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4275U - 混合型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混合型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564275U
TWM564275U TW107203611U TW107203611U TWM564275U TW M564275 U TWM564275 U TW M564275U TW 107203611 U TW107203611 U TW 107203611U TW 107203611 U TW107203611 U TW 107203611U TW M564275 U TWM564275 U TW M564275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ignal
hybrid connector
terminal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72036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陳信智
Original Assignee
歐品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歐品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歐品電子(昆山)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M564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564275U/zh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公開一種混合型連接器,其包括有一絕緣本體、一組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的訊號端子、以及至少一組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且位於該組訊號端子一側的電源端子。該絕緣本體包括有至少一塊直立的絕緣隔板,可以防止相鄰的電源端子與訊號端子發生意外短路,提高使用安全性。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能夠同時提供電源和訊號傳輸,防止訊號端子與電源端子發生短路,從而極大地提高該混合型連接器之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混合型連接器
本創作涉及一種連接器,特別係有關於一種混合型連接器,能夠同時提供電源和訊號傳輸,並能夠防止訊號端子與電源端子發生短路。
在習知的電子設備中,通常利用獨立的電源連接器滿足電力需求,利用獨立的訊號連接器滿足訊號傳輸的需求,但是獨立使用兩種連接器,需要佔用較大的電路板空間,並且增加安裝複雜度,降低安裝效率。
故,申請人正在積極地研究能夠靈活使用的產品組合,以滿足不斷變化的電連接器的需求,希望設計出一種更為新穎的混合型連接器,不但能夠實現更好的電源效率,而且能夠具備良好的訊號傳輸性能,同時還可以提供更緊湊的結構佈局。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混合型連接器,其佈局新穎,不但能夠實現更好的電源效率,而且能夠具備良好的訊號傳輸性能,同時還可以提供更緊湊的結構佈局;此外,該混合型連接器能夠充分地防止訊號端子與電源端子發生短路,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該混合型連接器之使用安全性。
本創作之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創作所揭露的技術特徵 中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為達上述目的,本創作採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合型連接器包括有一絕緣本體、一組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的訊號端子、以及至少一組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且位於該組訊號端子之一側的電源端子;該絕緣本體係呈縱長狀,其包括有一自該絕緣本體之前表面向後延伸的收容腔、一組自該收容腔之後壁向後延伸並位於該絕緣本體中間位置的訊號端子通道、至少一組位於該組訊號端子通道一側的電源端子通道、以及至少一塊自該收容腔之後壁向前延伸於該收容腔內並位於該組訊號端子通道與所述電源端子通道之間的直立的絕緣隔板;每個訊號端子均具有一針狀前端、一固定部、以及一尾端;當該組訊號端子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時,每個訊號端子之針狀前端進入該收容腔內,從而形成一訊號傳輸區域;該固定部固定於該絕緣本體內,而尾端則露出該絕緣本體之底面;每個電源端子均具有兩個平行的且相互電性接觸的豎直片體、一對形成於該兩豎直片體之前邊緣且構成彈性夾持狀的電源對接端、以及兩排分別形成於該兩豎直片體之底邊緣的豎直尾部;當該組電源端子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時,每個電源端子之電源對接端進入該收容腔內,從而形成一個電源傳輸區域;每個電源端子之兩個豎直片體容納並固定於相對應之電源端子通道中,而其豎直尾部則伸出該絕緣本體之底面;其中該絕緣隔板將該訊號傳輸區域與該電源傳輸區域分隔開,更進一步將訊號端子與電源端子隔離開。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混合型連接器包括有兩組電源端子,對稱地分佈於該組訊號端子之兩側。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在該絕緣本體上形成有兩組電源端子通 道,該兩電源端子通道係對稱地位於該組訊號端子通道之左右兩側;在每一組電源端子通道與該組訊號端子通道之間均設置有絕緣隔板。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混合型連接器還包括有一用來固定該組訊號端子之固定座;而在該絕緣本體之後方中間位置還形成有一固定空間,用來容納該固定座,並且使得該固定座之後表面與該絕緣本體之後表面平齊。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固定座包括有多排以階梯狀排列的訊號端子固定孔;該訊號端子呈L型,其豎直固定部固定於相對應之訊號端子固定孔,而尾端則露出該固定座之底面。