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9768U - 吸蟲裝置 - Google Patents

吸蟲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9768U
TWM499768U TW103218011U TW103218011U TWM499768U TW M499768 U TWM499768 U TW M499768U TW 103218011 U TW103218011 U TW 103218011U TW 103218011 U TW103218011 U TW 103218011U TW M499768 U TWM499768 U TW M499768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insect
fan
trematode
trematode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80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Wang-Sheng Li
You-Heng Wu
De-Cai Zhan
Original Assignee
Taoyuan Distr Agricultural Res And Extension Station Council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oyuan Distr Agricultural Res And Extension Station Council Of Agriculture filed Critical Taoyuan Distr Agricultural Res And Extension Station Council Of Agriculture
Priority to TW1032180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9768U/zh
Publication of TWM4997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9768U/zh

Link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Description

吸蟲裝置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吸蟲裝置,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減少農藥使用,亦可有效去除農作物周遭害蟲之吸蟲裝置。
農業發展在世界各地都是相當地重要,如何使農作物在一年四季可平穩地生長直至成熟收穫,每一個環節都是不容忽視的。農民除了平時巡視農作物、灌溉之外,也須依照不同的農作物的成長階段來施放肥料。然而,農作物在成長的過程中,昆蟲的侵害會對農作物造成一定的損失,所以農民也會定期使用化學藥劑,或俗稱的農藥來去除侵害農作物之蟲類。
雖然化學殺蟲劑雖可用於防治蟲害,但許多副作用也將隨之而生,例如蟲類對於殺蟲劑抵抗力增強、殺蟲劑易殘留於農作物而毒害人體健康、其他動物或昆蟲攝食而中毒或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因此,如何減少殺蟲藥劑之使用,仍可有效地去除害蟲為本創作之目的。
有鑑於上述習知技藝之問題,本創作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吸蟲裝置,以解決習知需以較多殺蟲藥劑才可清除侵害農作物之蟲類而導致農作物容易殘留藥劑、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根據本創作之目的,提出一種吸蟲裝置,其包含:一第一管體,其具有一吸入口;一第二管體,其一端係連接第一 管體具有吸入口之相對另一端,且第二管體係包含一容置空間,其中,第二管體之長度係小於第一管體;一握把,係連接第二管體,以供使用者握持;一風扇,係設置於第二管體之容置空間中;一驅動馬達,係設置於第二管體之容置空間中,並電性連接驅動馬達;以及一啟動開關,係設置於握把上並電性連接驅動馬達。當啟動開關啟動時,驅動馬達係運轉以驅動風扇轉動,使風扇產生風力將蟲類自第一管體之吸入口吸入至容置空間中,以透過風扇旋轉之葉扇將一部分蟲類打碎為蟲體,再透過風扇產生之風力將蟲類及打碎後之蟲體從第二管體相對連接第一管體之另一端排出於容置空間外。
較佳地,此吸蟲裝置更包含一電源模組,係設置於握把並電性連接風扇、驅動馬達及啟動開關。
較佳地,電源模組可為電池、電源插座或電源線。
較佳地,此吸蟲裝置更包含一罩體,可活動性地接設於吸入口。此罩體係包含一擴孔,擴孔之面積係大於吸入口,當啟動開關啟動時,蟲類可自擴孔被吸入至容置空間中。
較佳地,此吸蟲裝置更包含一保護過濾網,可活動性地設置於第一管體之內部或吸入口處。
較佳地,保護過濾網可由金屬或塑膠製成。
