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02267U -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 Google Patents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02267U
TWM502267U TW103223074U TW103223074U TWM502267U TW M502267 U TWM502267 U TW M502267U TW 103223074 U TW103223074 U TW 103223074U TW 103223074 U TW103223074 U TW 103223074U TW M502267 U TWM502267 U TW M50226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power
socket
signal
power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230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sin-Chih Chen
Original Assignee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Oupiin Electronic Kunsh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M5022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02267U/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Description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本創作涉及一種連接器技術領域,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直角型插頭連接器、直角型插座連接器以及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的組合。
目前,將電源與信號整合在一個電連接器中的設計有很多,但通常所見均為低矮型混合電連接器,其高度空間佔用較少,但其縱長形的設計卻佔用了太多電路板之邊緣空間,而由於電路板之邊緣空間有限,所以不能夠再擴展更多數量的其他類型的連接器。例如,美國專利第6,319,075號公開了一種電連接器,其電源模組與信號模組之整合方式僅局限於並列排布,而且僅電源模組就設計了很大的寬度尺寸。因此,這種低矮型混合電連接器只能夠適用於對電連接器高度有嚴格控制的電子設備中,而無法滿足對電路板邊緣空間的可擴展性有要求的電子設備。
因此,申請人鑒於以上習知電連接器結構之缺失與不便,研究出一種新的電連接器,其整合了電源傳輸功能和信號傳輸功能,合理優化其結構,使得電源模組和信號模組以新穎的方式整合在一起,從而滿足諸多電子設備的不同需求。
本創作之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插頭連接器,其插頭電源端子是以不同的方式排列於插頭本體中,並且插頭電源端子與插頭信號端子的佈局緊湊,能夠節省電路板之邊緣空間。
本創作之目的之二在於提供一種插座連接器,其插座電源端子是以不同的方式排列於插座電源本體中,並且插座電源端子與插座信號端子的佈局緊湊,能夠節省電路板之邊緣空間。
本創作之目的之三在於提供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包括插頭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二者的機械連接穩定,以確保二者電源傳輸性能。
本創作之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創作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插頭連接器,包括有一插頭本體、一插頭固定座、一排插頭電源端子及一排插頭信號端子。該插頭本體具有一位於前方的對接部及一位於後方的安裝部,該對接部之前表面垂直於該安裝部之底面;在該對接部之前表面上形成一排平行的豎直狀插頭電源接口,以及一個與該排插頭電源接口形成上下疊加結構的水平狀插頭信號接口。該排插頭電源接口包括有至少一第一插頭電源接口和至少一第二插頭電源接口,並且在該第一插頭電源接口的中央形成一豎直狀的隔板。其中該插頭信號接口之底部呈開放式,該插頭信號接口具有一頂壁和兩相對側壁。在該安裝部上形成有一排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其包括至少一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和至少一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在每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各形成有兩個貫穿該安裝部之後表面與底面的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用來收容並固定插頭電源端 子。位於該第一、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的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分別與對應之第一、第二插頭電源接口相連通。該插頭固定座呈抽屜狀,該插頭固定座具有一底板、兩相對之側板及一後板,該插頭固定座安裝並固定於該插頭本體之對接部的底面,用來封閉該插頭信號接口之底部,並且能夠用來固定對應之插頭信號端子。在該排插頭電源端子中的每兩個相鄰之插頭電源端子均形成對稱結構並形成一組,每一組均被固定於同一個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每一插頭電源端子均分別安裝於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中,其中每一插頭電源端子均包括有一L型豎直片狀連接部、一自該連接部之前端朝著側向折彎後向前水平延伸的豎直片狀對接頭、一自該連接部之底端向下豎直延伸的尾端。該對接頭穿過該插頭本體之對應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入對應之插頭電源接口內,該連接部固定於該插頭本體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中,而該尾端則伸出該插頭本體之安裝部底面。每一插頭信號端子均具有一水平延伸的頭部、一垂直於該頭部向下豎直延伸的尾部、及一連接該頭部與該尾部的L型固定部。該頭部伸入該插頭本體之插頭信號接口內,該L型固定部之一部分固定於該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中,另一部分固定於該插頭固定座上,而該插頭信號端子之尾部則伸出該插頭本體之安裝部之底面。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排插頭電源接口包括有兩個第一插頭電源接口和一個第二插頭電源接口,該第一插頭電源接口之寬度大於該第二插頭電源接口之寬度,這兩個第一插頭電源接口對稱地設置於該第二插頭電源接口之兩側;而該排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包括有兩個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和一個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 組裝空間寬度大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的寬度,這兩個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對稱地設置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的兩側。