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98956U - 按鍵模組及鍵盤 - Google Patents

按鍵模組及鍵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98956U
TWM498956U TW103219016U TW103219016U TWM498956U TW M498956 U TWM498956 U TW M498956U TW 103219016 U TW103219016 U TW 103219016U TW 103219016 U TW103219016 U TW 103219016U TW M498956 U TWM498956 U TW M498956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plate
receiving portion
force receiving
pushing
keyca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3219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Chia-Wei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3219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98956U/zh
Priority to US14/607,022 priority patent/US9748050B2/en
Publication of TWM498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98956U/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58Actuators to avoid tilting or skewing of contact area or actuator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按鍵模組及鍵盤
本創作是有關於一種按鍵模組以及鍵盤。
就目前個人電腦的使用習慣而言,鍵盤為不可或缺的輸入設備之一,用以輸入文字或數字。不僅如此,舉凡日常生活所接觸的消費級電子產品或是工業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設備,皆需設有按鍵結構作為輸入裝置,以操作上述的電子產品與加工設備。
而對於鍵盤上的按鍵,為了平衡使用者在每一個按鍵上的施力,通常會在按鍵的鍵帽之下設置一種剪刀式連接組件,用以引導鍵帽做垂直移動。因此,不論施力於鍵帽的側邊或角落,都能將施力平均地分散於整個鍵帽面上,使得按下整個按鍵變得很簡單,也讓使用者更容易地操作按鍵。
由於現今科技日新月異,電子產品急速發展,凡於電子相關產品皆是要求短小輕薄,便於攜行,故上述的鍵盤應用於習用桌上型個人電腦上尚屬可接受範圍內,但應用於手提式筆記型電腦中,此鍵盤會造成縮減電腦厚度之一大瓶頸, 相對使得手提式筆記型電腦體積過大不易攜行,與要求短小輕薄之電子產品意念相違背,故突破此技術瓶頸實為刻不容緩。
目前,已有一種習知鍵盤是在欲收合時,藉由活動板上的複數個頂靠結構分別推動所有按鍵的剪刀式連接組件,進而帶動所有按鍵一起下降至一定高度,以達到縮減鍵盤厚度的目的。然而,由於每一按鍵的規格不一,連帶使得剪刀式連接組件也有所差異,因此習知的活動板上的頂靠結構必須因應不同按鍵的差異而被設計成不同形狀或被設置於特定位置上,這不僅會增加鍵盤的設計成本,製造公差與組裝公差也不易克服。
是故,提出一種可使不同規格的按鍵降低同樣高度以縮減整體厚度的鍵盤,是目前業界亟欲投入研發資源進行研究的項目之一。
本創作提供一種按鍵模組,其包含底板、活動板、鍵帽以及連接組件。活動板與底板相疊,並可相對底板移動於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間。活動板由第一位置移動水平行程至第二位置,且活動板包含推動結構。連接組件操作性連接底板,並連接鍵帽。連接組件包含受力部,用以受推動結構推動,進而帶動鍵帽相對底板升降於開啟位置以及收合位置之間。當活動板位於第一位置時,推動結構與受力部之間相距間距,且鍵帽位於開啟位置。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當鍵帽位於開啟位置,且活動板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推動結構係推動受力部移動水平位移,並使鍵帽移動至收合位置。間距與水平位移之和等於水平行程。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活動板疊置於底板之上。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連接組件為剪刀式連接組件。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連接組件包含第一連接件以及第二連接件。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相互樞接。第一連接件具有樞接端樞接底板。受力部為第二連接件之滑動端,並且受力部可滑動地設置於底板上。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推動結構包含推動部以及限位部。推動部用以推動受力部。當活動板位於第一位置時,推動部與受力部之間相距間距。限位部連接推動部,並可滑動地銜接受力部,用以將受力部限位於底板上。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連接組件為平行式連桿組件。