較佳地,此吸蟲裝置更包含一集蟲網袋,可活動性地連接於第二管體相對連接第一管體之另一端,以容置收集蟲類及被打碎之蟲體。
較佳地,此吸蟲裝置更包含:一桶體,係連接於第二管體相對連接第一管體之另一端;一氣旋式導流模組,係設置於桶體之內部,以變更桶體中之氣體流動方向,使風扇所產生之風力在桶體中係朝上旋動;一擾蟲管,其一端係置入桶體之內部 並連接於氣旋式導流模組之上方,另一端則置於桶體外,部份被打碎之蟲體可隨氣旋式導流模組導流之氣體一同經由擾蟲管排出於桶體外;以及一集蟲網袋,可活動性地連接於桶體,以容置收集蟲類及被打碎之蟲體。
較佳地,此吸蟲裝置更包含一風量調整閥,係設置於擾蟲管,以調控擾蟲管排出氣體量之大小。
較佳地,此吸蟲裝置更包含一開關閥,係設置於集蟲網袋之一開口,當開關閥開啟時,係將蟲類及被打碎之蟲體從開口排出於集蟲網袋之外。
較佳地,擾蟲管相對連接氣旋式導流模組之另一端係延伸至吸入口之周遭。
較佳地,此吸蟲裝置更包含一固定桿,係連接固定第一管體與擾蟲管。
較佳地,集蟲網袋可由鐵網、紗網或布網製成。
承上所述,本創作之吸蟲裝置為攜帶型的設備,可隨時隨地不受空間的限制供使用者攜帶使用。當馬達啟動以驅動風扇轉動時,透過風扇轉動所產生的風流可讓蛾、蝗蟲等蟲類被吸入管體中,以利用風扇之葉扇將一部分蟲類打碎為蟲體,再將蟲類及被打碎的蟲體排出於外或至集蟲網袋中,如此一來,可在減少農藥的情形下達到除蟲的功效,不僅環保又可避免讓飲用者食用到殘留的農藥。
10‧‧‧第一管體
11‧‧‧吸入口
20‧‧‧第二管體
21‧‧‧容置空間
30‧‧‧握把
40‧‧‧風扇
50‧‧‧驅動馬達
60‧‧‧啟動開關
70‧‧‧電源模組
80‧‧‧罩體
81‧‧‧擴孔
90‧‧‧保護過濾網
100‧‧‧集蟲網袋
101‧‧‧防逃網
200‧‧‧桶體
300‧‧‧氣旋式導流模組
400‧‧‧擾蟲管
500‧‧‧風量調整閥
600‧‧‧開關閥
700‧‧‧固定桿
800‧‧‧粗過濾網
第1圖 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
第2圖 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二示意圖。
第3圖 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三示意圖。
第4圖 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第四示意圖。
第5圖 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6圖 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
第7圖 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
為利 貴審查員瞭解本創作之技術特徵、內容與優點及其所能達成之功效,茲將本創作配合附圖,並以實施例之表達形式詳細說明如下,而其中所使用之圖式,其主旨僅為示意及輔助說明書之用,未必為本創作實施後之真實比例與精準配置,故不應就所附之圖式的比例與配置關係解讀、侷限本創作於實際實施上的權利範圍,合先敘明。
請參閱第1圖至第4圖,其分別係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示意圖、第二示意圖、第三示意圖及第四示意圖。第一實施例中,此吸蟲裝置主要包含有第一管體10、第二管體20、握把30、風扇40、驅動馬達50、啟動開關60及電源模組70,還可進一步包含有罩體80、保護過濾網90及集蟲網袋100。驅動馬達50係電性連接風扇40與啟動開關60,電源模組70係電性連接風扇40、驅動馬達50及啟動開關60。第一管體10的一端為吸入口11,另一端則連接第二管體20,其中,第一管體10的長度係大於第二管體20。第二管體20的內部係形成一容置空間21,此容置空間21可提供風扇40及驅動馬達50設置。握把30係連接第二管體20,此握把30可提供使用者握持,於握把30上係設置有啟動開關60,並於握把30的內部或外壁設置了電源模組70,其中,電源模組70可為電池,較佳係為可充電電池,或者電源模組70可為電源插座或電源線,以接收市電或電源供應器提供之電力。
上述中,當使用者欲使用此吸蟲裝置來清除侵害農作物之蟲類時,可將啟動開關60開啟,於通電後驅動馬達50係開始運轉以驅動風扇40進行轉動,使風扇40產生風力來將蟲類自第一管體10之吸入口11吸入至第二管體20之容置空間21中,以透過風扇40旋轉之葉扇將一部分蟲類打碎,再透過風扇40產生之風力將蟲類及打碎後之蟲體從第二管體20相對連接第一管體10之另一端排出於容置空間21外。
