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2538U - 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一) - Google Patents

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2538U
TWM502538U TW104201876U TW104201876U TWM502538U TW M502538 U TWM502538 U TW M502538U TW 104201876 U TW104201876 U TW 104201876U TW 104201876 U TW104201876 U TW 104201876U TW M502538 U TWM502538 U TW M50253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piston
thread segment
positioning
position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42018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Ming Yang
Original Assignee
Chi-Ming Y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Ming Yang filed Critical Chi-Ming Yang
Priority to TW1042018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502538U/zh
Publication of TWM5025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2538U/zh

Links

Landscapes

  • Actuator (AREA)

Description

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一)
本創作係涉及一種快速換模定位裝置;特別是指一種可達到結構大幅簡化、製造組裝成本降低且具較佳快速定位與釋放功能之創新快速換模定位裝置結構型態揭示者。
按,目前可見的多種加工機於實際使用經驗中發現,均有工件夾持方面的問題與需求存在。
析言之,對於需要持續加工相同型態與規格的加工機作業狀態而言,倘若每次安裝工件時,均須再進行耗時費工的校對作業,則對於加工效率與成本而言影響甚鉅;有鑑於此,後續遂有相關業界研發出一種快速換模定位裝置結構以為因應。
惟查,該習知快速換模定位裝置結構於實際應用經驗中發現仍舊存在一些問題與缺弊,概因習知快速換模定位裝置結構型態設計上,通常都利用複雜之卡制或夾固之結構設計,作為其達成快速定位或釋放的機制,然而,此種結構型態於具體實施上雖可提供穩定之夾持定位,惟其組配成本相對也較高,對於加工精度要求不高之基礎加工,顯然容易造成品質過剩,提高不必要之加工成本,因此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且結構簡單且價廉之創新構造,實為相關業界須再加以思索突破之目標及方向者。
是以,針對上述習知結構所存在之問題點,如 何開發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創新結構,實乃使用者所企 盼,亦係相關業者須努力研發突破之目標及方向。
有鑑於此,創作人本於多年從事相關產品之製造開發與設計經驗,針對上述之目標,詳加設計與審慎評估後,終得一確具實用性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定位裝置,其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係針對如何研發出一種更具理想實用性之新式可快速釋放或限位工件夾持座之快速換模定位裝置型態為目標加以創新突破。