本創作另提供一種鍵盤,其包含底板、活動板、第一鍵帽、第一連接組件、第二鍵帽以及第二連接組件。活動板與底板相疊,並可相對底板移動於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間。活動板由第一位置移動水平行程至第二位置。活動板包含第一推動結構以及第二推動結構。第一連接組件操作性連接底板,並連接第一鍵帽。第一連接組件包含第一受力部,用以受 第一推動結構推動,進而帶動第一鍵帽相對底板升降於開啟位置以及收合位置之間。第二連接組件操作性連接底板,並連接第二鍵帽。第二連接組件包含第二受力部,用以受第二推動結構推動,進而帶動第二鍵帽相對底板升降於開啟位置與收合位置之間。當活動板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推動結構與第一受力部之間相距第一間距,第二推動結構與第二受力部之間相距第二間距,第一間距不等於第二間距,且第一鍵帽與第二鍵帽皆位於開啟位置。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當第一鍵帽與第二鍵帽皆位於開啟位置,且活動板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第一推動結構係推動第一受力部移動第一水平位移,第二推動結構係推動第二受力部移動第二水平位移,並使第一鍵帽與第二鍵帽移動至收合位置。第一間距與第一水平位移之和以及第二間距與第二水平位移之和皆等於水平行程。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間距等於或大於零,並且第二間距大於第一間距。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連接組件與第二連接組件中之至少其一為剪刀式連接組件。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連接組件包含第一連接件以及第二連接件。第一連接件與第二連接件相互樞接。第一連接件具有第一樞接端樞接底板。第一受力部為第二連接件之滑動端。第一受力部可滑動地設置於底板上。第二連接組件包含第三連接件以及第四連接件。第三連接件與第四連接件相互樞接。第三連接件具有第二樞接端樞接底板。第 二受力部為第四連接件之滑動端,並且第二受力部可滑動地設置於底板上。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推動結構包含第一推動部以及第一限位部。第一推動部用以推動第一受力部。當活動板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推動部與第一受力部之間相距第一間距。第一限位部連接第一推動部,並可滑動地銜接第一受力部,用以將第一受力部限位於底板上。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推動結構包含第二推動部以及第二限位部。第二推動部用以推動第二受力部。當活動板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推動部與第二受力部之間相距第二間距。第二限位部連接第二推動部,並可滑動地銜接第二受力部,用以將第二受力部限位於底板上。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連接組件與第二連接組件中之至少其一為平行式連桿組件。
綜上所述,本創作的按鍵模組以及鍵盤可藉由活動板相對底板水平移動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達到調整鍵帽相對於底板的高度的目的。當鍵盤未使用而欲收合時,使用者可將活動板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動,活動板上的推動結構會推動連接組件上的受力部,進而使得連接組件帶動鍵帽相對於底板下降由開啟位置下降至收合位置。此時,鍵帽相對於底板的高度最小。當欲開啟鍵盤使用時,使用者可將活動板由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動,此時推動結構係釋放連接組件的受力部,進而使得連接組件帶動鍵帽相對於底板由開啟位置上升至收合位置。此時,鍵帽相對於底板的高度最大。並且, 在本創作的鍵盤的活動板位於第一位置時,每一推動結構與對應的受力部之間設有一段間距,其係根據在活動板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各推動結構推動對應的受力部移動的水平位移而決定。因此,即使鍵盤上的按鍵模組規格不一造成上述的水平位移有所差異,仍可藉由調整上述的間距,使得每一間距與對應的水平位移之和等於活動板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的水平行程,進而可達到使不同規格的按鍵模組降低同樣高度以縮減鍵盤整體厚度的目的。
1‧‧‧電子裝置
10‧‧‧主機
12‧‧‧顯示器
2‧‧‧鍵盤
20‧‧‧底板