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混合型連接器還包括有一對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的階梯狀的固定件。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絕緣本體還包括有一對位於該絕緣本體兩側之後方位置的固定平台、以及一對分別位於該對固定平台下方用來收容該固定件的L型鎖固通道;其中每一固定件插入並固定於相對應之L型鎖固通道中,而形成於該固定件上的豎直卡腳則伸出該鎖固通道外。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在每個電源端子之兩個豎直片體上各形成有一凸起,兩個凸起相互接觸使得該兩豎直片體形成電性接觸。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所述電源端子通道都是從該收容腔之後壁向後延伸至該絕緣本體之後表面,而所述訊號端子通道則從該收容腔之後壁向後延伸至該固定空間內。
在其中一實施例中,該組訊號端子通道係以四行七列的形式排列,而該組電源端子通道則包括有兩個沿水平方向並列且獨立的通道; 該組訊號端子係以四行七列的形式排列;而該組電源端子則包括有兩個沿水平方向並列且獨立的電源端子。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採用了電源-訊號-電源之佈局結構,不但能夠實現更好的電源效率,而且能夠具備良好的訊號傳輸性能,同時還可以提供更緊湊的結構佈局。此外,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在其佈局中利用了絕緣隔板,能夠充分地防止訊號端子與電源端子發生短路,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該混合型連接器之使用安全性。
1‧‧‧混合型連接器
10‧‧‧絕緣本體
101‧‧‧收容腔
102‧‧‧訊號端子通道
103‧‧‧電源端子通道
104‧‧‧絕緣隔板
105‧‧‧固定空間
106‧‧‧固定平台
107‧‧‧鎖固通道
20‧‧‧訊號端子
201‧‧‧針狀前端
202‧‧‧水平固定部
203‧‧‧豎直固定部
204‧‧‧尾端
30‧‧‧電源端子
301‧‧‧豎直片體
302‧‧‧電源對接端
303‧‧‧豎直尾部
304‧‧‧凸起
40‧‧‧固定座
401‧‧‧訊號端子固定孔
50‧‧‧固定件
501‧‧‧豎直卡腳
第一圖係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之立體結構示意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沿另一方向之結構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沿另一角度之分解結構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之電源端子與訊號端子之平面佈局示意圖。
以下實施例的說明係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創作可用以實施之特定實施例。本創作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後」、「左」、「右」、「頂」、「底」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故,使用的方向用語係用以說明及理解本創作,而非用以限制本創作。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五圖所示,第一圖係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1的立體結構示意圖;第二圖係第一圖所示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1的分解結構示意圖;第三圖係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1沿另一方向的結構示意圖;第四 圖係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1沿另一角度的分解結構示意圖;以及第五圖係本創作電源端子30與訊號端子20的平面佈局示意圖。
如第二圖和第四圖所示,該混合型連接器1包括有一絕緣本體10、一組安裝於該絕緣本體10上的訊號端子20、兩組安裝於該絕緣本體10上且對稱地位於該組訊號端子20的左右兩側的電源端子30、一用來固定該組訊號端子20的固定座40、以及一對安裝於該絕緣本體10上的固定件50。其中該組訊號端子20與該兩電源端子30的平面佈局關係如第五圖所示。
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1並非一定要包括兩組電源端子30,但至少包括有一組電源端子30,位於該組訊號端子20的一側。亦即,在其他實施例中,該混合型連接器1可以包括一組或多組電源端子30。
如第二圖所示,該絕緣本體10係呈縱長狀,其包括有一自該絕緣本體10的前表面向後延伸的收容腔101、一組自該收容腔101的後壁向後延伸並位於該絕緣本體10中間位置的訊號端子通道102、兩組對稱地位於該組訊號端子通道102的左右兩側的電源端子通道103、以及兩塊自該收容腔101的後壁向前延伸於該收容腔101內並對稱地位於該組訊號端子通道102左右兩側的直立的絕緣隔板104。其中該兩絕緣隔板104用來將該組訊號端子通道102與兩側的電源端子通道103隔離開。
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絕緣本體10還可以僅設置一組電源端子通道103,位於該組訊號端子通道102的一側,並利用一塊絕緣隔板104將二者隔離開。
在本實施例中,如第四圖所示,在該絕緣本體10的後方中間位置還形成有一固定空間105,用來容納該固定座40。
在其他實施例中,該固定座40可以根據訊號端子20的設計或其他結構設計的變化而選擇刪除或保留。
在本實施例中,如第四圖所示,並且同時參照第二圖,該兩組電源端子通道103都是從該收容腔101的後壁向後延伸至該絕緣本體10的後表面,而該組訊號端子通道102則從該收容腔101的後壁向後延伸至該固定空間105內。此外,該組訊號端子通道102係以四行七列的形式排列,而每一組電源端子通道103則包括有兩個沿水平方向並列且獨立的通道。當然,在其他實施例中,該些訊號端子通道102與該些電源端子通道103的數量還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而改變。
如第四圖所示,該絕緣本體10還包括有一對位於該絕緣本體10兩側的後方位置的固定平台106、以及一對分別位於該對固定平台106下方用來收容該固定件50的L型鎖固通道107。