更進一步地,使用者可將罩體80活動性地接設於第一管體10之吸入口11,將保護過濾網90活動性地接設於第一管體10的內部或吸入口11處,再將集蟲網袋100活動性地連接於第二管體20相對連接第一管體10之另一端。罩體80係具有面積大於吸入口11之擴孔81,當啟動開關60啟動以進行使用此吸蟲裝置時,蟲類可自擴孔81被吸入至容置空間21中,透過該擴孔81可增加吸蟲之效率。當蟲類被吸入以通過第一管體10時,保護過濾網90可對被吸入物作一過濾程序,以限制吸入物的大小,避免如石頭、垃圾等大型物件被吸入至容置空間21中而對風扇40造成損害。當被吸入之蟲類一部分被打碎為蟲體後,藉由風扇40之風力可將蟲類及蟲體吹向第二管體20相對連接第一管體10之另一端,以進入至集蟲網袋100中,經由集蟲網袋100容置收集蟲類及打碎後之蟲體再一併丟棄、處理。其中,保護過濾網90較佳可由金屬、塑膠等材料製成,集蟲網袋100則可由鐵網、紗網、布網等製成。
上述實施例中,集蟲網袋可以是單層或雙層結構,舉例來說如第2圖所示,集蟲網袋100內進一步增設一防逃網101而形成雙層結構,該防逃網101具有二個開口,其中一個開口靠近驅動馬達50處之開口率相對較大,而另一個開口遠離驅動馬達 50處之開口率相對較小,可避免吸蟲裝置停止運作時,被吸入且存活之蟲類,循著吸入路徑逃離集蟲網袋100。
續請參閱第5圖,其係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二實施例之示意圖。第二實施例中,此吸蟲裝置除了包含有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各元件外,更進一步包含有桶體200、氣旋式導流模組300、擾蟲管400、風量調整閥500及開關閥600。於配置上,第一管體10的一端係提供罩體80配設,另一端則連接第二管體20,於第一管體10的內部或管口處則設置了保護過濾網90。第二管體20係連接握把30,且第二管體20相對連接第一管體10之另一端係連接了桶體200,於第二管體20的內部(即第一實施例所述之容置空間21)則設置了風扇40及驅動馬達50。啟動開關60及電源模組70係設置於握把30處,以供使用者方便啟用。氣旋式導流模組300係設置於桶體200之內部,且氣旋式導流模組300的上方係連接了擾蟲管400的一端,擾蟲管400的另一端則置於桶體200之外。集蟲網袋100則是活動性地連接於桶體200。風量調整閥500係設置於擾蟲管400,而開關閥600則設置於集蟲網袋100之開口。
上述中,氣旋式導流模組300可用以變更桶體200中之氣體流動方向,當風扇400運轉產生風力吹至桶體200內部時,受氣旋式導流模組300的影響將使風扇400所產生之風力在桶體200中係朝上旋動,向上旋動的氣流或風力則可通入至擾蟲管400中,以從擾蟲管400位於桶體200外之一端排出。其中,風量調整閥500可用以調控擾蟲管400排出氣體量之大小。當農作物周遭之害蟲被吸入至罩體80並到達第二管體20之內部時,風扇40於旋轉之扇葉可將一部分害蟲打碎,被打碎之蟲體則可隨風扇40產生之風力移動至桶體200之內部,部份較輕的蟲體,例如翅膀等,可隨氣旋式導流模組300導流之氣體一同經由擾蟲管400排出 於桶體200外,其餘較重的蟲體則會掉落至集蟲網袋100中,以透過集蟲網袋100容置收集蟲類及被打碎之蟲體。其中,開關閥600可活動地被開啟,以將蟲類及被打碎之蟲體從集蟲網袋100之開口排出於外。
續請參閱第6圖,其係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三實施例之示意圖。第三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之技術大多相同,差異在於,此吸蟲裝置更進一步包含一固定桿700,且擾蟲管400相對連接氣旋式導流模組300之另一端係置於桶體200外並延伸至第一管體10之周遭,利用固定桿700可固定住第一管體10與擾蟲管400。其中,擾蟲管400的管口方向係與第一管體10之吸入口方向一致。透過擾蟲管400除了可排除掉部份被打碎之蟲體外,在執行吸蟲作業時,擾蟲管400所排放出來的氣流將可達到擾蟲的作用,可提升吸蟲的效率。
續請參閱第7圖,其係為本創作之吸蟲裝置之第四實施例之示意圖。第四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之技術大多相同,差異在於,此吸蟲裝置更進一步包含一粗過濾網800,該粗過濾網800係設置於第一管體10內,且於該第一管體10相對於該粗過濾網800之下方設置另一與該第一管體10相通之集蟲網袋100,以捕捉較大昆蟲如蝗蟲、天牛等,防止大型害蟲進入第二管體造成風扇葉片之損害。當然,該集蟲網袋100內進一步增設一防逃網101而形成雙層結構。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吸蟲裝置可透過風扇轉動所產生的風流來排除掉農作物周遭的害蟲,可減少化學殺蟲藥劑的使用,避免產生農作物殘留藥劑、環境造成污染等問題。
綜觀上述,可見本創作在突破先前之技術下,確實已達到所欲增進之功效,且也非熟悉該項技藝者所易於思及,再 者,本創作申請前未曾公開,且其所具之進步性、實用性,顯已符合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懇請 貴局核准本件創作專利申請案,以勵創作,至感德便。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係為說明本創作之技術思想及特點,其目的在使熟習此項技藝之人士能夠瞭解本創作之內容並據以實施,當不能以之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即大凡依本創作所揭示之精神所作之均等變化或修飾,仍應涵蓋在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