200a‧‧‧第一擋止結構
200b‧‧‧第二擋止件
22‧‧‧活動板
220‧‧‧第一推動結構
220a‧‧‧第一推動部
220b‧‧‧第一限位部
222‧‧‧第二推動結構
222a‧‧‧第二推動部
222b‧‧‧第二限位部
24‧‧‧第一按鍵模組
240‧‧‧第一鍵帽
242‧‧‧第一連接組件
242a‧‧‧第一連接件
242a1‧‧‧第一樞接端
242b‧‧‧第二連接件
242b1‧‧‧第一受力部
26‧‧‧第二按鍵模組
260‧‧‧第二鍵帽
262‧‧‧第二連接組件
262a‧‧‧第三連接件
262a1‧‧‧第二樞接端
262b‧‧‧第四連接件
262b1‧‧‧第二受力部
M1‧‧‧第一水平位移
M2‧‧‧第二水平位移
G1‧‧‧第一間距
G2‧‧‧第二間距
S‧‧‧水平行程
第1圖為繪示本創作一實施方式之應用鍵盤之電子裝置的立體圖。
第2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第一按鍵模組與第二按鍵模組的立體爆炸圖。
第3A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鍵盤的局部剖視圖,其中活動板位於第一位置,且第一按鍵模組的第一鍵帽與第二按鍵模組的第二鍵帽位於開啟位置。
第3B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鍵盤的另一局部剖視圖,其中活動板位於第二位置,且第一按鍵模組的第一鍵帽與第二按鍵模組的第二鍵帽位於收合位置。
第3C圖為繪示第3A圖與第3B圖的比較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創作之複數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創作。也就是說,在本創作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繪示之。
請參照第1圖,其為繪示本創作一實施方式之應用鍵盤2之電子裝置1的立體圖。
如第1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包含主機10、顯示器12以及鍵盤2。鍵盤2設置於主機10上,並至少包含第一按鍵模組24以及第二按鍵模組26等兩種不同規格的按鍵模組。顯示器12的邊緣樞接主機10的邊緣,進而可相對旋轉而展開或蓋合。當顯示器12相對主機10旋轉而蓋合時,鍵盤2係被顯示器12覆蓋,且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呈收合狀態。當顯示器12相對主機10旋轉而展開時,鍵盤2係露出,且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呈開啟狀態。使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切換至開啟狀態或收合狀態的機制將於下文詳細介紹。
於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係以手提式筆記型電腦作為實施例,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
請參照第2圖、第3A圖、第3B圖以及第3C圖。第2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的立體爆炸圖。第3A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鍵盤2的局部剖視圖,其中活動板22位於第一位置,且第一按鍵模組24的第一鍵帽240 與第二按鍵模組26的第二鍵帽260位於開啟開啟位置。第3B圖為繪示第1圖中之鍵盤2的另一局部剖視圖,其中活動板22位於第二位置,且第一按鍵模組24的第一鍵帽240與第二按鍵模組26的第二鍵帽260位於收合收合位置。第3C圖為繪示第3A圖與第3B圖的比較圖。
如第3A圖至第3C圖所示,於本實施方式中,鍵盤2包含底板20、活動板22、第一鍵帽240、第一連接組件242、第二鍵帽260以及第二連接組件262。其中,底板20與活動板22等兩者搭配第一鍵帽240與第一連接組件242的組合可視為第一按鍵模組24,而底板20與活動板22等兩者搭配第二鍵帽260與第二連接組件262的組合可視為第二按鍵模組26。鍵盤2還可包含薄膜電路板(圖未示),用以產生觸發訊號。且第一鍵帽240與第二鍵帽260的下方還可設置有復位件(圖未示),用以提供按鍵復位之回復力,此為一般鍵盤2常見的元件,因此在此不贅述。以下將對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做說明。
活動板22與底板20相疊,並可相對底板20移動於第一位置(如第3A圖所示的位置)以及第二位置(如第3B圖所示的位置)之間。於本實施例當中,活動板22設於底板上方,於實際應用中,亦可將活動板22設於底板下方。當活動板22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皆處於開啟狀態;當活動板22位於第二位置時,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皆處於收合狀態。活動板22包含第一推動結 構220以及第二推動結構222,分別位於第一鍵帽240與第二鍵帽260下方。