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位於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的兩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間的間隔大於位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的另兩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間的間隔;位於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的一組插頭電源端子之兩個對接頭分別穿過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進入該第一插頭電源接口內,並分別貼靠於該隔板之左右兩側;而位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的另一組插頭電源端子之兩個對接頭則分別穿過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進入該第二插頭電源接口內,並且緊緊貼靠在一起。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在該插頭信號接口之兩個側壁上各設置有一細長型的槽道和一凸起;在該插頭固定座之兩側板的外表面各設置有一與該插頭本體上的槽道相對應之肋條,而於這兩側板上還各設置有一與該插頭本體上的凸起相對應的凹口。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在該插頭固定座之後板上形成有一排貫穿該後板之前後表面的通孔;在該插頭信號端子之固定部上形成有一位於水平方向的水平寬部及一位於豎直方向的豎直寬部,其中該插頭信號端子之頭部穿過該插頭固定座之通孔伸入該插頭信號接口內,該水平寬部固定於該通孔中,而該豎直寬部則卡固於對應之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中。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插座連接器,包括有一插座電源本體、一插座信號本體、一排插座電源端子及一排插座信號端子。該插座電源本體包括一插座電源基座及一排平行的豎直狀 的電源對接體,其中該排電源對接體是自該電源基座之前表面向前平行凸伸而形成一排豎直狀的插座電源接口,該排插座電源接口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座電源接口和至少一第二插座電源接口。在該電源基座之後表面形成有一排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其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和至少一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在每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各形成有兩個貫穿該電源基座之後表面與底面的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用來收容對應之插座電源端子。在該電源基座之底面形成上還形成有一凹陷空間,該凹陷空間具有一頂壁、一後壁和兩相對側壁,在該後壁上形成有一排貫穿該電源基座之底面的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用來收容並固定插座信號端子。該插座信號本體包括有一扁平的信號基座、以及一個扁平的水平狀的信號對接體,該信號對接體是自該信號基座之前表面向前水平凸伸。該信號基座嵌入該電源基座之凹陷空間內,而該信號對接體則疊置於該電源對接體的下方;在該信號基座上形成有一排與所述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相對應之信號通孔,用來收容插座信號端子;而在該信號對接體之前表面上則形成有一排插座信號接口,其向後延伸至該信號基座,並分別與對應之信號通孔相連通。在該排插座電源端子中的每兩個相鄰之插座電源端子均形成對稱結構並形成一組,每一組均被固定於同一個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且每一插座電源端子均分別安裝於對應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中。每一插座電源端子均包括有一L型豎直基板、一自該豎直基板之前端折彎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弧形彈性片、以及自該豎直基板之底端向下豎直延伸形成的尾端;其中該豎直基板固定於對應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中;該彈性片伸入對應之插座電源接口中,而該尾端則伸出該電源基座之 底面。每一插座信號端子均括有一水平基板、一自該水平基板之前端水平延伸形成的叉狀頭部、以及自該水平基板之後端向下折彎形成的豎直尾端;其中該水平基板安裝於對應之信號通孔中,該叉狀頭部伸入對應之插座信號接口中,而該尾端則沿著該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出該電源基座之底面。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排插座電源接口包括有兩個第一插座電源接口和一個第二插座電源接口,該第一插座電源接口之寬度大於該第二插座電源接口之寬度,這兩個第一插座電源接口對稱地設置於該第二插座電源接口之兩側;而該排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包括有兩個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和一個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該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寬度大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之寬度,這兩個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對稱地設置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之兩側,位於該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的兩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間的間隔大於位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的另兩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間的間隔。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每一組之兩個插座電源端子上的彈性片均穿過對應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入一個對應之插座電源接口內,並且分別貼靠在該插座電源接口之左、右內側壁上。