本創作解決問題之技術特點,主要在於所述快速換模定位裝置,包括至少二供固設於一加工平台上之底座,每一底座係包含有一縱向形成於其頂面之凹孔以及一橫向形成之穿孔,其中該穿孔係與凹孔係側向互相連通;一滑設於穿孔中之限位活塞,該限位活塞之外壁上係形成有一第一弧形槽,該第一弧形槽係選擇性地與凹孔連通;以及至少二供固設於工件夾持座底面之定位桿,當欲定位該工件夾持座時,每一定位桿係插置於一相對應之凹孔中;該定位桿之外壁係形成有一第二弧形槽,當定位桿插至於凹孔中時,該第二弧形槽係與穿孔互相連通;該限位活塞係相對於底座作往復式軸向移動,當限位活塞移動至第一弧形槽與凹孔互相連通之位置時,該凹孔中係形成一完整之圓柱狀容置空間,使得定位桿相對於底座呈現自由狀態;當限位活塞移動至其桿身局部容置於第二弧形槽中時,該限位活塞即提供定位桿限位作用,令其無法自底座中脫離,而達快速定位工件夾持座之目的。
藉此創新獨特設計,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而言,俾可完全捨棄了習知複雜且成本昂貴的機制與架構,僅採用製造上極其簡單的圓柱體搭配弧形槽之簡單定位型態,因此能夠令快速換模定位裝置達到結構大幅簡化、製造組裝成本可顯著降低且達到較佳快速定位與釋放功能之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經濟效益,且可配合使用者之實際需求與使用方式,選擇利用氣、油壓驅動或機械能直接帶動定位裝置,達到多元操控之目的。
請參閱第1、2、3、4圖所示,係本創作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之較佳實施例,惟此等實施例僅供說明之用,在專利申請上並不受此結構之限制。所述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係專用以將一工件夾持座30快速定位於一加工平台10上。該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係包含有至少二供固設於加工平台10上之底座20,以及至少二分別供軸向裝設於工件夾持座30底部之定位桿40,其中每一定位桿40係選擇性地插置於一相對應之底座20中。每一底座20中係裝設有一限位活塞21,該限位活塞21係可相對於底座20作往復式軸向移動而達選擇性定位相對應定位桿40之目的,進而提供快速拆裝工件夾持座30之功效。
該底座20係包含有一縱向形成於其頂面之凹孔22及一橫向形成之穿孔23,其中該穿孔23係與凹孔22側向連通,而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凹孔22與穿孔23係互相正交以降低加工與組裝之難度。該穿孔23之兩端係分別形成有一第一螺紋段231及一第二螺紋段232,其中該第一螺紋段231之內徑係大於第二螺紋段232之內徑,且該限位活塞21之外徑亦大於第二螺紋段232之內徑,以方便安裝該限位活塞21。本創作之限位活塞21之動力源可為油壓或氣壓,當然亦可為機械能,就如同壓缸之活塞桿一般。而本創作圖式所示之較佳實施例,係選用油壓來作為限位活塞21之動力源。
該限位活塞21係滑設於第一螺紋段231與第二螺紋段232之間,且其兩端係分別套設有一止洩環211,且該限位活塞21之表面係形成有一第一弧形槽212,該第一弧形槽212斷面之曲度係與凹孔22之曲度相當。該第一螺紋段231中係鎖設有一螺套24,該螺套24中並形成有一貫穿之螺孔241,該螺孔241與該第二螺紋段232係分別供鎖接一第一流體輸送管50及一第二流體輸送管60,以利輸送高壓流體,藉以驅動該限位活塞21於穿孔23中往復移動。此外,該螺套24亦兼具調校限位活塞21準確釋放定位桿40之位置,令限位活塞21頂抵於該螺套24時,該第一弧形槽212之輪廓線恰與凹孔22之圓周互相重疊(如第4圖所示)而形成一完整之圓柱狀空間方便插設定位桿40 (如第5圖所示)。為了組裝便利性,不用考慮限位活塞21之安裝角度,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一弧形槽212係設為環狀。