第一連接組件242操作性連接底板20與活動板22,並連接於第一鍵帽240。第一連接組件242包含第一受力部242b1,用以受第一推動結構220推動,進而帶動第一鍵帽240相對底板20升降於開啟位置以及收合位置之間。具體來說,本實施方式的第一連接組件242為剪刀式連接組件,其係包含第一連接件242a以及第二連接件242b。第一連接件242a與第二連接件242b相互樞接。第一連接件242a具有第一樞接端242a1樞接底板20。於本實施例中,第一受力部242b1可為第二連接件242b之滑動端,於實際應用中,亦得以樞接端作為連接組件之受力部。第一受力部242b1可相對於底板20滑動。當第一連接組件242帶動第一鍵帽240相對底板20升降時,第一樞接端242a1與第一受力部242b1之間的距離也會相應地改變。
於本實施例中,底板20包含第一擋止結構200a以及第二擋止結構200b。本實施例中,第一推動結構220包含第一推動部220a以及第一限位部220b。第一推動部220a用以推動第一受力部242b1。當活動板22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受力部242b1係抵靠第一擋止結構200a,以使第一鍵帽240位於開啟位置,且第一推動部220a與第一受力部242b1之間相距第一間距G1(如第3A圖所示)。第一限位部220b連接第一推動部220a,並可滑動地銜接第一受力部242b1,用以將第一受力部242b1限位於底板20上。
於實際應用中,第一受力部242b1還可為第一連接組件242上之其他部位或額外設置的凸出結構,並不限於為第二連接件242b之滑動端。
第二連接組件262操作性連接底板20與活動板22,並連接第二鍵帽260。第二連接組件262包含第二受力部262b1,用以受第二推動結構222推動,進而帶動第二鍵帽260相對底板20升降於開啟位置與收合位置之間。具體來說,本實施方式的第二連接組件262亦為剪刀式連接組件,其係包含第三連接件262a以及第四連接件262b。第三連接件262a與第四連接件262b相互樞接。第三連接件262a具有第二樞接端262a1樞接底板20。第二受力部262b1為第四連接件262b之滑動端,並且第二受力部262b1可相對於底板20滑動。當第二連接組件262帶動第二鍵帽260相對底板20升降時,第二樞接端262a1與第二受力部262b1之間的距離也會相應地改變。
於本實施例中,第二推動結構222包含第二推動部222a以及第二限位部222b。第二推動部222a用以推動第二受力部262b1。當活動板22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二推動部222a與第二受力部262b1之間相距第二間距G2(如第3A圖所示)。 第二限位部222b連接第二推動部222a,並可滑動地銜接第二受力部262b1,用以將第二受力部262b1限位於底板20上。
於實際應用中,第二受力部262b1還可為第二連接組件262之部分或其上額外設置的凸出結構,並不限於為第四連接件262b之滑動端。
於本實施例中,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為兩種不同規格之按鍵模組,因此,第一受力部242b1與第二受力部262b1於開啟位置至收合位置所需移動的行程不同,合先敘明。
如第3A圖所示,當第一鍵帽240與第二鍵帽260皆位於開啟位置,且活動板22位於第一位置時,第一推動結構220與第一受力部242b1之間相距第一間距G1,第二推動結構222與第二受力部262b1之間相距第二間距G2。此時,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皆處於開啟狀態。
如第3A至3C圖所示,當活動板22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如第3A圖進展至第3B圖),其係移動了水平行程S。並且,在此期間,第一推動結構220係推動第二連接件242b的第一受力部242b1離開第一擋止結構200a並移動第一水平位移M1,而第二推動結構222係推動第四連接件262b的第二受力部262b1離開第二擋止結構200b並移動第二水平位移M2,並使第一鍵帽240與第二鍵帽260移動至收合位置。此時,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皆處於收合狀態。
要說明的是,若以活動板的方式來控制按鍵模組之升降位置,則可能因為鍵盤當中按鍵模組規格差異而造成問題,若以單一活動板進行控制,則會因為活動板相對於不同按鍵模組皆移動相同行程,進而造成無法滿足各類型按鍵模組不同位移量的需求。若採用多個不同行程的活動板,在製造過程中則會造成生產、組裝上的困難,在操作方面,需要分別控制多個活動板,更容易造成使用者之困擾。本實施方式係特別設 計使第一間距G1與第一水平位移M1之和以及第二間距G2與第二水平位移M2之和皆等於水平行程S。因此,即使鍵盤2上的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規格不一造成上述第一水平位移M1與第二水平位移M2有所差異,仍可藉由調整上述的第一間距G1與第二間距G2,使得每一間距與對應的水平位移之和等於活動板22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的水平行程S,進而可達到使不同規格的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降低同樣高度以縮減鍵盤2整體厚度的目的。