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在該凹陷空間之兩個側壁上各形成有一細長型的槽道和一凸起;在該信號基座之兩相對的外表面上各形成有一與該槽道相對應之肋條,以及一與該凸起相對應之凹口。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還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電連接 器,包括上述插頭連接器及上述插座連接器,其中在該插頭連接器與該插座連接器對接時,該插座連接器之電源對接體與信號對接體分別插入該插頭連接器之插頭電源接口與插頭信號接口中,而該插頭連接器之插頭電源端子及插頭信號端子則分別插入該插座連接器之插座電源接口與插座信號接口內;並且該插頭電源端子之豎直片狀對接頭插入對應之兩根插座電源端子之彈性片中間,而該插頭信號端子之頭部則插入對應之插座信號端子之叉狀頭部之中。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通過設置兩個上下疊加的信號接口與電源接口,從而形成緊湊型的連接器構造,可以節省電路板之邊緣空間,使得電路板之邊緣能夠安裝更多數量的其他類型或同類型的連接器接口。此外,本創作還通過將插頭電源端子與插座電源端子以不同的方式排列於本體中,從而適用於不同的電路板排線需要。
1‧‧‧插頭連接器
10‧‧‧插頭本體
100‧‧‧對接部
101‧‧‧安裝部
102‧‧‧插頭電源接口
103‧‧‧插頭信號接口
1020‧‧‧第一插頭電源接口
1022‧‧‧第二插頭電源接口
1024‧‧‧隔板
104‧‧‧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
1040‧‧‧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
1042‧‧‧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
1044‧‧‧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
105‧‧‧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
106‧‧‧頂壁
107‧‧‧側壁
108‧‧‧槽道
109‧‧‧凸起
12‧‧‧插頭電源端子
120‧‧‧對接頭
121‧‧‧尾端
122‧‧‧連接部
123‧‧‧倒刺
14‧‧‧插頭信號端子
140‧‧‧頭部
141‧‧‧尾部
142‧‧‧固定部
143‧‧‧水平寬部
144‧‧‧豎直寬部
16‧‧‧插頭固定座
160‧‧‧底板
161‧‧‧側板
162‧‧‧後板
163‧‧‧肋條
164‧‧‧凹口
165‧‧‧通孔
2‧‧‧插座連接器
20‧‧‧插座電源本體
200‧‧‧電源基座
202‧‧‧電源對接體
204‧‧‧插座電源接口
2040‧‧‧第一插座電源接口
2042‧‧‧第二插座電源接口
205‧‧‧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
2050‧‧‧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
2052‧‧‧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
206‧‧‧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
208‧‧‧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
207‧‧‧凹陷空間
2070‧‧‧頂壁
2072‧‧‧後壁
2074‧‧‧側壁
2076‧‧‧槽道
2078‧‧‧凸起
22‧‧‧插座電源端子
220‧‧‧豎直基板
221‧‧‧彈性夾片
222、242‧‧‧尾端
24‧‧‧插座信號端子
240‧‧‧水平基板
241‧‧‧叉狀頭部
26‧‧‧插座信號本體
260‧‧‧信號基座
262‧‧‧信號對接體
264‧‧‧信號通孔
266‧‧‧插座信號接口
267‧‧‧肋條
268‧‧‧凹口
3‧‧‧第一電路板
4‧‧‧第二電路板
5‧‧‧電連接器組合
第一圖係本創作插頭連接器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之分解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插頭連接器之另一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所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之分解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插座連接器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六圖係第五圖所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之分解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插座連接器之另一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八圖係第七圖所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之分解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電連接器組合之平面連接結構示意圖。
以下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創作可用以實施的特定實施例。本創作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頂」、「底」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創作,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之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其中第一圖係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之立體結構示意圖;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之分解圖;第三圖係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之另一方向的立體結構示意圖;以及第四圖係第三圖所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之分解圖。
如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係一種直角型連接器,其插接方向平行於電路板(如第九圖所示第一電路板3),其具有混合型接口,具備電源與信號傳輸的功能。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包括有一插頭本體10、一排插頭電源端子12、一排插頭信號端子14、以及一插頭固定座16。
如第一圖至第四圖所示,該插頭本體10呈直立狀,其具有一位於前方的對接部100及一位於後方的安裝部101,該對接部100之前表面垂直於該安裝部101之底面,該對接部100之底面呈開放式。