10‧‧‧第一管體
11‧‧‧吸入口
20‧‧‧第二管體
21‧‧‧容置空間
30‧‧‧握把
40‧‧‧風扇
50‧‧‧驅動馬達
60‧‧‧啟動開關
70‧‧‧電源模組
80‧‧‧罩體
81‧‧‧擴孔
90‧‧‧保護過濾網
100‧‧‧集蟲網袋
101‧‧‧防逃網
600‧‧‧開關閥

Claims (18)

  1. 一種吸蟲裝置,其包含:一第一管體,其具有一吸入口;一第二管體,其一端係連接該第一管體具有該吸入口之相對另一端,且該第二管體係包含一容置空間,其中,該第二管體之長度係小於該第一管體;一握把,係連接該第二管體,以供使用者握持;一風扇,係設置於該第二管體之該容置空間中;一驅動馬達,係設置於該第二管體之該容置空間中,並電性連接該驅動馬達;以及一啟動開關,係設置於該握把上並電性連接該驅動馬達,當該啟動開關啟動時,該驅動馬達係運轉以驅動該風扇轉動,使該風扇產生風力將蟲類自該第一管體之該吸入口吸入至該容置空間中,以透過該風扇旋轉之葉扇將一部分蟲類打碎,再透過該風扇產生之風力將蟲類及打碎後之蟲體從該第二管體相對連接該第一管體之另一端排出於該容置空間外。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吸蟲裝置,其更包含一電源模組,係設置於該握把並電性連接該風扇、該驅動馬達及該啟動開關。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吸蟲裝置,其中該電源模組為電池、電源插座或電源線。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吸蟲裝置,其更包含一罩體,可活動性地接設於該吸入口,該罩體係包含一擴孔,該擴孔之面積係大於該吸入口,當該啟動開關啟動時,蟲類可自該擴孔被吸入至該容置空間中。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吸蟲裝置,其更包含一保護過濾網,可活動性地設置於該第一管體之內部或該吸入口處。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吸蟲裝置,其中該保護過濾網係由金屬或塑膠製成。
  7. 如請求項5所述之吸蟲裝置,其更包含一集蟲網袋,可活動性地連接於該第二管體相對連接該第一管體之另一端,以容置收集蟲類及被打碎之蟲體。
  8. 如請求項5所述之吸蟲裝置,其更包含:一桶體,係連接於該第二管體相對連接該第一管體之另一端;一氣旋式導流模組,係設置於該桶體之內部,以變更該桶體中之氣體流動方向,使該風扇所產生之風力在該桶體中係朝上旋動;一擾蟲管,其一端係置入該桶體之內部並連接於該氣旋式導流模組之上方,另一端則置於該桶體外,部份被打碎之蟲體可隨該氣旋式導流模組導流之氣體一同經由該擾蟲管排出於該桶體外;以及一集蟲網袋,可活動性地連接於該桶體,以容置收集蟲類及被打碎之蟲體。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吸蟲裝置,其更包含一風量調整閥,係設置於該擾蟲管,以調控該擾蟲管排出氣體量之大小。
  10. 如請求項8所述之吸蟲裝置,其更包含一開關閥,係設置於該集蟲網袋之一開口,當該開關閥開啟時,係將蟲類及被打碎之蟲體從該開口排出於該集蟲網袋之外。
  11. 如請求項8所述之吸蟲裝置,其中該擾蟲管相對連接該氣旋式導流模組之另一端係延伸至該吸入口之周遭。
  12.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吸蟲裝置,其更包含一固定桿,係連接固定該第一管體與該擾蟲管。
  13. 如請求項7或8所述之吸蟲裝置,其中該集蟲網袋係由鐵網、紗網或布網製成。
  14. 如請求項7至12其中任一項所述之吸蟲裝置,其中該集蟲網袋可以為單層或雙層結構。
  15. 如請求項7至12其中任一項所述之吸蟲裝置,其中該集蟲網袋內進一步增設一防逃網而形成雙層結構。
  16. 如請求項1至12其中任一項所述之吸蟲裝置,其中該吸蟲裝置更進一步包含一粗過濾網,該粗過濾網係設置於第一管體內,且於該第一管體相對於該粗過濾網之下方設置一與該第一管體相通之集蟲網袋。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吸蟲裝置,其中該集蟲網袋可以為單層或雙層結構。
  18. 如請求項16所述之吸蟲裝置,其中該集蟲網袋內進一步增設一防逃網而形成雙層結構。