該定位桿40之表面係形成有一第二弧形槽41,該第二弧形槽41之曲度係與限位活塞21之曲度相當。且當該定位桿40於凹孔22中插設置定位於,該第二弧形槽41與第一弧形槽212係互相正交對應連通。又為了組裝之便利性,不用考慮定位桿40之安裝角度,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中,該第二弧形槽41係設為環狀。
藉由上述結構組成設計,茲以油壓驅動方式為 例就本創作之使用與作動情形說明如下:請參閱如第4圖所示,當欲使用本創作定位工件夾持座30時,首先利用第二流體輸送管60將高壓油導入底座20之穿孔23中,如第4圖中箭頭方向所示,迫使限位活塞21頂抵與螺套24,令限位活塞21之第一弧形槽212與凹孔22側向連通,使得該凹孔22中形成一完整之圓柱狀容置空間;請參閱如第5圖所示,將定位桿40插至於一相對應之凹孔22中,令定位桿40上之第二弧形槽41與穿孔23連通,使得穿孔23之內部形成一完整之圓柱狀容置空間;請參閱如第6、7圖所示,當定位桿40於凹孔22中插設至定位時,該第二流體輸送管60隨即停止供應高壓油,同時,該第一流體輸送管50開始輸送高壓油進入穿孔23中,令限位活塞21往第二螺紋段232方向移動,如第6圖中箭頭方向所示,令限位活塞21圓柱狀之桿身局部容置於第二弧形槽41中,如第7圖所示,令定位桿40無法逆向脫離凹孔22,即可快速輕鬆完成工件夾持座30之定位動作,當欲更換或卸下工件夾持座30時,只要改變高壓油之輸送方向,令限位活塞21回到如第4圖中所示之原始位置,該限位活塞21即不再針對定位桿40提供限位功能,即可輕鬆卸除並更換工件夾持座30,提供快速拆裝之功能。
功效說明: 本創作所揭「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主要藉由所述底座、限位活塞以及定位桿之創新獨特結構型態與技術特徵,使本創作對照[先前技術]所提習知結構而言,因本創作結構整體完全捨棄了習知複雜且成本昂貴的迫緊機制與架構,僅採用製造上極其簡單的圓柱體搭配弧形槽之定位型態,因此能夠令快速換模定位裝置達到結構大幅簡化、製造組裝成本可顯著降低且達到較佳快速定位與釋放功能之實用進步性與較佳產業經濟效益,且可配合使用者之實際需求與使用方式,選擇利用氣、油壓驅動或機械直接帶動定位裝置,達到多元操控之目的。
上述實施例所揭示者係藉以具體說明本創作,且文中雖透過特定的術語進行說明,當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創作之專利範圍;熟悉此項技術領域之人士當可在瞭解本創作之精神與原則後對其進行變更與修改而達到等效目的,而此等變更與修改,皆應涵蓋於如后所述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範疇中。
10‧‧‧加工平台
20‧‧‧底座
21‧‧‧限位活塞
211‧‧‧止洩環
212‧‧‧第一弧形槽
22‧‧‧凹孔
23‧‧‧穿孔
231‧‧‧第一螺紋段
232‧‧‧第二螺紋段
24‧‧‧螺套
241‧‧‧螺孔
30‧‧‧工件夾持座
40‧‧‧定位桿
41‧‧‧第二弧形槽
50‧‧‧第一流體輸送管
60‧‧‧第二流體輸送管
第1圖係本創作固定工件夾持座後之立體外觀圖。 第2圖係本創作與工件夾持座分離後之立體示意圖。 第3圖係本創作定位座之立體分解圖。 第4圖係本創作上剖視之第一動作示意圖。 第5圖係本創座側剖視之第二動作示意圖。 第6圖係本創作上剖視之第三動作示意圖。 第7圖係本創座側剖視之第四動作示意圖。
10‧‧‧加工平台
20‧‧‧底座
21‧‧‧限位活塞
211‧‧‧止洩環
212‧‧‧第一弧形槽
22‧‧‧凹孔
24‧‧‧螺套
241‧‧‧螺孔
40‧‧‧定位桿
41‧‧‧第二弧形槽
50‧‧‧第一流體輸送管
60‧‧‧第二流體輸送管