如第二圖所示,該固定座40呈階梯狀,其包括有多排以階梯狀排列的訊號端子固定孔401,可供相對應的訊號端子20插入其中,以起到固定訊號端子20的作用。如第三圖所示,當該固定座40安裝於該絕緣本體10的固定空間105時,該固定座40的後表面與該絕緣本體10的後表面平齊,從而形成一完整的平面。在本實施例中,訊號端子固定孔401共有四排,每一排都有七個訊號端子固定孔401。
如第二圖所示,該組訊號端子20係以四行七列的形式排列。如第四圖所示,每個訊號端子20均呈L型,具有一針狀前端201、一水平固定部202、一豎直固定部203、以及一尾端204。
當該組訊號端子20安裝於該絕緣本體10上時,每個訊號端子 20的針狀前端201進入該收容腔101內(如第一圖所示),從而形成訊號傳輸區域,以準備與對接連接器(未圖示)電性對接。每個訊號端子20的水平固定部202固定於該絕緣本體10內,豎直固定部203會伸入並固定於該固定座40的相對應的訊號端子固定孔401中,而尾端204則露出該固定座40的底面(如第三圖所示),以準備與外部電路板(未圖示)焊接。
在其他實施例中,該訊號端子20還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其他型式,例如:一字型。此時,由於一字型訊號端子不需要該固定座40來提供固定作用,故該絕緣本體10可以採用無固定座40的結構設計。詳言之,當該訊號端子20呈一字型時,該訊號端子20就只有一個固定部,而無需區分水平固定部202與豎直固定部203,並且在與電路板焊接時也不會出現被壓垮的狀況。此外,當該訊號端子20呈一字型時,其尾端204會與針狀前端201處於一同一直線上,所以尾端204會從與該收容腔101相背對的表面上伸出該絕緣本體10之外。
如第二圖所示,每一組電源端子30均包括有兩個沿水平方向並列且獨立的電源端子30。如第四圖所示,每一電源端子30均具有兩個平行的且相互電性接觸的豎直片體301、一對形成於該兩豎直片體301的前邊緣且構成彈性夾持狀的電源對接端302、以及兩排分別形成於該兩豎直片體301的底邊緣的豎直尾部303。在本實施例中,如第五圖所示,在每一電源端子30的兩個豎直片體301上各形成有一凸起304,通過該兩凸起304接觸從而使得該兩豎直片體301形成電性接觸,從而構成一完整的電源端子30。
當每一組電源端子30安裝於該絕緣本體10上時,每個電源端子30的電源對接端302進入該收容腔101內(如第一圖所示),從而形成電源 傳輸區域,以準備與對接連接器電性對接。每個電源端子的兩個豎直片體301容納並固定於相對應的電源端子通道103中,而豎直尾部303則伸出該絕緣本體10的底面(如第三圖所示),以準備與外部電路板焊接。
如第一圖所示,當該些訊號端子20與該些電源端子30均安裝於該絕緣本體10上,利用上述兩塊絕緣隔板104可以防止相鄰的電源端子30與訊號端子20發生意外短路,從而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如第二圖所示,每個固定件50大致呈L型,當其插入並固定於相對應的L型鎖固通道107中,如第三圖所示,其豎直卡腳501會伸出該鎖固通道107外,借助其豎直卡腳501能夠將該混合型連接器1固定於外部電路板上。
綜上所述,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1在其中一實施例中採用了電源-訊號-電源的佈局結構,詳言之,其絕緣本體10的端子通道102、103採用了電源-訊號-電源的排布結構,而所有端子20、30亦採用了電源-訊號-電源的排布方式,藉此不但能夠實現更好的電源效率,而且能夠具備良好的訊號傳輸性能,同時還可以提供更緊湊的結構佈局。此外,本創作混合型連接器1在其結構佈局中還利用了絕緣隔板104,能夠充分地防止訊號端子20與電源端子30發生短路,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該混合型連接器1的使用安全性。

Claims (10)

  1. 一種混合型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係呈縱長狀,其包括有一自該絕緣本體之前表面向後延伸的收容腔、一組自該收容腔之後壁向後延伸並位於該絕緣本體中間位置的訊號端子通道、至少一組位於該組訊號端子通道一側的電源端子通道、以及至少一塊自該收容腔之後壁向前延伸於該收容腔內並位於該組訊號端子通道與所述電源端子通道之間的直立之絕緣隔板;一組訊號端子,係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每個訊號端子均具有一針狀前端、一固定部、以及一尾端;當該組訊號端子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時,每個訊號端子之針狀前端進入該收容腔內,從而形成一訊號傳輸區域;該固定部固定於該絕緣本體內,而尾端則伸出該絕緣本體之外;以及至少一組電源端子,係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且位於該組訊號端子之一側,每個電源端子均具有兩個平行且相互電性接觸的豎直片體、一對形成於該兩豎直片體之前邊緣且構成彈性夾持狀的電源對接端、以及兩排分別形成於該兩豎直片體之底邊緣的豎直尾部;當該組電源端子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時,每個電源端子之電源對接端進入該收容腔內,從而形成一個電源傳輸區域;每個電源端子之豎直片體容納並固定於相對應之電源端子通道中,而其豎直尾部則伸出該絕緣本體之底面;其中該絕緣隔板將該訊號傳輸區域與該電源傳輸區域分隔開,更進一步將訊號端子與電源端子隔離開。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混合型連接器,其中該混合型連接器包括有兩組電源端子,其對稱地分佈於該組訊號端子之兩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混合型連接器,其中在該絕緣本體上形成有兩組電源端子通道,該兩組電源端子通道對稱地位於該組訊號端子通道之左右兩側;在每一組電源端子通道與該組訊號端子通道之間均設置有絕緣隔板。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混合型連接器,其中該混合型連接器還包括有一用來固定該組訊號端子的固定座;而在該絕緣本體之後方中間位置還形成有一固定空間,用來容納該固定座,並且使得該固定座之後表面與該絕緣本體之後表面平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混合型連接器,其中該固定座包括有多排以階梯狀排列之訊號端子固定孔;該訊號端子呈L型,其豎直固定部固定於相對應之訊號端子固定孔中,而尾端則伸出該固定座之底面。