如第一、二圖所示,在該對接部100之前表面上形成一排豎直狀的插頭電源接口102,以及一個位於該排插頭電源接口102下方並且其底部呈開放式的水平狀的插頭信號接口103,該排插頭電源接口102與插頭信號接口103向後延伸至安裝部101。該插頭電源接口102與該插頭信號接口 103形成上下疊加的結構。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插頭電源接口102之結構不同,插頭電源接口102包括第一插頭電源接口1020和第二插頭電源接口1022,其中第一插頭電源接口1020之寬度大於第二插頭電源接口1022之寬度,並且在每個第一插頭電源接口1020的中央形成一豎直狀的隔板1024。在其他實施例中,上述插頭電源接口102之寬度可以根據電路板的排線需要而做出調整,例如可以使得第一插頭電源接口1020之寬度小於或等於第二插頭電源接口1022之寬度。
在本實施例中,該排插頭電源接口102的數量是三個,其包括兩個第一插頭電源接口1020和一個第二插頭電源接口1022,這兩個第一插頭電源接口1020對稱設置於第二插頭電源接口1022之兩側。另外,該插頭信號接口103位於這三個插頭電源接口102的下方。當然,本創作並不能以插頭電源接口102的數量來限定其範圍。
如第三、四圖所示,在該安裝部101上形成有一排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該排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也分為兩種,其包括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0和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2,其中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0寬度大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2。在本實施例中,兩個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2對稱位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2之兩側。在每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內各形成有兩個貫穿該安裝部101之後表面與底面的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用來收容並固定插頭電源端子12。位於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0內的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與位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 間1042內的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是分別與對應之第一、第二插頭電源接口1020、1022相連通。
此外,位於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0中的兩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之間的間隔大於位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2中的另兩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之間的間隔。在其他實施例中,位於同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內的兩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之間的間隔可以根據電路板上的排線需要而做出調整。
如第一、二圖所示,在該安裝部101上還形成有一排位於其底面並與該插頭信號接口103相連通的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105,用來收容插頭信號端子14。
在本實施例中,該排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的數量是六個,而該排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105的數量也是六個。當然,本創作並不能以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和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105的數量來限定其範圍。
如第二圖所示,在該插頭本體10上的該插頭信號接口103之底部為開放式結構。詳細來講,該插頭信號接口103具有一頂壁106和兩相對側壁107,但沒有底部。於這兩個側壁107上各設置有一細長型的槽道108和一凸起109。
如第二、四圖所示,該插頭固定座16呈抽屜狀,其安裝並固定於該插頭本體10之對接部100的底面,用來封閉該插頭信號接口103之底部,並且同時固定該插頭信號端子14。詳細地,該插頭固定座16具有一底板160、兩相對之側板161及一後板162,於這兩側板161之外表面各設置有 一與該插頭本體10上的槽道108相對應之肋條163,而於這兩側板161上還各設置有一與該插頭本體10上的凸起109相對應之凹口164;於該後板162上形成有一排貫穿該後板162之前後表面的通孔165,以供插頭信號端子14穿過並固定插頭信號端子14。當該插頭固定座16安裝於該插頭本體10上時,該插頭固定座16之底板160封閉該插頭信號接口103之底部,側板161上的肋條163卡合於該插頭本體10之槽道108中,而該插頭本體10上的凸起109則嵌入該側板161上的凹口164中。此時,該插頭固定座16之後板162貼靠在位於安裝部101上的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105處,用以固定插頭信號端子14。
請參照第二、四圖所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的該排插頭電源端子12包括六根插頭電源端子12,每兩個相鄰之插頭電源端子12均形成對稱結構而組成一組,每一組均被固定於同一個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中,且每一插頭電源端子12均可以安裝於該插頭本體10之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中。每一插頭電源端子12均包括有一L型豎直片狀連接部122、一自該連接部122之前端朝著側向折彎後向前水平延伸的豎直片狀對接頭120、一自該連接部122之底端向下豎直延伸的尾端121。在本實施例中,該插頭電源端子12之尾端121是由若干針狀插腳組成,於該連接部122之上下邊緣均形成有倒刺123。
如第一、四圖所示,當插頭電源端子12安裝於該插頭本體10上時,每一插頭電源端子12之對接頭120均穿過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而伸入該插頭本體10之插頭電源接口102內,連接部122通過倒刺123結構而固定於該插頭本體10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中,而尾端121則伸出該插頭本體10之安裝部101的底面,以備與電路板上的電源接點連接。 再詳細地講,位於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0內的一組(兩根)插頭電源端子12之兩個對接頭120分別穿過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進入該第一插頭電源接口1020內,並分別貼靠於該隔板1024之左右兩側。而位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1042內的另一組(兩根)插頭電源端子12之兩個對接頭120則分別穿過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1044進入該第二插頭電源接口1020內,並且緊緊貼靠在一起。