TW103218011U 2014-10-09 2014-10-09 吸蟲裝置 TWM4997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8011U TWM499768U (zh) 2014-10-09 2014-10-09 吸蟲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8011U TWM499768U (zh) 2014-10-09 2014-10-09 吸蟲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9768U true TWM499768U (zh) 2015-05-01

Family

ID=5372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8011U TWM499768U (zh) 2014-10-09 2014-10-09 吸蟲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499768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3675B (zh) * 2016-12-16 2017-11-01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捕蚊裝置
CN108157315A (zh) * 2018-01-26 2018-06-15 广东顺德斗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蚊媒监测仪
CN108605913A (zh) * 2018-03-15 2018-10-02 贵州大学 一种针筒式小型昆虫采集器
CN114176058A (zh) * 2021-12-09 2022-03-15 马红 一种管道内除虫小车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3675B (zh) * 2016-12-16 2017-11-01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捕蚊裝置
CN108157315A (zh) * 2018-01-26 2018-06-15 广东顺德斗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蚊媒监测仪
CN108605913A (zh) * 2018-03-15 2018-10-02 贵州大学 一种针筒式小型昆虫采集器
CN114176058A (zh) * 2021-12-09 2022-03-15 马红 一种管道内除虫小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65764B2 (en) Insect collector and viewer
US4141173A (en) Fly catcher
US6226919B1 (en) Insect vacuum trap
TWM499768U (zh) 吸蟲裝置
EA200600338A1 (ru) Ловушка для улавливания лесных, садовых 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вредных насекомых и способ удерживания и хранения таких вредителей
US20120055073A1 (en) Insect c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208047805U (zh) 一种农业病虫害诱杀器
CN105454193A (zh) 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
KR101019040B1 (ko) 진공청소기용 감전장치, 이를 갖는 진공청소기 및 진공포충장치
CN205455534U (zh) 一种背带式吸虫机
CN205357856U (zh) 一种昆虫采集捕捉装置
CN209105791U (zh) 一种物理捕杀飞虫设备
CN102301986B (zh) 一种柜式蝇虫诱捕器
CN202127736U (zh) 一种柜式蝇虫诱捕器
CN209251466U (zh) 竖立式灭蚊器
CN210960048U (zh) 一种适用于飞行类害虫的监测诱捕装置
CN206866445U (zh) 手持式昆虫捕捉器
JP2007189988A (ja) 天敵虫用捕虫機
KR200349368Y1 (ko) 해충용 박멸장치
CN210960060U (zh) 一种适用于小型爬行类害虫的诱捕装置
CN218043383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JP3234148U (ja) 虫捕殺装置
GB2393893A (en) Insect catching device
JP3153173U (ja) 虫捕り収納容器
KR20220041642A (ko) 다양한 벌레 포집 기능 및 방향제 분사 기능을 겸비한 휴대용 및 가정용 포충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