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混合型連接器,其中該混合型連接器還包括有一對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的階梯狀的固定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混合型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還包括有一對位於該絕緣本體兩側之後方位置的固定平臺、以及一對分別位於該對固定平臺下方用來收容該固定件的L型鎖固通道;其中每一固定件插入並固定於相對應之L型鎖固通道中,而形成於該固定件上的豎直卡腳則伸出該鎖固通道外。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混合型連接器,其中在每個電源端子之兩個豎直片體上各形成有一凸起,兩凸起相互接觸使得該兩豎直片體形成電性接觸。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混合型連接器,其中所述電源端子通道都是從該收容腔之後壁向後延伸至該絕緣本體之後表面,而所述訊號端子通道則從該收容腔之後壁向後延伸至該固定空間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混合型連接器,其中該組訊號端子通道以四行七列之形式排列,而該組電源端子通道則包括有兩個沿水平方向並列且獨立的通道;該組訊號端子以四行七列的形式排列;而該組電源端子則包括有兩個沿水平方向並列且獨立的電源端子。
TW107203611U 2017-08-08 2018-03-20 混合型連接器 TWM56427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0984023.XU CN207217850U (zh) 2017-08-08 2017-08-08 混合型连接器
??201720984023.X 2017-08-0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564275U true TWM564275U (zh) 2018-07-21

Family

ID=6181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7203611U TWM564275U (zh) 2017-08-08 2018-03-20 混合型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7217850U (zh)
TW (1) TWM564275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361086B (zh) * 2018-11-12 2024-05-28 合肥晟泰克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器组件
WO2021258297A1 (zh) * 2020-06-23 2021-12-30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器及其公头和母头、无人飞行器、电池、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217850U (zh) 2018-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3519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mmon grounding
US9525245B2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9722360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US10069262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insert molded lead-frame wafers each with upper contacts transversely offset from lower contacts
JP3196314U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104183962B (zh) 电连接器组合
TWI488384B (zh) 電連接器及其組合
CN104600454B (zh) 插座电连接器
US9667001B2 (en) Receptacle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insulative housing
US9735526B1 (en) Hybrid socket connector integrated with power supply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functions
TWM537321U (zh) 高速連接器組件、插座連接器及插頭連接器
US9711908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CN103050834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US896803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tongue with signal contacts and a pair of posts with power contacts
CN102208726B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TWI612736B (zh) 防干擾插頭電連接器
US10916895B2 (en) Double-shielded high-speed docking connector
CN105742877A (zh) 混合型插头连接器
US2016034414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terminals
TWM542264U (zh) 電源連接器及其電源端子
US896119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ontact structures
TW201801427A (zh) 電連接器
US9312650B1 (en) Plug connector, receptacle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00003857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transition board
CN201805026U (zh) 垂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