如第二、四圖所示,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之該排插頭信號端子14包括有兩根插頭信號端子14,每一插頭信號端子14均可以固定安裝於該插頭本體10之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105中,每一插頭信號端子14均具有一水平延伸的頭部140、一垂直於頭部140向下豎直延伸的尾部141、及一連接該頭部140與該尾部141的L型固定部142,其中在該固定部142上形成有一位於水平方向的水平寬部143及一位於豎直方向的豎直寬部144。在組裝時,該插頭信號端子14之頭部140插入該插頭固定座16之通孔165中,而其水平寬部143固定於該通孔165中,然後該插頭信號端子14與該插頭固定座16一起安裝於該插頭本體10上;此時該插頭信號端子14之豎直寬部144會從該插頭本體10之安裝部101的底面進入並卡固於對應之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105中,而其尾部141會伸出該插頭本體10之安裝部101的底面。
在本實施例中,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包括有兩根插頭信號端子14,當然也可以根據需要而調整插頭信號端子14的數量,因此不能以插頭信號端子14的數量而限定本創作的範圍。
如第五圖至第八圖所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2係一種直角型的插座連接器2,其插接方向平行於電路板(如第九圖所示第二電路板4), 具有混合型接口,具備電源與信號傳輸的功能。本創作插座連接器2包括有一插座電源本體20、一排插座電源端子22、一排插座信號端子24、一插座信號本體26。
如第六圖所示,該插座電源本體20包括一電源基座200及一排平行的豎直狀的電源對接體202。該排電源對接體202是自該電源基座200之前表面向前平行凸伸而形成一排豎直狀的插座電源接口204,這些插座電源接口204向後延伸至該電源基座200。
在本實施例中,上述插座電源接口204的結構不同,該排插座電源接口204包括第一插座電源接口2040和第二插座電源接口2042,其中第一插座電源接口2040之寬度大於第二插座電源接口2042之寬度。在本實施例中,該排插座電源接口204的數量是三個,其包括兩個第一插座電源接口2040和一個第二插座電源接口2042,這兩個第一插座電源接口2040對稱設置於第二插座電源接口2042之兩側。在其他實施例中,上述插座電源接口204之寬度可以根據電路板的排線需要而做出調整,例如可以使得第一插座電源接口2040之寬度小於或等於第二插座電源接口2042之寬度。
如第八圖所示,在該電源基座200之後表面形成有一排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該排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也分為兩種,其包括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0和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2,其中該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0寬度大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2。在本實施例中,兩個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2對稱位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2之兩側。在每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內各形成有兩個貫穿該電源基座200之後表面與底面的插座電源端子收容 通道206,用來收容並固定插座電源端子22。位於該第一、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0、2052內的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是分別與如第六圖所示的對應之第一、第二插座電源接口2040、2042相連通。此外,位於該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0中的兩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間的間隔大於位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2中的另兩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間的間隔。
此外,位於該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0中的兩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間的間隔大於位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2中的另兩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間的間隔。在本實施例中,該排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的數量是六個。在其他實施例中,位於同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內的兩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之間的間隔可以根據電路板上的排線需要而做出調整。
如第六圖所示,在該電源基座200之底面形成上還形成有一凹陷空間207,該凹陷空間207具有一頂壁2070、一後壁2072和兩相對側壁2074,於這兩個側壁2074上各形成有一細長型的槽道2076和一凸起2078。在該後壁2072上形成有一排貫穿該電源基座200之底面的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208,用來收容並固定插座信號端子24。在本實施例中,該排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208的數量也是六個。當然,本創作並不能以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和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208的數量來限定其範圍。
如第六、八圖所示,該插座信號本體26包括有一扁平的信號基座260與一個扁平的水平狀的信號對接體262,該信號對接體262是自該信號基座260之前表面向前水平凸伸。在該信號基座260上形成有一排貫穿該 信號基座260之前表面與後表面的信號通孔264,用來收容插座信號端子24。而在該信號對接體262之前表面上則形成有一排插座信號接口266,其向後延伸至該信號基座260,並分別與對應之信號通孔264相連通。在本實施例中,該排插座信號接口266與信號通孔264的數量都是六個。
此外,如第六、八圖所示,在該信號基座260之兩相對的外表面上各形成有一與該電源基座200上的槽道2076相對應之肋條267,以及一與該電源基座200上的凸起2078相對應之凹口268。