於本實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一間距G1大於零,並且第二間距G2大於第一間距G1,但本創作並不以此為限。於實際應用中,若欲使活動板22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的水平行程S減少,可使上述的第一間距G1等於零,而上述的第二水平間也需同步減去第一間距G1。
另外要說明的是,在活動板22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的期間,由於第一間距G1與第二間距G2不相同,使得活動板22的第一推動結構220與第二推動結構222分別推動第一受力部242b1與第二受力部262b1的時間點也不同(即第一鍵帽240與第二鍵帽260下降的時間點不相同),但只要第一鍵帽240與第二鍵帽260最終下降的高度差相同即達到本創作的目的。
於另一實施方式中,第一連接組件242與第二連接組件262中之至少其一亦可為平行式連桿組件。只要根據上述方式,設計使每一間距與對應的水平位移之和等於活動板22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的水平行程S,同樣可達到使不同 規格的第一按鍵模組24與第二按鍵模組26降低同樣高度以縮減鍵盤2整體厚度的目的。
由以上對於本創作之具體實施例之詳述,可以明顯地看出,本創作的按鍵模組以及鍵盤可藉由活動板相對底板水平移動於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達到調整鍵帽相對於底板的高度的目的。當鍵盤未使用而欲收合時,使用者可將活動板由第一位置朝向第二位置移動,活動板上的推動結構會推動連接組件上的受力部,進而使得連接組件帶動鍵帽相對於底板由開啟位置下降至收合位置。此時,鍵帽相對於底板的高度最小。當欲開啟鍵盤使用時,使用者可將活動板由第二位置朝向第一位置移動,此時推動結構係釋放連接組件的受力部,進而使得連接組件帶動鍵帽相對於底板由收合位置上升至開啟位置。此時,鍵帽相對於底板的高度最大。並且,在本創作的鍵盤的活動板位於第一位置時,每一推動結構與對應的受力部之間之間距係具有差異,該間距的差異係根據在活動板移動至第二位置時各推動結構推動對應的受力部移動的水平位移而決定。因此,即使鍵盤上的按鍵模組規格不一造成上述的水平位移有所差異,仍可藉由調整上述的間距,使得每一間距與對應的水平位移之和等於活動板由第一位置移動至第二位置的水平行程,進而可達到使不同規格的按鍵模組降低同樣高度以縮減鍵盤整體厚度的目的。
雖然本創作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創作之精神和 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創作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20‧‧‧底板
200a‧‧‧第一擋止結構
200b‧‧‧第二擋止件
22‧‧‧活動板
220‧‧‧第一推動結構
222‧‧‧第二推動結構
24‧‧‧第一按鍵模組
240‧‧‧第一鍵帽
242‧‧‧第一連接組件
242b‧‧‧第二連接件
242b1‧‧‧第一受力部
26‧‧‧第二按鍵模組
260‧‧‧第二鍵帽
262‧‧‧第二連接組件
262b‧‧‧第四連接件
262b1‧‧‧第二受力部
M1‧‧‧第一水平位移
M2‧‧‧第二水平位移
G1‧‧‧第一間距
G2‧‧‧第二間距
S‧‧‧水平行程

Claims (16)

  1. 一種按鍵模組,包含:一底板;一活動板,與該底板相疊,並可相對該底板移動於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間,其中該活動板由該第一位置移動一水平行程至該第二位置,且該活動板包含一推動結構;一鍵帽;以及一連接組件,操作性連接該底板,並連接該鍵帽,其中該連接組件包含一受力部,用以受該推動結構推動,進而帶動該鍵帽相對該底板升降於一開啟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之間;其中當該活動板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推動結構與該受力部之間相距一間距,且該鍵帽位於該開啟位置。
  2.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按鍵模組,其中當該鍵帽位於該開啟位置,且該活動板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推動結構係推動該受力部移動一水平位移,並使該鍵帽移動至該收合位置,並且該間距與該水平位移之和等於該水平行程。
  3.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按鍵模組,其中該活動板疊置於該底板之上。
  4.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按鍵模組,其中該連接組件為一剪刀式連接組件。
  5.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按鍵模組,其中該連接組件包含一第一連接件以及一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相互樞接,該第一連接件具有一樞接端樞接該底板,該受力部為該第二連接件之一滑動端,並且該受力部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底板上。
