,所述第二側板上具有至少一扣接端,所述扣接端與所述扣接部相互扣合。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態硬碟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殼體與所述第二殼體之材質不同,所述第一殼體為塑膠材料,所述第二殼體為金屬材料。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態硬碟結構,其中所述第二殼體不具有由所述第二板體的四個角落朝第二方向彎折的結構。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固態硬碟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及所述第二方向彼此相反。
TW104215568U 2015-09-25 2015-09-25 固態硬碟結構 TWM517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5568U TWM517895U (zh) 2015-09-25 2015-09-25 固態硬碟結構
CN201520788034.1U CN205069123U (zh) 2015-09-25 2015-10-12 固态硬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15568U TWM517895U (zh) 2015-09-25 2015-09-25 固態硬碟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17895U true TWM517895U (zh) 2016-02-21

Family

ID=55395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15568U TWM517895U (zh) 2015-09-25 2015-09-25 固態硬碟結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5069123U (zh)
TW (1) TWM51789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3540B (zh) * 2016-11-30 2018-08-21 上海寶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固態硬碟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3540B (zh) * 2016-11-30 2018-08-21 上海寶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固態硬碟裝置
US10186471B2 (en) 2016-11-30 2019-01-22 Shannon Systems Ltd. Solid-state drive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069123U (zh) 2016-03-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7469B (zh) 硬碟組合架
US2013013580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ivotable arm
US8757739B2 (en) Computer case
US8469466B2 (en) Computer enclosure
TWM262957U (en) Top-cover plate dismantling structure of the computer server
US2013010062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astening structure for circuit board
TWM517895U (zh) 固態硬碟結構
TW201300997A (zh) 可攜帶式電子裝置
US20130277513A1 (en) Hard disk bracket
TWM508770U (zh) 硬碟裝置
US880111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mmy hard disk drive
TWI442878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US20110127072A1 (en) Supporting frame for circuit board
TWM502935U (zh) 一種組合式外殼及固態硬碟
TWM562547U (zh) 機殼結構
US20130033812A1 (en) Dummy hard disk drive
US20130277515A1 (en) Hard disk bracket
TW201536150A (zh) 資料存取器固定裝置
TW201428387A (zh) 顯示屏組合
US880433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US20140334122A1 (en) Riser card assembly
TWI714251B (zh) 固定結構
TWM524043U (zh) 固態硬碟盒改良結構
TWM503634U (zh) 無螺絲固態硬碟結構改良
TWM590258U (zh) 硬碟外殼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