如第五、六圖所示,當該插座信號本體26安裝於該插座電源本體20上時,該插座信號本體26之信號基座260恰好能嵌入該電源基座200之凹陷空間207內,其中肋條267卡合於槽道2076中,而凸起2078則嵌入凹口268中。此外,位於該信號基座260上的信號通孔264與位於該電源基座200上的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208相對接並連通,以共同固定該插座信號端子24。通過這種結構設置,該插座信號本體26之信號對接體262與該插座電源本體20之電源對接體202呈上下疊置的結構。亦即,該插座信號本體26疊置並固定於該插座電源本體20的下方。
如第六、八圖所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2之該排插座電源端子22包括六根插座電源端子22,每兩個相鄰的插座電源端子22均形成對稱結構而組成一組,每一組均被固定於同一個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205中,且每一根插座電源端子22均可以安裝於該插座電源本體20之對應的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中。該插座電源端子22包括有一L型豎直基板220、一自該豎直基板220之前端折彎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個弧形彈性片221、以及自該豎直基板220之底端向下豎直延伸形成的尾端222。同一組中的兩個插座電 源端子22之彈性片221是相互對稱並構成夾持狀,以共同夾持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12。在本實施例中,在每個插座電源端子22上均形成有兩個結構相同的上下排布的弧形彈性片221。
如第六圖所示,當插座電源端子22安裝於該插座電源本體20上時,每一組的兩個插座電源端子22上的彈性片221均穿過對應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而伸入對應之一個插座電源接口204內,並且分別貼靠在該插座電源接口204之左、右內側壁上,以待與插頭連接器1之插頭電源端子12相對接。每一插座電源端子22之豎直基板220固定於對應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206中;而該尾端222則伸出該電源基座200之底面,以待與電路板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該插座電源端子22之尾端222是由一排針眼狀的插腳組成的,其能夠以壓接的方式固定至電路板的電性導接孔中,從而與電路板上的電源接點相連通。
如第六圖所示,本創作插座連接器2之該排插座信號端子24包括二根插座信號端子24,每一插座信號端子24均可以安裝於該插座信號本體26之對應的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208中。該插座信號端子24包括有一水平基板240、一自該水平基板240之前端水平延伸形成的叉狀頭部241、以及自該水平基板240之後端向下折彎形成的豎直尾端242。其中,該水平基板240固定於該插座信號本體26之信號通孔264中;該叉狀頭部241則伸入對應之插座信號接口266中,以待與插頭連接器1之插頭信號端子14相對接;而該尾端242則沿著該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208伸出該電源基座200之底面,以待與電路板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每個插座信號端子24之尾端242均是一種呈針眼狀的插腳。
請參照第九圖所示之本創作電連接器組合5,包括平行安裝於第一電路板3上的插頭連接器1及垂直安裝於第二電路板4上的插座連接器2。其中該插頭連接器1結構可參照第一至四圖所示,而該插座連接器2的結構則可參照第五至八圖所示。當該插頭連接器1與該插座連接器2對接時,該插座連接器2之電源對接體202與信號對接體262分別插入該插頭連接器1之插頭電源接口102與插頭信號接口103中,而該插頭連接器1之插頭電源端子12及插頭信號端子14則分別插入該插座連接器2之插座電源接口204與插座信號接口266內。舉例來講,位於該第一插頭電源接口1020內的兩根插頭電源端子12之對接頭120會插入該第一插座電源接口2040內,並且位於該第一插座電源接口2040內的兩根插座電源端子22之彈性片221之間,並分別與這兩根插座電源端子22之彈性片221形成電性接觸。此時,插頭信號端子14之頭部140插入對應之插座信號接口266內並與對應之插座信號端子24的叉狀頭部241形成電性接觸。通過這種連接方式,使得插頭電源端子12及插頭信號端子14分別與插座電源端子22及插座信號端子24形成可靠的電性連接。
綜上所述,本創作插頭連接器1與插座連接器2將電源接口102、204和信號接口103、266設置成上下疊加的式樣,從而構成更加緊湊的結構,進一步節省電路板之邊緣空間,使得電路板之邊緣能夠安裝更多數量的其他類型或同類型的連接器接口。此外,本創作還通過將插頭電源端子12與插座電源端子22以不同的方式排列於本體10、20中,從而適用於 不同的電路板排線需要。
1‧‧‧插頭連接器
10‧‧‧插頭本體
100‧‧‧對接部
101‧‧‧安裝部
102‧‧‧插頭電源接口
103‧‧‧插頭信號接口
1020‧‧‧第一插頭電源接口
1022‧‧‧第二插頭電源接口
1024‧‧‧隔板
105‧‧‧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
12‧‧‧插頭電源端子
120‧‧‧對接頭
14‧‧‧插頭信號端子
16‧‧‧插頭固定座

Claims (10)

  1. 一種插頭連接器,包括:一插頭本體,具有一位於前方的對接部及一位於後方的安裝部,該對接部之前表面垂直於該安裝部之底面;在該對接部之前表面上形成一排平行的豎直狀插頭電源接口,以及一個與該排插頭電源接口形成上下疊加結構的水平狀插頭信號接口;其中該排插頭電源接口包括有至少一第一插頭電源接口和至少一第二插頭電源接口,在該第一插頭電源接口的中央形成一豎直狀的隔板;其中該插頭信號接口之底部呈開放式,該插頭信號接口具有一頂壁和兩相對側壁;在該安裝部上形成有一排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其包括至少一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和至少一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在每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各形成有兩個貫穿該安裝部之後表面與底面的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其中位於該第一、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的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分別與對應之第一、第二插頭電源接口相連通;一插頭固定座,呈抽屜狀,該插頭固定座具有一底板、兩相對的側板及一後板,該插頭固定座安裝並固定於該插頭本體之對接部之底面,用來封閉該插頭信號接口之底部;一排插頭電源端子,在該排插頭電源端子中的每兩個相鄰之插頭電源端子均形成對稱結構並形成一組,每一組均被固定於同一個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且每一插頭電源端子均分別安裝於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中,其中每一插頭電源端子均包括有一L型豎直片狀連接部、一自該連接部之前端朝著側向折彎後向前水平延伸的豎直片狀對接頭、一自該連接部之 