  6.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按鍵模組,其中該推動結構包含:一推動部,用以推動該受力部,其中當該活動板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推動部與該受力部之間相距該間距;以及一限位部,連接該推動部,並可滑動地銜接該受力部,用以將該受力部限位於該底板上。
  7. 如請求項第1項所述之按鍵模組,其中該連接組件為一平行式連桿組件。
  8. 一種鍵盤,包含:一底板;一活動板,與該底板相疊,並可相對該底板移動於一第一位置以及一第二位置之間,其中該活動板由該第一位置移動一水平行程至該第二位置,且該活動板包含一第一推動結構以及一第二推動結構;一第一鍵帽; 一第一連接組件,操作性連接該底板,並連接該第一鍵帽,其中該第一連接組件包含一第一受力部,用以受該第一推動結構推動,進而帶動該第一鍵帽相對該底板升降於一開啟位置以及一收合位置之間;以及一第二鍵帽;以及一第二連接組件,操作性連接該底板,並連接該第二鍵帽,其中該第二連接組件包含一第二受力部,用以受該第二推動結構推動,進而帶動該第二鍵帽相對該底板升降於該開啟位置與該收合位置之間;其中當該活動板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推動結構與該第一受力部之間相距一第一間距,該第二推動結構與該第二受力部之間相距一第二間距,該第一間距不等於該第二間距,且該第一鍵帽與該第二鍵帽皆位於該開啟位置。
  9.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鍵盤,其中當該第一鍵帽與該第二鍵帽皆位於該開啟位置,且該活動板由該第一位置移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第一推動結構係推動該第一受力部移動一第一水平位移,該第二推動結構係推動該第二受力部移動一第二水平位移,並使該第一鍵帽與該第二鍵帽移動至該收合位置,並且該第一間距與該第一水平位移之和以及該第二間距與該第二水平位移之和皆等於該水平行程。
  10.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活動板疊置於該底板之上。
  11.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鍵盤,其中該第一間距等於或大於零,並且該第二間距大於該第一間距。
  12.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鍵盤,其中該第一連接組件與該第二連接組件中之至少其一為一剪刀式連接組件。
  13.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鍵盤,其中該第一連接組件包含一第一連接件以及一第二連接件,該第一連接件與該第二連接件相互樞接,該第一連接件具有一第一樞接端樞接該底板,該第一受力部為該第二連接件之一滑動端,該第一受力部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底板上,該第二連接組件包含一第三連接件以及一第四連接件,該第三連接件與該第四連接件相互樞接,該第三連接件具有一第二樞接端樞接該底板,該第二受力部為該第四連接件之一滑動端,並且該第二受力部可滑動地設置於該底板上。
  14.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鍵盤,其中該第一推動結構包含:一第一推動部,用以推動該第一受力部,其中當該活動板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一推動部與該第一受力部之間相距該第一間距;以及一第一限位部,連接該第一推動部,用以將該第一受力部限位於該底板上。
  15.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鍵盤,其中該第二推動結構包含:一第二推動部,用以推動該第二受力部,其中當該活動板位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推動部與該第二受力部之間相距該第二間距;以及一第二限位部,連接該第二推動部,並可滑動地銜接該第二受力部,用以將該第二受力部限位於該底板上。
  16. 如請求項第8項所述之鍵盤,其中該第一連接組件與該第二連接組件中之至少其一為一平行式連桿組件。
TW103219016U 2014-10-27 2014-10-27 按鍵模組及鍵盤 TWM498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9016U TWM498956U (zh) 2014-10-27 2014-10-27 按鍵模組及鍵盤
US14/607,022 US9748050B2 (en) 2014-10-27 2015-01-27 Keyswitch module and keyboar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219016U TWM498956U (zh) 2014-10-27 2014-10-27 按鍵模組及鍵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98956U true TWM498956U (zh) 2015-04-11