Claims (7)

  1. 一種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係專用以將一工件夾持座快速定位於一加工平台上,該快速換模定位裝置其主要係包括:至少二供固設於一該加工平台上之底座,每一底座係包含有一縱向形成於其頂面之凹孔以及一橫向形成之穿孔,其中該穿孔係與凹孔側向互相連通;一滑設於穿孔中之限位活塞,該限位活塞之外壁上係形成有一第一弧形槽,該第一弧形槽係選擇性地與凹孔連通;以及至少二供固設於工件夾持座底面之定位桿,當欲定位該工件夾持座時,每一定位桿係插置於一相對應之凹孔中;該定位桿之外壁係形成有一第二弧形槽,當定位桿插至於凹孔中時,該第二弧形槽係與穿孔互相連通;該限位活塞係利用高壓流體之作用,而相對於底座作往復式軸向移動,當限位活塞移動至第一弧形槽與凹孔互相連通之位置時,該凹孔中係形成一完整之圓柱狀容置空間,使得定位桿相對於底座呈現自由狀態;當限位活塞移動至其圓柱狀之桿身局部容置於第二弧形槽時,該限位活塞即提供定位桿限位作用,令定位桿無法逆向脫離凹孔,而達快速定位工件夾持座之目的。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快速換模定位裝置,其中該第一弧形槽係設為環狀,以提供限位活塞組裝之便利性,不用考慮限位活塞之安裝角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快速換模定位裝置,其中該第二弧形槽係設為環狀,以提供定位桿組裝之便利性,不用考慮定位桿之安裝角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項所述之快速換模定位裝置,其中該限位活塞之兩端係分別套設有一止洩環。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快速換模定位裝置,其中該限位活塞之兩端係分別套設有一止洩環。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快速換模定位裝置,該穿孔之兩端係分別形成有一第一螺紋段以及一第二螺紋段,其中該第一螺紋段之內徑係大於第二螺紋段之內徑,且該限位活塞之外徑亦大於第二螺紋段之內徑,以方便安裝該限位活塞;該第一螺紋段中係鎖設有一螺套,該螺套中並形成有一貫穿之螺孔,該螺孔與該第二螺紋段係分別供鎖接一第一流體輸送管以及一第二流體輸送管,以利輸送該高壓流體,藉以驅動該限位活塞於穿孔中往復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快速換模定位裝置,該穿孔之兩端係分別形成有一第一螺紋段以及一第二螺紋段,其中該第一螺紋段之內徑係大於第二螺紋段之內徑,且該限位活塞之外徑亦大於第二螺紋段之內徑,以方便安裝該限位活塞;該第一螺紋段中係鎖設有一螺套,該螺套中並形成有一貫穿之螺孔,該螺孔與該第二螺紋段係分別供鎖接一第一流體輸送管以及一第二流體輸送管,以利輸送該高壓流體,藉以驅動該限位活塞於穿孔中往復移動。
TW104201876U 2015-02-05 2015-02-05 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一) TWM5025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876U TWM502538U (zh) 2015-02-05 2015-02-05 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4201876U TWM502538U (zh) 2015-02-05 2015-02-05 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2538U true TWM502538U (zh) 2015-06-11

Family

ID=53936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4201876U TWM502538U (zh) 2015-02-05 2015-02-05 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50253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2513B (zh) * 2018-01-30 2018-12-01 鄭金村 Quick change positioning changeover device
TWI676523B (zh) * 2019-04-11 2019-11-11 鄭金村 快速換模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42513B (zh) * 2018-01-30 2018-12-01 鄭金村 Quick change positioning changeover device
TWI676523B (zh) * 2019-04-11 2019-11-11 鄭金村 快速換模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27619B (zh) 一种高精度同步器齿圈热后加工车槽夹具
TWM502538U (zh) 快速換模定位裝置(一)
CN202752644U (zh) 干式气缸套精车夹具
TWI433739B (zh) 擴管器
CN105562748A (zh) 一种加工高精度薄壁零件的精车夹具
CN105013854A (zh) 一种活塞外管加工装置
CN202224583U (zh) 一种锻造压机的对中机构
JP2014070722A5 (zh)
JP2009291859A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システム
CN110732571A (zh) 液压弯管器
CN104400053A (zh) 液压内夹紧机构
CN204366554U (zh) 一种液压阀芯铣削夹紧工装
CN203389987U (zh) 椭圆管变异型管的成形装置
CN211027642U (zh) 液压弯管器
CN204308088U (zh) 一种油箱加油口加工设备
CN204545905U (zh) 一种液压自定心夹具
TWI623363B (zh) Hydraulic drive device for machine tool chuck
CN203918488U (zh) 一种用于薄壁圆柱零件加工的液压夹具
JP5854387B2 (ja) 流体圧シリンダ
CN202097583U (zh) 一种用于轴类零件切削加工的定位夹紧装置
CN205380483U (zh) 一种气动夹紧装置
CN204545904U (zh) 一种自定心夹具
TWM270880U (en) High boost forces constant pressure vise
CN204366531U (zh) 一种带气动装置的夹具
TWI490056B (zh) 可快速調整之擴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