底端向下豎直延伸的尾端;其中該對接頭穿過該插頭本體之對應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入對應之插頭電源接口內,該連接部固定於該插頭本體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中,而該尾端則伸出該插頭本體之安裝部底面;以及一排插頭信號端子,每一插頭信號端子均具有一水平延伸的頭部、一垂直於該頭部向下豎直延伸的尾部、及一連接該頭部與該尾部的L型固定部,其中該頭部伸入該插頭本體之插頭信號接口內,該L型固定部之一部分固定於該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中,另一部分固定於該插頭固定座上,而該插頭信號端子之尾部則伸出該插頭本體之安裝部之底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該排插頭電源接口包括有兩個第一插頭電源接口和一個第二插頭電源接口,該第一插頭電源接口之寬度大於該第二插頭電源接口之寬度,這兩個第一插頭電源接口對稱地設置於該第二插頭電源接口之兩側;而該排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包括有兩個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和一個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寬度大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之寬度,這兩個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對稱地設置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之兩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位於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的兩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間的間隔大於位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的另兩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間的間隔;位於該第一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的一組插頭電源端子之兩個對接頭分別穿過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進入該第一插頭電源接口內,並分別貼靠於 該隔板之左右兩側;而位於該第二插頭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的另一組插頭電源端子之兩個對接頭則分別穿過對應之插頭電源端子收容通道進入該第二插頭電源接口內,並且緊緊貼靠在一起。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在該插頭信號接口之兩個側壁上各設置有一細長型的槽道和一凸起;在該插頭固定座之兩側板的外表面各設置有一與該插頭本體上的槽道相對應之肋條,而於這兩側板上還各設置有一與該插頭本體上的凸起相對應之凹口。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其中在該插頭固定座之後板上形成有一排貫穿該後板之前後表面的通孔;在該插頭信號端子之固定部上形成有一位於水平方向的水平寬部及一位於豎直方向的豎直寬部,其中該插頭信號端子之頭部穿過該插頭固定座之通孔伸入該插頭信號接口內,該水平寬部固定於該通孔中,而該豎直寬部則卡固於對應之插頭信號端子收容通道中。
  6. 一種插座連接器,包括:一插座電源本體,包括一插座電源基座及一排平行的豎直狀的電源對接體,其中該排電源對接體是自該電源基座之前表面向前平行凸伸而形成一排豎直狀的插座電源接口,該排插座電源接口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座電源接口和至少一第二插座電源接口;在該電源基座之後表面形成有一排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其包括至少一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和至少一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在每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內各形成有兩個貫穿該電源基座之後表面與底面的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在該電源基座之底面形成上還形成有一凹陷空間,該凹陷空間具有一頂壁、一後壁和兩相 對側壁,在該後壁上形成有一排貫穿該電源基座之底面的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一插座信號本體包括有一扁平的信號基座、以及一個扁平的水平狀的信號對接體,該信號對接體是自該信號基座之前表面向前水平凸伸;其中該信號基座嵌入該電源基座之凹陷空間內,而該信號對接體則疊置於該電源對接體之下方;在該信號基座上形成有一排信號通孔;而在該信號對接體之前表面上則形成有一排插座信號接口,其向後延伸至該信號基座,並分別與對應之信號通孔相連通;一排插座電源端子,在該排插座電源端子中的每兩個相鄰之插座電源端子均形成對稱結構並形成一組,每一組均被固定於同一個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且每一插座電源端子均分別安裝於對應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中,其中每一插座電源端子均包括有一L型豎直基板、一自該豎直基板之前端折彎延伸形成的至少一弧形彈性片、以及自該豎直基板之底端向下豎直延伸形成的尾端;其中該豎直基板固定於對應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中;該彈性片伸入對應之插座電源接口中,而該尾端則伸出該電源基座之底面;以及一排插座信號端子,每一插座信號端子均括有一水平基板、一自該水平基板之前端水平延伸形成的叉狀頭部、以及自該水平基板之後端向下折彎形成的豎直尾端;其中該水平基板安裝於對應之信號通孔中,該叉狀頭部伸入對應之插座信號接口中,而該尾端則沿著該插座信號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出該電源基座之底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該排插座電源接口包括有兩個第一插座電源接口和一個第二插座電源接口,該第一插座電源接口之寬度大於該第二插座電源接口之寬度,這兩個第一插座電源接口對稱地設置於該第二插座電源接口之兩側;而該排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包括有兩個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和一個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該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寬度大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之寬度,這兩個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對稱地設置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之兩側,位於該第一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的兩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間的間隔大於位於該第二插座電源端子組裝空間中的另兩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之間的間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每一組的兩個插座電源端子上的彈性片均穿過對應之插座電源端子收容通道而伸入一個對應之插座電源接口內,並且分別貼靠在該插座電源接口之左、右內側壁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在該凹陷空間之兩個側壁上各形成有一細長型的槽道和一凸起;在該信號基座之兩相對的外表面上各形成有一與該槽道相對應之肋條,以及一與該凸起相對應之凹口。