Family

ID=5344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219016U TWM498956U (zh) 2014-10-27 2014-10-27 按鍵模組及鍵盤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748050B2 (zh)
TW (1) TWM49895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1174B (zh) * 2015-06-15 2017-10-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模組及電子裝置
US9829928B2 (en) 2015-06-15 2017-11-28 Asustek Computer Inc. Keyboard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37417B (zh) 2017-03-30 2018-10-0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結構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489651B2 (ja) * 1997-06-30 2004-01-26 アルプス電気株式会社 キーボード装置、並びにそのキーボード装置を使用したパーソナルコンピュータ
TW438037U (en) 2000-03-28 2001-05-28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Shear-type push-button structure capable of adjusting its height
TW488537U (en) * 2000-12-08 2002-05-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Elevation keyboard device
TWI246701B (en) * 2004-04-06 2006-01-0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Keyboard with elevated key
TWI264747B (en) * 2005-01-20 2006-10-21 Darfon Electronics Corp Input apparatus and key structure and elastic mechanism thereof
TW200845072A (en) * 2007-05-10 2008-11-16 bao-jin Chen Keying structure with adjustable strok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01174B (zh) * 2015-06-15 2017-10-01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鍵盤模組及電子裝置
US9829928B2 (en) 2015-06-15 2017-11-28 Asustek Computer Inc. Keyboard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60118204A1 (en) 2016-04-28
US9748050B2 (en) 2017-08-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92065B2 (en) Input device and lifting structure for the input device
TWI620220B (zh) 鍵盤以及應用該鍵盤的筆記型電腦
TWI691983B (zh) 鍵盤
TWI587337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663621B (zh) 鍵盤
TWI601172B (zh) 鍵盤
TWM466303U (zh) 按鍵及鍵盤
US8735753B2 (en) Keyboard having retracting keys for storage
TWI564923B (zh) 按鍵結構
TWM498956U (zh) 按鍵模組及鍵盤
TWI616918B (zh) 鍵盤以及應用該鍵盤的筆記型電腦
TWI620219B (zh) 按鍵結構
US11137833B2 (en) Low-profile keyboard
CN204315428U (zh) 按键模块及键盘
TWI669730B (zh) 鍵盤
TWM469605U (zh) 按鍵模組及鍵盤
TW201730909A (zh) 按鍵結構
TWI623956B (zh) 按鍵結構
US9983634B2 (en) Keyboard lifting structure
TWI680479B (zh) 鍵盤
WO2019042061A1 (zh) 可升降弹性结构及包含该弹性结构的按键及键盘
TWI671774B (zh) 鍵盤
TWM492471U (zh) 按鍵模組及鍵盤
TWI543025B (zh) 鍵盤
US9218925B2 (en) Key including secondary domes