  10. 一種電連接器組合,具有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5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插頭連接器、以及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至9項中任意一項所述之插座連接器,其中在該插頭連接器與該插座連接器對接時,該插座連接器之電源對接體與信號對接體分別插入該插頭連接器之插頭電源接口與插頭信號接口中,而該插頭連接器之插頭電源端子及插頭信號端子則分別插入該插座連接器之插座電源接口與插座信號接口內;並且該插頭電源端子之豎直片狀對接 頭插入對應之兩根插座電源端子之彈性片中間,而該插頭信號端子之頭部則插入對應之插座信號端子之叉狀頭部之中。
TW103223074U 2014-10-21 2014-12-26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TWM5022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559105.0A CN105591254B (zh) 2014-10-21 2014-10-21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02267U true TWM502267U (zh) 2015-06-01

Family

ID=53936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23074U TWM502267U (zh) 2014-10-21 2014-12-26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91254B (zh)
TW (1) TWM50226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88037B (zh) * 2017-01-10 2023-07-25 四川埃姆克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伺服驱动电源输入接口结构及伺服驱动器
CN108512001A (zh) * 2018-02-08 2018-09-07 江西立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合一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5243B2 (en) * 2007-06-13 2009-12-0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xtension to version 2.0 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arrangement
CN101364694B (zh) * 2007-08-10 2011-08-10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1084858Y (zh) * 2007-09-21 2008-07-09 莫列斯公司 电连接插座、电连接插头及其组合装置
CN201142484Y (zh) * 2007-12-21 2008-10-29 昆山上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带电源端子组的eSATA连接器
US7467977B1 (en) * 2008-05-08 2008-12-2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dditional mating port
CN204205100U (zh) * 2014-10-21 2015-03-11 欧品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91254A (zh) 2016-05-18
CN105591254B (zh) 201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91897B (zh) 電連接器
TWI511384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TWI473354B (zh) 電源連接器
TWM485540U (zh) 改良式插頭、插座連接器及其組合結構
US9312650B1 (en)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M546612U (zh) 可正反插拔的電源插頭與電源插座及其組合結構
TWM452509U (zh) 插座連接器、插頭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TWI305691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I473355B (zh) 電連接器
TW201301684A (zh) 連接器組合
TWI790569B (zh) 電連接器
TWM502267U (zh)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US2014032294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mating with two kinds of connector interfaces
TWM502259U (zh) 插頭連接器、插座連接器及電連接器組合
CN204205100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US9287671B1 (en)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WM505082U (zh) 連接器組合
TWM564275U (zh) 混合型連接器
CN204216351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TWI568108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4348003A (zh) 电连接器
TWI569542B (zh) 插座電連接器
TWI807835B (zh) 插座連接器
TWM505091U (zh) 插頭連接器
TWM630858U (zh) 連接器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